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合集下载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

中考《民族政策常识》主要内容(注:每课的课题共同构成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民族平等政策1、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2、民族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3、什么叫民族平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谷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4、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4)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5、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

6、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论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还是早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发展目标,都需要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和谐相处。

这种和谐实际上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和谐,当然离不开各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

)民族平等政策的地位:它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7、民族平等是和谐民族关系的前提8、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也至少有1名代表,这说明“各民族一律平等”9、国家强调发达地区应当继续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如对汶川、舟曲的对口支援)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的哪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10、保障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也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11、民族平等政策的核心内容: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

7.3我国的宗教政策

7.3我国的宗教政策

下列属于国家保护的正常宗教活动的有:
1.大学生黄某在道观宣传无神论.
2.伊斯兰教徒到国外宗教圣地朝圣.
3.和尚徐某到学校发展信徒.
4.陈某在家中祭祀死去的先人. 5.某主持撤消其寺庙中某位和尚的职务.
想一想:“法轮功”组织是不是宗教?
到2001年2月, - 被“法轮功”害死的练习者和无辜人员已达1660人 - 受李洪志“升天”、“圆满”蛊惑自杀身亡的239人
什么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a.正常宗教活动是指在宗教场所从事宗教活动和在 家中念经祈祷等。 b.教徒不能到宗教场所外传经布道。非教徒不能到 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不能在信教群众中开展有 神、无神的辩论 c.不得利用宗教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损害国家、民 族利益。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政权和教育。 d.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进行
自焚前后声嘶力竭地叫喊
自焚前后的大学生陈果
“法轮功”组织是邪教,邪教不是宗教,其本质是反人 类、反社会、反科学的。国家对邪教进行取缔,是维护国 家和广大群众的利益.
注意:
邪教不是宗教 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国家对邪教进行取缔并非进行宗教事
务管理,与我国的宗教政策无关。
2(3).怎样理解“独立自主自 办”的原则 ?
5、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 制度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误区警示】
1、我国支持和鼓励人民信仰宗教。
【点评】我国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但不支持和鼓 励人民信仰宗教。
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 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四大根源,分别是:历史根源 、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在社会主义 社会,宗教还将长期存在。 2、请完整表述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 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 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1).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表现在哪些方面? 信不信的自由 信哪种宗教的自由 信哪个教派的自由 什么时候信的自由 即包括两个方面:保 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 自由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修二: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集体备课教案+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修二:7.3我国的宗教政策+复习课+集体备课教案+

政治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主观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5、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6、认识类认识类简答题,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般用“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政府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1949年9月29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权。

195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有其自身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它始终对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生活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宗教与政治历来密不可分,各个利益不同的阶级都会利用传统宗教作为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主要有宗教国家化为国教、政教合一、非国教三种形式,被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亦有三种情况,一是打着宗教旗帜的人民起义,二是进行宗教改革和教会改革,三是异端神学和异教运动。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法通则》、《教育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广告法》等法律还规定:公民不分宗教信仰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团体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公民不分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各民族人民都要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公民在就业上不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广告、商标不得含有对民族、宗教歧视性内容。

2004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以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

母亲与女儿的对话
母亲:好孩子,明天是法门寺重新开放的日子,你 跟我一起去进吧。 女儿:妈,我不相信佛教。 母亲:傻孩子,信了教,菩萨就会保佑你的,你必须要信教,这件事 由不得你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明天必须跟我去。 女儿:我不想去,世界上没有神仙,我劝你也不要信教,我不许你出 门。 母亲:法门寺的烧香活动又不是“法轮功”,怎么不能去?政府为了 保证进香活动的安全,派出大量警察维持秩序,这说明国家保护和鼓 励一切宗教活动。 女儿:我是共青团员,如果你一定要我去,我就在法门寺向广大信 徒宣传无神论。 母亲:那不行,法门寺是烧香拜佛的地方,怎么能在那儿胡说八道 呢。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去你们学校里宣传佛教教义,让菩萨保佑你 们。
我国宪法规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 宗教信仰自由。”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 长期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 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 本权利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
①信不信教的自由 既保护信教 的自由 又保护不信 教的自由
②信哪种宗教的自由
③信哪个教派的自由
④什么时候信教的自由
正常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 宗教信仰活动 封建迷信活动
有整套的教义、教规有一定 没有教义、教规和制度 的制度 有正式的组织和活动场所 没有正式组织和活动场 所 迷信只是少数迷信职业者 图财害命的骗术,某些迷 信组织更是藏污纳垢,残 害群众,甚至进行违法犯 罪活动,要制止和取缔
宗教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 依法进行管理,开展规范的 宗教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国家主权在宗教政策上的体现
(1)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业 (2)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宗教交往
注意: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能够进行宗教活动, 应遵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 • 2、不得在中国境内设立宗教组织、宗教办事 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开办宗教院校; • 3、不得在中国公民中发展教徒,委任教职人 员和进行其他的传教活动。

最新我国的宗教政策

最新我国的宗教政策
D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浙江文综)我国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后者意 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
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②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
D ③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 与民族的整体利益
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பைடு நூலகம்保护信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教的自由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教徒不能到宗教场所外传经布道。非教 徒不能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不能在信 教群众中开展有神、无神的辩论。
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 的范围内进行。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 社会主义制度,损害国家、民族利益。我 国实行政教分离原则,任何人不得利用宗 教干预国家政权和教育。
今天妈妈和佛友们讨论,2012年 1月9日,XX市人民法院首次以利 用宗教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 处马某、李某等5人两年到六年 不等有期徒刑。
小雯想:该做法与宗教信仰 自由是否矛盾呢?
思考: 政府加强对宗教事物的管理与保护宗教
信仰自由是否矛盾?
一方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决不是对宗教问题放任自流;
(2)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 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17湖南永州期末) 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 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这充分说明 了( )
A、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B、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高三政治生活政党知识点整理

高三政治生活政党知识点整理

高三政治生活政党知识点整理高三政治复习需要同学们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各个击破,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三政治生活政党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生活政党知识点1、政党的含义和特征:(1)含义:政党是指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2)政党的基本特征:第一,政党具有阶级性。

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不能只看其名称和成员出身,而要看它在实践中体现的阶级利益。

第二,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

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夺取政权、维护政权,或参与、支持某种政权是政党的政治目标。

政党和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第三,政党具有组织和纪律性。

2、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1)关系: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性质是同执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

(2)当代世界各国通常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的原因:①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必须掌握国家政权)②政党具备领导国家政权的条件。

(能够掌握国家政权)政党是一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有自己的政治纲领、组织纪律和领导集团等,这使它能够成为国家政权的领导者。

当然,不是任何政党都能领导国家政权,它必须是执政党。

3、我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行动指南。

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坚持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是如果坚持了错的方向,那么勇于放下改变也是一种智慧!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这一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知识点2我国的政党制度1、中国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归根到底是由中国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的领导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十六大将“-”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重要思想的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应知应会题

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应知应会题

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应知应会题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宣讲教育应知应会题一、选择题1、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府在轮台设臵西域都护府,是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

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汉在西域统治的确立,西域从此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由此掀开了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篇章。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4、“四个认同”是指(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5、(民族平等)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6、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9、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10、《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配备(不少于20%比例)的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职工和管理干部。

”11、我们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我国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13、(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们党对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14、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是指,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15、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16、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公民前往国外朝觐,由(伊斯兰教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组织。

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
题肢是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设计 的,引导学生犯错误。学生思考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 绝对化的倾向,不是用历史的、全面的看问题,如针 对学生思想方法的片面性设计了A肢和B肢,针对学生 不善于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设计了C肢。这就给我们 一些很重要的启示:第一,基础知识必须扎实,在作 题时才有主动权,如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掌握得不 够扎实,正确题肢就可能选不出来,错误题肢A就难 以排除。第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扎实,而且 要灵活就不可能顺利成功地排除ABC,选择D。第三, 在思想方法上要注意克服片面性、绝对化,学会用历 史的、全面的、比较的方法看问题,这不仅是学习政 治常识的根本方法,也是应试取胜的有效方法。
(3)实行宗教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 务的管理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依法加强 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为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政策的贯彻执行,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 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信教群众遵守社会主义国 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宗教必须在法律 范围内活动,法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活 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 体利益,因此,二者是不矛盾的。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 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 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 量的形式。”列宁说:“被剥削阶级由于没有力量 同剥削者进行斗争,必然会产生对死后的幸福生活 的憧憬,正如野蛮人由于没有力量同大自然搏斗而 产生对上帝、魔鬼、奇迹等的信仰一样。” 材料二:1999年3月4日,江泽民同志同全国政 协民族宗教界委员座谈时强调,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一是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二是要依法 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 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以上还说明其他哪些政治学道理?

课题3.7.我国的宗教政策

课题3.7.我国的宗教政策

课题3.7.3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师姓名:吴丽红工作单位:大同机中〖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新课程中新的课程观和学生观为指引,坚持“三贴近”原则,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一步实现“四个转变”,即: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探索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一《政治生活》(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的内容。

教材在第一框主要通过三个镜头,展现我国的五大宗教,让学生对宗教界有所了解。

第二目:首先,介绍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其次,阐明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再次,阐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最后,强调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三目:是要学生明确应该如何面对宗教。

阐述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涉足社会较浅,对宗教的性质与对社会的作用了解不足,其中还有些诸如“唯心主义”这样的哲学术语,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对于我国的宗教政策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政策,如何贯彻,宗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理解上会有些困难。

因此,可采用视频或生活中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从感性上来辅助理解本课的理论和政策性的知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1、领会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时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是保护和尊重人权的表现,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1、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尊重群众信仰宗教的自由,又尊重群众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依法管理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切实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增强自养能力,形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保证宗教组织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的人士手中。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2、什么是民族平等的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不论是聚居还是散杂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

3、什么是民族团结政策?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党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全国56个民族结成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各民族只有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实现共同的繁荣与发展。

4、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说: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在多数群众不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信教群众的权益;在多数群众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不信教群众的权益。

要坚决纠正干涉宗教信仰自由、排斥和歧视信教群众、侵犯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合法权益的现象,也要坚决纠正排斥和歧视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现象。

政治生活第七课 我国的宗教政策

政治生活第七课 我国的宗教政策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要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当家作主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优势。材料一中提到 的代表议案以及参与联名代表的人次,表明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管理 国家的权力,体现了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法律归根结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 略。从三则材料中可看出监督法的制定过程 表明法律就是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 国家意志。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别从根本保证、 总之,上述材料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 本质要求、基本方略的意义上,阐明 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政府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我国宗教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有利于尊重和保护人权;
有利于民族团结、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调动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积极性, 将力量凝聚到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判断分析: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表明宗教的消极作用已经消除。
×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逐步引导宗教界 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
2.弘扬科学精神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原因,从而更加正确的理解我国的宗教 政策,弘扬科学精神。
(2)你打算如何弘扬科学精神?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 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 的主人。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3. 民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即真实性内容和多样性形 式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的 统一。 4. 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 原则和活动方式。

民族宗教知识政策法规应知应会

民族宗教知识政策法规应知应会

民族宗教知识政策法规应知应会一、民族宗教知识的基本概念1.民族宗教是指某一特定民族社会中,关于神、鬼、祖先和至高神主的宗教信仰体系、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

它是一个民族的信仰心灵所反映出来的综合表现,它是社会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欣欣向荣的文化积淀。

2. 民族宗教体系的基本特征包括:宗教信仰;宗教祭祀和宗教团体及其活动。

3. 各种民族宗教追求不同,但其本质上都是通过神秘仪式、宗教活动来实现某种神灵的感应和呼唤,从而使个体、家庭、部落、国家得到保护和发展的目的。

4. 民族宗教体系与其他非民族宗教体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天人合一的特点,即对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的一体化表现。

二、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基本精神1. 立正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贯彻政教分离,宗教信仰自由,宗教界人士和信教公民尊重法律,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2. 保障宗教活动的合法性,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以合法宗教团体机构执法,以开展各类宗教活动举办,宗教活动场所和信仰活动实行管理登记制度,并对外向社会公布。

3. 严禁利用宗教进行破坏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活动,禁止宗教代表机构和宗教活动项目在别国和地区设立或变相设立我国宗教机构。

4. 对于特殊宗教势力的严厉打击,坚决抵制宗教特殊势力的蠕形,保证民族宗教均衡、和谐、稳定的发展。

三、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具体内容1.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2.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条例》明确规定了对民族宗教的统一管理,并明确了宗教活动场所的保护措施。

3.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非法宗教组织活动的规定》对非法宗教活动进行严格规范。

4.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进步法》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公民的权利再次进行了明确规定。

四、总结民族宗教知识政策法规应知应会,对于每个我国公民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了解政策法规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宗教信仰自由,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保证国家的民族团结稳定。

怎样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怎样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一.怎样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宗教文化的国度,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我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千余年来,宗教已经和哲学、诗歌、历史一样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天全国各种宗教的信徒达一亿多人。

与所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一样,宗教也需要国家的管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以无神论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来说,能否处理好宗教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就有明确表述,《宪法》36条规定:“中华任命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也就是说,在我国不论是信不信教、信什么教、信那个教派,还是中途改变信仰,都是公民的私事,每个公民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也不能强加干涉。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我们中学生必须完整地理解,不能断章取义。

有的人说,宗教信仰自由就是大家都可以去信教。

这就曲解了宗教信仰自由的真正含义。

根据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们当然应该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不能强迫有宗教信仰的人放弃他的信仰。

同样的,宗教信仰自由也必须保护那些不信教的无神论者的自由,也不能强迫人们去信仰任何一种宗教。

要知道,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人们不同的信仰,同鼓励人们去信教完全是两码事。

而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盲目地信仰宗教,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而不能为了赶时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去信仰某种宗教。

此外,所谓宗教活动的界定是有明确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的是正规的宗教活动,对于各种形形色色的封建迷信和一些披着宗教外衣的非法活动我们非但不能保护,而且还要依法严厉打击。

宗教和迷信有着严格的区别,宗教是以正规的形式表达了信徒对神的信仰和崇拜,纯粹是世界观的问题。

而且大多数宗教的教义是导人向善的,这对社会的净化,精神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宗教政策(复习)

宗教政策(复习)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我 国 的 宗 教 政 策
1、、我国宗教状况 、、我国宗教状况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全面正确 理解我国的 宗教政策 (重点) 重点)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作业: 作业: 构建辩证唯物论、唯物辨证法原理、 构建辩证唯物论、唯物辨证法原理、 辩证唯物论 辨证法原理 方法论的知识结构图表 方法论的知识结构图表 (先认真看一遍,再构建,今晚交来检查 先认真看一遍,再构建,
默写: 默写:
1、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基本原则、民族政策 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基本原则、 民族关系
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基本原则:民族平等、 民族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
荣 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地方区域划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民族地方区域划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 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 人民政府(行政机关) 人民政府(行政机关) 核心内容: 核心内容:自治权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及作用 、
实质: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
宗教信仰政策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宗教信仰政策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包括 保护信教的自由 , 保护不信教的自由
3、全面理解和正确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正常的宗教活动 ⑴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保护正常 ⑵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⑶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 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⑷、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社会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能动作用原理

宗教政策法规阐释

宗教政策法规阐释

宗教政策法规阐释宗教的长期性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其存在有复杂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的根源。

恩格斯说:“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本身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

”它是自然力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压迫,以及人们认识上不能理解和不可抗拒而求助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消极表现。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宗教从原始的自发宗教或自然宗教发展到人为的宗教;从多神教发展到一神教;从部落的民族的宗教发展到世界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宗教存在的根源在于现实社会,而现实社会的矛盾斗争和不平衡发展的长期性,决定了宗教根源存在的长期性。

宗教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

宗教存在的根源消除,宗教的消亡也是必然的,但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以及人们的认识水平,还远没有达到足以消除宗教根源的程度,宗教还有其存在的条件。

马克思说:“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

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

”恩格斯也说:“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失,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会随着消失。

理由很简单,因为那时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反映了。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仍将长期存在。

江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消除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但宗教存在的其他社会根源和自然根源、认识根源的消失,则需要经历一个极为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长远看,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不断掌握自然界的奥秘和自己的命运,对客观世界、生命运动和宗教本质的认识不断趋于科学和理性,有利于宗教最终走向消亡,但这个过程是十分复杂的,绝不是短时期内可以达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