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物理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题

合集下载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物理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及家长必读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物理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及家长必读

2019年送给高三的学习方法时间真快,今天已经是2019年的第10天了,没有了跨年的激动,没有了假期的舒适,重新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

高三党的2018紧张的备考生活,也许这样的日子,对于高三的你们来说,单调乏味,但是有朝一日,回想起来,我敢说你们没有不佩服自己的。

2018,除了拼命读书不敢有任何松懈,仿佛所有的行动都与学习有关,做不完的试卷,一场接一场的考试,都是为了2019最后的一搏。

2019,期待崭新的自己。

网上曾经盛传一句鸡汤文:如果你不努力,一年后的你还是原来的你,不过是又长大了一岁。

在岁末年初读起来,深有感触。

还有5个月,高考即将到来。

熬过了无数个纠结的夜晚,终将迎来破茧时刻。

面对高考,有人说:时间不够了,好多东西我还没有复习,肯定考不好;有人说:我底子本来就差,只能考一般的大学;还有人说:我严重偏科,现在有点怀疑自己......年轻时的不努力,以后会加倍偿还。

生活是一场未知的旅行,不到最后一刻,不能轻言放弃。

与其担心十年后你过得怎样,不如做好现在。

不偷懒,每天勤勤恳恳,好好读书。

日子都是这样,坚持着坚持着,就会出现奇迹。

否则,你过得只是循环往复的日子。

在这里,小百忍不住又要复制一句鸡汤了:不拼搏一把,你怎么知道自己真的不行?如果真的拼尽全力,最后却无能为力,那我们只好顺其自然;如果真的是事与愿违,那我们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毕竟高考之后,都是另一种崭新的生活。

回到现实,高三时间不多了,小百在此为你分享高考学霸总结的“高考必胜规律”,希望你能从中有所感悟:1.花一周的时间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参加高考?可以跟父母,可以跟老师,甚至自己一个人想想。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你现在就回家!因为三年时间你还可以做很多你想做的事情,学些手艺,总比呆在学校害人害己好!2.如果决定要参加高考了。

那么就要有敢于舍弃一切的勇气,一切妨碍你高考的东西都让它走开。

3.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学校。

可以上网查,可以问别人,当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你认为你尽了最大的力了你可能会上什么学校,量力而行,如果你每次考试都不是很好,你就不要想我一定要上北大清华,如果你这样想的话,你会死得更惨。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一模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缙云烧饼名扬海外,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A.压力变小B.压力变大C.压强变小D.压强变大C【解析】试题分析:从揉团到压扁过程中,烧饼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则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变大,根据p=F/S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ABD错误,C正确.考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比较2.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A.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B.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C.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D.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A【解析】【分析】【详解】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而乙可能是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也可能是形成放大的实像,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凸透镜.故A正确.3.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从甲传递到乙,则下列说法成立的是A.甲的比热大,初温低B.甲的比热小,初温高C.甲乙的比热相同,乙的初温高D.甲乙初温相同,甲的比热大B【解析】【详解】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从甲传递到乙,因为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所以说明甲的温度高;A.由Q=cm(t-t0)知道,若甲的比热大,初温低,则甲升高的温度要比乙低,所以热量不能从甲传递到乙,故A错误;B.若甲的比热小,初温高,则甲升的温度高,即甲的末温高,热量可以从甲传递到乙,故B正确;C.若甲乙的比热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热量从甲传递到乙,说明甲的初温高,故C错误;D.甲乙初温相同,甲的比热大,则甲升的温度低,热量不可能从甲传递到乙,故D错误.4.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力F1、F2在相等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则力F1、F2及其功率P1、P2的大小关系为A.F1>F2P1<P2B.F1>F2P1>P2C.F1>F2 P1=P2D.F1<F2P1<P2C【解析】【详解】由图知道图(a)中是定滑轮,图(b)中是动滑轮,用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物体升高h,若用定滑轮(a)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h,若用动滑轮(b)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h,当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拉力做功是:W1 =F1 s=Fh,当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拉力做功是:W2 =F2 s=2F2 h,因为若力F1、F2在相等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即W1 =W2,所以F1 =2F2,即F1>F2,又因为时间相同,由P=Wt知道,P1 =P2,故只有C符合题意。

2019-2020【提分必做】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物理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题

2019-2020【提分必做】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物理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物理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题1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14.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中子,释放17.6 MeV的能量。

已知氘核、氚核、氦核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和m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核反应方程是B.该核反应中的核燃料是当前核电站采用的核燃料C.m1+ m2 > m3+ m4D.该核反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15.图1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1乙为x=2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传播速度为20m/sC.t=0.1s时, x=2m处质点的加速度最大D.波源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为4m16.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35颗卫星组成,其中5颗是地球同步卫星。

关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相关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C.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运行周期一定大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17.用图2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电子发射的情况与照射光的强弱、光的颜色(频率)等物理量间的关系。

电流计G测得的光电流I随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变化如图2乙所示,则A.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由d到cB.电压U增大, 光电流I一定增大C.用同频率的光照射K极,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弱无关D.光电管两端电压U为零时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18.电容器充电后就储存了能量,某同学研究电容器储存的能量E与电容器的电容C、电荷量Q及电容器两极间电压U之间的关系。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经典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经典试题

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北京时间4月10日21时,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被正式披露,引起世界轰动。

黑洞是一类特殊的天体,质量极大,引力极强,在它附近(黑洞视界)范围内,连光也不能逃逸,并伴随着很多新奇的物理现象。

传统上认为,黑洞“有进无出”,任何东西都不能从黑洞视界里逃逸出来,但霍金、贝肯斯坦等人经过理论分析,认为黑洞也在向外发出热辐射,此即著名的“霍金辐射”,因此可以定义一个“ 黑洞温度"T”。

T=38hc KGMπ其中T 为“黑洞”的温度,h 为普朗克常量,c 为真空中的光速,G 为万有引力常量,M为黑洞的质量。

K 是一个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常量,叫做“玻尔兹曼常量”。

以下几个选项中能用来表示“玻尔兹曼常量”单位的是( )A .J KB .2Kg m K SC .2Kg mK S D .WK S2.质量相等的A 、B 两个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而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0t 和40t ,A 、B 的速度分别达到20v 和0v 时,分别撤去1F 和2F ,以后物体继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两个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1F 和2F 对A 、B 的冲量分别为1I 和2I ,1F 和2F ,对A 、B 做的功分别为1W 和2W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 12I I >,12W W >B . 12I I <,12W W >C . 12I I <,12W W <D . 12I I >,12W W <3.在真空中某点电荷Q 的电场中,将带电荷量为q 的负试探电荷分别置于a (0,0,r )、b 两点时,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F a 、F b 分别在yOz 和xOy 平面内,F a 与z 轴负方向成60︒角,F b 与x 轴负方向成60︒角。

202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0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一模试题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及外部条件有关C. 在核反应方程42He+147N→178O+X中,X表示的是中子D. 氢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能量减少『答案』D『解析』『详解』A.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因此β衰变现象不能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A错误;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非常稳定,与原子所处化学状态及外部条件无关,B错误;C.核反应方程4 2He+147N→178O+X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出X表示的是质子,C错误;D.氢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放出的光子能量等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放出光子后原子能量减小,D正确。

故选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g水和1g氧气所含分子个数相同B.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的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 在物体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物体内每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都一定在增大『答案』C『详解』A.水和氧气的摩尔质量不同,因此相同质量的水和氧气,所含物质的量不同,即分子数不同,A错误;B.固体颗粒在液体(或气体)分子撞击下做无规则的运动才是布朗运动,B错误;C.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的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斥力减小的更快,C正确;D.在物体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一定每个分子动能都增大,D错误。

故选C。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若气体体积减小,则()A. 气体的内能增大B. 外界一定对气体做正功C. 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D. 气体压强与体积的乘积变小『答案』B『解析』『详解』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气体内能不变,A错误;B.由于气体体积减小,外界一定对气体做了正功,B正确;CD.在温度保持不变时,根据玻意耳定律pV 恒量当体积减小时,压强一定增大,CD错误。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期中练习(一模)物理试题.docx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期中练习(一模)物理试题.docx

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学年高三4月期中练习(一模)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薄纸带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滑块放在薄纸带上,用水平恒外力拉动纸带,滑块落在地面上A 点;将滑块和纸带都放回原位置,再用大小不同的水平恒外力拉动纸带,滑块落在地面上B点。

已知两次滑块离开桌边时均没有离开纸带,滑块与薄纸带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两次相比,第2次()A BA.滑块在空中飞行时间较短B.滑块相对纸带滑动的距离较短C.滑块受到纸带的摩擦力较大D.滑块离开桌边前运动时间较长【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滑块离开桌面后均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位移相等,根据可知滑块在空中飞行时间相等,选项A错误;B.根据题意可知,第一次滑块与薄纸无相对滑动,第二次滑块与薄纸之间可能产生了相对滑动,也可能无相对滑动,即两次滑块与薄纸之间的相对滑动距离都可能是零,也可能第二次滑块相对纸带滑动的距离比第一次较长,选项B错误;CD.第二次落在B点时滑块的水平位移较大,则离开桌面的水平速度较大,若物块离桌边的距离为x, 根据v2=2ax可知滑块的加速度较大,根据f=ma可知,所受的纸带的摩擦力较大,根据x 2xt = = =——v v可知,第二次滑块离开桌边前运动时间较短;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C。

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 kg、1kg,连接轻弹簧和物块的轻绳质量不计,轻弹簧的质量不计,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 = 10 rn/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定物块A,则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NB.固定物块B,则弹簧的弹力大小为40NC.先固定物块A,在释放物块A的一瞬间,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0ND.先固定物块A,释放物块A后,A、B、弹簧一起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5N【答案】C【解析】固定物块A,则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大小为10N,选项A错误;固定物块B,则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大小为20N,选项B错误;先固定物块A,则弹簧的弹力为10N,在释放物块A的一瞬间,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则大小为10N,选项C正确;先固定物块A,释放物块A后,A、B、弹簧一起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为二=乓三芸=爻二匚;,对物体B:T-m B g=m B a ,解得弹簧的LI 二+□二i弹力大小为40/3N,选项D错误;故选C.3、某同学为了验证断电自感现象,自己找来带铁心的线圈L、小灯泡A、开关S和电池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反馈试题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反馈试题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理综物理13.核反应方程23592U +1n→56X Ba +8936Kr+310n表示中子轰击23592U原子核可能发生的一种核反应,该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Δm 。

关于这个核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该反应是太阳内发生的主要的核反应B .56XBa 中含有144个中子 C .56X Ba 中含有88个中子D .该反应释放的核能为Δm/c 2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布朗运动越显著,说明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质量越小B .将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水的温度越高整杯清水都变成红色的时间越短C .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混在一起,发现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 .向气球内吹气,气球的体积变大,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缘故15.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 、b 同时从空气中斜射入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进入玻璃砖中后形成复合光束c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a 光的能量较大B .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较大C .在穿过玻璃砖的过程中a 光所用时间较长D .在相同的条件下,a 光更容易发生衍射16.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波的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a 、b 、c 、d 为介质中的四个质量相等的质点,则( D )A .该时刻质点 a 的动能最大 B.该时刻质点 b 所受的合力最大C .该时刻质点c 向上运动D .质点d 比质点c 先回到平衡位置17.2011年9月29日我国发射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平均轨道高度约为370km ;2016年9月15日我国又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它的平均轨道高度约为393 km 。

如果“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绕地球的运动都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且认为它们的质量相等,则对于二者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 .“天宫二号”的机械能较大B .“天宫二号”运行时所受地球的引力较大C .“天宫二号”运行的加速度较小D .“天宫二号”的引力势能较小18.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带正电的粒子甲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它运动到M 点时,突然释放出一个不带电的粒子乙,形成一个新的粒子丙。

2019年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

2019年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

2019年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2019.4.13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增大C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D .物体的内能变化,它的温度并不一定发生变化14.已知氦离子(He +)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根据能级跃迁理论可知A .氦离子(He +)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比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辐射出光子的频率低B .大量处在n =3能级的氦离子(He +)向低能级跃迁,只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 .氦离子(He +)处于n=1能级时,能吸收45eV 的能量跃迁到n =2能级D .氦离子(He +)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需要吸收能量15.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振动的振幅不相等B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C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D .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的周期越大16.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卡文迪许仅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推出了行星与太阳间引力大小跟行星与太阳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B .“月﹣地检验”表明物体在地球上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是它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对它的引力的60倍C .“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引力遵从同样的规律D .引力常量 G 的大小是牛顿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17.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不计重力的甲、乙两个带电粒子,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粒子所带电荷种类不同B .若甲、乙两粒子所带电荷量及运动的速率均相等,则甲粒子 的质量较大C .若甲、乙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则甲粒子所带电荷量较大D .该磁场方向一定是垂直纸面向里 18.“娱乐风洞”是一项将科技与惊险相结合的娱乐项目,它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把表演者“吹”起来。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理综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理综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理科综合能力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Al 2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第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件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C.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D.④过程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2.右图为某植物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温度降低,a点上移B.若植物缺Mg,b点左移C.若CO2升高,c点右移D.若水分不足,c点左移3.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校读(移除错配的核苷酸)。

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翻译突变酶的mRNA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B.突变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C.突变酶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发生不利于进化D.突变酶大大提高了DNA复制的速度4.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舒张活动和伸肌收缩活动协调进行。

右图表示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的机理。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屈肌和伸肌运动神经纤维上均发生膜电位的反转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上不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刺激释放抑制性递质D.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构成5.右图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B.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C.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6.下列做法对改善大气质量无益..的是 A .推广使用无铅汽油B .在农田中焚烧秸秆为土地施肥C .开发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D .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硫酸钠溶液和醋酸铅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B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均不能发生氢化反应C .H 2N —CH 2—COOH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合成橡胶 的单体之一是8. X 、Y 、Z 、W 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高三一模理综物理部分(原版清晰含答案)doc高中物理

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高三一模理综物理部分(原版清晰含答案)doc高中物理

北京市海淀区2020年高三一模理综物理部分(原版清晰含答案)doc 高中物理物理部分13.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这是因为它们都能够在真空中传播B .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C .站在地面上的人观看一根相对地面沿杆长方向高速运动的杆,他发觉杆的长度比静止时的长度小D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之一是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是不相同的 14.图3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大量能量为12.76eV 的光子照耀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发射出不同波长的光波,其中最多包含有几种不同波长的光波?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15.如图4所示,一束复色光斜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厚平板玻璃〔上、下表面平行〕的上表面,复色光穿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 、b 两束平行单色光。

关于这两束单色光,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此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 光的折射率B .在此玻璃中a 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b 光的全反射临界角C .在此玻璃中a 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 光的传播速度D .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可看到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 光的宽16.在研究宇宙进展演变的理论中,有一种学讲叫做〝宇宙膨胀讲〞,这种学讲认为引力常量G 在缓慢地减小。

假设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它们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依照这种学讲当前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情形与专门久专门久往常相比A .周期变大B .角速度变大C .轨道半径减小D .速度变大 17.图5甲是某小型家用电器电源部分的要紧工作电路图,工作时Ⅰ部分变压器原线圈A 、B 两端与输出电压为220V 的交流电源相连接,通过电路元件的工作最后在Ⅲ部分E 、F 两端输出6.0V 的直流电。

当A 、B 两端输入如图5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时,在Ⅱ部分的M 、N 两端输出的电压如图5丙所示。

2020-2021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下期期中练习(一模)物理卷(解析版).doc

2020-2021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下期期中练习(一模)物理卷(解析版).doc

2020-2021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下期期中练习(一模)物理卷(解析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1. (知识点: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电荷在电场中的加速)甲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200mm离子电推进系统,已经通过我国“实践九号”卫星空间飞行试验验证,有望在2015年全面应用于我国航天器。

离子电推进系统的核心部件为离子推进器,它采用喷出带电离子的方式实现飞船的姿态和轨道的调整,具有大幅减少推进剂燃料消耗、操控更灵活、定位更精准等优势。

离子推进器的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推进剂氙原子P喷注入腔室C后,被电子枪G射出的电子碰撞而电离,成为带正电的氙离子。

氙离子从腔室C中飘移过栅电极A的速度大小可忽略不计,在栅电极A、B之间的电场中加速,并从栅电极B喷出。

在加速氙离子的过程中飞船获得推力。

已知栅电极A、B之间的电压为U,氙离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

(1)将该离子推进器固定在地面上进行试验。

求氙离子经A、B之间的电场加速后,通过栅电极B时的速度v的大小;(2)配有该离子推进器的飞船的总质量为M,现需要对飞船运行方向作一次微调,即通过推进器短暂工作让飞船在与原速度垂直方向上获得一很小的速度Δv,此过程中可认为氙离子仍以第(1)中所求的速度通过栅电极B。

推进器工作时飞船的总质量可视为不变。

求推进器在此次工作过程中喷射的氙离子数目N。

(3)可以用离子推进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推力与A、B之间的电场对氙离子做功的功率的比值S来反映推进器工作情况。

通过计算说明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增大S,并对增大S的实际意义说出你的看法。

【答案】(1)(2)(3)增大S可以通过减小q、U或增大m的方法。

提高该比值意味着推进器消耗相同的功率可以获得更大的推力。

评卷人得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动能定理有解得:(2)在与飞船运动方向垂直方向上,根据动量守恒有:MΔv=Nmv解得:(3)设单位时间内通过栅电极A的氙离子数为n,在时间内,离子推进器发射出的氙离子个数为,设氙离子受到的平均力为,对时间内的射出的氙离子运用动量定理,,= nmv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离子推进器工作过程中对飞船的推力大小F== nmv电场对氙离子做功的功率P= nqU则根据上式可知:增大S可以通过减小q、U或增大m的方法。

【精编】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届高三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练习理综物理试题(有答案).doc

【精编】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届高三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练习理综物理试题(有答案).doc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理综 物理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增大C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D .物体的内能变化,它的温度并不一定发生变化14.已知氦离子(He +)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根据能级跃迁理论可知 A .氦离子(He +)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比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辐射出光子的频率低B .大量处在n =3能级的氦离子(He +)向低能级跃迁,只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 .氦离子(He +)处于n=1能级时,能吸收45eV 的能量跃迁到n =2能级D .氦离子(He +)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需要吸收能量15.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机械波的振幅与波源振动的振幅不相等B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C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D .在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的周期越大16.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卡文迪许仅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推出了行星与太阳间引力大小跟行星与太阳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B .“月﹣地检验”表明物体在地球上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是它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对它的引力的60倍C .“月﹣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引力遵从同样的规律D .引力常量 G 的大小是牛顿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得出的17.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不计重力的甲、乙两个带电粒子,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两粒子所带电荷种类不同B .若甲、乙两粒子所带电荷量及运动的速率均相等,则甲粒子的质量较大C .若甲、乙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则甲粒子所带电荷量较大D .该磁场方向一定是垂直纸面向里18.“娱乐风洞”是一项将科技与惊险相结合的娱乐项目,它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把表演者“吹”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物理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题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14.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中子,释放17.6 MeV 的能量。

已知氘核、氚核、氦核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和m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核反应方程是B.该核反应中的核燃料是当前核电站采用的核燃料C.m1+ m2 > m3+ m4D.该核反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15.图1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1乙为x=2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传播速度为20m/sC.t=0.1s时, x=2m处质点的加速度最大D.波源在一个周期内走过的路程为4m16.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35颗卫星组成,其中5颗是地球同步卫星。

关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相关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C.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运行周期一定大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17.用图2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电子发射的情况与照射光的强弱、光的颜色(频率)等物理量间的关系。

电流计G测得的光电流I 随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变化如图2乙所示,则A.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由d到cB.电压U增大, 光电流I一定增大C.用同频率的光照射K极,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弱无关D.光电管两端电压U为零时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18.电容器充电后就储存了能量,某同学研究电容器储存的能量E与电容器的电容C、电荷量Q及电容器两极间电压U之间的关系。

他从等效的思想出发,认为电容器储存的能量等于把电荷从一个极板搬运到另一个极板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

为此他做出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u随电荷量q变化的图像(图3所示)。

按照他的想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u-q图线的斜率越大,电容C越大B.搬运Δq的电量,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近似等于Δq上方小矩形的面积C.对同一电容器,电容器储存的能量E与两极间电压U成正比D.若电容器电荷量为Q时储存的能量为E,则电容器电荷量为Q/2时储存的能量为E/219.如图4所示,让光沿着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它的平直的边上,在这个边与空气的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逐渐增大入射角,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变化。

关于该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B.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转过的角度相同C.在还未发生全反射过程中,反射光越来越强D.最终反射光完全消失20.常用的温差发电装置的主要结构是半导体热电偶。

如图5所示,热电偶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而成,N型半导体的载流子(形成电流的自由电荷)是电子,P型半导体的载流子是空穴,空穴带正电且电荷量等于元电荷e。

若两种半导体相连一端和高温热源接触,而另一端A、B与低温热源接触,两种半导体中的载流子都会从高温端向低温端扩散,最终在A、B两端形成稳定的电势差,且电势差的大小与高温热源、低温热源间的温度差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端是温差发电装置的正极B.热电偶内部非静电力方向和载流子扩散方向相反C.温差发电装置供电时不需要消耗能量D.可以利用热电偶设计一种测量高温热源温度的传感器21.(18分)(1)某同学用图6所示的“碰撞实验装置”研究直径相同的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在实验中小球速度不易测量,可通过仅测量解决这一问题。

A.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B.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始高度D.小球释放时的高度②图6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R为水平槽末端。

利用铅垂线在记录纸上确定R的投影点O。

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G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此后,再把B球放在R处,将A球再从G处由静止释放,与B球碰撞后在记录纸上分别留下A、B两球落点痕迹。

由测量可知,碰撞前A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为x0;碰撞后,A、B两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分别为x1、x2。

用天平称量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

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用题目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金属丝的阻值约为5,某同学先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50.00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刻度位置如图7所示,再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①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 mm;②实验中能提供的器材有:A.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3kB.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15kC.电流表A1(量程0~3A,内阻约0.01༉D.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1E.滑动变阻器R1(0~20༉F.滑动变阻器R2(0~500༉G.电源E(电动势为3.0V)及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从以上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连接好电路进行测量,则电压表应选择,电流表应选择,滑动变阻器应选择,(选填各器材前的字母)。

要求在流过金属丝的电流相同情况下,电源消耗功率最小,并能较准确地测出电阻丝的阻值,实验电路应选用图。

③该同学建立U-I坐标系,如图9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五个坐标点,还有一次测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10所示,请根据测量数据将坐标点补全,并描绘出U-I图线。

由图线数据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为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设被测金属丝电阻为R,则该金属材料电阻率的表达式是(用题目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④实验中使用的电流表内阻为RA,电压表内阻为RV,若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图9U-I图像中图线斜率k与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ρ的关系是k= (用题目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2(16分).某游乐园的大型“跳楼机”游戏,以惊险刺激深受年轻人的欢迎。

某次游戏中,质量m=50kg的小明同学坐在载人平台上,并系好安全带、锁好安全杆。

游戏的过程简化为巨型升降机将平台拉升100m高度,然后由静止开始下落,在忽略空气和台架对平台阻力的情况下,该运动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下落h1=80 m时,制动系统启动,使平台均匀减速,再下落h2=20m时刚好停止运动。

取g=10m/s2,求:(1)下落的过程中小明运动速度的最大值vm;(2)当平台落到离地面15m高的位置时,小明对跳楼机作用力F的大小;(3)在全部下落过程中,跳楼机对小明做的功W。

23.在某项科研实验中,需要将电离后得到的氢离子(质量为m、电量为+e)和氦离子(质量为4m、电量为+2e)的混合粒子进行分离。

小李同学尝试设计了如图12甲所示的方案:首先他设计了一个加速离子的装置,让从离子发生器逸出的离子经过P、Q两平行板间的电场加速获得一定的速度,通过极板上的小孔S后进入Q板右侧的匀强磁场中,经磁场偏转到达磁场边界的不同位置,被离子接收器D接收从而实现分离。

P、Q间的电压为U,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装置放置在真空环境中,不计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所受的重力,且离子进入加速装置时的速度可忽略不计。

求:(1)氢离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2)氢、氦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并根据计算结果说明该方案是否能将两种离子分离;(3)小王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另一方案:在Q板右侧空间中将磁场更换为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离子垂直进入电场。

请你论证该方案能否将两种离子分离。

24.(20分)物体中的原子总是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原子热运动越激烈,物体温度越高;反之,温度就越低。

所以,只要降低原子运动速度,就能降低物体温度。

“激光致冷”的原理就是利用大量光子阻碍原子运动,使其减速,从而降低了物体温度。

使原子减速的物理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情况:如图13所示,某原子的动量大小为p0。

将一束激光(即大量具有相同动量的光子流)沿与原子运动的相反方向照射原子,原子每吸收一个动量大小为p1的光子后自身不稳定,又立即发射一个动量大小为p2的光子,原子通过不断吸收和发射光子而减速。

(已知p1、p2均远小于p0,普朗克常量为h,忽略原子受重力的影响)(1)若动量大小为p0的原子在吸收一个光子后,又向自身运动方向发射一个光子,求原子发射光子后动量p的大小;(2)从长时间来看,该原子不断吸收和发射光子,且向各个方向发射光子的概率相同,原子吸收光子的平均时间间隔为t0。

求动量大小为p0的原子在减速到零的过程中,原子与光子发生“吸收—发射”这一相互作用所需要的次数n和原子受到的平均作用力f的大小;(3)根据量子理论,原子只能在吸收或发射特定频率的光子时,发生能级跃迁并同时伴随动量的变化。

此外,运动的原子在吸收光子过程中会受到类似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的影响,即光源与观察者相对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光频率会增大,而相对远离时则减小,这一频率的“偏移量”会随着两者相对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a.为使该原子能够吸收相向运动的激光光子,请定性判断激光光子的频率ν和原子发生跃迁时的能量变化ΔE与h的比值之间应有怎样的大小关系;b.若某种气态物质中含有大量做热运动的原子,为使该物质能够持续降温,可同时使用6个频率可调的激光光源,从相互垂直的3个维度、6个方向上向该种物质照射激光。

请你运用所知所学,简要论述这样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 B 14. C 15. B 16. A 17. C 18. B 19. C 20. D (每小题6分)21. (18分)(1)①B …………2分,② mAx0=mAx1+mBx2…………2分(2)①0.233(0.231-0.235)…………2分② A,D,E,丁…………4分(每个1分)③补坐标点……1分,画图线……1分5.2 (5.1~5.5)……1分,……1分④k=…………4分若在②中选“甲或丙”,此问答案为RA+同样得分。

22. (16分)(1)由vm2 …………………………2分有vm=40m/s …………………………2分(2)减速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大小…………………………2分a2=40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g= ma2 …………………………2分F=2500 N …………………………2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明对系统作用力的大小F为2500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