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基本知识比较表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长江、黄河知识点: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地区;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宜昌)。
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重灾区在中下游平原地区。
洪灾频繁的原因有:
自然原因:流域内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支流多,流域广,河道弯曲,泄洪不畅。
人为原因: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湖泊减小—分洪蓄洪能力下降。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河口—桃花峪,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多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原因),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第一的河流。
3、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使下游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引发洪涝。
4、治理黄河的根本在黄土高原(中游河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七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地理学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涉及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七年级的地理课中,黄河长江是必学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黄河长江知识点,进行系统的介绍,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
一、黄河和长江的基本概述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
它的发源地在青藏高原,全长约为5464公里。
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约6300公里,发源于川藏高原,流经中国的横跨11个省市。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运输干线,也是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二、黄河长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 黄河地理位置和特点:黄河位于中国的北部,流经黄土高原和平原区域。
它是中国最大的沙区,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农业区域。
黄河沿岸建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壶口瀑布、颐和园、皇家园林等。
2. 长江地理位置和特点:长江位于中国的南部,从川藏高原开始流动,并最终注入东海。
它是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之一。
长江沿岸建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和景点,如:三峡大坝、重庆辣子鸡、上海外滩等。
三、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1. 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水位波动大,水流湍急,蓄水能力弱。
在夏季,雨水充沛,河水增加,如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生洪灾。
而在冬季,由于降水量较少,黄河的河段经常会出现断流的现象。
2. 长江的水文特征:长江水流湍急,流速快,水位波动较小。
由于长江沿岸山峦众多,在降雨季节,河水大量增多,但长江拥有非常强的蓄水能力和调节能力,因此不会发生严重的洪灾。
四、黄河长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1. 黄河的自然环境:黄河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河道淤积,河水污染严重。
这对母亲河的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长江的自然环境:长江的自然环境比黄河要好,拥有着许多自然生态保护区,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长江沿岸也存在着一些污染问题。
八年级地理长江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长江黄河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的学科,而长江和黄河则是中国两条最重要的河流。
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知识点。
一、长江的位置和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位于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
其发源地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的唐古拉山脉,流经包括川西高原、四川盆地、夹江山地、云贵高原、洞庭平原、长江三角洲在内的多个地区。
长江的总长度为约63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
二、长江的流域重要性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是中国的农业文明发源地。
在现代,长江流域拥有许多大型城市和工厂,使得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三、黄河的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北部,其发源地是青藏高原以北的深山区。
黄河流经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
总长度为约5400千米。
四、黄河的重要性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古代文明的孕育地。
现代,黄河流域仍然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域。
五、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其他知识点除了以上介绍的长江和黄河信息,八年级学生还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 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两条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降雨、融雪、水源保护措施等。
2. 长江三峡和黄河岳阳楼:两个景点都是著名的中国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3. 长江和黄河的水利和治理:为了解决长江和黄河的水利问题,政府实施了多项措施,如修建大坝、防洪,还有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
4. 长江和黄河的历史和文化:两条河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非常丰富,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总之,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对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对两个河流的位置、流域重要性、水文特征、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掌握,以加深对中国地理和文化的理解。
长江黄河知识点比较表
长江
黄河
概括
源头
青藏高原青海省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
青藏高原青海
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
长度
6300千米世界第三长河中国第一长河
5464千米几字形世界第五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流经省区
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
②人为原因:过度开发,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
治理
措施
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中上游:禁止乱砍滥伐,保持水土,兴修水利。
中下游:疏通河道,加固江防大堤,兴修水利。
治沙是治理黄河的关键
上游:兴修水利,加强生态建设,合理放牧
中游:植树造林,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治理黄河的根本)下游:加固堤坝
京杭运河
问题
原因
①自然原因: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支流多、干流水量大;中游河道弯曲;很多地方地势低平等。
②人为原因:上游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中游不合理地占用河道、围湖造田,河流、湖泊的蓄洪能力大大降低
①自然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少且集中。裸露的黄土在雨水和河流的冲刷下大量流失,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太高,形成地上河
武汉港
主要景观
壶口瀑布
下游
起止点
湖口——入海口
起止点
桃花峪——入海口
特征
江阔水深,水流缓慢,航运便利
特征
“地上河”(悬河)
主要景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主要景观
河南开封附近的“地上河”
开发治理
开发
灌溉、发电(水能宝库)、航运(黄金水道)
长江、黄河概况比较表
——入海口(渤海)
“地上河”
(悬河)
上游:
湟水、洮河
中游:
渭河、汾河
①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更是水电的“富矿”,这里建有“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等许多水利工程;
②宁夏平原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成为著名的“塞上江南”。
③中游的壶口瀑布气势磅礴,景象壮观。开封附近的“悬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黄河
巴颜喀拉山北麓(青海省)(青藏高原)
全长5400多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山东
渤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9个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源头——河口(内蒙古)
落差大
水力资源丰富
内蒙古河口
-河南桃花峪
含沙量大
(世界最大)
③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建成,可以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等多种效益;武汉港等众多港口建设,促进了长江这一“黄金水道”航运业的发展。
④著名峡谷虎跳峡景象壮美。长江人海口附近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再加上很多地方地势低平,雨季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气候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源头
——湖北宜昌
峡谷多,
落差大,
水力资源丰富
湖北宜昌
——江西湖口
河道弯曲,
湖泊众多
(洞庭湖
鄱阳湖)
江西湖口
——入海口(东海)
江阔水深,
水流缓慢,
长江黄河高考知识点
长江黄河高考知识点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的河流,它们不仅在地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了解长江黄河的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在地理科目中获得高分,还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本文将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介绍长江黄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地理知识点1.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是世界上第三长的河流。
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上有三峡,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以其壮丽的风景闻名于世。
2.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全长约5464公里,是世界上第五长的河流。
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脉,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上有八大弯,其中最著名的是天门山弯、兰州弯和三门峡弯。
3. 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因为在黄河流域的平原上形成了丰富的黄土,为中国的农业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
长江则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是因为长江流域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地带,是中国的鱼米之乡。
历史知识点1. 长江和黄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耕区,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黄河流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古代王朝,如夏、商、西周等。
而长江流域则是中国的江南地区,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孕育了楚、吴、越等众多的古代国家。
2. 长江和黄河在中国的历史上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
最著名的是1931年和1938年的长江大洪水以及1887年和1938年的黄河大洪水。
这些洪水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知识点1. 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底蕴。
长江流域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之一,以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长江黄河知识点梳理
长江黄河知识点梳理
长江
(1)源自唐古拉山,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上中下游分界点:--宜昌--湖口--
(2)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通常是与黄河比较,如两河都流经的地形区是?,出选择或填空)
(3)地区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充沛
(4)上游特点: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特点:地势低平,重点:"九曲回肠"
下游特点:地势更低平,江面开阔,水网如织,湖泊多
(5)总括特点:支流多,流量大
(6)有"黄金水道"之称的原因: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
(7)最长的支流是汉江
(8)鄱阳湖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湖泊,它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黄河
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源自巴颜喀拉山
1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山东丘陵.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
2 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3 上游特点:(1)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2)出青铜峡后,河床平坦,水流缓慢,两岸有平原
中游特点:水位落差大
下游特点: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形成原因;7,8月雨季冲刷黄土高原,使其水土流失,人为破坏治理和利用
上游:梯级开发,建立水电站
中游:治理__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下游:加修堤坝,引水灌溉。
黄河长江地理必考知识点高三
黄河长江地理必考知识点高三黄河和长江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也是地理学中的经典案例。
在高三地理考试中,黄河长江的相关知识点常常是必考内容。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黄河长江的地理必考知识点,帮助你复习备考。
一、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的北部地区,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
长约5464千米,流经中国境内,是中国第二长河流。
长江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发源于青海巴顶山,流经青海、西藏、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区。
长约6380千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二、地理特点黄河在中国地质变迁过程中形成,流经青藏高原、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干旱少雨,水量较少;同时,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多沉积物,容易形成决口,导致频繁的改道现象。
长江也是中国地质变迁的产物,流经高原、丘陵、平原等地貌形态,降雨充沛,水量较大;而且长江下游流经三峡险段,形成了世界著名的三峡大坝。
三、水文特点黄河年均径流量为98.9亿立方米,水量较少,年内径流分配不均匀。
由于下游平原地势低洼,易受洪水侵袭,因此黄河也被称为“中国悲歌”。
长江年均径流量为964.8亿立方米,水量较丰富,年内径流分配均匀。
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发挥了重要的水电能源作用。
同时长江也具有重要的航运功能。
四、水资源利用黄河是北方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为北方农业生产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黄河上中游地区沿岸发展了一系列农业、工业和城市。
然而,由于水量有限,加上多年来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黄河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长江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提供了南方农业、工业和城市的水资源保障。
长江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也面临一定的压力。
五、环境问题黄河和长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河流,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推动河流的生态修复和水环境的治理。
初中地理长江黄河概况对比表
长江
发源地 干流流经的省市
注入海域 主要支流
别称 结冰期 、鄂、 湘、赣、皖、苏、沪(11个)
东海 汉江、嘉陵江、岷江、雅砻江、乌江、
湘江、、赣江
“黄金水道”、“水能宝库”,
无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利枢纽
三峡、葛洲坝
分界线
宜昌,湖口
流经地形区
上游
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下游地区疏通河道加固大堤等工程 治黄重在治沙
我国第二长河,也是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
分
段 特
中游
征
下游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落差大,水流急, 水能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恶化
河道弯曲,支流、湖泊多,可调节中游地区的水量
河道宽阔,流量大,存在泥沙淤积,洪涝,水污染的问 题
河流整治
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中游地区的河道整治, 下游地区的航道疏通等
地位
我国长度最长(世界第三)、流域面积最大、支流最多、 流量最大、水能最丰富、航运量最大的河流
江黄河概况对比表
黄河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 青、川、甘、宁、 内蒙古、陕、晋、豫、鲁
渤海
渭河、湟水、汾河
“地上河”, 一碗水,半碗泥 有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部分)
小浪底、三门峡
河口,桃花峪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流量大,含沙量小,水能资源丰富, 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支流多,含沙量大,水土流失严重
八年级上册黄河长江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黄河长江知识点黄河和长江是中国两大主要河流,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许多文化中,这两条河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八年级上册学习的关于黄河和长江的一些知识点。
1. 黄河和长江的地理位置黄河和长江都位于中国境内。
黄河位于中国北方,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地,最终注入渤海。
长江则位于中国中南部,流经青藏高原、川西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地区,最终注入东海。
2. 黄河和长江的历史黄河和长江的历史悠久,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黄河曾经多次泛滥,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很多痛苦。
古代人民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改进,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河道治理和水利设施建设的技术。
相比之下,长江的泛滥次数较少,但其航运功能却一直是中国南方经济繁荣的主要动力。
3. 黄河和长江的环境问题尽管黄河和长江是中国的两大主要河流,但它们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问题。
黄河流域的滩涂、沼泽和湿地等环境严重退化,同时,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遭受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黄河和长江的环境,中国政府不断加大治理力度,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4. 黄河和长江的文化黄河和长江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两大文化之一。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长江则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河”。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历史上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壮丽的历史。
长江流域则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
结论黄河和长江是中国两大主要河流,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的黄河长江知识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问题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并且重视这两条重要的河流。
黄河和长江对比表
长江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东海渤海长度6300千米,“V+W”形状5500千米,呈“几”字形干流流经省区两湖两江两海安,川西云渝............六千三...(.11..个.).青川甘宁内蒙古秦晋豫鲁.9.个.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重要支流金沙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长江最大的支流)、湘江、赣江等上游:洮河、湟水、中游:汾河、渭河等上中下游分界点湖北省的宜昌、江西省的湖口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省的桃花峪各河段特征上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支流多,水能丰富,河水清;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梯级开发中河道弯;多支流,多湖泊(洞庭湖、鄱阳湖);水灾易发地段河水浑浊,含沙量大;多支流(黄河的泥沙90%来自中游)下江阔水深,航运便利泥沙沉积于河床,形成“地上河”(下游)水利枢纽葛洲坝、三峡工程三门峡、小浪底其他1.巨大的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宜宾、三峡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1/3,但水能资源利用率较低2.航运价值高:“黄金水道”之称,干支流通航里程近8万千米,内河运输居全国第一位3.多洪涝(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1)人为原因:森林砍伐,围湖造田自然原因:流经地区河道弯曲,降水丰沛,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2)治理措施:植树造林,退田还湖,兴修水利工程。
1.“母亲河”(1)塑造平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其中后两个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2)提供灌溉水源(3)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2.忧患(1)上游: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凌汛(植树种草、合理放牧、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2)中游:多泥沙,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在山坡修水平梯田、在沟壑打坝淤地)(3)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泛滥、凌汛;(加固黄河大堤、兴修水库、节约用水)断流3.治理: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治黄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8上地理复习资料5:长江黄河
复习资料5:长江黄河
【知识储备】
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
图5.9 长江流域图
2、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源头-宜昌为上游,宜昌-湖口为中游,湖口-入海口为下游,入东海,流经青、藏、云、川、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区市。
长江水系庞大,支流众多。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都是重要的支流。
3、长江上游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横断山区和三峡是两大水能宝库。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洼,是洪涝严重的地区,尤其是中游的荆江段,河道弯曲,是长江洪灾最严重的河段。
长江中下游江阔水深,利于航运,被称为“黄金水道”。
图5.10 黄河流域图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
黄河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共9省区。
从源头-河口为上游,河口-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入海口为下游。
渭河、汾河是黄河最大的两条支流。
5、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增;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知识运用】
1.画出长江、黄河各河段的主要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参考教材P49活动图示)
2.分析长江中游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
3.解答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保持的具体方法。
4.解答黄河下游地区“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
长江与黄河复习要点
长江与黄河知识要点黄河开发:1、塑造了三个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2、旅游业 3、引黄灌溉4、建设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小浪底黄河治理:1、洪灾;措施:在上、中游,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在下游,特别是“地上河”河段,不断加固黄河大堤,修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兴修水利工程。
2、凌汛;措施:轰炸冰坝。
3、断流;原因:自然原因:黄河流域降水少;人为原因:过度引用黄河水;污染浪费现象严重。
措施: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
黄河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其根本是搞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人为:植被破坏严重长江开发:1、建设水电站:二滩水电站、三峡水利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2、发展航运3、淡水养殖4、灌溉工程5、发展旅游业长江治理:1、上中游:培育防护林; 2、中游:裁弯取直;3、中下游:利用洼地修建蓄洪区,培修加固大堤。
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防洪为首要目标,兼有发电、航运、灌溉等多种功能。
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黄金水道”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黄河水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长江称为“黄金水道”原因:1、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水运网庞大,而且能够实行江海联运,航运价值极大。
2、长江流域面积广大,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工农业生产较发达,有很大的客运和货运市场。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特点:长、广、大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我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长江四大港口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黄河第一个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黄河最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长江、黄河共同流经:青海省、四川省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由中游进入下游平原,流速变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不断淤高,形成地上河。
考点8长江黄河比较
②高原高山气候。
(3)东侧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 产,因而人口分布稠密, 而西侧气候寒冷干燥,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因而人口分布稀少。
17、(2)“三峡地区”指工程蓄水淹没区 及周围地区。 两种资源是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
(3)环境效益:①防洪—能改善中下游地 区的生态环境,改善长江干流泥沙淤积, 防止沿岸湖泊萎缩,改善长江水质和防治 吸血虫病。 ②发电—能节约煤炭,减少污染。 (4)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 水土、防御灾害等作用。
50年代 淘米洗菜
60年代 洗衣灌溉 70年代 开始变坏 80年代 鱼虾绝代 90年代 洗不净马桶盖
衢江哺育了我们,作为衢江儿女我们能做些什么?
1、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 C A、葛洲坝 B、丹江口 C、三峡 D、龚嘴 2、长江水能最集中的河段是: D A、三峡 B、中游河段 C、宜宾至重庆 D、源头至宜宾 3、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哪级阶梯: D A、第一级B、第二级 C、第三级D.第二、三 级 4、长江的长度在世界上仅次于: C A、尼罗河、刚果河 B、黄河、 亚马孙河 C、尼罗河、亚马孙河 D、刚果河、亚马孙河
上中下游划 分
上、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省) 中、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省)
主要支流
渭河(陕西省)、汾河(山西 岷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省)
黄河P53 主要景观
长江P54
“黄河第一坝”——龙羊峡大坝、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武汉 开封附近的“悬河”、壶口瀑布、 港、著名峡谷——虎跳峡、三峡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工程 灌溉、发电 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 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黄河 下游断流、干旱、“地上悬河” 灌溉、发电、航运(黄金水道)
1、以上图片向我们展示了长江给予我们 哪些便利的地方?同时又有什么弊端? 2、长江中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哪里?
长江黄河知识点总结
长江黄河知识点总结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80公里,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约5分之1。
长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地理位置、流域、流域水系、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总结长江的相关知识点。
地理位置长江位于中国东部,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唐古拉山脉,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部的四分之三地区,东临太平洋,西接青藏高原。
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
流域内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形成了重要的生态系统和天然资源。
在长江流域内有大量的煤、铁、铜、铝、锰、铁、锡等矿藏资源,同时还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农业资源。
流域水系长江干流从发源地至扬子江口长约3900千米。
其中,金沙江、岷江、沱江等支流汇入长江,其总流域面积35.1万平方千米,形成了三峡库区和著名的水利工程。
在长江流域还有3400多条长江支流,河流密集,交通便利,这对于农田灌溉和水力资源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长江流域还有大量的湖泊,其中最大的是鄱阳湖,汇入长江的湖泊达1100多个之多,湖泊丰富了流域的水资源,形成了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
水资源利用长江流域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是中国的重要水文资源区之一。
流域内的河流湖泊众多,为中国的农业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长江水系可以带来巨大的水力能源,为中国东部地区的工业和城市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在长江流域的三峡地区,已经建设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之一,能够发电约1.82亿千瓦时,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此外,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还可以用于航运和渔业等方面。
长江支流众多,而且河流湖泊之间形成干线和支线航运网络,通过这一航运网能够实现从上游到下游的大规模货物运输,是中国重要的水运通道。
黄河长江对比表
治理措施
加固江防大堤, 兴建分洪蓄洪工程, 大修黄河大堤,修建分洪 重点治理荆江河段,做好上游植树 蓄洪工程,重点加强中游 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 作
1/1
主 要 支 流 和 湖 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 洮河、湟水、汾河、渭河 泊 上中下游分界 水利开发 赣江、洞庭湖、鄱阳湖 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内蒙古河口、河南旧孟津
已建成葛洲坝、二滩、丹江口、五 上游已建成龙羊峡、刘家 强溪、龚嘴等水电站,全国最大规 峡等水电站,实现梯级开 模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在建;发 发,中游建成三门峡水利 挥黄金水道作用,大规模开发利用 工程,在建小浪底水利枢 长江航线 纽工程 下游形成 “地上河” 易决 , 口改道
黄河、长江对比表
比较项目 源头 注入海洋 流经省区 长江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 东海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黄河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 渤海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 经 主 要 地 形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区 流经干湿地区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基本为湿润地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 区 长度 流域面积 年径流量 6300 千米 180 万平方千米 10000 亿立方米 5500 千米 75 万平方千米 480 亿立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流失和地上悬河
洪水问题
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加固堤坝;
2、;全流域进行统一调节,兴建水库
①植树造林,禁止砍伐树木
②兴建水库(蓄洪)
③疏浚河道(开阔河道)
④加固江防大堤
长江黄河基本知识比较表
项目
黄河
长江
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北麓
唐古拉山脉上的各拉丹冬
流入的海洋
渤海
东海全长54646300流经的省(区、市)
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青、藏、川、云、渝、鄂
湘、赣、皖、苏、沪
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游特征
多峡谷
(河源——内蒙古河口)
多峡谷
(河源——湖北宜昌)
中游特征
水土流失严重
(河口——河南孟津)
河道弯曲
(宜昌——江西湖口)
下游特征
地上悬河
(孟津——入海口)
河道开阔,水流平缓
(湖口——入海口)
支流
汾河、渭河
金沙江\汉水\岷江\湘江等
贡献
哺育、滋养了两岸亿万儿女;提供了丰富的水能
哺育、滋养了中华民族;发电(水能)\航运\灌漑\旅游\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