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人格心理学》(课后习题 第1编 人格心理学导论)【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讲解 新精神分析学派(圣才出品)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讲解 新精神分析学派(圣才出品)

第3编新精神分析学派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许多富有创造力和洞察力的心理学家开始探索精神分析的新道路。

他们发展自己的人格理论,创立自己的心理学派,不过由于他们保留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假设,因而被统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1.产生背景(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典精神分析学说经历了一场危机,从而失去了在心理治疗方面的垄断地位。

1920年前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陷入了危机。

(2)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国家,人类的处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新的病态心理现象,即生活的无意义感、精神异化、焦虑、孤独、恐惧和忧郁,对此,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已明显力有不逮。

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都逐渐停滞下来,由激进退缩为顺从,企求得到人们的尊敬而不是创造出更为先进的理论。

(3)19世纪末,社会学、人类学相继成为独立学科。

此类学科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行为主要是由其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塑造。

在社会学科的影响下强调以社会文化因素作为人类精神生活基础的新精神分析理论便应运而生。

2.新精神分析学派诞生20世纪30年代后期,新精神分析学派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主义)分化出来。

(1)它反对以本我心理学为核心,反对以泛性论为动力的生物主义和悲观主义,突出自我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重要价值和乐观主义精神。

(2)新精神分析学派把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进一步从生物学、心理学领域转向社会学领域,肯定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3)在新精神分析学派中,霍妮、弗洛姆、沙利文和艾里克森代表了比较有影响的社会文化学派及自我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他们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修正,创造出了一种清新的理论魅力。

表3-1新精神分析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区别理论要点经典精神分析新精神分析人格结构本我自我人格动力内心冲突社会文化、人际关系问题人格影响童年经验社会文化影响与主观奋斗人格发展性心理阶段终身发展3.1霍妮的人格理论一、理论观点霍妮的人格理论,是在秉承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和修正,从而建立起来的社会文化观点的精神分析理论。

郑雪《人格心理学》章节题库(人格心理学概论)【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章节题库(人格心理学概论)【圣才出品】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格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这说明人格具有()。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功能性【答案】C【解析】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的,这就是人格的稳定性。

那些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属于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其为人格特征。

2.以下概念与个性特征内在联系相对较低的是()。

A.应激反应B.特质应对C.A.型行为D.客观事件【答案】D3.人格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这说明人格具有()。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功能性【答案】C【解析】独特性指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长起来,因而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没有哪两个人的人格是完全相同的。

整体性是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功能性指外界环境的刺激是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的,也就是说,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

4.一个人所表现出的同情心或自私、诚实或虚伪的性格特征属于()。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答案】A5.强、平衡、不灵活这种神经活动类型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答案】C6.()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代表个体个性的本质。

A.品质B.人格C.性格D.气质【答案】C7.下列属于胆汁质特点的是:()。

A.有耐性B.易冲动C.活泼D.好交际【答案】A8.人生观和世界观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范畴?()A.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征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答案】A9.勤奋与懒惰属于()。

A.气质特征B.能力特征C.性格特征D.意志特征【答案】C10.某人动作缓慢、平和、执着、内心思想不轻易外露,其气质属于()。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行为主义学派)【圣才出品】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行为主义学派)【圣才出品】

第4编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是20世纪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

“所有的行为都是习得的”是行为主义者共同的信念,因此行为主义又被称为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关注外显的、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决定作用,主张使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

一、社会背景(一)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20世纪初期,美国已经进入高度机械化的社会,为了使涌入城市的农民成为优秀的产业工人。

心理学家就必须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有助于控制人的行为,提高产业工人的工作效率,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20世纪初期,美国正进行一场广泛的进步主义政治改革运动。

这一运动试图撤换政治机构中的老成员,使用能够科学管理社会的贤人,以达到控制社会的目的。

因此,它要求心理学提供能够合理、有效地管理社会的科学手段。

由此,行为主义应运而生。

二、哲学背景(一)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行为主义产生的哲学基础之一。

实证主义是19世纪30~40年代初期法国哲学家康德首创的哲学体系。

康德认为一切知识必须以经验为基础,实证主义的一切本质属性都概括在“实证”一词当中。

“实证”具有六个方面的含义:1.实证意味着必须是现实的;2.实证必须意味着有用;3.实证意味着必须是确实的;4.实证也意味着是精确的;5.实证还意味着是积极的或建设的;6.实证意味着是相对的。

实证主义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作为科学知识赖以建立的基础,并认为实证方法才是最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实用主义行为主义的另一哲学渊源实用主义强调行为、实践和生活。

实用主义者主张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以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以采取行动作为主要手段,以获得效果作为最高目的。

受实用主义影响,华生否认意识,把人的实践活动简化为“刺激反应”的行为模式,并把心理学的根本目的确定为有效地控制人的行为。

(三)新实在论新实在论源于培里对内省的、私有的、内在的性质的分析。

培里认为,内省与观察差别很小,内省的“内部心理”与在每日行为中所显示的“外部心理”没有本质区别。

许燕《人格心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许燕《人格心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圣才出品】
A.合理 B.投射 C.控制点 D.应对策略
【答案】C 【解析】罗特提出的控制点,认为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 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有两种类型:(1)内控源,亦称“内控 观”;(2)外控源,亦称“外控观”。
二、名词解释 1.气质[首都师范大学 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 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一落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有的孩 子爱哭好动,有的孩子平稳安静。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5.人格/大五人格[天津师范大学 2012 研]
答:(1)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 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 面,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等本质特征。 (2)大五人格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从而提出著名的 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包括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开放性。
2.特质[苏州大学 2012 研] 答:特质指具 有 使 许 多 刺 激 在 机 能 上 等 同 的 能 力 , 具 有 诱 发 和 指 导 顺 应 与 表 达 性 行 为 的 等 同 ( 意 义 上 始 终 一 致 ) 形 式 的 一 种 神 经 生 理 结 构 , 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 常用的基本单位。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华东师范大学 2013 研] 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或社会性病态,是表现出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 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的人格特征。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本主义学派)【圣才出品】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人本主义学派)【圣才出品】

第5编人本主义学派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打着反对精神分析的性本能决定论和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的旗帜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个多学派的松散团体,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等。

虽然他们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但他们都强调个人的责任、强调“此时此地”、注意个人的现象场、强调个人的成长。

一、社会历史背景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产生和发展的,这与美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大多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级的需要,希望实现自我价值。

(二)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军备竞赛和核战争的威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精神空虚、道德沦丧、青少年犯罪、吸毒、种族歧视和失业率居高不下。

人们渴求科学的精神指导。

(三)青年人对现状的不满,到六十年代发展为一场反主流文化运动,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发达,并不能解决人类的精神生活和对价值的追求。

这些正好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某些东西一致,如注重自我,提倡人的完善等。

(四)美国社会生活的异化,导致了青少年价值观的危机,学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社会各界强烈要求改革当时的教育,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要求开发人的潜能,重新发现自我和人的尊严。

这些问题是传统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所不能圆满解释的,于是,一场强调人的自身价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在马斯洛等人的召集下应运而生了。

二、哲学背景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其基本观点的理论渊源,以现象学作为其方法论的基础。

(一)存在主义1.存在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影响非常广泛。

存在主义对心理学的影响很大,罗洛·梅是最具有存在主义取向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讲解 人格特质理论(圣才出品)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讲解 人格特质理论(圣才出品)

第6编人格特质理论特质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一、二十世纪4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开展了特质学的研究。

1.奥波特作为人格特质理论的先驱,提出了特质的基本概念、特质的特点,并进行过人格的整体探索和个案探索。

2.卡特尔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制定出著名的心理元素周期表;3.艾森克应用效标分析的方法,得出了人格的三种特质(内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4.后期的一些特质理论学家潜心研究将特质理论发展成大五人格特质理论。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人格特质理论持续发展,引起了世界范围上的广泛研究。

同时它具有很多在人格诊断、临床治疗、人员选拔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也使它产生深远影响。

6.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一、理论产生背景奥尔波特特质理论的形成深受以下几种传统理论的影响:1.奥尔波特的理论思想深受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和意识经验,关注现象场,重视对现象场的直接描述,反对任何将整体拆分为部分的还原主义研究趋向,完全否认无意识心理的观点让奥尔波特着迷不已。

2.奥尔波特还深受“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的影响,与詹姆斯一样,奥尔波特同样关注自我,关注意识,是一个热情的人文主义者和折衷主义者。

3.奥尔波特还受到早期形成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的影响,强调人的潜能发展,人的独特性、尊严与价值。

4.奥尔波特对古典精神分析的批判对特质论的产生起到了反向的推动作用。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奥尔波特批评弗洛伊德过于强调无意识;(2)他反对以病态的人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3)他认为人类目前的行为并非受制于以往童年时的经验或冲突,转而强调此时此刻的影响;(4)他同意弗洛伊德的本能对幼年期的行为动机有相当的解释效力,但不相信本能论可以角解释变化、独特的、即时件的大多数成人动机。

5.奥尔波特认为行为主义视人格为一切动作的总和、各种习惯的最后产物的这种解释非常苍白无力。

他坚守意识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元素。

郑雪《人格心理学》课后习题(人格心理学概论)【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课后习题(人格心理学概论)【圣才出品】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一、概念题1.人格答: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1)整体性。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独特性。

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差异。

(3)稳定性。

主要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

人格既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又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4)社会性。

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人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但人特有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

2.人格心理学答: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是一种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对象,对个人的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进行探求、描述和解释,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做出整体性解释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人格理论、人格研究、人格评鉴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人格结构,探讨稳定的个体差异由哪些心理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3)人格动力,探讨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力量;(4)人格发展,探讨人格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等;(5)人格适应,探讨适应的本质以及如何改变异常行为等。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精神分析论。

(2)特质论。

(3)类型论。

(4)学习论。

(5)现象学取向。

3.人性论答:人性论即关于人的本性是什么的理论。

人性是善的,是恶的,还是中性的?这一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相当复杂。

从古到今,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人性论不仅复杂,而且非常重要,许多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包括人格理论、心理发展理论与学习理论等,都是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

《人格心理学》笔记和名师许燕课后习题详解

《人格心理学》笔记和名师许燕课后习题详解

《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许燕课后习题详解第1编人格心理学导论1.1绪论一、人格心理科学的特点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其他领域相比,在研究内容、研究策略和研究特征等方面特点突出。

(一)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人的心理差异1.人格心理学并不以研究人类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而是关注共同心理现象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

2.人格心理学家们从差异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不同人的心理差异现象,探讨人格差异现象的机制与规律。

3.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不是认知过程,而是认知风格。

(二)在研究策略上强调人格的整体统合性从心理学研究取向来看,可分为两种研究风格: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

微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细节的分析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宏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整体的综合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

下表是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策略的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微观与宏观研究策略的比较微观研究策略宏观研究策略研究领域研究思路研究单位研究系统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的主导研究策略人格心理学的主导研究策略从下至上的路径从上至下的路径小单位大单位各单元的分割与独立各单元的联系与统合注重客观分析与实验室中的方法注重主观分析与自然情景中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人来研究的方法1微观研究策略(1)微观研究策略①微观研究策略是认知心理学所倡导的主导研究策略,遵循从下至上的研究路径,集合实验证据归纳出一般规律。

②在研究实施上寻求的是小单元操作,认知心理学研究者先将整体的内容切分成部分后再研究,将所研究的心理单元与其他不涉及的单元分离开,以防止被试心理反应出现“污染”现象。

③着重于基本的研究单位,如感知、记忆、思维等研究单位或者更小的单元。

(2)微观研究的优势和缺陷①优势a.实验结果更加精确明细。

b.认知研究者注重客观分析与实验室中的方法。

②缺陷:a.分解后的小单位可能已经不是或偏离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单位。

b.在“人造”的实验环境里,让被试对刺激进行反应,可能会低估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下所达到的准确水平。

郑雪《人格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5章【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5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一、概念题1.人格答: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1)整体性。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独特性。

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差异。

(3)稳定性。

主要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

人格既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又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4)社会性。

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人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但人特有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

2.人格心理学答: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是一种以现实的人为研究对象,对个人的思想、情绪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进行探求、描述和解释,并综合诸多足以影响个人的各种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与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种种交互作用,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做出整体性解释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人格理论、人格研究、人格评鉴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人格结构,探讨稳定的个体差异由哪些心理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3)人格动力,探讨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力量;(4)人格发展,探讨人格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等;(5)人格适应,探讨适应的本质以及如何改变异常行为等。

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精神分析论。

(2)特质论。

(3)类型论。

(4)学习论。

(5)现象学取向。

3.人性论答:人性论即关于人的本性是什么的理论。

人性是善的,是恶的,还是中性的?这一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相当复杂。

从古到今,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1.1 复习笔记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人格的含义1.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2.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或真实的自我;3.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和优越。

(二)其它学科的人格定义1.基督教用人格来表示上帝三位一体的神性;2.西方哲学波伊悉阿斯认为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3.伦理学家把人的崇高价值当做人格的核心;4.古代《罗马民法法典》认为人格是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当代的法学家认为人格是“一个活的人类生物,包括他的一切”;5.社会学家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主观方面”、社会传统、风俗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主观化。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1.罗列式的定义如普林斯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如,华伦和卡尔启尔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

”3.层次性定义麦独孤、海德与布朗德等不少心理学家对人格也采用层次式的定义,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

例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实际上是指人格)分成四个层次: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纯粹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5.区别性的定义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

例如,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四)本书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具体解释为: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2.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格是人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4.人格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 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第3章 新精神分析)【圣才出品】

第1章人格心理学概论1.1 复习笔记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人格的含义1.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或外表的自我;2.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或真实的自我;3.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和优越。

(二)其它学科的人格定义1.基督教用人格来表示上帝三位一体的神性;2.西方哲学波伊悉阿斯认为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3.伦理学家把人的崇高价值当做人格的核心;4.古代《罗马民法法典》认为人格是指“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当代的法学家认为人格是“一个活的人类生物,包括他的一切”;5.社会学家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主观方面”、社会传统、风俗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主观化。

(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1.罗列式的定义如普林斯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2.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

如,华伦和卡尔启尔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

”3.层次性定义麦独孤、海德与布朗德等不少心理学家对人格也采用层次式的定义,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

例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实际上是指人格)分成四个层次: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纯粹的自我。

4.适应性定义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

5.区别性的定义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

例如,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四)本书的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具体解释为: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2.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格是人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4.人格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圣才出品】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圣才出品】

第2编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

弗洛伊德是人格心理学的鼻祖,也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他根据自己临床治疗的实践经验,系统地论述了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治疗和改变。

除弗洛伊德之外,荣格、阿德勒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产生的背景经典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

1.精神分析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及社会生活的产物。

(1)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贫富分化更加明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欺诈和不信任,导致人心动荡、社会不安。

(2)当时的宗教气氛浓厚,两性交往存在诸多禁忌,人们自然的性冲动受到强烈的禁锢,正常的性欲望得不到满足,性本能受到极大压抑,造成精神上的巨大紧张和冲突。

2.同时代的各种哲学、心理学及自然科学的思想直接影响到了精神分析的产生及其基本观点。

3.心理病理学研究的成果与发展是促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直接原因。

对精神病成因的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1)生理病因,精神病的主要原因是躯体方面的病变,特别是大脑的器质障碍。

(2)心理病因说,应该从精神的或心理的方面寻找精神病的原因。

弗洛伊德接受了心理病因说,强调了性的因素在心理疾病形成中的作用,并在治疗技术上采纳了当时颇为盛行的催眠术。

就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背景下,精神分析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2.1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一、理论观点(一)人性观1.具有决定论的论调,人的行为受控于生物本能因素或非理性因素,如潜意识动机与本能驱力,以及六岁之前的性心理事件。

2.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能量是遵循了守恒的原则,一处能量消耗多,其他能量消耗就会减少;一处能量释放受阻,它就会从其他途径中释放。

3.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受潜意识的本能所支配,而本能与社会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本能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是基本的和普遍存在的,而且原则上也解决不了这种矛盾。

许燕《人格心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许燕《人格心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许燕《人格心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人格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克服自卑感而追求优越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姆B.埃里克森C.荣格D.阿德勒【答案】D【解析】阿德勒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为了克服自卑,就必须赶上别人,甚至超越别人,这种赶超别人的努力倾向就是追求优越。

2.1937年,()出版《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A.弗洛伊德B.奥尔伯特C.高尔顿D.卡特尔【答案】B【解析】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37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

3.“随着人对外界事物的反复建构,人的构念系统也会连续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这是指下列哪一个构念定理()?A.经验定理B.范围定理C.建构定理D.组织定理【答案】C【解析】凯利的建构推论指一个人通过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未来事件。

4.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中,青春期(12~l8岁)的发展危机是()。

A.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B.勤奋感对自卑感C.同一性对角色混淆D.亲密感对孤独感【答案】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12~l8岁)主要的任务是建立一种新的同一性或自我认同感。

5.俄狄普斯(Oedipus)情结又称为()。

A.爱勒克拉情结B.恋父情结C.恋母情结D.恋爱情结【答案】C【解析】男孩心中产生的恋母嫉父的情绪纠葛,被弗洛伊德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6.下列对性格与气质相互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形成某些相同的性格特征B.气质不能够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C.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掩盖和改造气质D.性格对气质具有明显的影响【答案】B【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与气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许燕《人格心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许燕《人格心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许燕《人格心理学》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单项选择题1.()类型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行为表现。

A.性格B.人格C.气质D.能力【答案】C【解析】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2.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阶段:注意阶段、()阶段、再生阶段、动机阶段。

A.刺激B.反应C.保持D.操作【答案】C【解析】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3.从研究取向的角度看,问卷调查属于()。

A.实验取向B.相关取向C.临床取向D.观察取向【答案】B【解析】高尔顿开创性地研究人类个体差异及其与遗传的关系。

他强调三个因素,即个体差异、测量与遗传素质,同时重视将测验、评估、问卷运用于大量的被试,提出了相关系数的概念,以确定成组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些因素至今仍然是人格的相关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

4.特质论主要是探讨的()一种理论。

A.人格评价B.人格结构C.人格动力D.人格发展【答案】B【解析】一般认为,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此引发人的行为和思想,除了应答刺激产生行为外,也能主动引导行为。

5.悠闲自得,无时间急迫感,不喜争强,有耐心,能容忍等,这种性格属于()。

A.A型性格B.B型性格C.C型性格D.T型性格【答案】B【解析】B型人格的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喜欢需要审慎思考和耐心的工作。

6.“大五”人格结构模型中的五个因素是外倾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宜人性和()。

A.习俗性B.自制性C.责任心D.特异性【答案】C【解析】“大五”人格结构模型采用“神经质、外向性和开放性人格调查表”,通过因素分析揭示出在人格特质中存在着五对相对稳定的因素:①开放性,具有想像、情感丰富、求异、创造、审美和智能等特质;②责任心,具有胜任、公正、有条理、克制、谨慎、自律、成就、尽责等特质;③外倾性,具有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和乐观等特质;④宜人性,具有利他、信任、依从、直率、谦虚、移情等特质;⑤情绪稳定性(神经质),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和脆弱等特质。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讲解 人格心理学导论(圣才出品)

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讲解 人格心理学导论(圣才出品)

第1编人格心理学导论1.1绪论一、人格心理科学的特点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其他领域相比,在研究内容、研究策略和研究特征等方面特点突出。

(一)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人的心理差异1.人格心理学并不以研究人类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而是关注共同心理现象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

2.人格心理学家们从差异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不同人的心理差异现象,探讨人格差异现象的机制与规律。

3.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不是认知过程,而是认知风格。

(二)在研究策略上强调人格的整体统合性从心理学研究取向来看,可分为两种研究风格: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

微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细节的分析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宏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整体的综合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

下表是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策略的比较(如表1-1所示)。

表1-1微观与宏观研究策略的比较微观研究策略宏观研究策略研究领域研究思路研究单位研究系统研究方法认知心理学的主导研究策略人格心理学的主导研究策略从下至上的路径从上至下的路径小单位大单位各单元的分割与独立各单元的联系与统合注重客观分析与实验室中的方法注重主观分析与自然情景中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人来研究的方法1.微观研究策略(1)微观研究策略①微观研究策略是认知心理学所倡导的主导研究策略,遵循从下至上的研究路径,集合实验证据归纳出一般规律。

②在研究实施上寻求的是小单元操作,认知心理学研究者先将整体的内容切分成部分后再研究,将所研究的心理单元与其他不涉及的单元分离开,以防止被试心理反应出现“污染”现象。

③着重于基本的研究单位,如感知、记忆、思维等研究单位或者更小的单元。

(2)微观研究的优势和缺陷①优势a.实验结果更加精确明细。

b.认知研究者注重客观分析与实验室中的方法。

②缺陷:a.分解后的小单位可能已经不是或偏离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单位。

b.在“人造”的实验环境里,让被试对刺激进行反应,可能会低估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下所达到的准确水平。

郑雪《人格心理学》课后习题(人本论)【圣才出品】

郑雪《人格心理学》课后习题(人本论)【圣才出品】

第8章人本论一、概念题1.人本主义心理学答:(1)历史背景及理论来源西方心理学流派。

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和自我实现为主题。

既反对行为主义用机械的环境决定论来解释人类行为的本质,又反对精神分析过分关注人的生物本能的还原论思想。

号称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60年代正式形成,70年代迅速发展。

针对美国后工业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社会下人性异化,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自我选择的产物,以及对传统非人化心理学的否定,对人道主义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人类潜能运动的发展,对现代整体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等学科的吸纳,并受现象学、存在主义、东方哲学思想尤其是道教和禅宗思想影响的结果。

(2)代表人物主要创建者为马斯洛、罗杰斯、R.梅和布根塔尔。

(3)主要特点①在研究对象上,反对以动物与幼儿的简单行为或患者为对象,强调研究人,主要是健康的、整体的、出类拔萃的人。

②在研究内容上,专门研究人的高级的整合的动力心理,如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等更富有人生意义的根本问题。

③在研究方法上,主张以问题为中心而不以方法为中心,重视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强调采用整体分析和现象学方法。

(4)基本理论①以人性本善论为基本的人性观、动机理论和人格理论的支柱。

认为人性的内核是人的基本需要或似本能(潜能),坚信人有成长和实现的倾向,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至少是中性的,恶是环境影响造成的。

②以需要层次论作为其需要理论和动机理论。

③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对强化组织管理、教育改革、犯罪防治和心理治疗等有重要价值。

2.基本需要答:(1)含义人类动机的终极目标是基本需要。

马斯洛认为,要想充分理解人类动机,就必须着重研究结果,而不是研究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

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多种多样,但最终的目的似乎都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似本能的需要。

这些不断追溯下去,发现的不能再追溯的需要,就是基本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编人格心理学导论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与其他心理学科有哪些区别?
答: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其他领域相比,在研究内容、研究策略和研究特征等方面特点突出。

(1)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人的心理差异
①人格心理学并不以研究人类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而是关注共同心理现象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

②人格心理学家们从差异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不同人的心理差异现象,探讨人格差异现象的机制与规律。

③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不是认知过程,而是认知风格。

(2)在研究策略上强调人格的整体统合性
从心理学研究取向来看,研究风格可分为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

微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细节的分析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宏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整体的综合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

宏观研究策略是人格心理学所倡导的主导研究策略,遵循的是从上至下的研究思路,由人格理论出发,获得实证研究的支持;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上也能看出这一特点。

人格心理学发展的流程是:人性哲学一人格理论一咨询理论一咨询与治疗技术。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整体与部分的结合,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人来研究,以大的、功能性的结构单位来实现心理各成分的联结与整合,特别是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单位来作为研究单位,以说明人的复杂心理特征;为配合研究真实情境中的真实反应,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主观分析与自然情景中的方法。

(3)在研究特征上注重人的内部稳定性
①关注重点在稳定的人格特征上,而不是对外部刺激的一时反应。

②重视内部稳定成分以及这些成分是如何导致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反应的。

③认为仅从外部环境因素来解释人的复杂行为是不够的,还要寻找内部稳定的机制来解释人的全部行为,才能更恰当、准确。

④人格是个体内部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成分,它是在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由客观现实逐渐“内化”而成的。

2.简要论述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科学体系。

答: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有其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包含了理论、研究与应用三个方面。

(1)人格研究模式
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中,依据研究内容的特点差异,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即人格的一般模式和人格的差异模式。

①人格的一般模式
人格的一般模式主要研究的是人格的基本理论问题和人格的一般性规律。

如,人性哲学、人格界定、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成因、人格改变、人格测量等一般性理论问题和相应的规律性探讨。

②人格的差异模式
人格的差异模式主要是描述、解释、测量和预测人们的个体心理差异。

例如,人格心理学通过人格类型、人格维度、人格特质、人格风格等描述来确定人们心理差异的表现特征与规律。

(2)人格研究途径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有三种途径:人格的理论研究、人格的实验研究、人格的临床研究。

①人格理论研究
人格理论在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具有主导地位。

人格理论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理论范式多。

各种理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人格的基本问题,它们对世界的解释各有侧重。

应在接触各种理论后,经过思考形成一种综合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人的心理模式。

②人格实验研究
人格实验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操作,系统地将证据集合起来,提供可重复的结论,为理论升华提供实证基础。

人格实验研究方法可归结为人格特殊规律研究法和一般规律研究法两类。

③人格的临床研究
a.人格的临床研究强调完整个体的描述。

b.临床医生的经验性对成功的预测很重要。

c.临床学的资料多来自于结构不明确的方法。

d.临床操作有助于对此人的了解并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总的来说,临床方法的特点是非规范化的(非正式的)、非机械的、较主观的
(3)人格研究的科学体系
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人格心理学体系是理论、实验和应用相结合的产物。

理论研究提供了人格分析的结构框架,实验研究提供了事实证据,临床研究提供了应用价值。

理论研究经常是从假设出发的,这种理论假设是否成立,要经过实验研究来证实。

理论要靠实验来支持与修正。

相反,实验研究也不能单独构成科学体系,其零散的实证材料要
经过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归纳出规律,形成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相应的实践领域中。

人们在实践领域中,又会发现新的问题与现象,再开始新的一轮的循环。

3.学习人格心理学的意义有哪些?
答:(1)为其他领域提供基础知识
①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

人格心理学强调的是人心理的差异性,它提出了许多划分、描述、解释、预测各种心理差异的观点与方法,而任何心理现象的研究者都要涉及心理差异这个问题。

所以,人格心理学为其他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分析与解释结果的依据。

②人格心理学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理论与应用性知识
作为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人格心理学也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理论与应用性知识,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有助于提高理论逻辑思维的能力
①理论思维水平的提升
人格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人格理论的学习。

a.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前人的观点,更要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种观点,道理何在。

尤其是在综合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时,更需要较强逻辑思维水平,有序地融合好各种观点的冲突,在解释行为时知道哪种理论是最有效的。

b.融合各理论的合理之处,需要理论思维能力。

从微观的角度上讲,某一理论可能比较适用于某一特殊问题的解释。

从宏观的角度上讲,人格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因此对人格的完整理解解释来自于各种理论的合成,而不是某个单一理论。

理论的这种概括与综合性,
有助于提高人们把握宏观规律的能力。

②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对人格理论的学习要具有综合思维能力,我们学习人格理论的过程,需要通过理论综合形成最终理论体系,而且这是一项艰苦的思考过程。

③理论运用过程中的提升
命名不等于解释,这其中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水平与职业责任问题,对事物的解释包括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

因此,在学习运用人格理论去解释心理现象时,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3)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
每个人生阶段,都伴随着外在环境的许多变化,以及人格自身的内在变化。

学习人格心理学使每个人更了解自我,理解他人,完善自己,塑造健康人格,展示人格的力量。

4.如何评价人格理论,评价原則是什么?如何看待人格理论的地位与价值?
答:(1)评价人格理论的原则
①核心性原则
核心性是指一种理论的关键之处。

每种理论都有一个核心点,在这个核心点下展现一系列论点和论据。

这个核心点抓得是否准确是衡量理论价值的重要标准。

②广博性原则
广博性是指理论所能涵盖的范围。

好的理论应该是能够解释人类的所有或大部分行为。

广博性越好的理论,其所研究的范围也越广泛。

一个广博性差的理论,由于兼容性差而不能处理多变的现象或问题。

事实上,一个良好的理论不一定能够解释所有的行为,但在解释某一层面行为上却有独
到之处,也不失为一个好理论。

③简约性原则
a.一个好的理论应该是简明一致,要而不繁,易于理解。

b.人格理论的简约性还表现在人格研究中的理论结构点。

结构点可以帮助人们更简单明了地解释复杂的行为。

④验证性原则
一个人格理论体系中的任何论点都应该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特别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应该能够被操作化的。

理论与研究要具有关联性,如果一个理论能得到大量的、可靠的实验研究所验证,说明这一理论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⑤提示性原则
提示性原则是说明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引发人们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去发现未知的现象。

提示性原则就是看此理论是否具有引导功能。

⑥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说明了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一种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并应用在实践中。

(2)关于人格理论的地位与价值的看法
①理论具有价值
a.理论研究确定了一门学科的框架
b.理论对实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第一,理论确定了实验研究的目标,实验研究设计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

第二,引发人们对未被注意到的实证资料进行收集和探讨。

第三,理论对人格实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c.理论对研究者的思维起过滤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