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季13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5山东春考语文试题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迁徙(xǐ) 脊梁(jí) 并行不悖(bèi)旌旗蔽空(jīn)B.窥视(kuī) 裸露(lòu) 相形见绌(chū) 欲壑难填(hè)C.端倪(ní) 俯瞰(kàn) 强聒不舍(guō) 惊鸿一瞥(piē)D.譬如(bì) 喧嚣(xiāo) 搔首蜘蹰(zhí) 怒不可遏(è)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B.科学家们称这种行踪鬼秘、忽隐忽现的岛屿为“幽灵岛”。
C.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能对周围的事物莫不关心。
D.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那歌曲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①走在林间,天色微暗,行人渐少,____几声鸟鸣,为山林平添了几分寂静。
②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端午节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③自闭症患者自我封闭。
他们____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无法对他人的肢体语言予以适当的回应。
A.偶尔祛除既又 B.偶然驱除既又C.偶尔驱除因为所以 D.偶然祛除因为所以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啊!壶口高峡,你这黄河的奇迹,华夏大地的骄傲。
B.丝丝春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春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C.营养学家指出,富含铁的食物很多,如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
D.这里树木繁多、葱茏茂密,奇山异石、雄奇美丽,流泉飞瀑、蔚为壮观。
职业模块工科类语文期末练习试卷
安海职校2015年秋季学期机械机电部13级期末练习《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适用:13五年专)友情提示:本试卷所有题目的答案都要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数.落(shǔ)挪.动(nuó)蔓箐.(jīng)气喘吁.吁(xū)B.砖砌.(qì)咆哮.(xiào)怒号.(háo)散.落(sǎn)C.昵.称(nì)窗槛.(kǎn)颤.抖(zhàn) 瞥.见(piē)D.瞅.见(chǒu)唠.叨(láo)殡.仪馆(bìn)闲逛.(guàng)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融.会(融合)金融.(流通)融融..(形容和睦欢乐的样子)B.耸.肩(微抬肩膀)高耸.入云(耸立)危言耸.听(直立)C.躬.身回礼(弯下)躬.亲(亲自)躬.行(弯下身子)D.绷.断(撕裂)咯绷.脆(表示程度深)绷.脸(板着)3.下列格局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中国互联网现有上百万个论坛,2亿多个博客,网民每天发部博客文章超过400万篇,各类论坛每天新增的贴文更是难以计数。
B.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低炭经济,我们更应该带头过低炭生活,C.铁道部表示,今年的春运一定会让广大出行的旅客既走得了,又走得好,决不让一个旅客在车站和码头回不了家。
D.甲状腺疾病与工作压力、放射等多个因素有关吗,是否由缺碘引起,很难做叛断。
4、下列汉字在《新华字典》中查找的方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岳”,查音序“Y”,音节为“yue”;部首为“丘”,除部首外3画。
B、“莲”,查音序为“L”,音节为“lian”;部首为“艹”除部首外6画。
C、“衷”,查音序为“Z”,音节为“zhong”;部首为“衣”,除部首外4画。
13级语文期末试卷
13级语文期末试卷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13级语文期末试卷姓名班级分数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4分)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募.捐描摹.羡慕.蓦.然回首B、挑衅.湖畔.叛.变绊.手绊.脚C、倩.影靓.女靖.康草木菁菁..D、奴婢.麻痹.裨.益纵横捭.阖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游目骋怀同仇敌忾蓊蓊郁郁充耳不闻B、熙熙攘攘仁慈恻隐面面相觑人弦俱寂C、穿凿付会拆中是非屏气凝神强弩之末D、越俎代庖脍炙人口报仇雪耻蒙冲斗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制造假烟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B、《女娲补天》的故事,虽然是地老天荒....时代的神话,但至今仍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C、他讲笑话从不嬉皮笑脸,当你笑个不停时,他仍道貌岸然....地讲下去。
D、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
4.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解放后对淮河进行了综合治理,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很大。
②许多国际友人,也在这东方的节日情调中,和中国朋友一起选购着鲜花。
③当然,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对待关系。
A、受益沉醉不是/就是B、收益沉醉不是/而是C、收益陶醉不是/就是D、受益陶醉不是/而是5、下列各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2015年小学毕业班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2015年小学毕业班期末检测语文试卷(试卷共4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卷面书写(5分)1.将下面的诗句抄写在横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
(5分)二、积累运用 (35分)(3)“临”在“夜幕降临”“居高临下”“临阵磨枪”中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
( ) (4)“身临其境”四个字按音序排列顺序是:境、其、临、身。
( ) 2.我能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h èn ɡ z āo b ú x ìn ɡ 今年6月1日夜晚, “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突遇龙卷风而( )。
ku án ɡ f ēn ɡ b ào y ǔ持续的( )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面对生命,谁都没有放 q ún c è q ún l ì zh òn ɡ zh ì ch én ɡ ch én ɡ弃,大家( )、( ),尽全力救援。
尽管如此,仍然有400多人遇难。
此次事件带给我们无尽的哀思和警醒。
3.我能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粗犷.(ku àn ɡ) 见微知著.(zh ù) 摩.(m ā)平 B.勾.(ɡòu )当 号.(h áo )啕大哭 刚劲.(j ìn ɡ) C.蜷.(ju ǎn )缩 含糊.(h ú)其辞 头涔涔..(c én ɡ)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不落窠臼 脍炙人口 一反长态 别具一格 B.孜孜不倦 惴惴不安 落荒而逃 革故鼎新 C.奋不顾身 精兵简政 无缘无故 迫不及待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我们知道北京人除夕夜家家 ,不许 ,鞭炮声 。
A.灯火通宵 中断 通宵达旦县(市、区) 小学 姓名 考号 …………………………密………………………………………封 ……………………………………… 线…………………………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13级语文期末试卷2
泉州电子科技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13级语文 期末考试卷A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校.勘(ji ào) 氤氲.(y ūn) 镌.刻(ji ān) 强聒.不舍(gu ō) B 骈.进(pi án) 紧蹙.(c ù) 边塞.(s ài) 锲.而不舍(q ì) C 挨.打(y ái) 亵.渎(xi è) 窥.探(ku ī) 包裹.(gu ǒ) D 蕹.菜(w èng) 静谧.(m ì) 执拗.(ni ù) 拜谒.(y 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举世闻名 炯然不同 饮誉中外 情不自禁B 不偏不倚 气宇轩昂 物美价廉 烽拥而至C 名不虚传 忧心忡忡 梦寐以求 奄奄一息D 坐收渔利 蒸蒸日上 大名顶顶 长驱直入 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只有你们年轻人才会对流行歌曲这么感兴趣,老年人这方面的兴趣就 多了。
②面对鲜花和掌声,她没有说一句话,只是 笑了。
③确定病情之后,主治医师王教授决定立即给他 手术。
④为了更好地 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市政府近日设立了热线电话。
A 淡薄 灿然 实行 沟通 B 淡泊 粲然 施行 勾通 C 淡薄 粲然 施行 沟通 D 淡泊 灿然 实行 勾通 4.下列语句中加重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10月23日以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至全世界,都被车臣非法武装制造的人质劫持恐怖事件搅得天翻地覆....。
B 、每当春节临近,外出打工的都要衣锦还乡....。
C 、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
D 、短短的几年工夫,这个村子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家家都饱食终日....,不再愁吃穿了。
5.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知曾几何时,报纸书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缅怀往事的文章,慨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冷漠。
最新校际联考秋学期第一次考试13级--语文试卷与答案
校际联考2015秋学期第一次考试13级语文试卷与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共48分)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项是()A.鞭笞./整饬.篡.改/编纂.刚愎.自用/无裨.于事B.干涸./曲高和.寡癖.好/否.极泰来比较./犯而不校.C.诱哄./起哄.阜.盛/蚌埠.蛊.惑/余勇可贾.D.稽.首/无稽.之谈戏谑./琐屑.如丧考妣./蓬荜.生辉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那夹江两岸连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宵;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B.这秋蝉的厮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C.伴随着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而非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
D.当我们驶下崆岭滩时,果然是一片乱石林立,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找寻小径拔涉前进了。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易.帜(更换)荒草萋萋..(草木凋零的样子)游目骋.怀(放开,尽量展开)B.娇.妍(美丽)命运多舛.(不顺、不幸)引吭.高歌(大声)C.援.例(引用)余音袅袅..(摇曳)感.同身受(感受)D.寒暄.(温暖)面目全非.(不相似)望洋..兴叹(仰视的样子)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B.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们应该费尽心机....地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C.这个小偷汲取上次失败的教训,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D.叙利亚危机的解决应充分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切不可强迫其改头换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俄罗斯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禁止政府官员使用进口汽车,推行住房商品化,以及精简包括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等。
2015年1月13级升大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13级、升大专业、13级升大1~6班、出题教师何国强)班别:姓名:学号:______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8页,七个大题,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一、基础知识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 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 数落(shǔ)挪动(nuó)蔓菁(jīng)气喘吁吁(xū)B砖砌(qì)咆哮(xiào)怒号(háo)散落(sǎn)C昵称(nì)窗槛 (jiàn)颤抖(zhàn)瞥见(piē)D瞅见(chǒu)唠叨(láo)殡仪馆(bìn)闲逛(guàng)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暄一筹莫展草菅人命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耐烦怙恶不悛不落巢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奈烦挺而走险流言蜚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暴燥徒有虚名莫名其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A. “男人?”苏艾像吹小口琴似的哼了声说,“难道男人值得——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
”B. “十二,”她说,过了一会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再接着是几乎连在—起的“八”和“七”。
C. “我要呆在这儿,和你在一起。
”苏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藤叶。
”D. 大夫今天早晨告诉我,你很快康复的机会是——让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他说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4. 选出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 苏艾正在画插图,忽然听到一个虚弱..的声音重复了好几遍。
B. 苏艾在楼下那间灯火黯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
C. “她会把死和藤叶联系在一起?笑话。
”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D. 她非常担心,惟恐那个虚弱得像是枯叶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联系,真会撒手去世中。
133语文考试试卷2015.1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用13级语文第一册综合试卷2015年1月(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考试形式:闭卷。
命题人:万君华)系科班级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20分)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包庇(bì)抓阄(jiū)玷污(diàn)羸弱(léi)B.老妪(qū)笑靥(yè)机械(j iè)湍急(tuān)C.亲家(qìng)禅让(chàn)酗酒(xù)琵琶(pā)D.浸渍(zé)造诣(yì)狭隘(yì)堤坝(dī)2. 选出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A、怪涎峥嵘憋闷意兴盎然B、寒暄会晤揣揣不安言简意該C、灸手可热弛名中外砌而不舍穿流不息D、好高骛远沓无音信欢度春节恬不知耻3、加粗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素昧平生素不相识安之若素朴素B、厚此薄彼日薄西山菲薄瘠薄C、奇闻轶事奇耻大辱奇观奇葩D、史无前例例行公事发凡起例惯例4、下列词语构成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披坚执锐粗枝大叶防微杜渐平展如镜B、礼尚往来轻如鸿毛退避三舍驾驭自如C、防治疾病顿开茅塞毛遂自荐叶公好龙D、衣冠禽兽孜孜不倦一丘之貉杞人忧天5、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____只能作出这发现,____已经是幸福的了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个领域,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其中任何领域他都不是肤浅的研究的A、虽然也即使甚至尽管B、尽管却然而即使而且C、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D、即使也甚至因为所以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为了搞清事故的原因,公安局决定立案___(2)明月下的故乡是多么的____(3)他把散落在地上的水泥一点点地____起来(4)一个____的人是难有负重的A、侦查肃静收集草率B、侦察宁静搜集轻率C、侦查宁静收集轻率D、侦察安静搜集草率7、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两天前我和张总相约在北京见面,今天,我们果真在北京不期而遇了B、学会使用书目,常常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C、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想一想,你就不会如此责备我了D、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让家长啼笑皆非,难以回答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职工讨论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B、每个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栋梁之才C、经过教师的帮助,我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D、我们自豪的是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9、选出与例句的语法结构相同的一项()例句:学生请教师讲话A、他第一个举手报了名B、你总是很积极的C、老师反对学生吸烟D、海面上出现了一艘船10、选出是复句的一项()A、这正是因为即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B、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C、话是传达感情的,生活不同,话就不同D、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二、填空题(10分)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百舸争流。
人教版2015年春季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人教版2015年春季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八年级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胡髭(zì)尴尬(gān)粗劣(lüè)两颊(jiá)B.侏儒(zhū)粗糙(zào)甲胄(wèi)纠缠(jiū)C.朔方(shuò)无垠(gēn)掩饰(shì)鬈发(quàn)D.敦实(dūn)颔首(hàn)乡绅(shēn)长髯(rán)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粗织滥造藏污纳垢郁郁寡欢鹤立鸡群B.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致疑C.暗然失色广袤无垠气宇轩昂引人注目D.平淡无奇能工巧匠小巧玲珑入木三分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我们长大了,所以目光变得更深沉些;心地也变得更宽广些。
B.做事前,要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件事?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好?C.书房布置得简朴文雅,右面墙上挂着一幅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信任具有强大的力量。
一个人只有被他人充分理解、信任之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赵小上扭伤了脚,疼得长吁短叹。
B.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C.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D.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
5.6.A.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B.到崔家庄之后,我才知道除了《国语》之外,本来还应该有《算术》和《常识》,因为“弄不成”弄不到这两本书,我们就只念一本《国语》。
C.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D.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
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7.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副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节真让人敬佩!B.广州恒大诚邀“银狐”里皮出任新帅。
2015年春季学期语文试卷
陈雄明的期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7题每题2分,第8题8分,每空一分,共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凫水(fú)归省(xǐng)蓦然(mî)冗杂(rǒng)B.惬意qiâ) 粲然càn)嗔视(chēn)齁声(hōu )C.呓语(yì) 凛冽(lín) 吞噬(shì)斫痕(qí)D.栅栏(zhà)砭骨(biān)余暇(xiá) 阴霾(mài)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来势凶凶荒草萋萋家喻户晓鞠躬尽瘁B.相得益彰迫不急待石破天惊眼花缭乱C.生意葱笼孜孜不倦秩序井然梦寐以求D.冻饿之虞聊以自慰郑重其事知足安命3.下列画线句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当记者们驱车来到新校区,看到一栋现代化大楼拔地而起,耸立在新区时,不由得啧啧称赞:这里的教育发展真不简单,简直令人触目惊心。
B.两人由于连日来的疲劳,一坐下来,情不自禁地打起盹来。
C.《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徐庶大多是狗尾续貂之作,艺术成就根本无法与原著相提并论。
D.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她想一想,你就会同情她的处境,不会对她这样求全责备了。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目前某些电影、电视音乐创作的粗俗化、简单化倾向,日前,中国电影音乐家学会的大约50多位作曲家聚会北京,对此进行了严肃批评。
B.衬衫款式多样,无论男女衬衫都设计得轻松活泼,使顾客能充分地表现个性。
C.对排污入湖的四家重点污染源,已限期采取分散治理和综合治理的措施,确保工业污水不再入湖。
D.必须经过思索,把学习所得变为自己思想上的血肉,正像胃袋分泌胃液摄取食物的营养一样。
5.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现代作家B.《狼》—-蒲松龄—-清代文学家C.《最后一课》——都德——德国短篇小说家D.《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屠格涅夫——俄国作家6.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湍急;,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2015年春语文学科初三年下学期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2015年春语文学科初三年下学期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1)荟汇 xiáěr (2)D2.(1)直挂云帆济沧海(2)不辞辛苦出山林(3)在河之洲(4)黄鹤一去不复返(5)最爱湖东行不足(6)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7)将登太行雪满山(8)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望峰息心窥谷忘反(1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豆腐西施圆规4.(1)(3分)少年立志要与国家、民族利益(国家梦想)紧密结合,个人梦想的实现要有利于国家的强盛美好。
(2)(3分)要点:要将梦想付诸行动(行动),不惧困难,坚持不懈(毅力)。
(每点1分)(3)(3分)示例:同学们,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因拼搏而精彩。
愿同学们扬起梦想的风帆,与“中国梦”同行,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人民幸福而努力!(称谓1分,内容1分,有文采和感染力1分)二、阅读(一)5.(1)支同肢,肢体。
(2)名词作动词,腰里挂着(3)做,写。
(4)游历。
6.A7.(1)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2)他既经游览,就一定写诗抒发感受,记写景物时世的变迁。
因此他的诗歌在入川以后愈加工妙。
8.古人十分重视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许多人不是只读死书,强调读书的同时要进行游历,扩大自己的视野,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许多大作家都是在游历中增长见识,提高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像李白、杜甫、柳宗元等都是在游历中有感而发,写出许多好作品。
能举出例子,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谈也可。
(二)9.(1)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2)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10.(1)时间的残酷(2)人生的短暂(3)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4)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11.是开放性试题,答案略。
12、但再“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2015年山东省春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祥解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迁徙.(xǐ) 脊.梁(jí) 并行不悖.(bèi)旌.旗蔽空(jīn)B.窥.视(kuī) 裸露.(lòu) 相形见绌.(chū) 欲壑.难填(hè)C.端倪.(ní) 俯瞰.(kàn) 强聒.不舍(guō) 惊鸿一瞥.(piē)D.譬.如(bì) 喧嚣.(xiāo) 搔首蜘.蹰(zhí) 怒不可遏.(è)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B.科学家们称这种行踪鬼秘、忽隐忽现的岛屿为“幽灵岛”。
C.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能对周围的事物莫不关心。
D.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那歌曲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①走在林间,天色微暗,行人渐少,____几声鸟鸣,为山林平添了几分寂静。
②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端午节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疾病。
③自闭症患者自我封闭。
他们____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____无法对他人的肢体语言予以适当的回应。
A.偶尔祛除既又B.偶然驱除既又C.偶尔驱除因为所以D.偶然祛除因为所以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啊!壶口高峡,你这黄河的奇迹,华夏大地的骄傲。
B.丝丝春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春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C.营养学家指出,富含铁的食物很多,如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
13级15年2月期末试题1
淄博市工业学校2013级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小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小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A.唆.使(suō) 一瞥.(piě) 一椽.破屋(chuán) 恪.守不渝(kè)B.羁.绊(jī)愠.色(yùn)荒谬.绝伦(miù)得鱼忘筌.(quán)C.狷.躁.(juàn)拘泥.(ní) 罄.竹难书(qìng)面面相觑. (xū)D.暴虐.(nǜe)戕.害(qiēng)舐.犊情深(tiǎn) 忐忑.不安 (t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相濡以沫臻于完美浓墨重彩众判亲离B.浮想联翩生死抉择并行不背兴高采烈C.忧心忡忡耸峙云霄天赐机缘楚材晋用D.走投无路测隐之心永葆荣华凭心而论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村长说:“这里原来是一片荒野,走出四、五十里也见不着一个人。
”B.这件事是不是他干的?我们调查清楚后再下结论。
C.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D.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应该怎样提高服务的质量,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晚霞____了,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②巨大的海洋就像是天然的温箱,是____原始生命的温床。
③______把一种想法紧锁在心头,_____哪怕把它倾吐给一座雕像,也是多少有点益处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春季13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 奴婢.麻痹.稗.草大有裨.益
B 剥削.削.减瘦削.日削.月割
C 呐.喊木讷.出纳.按捺.不住
D 开辟.复辟.鞭辟.入里开天辟.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张驰有度老生常谈貌合神离金榜题名
B平心而论相辅相成墨守成规消极怠工
C贻笑大方丰富多彩精神焕发娇生惯养
D无可奉告源远流长例行公事共商国是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他们绝对不让我们的______受到任何现代事物的干扰。
(2)这也是一种文化美,因为古老的文化都具有______的时间的意味。
(3)谢里曼说,在-----出这些震惊世界的迈锡尼宝藏的当夜,他在这荒凉的遗址上点起篝火。
A 视野悠远发掘
B 视力悠久发掘
C 视野悠久挖掘
D 视力悠远挖掘
4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肖邦的作品______为欧洲的音乐增辉,_______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
他的创作是-----博大精深,又是_______有意识地自成一体,______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份。
A.因为所以如此所以
B.不仅而且如此如此
C.不但而且竟竟所以
D.因为所以竟竟因此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到了学校以后,唉,天有不测风云,下雨了。
B.从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C.今年注定是一个多雨的季节。
D.学校团委号召广大青年团员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活动。
6.下列句中加点字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
..灰飞烟灭。
..声。
B.谈笑间,樯橹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
..十万斩阎罗。
....落玉盘。
D.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
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学校对面二、三十米的地方有一个网吧,有的孩子经常来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B.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民族利益而死?
C.整治马家沟河的消息传出后,许多市民非常关心这条河怎么治理?两岸的居民怎么办?
D.辛弃疾的《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元夕观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的情景。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文学史上,常有作家并称的情况,如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苏东坡和辛稼轩被称为“苏辛”。
B.《聊斋志异》是一部白话长篇小说集,大部分作品是通过花妖鬼狐的故事来折射或直
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C.肖邦是芬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誉为“钢琴诗人”。
D.在《古希腊的石头》的作者眼中,“石头”就是文化的使者,因些,作者在文章标题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了写作对象:古希腊文化。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0题。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
审视,巨身修尾。
青项金翅。
大喜,笼归。
举家庆贺,虽连城拱壁不啻也。
9.下列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掭.以尖草掭:撩拨 B .审.视审:仔细
C. 笼.归笼:笼子
D.巨身修.尾修:长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逐而得之”相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人非生而知之.者
二.综合题。
(共7小题,共40分)
11.将上面文言文中划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5分)
12.将下面句子改写为感叹句。
(5分)
那个法国女孩的心愿,既美好又纯真。
13.将下面句子压缩成不超过8个字的短句。
(5)
这个一贫如洗的父亲,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她一起坐火车准备看雪。
1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2)题。
(10分)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一、二句突出了“夜”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
(2)如何理解“时鸣春涧中”中的“时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棉窝
王奎山
我年轻的时候在一个乡下中学教书,不知因为什么,感觉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得多。
学校当时还没有用上自来水,一人发一个铁桶自己到井里打水用。
印象很深的是一到冬天,放在屋角的水桶里总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
我的脚就是在那时候冻伤的,一开始是红肿,痒,且痒得难受。
到了夜里,脚在被窝里被热气一焐,更是痒得钻心。
母亲到学校来看我,见我的脚冻伤了,心疼地说:“我总说你结了婚成了家,啥事也不用我操心了。
看起来离了娘还是不行啊!”母亲回去后就给我做了一双棉窝让父亲送到了学校。
在我们这里,棉窝和棉鞋是有区别的:棉鞋可以在正式的场合穿,因此一般做得比较硬梆,讲究的,还用桐油将鞋底及鞋面的根部油一油,可以防水;而棉窝则纯粹是在室内穿的,因此比较柔软、厚实,保暖性也强。
那时候我教两个班的语文,备课、批改作业什么的常常要弄得很晚才能上床睡觉。
母亲知道这一点,做双棉窝专门让我夜晚熬夜的时候穿。
母亲特别让父亲转告我:夜晚熬夜的时候先用热水将脚烫一烫,等烫透了,再穿上棉窝,保暖效果更好。
我按母亲说的办,果然夜里坐到啥时候都不冻脚了。
这双棉窝陪我在乡下度过了好几个冬天。
后来,我就调回城里来了。
回城不久,我就买了一双皮棉鞋,里子还是绵羊毛的,穿在脚上暖和和的。
有了皮棉鞋,
那双棉窝就被我扔在床下不管了。
又过了几年,终于,在一次春节前打扫卫生的时候,那双棉窝被我扔到了垃圾堆上。
巧的是那天中午母亲从乡下进城看我来了。
母亲是来给我送馍的。
每年春节前母亲都要在乡下蒸好馍给我送来,好让我们过年。
奇怪的是母亲进门的时候一只手里还掂着我清早刚刚扔掉的那双棉窝。
母亲放下背着的馍说:“你看看巧不巧,我下了火车刚刚走到邮电局,就看见一个收破烂儿的车子上放着你这双棉窝。
我当时就火了,说你咋把俺娃的棉窝偷走了?那收破烂儿的老头还不认帐,说在家属院的垃圾堆上捡的。
我说俺娃这双棉窝还好好的咋会扔了?一准是你偷的。
老头急了,说要是偷的就让他过不去这个年!我忙说大过年的,快别说那不吉利的话。
这样吧,俺娃的这双棉窝你还给我,这都快晌午了,我送你两个菜包,你到食堂里买碗胡辣汤就着吃吧。
”说完,母亲仿佛捡了多大便宜似的笑了起来。
我当时尴尬极了,吭吭哧哧半天才说:“这收破烂儿的真是,一不注意就顺手牵羊把东西拿走了。
”
如今,母亲早已不在了,那双被我扔掉又被母亲重新要回的棉窝至今还放在木柜子里。
冬天的时候我常常会拿出来试着穿一穿,一穿浑身就会涌起一股暖流。
15.联系下文,谈一谈第一自然段是否偏离了主题?
16.作者向母亲说棉窝是收破烂儿的顺手牵羊拿走的,他这样说的用意何在?
17.“棉窝”在文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有()
A.具有概括作用,它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B.具有线索作用,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使文章形散而神聚。
C.具有象征作用,它象征母亲对我朴实无私的爱。
D.具有抒情作用,它是“我”向母亲传达赞美之情的媒介,也是母亲对“我”表现关爱的载体。
三.写作题。
(30分)
请以“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细节描写,有抒情或议论成分,字数不少于500字。
2015年春季13级期末考试语文答题卡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综合题。
(每小题5分,共40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