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密度测量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如天平、量筒等)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3. 能够通过实验测量常见物质的密度,并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及其公式2. 测量工具的使用3. 实验测量常见物质的密度4.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物质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区分这些物质?2. 学生回答:颜色、味道、气味等。
3. 教师总结:除了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密度来区分物质。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2. 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通过密度公式可以计算物体的质量或体积,也可以根据已知质量或体积求解未知密度。
3. 讲解测量工具的使用:天平、量筒等。
三、实验测量(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测量对象(如铜块、铝块等)。
2. 使用天平测量测量对象的质量和量筒测量体积。
3.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测量对象的密度。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生活中的密度应用(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学生回答:鉴别物质、设计容器、浮力等。
3. 教师总结: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需要学会运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密度概念、密度公式、测量工具使用、实验测量和生活中的密度应用。
2. 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密度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测量工具(如天平、量筒等)进行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测量。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测量常见物质的密度,并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6.3《密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1)请简要说明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2)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浮力原理的实例。
4.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的观点:
问题:有人认为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用处不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你的理由。
5.请家长协助,拍摄一段家中物体浮沉的实验视频,并上传至班级群。要求在视频中解释实验现象,分析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密度吗?密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学生分享自己对密度的理解和在生活中遇到的与密度相关的问题,教师总结并给予肯定。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单位,让学生对密度有更深入的认识。
2.演示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展示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测量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密度的测量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合作能力。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密度概念、计算公式、测量方法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3.教师强调密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五、作业布置
本章节《密度的测量》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密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合作讨论等途径,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实践操作、逻辑思维、合作沟通等综合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密度的测量 教案
密度的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密度的概念。
(2)掌握密度的公式,意义,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3)掌握水的密度为1000kg/m3,并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
(4)正确使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通过本节的学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从实验中获得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2)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学以致用。
(3)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二.教学重点水的密度概念,单位;正确使用量筒,天平等器材三.教学难点密度的概念,计算四.教学过程(一)引入:师问:同学们在家里是否关注过家里每月的水费,并且水电局是如何得出家里的水费的呢?生答:通过家里的水表师展示水表的图示,并指出水表直接读出的是水的体积数,而水的单价是。
师问如何将从水表中直接读出的体积数转化为水的质量,质量与体积之间是否存在的一定的数量关系。
(二)探索水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量筒,天平,烧杯实验步骤:1.用量筒量出20立方厘米的水,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
2.用量筒量出40立方厘米的水,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
3.用量筒量出60立方厘米的水,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
4.算出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算出单位体积水的质量。
5.将有关数据填入表格。
其间复习量筒和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表格:体积/立方厘米质量/g 质量/体积/(g/cm3)1 202 403 60师问:从表格中大家能够得出哪些信息?生答: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师从实验总结:(1)水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2)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式一个恒量。
即质量/体积=1克/厘米3含义:体积为1CM3的水的质量为1g(三)密度的概念师讲: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而其它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是一个常数,例如体积为1CM3的酒精的质量为0.8g;体积为1CM3的铁的质量为7.9g师问:那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在科学上称为什么呢?师自答:我们将这个比值称为密度,即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用ρ表示根据定义可得出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单位:克/厘米3或者千克/米3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四)密度概念的深入:师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书本第10页常见物质的表格,发现什么?师总结: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都不同,因此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密度的测量》实验教学设计[1]
《密度的测量》实验教学设计南河中学蔡道敏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法点拨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 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
1mL=1cm3.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
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
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
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二.量筒的使用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密度的测量
、物理教案班级:八、二班教师:石小斌密度及测量物质的密度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精神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以及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
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真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
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细致、客观、认真。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用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等。
教具准备:天平、量筒、砝码、水、铁块、铜块、细线、花岗石、刻度尺、三角板等。
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习内容1. 密度每种物质都有各自的特性,要认识物质必须研究这些物质的特殊性.物质的形状、颜色、软硬程度等是物质的特性,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辩认它们,但是这还不够,物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密度.密度是一个表示物质特性并且应用比较广泛的物理量.(1) 密度的意义各种不同的物质,例如铁、铝、水、酒精、空气、氢气等在体积相同时,它们的质量各不相同,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引入了物质“密度”这个物理量来表示这种特性.(2)密度的定义密度的定义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4) 密度分式的运用应注意2.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一般的方法是:先用天平测出该物质的质量,再用量筒(量杯)测出该物质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在实验中应注意:(1) 关于量筒(量杯)的使用① 弄清所用的量筒(量杯)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以选择适合实验所用的量筒(量杯).② 测量时将量筒(量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量杯)中.③ 观察量筒(量杯)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是凹形的(例如水),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是凸形的(例如水银),观察时要以凸形的上部为准(可记为凸顶凹底).(2) 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 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有关数据,然后根据公式算出体积.② 对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采用“排水法”来测它的体积.具体做法是:A.在量筒(量杯)内倒入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数体积V1B.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量筒(量杯)内,待物体浸没在水中后,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C.待测物体的体积就是V2-V1.五、例题分析:[例1]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
《密度测量》教案
《密度测量》教案。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一份关于密度测量的教案,旨在向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关于如何设计富创新性的密度测量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明确。
对于本实验来说,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点:1、了解密度的定义及测量方法2、掌握如何用测量仪器进行密度测量实验3、能够合理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值二、教学内容在制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以及实验室条件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
1、密度的定义及测量方法在进行密度测量之前,我们应该先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或者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密度的概念。
2、实验所需材料及仪器接下来,我们需要列举出实验所需材料及仪器。
这一部分内容应该非常详尽,包括每件实验器材的名称、规格、用途等详细信息。
此外,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每种器材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安全措施等信息。
3、实验操作步骤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我们应该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操作步骤。
这一部分内容应该非常详细,并且应该向学生展示每个步骤应该如何执行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实验结果。
4、实验数据分析当学生完成实验操作之后,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如何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如何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值等问题。
三、教学方法在进行密度测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实验操作等。
这些教学方法都很有效,但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在课堂讲授和实验演示方面,我们应该使用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在实验操作方面,我们应该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以促进他们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结束后,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学评价。
这一部分内容应该包括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评分方法以及评分依据等信息。
此外,我们还应该向学生提供一些积极的建议和反馈,以帮助他们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中不断进步。
教科物理八上6章第3节密度测量[优秀教学设计]
《密度的测量》教学设计【设计思路】1、本节是在学习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所学知识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让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2、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重视实验探究,通过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地学习,从参与中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形成实验探究方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和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体现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同时评估实验存在的问题,改进实验方法。
(2)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难点: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步骤安排、数据记录到得出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法】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学法】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等。
【教具】铜块、木块、石块等;天平(带砝码);量筒;水;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固体测体积的方法?(2)吸水且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3)物体由于形状不规则且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如何测体积?2.为下一堂课的学习做准备随堂测试1,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
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2.实验室里有四种规格的量筒,下列每组答案中的前一个数据是量筒的量程,后一个数据是它的分度值,想要尽可能精确地一次量出100g密度为0.8×10 3 kg/m 3 的酒精,应选用的合适量筒是() A.500mL、50mL B.100mL、2mL C.250mL、5mL D.400mL、10mL3.仅使用以下各组器材,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D.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4.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 D.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5.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绳子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1)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2)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3)测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4)测完火山岩体积,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质量.上述有些操作会造成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是______(填序号).6.小红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动.(2)将盛有适量液体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将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3)再将盛有剩余液体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4篇)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4篇)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11教学目标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2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基本熟练了密度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
2、学生对天平的使用已经了解,但不清楚量筒的使用。
3重点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完成下面的问题:(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1mL= ____cm3(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
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密度的测量方法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方案(5篇材料)
密度的测量方法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方案(5篇材料)第一篇:密度的测量方法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方案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密度的测量方法单位:备课人:授课班级: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复习巩固密度测量的基本原理p=m/v和几类常见的测量方法。
2、学生能灵活变通实验原理并总结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按入法、助沉法)和间接测量法(利用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解决m或V,再进行测量),能根据具体要求或实验器材选用合适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
3、加强对实验思想的培养和实验方法的指导以及对物理方法的掌握和逻辑能力推理能力的提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协商精神,体验多途径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密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难点:间接测量三、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归纳、练习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程序设计:1导入:我们已完成了质量与密度新课程学习,回顾一下与密度有关联的内容,如果要分别测出一石块和一杯液体的密度,器材自选,你能想出几种设计方案?设计的方案越多越好,看谁想得又快又多。
2复习归纳:(1)抽查学生的设计方案(2)根据学生设计方案,归纳测量方法a基本测量法 b间接测量法(特殊方法)(3)密度的基本测量方法及应用:测固体密度怎样测一小石块的密度?教师质疑: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为什么?说明理由。
(1)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讨论: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和实验设计应注意事项。
(2)学生回答、补充,完成后用多媒体出示:【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基本测量方法】:原理:ρ=m/v;器材:天平、水、量筒、细线;实验步骤:用天平测质量m,用量筒、水、细线测出石块的体积v=v2-v1。
若石块形状规则可用刻度尺测体积(注意体积计算式)。
密度表达式:ρ=m/ v2-v1 测量顺序不同时的误差分析:(3)知识拓展:如果把石块换成蜡块,又怎样测出其密度?【教师质疑】:蜡块漂浮在水中,怎样测出蜡块的体积?【学生思考】:讨论、分析测蜡块的方法,然后回答、补充。
初中密度的测量教案
初中密度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和密度公式。
2. 学会使用量筒和天平进行密度测量。
3.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密度的概念和密度公式。
2. 密度测量实验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1. 量筒、天平、待测物体。
2.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密度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会沉入水底或浮在水面上。
2. 讲解密度的定义和单位。
二、实验步骤(15分钟)1. 演示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演示如何使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3. 讲解如何计算密度,并给出密度公式。
三、学生实验(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待测物体。
2. 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3.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四、数据分析(10分钟)1. 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 学生分析数据,讨论为什么不同物体的密度不同。
五、实验总结(5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2. 教师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六、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估算一块矿石的密度。
2. 学生讨论如何应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密度测量实验,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概念和密度公式,学会使用量筒和天平进行密度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在拓展活动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筒和天平,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2. 在数据分析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密度公式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 在拓展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密度的测量》教案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重点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量筒、烧杯、自来水、盐水、小石块、石蜡块等,天平及砝码(根据学生数和分组情况确定数量)。
一、新课导入地质勘探、科学考察需要对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的测量,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也需要对产品、种子等进行密度的测量。
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密度的测量有哪些常见的方法?二、新课教学1.量筒的使用(1)由公式ρ=m V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即可算出物质的密度,可是如何测量物质的体积呢?由此引出量筒。
(2)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呢?教师出示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分度值。
【教师强调】与许多测量仪器一样,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
【提问】使用量筒时应如何读数呢?【教师归纳】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的底部相平;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的顶部相平。
【教师提问】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那么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教师总结】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可采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
即先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水和完全浸没于水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2.测液体的密度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并尝试着测量盐水的密度。
初中物理探究式复习课教案---密度的测量
烧杯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步骤,用测量出的物理量表达密度。
方法,就请同学分别去分析造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设法进行改进。
方法一:如图①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②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③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记录盐水的体积V④表达式ρ=(m2-m1)/V方法二:如图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2③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记录盐水的体积V④表达式ρ=(m1- m2)/V方法三:如图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录盐水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④表达式ρ=(m1- m2)/V烧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石块是不规则的固体,不能用量筒直接测量体积。
实验方法:有了上个实验的基础,学生知道石块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这次设置的障碍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蜡块漂在水面上, 烧 杯小蜡块障碍3:用上个实验的器材,如何测量冰糖的密度。
有了这两个实验的基础,无论漂浮还是下沉的物体,学生都能够设计实验去测量了,我继续为学生设障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冰糖直接放入水中会溶解二、如果这些器材不能测量还需要什么器材同时,也训练了学生选择器材的能力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分组讨论.然后让各组说明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可能想到如下几种方法:一、用白砂糖代替水二、用饱和糖溶液代替水三、用面粉或砂子代替水白砂糖白砂糖冰糖的饱和溶解细沙烧冰四、 用糖块不溶的豆油代替水学生设计出这几种方案后,老师给出肯定。
这几种方案都可行。
这时老师再设置一个问题,哪种方案更好呢?让学生去讨论,这时同学们一定会把自己设计出的方案与其他组的方案做对比,找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有何优点。
通过激烈的讨论,对比,交流,分析达成共识。
设计方案的好坏应考虑: 一、 使用的材料可回收而不是废弃 二、 可操作性强,而且简单易行 三、尽量使误差更小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大家一致认为前两种方案更好。
三.密度的测量教案
三、密度的测量
――――潮水中学薛若岩
一、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天平使用的基础,再来学习测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测量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新教材以测量物质的密度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学会鉴别物质的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学会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使用。
(3)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物找到物理研究的乐趣,培养对自然学科的情趣。
三、教学资源:
天平、量筒、金属块、细线、烧杯(分别盛有水、盐水),胶头滴管
多媒体
四、教学设计思路:
注重自然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坚持培养学生的自主动物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动手操作规程。
五、教学过程:。
密度测量实验的详细教案二
密度测量实验的详细教案二。
一、实验目的1、了解密度的概念。
2学习使用胶管、滴管等仪器进行液体体积的测量。
3、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与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指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就是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密度的计量单位通常是克/立方厘米(g/cm³),也有时使用克/毫升(g/mL)。
本实验中使用的液体是水,密度是已知的。
我们将在实验中使用一种叫做比重瓶的器具来进行体积的测量。
比重瓶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比较物体密度的一种器具。
比重瓶是一个玻璃瓶,容积已知,有塞子和长颈,使用时应先将空瓶重量称出,然后加入待称物质,勾上塞子,加满液体后将塞子充分压入瓶口,余液从长颈中流出,以保证瓶内液体无气泡。
然后再将比重瓶和瓶内液体的重量同时称重,计算出液体重量后即可求出体积。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器材:比重瓶、密度样品(水)、电子天平、胶管、滴管。
2、测定比重瓶的空瓶重量:使用电子天平测量比重瓶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3、放入待测液体:在比重瓶中加入约为定量管容积一半的水,并用塞子封口。
注意:加水时要慢慢滴加,以免发生过多的气泡。
4、称量比重瓶及装有液体的重量:用电子天平精确地测量比重瓶和装有液体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5、计算液体的体积:利用上述测量结果计算出液体的体积。
公式为:V = w / ρ其中,V表示体积,w表示该比重瓶装有液体时的重量减去空比重瓶的重量,ρ表示该液体的密度。
6、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四、注意事项1、灵敏度要求高于5mg。
准确度要求高于0.1%。
2、在加液体时要慢慢滴加,以避免产生气泡影响测量结果。
3、在一次性测量时,比重瓶和液体的重量都应该一次性称量完毕,不能中途出现操作失误。
4、在保持比重瓶中液体充分稳定的情况下,读数时要防止晃动和震动。
五、实验结果本实验中使用的液体是水,密度是已知的,为1.00 g/cm³。
通过本实验,可得到水的密度实验值与标准值的误差应该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一般误差不应大于±0.1g/cm³。
初中物理密度的测量实验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密度的测量实验教学设计初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物理实验中,密度的测量是一个常见的实验内容。
本文将根据这一主题,设计一个初中物理密度的测量实验教学。
实验名称:密度的测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掌握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天平、容量瓶、实验器皿、水、不同物体(如木块、金属块等)。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清洁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实验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2-3人。
3. 实验设计:a) 实验一:测量物体质量步骤:-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记录数据。
- 将测得的质量数据填入实验记录表。
b) 实验二:测量物体体积步骤:- 使用容量瓶装满水,并记录容量瓶刻度。
- 将不同物体放入容量瓶中,记录容量瓶刻度变化。
- 通过计算容量瓶刻度变化得到物体的体积。
- 将测得的体积数据填入实验记录表。
c) 实验三:计算密度步骤:- 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数据,计算不同物体的密度。
- 将计算得到的密度填入实验记录表。
4. 数据处理与分析:a) 统计各组实验数据,计算不同物体的平均密度。
b) 对比不同物体的密度,让学生分析不同材料的密度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5. 实验总结:a) 学生通过实验,理解了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b) 学生通过计算得到不同物体的密度,掌握了密度计算的基本步骤。
c) 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物体的密度,了解了不同材料的密度差异,并能够解释其原因。
d) 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禁止乱扔物体,避免伤害。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记录的规范性。
3. 实验结束后,要清洁实验器材,并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通过这样一个初中物理密度的测量实验教学,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物体的密度,学生还能够对不同材料的密度差异有更深入的认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6.3 密度的测量教案
6.3密度的测量(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2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掌握密度的一些特殊测量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1重点:进一步理解密度的概念。
2难点:在缺少器材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密度的公式: ,只要知道其中任何两个,就可以求第三个数。
2仪器: 测质量m,用天平测量;测体积v :如果是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尺子测量相应数据计算得出。
若为液体或不规则物体,使用量筒进行测量。
3如果没有量筒,能测量物体的密度吗?如果天平没给砝码,你能测量物体的密度吗?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给你一架天平,水、一个矿泉水瓶,你能测牛奶的密度吗?2给你一架天平,水、大小烧杯各一个,你能测一个金属块的密度吗? 3给你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水、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个量筒,你 能测一个金属块的密度吗?(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三)知识梳理:1给一架天平,水、一个矿泉水瓶,测牛奶的密度实验步骤:(1)调好天平测量空矿泉水瓶的质量1m 。
(2)把适量的水装入矿泉水瓶,测量矿泉水瓶和水的总质量2m 。
(3)把水倒出来,吹干水分,装上相同体积的牛奶。
测量矿泉水瓶和 牛奶的总质量 。
(4)牛奶的密度为:2给一架天平,水、大小烧杯各一个,测一个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1)测量金属块的质量1m 。
(2)测量空小烧杯的质量2m(3)在大烧杯底部一侧垫一小木块,使大烧杯倾斜;在大烧杯里装上适量的水,使水面与烧杯口相平,把小烧杯放在大烧杯口正下方。
把金属块放入大烧杯里,大烧杯里的水溢出,流入小烧杯。
(4)测量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3m 。
(5)金属块的密度为 3给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水、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个量筒,测量一个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v m =ρ3m 水ρρ)/-(-1213m m m m v m ==水ρρ)/-(231m m m v m ==(1)调好天平,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个烧杯。
密度的测量实验教案[优秀范文5篇]
密度的测量实验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密度的测量实验教案密度的测量实验教案所用教材《物理》第1册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目标1.学会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2.理解实验原理密度定义式ρ=m/V,并学会测量密度的实际方法。
3.学会设计实验步骤,并且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4.能够认识到实验中不当操作引起的误差,并且分析对最后测得的密度值有什么影响。
教学重点1.理解实验原理,并且能够理解实验中使用的密度计算公式。
2.设计实验步骤对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进行测量,学会判断什么方法才是最佳方案。
3.能够对实验中的误差进行分析,并且确定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实验中过程中使用的密度计算公式。
2.理解实验中的测量误差是怎样产生的,怎样的操作才能尽量避免实验误差。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用具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石块、盐水、细绳教学方法1.ppt展示讲解实验原理及实验过程。
2.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演示实验。
教学过程及内容 1.引入大家首先看一下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和皇冠的故事。
国王叫一个工匠替他打造一顶金皇冠。
可是,有人向国王报告说:“工匠制造皇冠时,私下吞没了一部分黄金,把同样重的白银掺了进去。
”于是国王就把阿基米德找来,要他想办法鉴定皇冠里面有没有掺入白银。
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阿基米德想出了怎样的方法?有一天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发现人向装满水的浴盆里面沉的越深,浴盆里的水溢出来了越多。
于是他想到:如果把皇冠放入水中,排出的水,和同样重的金子排出的水量不相等,那么皇冠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装满了水的容器,如果向容器中加入一个物体,那么容器里的水就会溢出,并且溢出水的体积和加入的物体的体积相等。
所以我们测出排出的水的体积,就能够知道物体的体积。
这种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叫做排水法。
如果我们要判断皇冠是否是纯金的,可以找一块和皇冠同样质量的黄金,用排水法测出它们的体积。
已知密度ρ=m/V,如果皇冠时纯金的,那么皇冠的密度就等于金的密度,并且皇冠和黄金的密度相等,因此他们排出水的体积就相等;反之,如果皇冠里面掺入了白银,那么皇冠的密度就介于黄金和白银之间,而皇冠和纯金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就一定不相等,因此排出水的体积就是不等的。
密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密度的测量学习目标:1.会用天平、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并会简单的误差分析;2.会用各种特殊的方法测量密度。
学习过程:【目标一】测量固体的密度:请在以下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并完成实验记录。
以小组为单位,看看有几种设计方案?看哪个小组想得又快又多。
a托盘天平、b烧杯、c量筒、d细线、e溢水杯、f弹簧测力计、g刻度尺、h适量的水思考:1、若是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呢?2、若测量蜡块的密度呢?3、若测量可吸水的软木塞的密度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呢。
【目标二】测量液体的密度:选择合适的器材,测量盐水的密度,并完成实验记录。
【知识小结】课堂检测1、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使橫梁平衡(选填“左”或“右”)(2)用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8.4g;然后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称量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65.6g;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mL。
(3)测出食用油的密度为ρ=_____kg/m3,比实际密度值偏_____(选填“大”或“小”)。
2、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木块,将其放在水中时,浮在水面上,用以下两种方案测量该木块的密度。
方案一:(1)用天平测小木块的质量:测质量前,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平衡螺母应向_____(左/右)移动,平衡后测得小木块的质量为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3)用细针将小木块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1,则木块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
方案二:(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2,如图所示;(2)用一个体积为10cm3的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90cm3;(3)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68cm3,则木块的密度ρ=__g/cm3。
密度的测量教学案
第四节密度的测量教学案【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2.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重点难点】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温故知新】1、密度是,纯水的密度是,它表示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单位是3、要求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几个量的大小?4、如图,怎样测出一个长方体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有多少方法?【教学流程】流程一、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器材:流程二、量筒的使用1、如何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2、如何用量筒测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流程三、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步骤讨论:1.如何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写出你的方法。
拓展:如何测塑料块的密度,写出你的方法。
流程四、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讨论2、如何测量一杯盐水的密度,写出你的方法。
请你为上述实验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针对练习:1. (08天津)薛悟理同学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采取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将矿石放在左盘中。
将砝码放在右盘中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标号)(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9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3)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
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9乙所示;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9丙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ρ= kg/m3.2、(06河北中考)..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①用天;②向烧杯中倒八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没的总质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③将烧杯中植物油倒人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④计算出植物油的量m2密度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的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除了会用科学来揭露之外,也要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实验: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待测物体压入水中。压入水中前、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泡沫块的体积。
或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
体积的测量不可以用刻度尺,引入量筒。
PPT课件
PPT图片
一、量筒的使用
(一)观察量筒回答课本第117页想想做做中的问题;
(二)使用方法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大于水不规则形状物体(小石块)的体积。
(2)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一些形状不规则且无法浸入量筒之内的固体(大石块)的体积。
(3)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泡沫块、蜡块)的体积。
实物展示
实验: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实验: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如果量筒一次不能盛取石块溢出的水量,可用较大容器盛接溢出的水,再分若干次用量筒测量所接到的水,多次读取数据,最后相加得到石块的体积
(2)、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3)、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分组实验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3)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条和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和第九条
(3)用画图法表示自己的方法:
针压法
沉锤法
实验与TTP视频相结合,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1、怎样测量盐水的密度
2、怎样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分组实验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ρ=m/V、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教学难点: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从实验原理ρ=m/V、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到数据
的处理、得出结果。
措施:以实验、课件的方式突破。
教学准备
天平30台、砝码30盒、量筒100ml 30只、水、盐水、(大、小)石块30块、细线、(泡沫、蜡块30)等
教学设计表(含教学反思)
课名
测量物质的密度
省份
贵州省
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制州
区/县
兴仁县
单位全称
兴仁县新龙场镇龙场中学
教师姓名
谭福瑞
学科
物理
学科(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章节
第六章三节
学时
1学时
年级
八年级
学习者分析
本学期担任的是八(1)、八(4)两个班,八(1)班60人、八(4)班47人,他们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孩子,男女比例不均衡,女生多男生少,学生学习基础普偏差。
网培让我明白,现在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教学”还是基于“知识的教学”,学生是有血肉个性的个体,不是知识的容器。应该多让学生多去生活中领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如果老师每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来促进学生成长,一定比把什么知识都讲精讲细强。
学生观察量筒回答问题:(1)单位ml(2)最大量程100ml,最小分度值为1 ml(3)正确读数: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让学生归纳总结使用量筒测量不同物体体积的方法:
(1)等量替代法
(2)溢水法
学生理解使用量筒测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本节课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适宜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多媒体教学环境
班班通电子白板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
情境引入
1、教师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呢?
2、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
实物展示
实物展示
用天平测质量,用刻度尺测边长,进而算出体积,密度可得。
实验与TTP视频相结合,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PPT渗透法制教育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与价值观念课后Fra bibliotek学反思及改进思路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参与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解决问题。然而在教学中却存在很多缺点比如:时间的把握不恰当、思路不够清晰、语言不够精炼、教案和课件的设计不够精简,实验中没有全全顾及到每个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不积极等。我也没有及时地改正自己的缺点,需望以后自己多加以探索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