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好《矿物岩石学》
《矿物岩石学》教学现状与改革
《矿物岩石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摘要:针对《矿物岩石学》教学现状,本文阐述了针对提高教学质量而建议采取的四点措施。
首先是增加实验课比重,推行实验室教学;其次是从课堂教学出发,增强学生参与感,提高学生积极性;第三点是增设野外实习基地,建立“课堂—实验室—野外”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最后是改革考试方式,将原来的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最后总成绩改成由理论考试、手标本鉴定及相关问题、野外实习构成总成绩,这样就可以增加对实践能力的考核。
通过对《矿物岩石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够为地质行业提供集理论与技能于一身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野外实习;考试方式矿物岩石是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
无论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开发利用地下资源或解决工程地质问题,都需要有矿物岩石学的基础知识。
《矿物岩石学》主要分为矿物学和岩石学,两者均为地质学重要分支学科,与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同位素地质学、土壤学等共同研究地球物质组成。
作为资源勘查专业和地质学专业最重要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矿物岩石学》对分析矿物岩石的分布规律,寻找矿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学好《矿物岩石学》这门课,掌握相关知识,便成了地质从业者必不可少的技能。
一、《矿物岩石学》的教学现状二、《矿物岩石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一个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2]。
针对《矿物岩石学》的教学现状,我们有必要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以使当代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并且考出高分的前提下,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际操作技巧,尤其是对于《矿物岩石学》这种自然科学类课程,更应该能够准确地鉴别出矿物岩石的种类,清晰地掌握矿物岩石的基本特征以及在工业、地质方面的基本用途。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提出对于《矿物岩石学》教学改革的建议,希望能够对高校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浅谈如何教好《矿物岩石学》
浅谈如何教好《矿物岩石学》作者:徐方建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8期摘要:面对目前对于《矿物岩石学》课程,同学们学习表现出一定困难的情况,认为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兴趣、讲课充满激情、勇于面对自己的“无知”、重视实验课教学和加强野外教学等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矿物岩石学兴趣激情实验野外教学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183-01《矿物岩石学》是地质科学重要的基础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动手能力、实验室和野外实际工作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在地质学科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实际上这门课程定义多、很多内容非常抽象、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众多的同学反映这门课程不好学,甚至老师们也认为是该课程是地质学科最难教、最难学的课程。
为了教好这门课程,也为了使同学们学好这门课程,笔者认为有必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
1 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同的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热情有所不同,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
这样,我们要努力去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另外,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每次课同学们都能提出来问题,这反映了同学们对该知识点有较浓的兴趣,也说明这些学生善于动脑筋。
对同学们的问题不仅要给予热情的肯定,还应该鼓励其去认真钻研教材及参考资料。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如果能想办法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互相探讨,在讨论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再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相互补充,这样,学生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体会到自己去真正搞明白一个问题的愉悦,也享受获得成功后的欢乐。
与此同时,任课教师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建立起了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甚至于学生会因为认可、喜欢任课教师,而对这门课程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自然而然地会不断得到提高。
《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矿物岩石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从基础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教学,本文对《矿物岩石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创新。
标签:矿物岩石学教学改革《矿物岩石学》是贵州理工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勘查及灾害防治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为本方向进一步学习《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等课程的前提。
为配合国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满足工程地质勘查及灾害防治对基础地质知识的需求,矿物岩石学包含传统地质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结晶学与矿物学》与《岩石学》两个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几何结晶学和晶体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矿物、岩石的分类及命名原则、掌握肉眼鉴定矿物、岩石的能力,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和野外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
可见,这门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多、涵盖面广。
如何在短短的72学时使得学生掌握以上知识和技能,加剧了这门课程教学的严峻性和挑战性。
为此,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矿物岩石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对《矿物岩石学》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课程感觉枯燥,繁杂的印象,我认为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了解本課程,知道本课程对以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思想上更加重视。
二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是提出合适的科学问题,使得学生认为这门学问仍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等待着他们去解决,让他们有一种使命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例,尤其是将自己做的科研项目进展或者成果转为教学实例。
学生对这方面会更加的关注,因为学生觉得这些科研离他们不远,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
最新《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 选修课, 54学时)一、教学思想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是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任何建筑物都是以岩土体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因而,岩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规模的根本条件。
因此,地壳表层的岩土体的研究是工程地质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矿物学和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一概括的了解,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熟悉地表各种常见岩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当前的性状,也能够分析其性质的形成条件、分析并预测岩石性质的可能变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矿物学和岩石学问题及其它地质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和授课方式本课程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两大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矿物学部分占24学时,主要涉及手标本矿物学,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
岩石学部分30学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三大岩介绍,包括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本部分以岩类学的介绍为主,让学生掌握地表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及鉴定特征;第二部分为岩石的物理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之外,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为:讲授27学时,实习27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及课外作业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本门课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标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谈“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与改革
谈“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与改革摘要: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内各个高校各学科的教学改革正在有序的进行。
本文通过自身经历及与一线教师及同学们的交流,提出个人对“矿物岩石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即理论教学采用系统教学、重复教学、穿插教学,不再死教死学;实践教学加强其重视程度,加大实践课所占比例,不流于形式,课程考试出题灵活多变。
希望对参与“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和同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变革;灵活多变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103-02收稿日期:2016-09-18教改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学改革项目(j140201)作者简介:程宏飞(198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矿物岩石学教学。
多年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主题[1]。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学科专业所涉及面越来越广,学科之间的交叉重合也越来越复杂,对大学本科时期有限的教学时间形成巨大的冲击。
如何在这些冲击中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真正掌握课程中的精髓,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矿物岩石学”作为地质类采矿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和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其包括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晶体光学,内容繁杂抽象,学生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后期对各科专业课的学习。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任务是大学四年地质类专业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各高校进行“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现根据自身经历及与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和同学们的深入交流,对“矿物岩石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做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理论教学进行系统教学、重复教学、穿插教学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2],是一个不断接收和思考的过程。
现今“矿物岩石学”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涉及面越来越广,却依旧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还挣扎在“教师死教,学生死学,考试死背,一考定终身”的边缘。
岩石矿物学心得体会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接触到了岩石矿物学这门学科,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深入了解了这一领域。
岩石矿物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岩石和矿物的科学,它对于我们认识地球的起源、演化以及地球资源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岩石矿物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岩石矿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涉及地质学、地球化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想掌握岩石矿物学,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
因此,我在备课过程中,注重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岩石矿物学基本原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其次,岩石矿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岩石矿物鉴定实验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岩石矿物学的魅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很大提升,他们对岩石矿物学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此外,实践环节也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岩石矿物学是一门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岩石矿物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例如,在讲解矿物成因时,我将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知识融入其中;在介绍矿产资源时,我将经济学、环境科学等知识融入其中。
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岩石矿物学,又能激发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兴趣。
此外,岩石矿物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介绍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岩石矿物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地质事业发展,为我国地质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1.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 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 关注国家地质事业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提高《矿物岩石学》实验教学效果的途径
学. - - j - 。从对 学生进行 的问卷调查情况看 , 学生对所采用的教 学方法、 教学手段等给予 了较 高的评价 , 学生的成绩也 比较理
想。
关键词 : 矿物岩石学; 实验教 学; 教学模 式; 自 主 学习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 4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O 8 — 0 0 6 7 — 0 2
间, 教师讲解实验 目的 、 内容 , 演示实验方法和步骤 ; ③学生 独立进行岩矿鉴定 , 填写实验报告 , 这一过程 中教师要随时
回答 学生 的 疑难 问题 , 对 整个 实验 过程 进行 全程 指 导 。
3 . 提高实验内容在考核成绩 中的比例。在其他课程的 考试 中,一般是理论考试 占很大比例,实验内容 占比例较
2 0 1 4年 2月 第 8期
教 育教 学论 坛
E DU CA TI ON TE A CHI N G FO RU M
F eb . 2O1 4 N O. 8
提高《 矿物岩石学》 实验教学效果的途径
马增数
( 石家庄铁道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地质教研室 , 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4 3 )
1 . 增加实验课学时比例。《 矿物岩石学》 是一门实践性 很强的课程。 只有保证充足的实验课时 , 学生通过对具体矿 物与岩石标本 的反复对比分析 , 在实践中逐步摸索, 才能增 加对课程 内容 的了解和掌握 ,更好地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 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 进一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 通过查阅其他院校 的情况 , 在大 部分 院校的《 矿物岩石学》 课程教学过程中 , 实验课都 占到 了很大的比重 , 有的甚至实验课学时 比理论课还要多。 借鉴 他们的做法 , 我们在总体教学学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 将一
《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摘要:《矿物岩石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是非常抽象和庞杂的,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不断改革,同时国家也需要针对该课程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真理,从而不断的提高《矿物岩石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当前各个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都在不断的增加,地质类课程教学体系也处于不断发展变革过程中,在《矿物岩石学》这门课程开展过程中,要想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压缩和精简,这样能够帮助形成完善的地质类教学方式,同时针对课程中遇到的难题也能够给予必要的解答,从而有效的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实践和尝试,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
1 重视基础,把握规律,合理有效组织教学内容该门课程内容包含课程内容种类比较繁多,主要有矿物学、岩石学等多门学科内容,在这些课程内容中,都是由抽象的理论和概念组成的,同时该门课程的内容比较复杂,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经常难以达到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三门课程综合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找到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同时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形成以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等为目标的教学计划,这样就需要对整个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很好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程框架结构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更好的完善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
在矿物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学习重点放在矿物有关的基础内容,包括矿物形态、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化学成分等基本内容上,然后在掌握基础内容和把握基本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能够有重点的对矿物结构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对一类型的矿物成分结构比如硅酸盐类的矿物晶体结构等进行详细的探索,了解不同矿物晶体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更好的把握矿物晶体的学习规律和方式,寻找规律,针对晶体的周期变化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对其化学成分和组成进行不同组合分解。
矿物岩石学课程
矿物岩石学课程一、介绍矿物岩石学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对象是地壳中的矿物和岩石。
本课程将深入探讨矿物的特性、分类和成因,以及岩石的形成、分类和特征。
通过学习矿物和岩石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壳的组成。
二、矿物的特性和分类1. 矿物的定义和特性•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的自然产物,常见的矿物有石英、石灰石、长石等。
•矿物具有一些物理性质,如硬度、比重、颜色等,这些特性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不同的矿物。
2. 矿物的分类•矿物可根据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化学分类、晶体结构分类和外貌分类等。
三、矿物的成因1. 矿物的形成过程•矿物可以通过固态结晶、液态结晶和气态结晶等不同的过程形成,每种过程对应不同的成矿环境。
•固态结晶是最常见的矿物形成过程,它通常发生在地壳的高温高压条件下。
•液态结晶发生在熔岩和热水溶液中,这些矿物常常以矿脉的形式出现。
•气态结晶常发生在火山气体和热喷气中,产生出的矿物常以卤石的形式存在。
2. 矿物的成矿作用•成矿作用是指使矿物形成的地质过程。
地壳中的矿物大多是在成矿作用的影响下形成的。
•成矿作用可以通过热液作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方式来实现。
四、岩石的形成和分类1. 岩石的定义和特征•岩石是由一个或多个矿物组成的固体,通常包括矿物、玻璃、质地和结构等特征。
•岩石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 岩石的形成过程•火成岩形成于地壳内部的岩浆冷却和固化过程中,如花岗岩和玄武岩等。
•沉积岩形成于沉积作用下,主要包括砂岩、石灰岩和页岩等。
•变质岩形成于变质作用下,包括片麻岩、云母片岩和石英岩等。
3. 岩石的分类•岩石可按照其成因、组成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岩石圈分异分类和岩石学分类等。
五、总结矿物岩石学课程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矿物和岩石的特性、分类和成因等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壳的组成。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选修课,54学时)一、教学思想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是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任何建筑物都是以岩土体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因而,岩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规模的根本条件。
因此,地壳表层的岩土体的研究是工程地质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矿物学和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一概括的了解,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熟悉地表各种常见岩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当前的性状,也能够分析其性质的形成条件、分析并预测岩石性质的可能变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矿物学和岩石学问题及其它地质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和授课方式本课程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两大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矿物学部分占24学时,主要涉及手标本矿物学,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
岩石学部分30学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三大岩介绍,包括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本部分以岩类学的介绍为主,让学生掌握地表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及鉴定特征;第二部分为岩石的物理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之外,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为:讲授27学时,实习27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矿物岩石学》学时分配表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及课外作业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本门课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标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体会
初学生往往不适 应这种变 化 ,这就要求教师做 到循循
善诱和循序 渐进 。一开始 ,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 行鉴 定, 把鉴定 的方法 和技巧传 达给学生 , 逐渐 的培养 起学 生的动手和观察 能力 , 以后就 可以逐步放开 , 生 自 让学 主进 行鉴定 了。在课堂上 , 还可 以采取多种 方式来 提高
教 学效果 , 比如就实验 内容提 出一些 问题 , 让学生进行 分组讨论 。这样既锻炼 了学生的思维也 加深 了学生 的 印象 。 在教学设备和条件上 , 也有很大的进展 。 矿物 、 岩
晶学》 部分主要讲授晶体和晶体的基本性质 、 晶体的对
称、 晶体 的定 向 、 形和 聚形分 析 、 单 晶体 的规则 连生等
与矿物学密切相关 的内容 , 而对 晶体的生长理 论 、 晶体 的测 量与投影不做要求 。《 几何结 晶学》 的教学 安排为 矿物学部分 的学 习提供 了必要 的基 础知识 。《 矿物学》 则 把重点放在总论部分 上 , 重点介 绍矿物 的形 态 、 矿物 的物理性质 、 矿物 的化 学成分和矿 物的分类命 名 , 并结 合介 绍野外鉴定矿 物的基本程序 。而各论重点 介绍大 类 矿物 的基本特 征 , 对重点 的矿 物 , 如硅酸盐 类矿 物 ,
主的观察和鉴定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 , 分析典 型的矿物 和结构构造特征 。在这个过程 中, 教师可以面对面 的教 学生如何观 察和鉴定标本 , 引导学生发现 问题 、 分析 问 题和解决 问题 。这样 的安 排 ,既补充 了课 堂教学 的内 容, 同时也 发挥了学生 的主动性 , 培养 了学 生的实践能 力 。在实验课 上 , 了避免 学生机械 的照搬 照抄教材 , 为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选修课, 54学时)一、教学思想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是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任何建筑物都是以岩土体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因而,岩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规模的根本条件。
因此,地壳表层的岩土体的研究是工程地质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矿物学和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一概括的了解,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熟悉地表各种常见岩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当前的性状,也能够分析其性质的形成条件、分析并预测岩石性质的可能变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矿物学和岩石学问题及其它地质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和授课方式本课程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两大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矿物学部分占24学时,主要涉及手标本矿物学,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
岩石学部分30学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三大岩介绍,包括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本部分以岩类学的介绍为主,让学生掌握地表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及鉴定特征;第二部分为岩石的物理性质.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之外,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为:讲授27学时,实习27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及课外作业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本门课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标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岩石与矿物〉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分析
〈岩石与矿物〉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分析〈岩石与矿物〉单元备课(一)、单元总体说明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科学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岩石是构成地球物质之一,它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岩石的种类很多,本单元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通过看图讨论、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还要让学生了解矿物是含有某种特定性质的石头,是构成岩石的要素。
矿物有的具有美丽的颜色,有的晶莹剔透,有的闪闪发光,有的坚硬无比。
研究矿物的特征、了解他们的性质用途,对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另外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岩石与矿物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岩石和矿物资源正在日益枯竭,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
共分七课时:第一课:各种各样的岩石。
以“石头展览会”活动为切入点,积极鼓励学生们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寻找自己的岩石。
并指导学生综合运用眼、鼻、手等观察器官观察研究“我的岩石”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们自己选择一种标准给这些岩石分类。
“观察岩石”目的在于让学生们研究不同岩石的个性特征,而“给岩石分类”目的在于让学生们研究一群岩石的共同特性。
第二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主要是通过进行一些有结构的观察活动,拓宽观察岩石的面,挖掘观察岩石的点。
要让学生在对岩石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后,自发地产生希望了解岩石来历的欲望。
基于学生的大量观察,通过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或录象资料,进一步促成学生的猜测,并能根据实验和查阅资料了解岩石的成因。
第三课:岩石的组成。
本课以“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为主线展开系列观察活动,在观察中确定岩石鉴定的有关标准。
在学生们明确了“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之后,引导学生对身边常见的矿物进行研究。
通过阅读矿物资料卡,使学生知道一些描述矿物特征的方法。
矿物岩石课程标准
《矿物岩石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矿山地质专业学时:75学时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作用《矿物岩石学》是矿山地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矿山地质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矿产资源勘查、矿井地质勘探的知识基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详细叙述了矿物岩石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总体上分成两大部分,即矿物与岩石;其中矿物部分从常见矿物总体性质到各矿物大类,由浅入深分述了各大类常见矿物的性质与鉴别特征;后面岩石部分是重点内容,分别叙述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性质特征以及鉴别标准。
为学生顶岗就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达到吃透矿物岩石学的概念、理论;熟知常见矿物岩石的性质及鉴别标志,能熟练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矿井地质勘探及矿产资源勘查中对所遇到的岩石、矿物能熟练辨认、鉴别;对地层能正确分层,划分标志层并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追踪标志层;在岩心鉴定中熟练并准确鉴别岩心性质及所属的地层层位。
(二)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评估总结工作结果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三)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下4方面的能力:1.利用简单工具在野外对常见矿物进行鉴别确认及分析其形成原因,并能解释所反映的地质条件的能力。
2.在岩芯鉴定中对岩芯所反映的岩石、矿物的性质进行鉴定、辨认并能正确确定地层层位的能力。
3.在矿井生产中鉴定标志层,并能利用标志层顺利确定矿产资源层位趋势的能力。
4.在矿井生产过程中确定岩石性质,构造对岩石及生产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服务生产的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五、教学实施建议(一)推荐教材全国煤炭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矿物岩石学教学方法研究
矿物岩石学教学方法研究作者:张帆来源:《大学教育》 2016年第12期矿物岩石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地质学三个学科,包括结晶学部分内容、矿物学通论和各论、岩石学岩类学。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结晶学、矿物学和岩石学相应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肉眼鉴定矿物和岩石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野外地质填图实习奠定基础。
该课程内容繁多抽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师要触类旁通,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把握教学节奏。
一、注重基础,适当取舍,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地质基础相对薄弱,课时有限,学生学习这门课的难度必然增大。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取舍,精选相关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一定要讲透,根据重点前后选择取舍。
做到教学内容要充实,教授条理要清楚(见图1)。
结晶学作为矿物学不可绕开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抽象、内容晦涩难以理解的特点,由于学生在此方面基础不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必须结合教学模型演示和基本的教学实验过程完成,这就需要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强调必须,合理删减。
其中强调必须就是强化那些必须理解的教学内容,也就是与矿物学相关且必备的结晶学知识,例如晶体的单形、聚形以及晶体的连生,晶体的对称等,同时针对14种布拉维空间格子和47种单形等内容设置必要的实验课,起到强化教学的目的。
合理删减就是针对结晶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删减,对晶体的生长理论、晶体的测量与投影等内容不做要求。
结晶学的教学安排为矿物学部分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矿物学教学则以总论为基础,挑选主要常见造岩矿物重点讲解,把重点放在矿物总论讲解上,结合结晶学知识要点重点介绍矿物的结构形态、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矿物的化学成分组成和矿物的分类命名方法,结合野外鉴定矿物的基本程序进行讲授(见图2);矿物各论的讲解要突出重点,重点讲解常见的造岩矿物和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物,为岩石学学习打好基础。
增强学生在《矿物岩石学》教学中的参与感
增强学生在《矿物岩石学》教学中的参与感矿物岩石学是地球学科的分支,也是地层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的基础,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矿物和岩石。
矿物和岩石是地壳中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
无论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开发利用地下资源或解决工程地质问题,都需要具备矿物岩石学的基础知识。
《矿物岩石学》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没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料的辅助下,是非常难懂和枯燥的。
尤其是几何结晶学部分,更是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推导能力提出了不小的考验,因而大大削减学生对于学习《矿物岩石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一门课程有兴趣学习自然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我们的课程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兴趣,尤其是《矿物岩石学》这种自然科学类课程,更加不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
据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依据“自己兴趣爱好”填报的志愿占总样本的22.12%,这就意味着有将近80%的大学生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对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培养极为不利。
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面对且解决没有学习兴趣的问题,虽然不能培养出学生的兴趣,至少可以让学生从不感兴趣的课程中学到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
因此笔者认为,在《矿物岩石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感,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矿物岩石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参与感也就需要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第一是课堂教学;第二是实验室教学,包括手标本鉴定等;第三是野外实习,包括后期实验报告的编写。
只要抓住这三个环节,便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学习《矿物岩石学》课程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感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作为各种信息加工的主体,应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主动根据原有经验以及知识结构对新的问题与知识进行建构,而不是被动地对新知识进行记忆和吸收。
《岩石与矿物》教学设计
《岩石与矿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岩石和矿物。
2.了解岩石和矿物的特征和用途。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岩石和矿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2.教学难点:区分不同的岩石和矿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岩石和矿物的标本,提问学生这些是什么,引出岩石与矿物的话题。
2.认识岩石
(1)介绍常见的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砂岩等。
(2)让学生观察岩石标本,了解岩石的颜色、质地、硬度等特征。
3.认识矿物
(1)介绍常见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2)让学生观察矿物标本,了解矿物的颜色、光泽、硬度等特征。
4.岩石和矿物的用途
(1)介绍岩石和矿物的用途,如建筑材料、宝石、工业原料等。
(2)让学生讨论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归纳
(1)总结常见的岩石和矿物及其特征和用途。
(2)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
收集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图片,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建构主义下《矿物岩石学》的实践教学
建构主义下《矿物岩石学》的实践教学摘要: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矿物岩石学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考虑《矿物岩石学》实验教学的特点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涵义和内容以及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分析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矿物岩石学》实验教学的作用,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对矿物岩石学实验教学的指导作用,以期促进矿物岩石学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构建主义;《矿物岩石学》;实践教学;作用《矿物岩石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地质专业基础课,它与各门地质专业课程都有着广泛的联系。
本课程的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可基本掌握《结晶学》、《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肉眼观察、描述和鉴定矿物和岩石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和野外实践奠定基础,并为学生将来独立研究解决地质工作中的问题和学习新知识创造条件。
但是矿物岩石学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且理论性强,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进行记忆。
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是老师在台上把矿物岩石的特征以叙述性的讲授为主,学生听课时容易走神, 注意力不集中。
基于此,尝试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矿物岩石学》教学实践,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4]。
1.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学模式1.1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主要以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建构观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论为基础发展而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明确提出,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作为各种信息加工的主体,应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主动根据原有经验以及知识结构对新的问题与知识进行建构,而不是被动地对新知识的记忆和吸收。
在矿物岩石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把教材作为教师传授的内容,还应当把它作为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并且通过自主学习,赋予新知识新的意义,在顺应新知识的同时,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造与重组,从而实现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教好《矿物岩石学》
摘要:面对目前对于《矿物岩石学》课程,同学们学习表现出一定困难的情况,认为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兴趣、讲课充满激情、勇于面对自己的“无知”、重视实验课教学和加强野外教学等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矿物岩石学兴趣激情实验野外教学
《矿物岩石学》是地质科学重要的基础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动手能力、实验室和野外实际工作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在地质学科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实际上这门课程定义多、很多内容非常抽象、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众多的同学反映这门课程不好学,甚至老师们也认为是该课程是地质学科最难教、最难学的课程。
为了教好这门课程,也为了使同学们学好这门课程,笔者认为有必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
1 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同的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热情有所不同,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
这样,我们要努力去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另外,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每次课同学们都能提出来问题,这反映了同学们对该知识点有较浓的兴趣,也说明这些学生善于动脑筋。
对同学们的问题不仅要给予热情的肯定,还应该鼓励其去认真钻研教材及参考资料。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如果能想办法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互相探讨,在讨论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再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相互补充,这样,学生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体会到自己去真正搞明白一个问题的愉悦,也享受获得成功后的欢乐。
与此同时,任课教师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建立起了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甚至于学生会因为认可、喜欢任课教师,而对这门课程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自然而然地会不断得到提高。
2 敬业、讲课充满激情
人们给予了教师这种职业太多的光环。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人有三尊,君、父、师”,“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人们也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春蚕”、“蜡炬”更是被广泛用来形容、赞颂教师。
然而,教师职业只不过是众多行业中的一种,对于绝大多数老师而言,这只不过是一个谋生的职业而已。
逐渐,部分教师对教学的热情降低,激情不高,这影响了教学质量。
然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却需要充满热情、甚至是激情。
很难想象,一名教师对待教学、对待学生缺乏热情,他的课却会生动、引人入胜。
如果我们有了激情,我们就会光芒
四射、生机勃勃、激情洋溢、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1]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那么,如何才能充满激情?至少,我们得敬业,没有敬业精神,谈不上对学生的爱,也更谈不上对教学效果的追求。
3 不知为不知
目前已知的矿物种类有3000多种[2],作为任课教师很难认识全部的矿物,即使有可能认全,还有未知的矿物,因此在实验课或是野外教学时遇到不认识的矿物是很正常的,被同学们提问到,我们应该抱着谦虚的态度,告诉同学们“不知道”。
当课后答疑时,被问及一些所不清楚的问题,甚至被同学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时候,是否所有教师都能给同学们以“不清楚”之类的回答?
先哲孔子曾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实际上,学问愈深,未知愈重。
作为教师,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
丁肇中教授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作完学术报告后,丁教授回答同学们的提问,他给了同学们三个“不知道”的意外回答。
丁教授敢于当众说出自己“不知道”,这并无损于他的科学家形象,
倒显示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人非圣贤,不可能生而知之,作为教师,我们对于自己“不知道”、“不了解”、“不清楚”、“不确定”的问题,一定要勇敢或者实在的说出自己的“不……”。
在回答“不知道”的时候,同学们也会感觉到,老师并不是对全部的疑问都有详细的答案,老师也有不懂的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同学本身也是一种认可,甚至教师的这种“无知”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
这样,虽然我们可能会得到同学们的轻视甚至嘲笑,但是,或许我们也会得到更多同学的谅解甚至尊重,我们自己也会少走一些弯路,这无疑也有助于我们的成长。
4 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的核心目的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的能力、科学研究的素质以及创新意识等。
实际上,实验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一旦进入实验室,当看到具体的模型、标本,“原来如此”这样的感觉会瞬间增强同学们的自信,更加激发同学们对该课程的兴趣。
我们要鼓励同学们大胆动手、加强思考,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实验室中遇到的部分矿物,与教材上理想环境下的同种矿物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对于这种情况,多问几个为什么,同学们就会动脑思考,通过自己的参与和一步步的分析,这样获得的认识记忆尤其牢固。
因此,作为教师对实验课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5 加强野外教学
野外实习在地质类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几乎各个涉及地质学科的院校均设置了野外实习教学内容。
同样,矿物岩石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许多矿物岩石的特征、产状和分布,仅仅通过书本是无法完全掌握和理解的。
通过野外实习,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对具体现象的鉴别能力和建立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
野外实习中,我们应该强调独立观察、独立思考,通过观察、描述、素描和分析加强同学们的地质基本功,这样不但能够深化对课堂内容的认识,还能发现许多比教材和参考资料上更加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际地质工作能力。
实际上,从事地质学科的教师,日常野外考察非常多,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如果将这些涉及到教学的照片融入课堂,无疑会增加同学们对课堂内容的兴趣,也会增强其对野外考察的向往,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样会使同学们感觉身临其境,相当于与教师一起进行了一次令人记忆深刻的野外考察。
这无疑也会增强同学们对该课程和相关知识点的兴趣,对学好这门课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陈世悦.矿物岩石学[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