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文言文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综合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分析综合教案
关于unet的面试题目UNet是一种常用于图像分割任务的深度学习架构。
它由Ronneberger等人于2015年提出,基于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的思想,通过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实现了高效而精确的图像分割。
在本文中,我们将回答与UNet相关的一些面试题目。
1. 请解释一下UN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UNet的结构可以分为编码器和解码器两个部分。
编码器由一系列卷积和池化操作组成,用于提取图像的低级特征。
解码器通过上采样和卷积操作将编码器的特征图逐渐恢复到原始图像的尺寸,同时进行特征融合,以实现精细的分割结果。
此外,UNet还引入了跳跃连接(skip connections),将编码器的特征图与解码器的特征图进行连接,以帮助解码器捕捉更多的上下文信息。
工作原理如下:首先,输入图像经过编码器进行特征提取,生成一系列的特征图。
然后,特征图通过解码器逐步恢复到原始图像的尺寸,同时与相应的编码器特征图进行融合。
最后,通过输出层进行分类,得到每个像素点属于前景或背景的概率。
整个网络通过反向传播来学习参数,使得输出的分割结果与真实标签尽可能地接近。
2. 为什么UNet在图像分割任务中表现出色?UNet在图像分割任务中表现出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UNet采用了编码器-解码器的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深度学习的表征学习能力。
编码器部分通过多层的卷积和池化操作逐渐提取图像的特征,使得解码器能够从不同尺度的特征中恢复出精细的分割结果。
其次,UNet引入了跳跃连接,使得解码器能够融合不同层次的特征信息。
这样一来,解码器可以利用编码器中更底层的特征图来获取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从而提升分割的准确性。
此外,UNet的网络结构简单而高效,参数量相对较少,适合用于处理小样本的图像分割任务。
这一特点使得UNet在医学图像分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数据集有限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良好的分割效果。
最后,UNet的网络结构易于扩展和改进。
文言文阅读 筛选文中的信息(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
文言文阅读筛选文中的信息(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文言文阅读:筛选文中的信息(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考点阐释】高考文言文的考点要求,是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从历年的命题来看,主要是人物传记的阅读理解(湖南省自主命题后更注重散文的阅读理解),传承古仁人的优秀品质,是文化传统的传承最重要的内容。
从历年高考选择的人物来看,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即注重对人物品质的评价考察。
这个考点,考查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的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
这种筛选有时要求指明信息的详细内容,有时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开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所谓“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即通读全文,找出根本信息,与题干中的内容相对照,比拟出是否与所要求的题旨相吻合,并从中筛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在筛选时要根据详细的内容逐步剔除不合要求的信息,最后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得到最终的答案。
【考题直播】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xx湖北卷)武技蒲松龄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
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僧问:“汝益乎?”曰:“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命李试其技。
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
僧又笑曰:“可矣。
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
”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
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
又教日,僧辞去。
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
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
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
”如是三言。
众相顾,迄无应者。
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
尼便笑与合掌。
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习的文言文知识点,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速度和准确度。
3. 通过对文言文知识的复习和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础知识回顾:文言文的句式、词类活用、特殊用法等。
2. 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篇目进行分析和解读。
3. 文言文翻译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和段落。
4. 文言文写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
2. 通过实例分析和解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言文的知识点和阅读技巧。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翻译和写作任务。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文言文阅读理解评估:通过选取的文言文篇目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3. 文言文翻译评估:对学生翻译的句子和段落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文言文写作评估:对学生写作的短文进行评估,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文言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或教辅资料,用于回顾和巩固文言文基础知识。
2. 选取的文言文篇目及其注释和译文,用于阅读理解和翻译练习。
3. 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文言文写作练习。
4.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文言文实例。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应提前准备和熟悉所选取的文言文篇目,包括原文、注释和译文。
2. 准备相关的文言文知识点复习资料,如PPT、教案等。
3. 准备写作题目和评价标准,以便于学生写作练习和教师批改。
4. 确保多媒体教学设备正常运行,如有需要准备教学视频或音频材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文言文知识点回顾,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复习的欲望。
4文言文的信息筛选和分析概括教案
4--文言文的信息筛选和分析概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从文言文中筛选和分析关键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
3. 通过文言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2. 分析概括文言文中的关键信息的方法。
3. 文言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筛选和概括信息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和分析概括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筛选和概括信息的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中的关键信息。
2. 分析概括方法,让学生学会从文言文中筛选和概括信息。
3. 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具体文言文。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分析成果,互相学习。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等。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
能够从文言文中筛选和概括关键信息。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的理解。
文中暗含的逻辑关系的把握。
七、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文言文材料,包括经典文章和现代改编文言文。
制作教学PPT,包含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指导和案例分析。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八、教学过程: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简要评估。
2. 通过一个简短的文言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上节课学到的阅读技巧。
3. 讲解并练习如何从文言文中筛选和概括信息,强调关键词和逻辑关系的重要性。
4. 分组进行案例分析,每组分析一个文言文段落,并讨论其中的关键信息和逻辑关系。
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教案
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筛选并提取文言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
3. 通过对文言文阅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高考文言文得分率。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实词虚词的识别、句子结构的分析、上下文的推断等。
2. 筛选并提取文言文中关键信息的方法:关键词的识别、主旨句的寻找、段落大意的概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的掌握,筛选并提取文言文中关键信息的方法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对复杂句子结构的理解,对文言文中隐含信息的挖掘。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的阅读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2. 第二课时:筛选并提取文言文中关键信息的方法的讲解与实践。
3.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文言文阅读题目,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4. 第四课时: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文言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以及对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文言文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七、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案例:收集一些典型的文言文阅读题目,作为教学案例。
2. 阅读练习题:设计一些相关的阅读练习题,供学生进行实践。
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八、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入一些文言文阅读的例子,引起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练习,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文中的信息(人教版高三)
文言文阅读之筛选文中的信息 (人教版高三)一、考点解说《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分析综合”的第一条要求是“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离开对信息的关注,读懂字义、词义和句子意思就毫无意义。
“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
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所作的深化了的进一步分析能力的考查。
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
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
人物传记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为表现人物品行的语句,非传记类作品的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为表达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的语句。
二、高考透视--2010湖北原弊[宋] 欧阳修1.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
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
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2.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
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
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
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
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
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此甚可叹也!3.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
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
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基本技巧1.2 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定义与意义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重要性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基本技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实例,演示筛选信息的过程第二章: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基本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技巧进行文言文阅读的能力2.2 教学内容关键词识别与提取:如何快速识别文言文中的关键词句子理解与分析:如何准确理解文言文句子信息筛选与整合:如何从文言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整合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关键词识别与提取、句子理解与分析、信息筛选与整合的方法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技巧第三章: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实践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本技巧应用于实际的文言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3.2 教学内容分析具体文言文实例,运用筛选信息的基本技巧进行阅读讨论如何将所学技巧应用于高考文言文阅读3.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实例,让学生运用筛选信息的基本技巧进行阅读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所学技巧应用于高考文言文阅读第四章: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策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题型与要求培养学生针对高考文言文阅读制定有效的筛选信息策略4.2 教学内容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题型与要求针对高考文言文阅读制定有效的筛选信息策略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题型与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探讨筛选信息的有效策略第五章: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实战演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战演练,提高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的能力5.2 教学内容提供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筛选信息的基本技巧进行实战演练分析并讲解学生解答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误区5.3 教学方法练习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讲评法:分析学生解答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误区,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指导第六章: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高级技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高级技巧培养学生运用高级技巧进行文言文阅读的能力6.2 教学内容推理与判断:如何根据文言文中的信息进行合理推理与判断文化背景知识:如何运用文化背景知识辅助文言文阅读文本结构分析:如何分析文言文的结构,把握文章脉络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推理与判断、文化背景知识、文本结构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言文实例,演示高级技巧的应用过程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综合训练7.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高级技巧进行文言文阅读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7.2 教学内容通过综合训练题,让学生运用高级技巧进行文言文阅读讨论如何将所学技巧应用于高考文言文阅读7.3 教学方法练习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综合训练题,巩固高级技巧的应用能力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所学技巧应用于高考文言文阅读第八章: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策略与技巧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策略与技巧培养学生针对高考文言文阅读制定有效的筛选信息策略8.2 教学内容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策略与技巧针对高考文言文阅读制定有效的筛选信息策略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策略与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探讨筛选信息的有效策略第九章: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全真模拟训练9.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全真模拟训练,提高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的能力9.2 教学内容提供高考文言文阅读全真模拟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筛选信息的基本技巧进行实战演练分析并讲解学生解答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误区9.3 教学方法练习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高考文言文阅读全真模拟题目讲评法:分析学生解答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误区,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指导第十章: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复习与提升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能力,提升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水平10.2 教学内容复习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基本技巧与高级技巧分析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探讨筛选信息的有效策略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复习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的基本技巧与高级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探讨筛选信息的有效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关键词识别与提取:如何在文言文中快速准确地识别和提取关键词是阅读筛选信息的核心。
4 文言文的信息筛选和分析概括教案
文言文的信息筛选和分析概括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恰当地了解什么是文言文的分析综合。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题掌握信息筛选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试题的分析重视文言文分析综合在高考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信息筛选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进行方法迁移,保证做题正确率。
教学方法:总结归纳、点拨教学教具:多媒体或复习用书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学生限时做题25分钟学生整体感知文段,其他学生纠错,共用时15分钟第二课时一、展示复习目标二、梳理知识系统文言文的信息筛选和分析概括文言文“分析综合”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分析综合呈现在高考试题中,可分为两种题型:一是筛选信息题,二是分析概括题。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往往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并考查。
在课标全国高考中一般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命题者所筛选提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判断。
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
常见题型是六个短句,分成四组,选出符合某人某种德行或某事某理的一项。
【常见设问方式】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正面(侧面)表达××人××品行的一组是典例2012年课标全国卷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
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
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燧怒曰:“初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
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轮对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
淳熙二年,进起居郎。
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
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
高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教案
高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教案高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教案学习重点:所谓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等。
高考的《考试说明》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列为现代文阅读能力的一条要求。
阅读,一定要有信息观念。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有效信息,因此在阅读中,就要特别注意阅读材料中提供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观点、新材料,要十分重视信息的获取,要十分重视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和吸收。
准确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需要具备对书面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有了较强的语感,阅读时就能迅速发现关键所在,辨清作品中的各种提法,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
敏锐的语感的培养,要通过平时多读、多思考、多品味才能获得。
金题体悟:(2002年高考第9题)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方法指导:上面说过,准确地筛选文中的信息,需要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但仅凭语感也不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如在做题时,要仔细将题目的选项与阅读材料作比照,对所涉及到的概念的并列、属种、交叉等关系,肯定、否定的提法,有关增减、强弱、大小、升降、先后等的变化及其条件中的叙述,有关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多加注意。
对材料中使用的起修饰、限制和补充作用的词语,切切不可放过,材料的叙述有时故意“绕弯弯”,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化繁为简,把它读懂。
还有一点应注意的就是应该知道选项中的干扰项的种种干扰角度,在比照材料中去识破它,如有的干扰项故意朝意思相反的方向说,把程度重的说轻,把数量少的说多等等,有的干扰项故意说绝对,说片面,或者说过头,或者说不及,有的干扰项故意说与题目无关的内容,有的干扰项故意说材料中并不具有的内容,有的干扰项故意说似是而非的内容,有的失之于窄,有的失之于宽,凡此种种,不能尽举,都是辨析筛选时应小心在意的地方。
文言文复习之筛选信息与概括分析专题教案
文言文复习之筛选信息与概括分析专题教案【课型类别】复习课。
【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与概括分析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 掌握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与概括分析类试题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学方法】1. 归纳分类讲解;2. 练习巩固。
【信息技术运用】相应内容做成PPT课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考点概说筛选信息和内容概括分析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命题者所筛选提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判断。
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作者在叙述某一事或说明某一道理时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叙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
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归纳和概括。
这个考点是历年高考必考考点,一般都着眼于对选文内容要点、中心思想的概括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
题型为选择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或作者观点态度)理解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备考方略1. 转变阅读观念。
转变阅读观念文言文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阅读,因为古文也是“文”,而不是一堆古汉语的材料。
高考突出考查考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强化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2. 由课内而课外,做好能力迁移。
高考文言文命题以取材于课外的材料为主,很少直接取材于课内,但其解题的依据、方法,乃至于技巧都存在于课内。
课本文言文的复习重要,一定要认真复习,做到消化吸收,惟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益于课外”。
3. 明了设题特点。
(1)张冠李戴。
把甲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乙人物身上。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分析综合教案
教学目标: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语文高考说明》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并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增强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分析综合能力。
2.基本的阅读和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一、考题导引1、(2010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及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及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余烬,敢及日月争明邪!且我及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综合-3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 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 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声誉著闻,历 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 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 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 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 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 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 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 四是叙郡内受灾,他一方面采用措施救济灾民,一方面 “上表陈状”,而不怕“获罪”;
❖ 最终写其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 能有这么旳分析,表白真正读懂了原文,解答有关试题 就会很以便。
❖ 让我们来看当年高考出旳两道题:
❖答案: D
❖ 解析:此题旳四个选项是按照原文旳自然 顺序编拟旳,对照原文及上面旳分析可知, 前三项都附合文意。
❖ 胡威心中疑惑,就引他说话得到实情,即知他是 爸爸帐下旳都督,就取出爸爸所赐给旳那匹绢偿 付给都督,向他致谢后与他分手。后经别旳使者, 详细地把这件事告诉胡质,胡质责打都督一百杖, 除去了他旳吏名。胡质父子如此清廉谨慎。所以 声誉广为人知,历位宰牧。晋武帝召见胡威,同 他谈论边事,谈话涉及到日常生活。晋武帝感叹 他爸爸旳清廉,对胡威说:“你与你爸爸相比, 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爸爸。”晋 武帝说“你凭什么以为不如你爸爸?”胡威回答 说:“我爸爸旳清廉行为唯恐别人懂得,我旳清 廉行为唯恐别人不懂得,所以我远不如我爸爸。” 胡威做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逝世, 被追赠镇东将军。
❖ 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 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 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 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 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 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 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 “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 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除州事。 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 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 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教案
一、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教案二、教材内容: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④《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文言文篇目;2. 各地高考真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目。
三、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信心;2.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地筛选文言文信息的能力;3. 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筛选文言文信息的能力;2. 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高考真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目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筛选文言文信息;2. 讲解:分析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如速读、关键词定位、句子结构分析等;3. 实践: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尝试运用所学技巧筛选信息;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筛选信息的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5.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阅读成果,归纳筛选文言文信息的方法和技巧;6.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文言文信息筛选的方法,讲解相关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通过讨论和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筛选文言文信息的能力。
课后练习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重要性;2. 技巧讲解:详细讲解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如理解句子结构、把握关键词、分析上下文等;3. 实践训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技巧;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和经验;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过程和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行教学调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筛选文中信息、分析综合课件
贺兰祥字盛乐。他的祖先与北魏一同兴起,他的后代有凭清
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川的,最终就在那里安家。贺兰祥的父亲贺兰初真,
年少时就很有名气,被乡里人看重。他娶北周太祖(宇文泰)的姐姐建安长公主 为妻。贺兰祥十一岁时父亲去世,他成了孤儿,为父亲守丧符合礼仪。他在 舅舅家长大,特别受到周太祖的喜爱。虽然在军旅中,周太祖却不断多方聘 请儒生教贺兰祥学习典籍。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
(西魏)大统十六年时,贺兰祥被任命为大将军。周太祖认为泾河、渭河灌 溉田地的地方,水渠堤坝因损毁而废弃了,就任命贺兰祥修建富平堰,开渠 引水,向东注入洛河。工程结束,百姓得到好处。 周孝闵帝即位,贺兰祥进封爵位为柱国,升迁为大司马。 当时晋公宇文
护掌权,贺兰祥和宇文护是表兄弟,小时候就互相亲近,有关军国的事务,
未期月,颇有惠政。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汉南流民襁负而至者,日有
千数。远近蛮夷,莫不款附。祥随机抚纳,咸得其欢心。时盛夏亢阳,祥乃 亲巡境内,观政得失。见有发掘古冢,暴露骸骨者,乃谓守令曰:“此岂有年。州境先多古
墓,其俗好行发掘,至是遂息。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 珍异。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梁雍州刺史、岳阳 王萧詧③钦其节俭,乃以竹屏风、絺绤④之属及经史赠之。祥难违其意,取 而付诸所司。太祖后闻之,并以赐祥。
(西魏)大统十四年时,贺兰祥被任命为都督、荆州刺史,进封爵位为博陵郡 公。在此之前,贺兰祥曾经代理荆州事宜,虽然没满一个月,却施行了许多 惠民政策。到这次重新前往,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因此汉南那些 流离失所的百姓背着婴儿来到这里的,每天都有上千人。远远近近的少数民 族,没有不诚恳归附的。贺兰祥依照形势安抚接纳,使他们个个欢心。当时 正值盛夏酷暑,贺兰祥就亲自巡查境内,考察政务的得失。看见有人挖掘古 墓,使尸骸曝露在荒野,就对守令说:“这哪里是仁者治理时所应当发生的 事呢!”于是下令当地管理者安排收殓埋葬,于是,那一天就下了场及时的 好雨。那一年,荆州地区大获丰收。荆州境内原先有许多古墓,当地风俗喜 好挖掘古墓,到这时这种风气就停息了。 贺兰祥虽然是周太祖的近亲,但是他品性清正俭素。荆州南与襄阳接壤, 西与岷、蜀相通,所产出的物品,多是各种珍奇异物。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 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梁国的雍 州刺史、岳阳王萧詧钦佩他的节俭作风,就拿竹屏风、葛布之类的东西和经 史书籍赠送给他。贺兰祥难以违背萧詧的好意,就接受这些物品并交给主管 官吏。太祖后来得知这件事,把这些物品都赐给了贺兰祥。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文言文知识,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对文言文进行深入探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复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阅读理解:通过对典型文言文段落的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文言文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关键词、句子成分分析、修辞手法等方法,深入理解文言文。
3. 文言文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将所学文言文知识运用到写作、翻译等实际场景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要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文言文阅读理解: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锻炼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文言文分析方法讲解:针对所选文言文,讲解如何运用关键词、句子成分分析、修辞手法等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4. 文言文综合运用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翻译等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文言文阅读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分析综合能力:通过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文言文分析综合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段落,用于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
2. 分析综合方法指导: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分析综合方法。
3. 课后练习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言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方法。
3. 练习巩固: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分析综合的方法。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文言文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分析综合方法。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3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3 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教案【目标要求】《考试说明》将本考点要求由原来的“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修改为“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这样一改,使考试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的着重考查思维的结果变为考查思维的过程。
着重点变了,考试的难度也就增加了。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中的“信息”指文章中要告诉读者的内容,是一种认识、发现和感受。
也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等。
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文章本身的主要内容上。
一段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涉及的有关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释,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语句等。
“筛选”就是将主要信息是与次要信息、冗余信息区分开。
整合”就是“调整组合”的意思。
【网络透视】信息指文章中要告诉读者的内容,是一种认识、发现和感受。
1.“重要信息”标准:①基本概念和新知识点。
②对重要概念及知识进行解释和阐述。
③最能表现作者意图的句子。
(1)正确提取:主要信息是与次要信息和冗余信息要分辨区分开来。
(2)正确辨别:①确认检索区域,即必要信息的位置,概念范围大小,涉及的范围。
②根据问题指向将题目与阅读材料进行比较,发现误差,进行梳理或提取主要信息,舍弃冗余信息,然后进行恰当转换,在转换中注意区别和避免下列一些问题的出现,以偏概全,转换不全,主客错位,因果颠倒,无据推断,已然将然混淆,而这些问题也是命题人惯用的命题手段,只要我们识别出了这样一些陷阱,解题就不难。
2.提取和筛选的对象:一定要研究题目,弄清楚筛选的对象概念外延有多宽,在那一个段,那个词是核心符号,二要准确组织文字表达。
提取和筛选的对象有如下一些:(1)摘录起始句,这主要适用结构思路的分析把握。
(2)确认中心,这主要适用对内容要和主旨及态度归纳分析。
(3)查找对应隐含句,这主要适用对具体语句的概括、阐述、解释。
【活题精析】(例1)2002年高考全国卷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沙尘暴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却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共含4篇),欢迎阅读! 篇1: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教学目的: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语文高考说明》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并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增强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践导学式教学过程:一、引言前面我们重点复习了文言文的常见实词和虚词,并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串讲式地复习了文言文的句式及句子的翻译。
这些基础知识的复习,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分析综合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集中复习#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能力。
二、揭示课题:篇2: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课的教案三、考试要求: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今年高考对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1、筛选文中的信息: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各种信息——加以正确的判断。
(板书)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进行逻辑思路分析——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及主题。
(板书)3、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概括出作者对某一事件或道理的观点态度。
(板书)小结:根据对高考说明的分析理解,我们不难看出:加强阅读,提高文言词句的理解、疏通能力,是增强我们提高阅读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前提。
因此,我们首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文言词句的理解疏通能力。
四、阅读下面语段,分组设擂翻译要求:1、以组为单位,全班分为二组,每组选1#2人为组长。
2、每组各读一遍。
(读得准确、流畅的,计5分;相对的,计3分)3、以设擂台的形式,相互设疑、相互翻译。
以翻译数量的多少和正误与否,确定胜负。
每组最多只能设二句。
(每句5分。
翻译正误分。
计:5、3、0分)4、简述解题思路和方法。
文言文阅读指导之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综合
文言文阅读指导之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综合文言文阅读指导之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综合【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
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通盘思考。
分析综合不是互相孤立、可以截然分开的,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
一般思维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
⑴筛选文中的信息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透析】“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筛选出来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
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
综合分析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并提取信息,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推理,要求能说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某个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特点进行评论。
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教案高考文言文阅读筛选信息教案一、筛选信息的解题步骤1.阅读,就是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与层次重视对全文通读,明确基本信息。
记叙性的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前因后果;议论性的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
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在运用“跳读”法时,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
这些重要的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评论性的文字等。
2.查找,就是要依据题干要求,判明信息的指向,带着问题,去理解、辨析如“田单兵不厌诈手段”即规定了信息指向,其中“诈”更是关键,答题如不能以“诈”引导思考的方向,肯定会失误。
3.辨别,就是要辨明信息的边界信息的`边界规定了信息的外延。
如“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陈述的对象是燕王不是田单,虽然能间接表现田单行反间计的“效果”,但不属于“兵不厌诈”的实施手段。
4.判断,就是判断正误,选出准确的答案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往往用“张冠李戴”“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办法迷惑人,解题时要认真分析辨别。
二、阅读史传类文字,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应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2.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3.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6筛选文中的信息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考点16 筛选文中的信息教案【目标要求 】近年来,高考试卷均把对文章总体把握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头戏,放在最后,有两题,题型均为选择题。
近五年来考查的内容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考查对人物言行主张或品德形象的概括能力;二是考查对总体文意的叙述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的判断能力。
【网络透视】文言文同现代文一样,都是由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组成的。
这项考试内容要求的是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事、理、情、言、时、地等语言信息,从而对试题提供的选项信息进行辨析和判断,或者根据试题要求对有关信息进行提炼表述。
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试题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文段中的有关词句可以成为筛选和提供的信息,文段才层次结构或语言技巧也可以成为筛选和提取的信息,文段中所反映的有关人物品行的言行细节或体现某一观点的几个依据等更可以成为筛选和提供的信息。
所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是将测试考生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来设置的。
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时,最重要的阅读要求是准确把握筛选和提取的条件,因为筛选和提取的条件有时是明示的,更多的情况下是隐性的,所以做题时要认真研究和把握筛选和提取的条件。
具体说,要提高完成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试题的准确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注意理解全文,基本扫清文字障碍,这是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基础前提;二是要在文言文阅读实践中养成对于重要信息的敏锐语感,这是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条件;三是要掌握做题的一般方法,即先利用题干信息确定筛选和提取的标准和角度,然后找到信息所处的阅读区间进行比较研读,最后根据题干要求对试题所列的信息选项进行辨析判断,或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文字表述。
【活题精析 】200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例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与“忠于唐”的一组是(原文见考点12) 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凡所陈奏,……矩辄以闻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综合教案教学教案1110 1519文言文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综合【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分析、综合)“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
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通盘思考。
分析综合不是互相孤立、可以截然分开的,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
一般思维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
⑴筛选文中的信息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透析】“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筛选出来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文章中,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
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
综合分析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并提取信息,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推理,要求能说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某个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或的观点态度和写作特点进行评论。
以2004年全国卷为例: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
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
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大守不为理。
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
后大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①雨,谷稼以登。
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
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
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
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
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
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
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②,亡身进贤。
”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注] ①澍雨:及时降雨。
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例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D.③⑤⑥例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尝品性正直。
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
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孟尝很有才能。
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盂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
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信息,指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出符合指令的信息。
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
历年高考要求提取的内容大多是通过人物言、行反映人物思想性格、道德情操和才智等几个方面。
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
例1,本题着重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道题出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这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我们先要弄清“仗义执言”的内涵:“根据道义和事理,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
再对照这一概括性论断去分析题面的每一个句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选择。
第①句“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是承接上文“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而来,能够看出孟尝不满于郡守判决,挺身而出,述说真相,故能体现出“仗义执言”。
第②句“因谢病去,妇竟冤死”,是说孟尝在仗义执言、述说未果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及孝妇的最终结局,与题干没有联系。
第③句“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是说郡中连旱二年,后太守询问原因时,孟尝去说明事情的缘由,这应当是“仗义执言”的一种表现。
第④句“宜戮讼者,以谢冤魂”,是孟尝建议杀掉诬陷之人来给孝妇谢罪,也能体现出“仗义执言”。
第⑤句“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是承接上文“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后的结果,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第⑥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这是孟尝任合浦太守时采取的措施,这一句也跟题干没有联系。
理清了这六句话的内容,这道题的答案就清楚了,正确的选项是①③④,即B 项。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事件或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历年高考要求概括、分析的内容大多在论点的某个依据、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某事发生的原因或发展导致的结果等几个方面。
又如例2,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这道题的题面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然后选取其中比较重要的四个作为切入点进行概括分析:为孝妇洗白冤情、任合浦太守时移风改政、离任时百姓挽留、杨乔赏识举荐。
例中D项所拟的题面“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
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其“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没有错,问题出在“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原文的表述是“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这里“见”表被动,“竟”为最终,“竟不见用”即最终没有被任用。
所有说这一项虽有对的部分,但整体上看,它是错误的。
三、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的是,分析概括在记叙某一事件或人物时,所直接或含蓄表达的观点看法、态度倾向。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或用现代观念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
祖佗,矩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
及长,博学,早知名。
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
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
大业初,西域诸蕃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
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
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
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牴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蕃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
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
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
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
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
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
”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
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
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斐矩传》)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斐矩佞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
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例3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影随”。
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这道题要求分析的观点态度。
解析:答案是B。
此题是高考的新题型,司马光说,“裴矩佞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就是强调裴矩之变非裴之变而是君王之功。
司马光在本段中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影随)。
考生应当注意,《资治通鉴》本身就是给君王作辅证,司马光当然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
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
【粤题精讲】1、2015年广东高考题2、(2015年广东)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
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
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归纳概括能力。
A项“厉武将军”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访的官名。
B项,文中“被皇帝赏识”并非因“蒙冤不会忍气吞声”,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
D项,把“采纳”误解为“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答案:C。
3(2015年广东)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B 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于是渐不信孤C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D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名师剖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