第三章 语法分析3概论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语言学有什么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学是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
语言学为语文教学服务语言学为国家语文政策服务语言学促进现代化建设第二节语言学的分支和与语言学有关的边缘学科一、语言学的分支:具体语言学:以某一种或一些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叫做具体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把具体语言研究的成功总结起来,找出语言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理论语言学(或普通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也叫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阶段的历时演变,研究它的语音、语义或词汇:语法等从古到今的发展。
共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也叫断代语言学,它研究某一时期的具体语言的结构状况。
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成果于各种有关语言文字实际运用的学科。
二、与语言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同其他社会科学相交的边缘学科,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
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学和心理学相交的边缘学科,20世纪50年代即已建立。
数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是数学与语言学相交的边缘学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自然语言及其运用的一门新兴学科。
第二章语言的本质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基础性、广泛性、发展性。
语言的结构特点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以语音为表现形式,以语义为内容,是一个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是社会现象1.离开社会无所谓语言2.社会也离不开语言3.具体语言中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由社会决定的。
三、语言的全民性语言是社会成员共同的财富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语言的全民性。
语言与社会文化第二节语言和言语一、语言的交际过程(一)想说(编码)阶段(二)说出阶段(三)传送阶段(四)接收阶段(五)理解(译码)阶段二、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说话)和运用语言的结果(说的话)。
在运用文字的情况下,言语是写作和写下来的话。
《语言学概论》教案
《语言学概论》教案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1.1 教学目标了解语言的定义和特性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理解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语言的定义和特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用于表达和交流思想与信息。
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分支。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的结构、功能、历史和发展等方面。
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语言学在教育、翻译、语言政策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语言的理解和认知。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语言的符号特性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语言使用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语言学的应用。
小组展示:让学生选择一个语言学分支,进行小组展示并分享其研究对象和重要性。
1.4 作业与评估完成课后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加深对语言和语言学的理解。
写一篇短文:让学生选择一个语言学分支,对其研究对象和重要性进行阐述。
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第二章:语言的结构2.1 教学目标了解语言的结构组成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理解语言结构的特点和重要性2.2 教学内容语音:语音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包括元音、辅音、声调等。
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包括实词和虚词。
语法:语法是语言的规则体系,包括词法和句法。
语言结构的特点和重要性:语言结构的规律性和可变性对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表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3 教学活动语音实验:让学生通过语音实验感知和区分不同的语音特征。
词汇游戏:让学生通过词汇游戏理解和记忆单词的用法和意义。
语法练习:让学生通过语法练习掌握句法规则和语法结构。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语言结构对语言交际功能的影响。
2.4 作业与评估语音练习:让学生进行语音练习,提高对语音特征的辨识能力。
词汇练习:让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加深对单词用法和意义的学习。
语法练习:让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巩固句法规则和语法结构的知识。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示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4.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正因为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
5.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第二章语音1.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2.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3.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4.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频率同音高成正比。
频率越大,声音越高;频率越小,声音越低。
5.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同音强成正比,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振动外力的大小。
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外力小,振幅就小,声音就弱。
6.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长,声音就长;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7.基音:振动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8.乐音:当基音的频率的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数倍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
9.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噪音。
10.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
语言学概论考试重点
语言学概论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4/5)简答题(4/5)分析题(4/5)论述题(1)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1.语言的基本功能
2.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语言的内涵或性质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如何理解语言的符号性?
3.如何理解语言的系统性?
第三章语音
1.汉语拼音的国际音标
2.元音舌位图
3.语流音变的概念和类型
第四章语法
1.语法意义、语法范畴、语法化的概念
2.词和句子表现语法意义的手段分别有哪些?
3.语法分析的手段有哪些?配价分析法和变化分析法的含义
4.从语法角度对语言所划分出来的语言类型有哪些?各自有什么含义?第五章语义
1.词义的发展演变类型
2.语境的含义及其作用
第六章文字
1.文字的地位与作用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2.文字的性质及其分类
第七章语言的发展与演变
1.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
2.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
3.语言分化与统一的表现
4.语言系统发展演变的表现与特点?主要关注词汇与语法方面。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第二节 语言意义7
• 5.连带意义
连带意义—— 一种能引起听众或读者联想的附加意义。
例如: 人们在交际时都尽量避免使用禁忌语。会用委婉语代替。 修辞中的比喻,有的就是运用连带意义取得效果的。
第二节 语言意义8
“龙”在中国人看来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在圣经中却是“邪恶的动物”。
第二节 语言意义5
• 3.风格意义
风格意义
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使用语言时所带给语言
风格或语体上的附加意义。
(1)个人的语言风格
语
不以人的意志
言 风
(2)某一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语 言风格
为转移的较为 持久的风格
格
(3)某一世纪的语言风格
第二节 语言意义12
• (2)明晰性和模糊性
词义的明晰性和模糊性都是人脑用词概括反映客观事物 时所带来的结果。(主客观原因 P90)
明晰性 模糊性
指词义概括的范围具有较明确的界限。例如: 数字1,2,3,······ 时间,重量,体积等
指某些词义概括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例如:早晨、中午、下午、黄昏
3.句义结构模式的组合关系
第二节 语言意义2
词义的类型及特点
1.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
利
奇 (
2.内涵意义
英 国
3.风格意义
著
名
4.感情意义
语
非概念意义
义 学
5.连带意义
(附加意义或附加色彩)
家
)
6.搭配意义
7.主题意义
第二节 语言意义3
• 1.概念意义
词的概念意义是指词中表达概念的部分,是客 观事物经 过人脑的概括并反映柱塞语言中的 意义。
语言学概论——精选推荐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说明】1、“语言学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
本课的目的和任务是阐述有关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揭示语言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介绍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新成果。
使学生能够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分析、解释语言事实和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语文教学或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2、本课教材的选用应遵循科学、精要、实用的原则。
目前我院中文系所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材。
这本教材的优点是立足于汉语看世界语言的发展规律,符合中文系学生的特点。
而且这本教材是北大两位知名学者编写,有着集科学性、逻辑性、实用性、通俗性于一体的特点,是经过长时间检验的,在全国范围内最受欢迎的语言学教材之一。
3、本课的教学方法应以讲解为主,辅之以适当的讨论与练习。
在一些曾经有过争议或至今仍有分歧的问题下,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倡导学生向专家质疑,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本课程讲授一学期,共36学时。
【本文】绪论语言学发展历程简介教学目的: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并着重了解语言学的历史发展,这有利于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对语言学作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一定的方法基础。
内容要点:一、语言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科学。
二、个别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语言学概论是普通语言学的入门书。
三、语言学的发展历程:1、神话传说时期2、语文学时期3、语言学时期(1)历史比较语言学(2)结构主义语言学(3)转换生成语言学如时间允许,可以在介绍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模糊语言学等边缘交叉学科,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授课时数:4课时作业与思考:1、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方法、主要代表作。
2、为什么说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时期诞生的标志?3、思考题: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语文学研究和西方古代的语文学研究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教学目的:对语言从社会功能的角度作一个宏观的、全面的阐释,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理论,并能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
上下文无关文法
mcy
35
3.2 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形式定义
1.
2. 3. 4. 5. 6. 7. 8.
上下文无关文法(即2型文法)的形式定义 chomsky文法的分类 推导和规约的定义 句型和句子的定义 最左和最右推导 文法定义的语言 递归产生式和递归文法 文法和语言
mcy
36
5. 最左和最右推导
最左推导 对于文法G[S]: S * 是一个最左推导 是指:在推导过程中的任何一步直接推导α β , 都是对字符串α 中的最左非终结符进行替换,其中 α 、β 是句型。 简单整型算术表达式文法:
mcy
20
3型文法:通常,我们把右线性文法及左线性文法
统称为3型文法或正规文法。 若文法G中任一产生式α→β的形式都为A→aB 或 A→a,其中 A∈VN ,B∈VN ,a∈VT ,则称G 为右线性文法; 类似地,如果G中仅含有形如A→Ba 或 A→a的 产生式,则称G为左线性文法;
mcy
mcy
32
4. 句型和句子的定义
定义4 句型和句子:设G=(VN , VT , P , S)是一文 法,且 V=VN∪VT 若S =>*α,α∈V*,则称α为文法G的句型;
若S=>+α,α∈VT*,则称α为文法G的句子;
mcy
33
简单整型算术表达式文法:
exp → exp op exp|(exp)|number op → +|-|* 给出算术表达式(34-3)*42的一个推导,请 列出推导过程中出现的句型和句子。
28
例:G[S]:S→0S1,S→01 直接推导: S 0S1 0S1 00S11 00S11 000S111 000S111 00001111
第三章 语义《语言学概论》课件
内容结合体→(形+音+义→词汇内容)
• 语法:语法分析越来越重视语义作用
• (2)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在其他 学科领域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反映了人 类思维的客观实际)。
• 哲学(语义哲学流派)、心理学(语 言习得)、逻辑学(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人类学、社会学、计算语言学等上述学科 中关于意义的核心等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答案多,但仍不完美。
• 2、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符号所标记 (代表)的意义内容就是语义,也就是具 体语言特定符号所具有的内容。
• 其中语言符号包括静态备用单位(语素、 词、固定短语)和动态组合体(自由短语、 句子、句群、段落)等两大部分,其表示 内容都属于语义。
• →可见,语义是极其复杂的。
• 其中,词是最基本的造句单位,而句 子是最基本的交际单位,所以句义经常涉 及语用问题。
• 4、 语义的重要性:
•
长期以来,人们描写分析语言习惯于从语音、
词汇、语法三方面进行→重形式,轻意义。
•
而语言作为符号系统,首先具有音义结合的
二重性→语义是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系统中地
位重要。
• (1)语义和语言要素各部门的联系→在语言 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
语音:音义结合,缺一不可。
•
词汇:没有不表达意义内容的词,是形式与
• 二、语义的内容
• 不管是语素义(形位),还是词义、句义, 都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理性意义、语法 意义、附加意义。
• 1、理性意义/概念意义/逻辑意义/指称意 义
• (1)定义和特点
• 理性意义是词义中体现人们对词所指称的 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的那部分内容,概括 反映客观对象及其关系的本质属性而形成 的一种意义。
语言学概论语法PPT
语语法学家对语法所做的主观描写。
语法学以语法为基础和研究对象。广义的语法还包括语法学的意思。
语法对所有社会成员来说是共同的。语法学是少数人研究的结果,因而远不止一个。
第一节 语法概说
语法的特点
抽象性 我们学习语法 小玲爱科学 施+动+受 解放军保卫祖国
运用词形变化表示事物的数目的类别。
世界语言中常见的数范畴有:单数、 复数 、双数 teacher—teachers、pen—pens
汉语中的“们”是复数标记吗? 我们、你们、他/她们、它们 学生们、老师们
数
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
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各种不同的格,有些语言中形容词和数词也有与名词相应的格。
世界语言中常见的格范畴:主格、宾格、通格、作格、与格、属格、旁格。
汉语“的”是否是领格标记?
格
时
时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时间与说话时间之间的时序关系。
世界语言中的时范畴一般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汉语中有时范畴吗?英语中有将来时吗?
体
体是通过动词的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事件或动作的状态(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刚刚开始、即将结束、结果状态正在持续)。
1
戏台上摆着鲜花→鲜花摆在戏台上
6
台上坐着主席团→主席团坐在台上
5
墙上挂着画 →画挂在墙上
4
门上贴着对联 →对联贴在门上
A 式
台上演着京戏→台上正在演京戏
门外敲着锣鼓→门外正在敲锣鼓
外面下着大雨→外面正在下大雨
大厅里跳着舞→大厅里正在跳舞
教室里上着课→教室里正在上课
炉子上熬着粥→炉子上正在熬粥
B式
级
把具有共同特征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类,就叫语法手段。
语言学概论4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
有少数词不表示概念意义,只表 示感情意义或语法意义等,如叹词 “啊、哟、呸”等只表示感情意义, 助词“着、了、过”,语气词“呢、 吗、吧”等只表示语法意义,但这些 词的感情意义或语法意义都是能独立 运用的,因此都是独立的义项。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
3.义项是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义项是从词语的各种用法中概括 出来的一般的、固有的、概括的意义, 不包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殊的、 临时的、具体的意义。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
口语风格一般显得通俗、活泼、 亲切。如: 爸爸、老婆、汉子、老天爷、合 计、掂量、碰头、小气、体面。 方言词语一般都带口语色彩,如 “婆娘、电驴、日头、闹热、埋汰、 清爽、裹人”等等。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
书面语风格一般显得庄重、文雅。 如“父亲、妻子、男子、苍天、商议、 思索、会晤、吝啬、美丽、敏捷”等 等。这些都是通用的书面语,此外, 还有一些词语是属于某种专门语体的。 如“头颅、孩提、寂寥”一般用于文 艺语体,“参数、方程、通分”一般 用于科技语体,等等。
(二)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 语义既有概括性,又有具体性。 语义所反映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 一种概括的认识,词语的意义概括了 它所指的各个具体对象的共同特征。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
表示普通概念的词语,如: 人、水、跑、哭、胖、短
专有名词,如: 陈景润、武汉、长江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
语义作为人们言语交际的内容, 在具体的话语中,又是比较具体的。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
鹅卵石、麻花、鼠标、桃红、天蓝 冷冰冰、笑嘻嘻、席卷、囊括; 知了、蝈蝈儿、布谷鸟、乒乓球 克郎棋、呼啦圈、哗哗、劈啪
第一节 语义和语义学
3.文化意义 文化意义,又称文化色彩,是由 造词理据体现的,对相关事物的社会 文化背景和意趣情调的联想。 包含文化意义的词语主要三类。
《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考试大纲
2011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综合考查学生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等专业知识。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尤其注重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现代汉语100分语言学理论5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一)现代汉语: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综合分析题共80分(二)语言学理论: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综合分析题共20分Ⅲ考查范围现代汉语考查目标现代汉语考试范围覆盖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4版)各部分内容。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
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语言事实,阐释语言问题。
考查范围一、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三)现代汉语方言(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五)现代汉语的地位二、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汉语规范化(二)推广普通话二、语音(一)语音概述1.语音的性质2.语音单位(二)声母1. 声母的发音2. 声母辨正(三)韵母1. 韵母的发音2. 韵母辨正(四)声调1. 调值和调类2. 普通话声调3.古今调类比较4. 声调辨正(五)音节1. 音节结构2. 拼音和音节拼写规则(六)音变1.变调2.轻声3.儿化4.语气词"啊"的音变(七)音位1.音位及其归纳方法、归纳标准2.音位变体3.普通话音位(八)语音规范化1.确立正音标准2.推广普通话三、文字(一)文字和汉字的定义(二)汉字的形体和结构1.现行汉字的形体2.汉字的结构单位(三)汉字整理和标准化、规范化1.汉字改革3.汉字的标准化4.纠正错别字四、词汇(一)词汇、词汇单位和词的结构1.词汇2.词汇单位3.构词类型(二)词义的性质和构成1.词义的性质2.词义的构成3.词义的理解和词的运用(三)词义的分解和聚合1义项2.义素3.语义场4.同义义场和反义义场(四)词义和语境1. 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2.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五)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1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2.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3.行业语、隐语(六)熟语1成语2.惯用语3.歇后语(七)词汇发展和词汇规范化1词汇的发展变化2.词汇的规范化(八)词语解释五、语法(一)语法概述1.语法和语法体系2.语法的性质2.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二)词类1.词类的划分2.实词和实词的误用3.虚词和虚词的误用(三)短语1.短语及其分类2.短语的结构类型3.短语的功能类型4.多义短语(四)句法成分1.主语、谓语2.动语、宾语3.定语、状语、补语4.中心语、独立语(五)单句1.句型、句类和常用句式2.变式句3.句子的变换4.语法分析5.单句常见错误(六)复句和句群1.复句及其常见错误2.句群及其常见错误六、修辞(一)修辞概述1.修辞和语境2.修辞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二)修辞格及其运用1.常见修辞格2.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三)语体1. 公文语体2. 科技语体3. 政论语体4. 文艺语体语言学理论考查目标语言学理论考试范围覆盖叶蜚声、徐通锵所编的《语言学纲要》的各部分。
初中语法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语法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第三单元的语法知识点,包括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
2. 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时态进行交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现在进行时: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状态。
2.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3.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会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结构及用法。
2. 难点: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时态进行交际。
四、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
2. 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语法知识。
3.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共同探讨语法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情景引入本节课的语法知识点。
2. 呈现:用PPT或黑板展示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结构及用法。
3.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时态的构成、意义和用法,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如填空、选择、改写句子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或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时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语法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2. 练习正确率:检查学生练习题的正确率,了解他们对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交际运用: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或对话中的语法运用情况,鼓励创新和灵活运用。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第三单元的语法知识点,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语言学概论(三)
语⾔学概论(三)第三章、语法第⼀节、语法和语法单位⼀、语法和语法学(⼀)语法语法是语⾔的要素之⼀,是语⾔中词、短语、句⼦等语法单位的结构规则。
只有词,⼈们还不能进⾏正常的交际。
词需要按⼀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才能构成句⼦,表达出⼀定的意思。
如:“吃”“饭”“了”吃饭了吃了饭饭吃了了吃饭了饭吃饭了吃我们平常说话,往往脱⼝⽽出,除了在特殊场合需要斟酌字句外,⼀般不会感觉到语法规则在起作⽤。
外国⼈学汉语,⼩孩⼦学说话的过程,可以体现语法规则的存在。
中国的⼤街上到处充满了⾃⾏车。
见⾯我的朋友。
我⼀点⼉累了。
他从书包拿书。
我把房间⼲净了。
⼀点⼉都好看。
红旗在房顶上飘来飘。
语法规则:组合规则、聚合规则语法:词法、句法语法单位相互连接起来构成更⼤的语⾔⽚段的规则叫做语法的组合规则。
聚合规则就是语法单位的归类的规则。
我收拾⾏李。
?⾏李收拾我。
?收拾⾏李我。
你打扫房间。
⼩张看报。
语法:词法、句法词法是语⾔中词的结构和变化的规则,句法是语⾔中短语和句⼦的结构规则。
不同语⾔在语法⽅⾯的不同特点,在词法和句法⽅⾯都有体现。
词法和句法既有区别,⼜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如,词形变化⽐较丰富的语⾔,在句法中语序的作⽤就会降低,如俄语,这说明词法制约句法。
词以什么形态进⼊句法,要受句法的制约,例如英语词“book”,不进⼊句⼦就⽆所谓词形变化,⼀进⼊句⼦,受到句法的制约,就要有单复数的词形变化。
不同语⾔对词法、句法的侧重有所不同。
现代汉语:⽐较侧重句法,词法对句法的依赖性更强⼀些。
俄语:⽐较侧重词法,句法对词法的依赖性更强⼀些。
(⼆)语法学研究语法规律的科学称为语法学。
语法学以语法规律为研究对象,描写和分析语法结构。
语法学可以按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
研究对象:普通语法学(以⼈类所有语⾔的语法为研究对象,研究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个别语法学(以某⼀种语⾔的语法为研究对象,研究概括这⼀语⾔的语法特点,如汉语语法学、英语语法学等)时间范畴:共时语法学(对语法发展的某个阶段的语法结构的描写和研究,也称为描写语法学)历时语法学(从⼀个时期到另⼀个时期的发展进程中对语⾔的语法结构进⾏历史的研究,也称为历史语法学)⽐较语法学(对不同语⾔的语法结构进⾏对⽐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对应关系,这种研究可以是历时的,也可以是共时的)⼆、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存在于具体的语句中。
第三章 语言的结构本质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 一位名叫珍妮·古多尔的 英国中学毕业生只身进入 坦桑尼亚的密林,观察野 生黑猩猩的行为,并持续 了十年之久。她在《黑猩 猩在召唤》一书中详细描 写了黑猩猩的各种行为, 发现黑猩猩综合运用手势 、身姿、面部表情和叫声 表达诸如愤怒、高兴、恐 惧、求偶、威胁之类的意 思。
语言学概论
郑州大学文学院
从以上七点区别可以看出,人类语言同动物的交 际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语言”中的引号 是不能去掉的。
那么,动物特别是与人类具有最近亲缘关系的黑 猩猩能否通过人类的训练掌握人类的语言呢?这 是许多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介绍这 方面的研究。
语言学概论
郑州大学文学院
二、语言是其它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语言学概论
郑州大学文学院
在这个层级装置中,高一层级的单位都比低一 层级单位的数量多得多,高一层级的单位都是 由第一层级的单位根据规则构成的。经过几级 的翻番加量,就有少量的几十个音位逐级达到 了无限。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根据有 限的规则生成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不会影 响交际。
语言学概论
郑州大学文学院
语言学概论 郑州大学文学院
象似符:代表物和被代表物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典 型的象似符是照片,一张照片上的人物或景物同真实 的人物或景物具有视觉上的相似性。 指示符:代表物和被代表物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即 二者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天然的、自然的因果关系 。例如“烟”与“火”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看到 某处冒烟,我们就可以推论出那里有火。
语言学概论
郑州大学文学院
⑶两层性﹙duality﹚:
前文讲过,人类语言结构上有两层单位:音 位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分为若干级。动物的 “语言”分解不出单位,谈不上结构,也无所 谓结构的两层性。
语言学概论精点
二)语言与言语的联系1、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模式,可以从说话中找语言。
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都以个体语言的形式存在着。
从历史上看,言语事实在先,规则在后,通过言语反映存在。
2、语言存在以说话的需要为前提3、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语言对言语活动有制约和指导作用。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1、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包括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说话代码(语言)/说、写、想的话(言语作品);语言是言语中较为确定的部分→运用同一语言,言语不一定相同。
2、从哲学角度看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个别的,两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3、从表现形式看语言是社会的,是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有共同性和社会性;言语是个人的,有个人特点,是个人根据特定的交际需要和个人意志对语言材料和语法规则的选择。
4、从产生的情况看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
5、从运用角度来说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6、从稳定程度看语言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第二节语言的主要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1)语言是适应人类需要而产生的适应人类需要→语言产生→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反之亦然:社会存在→人类交往→语言重要(2)语言是信息载体,传递信息代码(现实的编码体系)交际:编码→发出→传送→接收→解码(3)交际职能是语言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其他功能只是它的派生物.(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二、语言的思维功能(三)语言和思维的关系1、联系:(1)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最有效的工具。
2、语言离不开思维[总之,两者相互依存,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又相互适应,思维水平高,语言发展的水平就高。
] 第三节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的性质)1,任意性,2线条性,3系统性,4社会性,5文化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的具体表现:第一,语言符号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 语言的功能
特殊含义:
a = 潜水员工作中,保持距离 b = 危险货物 c=是 d = 保持距离 e = 调整航线至右舷 f = 伤残 g = 需要领航员
h = 领航员在船上 i = 调整航线至左舷 j = 火灾,保持距离 k = 期望对话 l = 你必须立即停止 m = 我已经停止(另外可表示:船上 有医生) n=不
18世纪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里 提供了这样一个例子——
巴尔尼巴比有三个饱学之士研究如何改造本国语言,他们 建议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这样会对健康有利,因为说话时 都会对肺部产生影响;而且可以更精炼地表达思想。因此,谈 论一件事情的时候只需要把所需要的东西带在身边就可以了。 所以,“我常常看到两位学者被背上的重荷压得要倒下去,像 我们的小贩一样。他们在街上相遇的时候,就会放下负担,打 开背包,谈上整整一个钟头。谈完话后,才把谈话工具收起, 彼此帮忙把负荷背上,然后才分手道别。”但是老百姓们纷纷 反对,“因为他们要求有像他们祖先一样说话的自由。”
可见,没有语言,正常的社会活动几乎无法进行。
需要说明两点: 第一,交际活动是由说者和听者双方
共同参与的,而不是单方面的事情。
后面会讲到与之相关的两个知识点:1、语言的社会性 表现之一就是言语交际是一种集体性的社会活动;2、言语 交际过程分析(5个阶段:编码—发出—传送—接收—解码)
第二,交际功能只是语言的基本社会功能,除此以 外,还有其他的功能,如:调节情绪、思维工具等。
(表达功能_expressive)
“要想钱包鼓,准备炒V股!V股V股,就是尾巴股!” 表情功能_evocative
咱们班的男孩都得去踢球。 言语行为功能_performative
语言学概论语法分析疑难问题解答
语法分析疑难问题解答语法一章教学内容最突出的特点是涉及到很多的分析问题,又涉及到相关外语知识的结合应用,需要在学习中加强实践练习,老师们在课堂进行教学辅导,最好也要结合理论讲授进行同步练习训练,做到讲练结合,通过实践领会并掌握语法分析的方法。
为便于同学们认识语法分析内容,我们这里把需要进行语法分析的内容集中介绍。
这些内容大家在认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其实并不难领会。
一、怎样认识合成词词是由构词语素构成的,没有变词语素的事儿,所以一般只根据构词语素的情况来分析词的结构。
根据词中各个构词语素出现的情况,一般把词分为单纯词与合成词两个大类。
单纯词:是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一般而言单纯词是一个语素,而且只能是词根,词缀是不能单独构词的,词尾则根本就不是构词成分。
例如汉语的“人、手、水、河、啊、琵琶、枇杷、哗啦、坦克”等,英语如man、teach、book、moon、sun、long 等都是单纯词。
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根据构词语素的特点,合成词可分两类:一类是复合词:完全由几个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构成的词就是复合词,词义由两个语素的意义复合构成,所以叫做复合词。
例如汉语的“思想、学习、黄瓜、大豆、胆怯”等,英语的如“snowwhite、makeblieve、makegame、earthfall、friendship、motherland”等。
汉语的合成词以复合词为主,也就是说主要是由词根语素构成。
一类是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结合构成的词就是派生词。
派生词的意义是在词根语素意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词缀有的在词的前面,有的在词的后面,有的前后都有词缀,词缀往往表示意义或功能上的类化。
例如汉语的派生词“老师、阿妈、作者、读者、路子、石头、盖儿、慢性、客气、深化”,英语的如“friendless、 friendly、rewrite、 writer、 reset、 impossible、business”等。
语言学概论课后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答案(自考,新版教材) 选择题第一章总论1 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2 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3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4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5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7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8 "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9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国际交际语10 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混合×. 融合×. 分化×. 整化11 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被压迫的阶层第二章语音□声调决定于√. 音高×. 音强×. 音长×. 音质□[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清音×. 不送气√. 塞音×. 擦音□舌尖后浊擦音是×. [x] ×. [b] √. [?] ×. [z]□[tA](大)是√. 开音节×. 闭音节×. 元音首音节√. 辅音首音节□[](血)中的[?]是×. 起音√. 领音×. 收音□[kai51](盖)中的[i]是×. 起音×. 领音√. 收音×. 辅音□普通话[?in55k?u214](辛苦)快读是[?i? 55k?u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f?n214pi214]快读是[f?m35pi214]这种现象是×. 顺同化√. 逆同化×. 顺异化√. 逆异化×. 弱化×. 脱落□普通话[tou51fu214](豆腐)快读是[tou51f]这种现象是×.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第三章语义□________是指语言单位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的作用下,内部变得具体、丰富或增加一些附加意义。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言是符号系统]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符号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事物或意义的标志(记号、标记)。
它具有两个特点:一、它由形式和意义两个要素组成,即每一个符号都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偏废;二、符号与符号所指称的事物(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
它共有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和嗅觉符号四类。
征候就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
它不是符号。
如洪水和驼铃声分别代表下暴雨和骆驼走,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自然的,其本身就是事物的特征,不需要大家来规定它们。
一般理解征候与符号的区别。
2.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用来表示某种事物或意义。
语言符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即它由语音和语义两个要素构成。
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语义是语言符号的表现内容。
只有音没有义,或者只有义而没有音的语言符号是不存在的.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约定俗成性和线条性特点,语言符号一旦形成又具有强制性特点.3.语言符号与一般符号第一,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它是一种以听、说、读等形式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语言的声音是有意义的声音,是信息量非常大的声音,是用最少的音符任意排列表达出最丰富、最复杂意思的声音,受距离、光线、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在表达思想时,语音非常便捷,基本不需要什么附加工具,可以用语音边交流边工作。
其他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多是借助于色彩、线条、姿势等比较直观的媒介,使用上不如语音简捷;即使像军号这种通过声音来表达内容的符号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们的声音所表达的内容往往都是固定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表达的内容也比较枯燥,表达的效果还要受到距离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是非常复杂的,它既是一个层级装置,又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单位最多,上层是音位层,下层是符号层,符号层又能够分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符号单位,另外语言符号系统又可分为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语法系统、词汇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又有自己的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要求 1. 掌握自下而上语法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基
本概念 2. 掌握句柄的定义与判定 3. 理解规范归约的过程和LR分析过程中的
实现 4. 掌握LR语法分析的实现过程
【例】回顾:一个简单的归约过程
设文法为:
S
S→aAcBe
A→Ab|b
B→d
A
句子分析:
自下而上
abbcde aAbcde
• LR分析方法与分析过程 • LR(0)项目、项目集规范族及其构造 • closure 和 goto函数的定义 • LR(0)文法及LR(0)分析表的构造 • SLR(1)文法及SLR(1)分析表的构造
3.5.1 LR分析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两个产生式来阐述LR分析器的基本原 理。
A→aBc B→d∣ef
2、分析器结构
(
栈 存 X1 放 X2 句 X3 型 前 缀#
…
输入串 a1 a2 a3 …… #
“移进-归约” 分析程序
输出
)
3、 “移进- 归约”分析法的栈实现
“移进–归约”分析器使用一个栈和一个存放输
入符号串w的缓冲器。分析器的初始状态为:
栈 输入 # w#
工作过程:自左至右把串w 的符号一一移进栈里, 一旦栈顶形成可归约的串(如句柄)时,就进行归 约。这种归约可能持续多次,直至栈顶不再呈现句 柄为止。然后,继续向栈里移进符号,重复这个过 程,直至最终形成如下格局:
• 句型→ 短语→ 直接短语 →句柄
注: 采用规范归约的算法,每次归约的部分就是分析为句柄 的字符串。 因此,在规范归约中,关键问题就转化为如何识别句柄?
练习
有文法如下: (1)E→E+T|T (2)T→T*F|F (3)F→(E)|id
分析输入串 id+id*id,给出对该句子进行“移 进-归约”语法分析的过程。
构造语法
树的过程 A
B
aAcde
aAcBe S 对应的是最右推导
abbcde
注意:每次归约的是句柄
3.4.1 自下而上语法分析的原理
• 实现思想
–从输入符号串开始,从左到右进行扫描,将输 入符号逐个移入一个栈中,边移入边分析,一 旦栈顶符号串形成某个产生式的右部时,就用 该产生式的左部非终结符代替,称为归约。重 复这一过程,直到归约到栈中只剩下文法的开 始符号时,则分析成功,称为“移进-归约”方 法。
输入串 cde# cde# de# e# e# # #
动作 归约 A Ab
移进 移进
归约 B d 移进
归约 S aAcBe 接受
小结 分析器的四种动作
1) 移进:读入下一个输入符号并把它下推进栈。 2) 归约:当栈顶符号串形成一个可归约的串(如:句柄)
时,直接进行归约,即用产生式左侧的非终结符替换栈 顶的句柄。 3) 接受:当栈底只有“#”和开始符号,而输入也已经到 达右端标志符号“#”时,识别出符号串是句子,执行 该动作,表示分析成功,是归约的一种特殊情况。 4) 出错:栈顶的内容与输入符号相悖,即当识别程序发 现输入符号串不是句子时,进行出错处理。 注意:决定移进和归约的依据是什么? 栈顶是否出现了可归约的符号串。
栈 # #id #F #T #E #E+ #E+id #E+F #E+T #E+T* #E+T*id #E+T*F #E+T #E
输入缓冲区 id+id*id#
+id*id# +id*id# +id*id# +id*id#
id*id# *id# *id# *id# id# # # # #
动作 移进 归约 F→id 归约 T→F 归约 E→T 移进 移进 归约F→id 归约 T→F 移进 移进 归约 F→id 归约 T→T*F 归约 E→E+T 接受
关键:如何识别可归约的符号串? 通过不同的自下而上的分析算法来解释,不同 的算法对可归约串的定义是不同的,但分析过 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边移进边归约。
规范归约:使用句柄来定义可归约串
算符优先:使用最左素短语来定义可归约串
自下而上语法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简单优先分析法(规范归约)——文法按 一定原则规定文法符号的优先关系。 ②算符优先分析法(非规范归约)——规定 算符之间的优先关系。 ③ LR分析法(规范归约)—— LR(0)、 LR(1)、SLR(1)和LALR(1)。
规范归约相关概念复习
• 有文法G,开始符号为S, 如果有S*=>xβy,则xβy是
文法G的句型,x,y是任意的符号串。
• 如果有S=*>xAy, 且有A+=>β,则β是句型xβy相对于
非终结符A的短语。
• 如果有S*=>xAy, 且有A→β,则β是句型xβy相对于
A→β的直接短语。 • 位于一个句型最左边的直接短语称为句柄。
–在分析到某一步时,既可以移进,又可以归约。 上例第9)步可以移进*,也可以按产生式E→E+T 进行归约。
②归约-归约冲突
–存在两个可选的句柄可对栈顶符号进行归约。 例如上述第12)步,可以用T→F进行归约,又可 以按T→T*F进行归约。
各种分析方法中处理冲突的技术不同!
3.5 LR分析法
• 本节重点:
(1) E→E+T|T (2) T→T*F|F (3) F→(E)|id
E=>E+T =&;F*id =>E+id*id =>T+id*id =>F+id*id =>id+id*id
E
T E
TT
F
F
F
id + id * id
移进归约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移进-归约冲突
栈 输入 #S #
【例】文法G[S]: SaAcBe 待分析的句子为:abbcde
A bAb
B d
分析栈 # #a #ab #aA
输入串 abbcde#
bbcde# bcde# bcde#
动作 移进
移进 归约 A b
移进
分析栈 #aAb #aA #aAc #aAcd #aAcB #aAcBe #S
–从语法树的角度看:从语法树的树叶开始,逐 步向上归约构造分析树,直到形成根结点。是 推导的逆过程。
“移进-归约”分析法
移进-归约分析器使用了一个分析栈和一个输入缓冲区。
1、句型表示
一般形式 分析栈的内容 剩余输入串
初态: #
输入串#
终态: #S
#
即:分析栈内容 + 输入缓冲区内容 = # 当前句型 #
为了识别非终结符A,就要识别符号 串aBc。为此,构造一个DFA如图3-27所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