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发泡配方
聚氨酯软泡配方
聚氨酯软泡的配方因所需硬度、密度和弹性等特性而异,以下提供了三种不同配方的聚氨酯软泡:
1、密度为8kg/立方米的软泡配方:
聚醚:100份
水:7份
硅油:2.8份
辛酸亚锡:0.7份
胺催化剂:0.17份
二氯甲烷:30份
TDI指数:117(即79.7+8.7=76.61.17=89.6)
2、密度为12kg/立方米的软泡配方:
聚醚:100份
水:6份
硅油:1.5份
辛酸亚锡:0.3份
胺催化剂:0.14份
二氯甲烷:15份
TDI指数:120
3、密度为16kg/立方米的软泡配方:
聚醚:100份
水:4.9份
硅油(l-580):1.3份
辛酸亚锡:0.3份
a33催化剂:0.12份
二氯甲烷:9.3份
填料:8份
TDI指数:62
这些配方仅供参考,实际生产中可能因材料品牌、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有所调整。
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操作。
硬质聚氨酯泡沫
催化剂:催化剂增加可加快反应速度,使体系的反应热聚在泡沫 内部,可能会造成泡沫开裂,另外反应速度增加,模压时间也要 相应加长。
原料的温度
原料的温度将直接影响反应速度,对系统的流动性和填充效果产 生很大的影响
其它助剂
脱模剂
作为脱模剂的物质通常是蜡、脂肪酸金属盐类和硅烷类聚合物。 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是硅烷类聚合物。
外用脱模剂基本分为溶剂型和水基型脱模剂。因前者含大量有机 溶剂且存在火灾隐患,所以后者作为迅速发展起来的环保型脱模剂, 已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取代溶剂型脱模剂。
四、连续板材生产工艺参数对板材的 影响
若面材温度过高,会导致反应速度加快,流动性差,体系的反应热 聚在泡沫内部可能会导致泡沫开裂;
若面材温度过低,泡沫与其接触面的脆性增加,影响粘结性,同时 泡沫的整体密度与芯密度的差值会增加。
双履带温度
双履带温度过高会造成表面不平整,气孔变大,易收缩,但粘结性 会好。一般PUR要求温度35-45℃,PIR要求温度45-60℃。
发泡指数(异氰酸根指数)
指数(Index)体现了异氰酸根基团和羟基的一种关系 指数=异氰酸根的量/羟基的量 Index>100可确保羟基能完全反应掉。硬泡系统是典型的
异氰酸根过量的系统(Index>100),系统指数低于100, 泡沫会收缩 指数和比例的关系:比例一般为异氰酸酯和多元醇混合物 的体积比。 如果泡沫在高指数下加工,并用了正确的催化剂,就会形 成异氰脲酸酯,相应的泡沫叫做异氰脲酸酯(PIR)泡沫。 通常PIR泡沫是在180~350的指数下加工的。
现在我们用的催化剂为PC-8,其主要作用为50%凝胶,50%发泡 三聚催化剂主要用于PIR的生产,以促进异氰酸酯聚合生成异氰脲酸 酯
聚氨酯发泡工艺
聚氨酯发泡工艺聚氨酯发泡工艺分为如下三种:一、预聚体法预聚体法发泡工艺是将(白料)和(黑料)先制成预聚体,然后在预聚体中加入水、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其他添加剂等在高速搅拌下混合进行发泡,固化后在一定温度下熟化即可。
二、半预聚体法半预聚体法的发泡工艺是将部分聚醚多元醇(白料)和二异氰酸酯(黑料)先制成预聚体,然后将另一部分的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和二异氰酸酯、水、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其他添加剂等加入,在高速搅拌下混合进行发泡。
上述两种方法工艺流程框图如下:OCUME~1chenLOCALS~1Tempmsohtml11clip_image001.wmz">三、一步发泡工艺将聚醚或聚酯多元醇(白料)和多异氰酸酯(黑料)、水、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其他添加剂等原料一步加入,在高速搅拌下混合后进行发泡。
一步发泡工艺流程框图如下:OCUME~1chenLOCALS~1Tempmsohtml11clip_image003.wmz">一步发泡工艺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工艺。
另外还有手工发泡法,那是最简便的方法,将所有原料准确称量后,置于一个容器中,然后立即将这些原料混合均匀,注入模具或需要充填泡沫塑料的空间中即可。
注意:称量时一定要将多异氰酸酯(黑料)最后称入。
PVC人造革压延发泡工艺行业:箱包礼盒信息来源:中国人造革合成革网打印转发关闭发泡剂是影响人造革制品性能最重要的因素,其分散性、分解温度、分解速率、发气量及分解时的热效应都对制品的质量与产量产生很大影响。
为适应不同产品要求,需对配方进行调整,由此会引起塑化和发泡温度的相应变化,如要得到较硬的发泡人造革,需减少增塑剂用量,此时发泡剂的起始分解温度应同步提高,以适应加工的需要。
另外,产品的厚度、发泡倍率及生产效率都与发泡时间有关,发泡时间主要由发泡剂的分解特性决定。
发泡剂分解温度过低,即在混炼时分解,发泡分解的气体外逸;分解温度过高,发泡剂在烘箱内不分解或分解不充分,使发泡剂利用率低造成发泡倍率不足,若继续升高烘箱温度或延长发泡时间,容易造成熔体强度过低,出现并泡或串泡现象。
pu发泡工艺
发泡基本知识一、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基本配方及各组分的作用原料名称白料主要作用聚醚、聚酯或其它多元醇主要反应原料水链增长剂、同时也是发生CO气泡原料来源2催化剂(胺或有机锡)催化发泡及凝胶反应泡沫稳定剂使泡沫稳定、控制孔的大小及结构阻燃剂提高阻燃性防老剂抗老化链增长剂改善和调节聚氨酯的性能发泡剂汽化后作为气泡来源并移去反应热,避免泡沫中心因高温而产生“烧焦”颜料制造色彩鲜艳的制品黑料多异氰酸酯主要反应原料二、目前常用发泡料的种类发泡料的种类划分主要是针对白料而言。
目前,白料主要有全氟系列、141b系列及环(/异)戊烷系列,历史上还曾经使用过减氟系列。
这些种类的划分是按照聚醚中混入的发泡剂的特性来分类的。
全氟系列对大气层的破坏最为严重,而环/异戊烷及环戊烷对环境的破坏几乎为零。
根据蒙特利尔协议,到2005年将全面停止全氟、减氟、141b的使用。
三、白料的预混目前使用的白料以前为自配,现改为组合料,由供应商直接提供。
组合料的预混流程如下:环戊烷组合料静态混合器过缸备用环异戊烷发泡剂预混的控制关键:温度、搅拌时间、配比环戊烷/组合料=11-14/100 ≥25min 22±5℃四、手工检测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检测所配制的白料是否合格。
每缸必检并要求记录。
检测的内容包括:乳白时间、凝胶时间、失粘时间、密度及泡沫的外观。
具体操作方法:分别取一定量的黑白料并调节到要求的温度,按照要求的比例在台钻上搅拌一定的时间,用秒表记录三个反应时间,用排水法测试自由泡芯部密度。
参数: (黑料/白料) 25±2℃ 10s 12±2s/68±6s/95±20s 25±1 Kg/m3五、常见问题及处理1、反应时间太慢原因:组合料催化剂不够;处理:加大催化剂的用量;料温偏低;提高料温;黑料加多;使用合理比例;环境温度太低;适当控制环温;2、反应时间太快原因:组合料催化剂过多;处理:减少催化剂的用量;料温偏高;降低料温;黑料过少;使用合理比例;环境温度太高;适当控制环温;3、泡沫发不起原因:组合料出现问题;处理:停止使用;未加发泡剂;按照比例添加;未搅拌;按照规定时间搅拌均匀;4、泡孔粗大原因:组合料出现问题;处理:停止使用;六、安全注意事项环戊烷属于碳氢化合物,沸点49℃,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蒸气比空气重,是一级易燃液体,闪点是-2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是~%(占空气中的体积的百分数),遇明火易爆炸。
聚氨酯(PU)组合料硬泡技术完全详解分析
聚氨酯(PU)组合料硬泡技术完全详解分析 之三
4.1.1.2 特 殊聚醚多元醇
1. 阻燃聚醚多元醇
采用含磷、卤素、锑、氮等阻燃元素的起始剂与氧化烯烃开环聚合, 可得到一类特殊的
聚醚多元醇, 由这些聚醚制成的聚氨酯泡沫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提出将这类聚醚称为“ 阻
燃聚醚”。在聚醚多元醇中引入具有阻燃作用的元素而制得的阻燃聚醚也可归入为反应型阻
二 乙 烯三胺基聚醚多元醇结构中具有叔胺, 所以可用于硬泡、半硬泡的具催化作用的交联剂,与三羟基或四羟基等低官能度聚醚混合使用,可制得尺寸稳定、压缩强度较高的硬泡,且特别适宜于现场喷涂发泡配方。木糖醇一般是通过农副产品玉米芯等经水解、加氢, 结晶提纯后所得, 资源丰富,价廉。
聚醚五醇制得的硬泡具有比甘油、季戊四醇聚醚为基硬泡更高的耐温性和尺寸稳定性。
PO/EO
400~ 800 硬 泡 、半硬泡、软泡
5 木 糖醇、二乙烯三胺等
PO
PO/EO
500~ 800 硬 泡
6
山 梨 醇、甘露醇、a-甲基
葡萄糖甙
PO
PO/EO
1000 以下硬 泡
8 蔗 糖
PO
PO/EO
500~ 15000 硬 泡 、高负荷软泡
聚醚多元醇的性能与起始剂关系密切, 也与分子中氧化烯烃链长度及排列结构有关。聚醚多元醇的官能度取决于合成时所选择的起始剂的种类及其活泼氢的数目。作为聚醚多元醇合成的起始剂, 种类较多, 品种繁杂, 但按起始剂的活性基团性质区分, 用于聚醚多元醇合成的起始剂主要有含羟基化合物及含胺基化合物二大类。最常用的起始剂有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甘露醇、山梨醇、季戊四醇、蔗糖、木糖醇、乙二胺、三乙醇胺、甲苯二胺等。为了得到合适的官能度及粘度等性质的聚醚多元醇, 有时采用混合起始剂生产聚醚。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配方设计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配方设计1,建筑用PU夹芯发泡板材配方组成(质量分)聚醚9506 30 AC发泡剂 0.5 聚酯P3152 60 添加型/反应型复合 17泡沫稳定剂 2.5 HCFC-141b 25-27复配催化剂 3.2 PAPI(44V20) 230加工条件:1,环境温度:24-25℃2,搅拌速度:2900r/min3,搅拌时间:9-10s4,模具温度:40-45℃5,熟化温度:90-100℃相关性能:泡沫密度0.038g/cm3;压缩强度235MPa;拉伸强度255MPa;热导率0.019W/M .K;粘接强度312MPa。
2,冰箱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配方组成(质量份)聚醚HBL-06 90-96 泡沫稳定剂 1.5-2.5聚酯HBL-16 4-10 水 1.5-2.5二甲基环己胺 2-4 HFC-245fa 30-40六氢化三奈 1-2 PAPI 150相关性能:泡沫密度0.0346g/cm3,热导率20.2mW/m.K3,开孔型微孔泡沫芯材配方配方组成(质量份)聚醚多元醇 100 复合催化剂 3-6泡沫稳定剂 0.5-1.0 发泡剂 7-10开孔机 0.5-1.04,环戊烷发泡的组合聚醚配方组成(质量份)聚醚多元醇 100 水 1.8-2.4匀泡剂 2 环戊烷 12-14催化剂 1.2-2.0 PAPI 1.05-1.105,组合聚醚WF101配方配方组成(质量份)硬泡聚醚NH-4201 100 交联剂 2-4泡沫稳定剂 1.5-3 水 1-3乳化剂 1-2 异戊烷 6-16催化剂 1-26,复合面料泡沫垫配方组成(质量份)聚醚三元醇(MN=6000) 100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0.5山梨醇聚醚多元醇 1 水 3.2胺催化剂NIAX-1 0.18 MDI 52胺催化剂NIAX-4 0.45 异氰酸酯 1007,软质PU泡沫塑料配方组成(质量份)1# 2# 3# 4# 5# 6#聚醚多元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异氰酸酯 37.5 51.1 51.1 53.5 51.1 64.6水 2.7 4.0 4.0 4.2 4.0 5.0F11硅油表面活性剂 0.8 0.9 0.9 1.1 1.1 1.3胺催化剂 0.1 0.12 0.1 0.12 0.15 0.15锡催化剂 0.2 0.24 0.24 0.21 0.25 0.25相对密度 0.034 0.028 0.026 0.024 0.020 0.020拉伸强度 0.11 0.10 0.10 0.09 0.08 0.05伸长率 130 120 140 145 160 75压缩变形 3.5 5.0 5.5 4.8 6.9 5.88,聚醚型块状PU软质泡沫塑料配方组成(质量份)聚醚三元醇 100 泡沫稳定剂 0.1TDI80/20 45-47 水 3-4有机锡 0.3-0.5 F-11 0-15叔胺 0.2-0.3相关性能:相对密度0.02-0.025;拉伸强度0.09-0.1MPa;撕裂强度0.3-0.4KN/m;伸长率200%-500%;50$%压缩强度0.006MPa;落球回弹率35-40%9,PU硬质泡沫塑料(配方组成)质量份喷涂配方浇注配方喷涂配方浇注配方2型阻燃醚 100 100 F11 80 -403聚醚70 18 TCEP(发泡剂) 80 6泡沫稳剂 5 5 水-6有机锡0.8 0.1 PAPI 290 1 97三乙烯二胺/乙二醇 8 --10,聚氨酯泡沫塑料配方组成(质量份)聚醚100;硅油1-4; PAPI 140-180;三乙醇胺0.7-1.5;蒸馏水0.4-1.5。
冰箱聚氨酯发泡培训资料
冰箱聚氨酯发泡培训资料一、冰箱聚氨酯发泡的基本原理冰箱聚氨酯发泡是一种利用聚氨酯材料进行发泡制作冰箱内部隔热层的工艺。
通过在合适的条件下混合聚氨酯原料,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气体进行发泡,并形成均匀的泡孔结构,从而达到隔热保温的效果。
二、冰箱聚氨酯发泡的主要原料及配比1. 聚醛聚酯(也称为脲醛树脂):作为主要的基础原料,参与聚合反应形成聚氨酯材料的骨架结构。
2. 聚酯多元醇:作为辅助原料,用于改善聚氨酯材料的弹性、耐候性、粘接性等性能。
3. 有机化合物:作为起泡剂,用于产生气泡并促进发泡反应的进行。
4. 硅油、稳定剂等:用于控制发泡反应的速率和稳定性。
5. 染色剂、防腐剂等:用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添加。
三、冰箱聚氨酯发泡的工艺流程1. 原料配比:根据配方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各种原料进行混合。
2. 搅拌混合:在搅拌设备中进行原料的充分混合,以确保原料充分均匀。
3. 放入模具: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冰箱隔热层的模具中。
4. 发泡反应: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触发发泡反应,气体产生并形成均匀的泡孔结构。
5. 固化成型:待发泡反应结束后,进行一定时间的固化,使得冰箱聚氨酯隔热层形成。
四、冰箱聚氨酯发泡的质量控制要点1. 原料质量: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包括外观、纯度、密度、酸值等指标。
2. 混合均匀:确保原料在混合过程中充分均匀,避免发生局部混合不均导致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3. 温度控制:确保发泡反应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发泡反应异常。
4. 模具设计:合理设计冰箱隔热层的模具,确保发泡材料能够充分填充并形成理想的结构。
5. 工艺控制:严格按照标准工艺流程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质量问题。
五、冰箱聚氨酯发泡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冰箱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热隔热性能和优异的耐候性,目前在冰箱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和冰箱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冰箱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未来发展可期。
聚氨酯实用配方(详细含硅油小料配比)
聚氨酯硬泡配方计算方法(实用)一:硬泡组合料里最需要计算的东西是黑白料比例(重量比)是不是合理,另一个正规的说法好像叫“异氰酸指数”是否合理,翻译成土话就是“按重量比例混合的白料和黑料要完全反应完”。
因此,白料里所有参和跟-NCO反应的东西都应该考虑在内。
理论各组分消耗的-NCO摩尔量计算如下㈠主料:聚醚、聚酯、硅油(普通硬泡硅油都有羟值,因为加了二甘醇之类的稀释,部分泡沫稳定剂型硅油还含有氨基)配方数乘以各自的羟值,然后相加得数Q,S1 = Q÷56100㈡水:水的配方量W S2 = W÷9㈢参和消耗-NCO的小分子物:配方量为K,其分子量为M,官能度为N S3 =K× N/M(用了两种以上小分子的需要各自计算再相加) S = S1+S2+S3 基础配方所需粗MDI份量[(S×42)÷0.30 ] ×1.05 (所谓异氰酸指数1.05)其实以上计算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消耗量,由于黑白料反应过程复杂,实际-NCO消耗量肯定不止这个数,比如有三聚催化剂的情况,到底额外消耗了多少-NCO,这个没人说得清楚。
另外,聚醚里有水分,偏高0.1%就很严重;聚醚羟值也是看人家宣传单的,我见过有聚醚羟值范围跨度90mgKOH/g,那个计算数出来后只能参考,不能认真![试验设计]之“冰箱、冷柜”类本组合料体系重要要求及说明1、流动性要好,密度分布“尽量”均匀。
首先要考虑粘度,只有体系粘度小了,初期流动性才会好(主份平均粘度6000mPa.S以下,组合料350mPa.S以下),其次体系中的钾、钠杂离子要控制在一个低限(20ppm以内),从而可控制避免三聚反应提前,即:体系粘度过早变大。
如果流动性欠佳,发泡料行进至注料口远端就会出现拉丝痕致使泡孔结构橄榄球化,这个位置一定抗不住低温收缩。
2、泡孔细密,导热系数要低。
不难理解泡孔细密是导热系数低的第一前提,此时首先考虑加有403或某些芳香胺醚进入体系(它们所起的作用是首先和-NCO反应,其生成物和其它组份互溶、乳化稳定性提升,并保证发泡体系初期成核稳定,也就是避免迸泡,从而使泡孔细密)其次聚醚本身单独发泡其泡孔结构要好(例如以山梨醇为起始的635SA比蔗糖为起始的1050泡孔要细密均匀得多,还有含有甘油为起始剂的835比1050细密,即便是所谓的4110牌号的聚醚,含丙二醇起始的比二甘醇的好。
聚氨酯发泡胶生产配方
聚氨酯发泡胶生产配方
聚氨酯发泡胶是一种高性能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绝缘、密封和冷却等特性。
以下是一种聚氨酯发泡胶的生产配方:
原材料配方:
聚醚多元醇450g
异氰酸酯300g
水60g
四氢呋喃80g
催化剂40g
助剂15g
制备过程:
1.将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水、四氢呋喃等原材料按照上述配方分别称量,并进行混合搅拌。
2.将催化剂、助剂和聚合催化剂依次加入到混合物中,并充分搅拌均匀。
3.将混合物倒入发泡机内,并在加热、混合和发泡的过程中控制好温度和压力,待发泡形成后冷却、固化。
4.取出发泡块,并进行切割、修整和包装等后续工序,最终得到聚氨酯发泡胶成品。
注意事项:
1.在制备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杂质污染。
2.控制好发泡机的温度、压力和发泡速度等参数,以保证聚氨酯发泡胶的质量稳定。
3.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通风良好,避免聚氨酯发泡胶释放出的异味对人体造成伤害。
聚氨酯海绵全水真空发泡技术
海绵就是泡沫密度低于18 kg/m3以下的低密度PU,方法通常是水用量超过4.5份(每100份多元醇),TDI用量超过55份,泡沫的散热问题就非常突出,由于泡沫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发,在发泡过程中温度自动升温超过180℃,会引起泡沫自燃,导致火灾危险。
国内外解决办法有三个,即负压发泡技术、强制冷却技术和液态CO2发泡技术。
1、负压发泡技术通常,泡沫发泡过程中,泡孔要承受大气压、泡沫自身重量和发泡时的气体膨胀力这三种压力。
P1为大气压力,P2为泡孔内部气体膨胀而使泡孔受到的向外膨胀压力,G为此泡孔上方的泡沫体重量。
在P≥P1+G+P2下,泡沫才能上升。
在负压下,P1是一个变量,P2是受P1影响的变量。
根据我们实验:一旦在发泡时泡沫料所受的外部压力减少30%(即低于大气压力30%),泡沫塑料的密度可以降低15%~20%;当泡沫外界压力减少50%时,泡沫密度能降低25%~30%。
一般,在0.1 MPa(1 atm)下,用水量在4.3份(每100份聚醚多元醇)情况下,可制得密度为24 kg/m3左右的块泡;当外界压力降为0.05 MPa时,同样4.3份水可制得密度为16 kg/m3的块泡。
值得注意的是,必须适当调整泡沫的上升及凝固时间,即延长上升时间、缓迟凝固时间,以保证泡沫在负压下有充分的发泡机会。
对于连续平顶块状海绵,“负压发泡”的设备投资大,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但对于“箱式发泡”,其投资成本不会太大。
建议:建一个圆筒型真空房,形似“真空干燥箱”,再添一台抽气量大的真空泵,以保证在30 s内达到所需的真空度。
2、强制冷却技术本技术的特点是保证软质泡沫塑料体的中心温度不超过170℃,避免自燃及火灾的发生。
强制冷却的目的是在采用高含水量条件下生产出低密度海绵时,保证泡沫体内部温度不超过临界温度170℃。
在操作上,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只要控制好发泡时间不超过30 min,将大块泡沫移入强制冷却室,使泡沫继续熟化,即可达到目的。
冰箱聚氨酯发泡培训资料
11
ISO/POL比例(黑白料比)
• 因配方而异
A
多元醇+发泡剂
B
异氰酸酯 12
比例不当之后果
• 异氰酸酯过量
– 泡沫颜色发深,发硬,发脆 (影响粘接性!) – 自由密度变高, 流动性变差 – 反应速度变慢
• 多元醇过量
– 浅色软泡沫,在低温下可能收缩 – 自由密度变小,反应速度加快 – 可能造成溢料
– 从混料开始至出现发泡的时间:这时发泡料颜色变浅并 开始上升(发泡)
• 凝胶化时间(拉丝时间) Gel time
– 聚合物形成(粘度极高),此时当用棒状物插入,拔出 时会有纤维拉出
• 不粘手时间 Tack free time
– 泡沫上升完成, 表面失去粘性
9
自由发泡密度 Free Rise Density
13
泡沫流动性
• 泡沫填充空隙的能力 • 好的泡沫流动性有以下优点:
– 在相同的泡沫注射量下可填充更多的空间(省料) – 泡沫的分布较好 – 泡沫表皮较薄
• 流动性受模温影响极大
– 冷模将严重影响泡沫的流动 • 理想的模温为40~45oC,不宜低于35oC及高于 50oC
14
泡沫固化
• 箱体的脱模时间取决于:
– 物理发泡剂
5
冰箱泡沫用发泡剂
• 欧洲,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
– 碳氢发泡
• 环戊烷 • 碳氢混合发泡
– 环/异戊烷 (70/30) – 环戊烷/丁烷 (80/20)
• 美国
比纯环戊烷省料3~5% 比纯环戊烷省料8~10%
– HFC 134a – HFC 245fa(目前美国海尔采用HFC 245fa发泡)
– 泡沫熟化的快慢(熟化快,则脱模时间短) – 模具温度 – 泡沫过填充量
软泡聚氨酯配方和原材料价格成本分析及节约方法
软泡聚氨酯配方和原材料价格成本分析及节约方法卓创资讯王延哲编辑于:2011-2-23 8:26:42软质聚氨酯块泡配方主要用原料有聚醚多元醇( PPG 、三元羟值 56 )、异氰酸酯( TDI 80/20 )、水(2 O )、氟里昂( F 11 )、硅油( L 580 )、辛酸亚锡( T-9 )、和胺( A 33 )。
市场原材料单价为: PPG 元 /kg , TDI=12 元 /kg , F 11 =7 元 /kg , T-9=30 元 /kg , A 33 =30 元 /kg 。
计算块泡原材料成本列如下:上表数据说明加15份硅酸盐粉无机填料,不增加异氰酸酯指数,加入交联剂使同密度泡沫原材料成本下降10加入POP 36/28(总固含量24%),使混合醚总固含量9.6%,同密度泡沫原材料成本上升7.8%,泡沫的回弹性由4升至65%,伸长率由219%增加至268%,压陷负荷(65%N)由120增加到136,使用性能大大的改善。
因此有定限量的填料加入配方,调整配方的合理性可以达到改进性能降低成本的目的。
接枝聚醚多元醇(POP)同聚醚混用混醚中总固含量5-10%时,软泡聚氨酯原料成本变化不大,可产品的回弹性、承载性高,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经济益。
鉴于前述三条降低软质块泡原料成本的途径,聚醚多元醇生产厂家将推出总固体含量5-12%,环氧乙烷7.8%羟值56mg KOH/g,平均分子量3000的三官能度的低接枝量聚合物多元醇。
软质块泡生产厂家将不断研制其他填料比适用性强的聚氨酯产品,以优质低价占领市场。
上述四组试验数据,用市场原材料价计算出块泡成本列表如下:通过表中成本比较,不难看出原料成本变化的趋势。
各生产厂家不断谋求低成本适用性强的软质聚氨酯配方一般通过三种途径:1 、选用抗氧化温度高的聚醚多元醇。
因聚醚多元醇配用的抗氧剂种类和浓度不同,其抗氧化温度一般在 1度至 190度之间变化,泡沫密度取决于发泡指数,在相同发泡指数时,发泡剂水和物理发泡剂不同的比例可以调节泡温度。
关于聚氨酯泡沫塑料发泡的研究
二、聚氨酯发泡工艺
制造方法简介
针对座椅泡沫,成型方法主要是模具成型,就是把液体物料通过计量泵的计算,由合头充分混合后注入 模具,在模具内固化成型。
模塑发泡示意图
二、聚氨酯发泡工艺
座椅泡沫模具:按结构分-----两片式模具(上模、下模) 常用模具材料:钢、铝、铸铝环氧??
泡沫模具内容
2、聚氨酯发泡工艺
底部空洞
1锡助剂量太多
4 泡体底部出现蜂窝状孔洞两层皮 2料温太高
出现
3底纸不平或倾倒料时泼溅
1减少锡助剂用量 2调整料温 3正确操作
5
烧心 泡体内部发黄变质没有强度易撕 碎、冒烟
发泡过程中放热太多且不能尽快散发出去,是 导致内燃的危险因素
1检查TDI计量是否准确 2检查H2O用量是否太多
2、聚氨酯发泡工艺
一、聚氨酯软泡发泡原理简介
3、主要发泡过程及主要化学反应
⑤熟化过程 (3)脲基甲酸酯反应( 氨基甲酸酯基团中氮原子上的氢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脲基甲酸酯)
(4)缩二脲反应(脲基中氮原子上的氢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缩二脲)
聚氨酯实用配方(详细含硅油小料配比)
聚氨酯硬泡配方计算方法(实用)一:硬泡组合料里最需要计算的东西是黑白料比例(重量比)是不是合理,另一个正规的说法好像叫“异氰酸指数”是否合理,翻译成土话就是“按重量比例混合的白料和黑料要完全反应完”。
因此,白料里所有参与跟-NCO反应的东西都应该考虑在内。
理论各组分消耗的-NCO摩尔量计算如下㈠主料:聚醚、聚酯、硅油(普通硬泡硅油都有羟值,因为加了二甘醇之类的稀释,部分泡沫稳定剂型硅油还含有氨基)配方数乘以各自的羟值,然后相加得数Q,S1 = Q÷56100㈡水:水的配方量W S2 = W÷9㈢参与消耗-NCO的小分子物:配方量为K,其分子量为M,官能度为N S3 =K× N/M(用了两种以上小分子的需要各自计算再相加) S = S1+S2+S3 基础配方所需粗MDI份量[(S×42)÷0.30 ] ×1.05 (所谓异氰酸指数1.05)其实以上计算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消耗量,由于黑白料反应过程复杂,实际-NCO消耗量肯定不止这个数,比如有三聚催化剂的情况,到底额外消耗了多少-NCO,这个没人说得清楚。
另外,聚醚里有水分,偏高0.1%就很严重;聚醚羟值也是看人家宣传单的,我见过有聚醚羟值范围跨度90mgKOH/g,那个计算数出来后只能参考,不能认真![试验设计]之“冰箱、冷柜”类本组合料体系重要要求及说明1、流动性要好,密度分布“尽量”均匀。
首先要考虑粘度,只有体系粘度小了,初期流动性才会好(主份平均粘度6000mPa.S以下,组合料350mPa.S以下),其次体系中的钾、钠杂离子要控制在一个低限(20ppm以内),从而可控制避免三聚反应提前,即:体系粘度过早变大。
如果流动性欠佳,发泡料行进至注料口远端就会出现拉丝痕致使泡孔结构橄榄球化,这个位置一定抗不住低温收缩。
2、泡孔细密,导热系数要低。
不难理解泡孔细密是导热系数低的第一前提,此时首先考虑加有403或某些芳香胺醚进入体系(它们所起的作用是首先与-NCO反应,其生成物与其它组份互溶、乳化稳定性提升,并保证发泡体系初期成核稳定,也就是避免迸泡,从而使泡孔细密)其次聚醚本身单独发泡其泡孔结构要好(例如以山梨醇为起始的635SA比蔗糖为起始的1050泡孔要细密均匀得多,还有含有甘油为起始剂的835比1050细密,即便是所谓的4110牌号的聚醚,含丙二醇起始的比二甘醇的好。
关于软泡发泡配方
关于软泡发泡配方1、基本反应及数据聚氨酯软泡的形成包括2个基本反应:发泡反应和聚合反应(也称凝胶反应)。
发泡反应:异氰酸酯与水反应生成双取代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反应式如下:2R-N=C=O+HO H→R-NH-CO-NH-R+CO2↑若使用TDI,根据上反应式,得出1份水反应需9.67份(约9.7份的TDI)放出的二氧化碳成为泡核,使反应混合物膨胀,得到具有开孔结构的泡沫。
聚合反应:聚醚中的羟基与异氰酸酯发生逐步聚合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的反应。
反应式如下:R=N=C=O+R′-OH→R-NH-COO—R′若使用TDI,根据上反应式,得出100份羟值56的聚醚反应需8.68份(约8.7份的TDI)2、多元醇国内块泡生产采用3官能度,分子量3000(羟值56)或3500(羟值48,用的少)的软泡聚醚。
如我公司的JH-3031K、JH-3050D、JH-3500等。
3、多异氰酸酯主要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TDI工业品主要有3种:纯2,4TDI(或称TDI100)、TDI80/20、TDI65/35。
TDI80/20生产成本最低,是工业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品种。
TDI分子量为174,其中含有2个异氰酸酯团(-N=C=O)的分子量为84,所以TDI中异氰酸酯含量为48.28%。
TDI用量对泡性能有很大影响,在泡沫配方中,TDI过量程度以异氰酸酯指数表示,异氰酸酯指数是指实际用量与理论计算量的比值。
在生产软泡时,一般指数为105-115(100是等于理论计算量)(或写为1.05-1.15,1为理论计算量),在此范围内,TDI指数增大,泡沫硬度增大,撕裂强度变小,拉伸强度变小,断裂伸长率变小。
若TDI指数过高,则会形成大孔和闭孔,熟化时间过长,还会引起泡沫烧心;TDI指数过低,则易产生裂纹,回弹性差,强度差,压缩永久变形较大。
4、发泡剂水与TDI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是软泡发泡中使用的主要发泡剂,增加配方中水量,将会提高脲的含量,加大泡沫硬度,降低泡沫密度,泡沫荷载能力下降。
聚氨酯发泡配比方法
聚氨酯发泡配比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聚氨酯发泡配比方法。
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呢,就好像做菜要掌握好调料的比例一样,稍有差池,那可就不是那个味儿啦!咱先来说说这聚氨酯发泡是啥。
它呀,就像是一种神奇的魔法材料,可以变成各种形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比如说,它能用来做保温材料,让我们的屋子在冬天暖乎乎的;还能用来做缓冲材料,保护那些易碎的宝贝。
那要怎么配比呢?这可得仔细着点儿。
一般来说,有两种主要的成分,一个是多元醇,另一个是异氰酸酯。
这俩就像是一对好搭档,得配合得恰到好处才行。
多元醇就像是面团,而异氰酸酯就像是酵母。
你想想,要是面团太多,酵母太少,那能发得起来吗?反过来,要是酵母太多,面团太少,那也不行呀,说不定就发过头啦!所以说,这比例可得拿捏好。
那具体怎么个比例呢?这可就因情况而异啦!就好像不同的菜谱需要不同的调料比例一样。
如果是做大型的保温工程,那比例可能就和做个小模型不太一样。
而且啊,这配比还得考虑好多其他因素呢。
比如说温度,天气冷的时候和天气热的时候,配比可能就得调整调整。
还有湿度,太潮湿或者太干燥,也会有影响。
你说这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就像调鸡尾酒一样,得根据不同的口味和场合来调整配方。
还有哦,在配比的时候,可千万不能马虎。
得用精确的量具来量取,不能大概齐地弄。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配比错了,那做出的东西可能就不达标啦。
比如说,要是发泡不充分,那保温效果就不好;要是发泡过度,那可能就会变得很脆,容易损坏。
这可都是问题呀!那怎么才能保证配比准确呢?首先,你得有好的量具,就像好厨师要有好的秤一样。
然后,得严格按照要求来操作,不能偷懒,不能马虎。
哎呀,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聚氨酯发泡配比方法很重要,得认真对待!你想想看,要是因为配比不好,导致保温材料不保温,那冬天得多冷啊!要是缓冲材料不缓冲,那我们的宝贝不就危险啦!所以啊,朋友们,可别小瞧了这聚氨酯发泡配比方法。
它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很多奇妙的大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聚氨酯实用配方(详细含硅油小料配比)
聚氨酯实用配方(详细含硅油小料配比)聚氨酯硬泡配方计算方法(实用)一:硬泡组合料里最需要计算的东西是黑白料比例(重量比)是不是合理,另一个正规的说法好像叫“异氰酸指数”是否合理,翻译成土话就是“按重量比例混合的白料和黑料要完全反应完”。
因此,白料里所有参与跟-NCO反应的东西都应该考虑在内。
理论各组分消耗的-NCO摩尔量计算如下㈠主料:聚醚、聚酯、硅油(普通硬泡硅油都有羟值,因为加了二甘醇之类的稀释,部分泡沫稳定剂型硅油还含有氨基)配方数乘以各自的羟值,然后相加得数Q,S1 = Q÷56100㈡水:水的配方量W S2 = W÷9㈢参与消耗-NCO的小分子物:配方量为K,其分子量为M,官能度为N S3 =K× N/M(用了两种以上小分子的需要各自计算再相加)S = S1+S2+S3 基础配方所需粗MDI份量[(S×42)÷0.30 ] ×1.05 (所谓异氰酸指数1.05)其实以上计算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消耗量,由于黑白料反应过程复杂,实际-NCO消耗量肯定不止这个数,比如有三聚催化剂的情况,到底额外消耗了多少-NCO,这个没人说得清楚。
另外,聚醚里有水分,偏高0.1%就很严重;聚醚羟值也是看人家宣传单的,我见过有聚醚羟值范围跨度90mgKOH/g,那个计算数出来后只能参考,不能认真![试验设计]之“冰箱、冷柜”类本组合料体系重要要求及说明1、流动性要好,密度分布“尽量”均匀。
首先要考虑粘度,只有体系粘度小了,初期流动性才会好(主份平均粘度6000mPa.S以下,组合料350mPa.S以下),其次体系中的钾、钠杂离子要控制在一个低限(20ppm以内),从而可控制避免三聚反应提前,即:体系粘度过早变大。
如果流动性欠佳,发泡料行进至注料口远端就会出现拉丝痕致使泡孔结构橄榄球化,这个位置一定抗不住低温收缩。
2、泡孔细密,导热系数要低。
不难理解泡孔细密是导热系数低的第一前提,此时首先考虑加有403或某些芳香胺醚进入体系(它们所起的作用是首先与-NCO反应,其生成物与其它组份互溶、乳化稳定性提升,并保证发泡体系初期成核稳定,也就是避免迸泡,从而使泡孔细密)其次聚醚本身单独发泡其泡孔结构要好(例如以山梨醇为起始的635SA比蔗糖为起始的1050泡孔要细密均匀得多,还有含有甘油为起始剂的835比1050细密,即便是所谓的4110牌号的聚醚,含丙二醇起始的比二甘醇的好。
聚氨酯发泡剂原料
聚氨酯发泡剂原料
聚氨酯发泡剂是一种用于制造聚氨酯泡沫的原料。
它通常由以下几种主要原料组成:
1. 多元醇:多元醇是聚氨酯发泡剂的核心成分,它们提供了聚合反应所需的羟基官能团。
常见的多元醇包括聚醚多元醇(如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如聚酯多元醇)和聚醇酸(如聚丙烯酸)。
2. 异氰酸酯:异氰酸酯是聚氨酯发泡剂的另一个关键成分,它与多元醇进行反应形成聚合物。
常见的异氰酸酯有甲基二异氰酸酯(MDI)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TDI)。
3. 发泡助剂:为了实现泡沫的膨胀和稳定,通常还需要添加一些发泡助剂。
这些发泡助剂可以是低沸点挥发性液体,在反应中释放气体来形成泡沫,也可以是固体颗粒,在反应中产生气体。
总的来说,聚氨酯发泡剂原料的配方和成分会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而有所不同。
它们在各种工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如建筑、汽车、家具等,以提供隔热、减震、填充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