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方剂歌诀 2复习进程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1)发表者:赵东奇65723人已访问第一节感冒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就是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辛温辛凉并用)香薷饮用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4气虚感冒证——参苏饮方歌一益气解表参苏饮,枳桔葛前香二陈。
方歌二参苏饮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方歌一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白薇、薄荷、大枣、甘草、豆豉、葱白)方歌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成八味,阴虚感冒用毋违。
第二节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方歌一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方歌二止嗽散用荆桔前,紫菀百部陈草研,每服三钱姜汤调,止咳化痰解表兼。
方歌三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芷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温燥)方歌一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方歌二桑杏杀身,智斗贝利(桑杏沙参,栀子、豆豉、浙贝母、梨皮)杏苏散(凉燥)方歌一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方歌二杏苏二陈三,更值钱(二陈:二陈汤;三:姜、草、枣;桔梗、枳实、前胡)(二)内伤咳嗽4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二陈平胃散=二陈+平胃散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平胃散:苍术皮老厚(苍术、陈皮、甘草、厚朴)三子养亲(来借书)莱芥苏5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清金化痰肺热吃,芩草蒌仁与山栀;桔梗云苓广橘红,桑皮二母麦冬施。
中医内科学方剂证型歌诀速记

中医内科学方剂证型歌诀速记
一、脾胃虚热型:
1、气虚津亏,饮食虚弱,腹中方发热,津液证明真。
2、咳嗽痰稠,舌红苔黄,脉洪弦数,甘苦苦甘公。
3、上焦成湿热,腹中厥逆痛,肝脾症状,点拨兼着调。
二、气血两虚型:
1、脉浮虚默,症见点拨得,不见津液,睛明神衰衰。
2、纳呆无力,食少莫肯休,病名轻重明,气血不能流。
3、精神憔悴,真气沉瘫坐,血虚脉虚,同散脏有刑。
三、气机瘀阻型:
1、气滞脉细鬼,肢体遍有痛,真气流绝,坐卧毫无功。
2、病容灰黯不,胸中苦满满,竹叶脉无节,物理重不轻。
3、上焦盛湿痰,气虚脉细音,滞淤可散粑,金匮寒消兵。
四、热毒犯阳型:
1、恶热中极,炎症四方伸,传染聪明,里外神病中。
2、投法活血安,厥逆消胀慢,津虚多饮,补虚以苦寒。
3、体盛热毒深,龙骨大寒寻,气机不利,扪及全神灵。
中医内科学速记歌诀

中医内科学速记歌诀中医内科学速记歌诀: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三、肺痈:肺痈初起银翘散,痈苇溃梗复清肺。
四、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五、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
六、肺胀气平浊苏越,水泛真苓蒙涤痰。
七、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
八、痰饮:脾苓肠夏胸柴枳,胁枣络香阴沙参,溢支寒饮小青龙,饮退正虚肾气丸。
九、自汗、盗汗:肺屏营枝阴虚六,心血归脾邪热龙。
十、血证:鼻(玉龙归山),齿(清水),咳(百泻桑),吐(泻龙归),便(黄弟归),尿(小白要归),紫斑(十茜归)。
十一、心悸:悸怯定志虚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黄连温。
十二、胸痹:胸痹淤血浊括夏,寒枳滞柴气生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十三、不寐:不寐郁龙痰热温,食保虚火黄阿汤,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神心脾归。
十四、厥证,厥实气五虚四物,血实通淤虚人参,痰厥导痰食保神。
十五、郁证:郁肝柴火丹逍遥,气滞痰郁半夏厚,心神失养甘麦汤,心脾归阴火地黄。
十六、癫狂,癫狂结痰脾养心,火铁阴二淤梦狂十七、痫证:风定痰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
十八、胃痛:胃寒良食保滞柴,瘀失虚寒黄建中,湿热清中阴虚贯。
十九、噎膈,痰启津沙淤通优,气虚阳微补运脾。
二十、呕吐。
呕邪藿香食保和,痰夏肝气四七煎,脾香阳理胃阴麦。
二十一、呃逆,呃寒丁火竹气五,阳理阴亏益胃汤。
二十二、泄泻:泄寒湿藿湿热葛,食保郁痛脾参四。
二十三、痢疾:痢湿芍药疫毒白,寒湿正气噤口开,息连阴驻虚寒真。
二十四、腹痛。
腹痛寒良湿热承,脏寒小建食导滞,滞柴血瘀少腹逐。
二十五、便秘。
热秘调承气六磨,气黄血润冷温脾,阴虚增液阳虚济。
二十六、胁痛:胁痛郁柴淤复元,湿龙肝阴亏一贯。
二十七、黄疸:黄疸湿表麻甘露,热菌湿五胆柴胡,寒湿术附脾建中,热盛黄解陷犀角。
湿四脾柴。
二十八、积聚,积聚肝遥食六磨,气柴虚珍淤血膈。
中医内科学记忆歌诀

中医内科学记忆歌诀中医内科学,病症多且杂,为助大家记,歌诀来归纳。
感冒风寒用荆防,风热葱桔银翘安。
暑湿新加香薷饮,气虚参苏饮可痊。
阴虚加减葳蕤汤,阳虚再造散可选。
咳嗽外感分寒热,风寒三拗止嗽散。
风热桑菊饮加减,风燥桑杏汤为伴。
内伤咳嗽痰热清,清金化痰汤可安。
肝火犯肺用黛蛤,肺阴亏虚沙参添。
哮证发作寒哮证,射干麻黄汤可行。
热哮定喘汤加减,寒包热哮小青龙。
风痰哮证三子养,虚哮平喘固本从。
缓解期肺脾气虚,六君子汤来调中。
肺肾两虚生脉地,金水六君也有功。
喘证风寒麻黄汤,表寒肺热麻杏甘。
痰热郁肺用桑白,痰浊阻肺二陈专。
肺气郁痹五磨饮,肺虚生脉补肺汤。
肾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治阴阳伤。
肺痈初期银翘散,成痈苇茎如金汤。
溃脓加味桔梗汤,恢复沙参麦冬尝。
肺痨肺阴亏损用月华,虚火灼肺百合佳。
气阴耗伤保真汤,阴阳两虚补天大。
心悸心虚胆怯安神定,心血不足归脾汤。
阴虚火旺天王补,心阳不振参附当。
水饮凌心苓桂术,瘀阻心脉桃仁香。
胸痹心血瘀阻血府逐,气滞心胸柴胡疏。
痰浊闭阻栝蒌薤,寒凝心脉枳薤附。
气阴两虚生脉散,心肾阴虚天王珠。
心肾阳虚参附汤,右归饮把阳虚扶。
不寐肝火扰心龙胆泻,痰热内扰温胆汤。
心脾两虚归脾汤,心肾不交交泰尝。
心胆气虚安神定,酸枣仁汤效亦彰。
癫狂癫证痰气逍遥顺,心脾两虚养心汤。
狂证痰火生铁落,阴虚火旺二阴煎。
痫证风痰闭阻定痫丸,痰火扰神龙胆痰。
瘀阻脑络通窍活,心脾两虚六君全。
心肾亏虚左归丸,天王补心丹也安。
痴呆髓海不足七福饮,脾肾两虚还少丹。
痰浊蒙窍涤痰汤,瘀血内阻通窍缓。
厥证气厥实证五磨饮,虚证四味回阳煎。
血厥实证羚角钩,虚证独参汤可援。
痰厥导痰汤为主,食厥神术保和丸。
胃痛寒邪客胃良附丸,饮食停滞保和安。
肝气犯胃柴胡疏,湿热中阻清中汤。
瘀血停胃失笑散,胃阴亏耗一贯煎。
脾胃虚寒黄芪建。
痞满饮食内停保和丸,痰湿中阻二陈平。
湿热阻胃连朴饮,肝胃不和越鞠丸。
脾胃虚弱补中气,胃阴不足益胃煎。
呕吐外邪犯胃藿香正,饮食停滞保和当。
中医内科学方剂方歌快快记

中医内科学方剂方歌快快记中医内科学歌诀1、感冒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2、咳嗽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3、肺痿肺痿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涎沫,痿如草木萎不荣,日炽霜杀叶萎弱,肺中津气失濡养,虚冷较少虚火多,滋阴润肺麦门施,草姜姜草虚寒卓。
4、肺痈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
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匡。
5、哮证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 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 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6、喘证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
7、肺胀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苏子三子六君子,痰浊壅肺应精选。
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安宫丸,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
8、肺痨肺痨正虚瘵虫罹,性属传染慢虚疾,咳嗽咯血形羸弱,潮热盗汗特征具,月华丸治肺阴虚,百合秦艽火旺亟, 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大造需。
9、痰饮痰饮总括痰饮确缘水内停,医圣金匮论最精,痰悬溢支宜温化,阴盛阳虚标本明。
痰饮饮留胃肠名痰饮,苓桂术甘半夏斟,甘遂半夏或己椒,虚实主次应细分。
悬饮邪犯胸肺柴枳长,若停胸胁十枣良,络气不和香附使,阴虚内热沙麦尝.溢饮淫溢肢体溢饮名,发表化饮症能平,小青龙汤加减用,肺脾水气定可清。
支饮支饮触发为邪实,寒邪伏肺青龙施,苓桂术甘或肾气,缓解脾肾阳虚时。
10、自汗盗汗古云盗汗多阴虚,自汗阳羸卫外疏, 肺卫不固玉屏风,营卫不和桂枝主,阴阳失调液外泄,互根当究五车书。
阴虚火旺归六黄,邪热郁蒸龙胆处。
中医内科歌诀集锦

中医内科歌诀集锦中医内科歌诀集锦
一、中医内科基础理论歌诀:
1. 阴阳九候核心法,五行相生相克诀。
2. 脏腑六腑功能差,里外相应须了解。
3. 气血津液五脏养,三焦通调失则伤。
4. 腑气生化四动态,生病病变暗藏着。
二、中医内科疾病歌诀:
1. 脉证辨治术先细,脉象多变病名识。
2. 心脑血管风中风,阳盛阴虚表现症。
3. 脾胃病证太过强,饮食不调多为常。
4. 肝病表现情绪变,郁火肝湿常难安。
5. 肾虚阴亏衰老病,腰膝骨疼大便常。
三、中医内科常用方药歌诀:
1. 四君子调元气,健脾益气肉桂记。
2. 清热解毒用黄连,痰湿壅滞用陈皮。
3. 补血活血当三七,润肺滋阴用麦门冬。
4. 散寒药用肉桂花,降脂降压用钩藤。
四、中医内科养生保健歌诀:
1. 调节饮食才健康,五谷杂粮营养多。
2. 定时运动身体棒,保持体态心情靓。
3. 养生保健要禁烟,酒精多饮慎开颜。
4. 心情舒畅笑容开,人际关系要和谐。
五、中医内科预防疾病歌诀:
1. 常用疫苗防流感,避免交叉感染传。
2. 饮食卫生须注意,饭前洗手勤又利。
3. 维生素补充增免疫,睡眠充足体健康。
4. 空气清新房间宽,勤开窗户常通风。
总结:中医内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掌握中医内科的理论和疾病特点对于临床医生以及个人养生都非常重要。
以上歌诀集锦为中医内科提供了基础理论、常见疾病、常用方药、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等方面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中医内科知识,提高诊疗质量和自我保健能力。
中医内科学歌诀

中医内科学歌诀中医内科学,病症繁多杂。
歌诀来助力,记忆不犯难。
感冒风邪侵,恶寒发热兼。
鼻塞流涕咳,荆防败毒先。
风热用银翘,暑湿香薷添。
气虚参苏饮,阴虚加减葳。
咳嗽病因多,外感与内伤。
风寒三拗止,风热桑菊汤。
风燥桑杏润,痰湿二陈当。
痰热清金化,肝火黛蛤良。
肺阴沙参麦,肺气不足补。
哮证发突然,喉中哮鸣响。
冷哮射干麻,热哮定喘汤。
寒包热哮用,厚朴麻黄尝。
风痰三子养,虚哮平喘方。
肺脾气虚六,肺肾两虚金。
喘证呼吸难,实喘风寒热。
麻黄汤治寒,桑白皮汤热。
痰浊二陈合,肺气郁痹五。
虚喘肺肾亏,生脉地黄凑。
肾虚金匮丸,正虚喘脱参。
肺痈成痈期,银翘金苇宜。
溃脓加桔梗,恢复期沙参。
心悸气血虚,归脾汤可医。
阴虚天王补,阳虚桂附奇。
水饮苓桂术,瘀阻桃仁七。
痰火黄连温,心虚胆怯安。
胸痹心阳衰,瓜蒌薤白配。
气滞血瘀血,逐瘀疏肝随。
痰浊栝蒌半,寒凝心脉桂。
气阴生脉散,心肾阴虚归。
不寐阴阳失,心脾两虚意。
心肾不交交,心胆气虚安。
肝火扰心龙胆,痰热内扰温胆。
癫狂皆有因,痰气郁结顺。
心脾两虚养,痰火扰心清。
狂证痰火盛,生铁落饮灵。
阴虚火旺二,心肾失调通。
痫病突然发,风痰定痫抓。
痰火龙胆合,瘀阻通窍化。
心脾六君子,肝肾大补丸。
胃痛脾胃伤,寒邪良附香。
饮食保和丸,肝郁柴胡汤。
瘀血失笑散,阴虚一贯煎。
湿热清中汤,虚寒黄芪建。
痞满脾胃虚,补中益气宜。
饮食内停保,痰湿二陈平。
湿热连朴饮,肝胃不和柴。
呕吐病因杂,外邪藿香加。
食滞保和用,痰饮小半夸。
肝气四七汤,脾胃虚寒砂。
胃阴不足麦,反胃丁沉煎。
呃逆因多种,胃寒丁香散。
胃火竹叶膏,气机郁滞五。
脾胃阳虚理,胃阴不足益。
泄泻脾胃弱,寒湿藿香可。
湿热葛根芩,食滞保和作。
肝气乘脾痛,参苓白术和。
肾阳虚衰四,中气下陷补。
痢疾湿热侵,芍药白头寻。
疫毒芍药汤,寒湿胃苓临。
阴虚驻车丸,虚寒桃花温。
休息连理汤,噤口开噤参。
腹痛寒邪扰,良附正气疗。
湿热大承气,饮食枳实导。
肝郁柴胡疏,瘀血少腹调。
中虚脏寒小,寒疝天台乌。
中医内科学歌诀

中医内科学歌诀1、感冒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川前枳茯甘桔,荆防羌独柴)【方剂速记法】银香连豆厚朴(想象:尹香莲逗厚朴;解:银花香薷连翘扁豆花厚朴)【组成】香薷6克(二钱),银花9克(三钱),鲜扁豆花9克(三钱),厚朴6克(二钱),连翘6克(二钱)。
【用法】水煎服(水五杯,煮取两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再作服)【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初起,复感风寒。
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心烦而赤,口渴,苔白,脉右洪大左反小者。
【对比】香薷散与新加香薷饮,两者均以辛温之香薷、厚朴祛暑解表,散寒化湿。
但香薷散药性偏温,主治暑令感寒夹湿之证,必见恶寒无汗者;而新加香薷饮则药性偏凉,主治暑温兼湿,虽亦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
是当有别【功效】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本方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属气虚外感风寒兼有痰湿者。
)【用法】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参苏饮(表里之剂)---组成】人参(6克)紫苏叶(6克)干葛(6克)半夏(6克)前胡(6克)茯苓(6克)枳壳(4克)桔梗(4克)木香(4克)陈皮(4克)甘草炙(4克)歌诀: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趣记:“二陈”姐跟参叔只撬钱箱对照:“二陈”桔根参苏枳壳前香(半夏陈茯甘草,桔根参苏枳壳前香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主治:1.治外感内伤,发热头痛,呕逆咳嗽,痰塞中焦,眩运嘈烦,伤风泄泻。
2.及伤寒汗已,发热不止。
加减:(1)外感多者去枣,加葱白。
快速记忆,中医内科学歌诀

快速记忆,中医内科学歌诀第一章肺系病症感冒风寒束表用荆防,败毒散或达表汤;风热犯表用银翘,甚或葱豉桔梗汤;暑湿伤表新香薷;气虚感冒用参苏;阴虚感冒用葳蕤,汗少咽干脉细数。
【注】新加香薷饮;加减葳蕤汤咳嗽咳嗽外感与内伤,风寒止嗽合三拗;风热犯肺桑菊饮;风燥桑杏或杏苏;二陈三子痰湿蕴;清金化痰热郁除;黛蛤泻白治肝火;肺阴亏耗沙麦冬。
【注】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黛蛤散+加减泻白散;沙参麦冬汤哮证哮证发作痰鸣喘,邪分冷热风与痰。
冷哮水鸡满闷塞,射干麻黄小青龙;热哮气粗鸣如吼,定喘越婢半夏汤;风痰哮鸣如哨笛,降气涤痰三子养;青龙石加厚朴麻,寒包热哮胸膈烦;虚哮治用平喘汤;喘脱危证脉回阳。
未发缓解需扶正,辨证治本脾肺肾;肺脾气虚培土金,治疗当用六君子;肺肾两虚脉地黄,再合金水六君煎。
“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丹溪【注】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平喘固本汤;回阳救急汤+生脉饮;生脉地黄汤喘证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
风寒麻黄合华盖;桑白皮解痰热喘;二陈三子降痰浊;肺气郁痹用五磨,表寒肺热吐粘痰,解表清里麻石甘;肺气虚耗生补肺;清气下陷补中然;呼多吸少肾不纳;金匮肾气合参蛤;正虚喘脱饮参附,蛤蚧黑锡丹送服。
【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麻杏石甘汤;生脉散+补肺汤;补中益气汤肺痈肺叶生疮成疡痈,胸痛咳热吐腥脓。
初期风热犯肺卫,银翘清肺化痰中;千金如金已成痈,咳吐浊痰色绿黄;加味桔梗治溃脓,顺逆转折在此休;复期补养防迁延,沙参清肺桔杏煎。
【注】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桔梗杏仁煎肺胀肺气膨满失敛降,胸窒喘息纳失常。
痰浊壅肺苏子养;痰热郁肺越夏桑;痰蒙神窍用涤痰;真武五苓阳虚泛;声低气怯肺肾虚,平喘固本补肺汤。
【注】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肺痿肺痿咳喘久不愈,肺叶痿弱吐涎沫。
虚热麦门合清燥;虚寒生姜干姜草;上热下寒咽干燥,麻黄升麻寒热调;肾虚血瘀脉虚涩,定喘活血柴胡疏。
中医内科方必背歌诀

中医内科120方必背歌诀前言:方歌是如此美丽,以至于不和大家分享就觉得可惜。
中医人,不要迷失自己,要打造自己。
中医内科120方必背歌诀一、感冒1.葱豉汤《肘后备急方》加味:(荆防葱豉苏叶杏)葱豉汤原助汗方,同煎葱豉代麻黄,莫云二味皆平易,升散通阳效力彰。
2.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起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3.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麦冬干地劳水添,葛根生姜葱豉选,产后出血兼外感,养血解表七味痊。
二、咳嗽4.清金化痰汤《统旨方》桑白栀芩肺热清,瓜蒌橘桔草贝苓,麦冬知母肺阴养,清中有养化痰灵。
5.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百合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
三、哮病6.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姜辛五味麻黄射,紫苑冬花半夏和,大枣和中调诸药,温肺散寒平喘咳。
7.加味过敏煎(验方)柴胡防风五味梅,白芍甘草敛阴配,钩藤地龙僵蚕白,桑皮降肺过敏备。
8.定喘汤《摄生众妙方》定喘白果与麻黄,冬花半夏白皮桑,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9.平喘固本汤《南京中医学院验方》平喘固本党参味,胡桃虫草坎脐配,沉磁橘夏冬花苏,肺肾双疗此方推。
四、喘病10.华盖散《和剂局方》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
三拗只用麻甘杏,泻肺平喘痰立通。
桑白皮汤《景岳全书》桑白皮汤芩连栀,贝母苏杏姜夏施,火炎痰盛咳喘急,清泄痰热效可睹。
12.五磨饮子《医方集解》五磨饮子沉木香,乌药枳实加槟榔,白酒浓磨煎温服,理气降逆功效强。
四、肺痈13.如金解毒散《景岳全书》(黄连解毒汤加桔梗、甘草)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火热烦狂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14.加味桔梗汤《医学心悟》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芨橘红,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壅。
15.沙参清肺汤(验方)太子沙参芪阴气,冬瓜薏仁甘草桔,白及合欢化止血,沙参清肺痈后期。
五、16.月华丸《医学心悟》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中医内科学记忆歌诀

中医内科学歌诀1、感冒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2、咳嗽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二陈三子法中土, 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3、肺痿肺痿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涎沫,痿如草木萎不荣,日炽霜杀叶萎弱,肺中津气失濡养, 虚冷较少虚火多,滋阴润肺麦门施,草姜姜草虚寒卓。
4、肺痈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
初期清解银翘良, 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匡。
5、哮证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 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 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6、喘证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 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
7、肺胀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缠绵,苏子三子六君子,痰浊壅肺应精选。
越婢桑白、适痰热, 痰蒙涤痰安宫丸,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
8肺痨肺痨正虚瘵虫罹,性属传染慢虚疾,咳嗽咯血形羸弱,潮热盗汗特征具,月华丸治肺阴虚, 百合秦艽火旺亟, 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大造需。
9、痰饮痰饮总括痰饮确缘水内停,医圣金匮论最精,痰悬溢支宜温化,阴盛阳虚标本明。
痰饮饮留胃肠名痰饮,苓桂术甘半夏斟,甘遂半夏或己椒,虚实主次应细分。
悬饮邪犯胸肺柴枳长,若停胸胁十枣良,络气不与香附使,阴虚内热沙麦尝、溢饮淫溢肢体溢饮名,发表化饮症能平,小青龙汤加减用,肺脾水气定可清。
支饮支饮触发为邪实,寒邪伏肺青龙施,苓桂术甘或肾气,缓解脾肾阳虚时。
10、自汗盗汗古云盗汗多阴虚,自汗阳羸卫外疏, 肺卫不固玉屏风,营卫不与桂枝主,阴阳失调液外泄, 互根当究五车书。
阴虚火旺归六黄,邪热郁蒸龙胆处。
11、血证血证病机归热虚,上溢下泄渗肌肤,辨清部位明脏腑,三大治则火血气。
(新)中医内科学歌诀

《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月华丸甘草干姜汤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甘草干姜出金匮,虚寒肺痿诚可贵,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甘草四两姜二两,温肺复气功效倍。
桔梗杏仁煎补肺汤桔梗杏仁用甘草,银花连翘夏枯草,补肺参芪与熟地,五味紫菀桑白皮,红藤枳壳与贝母,百合麦冬与阿胶。
补肺益气且养阴,肺虚喘证病可愈。
沙参麦冬汤加味桔梗汤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芨橘红,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
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壅。
沙参清肺汤如金解毒散沙参清肺用沙参,白芨黄芪太子参,如金解毒景岳创,黄芩黄连黄柏藏,合欢甘草冬瓜子,化痰养阴桔苡仁。
山栀桔梗甘草和,解毒清肺消痈方。
保真汤大补元煎保真参芪术草味,赤白苓芍天麦归,大补元煎景岳方,山药山萸熟地黄,生熟地柴朴骨皮,柏知莲陈姜枣随。
参草枸杞归杜仲,真阴方耗此方尝。
驻车丸芎芷石膏汤千金传下驻车丸,两半归连重一般,芎芷石膏金鉴方,川芎白芷石膏羌,三两阿胶姜一两,阴虚久痢得灵丹。
菊花藁本共相配,风热头痛应审详。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通幽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杏草姜枣助,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宣肺解毒消湿肿,湿热兼表黄疸瘳。
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需。
通瘀煎桃仁红花煎景岳全书通瘀煎,活血顺气功效专,桃仁红花括桃红,丹参赤芍归川芎,归尾红花山楂泽,乌青木附香字含。
延胡香附青皮地,活血化瘀心络通。
地榆散槐角丸地榆散方用多验,地榆茜根黄芩连,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匡,山栀茯苓六味配,清热化湿凉血专。
血热得凉自可止,擅治肠风及脱肛。
生姜甘草汤桑白皮汤生姜甘草千金方,人参甘草大枣姜,桑白皮汤半夏苏,杏仁贝母芩连栀,补脾助肺生津液,虚寒肺痿服之康。
清泄痰热病根除,痰热郁肺喘可治。
黛蛤散加减泻白散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咳逆痰粘胸胁胀,验方屡经临床推。
参茯青陈五味入,加减泻白方名立。
平喘固本汤秦艽鳖甲散平喘固本为验方,参味冬虫胡桃香,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磁坎苏款夏橘红,补肺纳肾化痰良。
中医医师考试:中医内科方剂口诀(方歌)

中医医师考试:中医内科方剂口诀(方歌)中医内科方剂口诀:一、感冒:1,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加入荆防免生姜,温毒发斑肿痛松,2,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3,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香薷散用朴扁豆,祛暑和中湿邪消。
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起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参苏饮内陈皮草,枳壳前胡半夏从;葛根木香桔梗茯,气虚感寒最宜用。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枣草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最相宜。
二、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
三拗汤用麻甘杏,泻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化痰止咳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咽痒蒡蜕痛蓝射,苓半桑白治痰粘,表证重者苏防姜,蒌贝知母咳无痰。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清金化痰用芩栀,桑皮二母麦冬施,蒌桔陈苓甘草入,肺热痰稠可服之。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泻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喘嗽此方医。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中医内科学方剂歌诀

歌诀(一)肺系(8)1感冒【感冒寒热暑气阴(阳血)】感冒风寒用荆防,风热葱桔银翘安,暑湿新香气参苏,阴虚加减葳蕤汤。
(平素易感玉屏风,阳虚再麻血物葱。
)2咳嗽【咳嗽寒热燥,痰湿热肝阴】咳嗽寒三嗽热桑,燥杏痰湿用二三,痰热清金肝黛白,肺阴亏虚沙参汤,(凉燥杏苏温杏桑,痰湿六君杏苏陈。
)3哮病【哮冷热包痰,虚脱肺脾肾】冷哮苏射小青龙,热哮定喘越半冬,包哮厚麻青龙石,风痰三子控涎从,虚哮平喘固本用,喘脱回阳生脉逢,缓解脾肺六君子,肺肾生地金六中。
(肺虚玉屏脾六君,肾虚金匮七都逢,)(上实下虚苏降汤,热盛伤阴麦门冬。
)4喘证【喘寒热痰肺,气水肺肾脱】喘证风寒盖麻黄,表寒肺热麻石甘,气痹五磨水真苈,痰热桑白痰二三,肺虚生脉补肺屏,肾虚金肾参蛤散,肾阴生脉七味都,喘脱参附蛤锡丹。
5肺痈【肺痈初成溃恢】肺痈初期银翘散,成痈苇茎如解黄,溃脓加味桔梗白,恢复沙清桔杏安。
6肺胀【肺胀痰热蒙,肺脾肾,饮水瘀】肺胀痰浊苏降三,痰热越半桑白还,痰蒙涤痰宫至宝,肺肾平固补蛤汤,阳水真武合五苓,肺脾屏风六君探,外寒里饮小青龙,痰瘀葶大桂苓丸。
7肺痨【肺痨阴火气阳】肺痨肺阴用月华,虚火百固秦鳖加,气阴保真或参白,阴阳补天大造茶。
(8肺痿)【肺痿虚寒热】肺痿虚热麦清救,虚寒甘干生甘求。
(二)心系(4)1心悸【心悸怯血阴阳,痰瘀水毒】心悸虚胆安定丸,心血不足归脾先,阴虚补心朱安用,阳虚桂龙参附前,水饮苓术水气真,痰火黄连温胆迁,瘀阻桃红桂龙牡,邪毒银翘生脉添。
2胸痹心痛【胸痹气滞瘀痰寒,气阴两虚又阴阳】胸痹血府心血瘀,气滞心胸柴疏施,痰浊栝薤半痰涤,寒凝枳薤当四宜,气阴生脉参荣养,阳虚参附右归依,阴虚补心炙甘草,阳脱四逆人参知。
3心衰【心衰瘀阴水痰脱】心衰虚瘀保府红,气阴生脉血府功,阳水真武葶苈入,痰饮苓桂葶苈从,脱证参附逆人参,参附龙骨牡蛎同。
4不寐【不寐肝火痰,虚火脾肾胆】不寐肝火龙胆肝,痰连温胆礞石藏,心胆安定酸枣仁,心脾两虚归脾汤,心肾六味与交泰,阴火连胶朱砂安。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2)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2)1胃热壅盛证——泻心汤合十灰散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荷丹榈随;二蓟栀黄皆妙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2肝火犯胃证——龙胆泻肝汤(柴胡引经药)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开;木通甘草当归同,肝经湿热力能排。
3气虚血溢证——归脾汤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五)便血1肠道湿热证——地榆散合槐角丸地榆散(茯苓茜根栀芩连)地榆散可止便血,山栀芩连冷若雪;云苓薤白紫茜根,此方能将邪热解。
组成:地榆、山栀、云苓、薤白、茜草、黄芩、黄连共七味药。
槐角丸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匡;血热得凉自可止,擅治肠风又脱肛。
2气虚不摄证——归脾汤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3脾胃虚寒证——黄土汤(组方特点:甘苦合用,刚柔互济)(黄土:君药温中止血,又叫灶心土)方歌一黄土汤中朮附芩,阿胶甘草地黄并;便后下血功独擅,吐衄崩中效亦灵。
方歌二黄土汤中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六)尿血1下焦湿热证——小蓟饮子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栀子竹叶当归草,血淋热结服之康。
2肾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六味地黄益肝肾,山萸山药泽苓丹。
3脾不统血证——归脾汤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4肾气不固证——无比山药丸无比山药起沉疴,石脂都气丹皮割;苁蓉菟丝巴戟肉,牛膝杜仲煮汤喝。
(都气丸:六味+五味子)(七)紫斑1血热妄行证——十灰散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荷丹榈随;二蓟栀黄皆妙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2阴虚火旺证——茜根散方歌一茜根散方真好记,阿胶芩草干生地;苔黄脉数血鲜红,侧柏颜色要翠绿。
方歌二阿柏黄芩地黄甘3气不摄血证——归脾汤归脾汤用朮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第二十七节消渴(一)上消肺热津伤证——消渴方消渴黄连天花粉,地藕人乳姜汁蜜(黄连、花粉、生地黄、藕汁)(二)中消1胃热炽盛证——玉女煎方歌一玉女煎中熟地黄,滋肾清胃效力强,石膏知母麦牛膝,牙痛齿衄用之良。
中医内科方必背歌诀完整版

中医内科方必背歌诀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中医内科120方必背歌诀前言:方歌是如此美丽,以至于不和大家分享就觉得可惜。
中医人,不要迷失自己,要打造自己。
中医内科120方必背歌诀一、感冒1.葱豉汤《肘后备急方》加味:(荆防葱豉苏叶杏)葱豉汤原助汗方,同煎葱豉代麻黄,莫云二味皆平易,升散通阳效力彰。
2.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起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3.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麦冬干地劳水添,葛根生姜葱豉选,产后出血兼外感,养血解表七味痊。
二、咳嗽4.清金化痰汤《统旨方》桑白栀芩肺热清,瓜蒌橘桔草贝苓,麦冬知母肺阴养,清中有养化痰灵。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百合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
三、哮病6.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姜辛五味麻黄射,紫苑冬花半夏和,大枣和中调诸药,温肺散寒平喘咳。
7.加味过敏煎(验方)柴胡防风五味梅,白芍甘草敛阴配,钩藤地龙僵蚕白,桑皮降肺过敏备。
8.定喘汤《摄生众妙方》定喘白果与麻黄,冬花半夏白皮桑,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9.平喘固本汤《南京中医学院验方》平喘固本党参味,胡桃虫草坎脐配,沉磁橘夏冬花苏,肺肾双疗此方推。
四、喘病10.华盖散《和剂局方》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
三拗只用麻甘杏,泻肺平喘痰立通。
11.桑白皮汤《景岳全书》桑白皮汤芩连栀,贝母苏杏姜夏施,火炎痰盛咳喘急,清泄痰热效可睹。
12.五磨饮子《医方集解》五磨饮子沉木香,乌药枳实加槟榔,白酒浓磨煎温服,理气降逆功效强。
四、肺痈13.如金解毒散《景岳全书》(黄连解毒汤加桔梗、甘草)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火热烦狂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14.加味桔梗汤《医学心悟》加味桔梗重桔梗,苡仁贝母芨橘红,银花甘草葶苈子,清肺化痰排脓壅。
15.沙参清肺汤(验方)太子沙参芪阴气,冬瓜薏仁甘草桔,白及合欢化止血,沙参清肺痈后期。
中医内科学歌诀速记

中医内科学歌诀速记一,感冒: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痛流鼻涕。
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
荊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
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二,咳嗽: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
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
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
肝火泻白黛哈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三,肺痿:肺痿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痰沫。
痿如草木萎不荣,日炽霜杀叶萎弱。
肺中津气失濡养,虚冷较少虚火多。
滋阴润肺麦冬施,草姜姜草虚寒卓。
四,肺痈: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
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
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
溃脓加味桔梗治,恢复沙参桔梗匡。
五,哮证:哮证发作痰作鸣,宿根新邪肺不宣。
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
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
六,喘证: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
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
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
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
七,肺胀: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缠绵。
苏子三子六君子,痰浊壅肺应精选。
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安宫丸。
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
八,肺痨:肺痨正虚瘵虫罹,性属传染慢虚疾。
咳嗽咯血形赢弱,潮热盗汗特征具。
月华丸治肺阴虚,百合秦艽火旺亟。
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大造需。
九,痰饮:总括:痰饮确缘水内停,医圣金匮论最精。
痰悬溢支宜温化,阴盛阳虚标本明。
痰饮:饮留肠胃名痰饮,苓桂术甘半夏斟。
甘遂半夏或已椒,虚实主次应细分。
悬饮:邪犯胸肺柴枳长,若停胸胁十枣良。
络气不和香附使,阴虚内热沙麦尝。
溢饮:淫溢肢体溢饮名,发表化饮症能平。
小青龙汤加减用,肺脾水气定澄清。
支饮:支饮触发为邪实,寒邪伏肺青龙施。
苓桂术甘或肾气,缓解脾肾阳虚时。
十,自汗盗汗:古云盗汗多阴虚,自汗阳赢卫外疏。
肺卫不固玉屏风,营卫不和桂枝主。
阴阳失调液外泄,互根当究五车书。
阴虚火旺归六黄,邪热郁蒸龙胆处。
中医内科学总结记忆歌诀

中医内科学总结记忆歌诀一、概述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人体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及其与整体平衡的关系,以及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医内科学的知识,我们总结了一首记忆歌诀,以助于学习和应用。
二、记忆歌诀中医内科学总结歌诀如下:阳气升发阳补木,内有神农;阴精为重,依水而安。
五藏六腑各司其职,疾病多源,具体辨治。
三、详解1.阳气升发阳补木中医认为阳气是人体的温热能量,具有向上升发的趋势。
阳补木指的是补益肝脏的功能。
肝主疏泄,调节情绪,对于阳气的升发有着重要的作用。
2.内有神农;阴精为重神农指的是中医创始人神农氏,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和草药研究者,同时也是中医的奠基人之一。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阴精的充盈和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3.依水而安中医将肾脏比喻为水,肾脏主要负责蓄藏精气、控制水液代谢等功能。
水具有滋润、安抚的特性,说明肾脏对于维护人体内部环境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4.五藏六腑各司其职中医将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分为五脏和六腑,五脏分别是心、肝、脾、肺、肾,六腑分别是胃、大肠、小肠、胆、膀胱、胞宫。
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作用,相互协调工作,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5.疾病多源,具体辨治中医内科学研究的是各种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
疾病因素复杂多样,来源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需要准确辨识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四、结语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体内脏的病理变化和诊断治疗方法。
通过记忆歌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医内科学的知识,帮助学习者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深化对中医内科学的理解和掌握,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做出贡献。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第一节感冒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就是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供;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有奇功。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辛温辛凉并用)香薷饮用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4、气虚感冒证——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葱豉薄枣桔甘随,阴虚外感宜煎服,解表滋阴即可愈。
第二节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百部陈皮荆;白前甘草共煎服,外感咳嗽此方功。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饮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温燥)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外感温燥伤肺阴,辛宣凉润此方医。
杏苏散(凉燥)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甘苓姜枣选;轻宣温润治凉燥,服后微汗病自痊。
(二)、内伤咳嗽4、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二陈平胃散=二陈+平胃散二陈夏橘茯苓草,燥湿化痰此方好;主治咳嗽痰湿症;随证加减方不少。
平胃散:苍术、陈皮、甘草、厚朴)三子养亲(来借书)莱芥苏5、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清金化痰肺热治,芩草蒌仁与山栀;桔梗云苓广橘红,桑皮二母麦冬施(二母:知母+贝母)6、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黛蛤散:青黛+蛤蚧泻白散(清泻肺中伏火,清郁热,小儿稚阴)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肺中伏火失宣降;泻肺平喘此方宜。
7、肺阴亏虚证——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甘花共合方;秋燥耗伤肺胃液,苔光干咳此堪尝。
第三节哮病(一)发作期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生姜枣,细辛紫菀冬花味;半夏燥湿又祛痰,主治痰鸣水鸡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方剂歌诀2一、感冒1.风寒束表证——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就是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荆防败毒羌独柴,枳桔前苓芎草协,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散湿邪。
荆防达表汤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加连翘,竹叶山栀薄荷草,疏风解表清肺热,咽痛咳嗽服之效。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表里双解汤新加香薷饮(辛温辛凉并用)香薷饮用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表里双解汤大黄黄芩用酒炒,薄桑银荆加石膏,赤芍再请牡丹皮,表里双解功劳高。
4.气虚感冒证——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感寒最相宜。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白薇、薄荷、大枣、甘草、豆豉、葱白)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谓。
二、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杏苏散桑杏汤(温燥)桑杏杀身,智斗贝利(桑杏沙参,栀子、豆豉、浙贝母、梨皮)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杏苏散(凉燥)杏苏二陈三,更值钱(二陈:二陈汤;三:姜、草、枣;桔梗、枳实、前胡)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二)内伤咳嗽4.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二陈平胃散=二陈+平胃散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平胃散苍术皮老厚(苍术、陈皮、甘草、厚朴)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来借书)莱芥苏5.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清金化痰肺热使,芩草蒌仁与山栀;桔梗云苓广橘红,桑皮二母麦冬施。
(二母:知母+贝母)6.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黛蛤散:青黛+蛤蚧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
(清泻肺中伏火,清郁热,小儿稚阴)7.肺阴亏虚证——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用玉竹,桑叶扁豆伴甘草。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8.肺气虚寒证——温肺汤加减(增)人参钟乳粉制半夏(汤泡七次) 桂心(不见火) 橘红干姜(炮)各30克木香(不见火) 甘草(炙)各15克三、哮病(一)发作期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2.热哮证——定喘汤定喘汤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3.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来借书:莱菔子、白芥子、苏子)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书无,老师有补充)平喘固本汤平喘固本五味参,冬虫夏草酌坎脐;胡桃沉香灵磁石,款冬半夏合橘红。
附: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和生脉饮加减回阳急救汤:四、五、六,姜香肉(四逆汤,五味子,六君子,生姜、麝香、肉桂)生脉饮:生脉麦味与人参(二)缓解期6.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四君子+陈皮、半夏:六君子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朮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7.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或金匮肾气丸金水六君煎:二陈汤+熟地、当归四、喘证(一)实喘1.风寒袭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麻黄汤(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华盖散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三拗只用甘麻杏,表散风寒力最雄。
2.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外寒内热)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
3.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桑白皮汤夏苏子,贝母杏仁芩连栀桑白皮汤痰热了,芩连山栀将火扫;苏子杏仁降肺逆,贝母半夏用之巧。
4.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肺气郁闭证——五磨饮子四磨汤:槟榔、沉香、乌药、人参五磨饮子:乌郎只是木沉香:乌药、槟榔、枳实、木香、沉香四磨汤四磨饮治七情侵,人参乌药沉香槟;四味浓磨煎温服,破气降逆喘自平。
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理气力非轻。
(二)虚喘1.肺气虚损证——生脉散合补肺汤生脉散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补肺汤补肺要紧好参芪,紫菀五味桑白皮;妙在一味黑熟地,金水相生病自离。
2.肾虚不纳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丹泽茯苓三。
(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参蛤散:人参、蛤蚧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附子、肉桂)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3.正虚喘脱证——参附汤合黑锡丹加蛤蚧粉参附汤=参、附+姜、枣黑锡丹中蔻硫磺,桂附楝木沉茴香;芦巴故纸阳起石,降逆平喘镇浮阳。
五、肺痨1.肺阴亏损证——月华丸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2.阴虚火旺证——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秦艽鳖甲散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超。
3.气阴耗伤证——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保真汤保真治痨功不小,二冬八珍川芎少;莲心知柏骨陈皮,柴胡朴芪五味枣。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4.阴阳虚损证——补天大造丸补天大造丸补天大造参术芪,归芍山药远志随,枣仁杞子紫河车,龟鹿茯苓大熟地。
(子:诃子)六、肺痈1初期——银翘散见感冒2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苇茎汤出千金方,桃仁瓜子薏苡仁;瘀热在肺成痈毒,清热排痈病自除。
如金解毒散如今解毒芩柏连,再加山栀制火炎;桔梗甘草除痰浊,热毒内盛肺痈痊。
3溃脓期——加味桔梗汤肺痈溃脓吐痰浊,加味桔梗汤适合;七、肺胀(一)实证1外寒里饮——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2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见咳嗽3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八、肺癌1痰湿蕴肺——二陈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2气血瘀滞——桃红四物汤3阴虚毒热——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4气阴两虚——生脉散九、饮证(一)痰饮1饮停于胃——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生姜、茯苓)2饮邪化热——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白芍、蜜)3饮留于肠——己椒苈黄丸己椒苈黄丸(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二)悬饮1邪犯胸肺——柴枳半夏汤柴枳半夏黄芩蒌,桔梗杏仁青草装;和解少阳利枢机,邪犯胸肺悬饮平。
2饮停胸胁——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水肿腹胀用无差。
3气滞络痹——香附旋覆花汤香附旋覆花,陈夏茯苡苏子。
4阴虚内热——泻白散合沙参麦冬汤均见咳嗽(三)支饮——小青龙汤见肺胀(四)溢饮——小青龙汤见肺胀十、胸痹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枳赤芍熬;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3.痰郁闭阻证——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味组成:瓜萎、薤白、半夏+白酒涤痰汤涤痰温胆(汤)参菖星(人参、菖蒲、制南星)痰汤有夏橘草,参朮竹茹枳姜枣;胆星菖蒲齐配入,主治风痰迷心窍。
4.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厚蒌合治胸痹方,胸阳不振痰气结,通阳散结下气强。
当归四逆汤通知,要当心肝大(通草、桂枝,芍药、当归、细辛、甘草、大枣)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乐陶陶。
5.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人参养荣汤四君四物八珍汤,气血双补是名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无双;若益志陈五味子,去芎辛窜养荣良。
6.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天王补心丹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砂味桔三参,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三参:人、丹、玄)炙甘草汤阿妈将卖地,桂大人甘生气,气得脉结代来心动悸。
(阿胶、火麻仁、生姜、麦冬、生地、桂枝、大枣、人参、炙甘草)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力强。
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参附汤=参、附+姜、枣右归饮:右归八味减三泻,杜仲甘草枸杞入。
(八味:金匮肾气丸的八味)十一、心悸1.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丸安神定志丸远志丸减辰砂(二茯远志参菖齿)远志丸法治怵惕,龙齿辰砂平惊悸;菖蒲二茯真人参,减砂安神定志易。
2.心血不足证——归脾汤归脾汤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3.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砂味桔三参,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
(三参:人、丹、玄)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生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
4.心阳不振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炙甘草、煅龙骨、煅牡蛎参附汤=参、附+姜、枣5.水饮凌心证——苓桂朮甘汤苓桂朮甘化饮剂,健脾又温膀胱气;饮邪上逆气冲胸,水饮下行眩晕去。
6.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桃仁红花煎=桃红四物汤+丹参、延胡索、青皮、香附(四物丹青香附延)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炙甘草、煅龙骨、煅牡蛎7.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黄连温胆汤:温胆汤+黄连温胆汤=二陈汤+枳实、竹茹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十二、厥证(一)气厥1实证——五磨饮子见喘证2虚证——四味回阳饮四味回阳饮固脱,参附姜草四味用;眩晕昏扑脉沉微,温阳益气疗效卓。
(二)血厥1实证——通瘀煎通瘀煎中当归尾,山楂红花乌药随;青皮泽泻木香附,理气活血效力魁。
2虚证——急用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见心痛(三)痰厥——导痰汤见心悸(四)食厥——先催吐,继以神术散合保和丸神术散由平胃扩,苍陈厚朴砂仁藿;主治食厥脘痞满,消食和胃化湿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