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程序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https://img.taocdn.com/s3/m/17c5cbd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f.png)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第11页
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白细胞吞噬革兰阴性杆菌 / 革兰阳性球菌 未见白细胞吞噬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第12页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女性
肥皂清洗尿道外围 以无菌纱布擦拭 用手分开大阴唇 先排出前段尿液,再以无 菌宽口容器搜集中段尿液
男性
肥皂清洗尿道外围 以无菌纱布擦拭 扶起茎阴翻上包皮 先排出前段尿液,再以无 宽口容器搜集中段尿液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第28页
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留取尿培养标本时需以无菌操作 注明是否使用抗生素 女患者月经期不宜留取尿标本 会阴部分泌物过多,应先清洁冲洗再搜集 4-8℃保留不可超出24小时 标本如不能马上送检,应存放于冰箱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第18页
血培养采集
双侧双瓶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第19页
影响血培养阳性率原因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第20页
血培养组合与检出率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J Clin Microbiol. ; 45:3546-354第821页
致病菌和污染菌判别
真正菌血症:
➢ 分离有毒力菌株
检验前误差: 病人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储存及运输不规范
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及运送
Clin Chem. Jul;53(7):1338-42. Epub May 24 Clin Chem Lab Med. ;44(6第)3:页750-9
细菌诊疗标本采集标准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流程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c4afd5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c.png)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流程引言在临床微生物学中,正确的标本采集和运送是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重要步骤。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程序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d191d7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1.png)
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具有重要意义,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方式不当将导致病原体分离失败,或无法确定真正致病的微生物,给医院感染的病原学诊断造成困难,因此必须规范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证实验检测前标本质量。
标本
类型
采集
时间
温度
转运
报告时间
2、液体粪便取1~3ml
无菌
容器
常温
≤2h
住院超过3d或入院诊断不是胃肠炎的病人,不做常规粪便培养
直肠拭子
1、小心插入拭子超越肛门括约肌,轻轻旋转拭子,在肛门隐窝取样
2、用于检测病原的拭子应能见到粪便
无菌
试管
褥疮溃疡
1、一般不选择拭子标本
2、无菌盐水清洗表面
3、如得不到活检标本或抽吸物,则用拭子用力采集损伤底部
由于褥疮溃疡拭子提供不了什么临床信息,一般选择组织活检或针头抽吸标本
1/d#表示一天中仅需送检1次,无需多次重复送检相同标本
涂
片
抗
酸
染
色
痰
量多为宜
无菌容器
无
1h出报告
至少连续送3d,每日1次
尿(24h尿沉淀或12h全夜尿沉淀)
10ml
无菌管
留取24h尿或12h全夜尿于洁净容器中,必须静止2h后,弃上清液,收集沉渣约10ml于无菌容器送检
血培养瓶有两种规格,采血量不一样。
成人瓶:
8~10ml/瓶
小儿瓶:
1~3ml/瓶
≤2h
常温
禁止冷藏
阴性:5d
阳性:随时报告危急值,最终报告及时发出
建议从不同部位各采1瓶,共2瓶同时送检。
1、采集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为宜。
微生物实验室标本采集及运送程序
![微生物实验室标本采集及运送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720fe8cb84ae45c3a358c1f.png)
微生物实验室标本采集及运送程序
1.目的
规范标本采集程序,保证实验室检测前标本质量。
2.范围
微生物标本。
3.职责
3.1 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负责指导病人如何正确留取标本。
3.2 标本运输人员负责收取标本和运输标本至微生物室。
4.程序
4.1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必须到微生物实验室领取无菌器皿、血培养增菌液瓶等留取标本。
4.2病原微生物的培养标本必须在2小时内由输送中心送检并立即按种。
特殊标本(如脑脊液、前列腺液、白带等)应立即送检并接种。
4.3实验室标本姓名、编号或者标本采集不符合要求时要退回重留标本。
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
![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https://img.taocdn.com/s3/m/f1c06e1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0.png)
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操作规程正确的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准确检出病原菌,避免漏检与误诊,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标本的选择,采集,运送,保存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1.早期采集采集时间最好在病程早期,急性期,且必须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确保病原菌的检出。
2.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或皮肤黏膜正常菌群的污染,使病原菌与正常菌群混淆,造成临床误诊。
采集的标本应存放在无菌容器内,容器不能使用消毒剂处理,标本中也不能添加防腐剂,以免降低病原菌的检出。
3.适量的标本标本量过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4.适当的采集方法对于厌氧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采集方法是不同的,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应尽量用注射器采集抽取物,室温保存,不能冷藏和冷冻。
5.盛放标本的容器采集标本应存放在无菌,防漏,应带有螺旋盖的容器内。
二、标本的运送1.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若有延迟也应在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会影响病原菌的检出,一般性的细菌培养标本若需延迟送检时,应置于4度冰箱保存,且不能超过24小时。
2.临床标本最佳运送时间取决于标本的量,少量液体(小于1ml)或组织(小于1cm3)应在15~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较多量的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中可放12~24小时,厌氧培养标本原则上是床边接种,如延迟送检,需保存在厌氧运送培养基中,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
三、不同标本的采集,运送(一)血液标本采集,运送1.血培养指针征当患者出现:发热(大于38度)或低温(小于36度),寒战,白细胞增多,皮肤黏膜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具备上述一种或几种体征时,临床怀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应在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做血培养。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72be36331126edb6f1a1071.png)
➢ 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在1~2h内采集3份血标本,如 果24h后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标本。
12
脑脊液标本采集送检规范
❖ 采集时间:最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 ❖ 采集方法:通常用腰穿的方法采集脑脊液,
➢ 采集数量:对于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 续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集,除非痰液外观性状 出现改变。
➢ 标本运送:标本应尽快送检(1-2h内),如不能及时
送检,室温保存≤2h,4℃冰箱保存≤24h。
16
生殖道标本采集送检规范
❖ 应由临床医师采集,用无菌棉拭子采集。淋球菌 检查时,不论男女尿道及子宫颈均需用拭子插入 尿道及子宫颈3cm深取样送检,要避免受阴道分 泌物污染。
离体后回迅速自溶。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离体后极易死亡。)。延迟送检时一定不能放冰 箱,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对温度敏感的 细菌在冰箱会很快死亡。 ❖ 各种无菌体液标本,如胸腹水、浆膜腔积液及各 种穿刺液等亦可注入血培养瓶以提高培养的阳性 率。
14
尿液标本采集运送规范
❖ 采集时间: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多数药物从尿道 排泄)。
15
痰标本采集运送规范
❖ 采集时间: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 采集方法: ➢ 自然咳痰:以晨痰为佳。咳痰前应清洁口腔如刷牙和
漱口,然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痰,直接吐入于无菌 容器中。痰少或无痰者可用3-5%NaCl水溶液5ml雾化吸 入5min导痰(气道高反应如哮喘病人不宜采用此法)。 对于难于自然咳痰者可用微生物室提供的一次性无菌 吸痰杯抽取气管深部分泌物。 ➢ 小儿取痰法 最好用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一次性无菌 吸痰杯抽取气管深部分泌物。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标准操作程序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8a9cacd76a20029bd642d42.png)
SOP_15-5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标准操作程序一、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情形降至最低。
3.在感染的急性期、使用抗生素前或伤口局部治疗前收集样本。
4.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样本,且避免邻近区域常居菌群的污染。
5.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
容器须灭菌处理,防止渗漏,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标本中不可添加防腐剂。
6.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容器收集足量的样本,尽量不要以棉花拭子收集样本。
7.采样后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
为保持微生物活性,棉拭子等标本宜放入恰当的运送培养基送检。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但存放一般不能超过24h。
8.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9.每份标本都应贴上标签并标明必要信息,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足够的有关临床资料。
(要标明病区、病人姓名、住院号、标本来源、采集部位、采集时间等)二、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1.采集指征:临床上疑为败血症、脓毒血症或其他血流感染的患者,需做血液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
及时、准确地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病原菌,才能正确实施有效地抗菌治疗,从而有助于治愈率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降低。
2.采集方法:1.采血时机: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抗菌治疗前,以正在发冷发热时或发冷发热前半小时为宜。
2.采血次数及间隔:在急性发热性疾病如脑膜炎、细菌性肺炎,需马上做抗菌治疗;或急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要紧急手术的患者,应立即从两臂分别取2份标本。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2次。
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两次抽血间隔60min;必要时于24~48h后再抽血2次。
因为1次血培养不足以说明问题,且会遗漏阳性结果。
国外有人统计1次血培养可检出菌血症的80%,2次检出90%,3次检出99%。
国内统计17家医院1次血培养阳性率10.8%,18家医院2次以上血培养阳性率14.8%。
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
![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https://img.taocdn.com/s3/m/d459ec5e7fd5360cbb1adb2d.png)
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操作规程正确地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准确检出病原菌,避免漏检与误诊,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标本地选择,采集,运送,保存及处理地一般原则.一、标本采集地一般原则.早期采集采集时间最好在病程早期,急性期,且必须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确保病原菌地检出..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或皮肤黏膜正常菌群地污染,使病原菌与正常菌群混淆,造成临床误诊.采集地标本应存放在无菌容器内,容器不能使用消毒剂处理,标本中也不能添加防腐剂,以免降低病原菌地检出..适量地标本标本量过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适当地采集方法对于厌氧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地采集方法是不同地,用于厌氧菌培养地标本应尽量用注射器采集抽取物,室温保存,不能冷藏和冷冻..盛放标本地容器采集标本应存放在无菌,防漏,应带有螺旋盖地容器内.二、标本地运送.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若有延迟也应在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会影响病原菌地检出,一般性地细菌培养标本若需延迟送检时,应置于度冰箱保存,且不能超过小时..临床标本最佳运送时间取决于标本地量,少量液体(小于)或组织(小于)应在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较多量地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中可放小时,厌氧培养标本原则上是床边接种,如延迟送检,需保存在厌氧运送培养基中,室温保存,不得超过小时.三、不同标本地采集,运送(一)血液标本采集,运送.血培养指针征当患者出现:发热(大于度)或低温(小于度),寒战,白细胞增多,皮肤黏膜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具备上述一种或几种体征时,临床怀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应在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做血培养..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地患者,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必须同时或间隔短时间内采集2套以上血培养标本.成年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即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采血量每瓶不少于;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采血量每瓶不少于.(少于病人总血容量地).在采取血培养后地—天内,无需重复采取血培养.两个例外: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血标本采集地量是影响检出率地最重要地因素.检出率与采血量成比例增长,每增加地血液,病原菌地检出率就会相应增加.儿童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较高,血培养量无需等同于成人.采用一对(需氧瓶厌氧瓶)组合,比采用二个需氧瓶地组合可检出更多地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采血量不能满足推荐地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地需要.推荐从外周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不推荐静脉留置导管,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地判读..血标本采集地注意事项在采血之前,血培养瓶地橡皮塞需使用酒精消毒并干燥.然后再进行穿刺部位地皮肤消毒.严格按照“酒精、含碘消毒剂、酒精”地消毒步骤操作,并等待足够地消毒时间.严格无菌操作,不允许在皮肤消毒后用手接触静脉,除非带有无菌手套.不推荐采血和接种血培养瓶更换注射器针头;采集后地血培养瓶应在小时之内送往实验室,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二)痰培养标本采集,运送.痰培养指征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喉炎,会咽炎等都可采集鼻,鼻咽,口咽拭子标本培养.下呼吸道感染:凡是咳嗽,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等都可采集痰标本..标本地采集采集前嘱咐病人先用清水漱口,摘去牙托,因唾液中口咽部定植菌地浓度可达,去除表面地菌群.教育病人深咳,收集从下呼吸道咳出地痰液.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标本采集后~内送往实验室进行处理,采集标本过程中要有专业地医务人员指导;无痰可用%~%雾吸约导痰;也可用物理疗法、体位引流、鼻导管抽吸等方法取痰..正常地痰标本低倍视野下鳞状上皮细胞小于个,白细胞大于个.如果低倍视野下鳞状上皮细胞大于个,白细胞小于个应不做或仅在特殊要求时做培养,如做培养,报告中注明“镜检结果表明标本口咽分泌物污染明显”.痰培养方法地局限性多数引起肺炎地病原菌不能培养出,如病毒,军团菌,衣原体等.影响因素很多:如黏液包裹、定植菌污染.建议痰培养同时做血培养和痰涂片镜检..注意事项常规地痰培养需在小时内送检,若怀疑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感染时必需随留随送;标本中不能混入唾液与鼻咽分泌物等.(三)尿培养标本采集,运送.尿培养指征尿路感染,肾结核,泌尿系结石,膀胱排空功能受损或前列腺增生等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肉眼脓尿或血尿,尿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或亚硝酸盐阳性,,不明原因地发热,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需采集尿培养标本送检..标本地采集清洁中段尿液,嘱咐患者用肥皂水清洗,弃去开始流出地尿液,以冲刷尿道口地细菌,取能代表膀胱部位病原菌地中段尿;导尿管尿液,留置导管尿液标本常通过专门地采样端口采集,不能把导尿管与尿袋拔开后收集尿液,采样端口用酒精消毒;必要时,可先夹住导尿管但不能超过分钟;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采样端口,抽吸出尿液;注入无菌杯或试管中.膀胱穿刺尿,无菌操作,用无菌注射器刺入膀胱抽取—尿液送检,主要用于厌氧菌地培养或留取标本困难地婴幼儿标本地采集,此法可避免尿液标本地污染..标本地采集量一般成人采集,婴幼儿不得少于.诊断症状明显地病人(如尿急、尿频、尿痛),一份标本就已足够,治疗小时后再采集第二份标本.对于症状不明显地病人,需采集份标本.怀疑肾结核时,应连续天采集晨尿..室温都有利于病原菌和污染菌生长繁殖,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和接种,室温下存放不能超过小时,(夏季保存时间应适当缩短或冷藏),度冷藏保存时间也不能超过小时,冷藏地尿液不能用于淋球菌地培养..注意事项必须无菌操作,采用带盖防渗漏地无菌杯收集,多次收集或小时尿不能用作培养.集尿袋内地尿液不能用作培养.导尿管末端地尿液也不能用于培养,很难避免没有尿道菌群污染.在使用抗菌药物前留取标本,尿液中不能加任何防腐剂或消毒剂,抑制细菌地生长.(四)粪便标本采集,运送.送检指征当患者出现腹泻,大便每天大于或等于次,粪便地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大便镜检白细胞大于等于个每高倍视野,抗菌药物治疗后地腹泻等..标本地采集方法,时间与量尽可能在发病早期(急性期)或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采集新鲜地粪便,怀疑沙门菌感染时,应在发病周以后采集.自然排便法,排便后,挑取有脓血或粘液部位地大便,液状粪便取絮状物盛于无菌地容器内;直肠拭子采集法,用于排便困难地患者或婴幼儿.一般用拭子采集大于地标本送检,若标本为水样,采集大于地标本于无菌容器中送检..标本地运送与保存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室温条件下不能超过小时,如不能及时送检可加入磷酸盐甘油缓冲保存液中或专门地大便运送培养基中置度冰箱保存,但不能超过小时.高度怀疑霍乱弧菌感染地标本必须符合特殊标本地安全要求..注意事项最好在用药前,采集新鲜地标本盛装在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提高阳性检测结果.厌氧菌地培养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和正常地菌群污染.(五)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标本地采集及运送.送检指征凡是当患者有外伤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导管感染,脐带残端感染,有脓液和分泌物时,应采集标本培养..标本地采集时间和方法在使用抗生素前或停用药—天以后,或使用下一次抗生素前采集,对脓肿性分泌物应先用生理盐水或地酒精冲洗溃疡表面渗出物,尽可能抽取脓液于无菌杯内送检.对于封闭性脓肿时,应无菌操作抽取脓液—于无菌试管内或血培养瓶内送检,怀疑厌氧菌感染时,应做床旁接种或注入厌氧瓶内(—)送检,最佳方法是采集组织送检..标本地运送标本采集后应于小时内送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处理,若不能及时送检,需氧培养地标本除对环境敏感地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外,可保存在度冰箱中,但保存时间不能超过小时;厌氧培养时,需用厌氧瓶或厌氧袋在室温下保存,但不能超过小时..注意事项尽可能在用抗生素前采集,若患者也用药,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抗菌药名,并在下次用药前采集;对于开放性地伤口,采集前应先除去表面污染菌,以防带入与感染无关地皮肤定值菌.干燥结痂地标本一般不做培养,除非有渗出物.采集标本时应无菌操作.(六)穿刺液标本地采集与运送穿刺液主要包括脑脊液,胸腹水,心包液,胆汁,关节液及鞘膜液,在正常标本中,上述液体是无菌地,在排除污染地情况下,一旦检出细菌均视为病原菌.在相关地部位有相应地临床症状时,应无菌操作采集相应地标本于无菌容器内送检,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往实验室处理.脑脊液采集后应在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若不能,应室温保存,不得超过小时,不能冷冻或冷藏注意事项:标本地采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最好在用抗菌药物前采集.防止标本凝固,可事先在容器内加入抗凝剂,(脑脊液标本时不需加抗凝剂),也可直接加入血培养瓶内.。
标本采集运送标准操作规程PPT课件
![标本采集运送标准操作规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34f47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c.png)
(4)粒细胞减少(成熟时我多核白细胞小于1000×109/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黏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9)血压降低 (10)呼吸加快 (11)降钙素原升高(PCT)
【标准操作程序】
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菌血症的患儿(特别是2岁或以下的幼儿)一般出现于门诊,常伴有明显的发热(≥38.5℃)和白细胞增多(总数≥ 20,000×109/L)。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低体温,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心内膜炎的重要信号。
【标准操作程序】
5.3采集方法: 自然排便采集标本时,取有脓血,黏液,组织碎片部分的粪便1—3g(花生米大小)。水样粪便则取絮状物,一般取1—3ml,直接装入运送培养基中送检。 直肠拭子采集粪便标本:先以肥皂和水,将肛门周围洗净,然后用经无菌盐水湿润的棉式子插入肛门超越肛门括约肌约2~3cm,与直肠黏膜表面接触,轻轻旋转,必须将棉式子置于运送培养基中送检。 5.4 采集量: 成形粪便花生米大小1—3 g,水样便1—3 ml。 5.5容器: 粪便标本装于无菌加盖螺旋广口塑料杯;直肠肛拭置于Cary-Bair运送培养基。 5.6 标本容器标识 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检验项目、采集时间。
【标准操作程序】
2.3 采集量 5~10ml。 2.4 容器 无菌、带螺旋盖、透明塑料容器。 2.5 标本容器标识 标识内容应包括病人姓名、病员号、标本种类。 2.6 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立即盖紧防止泄漏或容器外部留有残留物。及时送检,室温保存下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置于 4℃冰箱保存,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h。 2.7 注 直接导尿可能导致尿道菌落进入膀胱,增加医源性感染的危险。 8生物安全防护参见《HS-JY-GL-XJ-302生物防护的安全程序》。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4d7bd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6.png)
微生物检验流程及操作标准微生物检验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标本采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规章制度正确采集标本,及时将采集到的标本送至检验科进行接种处理。
在运送标本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相应的温度和氧气,以防止标本干燥。
2. 镜检:检验人员运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标本,辨别相关致病菌的形态与数目,并进行初步判断。
必要时,还需要对标本进行染色后再观察,以对致病菌的性质和来源进行鉴别,更能排除污染因素,使标本致病菌的检出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3. 分离培养:采集的标本中不可避免地会吸附细菌,如果在镜检环节发现标本上吸附的细菌,就需要对标本实施分离纯化,并将其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如显色培养基、血平板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等。
再将空气和温度调整至适合细菌生长的数值,获得便于进一步鉴定的细菌。
4. 细菌鉴定:检验人员通过细菌形态、菌落特点、酶类检测、血清学试验、生化反应等方式鉴定分析分离获得的标本,明确致病原因。
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标准如下:1. 尽量在病程早期、症状典型以及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
2. 标本应使用无菌容器盛放。
3. 血液为无菌液体,因此在采集时要避免皮肤的正常菌群污染。
多采用血培养瓶运送,随后放入血培养系统自动培养。
如有报阳则进行下一步检验:涂片镜检报给临床初步结果;需氧和厌氧瓶分别转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与厌氧血平板等;随后进行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
4. 脑脊液标本一般需要进行离心,以富集细胞。
一般检验流程为进行涂片镜检,包括革兰染色,抗酸染色与墨汁染色等。
增菌管进行增菌,分离培养转至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沙保弱平板等。
5. 痰液镜检一般包括革兰染色与抗酸染色,分离培养多用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
6. 尿液常做定量检测,取10微升尿液进行连续划线。
7. 粪便常用革兰染色做菌群比检测;分离培养多用麦康凯与SS平板。
8. 各类微生物标本应通过传递窗进行传递。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准确信息。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种要点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种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91e5d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4.png)
检查采集器具和试剂的有效期
在采集前,检查采集器具和试剂的生产日期和有 效期,确保采集过程中使用的物品符合质量要求。
无菌操作技术规范培训
01
02
03
培训采集人员
对采集人员进行无菌操作 技术规范的培训,确保他 们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和 注意事项。
报告审核
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对报告进行审核,确 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报告存档
对出具的报告进行存档管理,以备后续查询 和追溯。
07 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
采集过程中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采集标本时应避免污染,确保无菌操作,以免影响检验 结果。
采集适量标本
采集标本量应适中,过多或过少均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定期监测
定期对保存条件进行监测和记录,确保标本保存环境稳定可靠。
超出保存期限处理
对于超出保存期限的标本,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误用 或浪费。
05 标本接种操作要点
接种前培养基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培养基
根据待检微生物种类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确保能 够提供其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培养基灭菌
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以消除 杂菌和污染。
将拭子插入鼻腔至鼻咽部,轻轻旋 转后取出。
03
02
咽拭子
用无菌拭子擦拭咽后壁及两侧扁桃 体,避免触及舌部。
采集容器
应使用无菌、有盖、干燥的容器, 痰标本也可使用无菌痰杯。
04
其他类型标本采集
脑脊液标本
由医生进行腰椎穿刺采集,过程中需严格无 菌操作。
穿刺液标本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https://img.taocdn.com/s3/m/b18ef6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0.png)
3、怀疑霍乱时立即采集粪便送检。
4、粪便涂片镜检WBC ≥5个/HP
1、自然排便法:自然排便后,挑取脓血、黏液 便2-3g作常规性病原菌培养;液状粪便取絮状物23ml,直接放入无菌杯内送检。
2、直肠拭子法 难以获得粪便、排便困难者及幼儿用此法
大便要取脓血处, 志贺沙门需关注。
以上标本由专科医师采集,2小时内送检,室温保 存不超过24小时。
(一)标本采集
1、开放性伤口:先以无菌生理盐水或75%乙醇冲 洗擦去表面渗出物,用拭子采集深部伤口或溃疡基底 部分泌物,或剪取深部病损边缘组织。
烧伤创面,多部位取样。
2、封闭性脓肿:消毒脓肿局部皮肤或黏膜表 面后,用注射器穿刺抽取脓液3-10ml注入无菌试管 内送检。
尿液培养要计算, 清洗外阴留中段; 培养长出多种菌, 辨清污染重新送。
1、采集:采样前,应先清洁外阴及尿道口周围, 自然排尿,不间停,截留中段尿,置于无菌尿杯中, 一般留取10ml左右
2、运送:常温下2小时内送达微生物室,4℃保 存不超过24h
三、粪便标本的采集
1、腹泄、大便≥3次,粪便性状异常,如稀便、 水样便、脓血便、血便,可伴恶心、呕吐、食欲不 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尽量在用药前采集
检验科 2017.9.5
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标本的正确选择、 采集和运送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验室 工作准确和有效的基本前提。
早期、无菌、合格
标本
规范化采集 不符合要求 污染的标本
提供重要临床 感染信息 结果无意义
误导临床
无菌标本 血液 脑脊液
关节腔积液 胸腹水、胆汁
其他类别
有菌标本 痰液 咽拭子 尿液 粪便
临床标本采集运送规程
![临床标本采集运送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4fa3cf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a.png)
临床标本采集运送规程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送检是目前临床实验室诊断质量保证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严重影响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对感染样本中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的阳性率和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控,也影响临床诊断,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菌的产生和提高感染的治愈率,而且对预测或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杜绝感染蔓延、研究医院感染的发病机制和环节、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严格实施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送检和检验方法,是做好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的关键。
鉴此,希望临床各科能按照本操作规范采样送检。
一、医院感染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基本原则1.发现医院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我院总的医院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应不低于70%。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标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4.标本采集后立即送至实验室,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5.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肛拭子或伤口拭子,应立即送检。
6.盛标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7.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必要时应注明选用何种抗菌药物。
二、常见医院感染标本送检方法1.血液与骨髓①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
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
切忌在静脉点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
②采血部位的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
将采集的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应更换针头或过火消毒针头。
血培养瓶应在避光室温中保存,不必置冰箱保存。
③每次采血量成人5—10ml,婴幼儿l一5ml,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lO: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物质。
④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阶段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对已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可在下次用药前采血。
⑤每例病人至少采血两次,间隔。
.5—l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皮肤污染菌。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f302a5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8.png)
脓液或伤口分泌物标本 采集运送标准
❖ 本卷须知 ❖ 迅速送往实验室,1小时内不能培养应将标本冷藏。 ❖ 皮肤消毒对培养结果至关重要。 ❖ 不要仅送检脓液。脓液不能代表伤口特点,应在病灶
活动区域或基底部采集标本。 ❖ 除非有渗出物,枯燥、结痂伤口一般不做培养 ❖ 标记:不要只写“伤口〞标记标本,应有专门的描述
5
二、临床各类标本的采集、 运送及保存标准
6
血培养的采集、运送标准
❖ 采集程序: ❖ 皮肤消毒程序:推荐三步法 〔酒精→碘伏→酒精〕 ❖ 培养瓶消毒程序:75%酒精消毒 ❖ 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程序
❖ 采血量:成人8-10ml,儿童1-3ml。 骨髓采集量1-2ml ❖ 采血时间和数量: ❖ 采血时间:在寒战或体温顶峰到来之前0.5-1h,或于寒战
储存 环境
标本来源
4℃冰 箱
痰、尿液、粪便、气管冲洗物、导尿管、静脉导管、脓液和伤口分泌物 细菌或真菌培养;无菌体液(胸腹水、心包液、关节液、鞘膜积液、胆 汁)真菌培养;支原体培养;衣原体检查;血清学检查(包括ASO、RF、 肥达反应)
室温 脑脊液、生殖道、眼、耳、鼻、喉、血培养、血管导管尖、活检组织细
❖ 注意:从静脉取血;不要与血气和血沉标本一起采血; 不推荐血入瓶前换针头;不推荐静脉血直接入瓶;不宜 在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口采血〔除非疑心导管相关性血 流感染〕。
8
血培养的采血量
❖ 成人采血量5-10ml〔最好8-10ml〕,儿童采血量1-3ml 〔不超过总血量的1%〕。血液和肉汤之比为1:5~1: 10。骨髓采集量1-2ml。
❖ 应注明具体标本来源如眼标本注明是眼睑、结膜 还是角膜,并注明左眼还是右眼。
18
脓液或伤口分泌物标本 采集运送标准
病原微生物的标本采集,运输,储存,使用,销毁的管理流程
![病原微生物的标本采集,运输,储存,使用,销毁的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3314e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9.png)
病原微生物的标本采集,运输,储存,使用,销毁的管理流程
病原微生物的标本采集、运输、储存、使用、销毁的管理流程如下:
1. 标本采集:采集标本前,采样人员根据检验申请单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并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
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粘贴条形码及指导病人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等。
2. 标本运输:标本运输人员负责收取标本和运输标本至微生物室。
运
输人员需对标本进行核收登记并签名。
3. 标本储存: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类别将病原微生物分置于专用包装物
或容器内,但包装物和容器应符合<<病原微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
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盛装的病原微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封口紧实、严密。
医务人员在盛装
病原微生物前应当对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液
和其它缺陷。
4. 标本使用:实验室工作人员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病原微生物进行
分类。
使用时要认真核对病人、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单是否一致,严
防差错。
5. 标本销毁:病原微生物标本在使用后需要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
行分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及运送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正确采集及运送](https://img.taocdn.com/s3/m/8c45081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5.png)
主要内容
一、临床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的重要意义 二、各种类型标本的正确采集和送捡
临床微生物标本正确采集和运送的重要意义
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正误,不当标 本可导致假阴性、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因此正确采 集和运送微生物标本,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培养鉴定 结果。可靠的检验结果可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为 临床科学用药和成功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是正确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减少抗菌药 物滥用和监测医院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 步。为此应正确采集各种细菌学标本。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⑵ 血培养瓶消毒程序:用75%酒精擦拭血培养瓶橡 皮塞,作用60s;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橡皮 塞子表面残余酒精,然后注入血液。注入血液后 ,应轻轻颠倒混匀防止血液凝固。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4、血培养采血量 由于每毫升血量中含菌量很小,血培养的阳性率直接 与血样本容量有关,据报道每增加1ml血样本可使血 培养阳性率上升3%,所以采血量要足够。 通常采血量与培养基之比以1:5~1:10为宜,成人一次采 血10~20ml平均注入两个血培养(需氧、厌氧瓶)中 ,婴幼儿采血量为全血量的1%(1~2ml),儿童采血 量3~5ml。 当发生菌血症时,通常成人血液中含有的菌量小于 1CFU/ml,而儿童血液中含有的菌量常超过100CFU/ml ,所以婴幼儿、儿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量少于5ml时,不会影响培 养的阳性率。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有研究表明,只做1套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仅 为65%;2套血培养为80%;3套血培养为96%。对于 成年患者的血培养,只采集单瓶是不允许的,因为 单瓶的培养结果很难解释是致病菌还是污染菌。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程序1.目的规范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保证实验检测前标本质量。
2.范围微生物检验标本。
3.职责3.1 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负责指导病人如何正确留取标本。
3.2 门诊抽血人员和病房护理人员负责临床标本的采集,特殊标本由临床医师采集。
3.3 标本运送人员负责及时送到检验科细菌室,急诊检验标本和值班采集的标本由临床科室相关人员直接送到细菌室(备注:周一至周五8:00AM~5:30PM、节假日8:00AM-12:00AM 送细菌室,余下时间送门诊检验室)。
4.程序4.1 采集标本前,采样人员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确认采样计划并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包括核对医嘱,打印条形码,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粘贴条形码及指导病人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等。
4.2 认真核对病人、标本容器和检验申请是否一致,严防差错。
4.3 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采用适当的技术和设备来采集标本,注意避免自身正常菌群的污染,各标本采集技术、设备和方法参见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
4.4 采集厌氧菌培养标本时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拭子,最好选择活检或抽吸物;厌氧菌培养标本的运输应避免接触空气,立即送检,切不可冷藏;厌氧标本采集与需氧标本采集均参见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
4.5 收集足够量的标本,量少可能导致假期阴性结果。
4.6 在每份标本容器上贴上条形码标识,标识中包含有病人基本信息与检验项目,有时还需标明标本来源、采集部位、采集时间。
4.7 将标本放置于合适的密封容器中。
4.8 采集样品所用材料需按照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置,参见《废弃物处理程序》)。
4.9 采集标本后,运送人员及时送到检验科细菌室。
4.10 标本运送人员收集标本时,需核对标本数,用硬质、密闭防泄漏的二级容器将标本安全送抵细菌室,参见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
4.11 标本送达细菌室后,运送人员需与细菌室标本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核收登记并签名。
4.12 标本采集和运输中的生物安全防护参见《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程序》。
4.13 采样人员需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采样,病人自行留取标本时,需受专业人员的指导。
4.14 所有标本必须记录采样时间并立即送检,一般不得超过2小时。
4.15 组织标本如果在厌氧转动系统中存放,不能超过20~24小时。
4.16 志贺菌(应立即处理)、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对环境温度敏感,因此脑脊液、生殖系统、眼或内耳标本不能冷藏。
4.17 标本采集后无论运送距离的远近都应按要求进行标本的包装和标识。
4.18 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详见下表。
微生物标本采集指南(一)1/d表示一天中仅需送检1次,无需多次重复送检相同标本。
1/d表示一天中仅需送检1次,无需多次重复送检相同标本。
细菌室标本接收处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细菌室标本接收处理操作规程,保证实验室不误检、漏检。
2.范围适用于细菌室所有标本。
3.职责细菌室标本接收、处理岗位人员应遵守本程序。
4.程序4.1 微生物标本送至细菌室后,接收人员与标本运送人员共同核对标本及标本信息,并记录,包括接收标本数、接收人与接收日期。
4.2 细菌培养标本需抄写培养记录单,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ID号、标本种类、检验申请条码号、接收日期,并在医院信息系统上记费,记费时只收细菌培养、鉴定费用,药敏费用先不记,如果标本中分离到致病菌后做药敏试验时再收药敏费用。
4.3 涂片染色镜检标本先编号后在记录本上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ID号、检验申请条码号、标本种类、接收日期。
5.相关文件及记录表格5.1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31: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20075.2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02: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ISO15189:2007).2008备注:值班人员按4.1进行。
细菌检验标本处理完后不能丢弃,交班时需将贴有检验条形码的原始标本与其它涂片及培养物一起交细菌室!!细菌室标本拒收程序1.目的规范标本拒收程序。
2.范围适用于细菌室所有标本。
3.职责细菌室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守本程序。
4.程序4.1 细菌室检验人员应根据各类标本的送检要求评估标本的合格性,具体参见《标本采集运送程序》。
4.2 必须严格执行标本的接收、拒收制度和标准,拒收所有可能导致错误结果的标本。
4.3 下表中列举了常见微生物标本拒收原因及处理方式。
4.4 下表中列举了一些不适合微生物学检查的标本及替代处理方法或建议。
4.5 在《不合格标本处理记录表》上登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病人信息、标本种类、标本采集人姓名、标本采集时间、不合格原因及性状描述、识别者签名及时间。
1.目的:规范细菌检验标本处理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细菌检验标本。
3.职责:细菌检验人员严格执行本程序。
4.程序:4.1 血液标本接收标本后,立即抄写检验记录单,住院病人需先收取细菌培养鉴定费用。
门诊病人在检验记录单上记录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将血细菌培养瓶置于全自动培养仪中培养。
4.2 痰标本4.2.1接收时检查送检标本质量,随后抄写检验记录单,住院病人需先收取细菌培养鉴定费用。
门诊病人在检验记录单上记录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4.2.2 用接种环挑取脓性痰液后在第一区反复涂抹,尽量将包裹在痰中的病原菌接种在平板上,如无法用接种环挑取痰液时,用无菌棉签挑取标本分别涂布于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的第一区,然后用接种环划第二、第三区。
4.3 咽拭子标本:接收时检查送检标本质量,随后抄写检验记录单,住院病人需先收取细菌培养鉴定费用。
门诊病人在检验记录单上记录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将标本涂布于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的第一区,然后用接种环划第二、第三区。
4.4 脑脊液、关节液、心包穿刺液、胸腹水等穿刺液:床边抽取体液标本(成人瓶:5~8ml;小儿瓶:1~3ml)注入细菌培养瓶后送实验室。
接收标本后,立即抄写检验记录单,住院病人需先收取细菌培养鉴定费用。
门诊病人在检验记录单上记录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将血细菌培养瓶置于全自动培养仪中培养。
4.5 粪便或肛拭标本:接收时检查送检标本质量,随后抄写检验记录单,住院病人需先收取细菌培养鉴定费用。
门诊病人在检验记录单上记录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立即取粪便脓血部位标本接种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和SS平板。
4.6 尿标本:接收时检查送检标本质量,随后抄写检验记录单,住院病人需先收取细菌培养鉴定费用。
门诊病人在检验记录单上记录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将尿标本混匀,用10μl (可用定量加液器)定量接种环立即接种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TM巧克力平板,分离细菌和菌落计数。
备注:值班人员执行4.1~4.6程序,可不抄检验纪录单和收费!!1.目的规范细菌检验标本接种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范围:细菌室所有标本的接种。
3.职责细菌检验人员严格执行本程序。
4.程序4.1 分区划线法4.1.1 此法多用于粪便等含菌量较多的标本。
4.1.2 用接种环先将标本涂布在平板第一区并作数次划线,再在二、三区依次用接种环划线。
每划一个区域,应将接种环烧灼1次,待冷却后再划下一区域。
每一区域的划线应接触上一区域的接种线2~3次,使菌量逐渐减少,以形成单个菌落。
4.2 定量接种划线法4.2.1 本法用于尿液等标本的细菌计数。
4.2.2 将尿标本混匀,用10μl(可用定量加液器)定量接种环立即接种划线,不需分区。
4.3 斜面接种法4.3.1 此法主要用于鉴定或保存菌种,或观察细菌的某些生化特性和动力。
4.3.2 用左手握住菌种管和斜面培养管底部,右手持接种针(环)。
用右手小指与手掌、小指与无名指分别拔出两管的棉塞,将管口通过火焰灭菌。
用接种针(环)伸入菌种管内挑取移种之菌落。
伸入斜面培养管内,先从斜面底部到顶端拖一条接种线,再自下而上地蜿蜒划线,或直接自下而上地蜿蜒划线。
将接种针垂直插入半固体培养基的中央,穿刺至培养基底部,然后沿原穿刺线退出接种针。
4.4 穿刺培养法4.4.1 此法用于保存菌种,观察动力及某些生化反应。
4.4.2 以接种针挑取细菌培养物,插入半固体培养基的中央,穿刺至培养基底部,然后沿原穿刺线退出接种针。
4.5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用灭菌接种环挑取菌落或标本,在试管内壁与液面交界处轻轻研磨,使细菌混匀在液体培养基中。
备注:值班人员执行4.1和4.2程序!!墨汁染色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墨汁染色操作规程。
2.原理墨汁染色(负染色法),背景着色而菌体本身不着色的染色法称负染色法。
在黑色印度墨水的背景下,可清晰观察到酵母细胞周围环绕着一圈明亮的区域,即粘多糖荚膜,因此印度墨汁可以检测到是否有囊状物包裹的酵母存在,此法用以观察细菌及某种真菌的荚膜等。
3.标本类型标本:脑脊液标本量:脑脊液≥2ml处理方法:以3000r/min离心10-15min,取沉淀物待用。
稳定性:新型隐球菌在脑脊液中较为稳定,送检时间无特别要求,常规送检即可。
4.实验试剂试剂:印度墨汁;型号:HB6265;规格:50ml/瓶;厂家:青岛海博5.染色方法脑脊液等液体标本经离心后取沉淀物涂布于洁净玻上,然后加印度墨汁1小环(或更少)混匀,加上盖玻片,轻压一下,使混合液变薄。
在低倍镜下寻找有荚膜的菌细胞,找到后换高倍镜确认。
镜下背景呈黑褐色,菌体无色。
6.质控新型隐球菌ATCC32609为阳性,白念珠菌ATCC90038为阴性。
7.结果判断新型隐型球菌可呈宽阔透亮的厚荚膜,背景为均匀的黑色,白细胞被染成黑色不透亮,但核形明显。
8.注意事项8.1 如无印度墨汁时,也可选用其它墨汁或墨水替代,但颗粒不能太粗以免影响观察。
8.2 液体标本均应离心后取沉淀物与染液混合,以提高检出率。
8.3 保证结果正确可靠,提高责任心,做到全片检查。
9.临床意义主要应用于新型隐球菌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