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实施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与实施
课程、班队课程
广域融合性综合课程: 期初课程、田园课程
学科拓展 课程
学科拓展 课程
综
语文
学科基础 课程
品德 英语
合 课 程
学科拓展 课程
学科拓展 课程
音乐 学科基础
课程 美术
综合课程
学科拓展 课程
学科拓展
数学
学科拓展 课程
课程
学科基础
科学 课程信息
人文社会 科学探究
技术 学科拓展
综
交互使用工具
核心素养
5、×××课程的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开发、规划、实施、质量) (2)对学生的评价 (核心素养、如:见附件)
6、×××课程实施的保障:
(1) 学科组文化建设(制度、精神) (2) 成员专业发展 (3)专家的支持 (4)环境的支持
三、关于课程的具体实施
(课程基地建设的又一重要途径)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交往活动实施方式) 2、校本课程的实施 3、主题活动性课程的实施
独立 思考
学生的 学
同伴 交流
倾听 与内化
B、课堂实施形态新视角
分组: 学生学习的形态:“显性分组”或“隐性分 组”
条组
块组
小组学习:
倾听
教师引导后 学生学习
“小组学习” 独立思考
学习方式
课堂上,主要以四人交流为主, 而分工合作(如记录员、汇报员、纪 律员)大多在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案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制定一份优秀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案。
一、方案制定的背景和意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案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解决大学生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的问题。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二、方案的目标和原则制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
遵循的原则包括全面性、有效性、针对性和可持续性。
三、方案的主要内容1. 建设多元化的文化课程体系:通过开设丰富多样的文化课程,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科学等,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不同领域的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2. 加强文化活动组织和参与:通过文化活动组织和参与,如校园文化节、讲座、展览、演出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激发他们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创造能力。
3. 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4. 注重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等,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5. 强化创新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体验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四、方案实施的方法和措施1. 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制定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座、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建设文化教育平台:建立起精品文化课程教学网站、文化活动展示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校本课程要进行“顶层设计”
目标 出 发逐 层 展 开 ,一 以 贯 之地 体 现核 心理 念 的框 架
设计 。例 如 ,北 京 奥 运 会 明确 提 出 “ 文 奥 运 ,绿 色 人 奥 运 ,科 技 奥 运 ” 的 核 心 理 念 与 顶 层 目标 , 于 是 , 从
场 馆 建 设 、器 材 选 用 、 竞赛 组织 、观 众接 待 、 安 全 保 卫 、 交通 运 营 到媒 体 传 输 , 方 方 面面 都 围绕 这 个核 心
定 的奖 励 。校 本 课 程 的教 学应 纳入 教 师 考核 、评 聘
和 专 业 技 术 职 称 晋 级 之 中 。 同 时 ,地 方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应 把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与 实 施 的 评 价 纳 入 学 校 办 学 质 量 的
与 校 本 课程 开 发 和 实 施 而 获得 相 应 的物 质 奖 励 和 精 神 鼓 励 ,并 逐 步 引 导 教 师 积 极 参 与 校 本 课 程 开 发 和 实
为 校 本 课 程 的 管 理 没 有 纳 入 中 考 、 高 考 范 围 ,所 以 在 多 数 农 村 中 学 处 于 一 种 可 有 可 无 的尴 尬 境 地 。 因 此 , 迫 切 需 要 建 立相 应 的 教 师 激励 机 制 。 目前 ,中 小 学教 师 对 校 本 课 程 的 教 育 导 向 功 能 是 普 遍 认 同 的 ,但 是 自 主 开 发 校 本 课 程 的 积 极 性 却 不 够 , 重 要 原 因 在 于 大 多
学 生 发展 状 况 的评 价 等 。评 价 结 果 应 向相 关人 员 或 全 体 教 师 甚 至 面 向 社 会 公 布 ,成 绩 突 出 的 , 学 校 应 给 予
一
课 程 ,而 这 需 要 教 师投 入 大 量 的 时 间 和 精 力 。 所 以 ,
文化顶层制度设计方案模板
文化顶层制度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承。
在我国,文化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构建科学、完善的文化顶层制度设计对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套文化顶层制度设计的框架和具体措施,以推动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设计背景1. 国际背景:全球化进程加速,文化多样性受到挑战,各国文化竞争加剧。
2. 国内背景: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3. 文化发展需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秀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4. 文化发展现状:我国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文化软实力不足、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等。
三、设计目标1.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3. 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
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具体措施1. 完善文化政策体系(1)制定文化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和路径。
(2)完善文化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文化法治体系。
(3)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2.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1)优化文化设施布局,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
(2)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3)推进文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
3.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实施精品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2)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3)培育文化市场,加强文化产品营销和推广,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
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文化大讲堂活动方案
文化大讲堂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作为现代大学校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化大讲堂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通过各类主题演讲和讲座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泛、深入的学习平台。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完整的文化大讲堂活动方案,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活动目标1. 提供学术交流平台:通过邀请知名学者、教授等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提供学术前沿资讯,促进学生与专业领域的深入交流。
2. 丰富学生知识面:通过讲座主题的多元化设置,涵盖文化、艺术、历史、科学等多个领域,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加知识储备。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参与讲座活动,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口才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活动形式1. 主题讲座: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讲座,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学术进展等,对学生个人学术发展和专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 学生分享会:鼓励优秀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习经验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同时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 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围棋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四、活动内容1. 学科讲座:邀请各学科领域的著名教授、专家进行前沿学术讲解,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动态。
2. 社会热点讲座:邀请社会知名专家、媒体人士等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解读和演讲,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
3. 文化艺术讲座:邀请文化名家、艺术家等进行文化艺术的讲解和演示,推广和传承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艺术的美感和情感的表达。
4. 职业规划讲座:邀请企业家、职业规划师等进行职业发展方面的讲座,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帮助学生规划个人职业发展。
五、活动组织1. 组织方:由学生社团联合会和学生事务部门联合承办,共同负责活动策划、组织和宣传工作。
文化大讲堂策划方案
文化大讲堂策划方案一、背景与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琐碎的事务所困扰,忽略了对自身的提升和学习。
为了满足员工对知识分享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我们计划组织一系列的文化大讲堂活动。
通过定期举办精彩纷呈的讲座,既满足了员工的学习需求,又促进了团队的文化建设,提升了企业的整体氛围。
二、目标1.提供一种持续的学习平台,帮助员工拓展知识和技能,促进个人职业发展;2.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3.增进企业对外交流合作的机会,提高企业形象。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定期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或国内外知名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来公司举办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技术前沿、行业趋势、管理经验、职业规划等多个领域,以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
2. 视频分享从知名学术机构、企业讲座等渠道收集优质的学术或职业发展视频,并组织员工进行观看和讨论。
这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让员工有更多的选择和自主学习的机会。
3. 内部员工讲座鼓励公司内部的专家和有特长的员工自愿申请举办内部讲座。
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公司内部的人才优势,还能提高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4. 知识分享角设立一个知识分享角,让员工可以在工作空闲时间去查阅和分享一些有趣或有用的材料。
可以通过员工推荐、组织摘要制作等方式,确保角落中的内容丰富多样。
四、活动安排1. 活动周期将文化大讲堂活动设置为每月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为1.5小时,包括演讲、讨论和交流环节。
2. 活动准备活动组织者需提前确定讲座主题和嘉宾,并与嘉宾沟通教学材料的准备情况。
同时需要提前公布活动时间和地点,并向员工征集主题讲座或内部员工讲座的申请。
3. 活动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组织者需开展活动评估工作,包括对讲座内容的评价、对交流环节的搜集意见和建议等。
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不断完善活动方案,提升活动质量。
五、活动宣传为了增加活动的知名度和参与度,在活动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宣传工作。
学校顶层设计方案
学校顶层设计方案学校顶层设计方案,是针对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
通过顶层设计,可以统一学校的目标和理念,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以下是一个700字的学校顶层设计方案。
一、学校的使命和目标:学校的使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的目标是建立具有特色、优质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校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崇德尚智,和谐发展。
学校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放在首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校也将注重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
三、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学校将创建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
学校将实行课程研究小组和项目制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四、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将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校将建立师德师风评价系统,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并且鼓励教师团队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服务保障:学校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
学校将加强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共育共建共享,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六、学校的特色教育和社会实践:学校将注重开展特色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机会。
学校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七、学校的品牌建设和校园文化:学校将注重品牌建设和校园文化的培育。
学校将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倡导阳光、积极、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
学校将打造学生喜爱的品牌活动,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以上是一个学校顶层设计方案的概述,通过该方案,学校可以构建起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024年文化讲堂活动方案
2024年文化讲堂活动方案活动名称:文化讲堂——探索多元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活动目标: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 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了解,促进文化融合。
3. 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激发青少年对文化的兴趣,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
活动形式:1. 文化讲座:邀请知名文化专家、学者等进行讲座,深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 文化展览:搭建展览空间,展示传统艺术品、民俗文化等,通过视觉展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3. 文化体验:组织参与者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国学经典朗诵、传统民俗游戏等。
4. 文化交流:邀请海外文化艺术团体来华交流演出,扩大国际文化交流的影响力。
活动内容:一、开幕式(时间:2小时)1. 主题活动演出:邀请知名艺术团队进行文艺演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开幕致辞:由文化界专家代表发表开幕致辞,介绍活动目标和意义。
二、文化讲座(时间:2小时/讲座,共4个讲座)1. 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探讨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2.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介绍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传达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3. 国学经典的当代价值:解读经典著作,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4. 中国传统音乐与曲艺: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与曲艺的发展历程和魅力。
三、文化展览(时间:1天)1. 传统艺术品展览:展示中华传统绘画、雕塑、陶瓷等艺术品,让观众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2. 民俗文化展览:展示中国各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如春节习俗、婚嫁习俗等。
四、文化体验(时间:1天)1. 传统书法体验:邀请专业书法家指导现场观众进行书法创作,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
2. 国学经典朗诵:组织朗诵活动,培养青少年对传统经典的兴趣和理解。
3. 传统民俗游戏:设置传统民俗游戏区域,让观众参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互动体验。
五、文化交流演出(时间:1天)1. 中外文化交流演出:邀请海外文化艺术团体来华进行演出,展示不同文化的艺术魅力。
学生艺术教育与文化素养方案
学生艺术教育与文化素养方案在当代社会中,学生的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艺术教育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家长所认识到。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探讨学生艺术教育与文化素养方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合理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学习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学科,学生能够培养灵敏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触觉。
艺术作品的魅力在于它们所展示的独特审美视角和情感表达,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多元审美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创造力艺术教育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艺术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创作实践,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至关重要。
通过进行音乐创作、绘画创作等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将这种能力应用到其他学科中,推动跨学科的创新。
三、丰富学生的文化阅读艺术教育与文化素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学生可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艺术作品是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学习艺术作品,学生不仅能够展开文化探究,还能够培养自己的人文关怀和全球视野。
四、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艺术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传达情感。
学生在演唱、舞蹈、表演等艺术实践中,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艺术作品能够唤起学生内心的共鸣,让他们懂得欣赏美,感受情感,从而在情感发展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五、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艺术教育往往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音乐合奏、舞蹈编排等艺术实践中,学生需要和同学一起合作,共同完成艺术作品的创作和表演。
通过合作,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协调和团队意识,形成更加完整和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六、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艺术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通过这个过程,他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批判思维,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批判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大讲堂策划方案
文化大讲堂策划方案1. 背景和目标文化大讲堂作为学校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升文化修养的重要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通过策划一系列主题讲座和演讲,我们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活动内容和形式2.1 主题讲座我们将邀请专业学者或行业权威人士来校进行主题讲座,讲座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涉及社会热点、时事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
通过讲座,学生将能够了解到最新的知识和理论,拓宽自己的眼界。
同时,我们将安排互动环节,让学生能够与讲座嘉宾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
2.2 演讲比赛为了发掘学校的演讲才华,我们将举办演讲比赛。
比赛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优秀的演讲技巧和主题选题。
评委将从内容、语言表达、演讲技巧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分,选拔出具有影响力的演讲者,并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2.3 文化沙龙文化沙龙是一个开放式的讨论平台,学生可以自由参与各种文化话题的讨论。
我们将组织不同主题的文化沙龙,如文学、电影、音乐、艺术等,每次的讨论活动将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展开。
参与者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促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3. 时间安排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参与度和便利性,我们将根据学生的日常作息时间和学校的课程安排,合理设置活动时间。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每周二下午:主题讲座•每月第一周周三:演讲比赛•每月最后一周周四:文化沙龙4. 展示效果和评估为了确保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我们将进行活动的评估和展示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活动后,我们将邀请学生填写反馈表,了解他们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并根据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
•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发布活动总结报告,介绍活动的参与情况、成果展示和获奖名单等,以便学校和社会公众了解活动的进展和成果。
5. 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文化大讲堂的策划和组织,我们预期达到以下成果:•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
文化大讲堂实施方案
文化大讲堂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的文化进步,我们决定开展文化大讲堂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文化品味和文化修养。
2. 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增强社会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经济的繁荣。
三、实施方案。
1. 确定主题。
每期文化大讲堂活动都将围绕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主题展开,如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遗产、当代文化艺术等,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内容,吸引更多市民参与。
2. 邀请专家。
我们将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文化专家、学者、艺术家等,为文化大讲堂活动提供精彩的讲座和演出。
他们将通过自己丰富的学术造诣和艺术魅力,为市民呈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3. 制定时间表。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参与文化大讲堂活动,我们将提前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包括每期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主题内容等,以便市民提前了解和安排。
4. 宣传推广。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和参与文化大讲堂活动,我们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包括在各大媒体发布活动信息、利用社交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在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等,力求让更多人知晓和参与。
5. 定期评估。
为了不断提升文化大讲堂活动的品质和影响力,我们将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估,收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四、预期效果。
通过文化大讲堂活动的实施,我们预期将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修养,增强社会文化自信心。
2. 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提升社会文化软实力。
3.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经济的繁荣。
4. 增强市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总结。
文化大讲堂活动的实施方案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促进社会的文化进步和发展。
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完善,力争将文化大讲堂打造成为市民喜爱的文化品牌,为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核心价值与基本要素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核心价值与基本要素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学校教育变革要作好课程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凝练学校课程哲学,确定学校特色发展方向。
课程顶层设计要依据学校发展愿景和学校现有课程资源以及学校的现实环境,从而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课程顶层设计发展愿景我国长期以来坚守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课程开发模式,要求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各学校课程实施几乎无一例外地采取忠实执行取向。
然而,自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使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为学校践行“儿童立场”提供了政策保障,于是很多学校开始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课程整合的实践。
但很多学校往往“忙于埋头拉车,很少抬头看路”,表面轰轰烈烈,实有东拼西凑、粗制滥造之嫌,既无明确的目标指向,也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因而出现了课程设置碎片化、随意性的倾向,无法彰显课程结构的张力,也没有反映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校的发展愿景。
要使教育改革和学校课程设置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让学校课程设置既能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又能反映学校的现实需要,切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就必须做好学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课程设计的核心在学校管理层,因此学校课程设计就是指学校课程顶层设计。
一、学校课程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源于工程学的概念,数十年前被跨国公司普遍采纳。
简而言之,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论对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作出系统性的规划。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按照国家政策的刚性要求、地方政府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校的发展愿景,对学校课程作出科学的规划与设计。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顶层决定性、整体关联性和具体可操作性。
目前我国有多少所学校作出了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实施的效果如何,尚未有准确的统计与结论。
清华附小、北大附中、深圳后海小学、上海格致中学、重庆谢家湾小学等走在课程改革前列。
学校顶层文化的实施方案
学校顶层文化的实施方案
学校顶层文化是指学校领导班子的核心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灵魂和行为准则。
学校顶层文化的建设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校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学校顶层文化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核心力量,他
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发展。
我们将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提升领导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管理的需求。
其次,我们将倡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顶层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灵魂所在。
我们将积极倡导诚信、团结、创新、务实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再次,我们将强化学校的管理体制。
学校的管理体制是学校顶层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将推动学校的改革创新。
学校的改革创新是学校顶层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我们将鼓励教师敢于创新,支持学生积极探索,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之,学校顶层文化的实施方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学校整体素质
的关键举措。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一方案,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文素养实施方案
人文素养实施方案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情感、品德、行为等方面所具有的素养。
在当代社会,人文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文素养教育,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课程设置。
1. 人文素养课程的设置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
课程内容应包括人文精神、道德修养、情感管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 人文素养课程应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师资队伍建设。
1.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 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实践,培养教师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三、校园文化建设。
1. 学校应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举办各类人文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文化讲座等,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2. 学校应建立人文素养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四、家校合作。
1.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正确对待人文素养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2. 学校和家长应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评价机制。
1. 学校应建立科学的人文素养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评价。
2. 评价机制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品德、情感、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社会资源整合。
1. 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人文素养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人文视野和社会实践机会。
2. 学校应与社会各界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人文素养教育的深入发展。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相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关注。
许多教育机构和学校纷纷开展了相关的教育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一些成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进行设计与实施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提供借鉴和启发。
一、活动名称:中华经典诗词朗诵比赛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被要求选择一首中华经典诗词进行朗诵,并在比赛中展现出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经过严格评审。
通过此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和学习中华经典诗词,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修养。
设计与实施:1. 初赛阶段: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中华经典诗词进行朗诵,并在班级内进行初赛选拔。
2. 复赛阶段:被选中的学生将参加学校范围内的复赛,进行更加专业的朗诵和表达技巧培训。
3. 决赛阶段:决赛将在学校的大礼堂举行,在全校师生的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艺和能力。
观点和理解:这个活动通过让学生们深入接触中华经典诗词,激发了他们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通过朗诵比赛,学生们也得到了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了他们自信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名称: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手工艺进行体验和制作。
比如剪纸、面人、剪花等传统手工艺制作。
通过亲身参与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学生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流程和文化内涵。
设计与实施:1. 选择手工艺:学生们可以在活动开始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手工艺,并进行简单的学习和了解。
2. 实践制作: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并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其中的乐趣和魅力。
3. 展示交流:学生们可以在学校或社区举办的展示会上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与他人交流共享制作心得。
观点和理解: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和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素养课堂 实施方案
素养课堂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素养课堂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课程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素养课堂已成为各级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实施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2.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修养;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素养;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施内容。
1. 品德修养方面。
(1)开展道德讲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2)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2. 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方面。
(1)举办文化艺术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2)开展读书活动,推动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3. 科学素养方面。
(1)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组织科普讲座,扩大学生的科学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
四、实施方法。
1. 教师引导。
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学生参与。
学生要积极参与素养课堂活动,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社会支持。
学校要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素养课堂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五、实施效果评估。
1. 考核评价。
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作品展示、考核评价等多种方式,对素养课堂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2. 效果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素养课堂的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不断提高素养课堂的实施效果。
六、实施保障。
1. 资金保障。
学校要加大对素养课堂的资金投入,保障素养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
2. 管理保障。
学校要建立健全素养课堂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素养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
人文素养教学实施方案
人文素养教学实施方案首先,人文素养教学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学校应该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人文素养教学计划,将人文素养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人文素养教育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举办人文素养主题演讲比赛等,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
其次,人文素养教学应该注重学科融合。
人文素养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语文、历史等人文科目上,而是应该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阅读名著、诗词等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名人故事等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学校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再次,人文素养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
人文素养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是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展览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人文之美,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
最后,人文素养教学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学校在开展人文素养教学时,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人文素养教学实施方案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个性化的。
学校应该在实施人文素养教学时,注重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注重学科融合,注重实践性教学,注重个性化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人文素养教学的目的,培养出更多具有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的优秀学生。
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课堂教学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可行的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以期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文化建设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倡导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1. 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勇于探索,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2. 倡导尊重、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自觉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复习等,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学习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4.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5. 倡导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包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意保护视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四、结语课堂教学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课堂教学文化建设,不断探索实践,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希望本文提出的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能够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文素养 实施方案
人文素养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化、审美等方面的修养和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
而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因此,本文将从人文素养的内涵、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包括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审美素养等多个方面。
道德素养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等方面的修养;文化素养是指一个人对国家文化、传统文化、世界文明等的认知和理解;审美素养是指一个人对美的感知、鉴赏和表达能力。
因此,提高人文素养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文化认知和审美能力。
三、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规范;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其对美的鉴赏和表达能力。
四、人文素养的实施方案1. 课程设置: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应充分融入人文素养相关内容,如道德与法治课程、国学经典课程、美育课程等,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文化认知和审美能力。
2. 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3. 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如校园文化节、主题讲座、文化艺术展等,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和审美情感。
五、实施效果评估为了评估人文素养实施方案的效果,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学生人文素养测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情感、文化认知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实施方案。
六、结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方案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大学纷纷制定了文化素质教育方案。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方案的意义、内容和实施方式。
第一部分:方案的意义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以及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供广泛的知识、培养全面的素质,这个方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方案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部分:方案的内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方面的课程。
其中,人文科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社会科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自然科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
艺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具备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三部分:方案的实施方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施。
一是通过课堂教学。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实践活动。
二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文艺演出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三是通过社会实践。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强综合素质。
第四部分: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方案的评价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学生的学业水平、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等。
通过对方案的评价,可以不断改进方案,提高其实施效果。
改进的方式可以包括增加相关的课程,加强实践环节,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等。
总结: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与实施摘要:本文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讲坛”讲座课程为例,分析“精神成人”内涵,阐述高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开设跨学科学术大讲坛是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探讨讲座课程作为一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必要性、顶层设计、建设与实施方式。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讲座;顶层设计一、探索“精神成人”的内涵人之“成人”,不仅体现在生理学层面或法学层面,更重要的还在于文化学层面、心理学层面上的“精神成人”。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文化,不仅有学问更要有修养。
大学生的“精神成人”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为了大学生的“精神成人”,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有重要的责任担当。
“精神成人”旨在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健全的人格,达到心智上的成熟。
一个大学生毕业生,应该具备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精神成人作为人生成长的重要一部分,其重要品质为诚实善良、内心丰盈、气质高雅,拥有独立人格和价值观,这些比专业技能更重要。
精神成人与人们所注重的专业知识相比,精神世界、情感意识、人生态度、学生的生命状态,更为关键。
有学者指出,大学教育比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并热爱真理和智慧。
大学的人文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脚下的路,还要让他们抬起头来,关注远方的天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只有他们真正在精神上成人了,才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体的幸福和快乐,也才能真正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设跨学科大讲坛的必要性加强人文教育,是要让学生具有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修养”,文化意义上的“人道意识”,以及心灵意义上的“爱的情怀”。
这些都是“精神成人”的内容。
大学的人文教育可以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实施,我国高校目前普遍采取的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通识类公共选修课程。
然而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体系今天来看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在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博雅教育”,是英国人纽曼提出的,其内容重点就是强调学校要着重对学生品性的全面熏陶。
他认为,让大学生“专业成才”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精神成人”。
据此,他呼吁学校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
这一教育思想为很多教育家所推崇。
美国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改革方案也是直指学生的精神层面。
具体而言,这一核心课程改革有四大目标:培养全球性的公民;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面向;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品,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
这四大目标都以核心课程的方式显示出来。
与现行的核心课程相比,这一新核心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而降低在某一具体题目上的深度。
换句话说,就是求广不求深。
这里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大学要为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作准备,而不是仅仅提供专业知识。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
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意识。
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做的事情。
学科学术讲座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展开是功不可没的,它有效解决了各高校师资力量分配不均的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得以学到学校不开设的课程和知识,使学生与名师名人零距离接触,在校园内即可听到来自全国各地名师的讲解。
20世纪90年代,杨叔子院士就曾指出,我国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着“五重五轻”现象,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
这“五重五轻”中的重功利、轻素质是要害;而轻基础、轻实践、轻个性、轻素质又同轻视人文密切相关。
人文教育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基础的基础,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素质。
轻视素质,忽视人文,急功近利,危害无穷。
忽视学生的精神成人问题,只能看作是教育体制缺陷的表现。
高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开设跨学科大讲坛是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建设与实施开设跨学科学术讲座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体验和感受人文精神的良好场所。
跨学科学术讲座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过程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内容以人文为主体,覆盖众多学科,内容包括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哲学等系列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提升文化品位、倡导格调生活、拓宽知识视野、推进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跨学科学术大讲堂“启航讲坛”,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专为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开阔学术视野而搭建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并作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列入本科培养方案。
面向文科学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面向理工科学生进行跨学科的自然科学知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中西方文化,同时介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创新思想、治学精神、研究方法,学会做人之道,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
“启航讲坛”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多地接触名师名家、提升大学生审美情趣,促进综合素质发展的平台。
讲坛期望能吸引更多名师学者,办成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性的文化交流中心,形成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殿堂。
1. 发挥”启航讲坛”的育人功能“启航讲坛”作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了本科培养方案,其定位是素质教育跨学科的学术大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主。
主要邀请国内外高校名师,诠释通识教育内涵、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方面素质与能力。
尤其是“学会做人”,这对大学生成长非常重要,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讲坛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由“中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国防文化与船海特色”等六大模块组成。
“启航讲坛”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重要载体,通过讲座互动以及讲座后座谈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达到典范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启航讲坛”自2008年3月末开办,已成功举办近200多期。
专家们以“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睿智的见解、敏锐的思维、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同时学校也借专家来讲座为契机,扩大了知名度。
“启航讲坛”开展的讲座,相继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教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我校徐玉如院士、“终身荣誉教授”邓三瑞、校友郭宝柱、“两弹一星”专家邢球痕院士,清华大学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彭林、北京大学教授王义遒、少将金恩祥、徐光裕,“百家讲坛”的金正昆、马瑞芳、康震、鲍鹏山、隋丽娟、孙立群、喻大华等先生,还请到了美国工程院院士William C.Webster、耶鲁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U.J.Fan,全球经理人尹建维、屈中华先生,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央视著名主持人韩乔生等先生。
每一位嘉宾精辟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演讲都能够唤起听众的共鸣,引起了学校师生的强烈反响。
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老先生曾提出了“泡菜理论”,即泡菜水里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
同样,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氛围。
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潜移默化的,“启航讲坛”所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正是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
通过“启航讲坛”,广大师生可以和知名学者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大师风范,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多元思考。
学生说“启航讲坛”像干涸的土地灌进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震撼学生的心灵。
2. 规范“启航讲坛”的顶层设计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是做好讲座的前提,邀请谁、讲什么、怎样讲、效果如何,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我校讲座专家的邀请主要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六大课程体系展开,邀请专家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讲座内容中一定要体现如何求知、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应提前一个学期设计讲授主题与系列,提前一个月联系好专家。
“启航讲坛”开办的讲座作为学分课程,具备一般课程所需的运行要素,包括课程大纲、教材与参考文献、讲授方式等。
针对我校理工科大学的状况,侧重中华传统文化、国防特色模块,开展名师系列和少将系列讲座。
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讲坛组织运转工作,负责对专家遴选、邀请、行程安排、现场掌控、课堂巡视、效果测评等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我们拟在每学期的教学周大致安排18场“启航讲坛”讲座,全年近40场。
上半年讲座主要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解放军国防大学的教学名师,以及来自跨国公司的CEO、国外大学的教授,重点讲授语言与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国际形势、国外高等教育相关领域。
下半年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军工文化、学校特色船海系列、中华传统文化系列、国防教育系列讲座,重点邀请香港与台湾大学专家、“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军事领域知名少将开展讲座。
我校“启航讲坛”跨学科大课堂的举办,受到学校领导、院系、机关、师生的大力支持,从依托课程体系遴选专家的前期策划、讲座嘉宾介绍的PPT制作、讲座内容网络与海报宣传、讲座礼仪主持、课程内容采编、专家专访,学生听后感等,均由基地学生工作中心学生团队完成。
每期讲座后,作为“启航讲坛”幕后团队的同学们都认真总结,仔细分析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改进。
3. 展望“启航讲坛”的开放课堂“启航讲坛”讲座专家主要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走“高质量、精品化、课程化、常态化”路线。
部分讲座将以模块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已被聘为学校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30多位学者,每年将到我校讲座至少一次。
专家提前两个星期提供讲座课程大纲或讲座简介或讲座文稿,并提供与讲座相关的教材或书籍,以便学生延伸阅读与学习。
“启航讲坛”不仅浓厚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是有效促进了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此外,作为“启航讲坛”的有利补充,学校还开展了“启航讲坛——素质教育专题导读”,是应广大学生要求而开辟的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创新平台,主旨是“关注社会热点,品读文化精华,解析理性思维,营造互动课堂”。
导读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灵活补充形式,以社会热点、读书工程、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选题。
展开,以“小巧、灵活、亲切”为特点,以优秀教师或专家指引导读为主要形式的专题讨论会。
导读以小规模的形式展开,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性、趣味性、丰富性。
导读作为传统授课方式的积极改革尝试和文化素质课程的有效补充方式,将有效推动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1] 刘献君. 文化素质教育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3.[2] 余东升.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