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合集下载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②寒潮在南下过程中,当地形 走向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垂直时 起阻挡作用,从而削弱冷空气 的影响;同时使山体北侧冷空 气堆积,山体南侧相对温暖。 如秦岭、南岭等。
③寒潮在南下过程中,当地形走向 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平行时,加速风 速,从而加强冷空气的影响。
7、危害
8、防御措施:
加强监测预报;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做好防寒保暖准备(用 烟熏、塑料薄膜覆盖庄 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培养耐低温的农作物品 种等)。
(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 5、我国不易受寒潮侵袭的地区: 部或蒙古东部进入我国东北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广东、海南、台湾一带。
6、影响寒潮强弱的因素:天气系统(冷锋强弱)、纬度位置、 地形
◇分析地形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①青藏高原地势高而寒潮不易侵 入;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 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 影响。
江淮流域 长江和松花江流域
回顾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移动规律,说说我国不同地区 洪涝灾害出现的时间。 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与夏季风带来的锋面雨(暴雨) 时空分布存在一致性。
我国东部从南到北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春、夏、秋季, 以夏季最集中。
7-8月份 华北东 北
6-7月份 华东 (江淮地区)
4-5月份 华南
3、发生时间与多发地区:
分区
旱灾类型 (发生时间)
发生原因
春旱 华北地区 为主
自然:①春季降水少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 人为:③冬小麦返青期,需水量大
伏旱
长江中下 (夏) 游地区 为主
自然:①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②气温高,蒸发旺盛 人为:人口密集,生活生产需水量大
分布范围广;地震频率高,强度大;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学案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学案 湘教版选修5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学习目标] 1.能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四大基本特点及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2.能在我国地图上指明我国灾害类型的空间分布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我国的三大自然灾害带及其主要灾害类型。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灾害种类多:世界上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分布,其中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发生频率高: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24.5次,其中旱灾、洪涝灾害、台风、冷冻灾害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3.分布范围广:西北、华北地区春秋多干旱;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和洪涝灾害;东北和西南地区,冬春多干旱,森林火灾也时有发生;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多地震;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多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风暴潮等。

4.地域差异大: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损失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但损失较小。

思考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分别有哪些?答案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1.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我国自然灾害在时间分布上具有周期性;空间分布上,在自然灾害集中的地带往往形成自然灾害带。

2.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思考2.我国东、西部人口数量、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灾情有什么影响?答案东部地区人口多,社会经济水平高,建筑物密集,受灾体的价值高,尽管防御能力较强,但灾害风险大,受灾后灾情严重;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社会经济水平低,相比东部来说尽管防御能力差,但灾害风险相对较小,灾情相对较弱,经济损失也少。

探究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分布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

读“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

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

答案①地与②地相比,气候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大。

①地与④地相比,纬度更高,更靠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强度更大,初霜开始更早,终霜结束更晚。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奢壹原二景dl;-爱i—■一,我国的四大自然灾害1.气象灾害我国的气象灾害包括洪涝,干旱,低温冷害,冰雹,沙尘暴等.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每年我国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平均每年约7287O亿元人民币)的57%;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平均每年约l一2万人)的40%.而且,气象灾害的频度,强度及造成的损失有上升的趋势.在过去的2200年问,我国共发生大水灾l6o0多次,大旱灾也有l6o0多次.l997年以前的508年中,称得上”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7年.特别是20世纪的最后十年,我国就发生了十几次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生态灾害在我国,造成生态灾害有自然原因,如气象,地质和地貌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过量放牧;滥樵,滥挖,滥采;滥垦;滥用水资源等.据了解,黄土丘陵地区的灾害性水土流失面积达5万平方千米,我国现有的水土流失总面积约l5O万平方千米,且水土流失面积和速度居世界各国之首.仅肥力损失每年就多达7O多亿元.另据国家林业局最新公布,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9%,涉及到我国l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另外,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漠化,其来势汹涌.目前,石漠化总面积已达28万平方千米,其中以贵州省的面积最大,有l3万平方千米,广西8.9万平方千米,云南6.1万平方千米,由于喀斯特地区表层泥土很薄,流失之后基本上不可能再生(据专家对喀斯特地区岩石的分析.岩石风化成l厘米土层,约1.2—3.2万年时间).因此,它已经严重阻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此外,海洋带发生的赤潮,海岸侵蚀也是我国不可忽视的几大生态问题.●李桦3.生物灾害我国每年遭受各种病虫灾害面积达l700多万公顷.恶性杂草分布于西南地区,其中云南省境内有24万平方千米,每年经济损失2.8亿元.比如,从缅甸入侵我国西南的“紫茎泽兰”,现正以每年3O千米的速度向内地推进,而且它的种子随风飘扬,所经之途,楼顶,路旁,桥梁等,它都可扎根,安家落户,繁衍;同时,它的适应环境能力很强,2至3年就能成为本地优势种,现已对西南地区生态构成灾害.再如”水葫芦”,当时我国从中美洲引进,是为了作为动物饲料,但现已在江浙—带形成生态灾害,使河湖发生富营养化,阻塞河道等, 当地政府部门为其大伤脑筋,每年花巨资打捞.我国的生物灾害除上述外,还包括蝗虫灾害,鼠害等,如1979年一1931年新疆蝗虫发生面积在200万公顷左右,森林病虫害平均每年达lO00万公顷.草原鼠害发生面积约l3O万公顷.就全国来说,每年因虫,鼠,杂草灾害造成经济损失达lO—l5亿元,粮食损失约5O亿千克.4.地质灾害我国地质环境复杂,自然变异强烈,灾害种类齐全,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活火山,崩塌和地面裂缝等.由于地震的发生往往隐藏性强,爆发突然,毁坏程度巨大,被称为”群害之首”.l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成为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目前已查明我国共发育有较大型的泥石流2000多处,崩塌3O00多处,滑坡2O00多处,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多达数十万处.全国有356个县的上万个村庄,l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O00多千米铁路线受到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二,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1.气象灾害的分布与气候及地形条件密切相关因降水条件而产生的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例如旱涝灾害集中分布于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旱灾是以大范围面状出现的,涝灾则多集中于平原河谷,以面状或带状分布.暴雨灾害则以东南沿海及川西山地等地区最为严重,而且以带状或集群分布为主.与温度有关的低温冷害,冰雪灾害等主要发生在气候寒冷的东北地区及地势高峻的青藏高原地区.暴风(包括台风)灾害则以冬季风强盛的西北,北部地区及夏季风强盛的东南,东部沿海地区最为严重.2.生态灾害显见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南方丘陵山地区这些地区生态条件比较恶劣,易受自然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其中,荒漠化灾害是以面状或带状分布,集中于西北及长城沿线以北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周围,额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等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多发重发区.水土流失灾害以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及江南丘陵地区最为严重,它也是以面状或带状分布.石漠化则以我国的云,贵,桂三省区最为严重.土壤盐碱化则以片状或斑状分布于西北干旱区地下水位较高地段,河套平原,东北西部及黄淮海平原部分地区.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较多的有:浙,辽,粤,冀,闽等近岸,近海海域,其中浙江中部近海,辽东湾,渤海湾,杭州湾,珠江口,厦门近岸,黄海北部近岸等又是赤潮多发区.3.生物灾害在全圈._.追存在不同地区内,害虫,鼠,杂草等的种类不同,其危害程度与地区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及管理方式等因素有关.其空问分布特征则多以面状或斑状分布为主.例如蝗虫的发生与干旱的气候条件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主要分布区为大兴安岭北段,晋北山地,黄淮海平原,河套平原及新疆地区.4.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山区,板块麓合残附近以及地质构造带上地震有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华北,西北及川西地震带;滑坡泥石流灾害则在山地及切割高原呈集聚分布,其发生亦与气候及地貌条件密切相关,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东南部为滑坡泥石流多发重发区,华中及黄土高原地区为次多次重发区.▲作者单位:安徽无为县开城中学(233366)理轰百2003年第5期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知识点一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知识点一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自然灾害专题知识点一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9年初,一场罕见的旱灾在我国北方地区蔓延,受旱面积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影响程度之深,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有。

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中国发生较大水灾1 029次,旱灾1 056次,旱灾的发生频率比水灾有过之而无不及。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全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情况更为严重。

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1 133万公顷,到90年代增加到2 067万公顷,20年间翻了一番还多,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加严重。

(1)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田受旱面积大规模增加的原因是什么?(3)简述旱灾造成的危害及防御旱灾的主要措施。

知识点二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御1.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关联性(1)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2)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3)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

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下图)。

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考向一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及危害示例 1 (2009·山东文综)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方法技巧学习和认识自然灾害的目的是为了减灾与防灾,所以充分认识自然灾害特点十分必要。

(1)自然灾害的区域链发现象(2)群发和群聚现象的发生(3)灾情前兆与预报:虽然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具有随机性,人类还无法控制,但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具有自身的规律性,理论上是可以认知和预测的。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 湘教版选修5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1.识记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的分布特征;寒潮的特点、入侵路径;台风的移动路径。

2.理解我国旱涝灾害的成因。

3.理解寒潮、台风对我国的危害。

我国的干旱灾害 【自主学习】1.特征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

2.形成原因 (1)降水因素降水的季节变化(季节性易旱地区)⎩⎪⎨⎪⎧①长江以南:7、8月份伏旱②华北、东北:春旱和春夏连旱③西南地区:冬春连旱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区,发生干旱的几率较大。

(2)水资源因素(3)社会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量增大;工业发展→工业用水量、需水量增多。

1.我国的四个旱灾中心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华北地区、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及西南地区。

2.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提示:华北平原。

原因:①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少,易发生春旱;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春季华北地区雨季还未来临,而农耕已经开始,农业用水量大;④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核心归纳】 我国旱灾的类型及成因旱灾类型旱灾成因自然原因人类活动东北、华北地区春旱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雨季未到,降水稀少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长江以南伏旱为主7、8月份,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形成“伏旱”作物生长期、水电和城市用水需求量大西南地区冬春连旱为主冬春季,西南气流和北方气流交汇于西南地区的北部、东北部、东部,在那里形成了连续阴雨天气;而该地区处于锋面以西,为旱季无论是该地区东北边缘的低温阴雨天气还是该地区的低温干旱天气,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1.利用谚语理解记忆旱灾的区域特点“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东北夏旱“春雨贵如油”——华北春旱“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长江地区伏旱2.图解我国四大旱灾地区的成灾原因【跟踪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湘教版选修5

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案[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地质作用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不容易被人们觉察,如海陆变迁。

但有些就进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阅读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1.种类齐2.分布广3.危害大一、我国的地震灾害说明: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危害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从有记载到2000年,我国已发生破坏性地震1 009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2次。

20世纪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次,其中7~7.9级地震100余次,平均每年1次。

震级最大的地震是西藏察隅的8.6级地震。

20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0%。

【资料分析】阅读以下资料,分析总结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资料一: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录史上的9000多次地震中,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l8次,最大震级为8.5级,共有三次,即:l668年山东莒县郯城地震、l920年宁夏海原地震、l950年西藏察隅地震。

l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l556年陕西华县发生8.2级强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

l949年以来,l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资料二:从我国地震发生的空间位置的分布特点看,我国的深源地震仅出现于吉林的安图、珲春和黑龙江的穆棱、东宁、牡丹江一带,深度一般为400~600千米。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种类及原因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种类及原因

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种类及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六
大类。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种类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其中洪涝和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浙江专用)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湘教版选修

(浙江专用)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案湘教版选修

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学考要求分析主要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一、我国的地震灾害1.根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原因〔1〕地震的形成、分布与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

〔2〕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加之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所以地震发生的频率较高。

3.分布我国地震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西部有六大地震带,东部有七大地震带,总体上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4.预报:地震监测系统。

我国地震成因及分布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构造断裂活动强烈,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发生。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1/3左右,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2。

[特别提示]我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灾情却比西部严重的原因灾情的大小除与灾害本身的强度有关外,还与经济开展水平上下有关。

西部地区:人口、城市、建筑物密集程度小,经济开展水平低,经济密度小,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小,灾情轻。

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建筑物密集程度大,经济开展水平高,经济密度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灾情重。

读“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图示,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2〕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地震灾情为什么东重西轻?答案〔1〕地震分布广;地震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地震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一致。

〔2〕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泼,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

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地区外,大局部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兴旺、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课件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课件

并解释原因。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寒潮发生频次的变化规律是 呈波动起伏。第(2)题,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获 季节,农作物受灾影响最大。第(3)题,读图即可判断;寒潮是 冷空气的快速移动形成的,频次越高,冷空气活动越频繁,气 温越低。 答案:(1)C (2)D (3)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 温度低的年 份,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
我国主要的地质、地貌灾害 1.地震
分布范围广 (1)特点 频率高、强度大
震源浅、危害大 (2)多发的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 处,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
分布不均,分为西部地震带和东部地震带 (3)分布
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
2.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
分布
4.台风 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至少在26℃ 以上)
(1)形成条件 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 动力条件: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 升,水平方向上受强烈地转偏向力作用 时间:每年的5~10月,尤以7~9月最
(2)时空特点 多(夏秋季节) 空间:东南沿海,势力强时也影响到北方 甚至内陆
(3)危害:造成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经济损失较大。 (4)登陆路径。
【知识拓展】华北地区多气象灾害的原因分析
4.(2012·衡阳模拟)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寒潮次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从西北向东南增加
C.从西向东递减
D.从西向东增加
(2)寒潮来临时,我国北方农民常用熏烟办法防寒,保护农作物,
原因是( )
A.烟雾可以阻止寒潮前进

我国的干旱灾害

我国的干旱灾害

【读图分析】 阅读 “我国洪涝分区”图,找出我国洪涝灾害的最严 重地区和最少地区,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特 点。
暴雨形成的条件 1.源源不断的水汽提供; 2.强烈的上升运动; 3.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探究活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8年长江流域的水情 1998年长江流域相继遭受特大洪水,长江干流先后 出现8次洪峰,中游河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多次超历 史最高水位。在19条主要支流中,有一些水文站最大流 量和最高水位均超过实测历史记录。长江中下游超警戒 水位时间大多在57~96天之间。
• 我国干旱灾害的基本特征 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洪涝灾害 的发生,但干旱的受灾面积总是大于洪涝的受 灾面积。 在l991年发生了严重水灾的情况之 下,但这一年全国旱灾面积仍高于水灾面积。 干旱的发生次数总是多于洪涝,并且干旱的连 续性往往使旱情加剧,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 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 的根本原因 地区分布 我国的干旱灾害在时空分布上是不均衡的。
【实践活动】
阅读“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分布”图, 讨论以下问题。 1、图中能反映出来的 我国干旱灾害的特点 有哪些?
出现频次高、 影响范围广。
2、读出我国干旱 灾害的严重区。 华北、华南和西南、长江中下游和东北旱灾区。 l951一l988年间出现旱灾频次都在20次以上。
3、分析干旱灾害与干旱的区别。 • 气候意义上的干旱,是指蒸发量比降水量 大得多的一种气候现象,但它不一定会造 成灾害,主要用于大范围的气候区划。 • 干旱灾害则是指某一具体时段内的降水量 比常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少而对农业生产 产生了灾害的干旱。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降雨等级与降雨量
24h <0.1 0.1~ 10~ 25~ 50~ 100~ >250 雨量 9.9 24.9 49.9 99.9 249.9 等级 微量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 特大 雨 暴雨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实战演练|
本题为2015年山东高考题,与今天答题模板给出的方法相关,希望同平哥一起完成这道题目,并熟练运用今天模板的知识。

1.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最容易发生滑坡的条件。

(2)为防止该区域滑坡的发生,请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岩土体改造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植树造林(封山育林)。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试题解构】
第(1)题,据图可得出正确结论。

左图从坡度与滑坡面积关系、右图从土质与滑坡关系进行分析。

图中信息可判断坡度15°左右滑坡的可能性最大;沙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第(2)题,应对该区域滑坡多发的措施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加固稳定变形土体等工程措施,以及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等非工程措施。

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后检测能力提升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课后检测能力提升湘教版选修5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基础巩固]1.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

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A.灾害种类多样但灾次较少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解析:选D。

题干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频率高、强度大。

2.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地区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解析:选B。

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分布作答。

3.我国的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 )A.东北和西南B.西北和华北C.西南和西北D.东南沿海解析:选A。

我国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北两大林区。

4.有关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少于中部地区B.西部地区灾害损失大于东部地区C.东部地区灾害强度小于中部地区D.东部地区灾害频率高于中部地区解析:选D。

我国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损失大。

5.海水入侵和风暴潮主要分布在哪一自然灾害带( )A.沿海灾害带B.沿江灾害带C.山前灾害带D.三大自然灾害带解析:选A。

海水入侵和风暴潮主要分布在沿海灾害带。

6.沿海灾害带和沿江灾害带共有的自然灾害是( )A.风暴潮B.暴雨、干旱C.滑坡、泥石流D.海水入侵和洪涝解析:选B。

暴雨和干旱是沿海灾害带和沿江灾害带共有的自然灾害。

7.我国自然灾害时间上的分布特点是( )A.严重期为主B.平静期为主C.分布呈规律性D.平静期与严重期周期性出现解析:选D。

我国自然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是平静期与严重期周期性出现,所以D项正确。

8.读我国部分地区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回答下列问题。

(1)此区域既是我国__________灾多发区,又是我国________灾害集中区,此外,此区域范围内的重大自然灾害还有__________。

生活知识_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生活知识_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

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其来势凶猛,在很短时间里,大量泥石横冲直撞,冲出沟外,并在沟口堆积起来。

泥石流来势凶猛,而且经常与山体崩塌相伴相随,冲毁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庄、城镇,对农田和道路、桥梁及其他建筑物破坏性极大,给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

泥石流预防措施: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

随时注意灾害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避免到时措手不及。

应急要点: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跑至沟谷两侧山坡或向高地跑。

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

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去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

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找寻宿营棚。

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的发生。

应对滑坡、泥石流的措施1.气象灾害(1)洪涝洪涝是因降雨过多或强度过大而引起的江河决堤、山洪暴发、内涝积水不退、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

我国每年的4~9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长江中下游、黄淮海、辽河下游、华南地区和松花江流域是主要受灾区。

解放后我国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是1991年夏发生在江淮地区和太湖流域的大面积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85亿元。

1975年8月5~7日河南驻马店地区3天降雨量达1605毫米,引起山洪暴发,使两座水库溃坝,淹没农田113万公顷,冲毁京广铁路线100千米,死亡数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元。

(2)干旱干旱是久晴、高温、持续少雨或不雨的气象灾害。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②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 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 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 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案例①——中国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国河北省的唐山发生了里氏7.8 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唐山市区,即北纬 39.6°,东经118.2°。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 城市地震灾害,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 坏范围超过30万千方千米,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相当于全国面积的1/3。唐山地震造成 数十万人伤亡,民房和公共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灾情之 大举世罕见。
②地震频率高,强度大-------20世纪平均
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地震;
③地震震源浅,危害大--------浅源地震,
破坏严重
3.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 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西 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 密集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 附近海域影响最大。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 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 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 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 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二、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
1.概念: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 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砾石,破坏力 极强。如图所示:
2.分布:云南西北和东北山区﹑四 川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秦巴山区 ﹑甘肃省南部白龙江流域﹑辽宁
省东部山地和西藏自治区喜马拉
雅3.危山害地:。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 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 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 环境造成很大危害。

2021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2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2021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2.2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新人教版选修5

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A项表述的是泥石流概念;B项中说滑坡没 有先兆信息不正确,因为典型滑坡的形成要经过蠕动变形、 急剧滑动、渐趋稳定三个阶段;D项中提到滑坡的形成,自 然因素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第(2)题,滑坡的形成有三个 根本控制性因素:图中①、③不存在软弱面(岩层之间交界 面)。②、④有软弱面且软弱面与山坡体倾向一致,故容易 发生滑坡。 答案 (1)C (2)B
分布
分布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山 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 一带滑坡发育密度较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 阶梯,尤其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 的重灾区
.我国不同地区的泥石流
青藏高原东 南部山地
冰川 石流
规模巨大,爆发 频繁而猛烈
中国 泥石 流灾 害区 域特

川滇山地 黄土高原
2.我国地震西 多 东 少 ,主要有青藏、 新疆 、 华 北 、 台湾 四个多发区。根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3.我国地震灾情 东重西轻 ,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 华北地区及 台湾 的 地 震 灾 情 最 为 严 重 。 原 因 是 东 部 人口 、建筑物及城市等密集,西部人烟稀少。
4.我国地震震源 浅 、烈度高,生活在高烈度区的人口接近 9 亿。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我国地震分布有何规律性?
2.我国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东西部地区有何差 异?
【例证1】 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主要原因是 ( )。 A.地震分布是东多西少 B.东部震级高,西部震级低 C.东部的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D.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

2017高中地理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3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件湘教版选修5

2017高中地理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3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件湘教版选修5

教材整理 2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阅读教材 P52~P56,完成下列问题。 1.泥石流灾害
(1)类型
泥石流 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暴雨 泥石流
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 我国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 地
的 松散物质 ,湿润季节的 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
降雨 成为主要的激发因子
冰川 泥石流
102°E 以西的高原上
[体验评价] 3.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台湾附近多有地震发生,原因是其位于( )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 C.大西洋地震带 D.东非裂谷地震带
(2)下列能正确反映台湾多地震的示意图是( )
【解析】 台湾多地震是因为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 环太平洋地震带。
探讨1: 材料反映出我国地震灾害特点是什么? 【提示】 地震频率高,地震危害大。 探讨2: 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又处 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上。
[核心点击] 1.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2.我国地震的形成和分布
3.正确理解地震的形成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阅读教材 P49~P51,完成下列问题。 1.特点
(1)分布 范围广 。 (2)地震频率高, 强度 (3)地震震源浅, 危害
大。 大。
2.成因
(1)我国位于 太平洋 板块、亚欧板块和 印度洋 板块的交会处。
(2)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带之间。
3.分布
(1)不均匀,呈 条带 状。
(1)12 月 30 日尼玛地震位于________地震带上,这里是________板块与 ________板块交界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考点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强化专练1.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其成因是、。

(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

(4)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

(5)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选)()A.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答案(1)干旱(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多)农事活动早(3)春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4)带来丰富的降水,缓解旱情,有助于降温解暑(5)ACD考点二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强化专练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08年1月10日开始,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

极端低温雨雪天气对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安徽等省的交通、电力、农业、供水、通信等造成巨大影响,灾情十分严重。

材料二(1)受冰冻雨雪影响最突出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这次冰冻雪灾引起输电线路损坏,造成京广线部分路段因停电而中断,导致广州火车站数十万北上返乡旅客滞留。

广州火车站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旅客东走广深线转线,西走广廉(江)线、黎湛线、湘桂线和线,再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路线返乡。

(2)粤北和湖南郴州地区是冰冻雪灾的重灾区,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A.受亚洲高压持续控制B.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充足C.位于南岭地区,地势较高D.大气环流异常稳定,造成持续的低温环境E.位于平原地区,积雪深厚F.恰逢春节广州返乡旅客高峰期(3)极端低温雨雪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它也有有利的一面。

“瑞雪兆丰年”,就是说冬季雨雪多预示着来年农业生产可能会获得大丰收。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谈谈其中的科学道理。

答案(1)公路运输京九焦柳(2)BCD(3)①我国冬季一般降水少,降雪增加了土壤的水分,有利于来年春播和作物生长;②积雪对土壤有保温作用,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越冬;③低温不利于害虫的越冬,能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考点三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强化专练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1)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简述构造地震的产生机制。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

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答案(1)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重力作用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我国地处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气象灾害多发;各种灾害相互关联,一种灾害发生往往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

(2)地震是由于地壳中内力不断积累,超过岩层的承受限度,导致岩层突然断裂或错位,使岩层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3)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破坏,导致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强,增加灾害发生几率;人类活动会使地表财富积累增多,加剧灾害损失程度。

考点四我国的虫灾和鼠灾强化专练4.下面关于我国虫灾和鼠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作物种类和耕作栽培制度不同,生物灾害的发生、流行以致成灾都有很大的区域差异B.稻飞虱对我国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C.农田鼠类的危害形式可分为地上鼠和地下鼠D.干旱的地理环境往往造成鼠类灾害严重答案 A命题视角一长江流域的水文灾害阅读资料和图表(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材料长江中游的支流南北对称,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的锋面雨带,5月份位于南岭一带,使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向北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岸支流和干流才开始进入汛期。

这种支流的南北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推移的规律,使南岸支流与北岸支流涨水时间错开,加之沿长江地带有洞庭湖、鄱阳湖等众多的湖泊对洪水起着调节作用,干流不致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

但在1998年夏季,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同时汇入长江,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

(1)一般年份,对长江干流水量起天然调节作用的两个因素是:①;②。

(2)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解决该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3)1998年夏季,给长江流域带来暴雨洪涝的天气系统是,导致这次洪水发生的自然原因是。

(4)资料4反映长江含沙量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为解决长江含沙量大的问题,保护源地的生态环境,建立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广大的天然林,并在广大地区营造。

(5)正在建设的长江三峡工程位于峡中,竣工后将在、发电、航运、、旅游、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效益。

三峡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可减轻及危害等。

答案(1)①中游支流南北对称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推移,长江南岸支流汛期与北岸支流和干流汛期错开②中游众多湖泊的调节作用(2)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对干流水量调节作用减弱围湖造田退田还湖(3)锋面锋面雨活动时间过长和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4)草场退化森林覆盖率减小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加剧洪涝灾害三江源长江中上游防护林(5)西陵防洪南水北调环境污染酸雨命题视角二台风及其诱发的地质灾害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08年4月18日第1号台风“浣熊”在海南省文昌市登陆,此次台风共造成131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人民币,18人下落不明。

(1)下列有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区B.地处我国湿润地区,不会发生干旱灾害C.降水的年际变化大于我国北方地区D.出产的亚热带水果有柑橘、油橄榄等(2)受台风影响,粤海铁路停运,主要是因为()A.客货大量减少,运量不足B.受风暴影响,轮渡不安全C.降水量大,会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风力大,影响火车行驶安全(3)受台风影响的东南沿海地区,下列商品价格波动变化较大的是()A.稻米 B.方便面 C.新鲜海产品 D.雨伞(4)读“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图(图中数字代表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越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台风中心位于汕头时,图中A地盛行风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偏东风②图中反映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和。

③为什么台风路径处易发生这些地质灾害?④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防御这些地质灾害?(5)简述防御台风灾害的主要具体措施。

答案(1)A (2)B (3)C (4)①B ②滑坡泥石流③台风路径处多丘陵山地,具有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的地形条件;部分丘陵地区植被破坏较严重,多泥沙、碎石等物质;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促使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突发。

④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护坡工程,大力植树造林,恢复地表植被。

(5)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并有计划地转移和安置广大民众;加强对交通、通讯和供电等部门的管理;进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等。

1.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

读“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

(1)①地霜冻灾害比②、④地频繁,试简析原因。

(2)②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局部地区仍时有洪水发生,其原因是什么?(3)③地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与这里的哪些气候特点有关?(4)危害④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什么,原因有哪些?答案(1)①地与②地相比,气候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大。

①地与④地区相比,纬度更高,更靠近冬季风源地,降温强度更大,初霜开始更早,终霜结束更晚。

(2)受气温升高影响,4~5月(春季)形成融雪洪水;7~8月(夏季)形成融冰洪水。

(3)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4)蝗灾。

这里的降水时间变化大,干旱少雨年份或者旱季,河湖退水区适宜雌蝗产卵;雨季多雨利于蝗虫幼虫生长。

2.(2009·山东淄博模拟)自2007年6月29日以来,淮河上游及安徽省合肥市以北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致使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同时,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内涝严重,淮河抗灾救灾形势十分严峻,这是继2003年以来淮河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性洪水。

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造成此次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2)利用“淮河流域图”中有关信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易发的原因。

①从地理位置、气候方面分析。

②从流域地形特点、水系方面分析。

③该河没有天然入海口,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海;一条是向南借道(河流),再流入海洋。

④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

(3)治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你有什么措施?(4)在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个人和家庭,应如何做好防洪准备?答案(1)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产生原因主要是: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在该地区停留时间较长(或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导致降水量大,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

(2)①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兼有北方地区的暴雨集中、降水量变化大和南方地区的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易造成水灾②地形:淮河流域地势是两头翘,中游地势较低,而下游因为黄河改道淤积,地势较高,排水不畅,没有天然的入海口。

水系:北岸支流长而多,水流缓;南岸支流短,水流急,积水快③黄长江④淮河流域开发历史久,人口众多,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黄河改道致使下游河床、湖泊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洪灾多发(3)非工程措施: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

工程措施:上游修水库,中游建设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挖入海新河。

(4)关注汛期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等。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发生的唐山大地震,震级7.8级,震中烈度10度。

强烈的地震使交通中断,通讯瘫痪,城市停水、停电。

这次地震发生在工业城市,人口稠密,损失十分严重。

市区建筑物多数基本倒塌或严重破坏,铁轨发生蛇形扭曲,地表出现大量裂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