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人口学刍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人口学刍议

摘要:区域人口学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一些学者常将区域人口学与人口地理学混淆,其学科名称、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需要进一步规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特别是与人口地理学之间的关系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注重区域人口学,加强区域人口问题的研究,才能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人口发展规划,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标签:区域人口学;区域学;人口地理学

区域人口学是人口学研究的新方向,但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与人口地理学的关系还没有区分清楚。笔者认为,区域人口学应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就要改变对过去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看法,打破旧的学科分类体系。本文的观点只是一种理论的尝试,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这一理论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以有助于区域人口学的发展。

一、区域人口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区域人口学,是人口学的新兴分支学科,目前笔者还没有见到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一般认为区域人口学是研究特定地区人口规律的学科,也称为区域人口统计学,或地区人口学、人口地区学。如苏联学者瓦连捷伊的《人口学体系》中称为“地区人口学”,认为:“地区人口学研究的直接客体是个千姿百态的过程,其中每个过程都带有普遍性,可用统计指标说明。这里包括出生率,结婚率,死亡率,人口健康状况,地区常住人口和常备劳动资源形成的情况,新老住户潜在的和实际的迁移活动,各经济部门间劳动资源的分配状况,人口地理分布以及其他许多现象。”[1]笔者认为,区域人口学存在多种类型,主要是以人口空间分布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的场合,它可以被视为人口地理学的新名称。

第一,研究对象。区域人口学的研究对象与普通人口学是相同的,即人口发展的过程,包括人口现象在时间上的演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区域人口学通过对特定区域人口过程的研究,总结地区人口的特殊规律,使其既是地方人口决策的主要依据,也为一般人口研究提供范例。

第二,研究范围。就时间范围而言,区域人口学不仅研究区域的现阶段人口状况,还要研究该地区各历史时期的人口状况以及对区域人口前景作出预测。或者说可以按其研究的时段和任务不同分为三大门类:区域历史人口学、区域现代人口学、区域人口预测学。就广义的空间范围而言,大到整个世界、各个大洲、各个国家都可称为区域;而按照通常的狭义理解,区域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一地区,如一省、一州、一府、一县,或某一民族聚居区等,区域人口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一般就指国家内部这些地区。

第三,研究内容。区域人口学研究的学科范围与中国人口学是相同的,两者的区别只是空间范围的不同,其他方面应完全一致。目前公认的人口学研究内容主

要有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与迁徙、人口结构、人口管理、人口素质、人口思想及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等。过去学者对人口学的定义集中于人口数量,因此有的学者将区域人口学理解为区域人口数量的研究,这是狭隘的理解。

二、区域人口学的类型

人口学可分为理论人口学和研究实际人口状况的人口学。区域人口学也应当分为理论和实体两个门类,而实体区域人口学又分为特定区域人口学和综合区域人口学两类。因此,区域人口学大体上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特定区域人口学、综合区域人口学和理论区域人口学。

(一)特定区域人口学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通用的名词来概括这方面的研究,有人称之为地方区域人口学、地方人口学,或直接称为区域人口学,其研究范围是特定的一个省、县之类的地区,这是区域人口学的常见类型。比如,专门研究河南人口的称为河南人口学,专门研究四川人口的为四川人口学等。

(二)综合区域人口学

区域人口学一般是特定区域的人口研究,但也有对若干区域的综合研究。例如,在分省区人口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国国内各区域人口加以比较、综合地研究,或可称为中国区域人口学。

(三)理论区域人口学

或称为区域人口学理论。我国在研究实际区域人口问题的同时,也应加强区域人口理论问题的研究,如关注人口区划原则与沿革状况,加强各个区域内人口状况、人口战略以及区际人口关系的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总结区域人口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及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等。此外,总结我国区域人口学发展的历史,介绍国外区域人口学的方法和理论等,也属于理论范畴。

三、区域人口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区域人口学与人口学的关系

人口学最初只是人口数量的统计,因此人口学最初又名人口统计学。现在人口学已经发展出很多分支学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原来的人口数量统计、分析部分,变成了人口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的著作称之为人口统计学,有的著作称之为纯人口学。《人口学体系》认为:“地区人口学把研究条件的类型学,即把研究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口自身条件的类型学放在首位。例如,从历史人口学角度分析地区人口再生产时,主要视线应当放在有规律地更替的人口再生产状况上,后者可称之为‘地区人口再生产的演变类型’。”[1]我们并不完全赞同上述定义,而是将地区人口学作为区域人口学的一个类型。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定义是:人口

学的研究中以特定区域的人口或区域分布规律作为对象的学科就是区域人口学。人口学的实体学科除此之外,还有以特定亚群体人口为研究对象的,称为亚人群人口学;有以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管理等特定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称为专门人口学或部门人口学;此外还有人口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边缘人口学。总之,人口学可以分为理论人口学和实体人口学,而实体人口学又可分为人口统计学、区域人口学、亚人群人口学、边缘人口学等分支学科。区域人口学是人口学最主要的分支学科之一。

(二)区域人口学与区域学的关系

区域人口学与区域学有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西方地理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区域学派,将地理学研究的对象集中在地理现象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上,并提出了区域科学的概念。艾萨德认为:“作为一门学科的区域科学,所关心的是采用各种各样的分析性研究和经验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或空间范围内的社会问题进行细致耐心的研究。”[2]区域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区域人口理论方面的进展。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人口地理学出现了大量运用区域或空间技术的研究成果,有的著作还以空间人口学或区域人口学命名。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有: Rees和Wilson在1977年出版的《空间人口分析》(Spatial Population Analysis)、P.congdn和P.Batey编写的《区域人口学的进展》(Advances in Regional Demography)等。

也许有的学者认为区域人口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完全是从国外传入的。其实,它的雏形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了。中国历史上地方志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区域学,方志的代表作《禹贡》和《周官·职方氏》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而地方志中的户口志就是当代区域人口学的前身。户口志在先秦可能已经存在。《史记·平准书》称:“禹贡九州,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以“人民所多少”可能是按各地人口多寡作为征税标准,司马迁说:“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按他的说法,可能在大禹时我国就已经有了人口统计、上报制度。《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刘邦攻入关中,萧何首先抢到了秦朝的图书,便说汉王刘邦“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说明秦朝保留着全国各个区域人口状况的记载,只是不知是否为方志的形式。方志中明确记载人口的证据是在汉代。据常璩《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记载,东汉永兴二年巴郡太守但望上疏称:“谨按《巴郡图经》:境界南北四千,东西五千,周万余里,属县十四,盐铁五官各有丞史,户四十六万四千七百八十,口百八十七万五千五百三十五。”《巴郡图经》是我们目前见到的最早保留有户口数字的地方志,该志可能出自东汉人之手。后来的地方志则辟有特定的“户口志”,户口成了大多数地方志的必不可少的记载项目。正史地理志和地方总志中的户口志无疑属于历史上的综合性区域人口学。正史地理志中的户口记载最早当推《汉书·地理志》,《隋书·经籍志》记载了地理志的由来:“汉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后又得《山海经》,相传以为夏禹所记。武帝时,计书既上太史,郡国地志,固亦在焉。而史迁所记,但述河渠而已。其后刘向略言地域,丞相张禹使属朱贡条记风俗,班固因之作《地理志》。其州国郡县山川夷险时俗之异,经星之分,风气所生,区域之广,户口之数,各有攸叙,与古《禹贡》、《周官》所记相埒。”从以上记载可知,《汉书·地理志》关于户口的记载并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继承了古代地志的优良传统,对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