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质量BUG等级定义

合集下载

软件错误分类与定级标准

软件错误分类与定级标准

软件错误分类与定级标准软件错误是指在软件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或缺陷。

准确地分类和定级软件错误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和用户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软件错误分类以及定级标准。

一、软件错误分类1. 程序错误(Bugs):程序错误是指由于编码或设计错误导致的问题。

这类错误通常会导致程序崩溃、功能异常或逻辑错误等问题。

2. 界面错误:界面错误主要指与用户界面相关的问题,例如按钮无响应、布局混乱或文字显示错误等。

3. 安全错误:安全错误是指软件中存在的漏洞或不安全的设计,可能会导致用户信息泄漏、黑客攻击或系统崩溃等问题。

4. 性能问题:性能问题是指软件在处理大数据量或高负载情况下的速度和效率下降。

例如,响应缓慢、卡顿或内存占用过高等。

5. 兼容性问题:兼容性问题是指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硬件设备或浏览器等环境下的适配性问题。

例如,界面错位、功能不可用或兼容性错误等。

二、错误定级标准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解决软件错误,通常会对错误进行定级。

不同的定级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和用户确定处理错误的优先级和时间。

以下是常见的错误定级标准:1. 紧急级(Critical):紧急级错误是指会导致软件崩溃、严重功能故障或系统不可用等问题。

这类错误需要立即解决,以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

2. 高级(High):高级错误是指会影响软件正常工作或功能受损的问题。

这类错误需要在短期内解决,以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3. 中级(Medium):中级错误是指会影响软件的易用性或性能的问题。

这类错误需要在合理的时间内解决,以提升软件的用户体验和性能表现。

4. 低级(Low):低级错误是指影响较小或不影响软件正常工作的问题。

这类错误可以在后续的版本中解决,但也需要跟进和处理。

5. 提示(Informational):提示级错误是指提供有关软件使用或功能说明的信息。

这类错误不影响软件正常工作,但提供了一些额外的信息供用户参考。

三、处理软件错误的流程为了高效地处理软件错误,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报告错误:用户或测试人员应该及时报告发现的错误。

软件质量BUG等级定义

软件质量BUG等级定义

有限公司软件质量BUG等级定义版本<1.1>修订历史记录1、对Bug严重程度的分级缺陷级别定义A类――致命BUG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由于程序所引起的死机,非法退出。

2.程序死循环。

3.数据库发生死锁。

4.与数据库连接错误。

5.主要功能没有实现。

6.因错误操作导致的程序中断。

B类――严重BUG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程序错误但不影响系统和其它程序运行的。

2.程序接口错误。

3.数据库的表、业务规则、缺省值未加完整性等约束条件。

4.次要功能没有实现或间接发生的(经过几步不相关操作后发生的)导致主要需求不能实现。

5.主要界面的文字错误等。

6.功能错误。

C类—一般性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1.非主要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致)2.间接发生的(经过几步不相关操作后发生的)导致次要需求不能正常实现。

3.打印内容、格式错误4.简单的输入限制未放在前台进行控制D类—较小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不影响软件的功能,但影响软件的品质。

1.界面不规范2.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3.输入输出不规范4.长操作未给用户提示5.提示窗口文字未采用行业术语6.可输入区域和只读区域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E类—测试建议测试人员从测试角度对软件提出的合理化的改进建议,由项目经理决定是否采纳。

2、对Bug现在程度的分级每次出现:出现概率100%;经常出现:出现概率大于20%;很少出现:出现概率小于20%;出现一次:在整个测试工作中只出现一次。

3、测试人员对软件的评估测试人员对软件的评估主要依据测试计划中所制定的输出准则和最后遗留的Bug状况。

A类--致命Bug,一般认为发布的软件中不允许存在。

B类--严重Bug,每一万行代码中允许遗留2-3条。

C类-一般性Bug,每一万行代码中允许遗留3-6条。

D类-一较小Bug,由项目经理决定注销或遗留。

E类-一测试建议,由项目经理决定注销或遗留。

BUG严重等级和优先级区别

BUG严重等级和优先级区别

BUG严重等级和优先级区别一、 Bug的严重等级定义:1、 Blocker即系统无法执行、崩溃或严重资源不足、应用模块无法启动或异常退出、无法测试、造成系统不稳定。

•严重花屏•内存泄漏•用户数据丢失或破坏•系统崩溃/死机/冻结•模块无法启动或异常退出•严重的数值计算错误•功能设计与需求严重不符•其它导致无法测试的错误, 如服务器500错误2、 Critical 即影响系统功能或操作,主要功能存在严重缺陷,但不会影响到系统稳定性。

•功能未实现•功能错误•系统刷新错误•数据通讯错误•轻微的数值计算错误•影响功能及界面的错误字或拼写错误•安全性问题3、Major 即界面、性能缺陷、兼容性。

•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致)•边界条件下错误•提示信息错误(包括未给出信息、信息提示错误等)•长时间操作无进度提示•系统未优化(性能问题)•光标跳转设置不好,鼠标(光标)定位错误•兼容性问题4、 Minor 即易用性及建议性问题。

•界面格式等不规范•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操作时未给用户提示•可输入区域和只读区域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个别不影响产品理解的错别字•文字排列不整齐等一些小问题二、 Bug的优先等级1. Immediate 即“马上解决”,表示问题必须马上解决,否则系统根本无法达到预定的需求。

2. Urgent即“急需解决”,表示问题的修复很紧要,很急迫,关系到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能否正常。

3. High即“高度重视”,表示有时间就要马上解决,否则系统偏离需求较大或预定功能不能正常实现。

4. Normal即“正常处理”,进入个人计划解决,表示问题不影响需求的实现,但是影响其他使用方面,比如页面调用出错,调用了错误的等。

5. Low即“低优先级”,即问题在系统发布以前必须确认解决或确认可以不予解决。

备注:严重性和优先级并不总是一一对应。

有时候严重性高的软件缺陷,优先级不一定高,甚至不需要处理,而一些严重性低的缺陷却需要及时处理,具有较高的优先级。

BUG等级划分标准

BUG等级划分标准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BUG等级划分方法一、测试BUG等级划分标准1、Blocker(崩溃):阻碍开发或测试工作的问题;造成系统崩溃、死机、死循环,导致数据库数据丢失,与数据库连接错误,主要功能丧失,基本模块缺失等问题。

如:代码错误、死循环、数据库发生死锁、重要的一级菜单功能不能使用等(该问题在测试中较少出现,一旦出现应立即中止当前版本测试)。

2、Critical(严重):系统主要功能部分丧失、数据库保存调用错误、用户数据丢失,一级功能菜单不能使用但是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测试。

功能设计与需求严重不符,模块无法启动或调用,程序重启、自动退出,关联程序间调用冲突,安全问题、稳定性等。

如:软件中数据保存后数据库中显示错误,用户所要求的功能缺失,程序接口错误,数值计算统计错误等(该等级问题出现在不影响其他功能测试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该版本测试)。

3、Major(一般):功能没有完全实现但是不影响使用,功能菜单存在缺陷但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如:操作时间长、查询时间长、格式错误、边界条件错误,删除没有确认框、数据库表中字段过多等(该问题实际测试中存在最多,合理安排解决BUG,解决率关系版本的优化程度) 4、Minor(次要):界面、性能缺陷,建议类问题,不影响操作功能的执行,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

如:错别字、界面格式不规范,页面显示重叠、不该显示的要隐藏,描述不清楚,提示语丢失,文字排列不整齐,光标位置不正确,用户体验感受不好,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此类问题在测试初期较多,优先程度较低;在测试后期出现较少,应及时处理)二、BUG状态标准1、待处理(new):测试人员或用户发现新问题后提交的状态2、已确认(open):经测试人员及研发人员讨论后确认是BUG,提交的状态,由测试人员来设置。

3、已处理(fixed):经研发人员确认是BUG后修复的状态,修改还没有验证,由开发人员来设置。

BUG等级划分标准

BUG等级划分标准

BUG等级划分方法一、测试BUG等级划分标准1、Blocker(崩溃):阻碍开发或测试工作的问题;造成系统崩溃、死机、死循环,导致数据库数据丢失,与数据库连接错误,主要功能丧失,基本模块缺失等问题。

如:代码错误、死循环、数据库发生死锁、重要的一级菜单功能不能使用等(该问题在测试中较少出现,一旦出现应立即中止当前版本测试)。

2、Critical(严重):系统主要功能部分丧失、数据库保存调用错误、用户数据丢失,一级功能菜单不能使用但是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测试。

功能设计与需求严重不符,模块无法启动或调用,程序重启、自动退出,关联程序间调用冲突,安全问题、稳定性等。

如:软件中数据保存后数据库中显示错误,用户所要求的功能缺失,程序接口错误,数值计算统计错误等(该等级问题出现在不影响其他功能测试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该版本测试)。

3、Major(一般):功能没有完全实现但是不影响使用,功能菜单存在缺陷但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如:操作时间长、查询时间长、格式错误、边界条件错误,删除没有确认框、数据库表中字段过多等(该问题实际测试中存在最多,合理安排解决BUG,解决率关系版本的优化程度)4、Minor(次要):界面、性能缺陷,建议类问题,不影响操作功能的执行,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

如:错别字、界面格式不规范,页面显示重叠、不该显示的要隐藏,描述不清楚,提示语丢失,文字排列不整齐,光标位置不正确,用户体验感受不好,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此类问题在测试初期较多,优先程度较低;在测试后期出现较少,应及时处理)二、BUG状态标准1、待处理(new):测试人员或用户发现新问题后提交的状态2、已确认(open):经测试人员及研发人员讨论后确认是BUG,提交的状态,由测试人员来设置。

3、已处理(fixed):经研发人员确认是BUG后修复的状态,修改还没有验证,由开发人员来设置。

4、已修改(closed):测试人员认为问题已经修改,通过验证,由测试人员设置。

Bug严重程度分类

Bug严重程度分类
Bug
软件缺陷严重度划分为4类:A类(严重),B类(较严重),C类(一般),D类(轻微)
BUG优先级
BUG严重度
1级:立即修改
A类:严重
指造成系统严重破坏、挂起、崩溃,造成系统受阻无法运行; 在流程、数据、安全方面存在重大问题,导致软件不具可用性; 系统的核心/主要功能无效;
不能完全满足系统要求,基本功能未完全实现;
使系统不稳定、或破坏数据、或产生错误结果,或部分功能无 法执行,而且是常规操作中经常发生或非常规操作中不可避免 的主要问题;
系统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和性能问题;
系统易用性较差;
系统描述易引起较严重的误会或较严重的影响;
系统的某些功能没有实现而引起后续次要功能不能继续进行; 系统的次要功能没有实现;
由于设计的缺陷,导致软件使用中存在较明显的障碍,或者局 部功能错误,但可以采取其他变通的操作实现。
界面拼写错误或用户使用不方便等小问题或需要完善的问题; 存在某些细微的缺陷,但不影响程序正常应用。
3级:正常修改
C类:一般
指造成系统功能失效、会引起操作上重大误解的;
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的实现,但存在合理的更正办 法(重新安装或重新启动该软件不属于更正办法);
系统性能或响应时间变慢、产生错误的中间结果但不影响最终 结果等影响有限的问题;
由于编码不够完善,使某个小功能无法使用,或者对特殊的操 作与要求不能支持
软件规范轻度不合理,存在歧义,需要反 或不友好;
功能虽然能够正常使用,但由于实现过程中缺乏容错性,不能 对设计边界以外(甚至边界本身)的数据或操作做岀正确的响 应,导致程序整体不稳定;
运行过程中弹出未控制的系统提示,但不影响流程继续; 涉及数据错误的问题不存在轻度或细微状态;

Bug等级和定义

Bug等级和定义

Bug等级/定义
等级修改完成时长验证完成时长
紧急2工作日1工作日
非常高3工作日2工作日
高4工作日3工作日
中5工作日4工作日
低6工作日4工作日
5级分类
A类(紧急)---导致系统崩溃、死机;出现不可挽救的数据丢失或损坏、内存泄露
1.系统崩溃。

如:应用程序死掉、应用程序异常退出
2.无法正常安装
3.升级脚本错误,升级失败
4.主要功能无法实现或遗漏,流程执行受阻等
……
B类(非常高)---导致程序模块丢失或未实现;软件错误导致数据丢失;用户需求未实现
1.基本功能存在部分问题或基本功能无法实现或遗漏
2.程序抛出异常
3.安装后文件不全、文件错误造成基本功能无法实现
4.用户需求未实现
……
C类(高)---影响被测功能正确实现的问题
1.次要功能存在部分问题
2.需求理解错误
3.计算错误/取值错误等
……
D类(中)---一般性错误或者功能实现不完善等
1.界面错误(详细文档)
2.打印内容、格式错误
3.删除操作未给出提示
4.系统操作不方便
……
E类(低)---较低级错误/一些建议性的错误
1.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
2.错字/别字
3.可输入区域和只读区域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4.提示窗口文字未采用行业术语
5.长时间操作未给用户进度提示
6.显示格式不规范、查询报告格式错误
7.优化/建议性的错误
……。

(完整版)BUG 等级划分标准

(完整版)BUG 等级划分标准

BUG等级划分方法一、测试BUG等级划分标准1、Blocker(崩溃):阻碍开发或测试工作的问题;造成系统崩溃、死机、死循环,导致数据库数据丢失,与数据库连接错误,主要功能丧失,基本模块缺失等问题。

如:代码错误、死循环、数据库发生死锁、重要的一级菜单功能不能使用等(该问题在测试中较少出现,一旦出现应立即中止当前版本测试)。

2、Critical(严重):系统主要功能部分丧失、数据库保存调用错误、用户数据丢失,一级功能菜单不能使用但是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测试。

功能设计与需求严重不符,模块无法启动或调用,程序重启、自动退出,关联程序间调用冲突,安全问题、稳定性等。

如:软件中数据保存后数据库中显示错误,用户所要求的功能缺失,程序接口错误,数值计算统计错误等(该等级问题出现在不影响其他功能测试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该版本测试)。

3、Major(一般):功能没有完全实现但是不影响使用,功能菜单存在缺陷但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如:操作时间长、查询时间长、格式错误、边界条件错误,删除没有确认框、数据库表中字段过多等(该问题实际测试中存在最多,合理安排解决BUG,解决率关系版本的优化程度)4、Minor(次要):界面、性能缺陷,建议类问题,不影响操作功能的执行,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

如:错别字、界面格式不规范,页面显示重叠、不该显示的要隐藏,描述不清楚,提示语丢失,文字排列不整齐,光标位置不正确,用户体验感受不好,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此类问题在测试初期较多,优先程度较低;在测试后期出现较少,应及时处理)二、BUG状态标准1、待处理(new):测试人员或用户发现新问题后提交的状态2、已确认(open):经测试人员及研发人员讨论后确认是BUG,提交的状态,由测试人员来设置。

3、已处理(fixed):经研发人员确认是BUG后修复的状态,修改还没有验证,由开发人员来设置。

4、已修改(closed):测试人员认为问题已经修改,通过验证,由测试人员设置。

BUG等级划分标准

BUG等级划分标准

B U G等级划分标准(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BUG等级划分方法一、测试BUG等级划分标准1、Blocker(崩溃):阻碍开发或测试工作的问题;造成系统崩溃、死机、死循环,导致数据库数据丢失,与数据库连接错误,主要功能丧失,基本模块缺失等问题。

如:代码错误、死循环、数据库发生死锁、重要的一级菜单功能不能使用等(该问题在测试中较少出现,一旦出现应立即中止当前版本测试)。

2、Critical(严重):系统主要功能部分丧失、数据库保存调用错误、用户数据丢失,一级功能菜单不能使用但是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测试。

功能设计与需求严重不符,模块无法启动或调用,程序重启、自动退出,关联程序间调用冲突,安全问题、稳定性等。

如:软件中数据保存后数据库中显示错误,用户所要求的功能缺失,程序接口错误,数值计算统计错误等(该等级问题出现在不影响其他功能测试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该版本测试)。

3、Major(一般):功能没有完全实现但是不影响使用,功能菜单存在缺陷但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如:操作时间长、查询时间长、格式错误、边界条件错误,删除没有确认框、数据库表中字段过多等(该问题实际测试中存在最多,合理安排解决BUG,解决率关系版本的优化程度)4、Minor(次要):界面、性能缺陷,建议类问题,不影响操作功能的执行,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

如:错别字、界面格式不规范,页面显示重叠、不该显示的要隐藏,描述不清楚,提示语丢失,文字排列不整齐,光标位置不正确,用户体验感受不好,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此类问题在测试初期较多,优先程度较低;在测试后期出现较少,应及时处理)二、BUG状态标准1、待处理(new):测试人员或用户发现新问题后提交的状态2、已确认(open):经测试人员及研发人员讨论后确认是BUG,提交的状态,由测试人员来设置。

3、已处理(fixed):经研发人员确认是BUG后修复的状态,修改还没有验证,由开发人员来设置。

bug单定级标准

bug单定级标准

bug单定级标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Bug单是用于记录和追踪软件缺陷的重要工具。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解决Bug,Bug单的定级标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Bug单定级标准的参考内容,以帮助团队制定适合自己项目的标准。

1. 严重程度:- 致命(Critical):该Bug会导致系统崩溃或无法正常运行,无法绕过或忽视此问题。

- 严重(Major):该Bug会导致系统某些重要功能无法正常使用,但该功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绕过。

- 一般(Normal):该Bug会导致系统的某些功能受限,但整体上不会影响系统的主要功能。

- 轻微(Minor):该Bug只会对系统的一些辅助功能产生轻微影响,对系统的核心功能没有明显影响。

2. 优先级:- 高(High):该Bug对用户体验产生严重影响或系统功能无法正常运行,需要优先处理。

- 中(Medium):该Bug会对用户体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功能仍然可以正常使用,需在合理的时间内处理。

- 低(Low):该Bug对系统功能无影响或只产生轻微影响,可以在后续版本中修复。

3. 影响范围:- 用户范围(User Impact):该Bug对用户体验直接造成的影响程度。

- 功能范围(Function Impact):该Bug对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

- 代码范围(Code Impact):该Bug对代码的影响程度,是否需要修改核心逻辑或大量重构。

4. 复现频率:- 必现(Always):该Bug每次操作都能必现,非常容易复现。

- 偶现(Intermittent):该Bug不是每次操作都能复现,需要特殊条件或概率性事件触发。

- 很难复现(Difficult):该Bug非常难以复现,需要特殊环境或条件,因此难以调试和解决。

5. 解决时间:- 紧急(Immediate):该Bug需要立即解决,不能等待下一个版本发布。

- 优先(High):该Bug需要在下一个版本发布前解决。

- 正常(Normal):该Bug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

软件开发缺陷等级定义

软件开发缺陷等级定义

软件开发缺陷等级定义
bug缺陷等级一般划分为四个等级:致命、严重、一般、轻微
1>致命:―I
不能执行正常工作或重要功能、导致系统崩溃或资源严重不足、造成数据丢失,包括:1)系统或程序引起死机
2)系统崩溃、意外退出
3)程序死循环、数据库发生死锁
4)因错误操作导致的程序中断
2、严重:
严重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实现、且不存在可替代的解决方法或方式,包括:1)功能未实现或实现错误
2)数据计算错误、产生错误结果
3)数据通讯错误、程序接口错误
4)需求功能流程错误或需求缺失
5)数据约束错误、数据输入输出错误
6)交易报错(交易报错导致交易无法继续等)
于该级别的缺陷包 3—般:
影响系统要求或基本功能实现,但存在可替代的解决方法或方式。

属于该级别的缺 陷包括:
1) 打印内容、格式错误
2) 简单的输入限制未放在前台进行控制
3) 删除操作未给出提示
4) 操作界面信息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致) 5) 数据库表中有过多的空字段
操作不便或遇到麻烦,但不影响执行工作或使用重要功能。

括:
1) 界面不规范,域控制不规范
2) 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提示窗口文字未采用行业术语
3) 输入输出不规范
4) 长时间操作未给用户提示
5) 可输入区域和只读区域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6) 控件没有对齐、标点符号丢失或不正确
7)需求瑕疵包括需求错别字等。

BUG级别定义

BUG级别定义

BUG级别定义一、致命(blocker)阻碍了项目测试进度或者使测试无法全面展开的致命问题。

包括:1.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核心功能模块无法启用,导致所有功能无法使用;2.操作造成产品无法继续运行、重要系统文件被破坏、操作系统死机等现象。

发生频率100%,并且没有避规方法;二、严重(critical)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

包括:1.操作造成产品无法继续运行、重要系统文件被破坏、操作系统死机,发生频率较高;2.常规操作或者符合产品需求的大量客户端或日志下造成产品或操作系统重要进程非法退出、死循环、主要通讯中断或主要功能模块异常,重要数据破坏丢失或数据库异常,并且没有避规方法,发生频率较高;3.测试过程中,需求规格说明书里高优先级功能模块❶无法使用;4.正常应用下,频繁出现资源❷严重泄漏❸、蓝屏、死机现象;三、比较严重(major)1.非常规操作造成产品崩溃、操作系统死机;2.非常规操作(属于正确操作范围)或者在符合产品规格的压力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大量客户端上线、下线,大数据量日志入库,长时间运行)中造成系统重要进程非法退出、死循环、主要通讯中断或主要功能模块异常,重要数据破坏丢失或数据库异常;3.需求规格说明书里高优先级功能模块❶功能基本实现,但在需求规格说明书允许的流量、连接数等复杂应用下功能模块工作不正常;4.错误的波及面广,对客户使用造成严重影响;5.需求规格说明书里中优先级功能模块❹功能失效,没有避规方法;6.常规操作造成其它常用软件异常、系统或用户数据被破坏等问题;7.正常应用下,出现资源❷泄漏、蓝屏、死机现象;四、一般(normal)1.需求规格说明书里高优先级功能模块❶界面配置的问题;2.常规操作中,需求规格说明书里中优先级模块❹功能失效或异常,但可以规避;3.界面信息有歧义,提示信息造成大多数❺人员误解;4.需求规格说明书里中、低优先级功能模块❻功能失效;5.需求规格说明书里规定的操作系统兼容性出现的问题;五、微小(minor)1.界面上对正常使用、理解没有太大影响的显示错误;2.对键盘、鼠标支持不友好;3.需求规格说明书里中、低优先级功能模块❻基本功能实现,但有缺陷;4.文档类错误;六、建议(enhancement)1.产品在易用性和提示风格等方面的建议;2.从使用角度考虑建议增加或改进的功能;3.针对功能的实现方式所提出的建议;4.界面输入输出不规范;注释:❶需求规格说明书里高优先级功能模块:对应项目用版本中的重点关注功能。

BUG等级划分标准

BUG等级划分标准

BUG等级划分方法一、测试BUG等级划分标准1、Blocker(崩溃):阻碍开发或测试工作的问题;造成系统崩溃、死机、死循环,导致数据库数据丢失,与数据库连接错误,主要功能丧失,基本模块缺失等问题。

如:代码错误、死循环、数据库发生死锁、重要的一级菜单功能不能使用等(该问题在测试中较少出现,一旦出现应立即中止当前版本测试)。

2、Critical(严重):系统主要功能部分丧失、数据库保存调用错误、用户数据丢失,一级功能菜单不能使用但是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测试。

功能设计与需求严重不符,模块无法启动或调用,程序重启、自动退出,关联程序间调用冲突,安全问题、稳定性等。

如:软件中数据保存后数据库中显示错误,用户所要求的功能缺失,程序接口错误,数值计算统计错误等(该等级问题出现在不影响其他功能测试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该版本测试)。

3、Major(一般):功能没有完全实现但是不影响使用,功能菜单存在缺陷但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如:操作时间长、查询时间长、格式错误、边界条件错误,删除没有确认框、数据库表中字段过多等(该问题实际测试中存在最多,合理安排解决BUG,解决率关系版本的优化程度)4、Minor(次要):界面、性能缺陷,建议类问题,不影响操作功能的执行,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

如:错别字、界面格式不规范,页面显示重叠、不该显示的要隐藏,描述不清楚,提示语丢失,文字排列不整齐,光标位置不正确,用户体验感受不好,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此类问题在测试初期较多,优先程度较低;在测试后期出现较少,应及时处理)二、BUG状态标准1、待处理(new):测试人员或用户发现新问题后提交的状态2、已确认(open):经测试人员及研发人员讨论后确认是BUG,提交的状态,由测试人员来设置。

3、已处理(fixed):经研发人员确认是BUG后修复的状态,修改还没有验证,由开发人员来设置。

4、已修改(closed):测试人员认为问题已经修改,通过验证,由测试人员设置。

bug级别定义

bug级别定义

bug级别定义1级Bug(主体产品层⾯)1级bug:阻碍开发或测试⼯作的问题。

修改优先级为最⾼,该级别问题需要⽴即修改。

导致产品崩溃或不响应、设备卡死、产品程序⽆法正常安装、启动或登录等缺陷,⽤户数据受到破坏的缺陷,服务器或数据库存在安全风险,严重影响项⽬进度。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错误:1)由于程序所引起的死机2)⾮法退出死循环3)数据库发⽣死锁4)内存泄漏5)因错误操作导致的程序中断6)重⼤功能错误7)与数据库连接错误8)数据通讯错误9)系统存在安全问题,缺陷导致重要数据丢失或损坏10)功能完全违背需求要求,严重不符合产品定义等等2级Bug (主要功能层⾯)2级Bug:系统⽆法执⾏、崩溃或严重资源不⾜、应⽤模块⽆法启动或异常退出、⽆法测试、造成系统不稳定。

修改优先级为⾼,该级别需要程序员尽快修改。

主要功能完全丧失或严重错误,产品主要流程⽆法进⾏,程序导致⽤户客户端或浏览器存在安全风险,严重地影响系统要求或主要功能的实现,且没有更正办法(重新安装或重新启动该软件不属于更正办法)。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错误:1)程序接⼝错误2)因错误操作迫使程序中断3)系统可被执⾏,但操作功能⽆法执⾏(含指令)4)单项操作功能可被执⾏,但在此功能中某些功能(含指令参数的使⽤)⽆法被执⾏(对系统⾮致命的)5)在功能项的某些项⽬(选项)使⽤⽆效(对系统⾮致命的)6)业务流程不正确,或者功能操作逻辑与产品定义严重不符7)功能实现不完整,如删除时没有考虑数据关联8)功能的实现不正确,如在系统实现的界⾯上,⼀些可接受输⼊的控件点击后⽆作⽤;对数据库的操作不能正确实现9)报表格式以及打印内容错误(⾏列不完整,数据显⽰不在所对应的⾏列等导致数据显⽰结果不正确的错误)等等3级 Bug(次要功能层⾯)3级Bug:系统可以满⾜业务要求,系统性能或响应时间变慢、产⽣错误的中间结果但不影响最终结果等影响有限的问题。

修改优先级为中,该级别需要程序员修改。

BUG等级划分标准

BUG等级划分标准

BUG等级划分方法一、测试BUG等级划分标准1、Blocker(崩溃):阻碍开发或测试工作的问题;造成系统崩溃、死机、死循环,导致数据库数据丢失,与数据库连接错误,主要功能丧失,基本模块缺失等问题。

如:代码错误、死循环、数据库发生死锁、重要的一级菜单功能不能使用等(该问题在测试中较少出现,一旦出现应立即中止当前版本测试)。

2、Critical(严重):系统主要功能部分丧失、数据库保存调用错误、用户数据丢失,一级功能菜单不能使用但是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测试。

功能设计与需求严重不符,模块无法启动或调用,程序重启、自动退出,关联程序间调用冲突,安全问题、稳定性等。

如:软件中数据保存后数据库中显示错误,用户所要求的功能缺失,程序接口错误,数值计算统计错误等(该等级问题出现在不影响其他功能测试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该版本测试)。

3、Major(一般):功能没有完全实现但是不影响使用,功能菜单存在缺陷但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如:操作时间长、查询时间长、格式错误、边界条件错误,删除没有确认框、数据库表中字段过多等(该问题实际测试中存在最多,合理安排解决BUG,解决率关系版本的优化程度)4、Minor(次要):界面、性能缺陷,建议类问题,不影响操作功能的执行,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

如:错别字、界面格式不规范,页面显示重叠、不该显示的要隐藏,描述不清楚,提示语丢失,文字排列不整齐,光标位置不正确,用户体验感受不好,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此类问题在测试初期较多,优先程度较低;在测试后期出现较少,应及时处理)二、BUG状态标准1、待处理(new):测试人员或用户发现新问题后提交的状态2、已确认(open):经测试人员及研发人员讨论后确认是BUG,提交的状态,由测试人员来设置。

3、已处理(fixed):经研发人员确认是BUG后修复的状态,修改还没有验证,由开发人员来设置。

4、已修改(closed):测试人员认为问题已经修改,通过验证,由测试人员设置。

BUG等级划分标准

BUG等级划分标准

B U G等级划分标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BUG等级划分方法一、测试BUG等级划分标准1、Blocker(崩溃):阻碍开发或测试工作的问题;造成系统崩溃、死机、死循环,导致数据库数据丢失,与数据库连接错误,主要功能丧失,基本模块缺失等问题。

如:代码错误、死循环、数据库发生死锁、重要的一级菜单功能不能使用等(该问题在测试中较少出现,一旦出现应立即中止当前版本测试)。

2、Critical(严重):系统主要功能部分丧失、数据库保存调用错误、用户数据丢失,一级功能菜单不能使用但是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测试。

功能设计与需求严重不符,模块无法启动或调用,程序重启、自动退出,关联程序间调用冲突,安全问题、稳定性等。

如:软件中数据保存后数据库中显示错误,用户所要求的功能缺失,程序接口错误,数值计算统计错误等(该等级问题出现在不影响其他功能测试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该版本测试)。

3、Major(一般):功能没有完全实现但是不影响使用,功能菜单存在缺陷但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如:操作时间长、查询时间长、格式错误、边界条件错误,删除没有确认框、数据库表中字段过多等(该问题实际测试中存在最多,合理安排解决BUG,解决率关系版本的优化程度)4、Minor(次要):界面、性能缺陷,建议类问题,不影响操作功能的执行,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

如:错别字、界面格式不规范,页面显示重叠、不该显示的要隐藏,描述不清楚,提示语丢失,文字排列不整齐,光标位置不正确,用户体验感受不好,可以优化性能的方案等(此类问题在测试初期较多,优先程度较低;在测试后期出现较少,应及时处理)二、BUG状态标准1、待处理(new):测试人员或用户发现新问题后提交的状态2、已确认(open):经测试人员及研发人员讨论后确认是BUG,提交的状态,由测试人员来设置。

3、已处理(fixed):经研发人员确认是BUG后修复的状态,修改还没有验证,由开发人员来设置。

软测BUG等级定义

软测BUG等级定义

Bug严重程度及优先级
1.目的简介:
规范测试人员遇到bug如何分级,对bug的级别的概念,如何处理毕现、有时、一次性问题;促进测试人员更快速的定位问题的严重程度;尽早协助研发人员解决各级别问题。

2. bug等级定义
3. bug 优先等级
请参考详细定义列表如下。

同时请注意,以下优先级是针对问题需要解决的优先角度出发作出的描述,从项目实际情况和bug 的严重程度去综合判断的:
注意:1.以上bug定义针对出现概率较高的问题(超过50%)
2.对于出现概率在5%~50%的问题,重要模块及功能同上;次要模块及功能适当降低一个级别
3.对于出现概率小于5%的问题,重要模块及功能同上;次要模块及功能适当降低一个级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类—一般性错误
包括以下各种错误:
1.非主要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致)
2.间接发生的(经过几步不相关操作后发生的)导致次要需求不能正常实现。
3.打印内容、格式错误
4.简单的输入限制未放在前台进行控制
D类—较小错误
包括以下各种错误:不影响软件的功能,但影响软件的品质。
1.界面不规范
E类-一测试建议,由项目经理决定注销或遗留。
软件质量BUG等级定义
版本<1.1>
修订历史记录
日期
版本
说明
作者
2006-08-07
<1.1>
从软件质量定义文档摘出有关BUG定义部分
mm
1、
缺陷级别定义
A类――致命BUG
包括以下各种错误:
1.由于程序所引起的死机,非法退出。
2.程序死循环。
3.数据库发生死锁。
4.与数据库连接错பைடு நூலகம்。
5.主要功能没有实现。
6.因错误操作导致的程序中断。
B类――严重BUG
包括以下各种错误:
1.程序错误但不影响系统和其它程序运行的。
2.程序接口错误。
3.数据库的表、业务规则、缺省值未加完整性等约束条件。
4.次要功能没有实现或间接发生的(经过几步不相关操作后发生的)导致主要需求不能实现。
5.主要界面的文字错误等。
6.功能错误。
出现一次:在整个测试工作中只出现一次。
3、测试人员对软件的评估
测试人员对软件的评估主要依据测试计划中所制定的输出准则和最后遗留的Bug状况。
A类--致命Bug,一般认为发布的软件中不允许存在。
B类--严重Bug,每一万行代码中允许遗留2-3条。
C类-一般性Bug,每一万行代码中允许遗留3-6条。
D类-一较小Bug,由项目经理决定注销或遗留。
2.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
3.输入输出不规范
4.长操作未给用户提示
5.提示窗口文字未采用行业术语
6.可输入区域和只读区域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E类—测试建议
测试人员从测试角度对软件提出的合理化的改进建议,由项目经理决定是否采纳。
2、
每次出现:出现概率100%;
经常出现:出现概率大于20%;
很少出现:出现概率小于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