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人口学刍议
大一人口学知识点
大一人口学知识点人口学是研究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人口数量、构成、分布、迁移和动态变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大一人口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人口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人口与社会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的总数。
人口数量的多少、结构的多样性以及人口的分布等都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
人口学通过研究人口的特征和变化,揭示了人口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人口学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人口数量的研究包括人口总量、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增长率等指标。
人口总量是指某一地区内的总人口数量,通常以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
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增长率则是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其中人口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增长的百分比。
三、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指人口按照不同属性进行分类的方式,常见的人口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职业结构等。
年龄结构是指人口按照年龄段进行划分,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年龄分布情况。
性别结构则是指人口按照男女性别进行分类,用于描述男女性别比例的差异。
职业结构则是指按照人们从事的不同职业类别将人口进行划分,用于研究不同职业的比例和分布。
四、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人口迁移通常包括城市化、农民工迁徙以及国际移民等。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地区的过程,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口迁移现象。
农民工迁徙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地区流动,寻求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
国际移民则是指人口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跨国边界的移民政策等。
五、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针对人口发展状况制定的政策措施,旨在引导和管理人口变化。
人口政策通常包括计划生育政策、老龄化政策和移民政策等。
计划生育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实施控制生育政策,以调节人口数量和结构。
老龄化政策则是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制定的政策措施,旨在解决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于人口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谢建国,张炳男.人口结构变化与经常项目收支调整: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3,(9):3-23.2.田巍,姚洋,余淼杰,周羿.人口结构变化与国际贸易[J].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11,No.C2011015.3.王仁言.人口年龄结构、贸易差额与中国汇率政策的调整[J].世界经济,2003,(9).4.徐晟.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国际收支的传导机制:中国人口红利的削减与国际收支双顺差[J].财贸经济,2008,(5).5.朱庆.中国特殊国际收支结构原因探析——基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07,(9).6.林毅夫.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J].光明观察,2006.7.范学俊.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6,(3):57-66.8.人口结构变化与经常项目收支调整: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3,(9):3-23.9.张目,杨梅.当前我国居民储蓄与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师,2006,(7).10.赵晓晨,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及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动态调整[J].国际经济贸易研究,1999,(4)11.魏浩.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12.余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贸易系,2008.13.杨杨.企业建立自有品牌的重要性[J].国企,2012,(12).14.王阳.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综述[J].西北人口,2012,(5).15.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J].人口研究,2004,(2):4—13.16.王德文,蔡昉.人口红利的获得与丧失[R].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4—120.17.Caldwell,John C.,Toward a Restatement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eory[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76,(2),No.3.18.Bloom,D.and D.Canning.From Demographic Lift to Economic Lift—off the:Case of Egypt.[J].Applied Population and Policy,2003,(1):15—24.19.Kelly,Allen C.,Population Growth,the Dependency Rate,and the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Population Studies,1973,27(3):405—414.20.马波.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
"人地挂钩"政策刍议
些 人 口所 占用 的建 设 用地 面 积就 转移 用 地年 度 指标 再分 解 到 市 、县 , 已远 题 。要搞 清一 个 地 区有 多少人 从农 村 迁移 出 来 、迁移 到哪里 ,是 出县 、出 应减 少 建设 用 地面 积 ,从 而 实现 城 乡 实 施 “ 人地 挂 钩 ”需要 突 破规 划建 设 市 还 是 出 省 。 同 时 ,外 来 人 口有 多
序进 行 。 只 有 在 土 地 政 策 上 实 现 “ 个 三
突 破 ” 、建 立 “ 个机 制” ,才 能真 一 正推 动 中原 经济 区 的 “ 三化 ”协调 发
口驻马店市 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王永宇
展 ,缓解新增 建设用地 紧张的局 面。
制”。 三 ,对 于 “ 人地 挂 钩 ”政 是 要 突破 土地 利 用总体规 划建 策具体操作模式的探讨 对 “ 地 挂 钩 ”政 策 人 设 用地 规 模 的限 制 。当 前的土 地 利 用 内涵 的理解
范 围 ,较大 地 限制 了挂 钩 政策 的 实施 来 ,并对 各市 的土 地利 用总 体规 划进
4. “ 地 挂 钩 ” 政 策 必 须 把 维 和拓 展 。只有 突破 了挂 钩指 标 使用 范 行修 编 ,做到 总体 可控 、时 序可 控 、 人
有 序发展 。 护 广大 农 民权 益放 在 首位 。 “ 人地 挂 围的限 制 ,能让 其 在全 市 、全 省或 中 在解 决 以上 问题的 基础 上 ,我 们 钩 ”要 想 顺利 推进 ,必须 解决 农 民转 原 经济 区 内流 动 ,才 能真 正体 现 出挂 化为 城 市人 口之后 的安 居 、就 业 、发 钩指标的市场价值 ,实现以工促农 、 考 虑 提 出了两 种不 同的 模式 ,并 分 别 展 、子 女教 育 、社 会保 障 等一 系列 问 以城 带 乡,从 而更 好地 保 护农 民 的利 进 行 了分 析和讨论 。
人口地理学与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人口地理学与人口空间分布研究人口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口分布、迁移和增长等现象的学科,它关注人口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人口的规模、结构和分布,以及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地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多个方面。
其中,人口空间分布研究是人口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口空间分布研究主要关注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规律,以及这些分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研究。
通过对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人口规模和人口集聚程度。
例如,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数量众多,人口密度也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相对稀少。
这种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分布状况。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人口结构的研究。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两个方面。
通过对人口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年龄分布和性别比例。
例如,发达国家的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则更加年轻。
这种人口结构的差异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政策的制定都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人口地理学的研究还关注人口迁移的现象和规律。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种形式。
通过对人口迁移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情况,以及人口迁移对于源地和目的地的影响。
例如,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对于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口地理学与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的成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迁移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不同地区的人口情况和特点,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研究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可以预测到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人口分布说课稿高中地理
人口分布说课稿高中地理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情况,它是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分布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资源、土壤肥沃程度、地形地势等因素。
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方面。
气温适宜的地区人口较多,而极寒或极热地区人口较少。
降水量充足的地区适宜农业发展,人口也相对较多。
土壤肥沃度决定了农业的发展情况,人口在农业发达地区集中。
地形地势也会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例如山区和高原地区人口较少,而平原和沿海地区人口较多。
人口分布还受到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通常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因此人口相对较多。
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能够方便人口流动和资源交换,也会吸引人口集中。
例如,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地区通常人口较多,而内陆地区相对人口较少。
历史和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人口分布。
历史上的战争、迁徙和殖民活动等都会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文化因素包括宗教信仰、语言、传统习俗等,它们会影响人口选择居住的地区。
例如,一些宗教信仰较为集中的地区会吸引更多的信徒居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分布也在发生变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向城市。
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了城市扩张和人口集中现象。
与此同时,一些农村地区人口减少,出现了人口空心化的现象。
这种变化对资源分配、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挑战。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人口分布内容涉及到了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上的人口分布格局,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09)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考前必刷卷(09)(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6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浮雕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十块大型浮雕的第一块,它表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839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该事件是()A.金田起义B.虎门销烟C.义和团运动D.鸦片战争爆发2.下表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的概况,该国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沙俄3.“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这段材料出自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井冈山土地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4.以下示意图反映出A.列强勒索赔款数额逐渐增多B.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地域的扩大C.列强割占领土面积越来越大D.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华影响最大5.李鸿章说:“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储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自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据此,分析李鸿章的主张是()A.机器也可以用于民用企业B.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C.大力发展军事工业D.加强中国海防,抵御外侵6.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指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以下属于他“变”的主张是①废止跪拜②裁撤冗员③改革财政④废除八股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上海的新兴无产阶级转入行动。
湖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一)历史试题(原卷版)
湖北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历史冲刺卷(一)一、选择题1. 据考古发现,在三峡一带出土了大量陶支座,数量多,形状复杂,这些支座都好似一种模拟物,有的似猪嘴,有的似羊角,有的似鸟喙,有的似蘑菇……一般认为它是圜底陶容器的支垫物。
下图为大溪文化猪嘴形褐陶支座。
陶支座的创制和使用可反映当时()A. 自然崇拜是文明的主题B. 制陶技术领先于世界C. 艺术审美融于生活劳动D. 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2. 项羽被打败后,众诸侯上书推尊刘邦为皇帝说:“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
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
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
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
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
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上述材料表明当时()A. 秦亡汉兴成为天下大势B. 刘邦势力强于各诸侯王C. 封建正统观念影响深远D. 对皇位合理存续的重视3. 下表所示为某学生搜集的不同时期部分文人对唐代藩镇的相关评价。
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天下兵又动,太平竞何时......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韩愈《归彭城》随。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唐之亡,强分其地,国以十数”李攸《宋朝事实》“世言唐亡于藩镇。
而中叶以降,其不遂并于吐蕃、回纥,顾炎武《日知录》灭于黄巢者,未必非藩镇之力……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A. 学者立场和时代影响历史书写B. 上述材料均为研究唐代藩镇的一手史料C. 历史研究随着时代发展而完善D. 历史结论应以今日价值标准作最终判断4.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一幅碑刻华夷图,这幅图以唐代《海内华夷图》为底本,绘于北宋徽宗时期,南宋镌刻于碑石。
图中注明楼兰、鄯善、于阗、莎车、疏勒等南疆诸国与安西四镇,以及西汉至宋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情形。
该图()A. 体现宋朝强化边疆治理的意图B. 展现宋代沟通东西交往的成果C. 可用于研究宋代地方行政区划D. 寄托恢复汉唐故土的政治理想5. 明末上海人陆楫在《禁奢辩》中说:综观天下“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清中期苏州人顾公燮认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汉语专题章节自测
国家开放大学《现代汉语专题》章节自测参考答案第一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一、判断正误(20分,每小题2分)1.普通话就是北京话。
(x)2.北京话的语音等于普通话的语音。
(x)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通用语言,因而方言不允许使用。
(x)4.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
(✓)5.湘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x)6.海南省近邻广东省,属于粤方言区。
(x)7.普通话要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x)8.分布范围最广的方言是北方话。
(✓)9.如果不要求标注声调,“仰望”的正确拼音是“yangwang”。
(✓)10.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给“一个”注音应该拼写为“yīgè”。
二、读图回答问题(20分,每小题10分)11.下面是现代汉语方言示意图。
其中有一种方言,由于被多个方言区包围,周边受不同方言区影响很大,因而自己的特点不够突出,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这个方言区没有独立为一种方言的资格。
请你仔细读图,观察这个方言区是哪一个?它的周边都有哪些方言区?现代汉语主要方言区示意图参考答案:这个被周边其他方言包围最多的方言区赣方言区,按照东南西北顺序看,赣方言依次被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北方方言等五种方言包围。
12.阅读下面现代汉语方言地图,根据图中的色块代表的方言区,点击下方每一个色块的右侧的黑三角,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正确的方言。
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吴方言北方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兄弟民族语言三、分析题(20分)纠正下面的音节拼写中的错误(不要求标注声调)。
haian(海岸)jueduei(绝对)luenchuang (轮船)yunu(渔女)laoho(恼火)tiananmen (天安门)luxuen(鲁迅)tian mimi(甜蜜蜜)shuo hao(说好)参考答案:angyiang(昂扬)hal'an(海岸)juedui(绝对)lunchuan(轮船)yunü(渔女)naohuo(恼火)luxun(鲁迅)tian'anmen (天安门)shuohao(说好)tianmimi(甜蜜蜜)ang yang (昂扬)四、问答题(40分,每小题10分)14.普通话对方言的强大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第一,进一步扩大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普通话,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二,逐步渗透,普通话的语言成分直接进入方言区,特别是一些新词,大多数是以普通话语素和结构方式构成,直接进入各个方言区;第三,全面覆盖,普通话与方言并存并用。
刍议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体逻辑行事,而是将个人或者所属组织的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
在利己主义动机的驱使之下,两者之间有时可能存在不可回避的冲突。
因此,建立在政府官员都遵循公共利益最大化取向基础之上的现有制度,将无可回避地面对政府官员的伦理责任。
对于伦理道德建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培养行政人员负责任的价值取向。
伦理责任问题最重要的是要逐渐培养政府官员依法行政的良好习惯和高度的责任感。
一旦养成了责任意识,形成了责任习惯,他们就能够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在政策制定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培养政府官员正确的价值取向,是解决伦理责任问题时应优先考虑的举措之一。
其次,加强伦理立法,进一步把伦理规范化、法律化。
伦理立法,就是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备法律的效力和作用。
伦理立法实际上是一种集体性的道德裁决,是政府活动过程中的最低道德标准。
因为人本身所固有的自利动机和认识客观事物的局限性,使政府官员不可能依靠内在控制而永远正确地行使权力。
所以,需要有外在控制来制约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滥用。
在现代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伦理规范被纳入到社会的法律规则体系之中。
加强伦理立法,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维护道德的纯洁性,已经成为现代国家共同的发展趋势。
(二)实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程序正义罗尔斯把程序正义分为三种,即纯粹的、完善的、不完善的程序正义。
罗尔斯的程序正义理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在对一种至少会使一部分人的权益受到有利或者不利影响的活动或决定作出评价时,不能仅仅关注其结果的正当性,而且要看这种结果形成过程或者结果据以形成的程序本身是否符合一些客观的正当性、合理性标准。
”程序正义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透明性,它指所有的信息都要公开,开放。
"平等性,它指要平等地对待所有主体,无歧视。
#有效性,这主要指决策中的效率和执行中的效能。
[!]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没有正义的程序不可能产生正义的结果,只要存在程序的非正义性,产生的结果也必然不正义。
地理人口学基础
地理人口学基础地理人口学是一门结合了地理学和人口学的交叉学科,它旨在研究人口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人口的分布、迁移、增长等方面进行分析,地理人口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一、地理人口学的研究对象地理人口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人口的地理分布、人口的迁移流动、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口的地域差异等。
人口的地理分布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的数量、密度和构成等情况。
这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例如,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的地区往往人口密集,而高寒、干旱的地区人口相对稀少。
人口的迁移流动是地理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们出于经济、社会、政治等原因,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
这种迁移不仅改变了人口的分布格局,还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也是研究的重点。
资源的分布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制约着人口的规模和发展,而人口的活动又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比如,过度的人口增长可能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人口的地域差异则体现在不同地区在人口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的差别,这些差异反映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二、地理人口学的研究方法地理人口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地图绘制和模型构建等。
实地调查可以让研究者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了解当地的人口状况和相关情况。
通过与居民交流、观察社区环境等方式,能够深入了解人口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
统计分析是对大量人口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重要手段。
利用统计学方法,可以揭示人口现象的规律和趋势,比如计算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等指标。
地图绘制能够直观地展示人口的地理分布和变化情况。
通过制作人口密度图、人口迁移图等,可以清晰地看到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和流动方向。
模型构建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或理论模型,来模拟和预测人口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地理人口学中的人口分布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
老年人学习需求与教育供给间的动态平衡刍议
理论与研究笔者围绕“最大限度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最大限度满足各类老年群体学习需求”问题,曾撰文阐述学习体会,但仍觉意犹未尽。
本文继续就这一主题,对其深刻内涵与实践意义及其时代使命、价值取向、发展内因与发展动力等重要问题,联系实际,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深信如能确立践行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观、对立统一行稳致远的创新发展观和百川入海多元汇合的发展动力观,必将实现老年人学习需求与教育供给间的动态平衡,使“两个最大限度”由要求变为现实,助力老年大学行稳致远更辉煌。
一、实现供需之间的动态平衡,必须确立践行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观老年大学是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培育一代代老有所学、所为、所乐新老人的重要阵地。
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最大限度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最大限度满足各类老年群体学习需求”,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一)深刻内涵。
时代使命坚持了老年人老年人学习需求与教育供给间的动态平衡刍议□ 华学伦【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学习需求”与“扩大教育供给”两者又统一又斗争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发了“最大限度满足学习需求”的美好愿望,只有在与“最大限度扩大教育供给”的互动结合中,方能相得益彰、实现平衡的联想。
并由此进一步思考和论证了实现供需平衡与确立践行时代使命观、创新发展观和发展动力观的关系。
【关键词】两个“最大限度” 动态平衡 时代使命观 创新发展观 发展动力观责编:岳 瑛电话:*************至上、老年人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体现了老年教育的双重目的,即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老有所学、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老有所为、银发生辉;体现了全球积极老龄化关于“两个生命”的重要理念,即“给生命以岁月,给岁月以生命”——前者强调老年人活着能健康长寿、乐享生活,后者强调老年人活着能参与社会,发光发热。
电大《现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
电大《现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2011年7月一、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20分)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要”的汉语拼音是yao,这个音节的韵母中的韵头是i。
(√)2.北方方言内部语音系统没有任何差别,高度一致。
(×)3.复韵母就是韵腹位于几个音素中间的韵母,例如ian、uang。
(×)4.“有时间来学习”和“有条件来学习”的内部结构相同,都是连动式。
(√)5.普通活语音系统中能充当韵头的音素是i、u、y、w.(×)6.从结构看,现代汉语词的发展趋势是由单纯词向合成词发展.(√)7.“得”字右下角的部件只能构成一个汉字,不是基础部件.(×)8.现代汉字系统中,合体字数量要多于独体字。
(√)9.网络语言是一种独立于现实语言之外的一种语言.(×)10.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与网民使用方言有关,所以属于地域方言。
(×)二、举例解释下列术语(每词2分,共10分)11.韵腹:韵母中的主要元音,一般由开口度最大的元音充当,如果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这个元音就是韵腹。
例如韵母uai,a 是韵腹,韵母ing,i是韵腹。
12.敬辞:是对交际对象表示尊敬的词语,例如“令尊、贵姓、高寿"等等。
13.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的词,也没有实在意义,例如“了、吧、呢”是虚词。
14.非主谓句:句子结构中没有主语和谓语之分的句子,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
例如“刮大风了”、“下暴雨了”就是非主谓句。
15.记号:跟文字所代表的意义或读音没有联系的字符。
例如“河”中的“可”。
三、综合分析应用题(共40分)16.写出充当下列音节的韵头和韵腹的元音(10分)①juan:韵头ǖ,韵腹α②zhun: 韵头u,韵腹e③yang : 韵头i,韵腹α。
④xue :韵头ǖ,韵腹e .⑤qiu: 韵头i,韵腹o17.从构词法角度分析下列合成词的结构方式(10分)①战争:并列式②战场:限定式③金黄:限定式④金子:后附式⑤老虎:前附式18.分析下面词组的结构层次关系(10分)①修剪苹果树的赘枝述宾定中②修剪苹果树的技术定中述宾19.从不同角度纠正下面句子中存在的问题(10分)解题提示:下面的句子,可能在语汇、语法、汉字书写方面有错误,注意纠正.直接写出正确的句子即可,不需要说明纠正的原因.①这些年轻人的拙作,语句表达很差,我们实在不敢恭维。
区域人口学刍议
科分类体系。本文 的观点只是一种理论 的尝试 ,希望抛砖引
玉, 引起学术界对这一理论问题的关 注和思考 , 以有助于区域
人 口学 的发 展 。
一
界、 各个大洲 、 各个国家都可称为 区域 ; 而按照通 常的狭义理
解, 区域是指一个 国家 内部 的某 一地 区 , 如一 省、 一州 、 一府 、
摘 要: 区域人 口学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 , 一些学者常将 区域人 口学与人 口地理学混淆 , 其学科名 称、 研究对象和研 究范围需要进一步规范, 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 特别是与人 1地理学之 7 间的关系是必须解决的关键 问题 。 注重区域人 口学, 加强区域人 口问题 的研 究, 才能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人
( ) 定 区域 人 口 学 一 特
究 对象 的学科 , 的场合 , 有 它可 以被视 区域人 口学的研究对象与普通人 口学是
相同的, 即人 口发展的过程 , 包括 人 口现象在时 间上 的演化规 律和空 间上的分布特点 。区域人 口学通过对特定 区域人 口过 程 的研究 , 总结地区人 口的特殊规律 , 使其既是地方人 口决策 的主要依据 , 也为一般人 口研究提供范例 。 第二 , 研究范围。就 时间范围而言 , 区域人 口学不仅研究
的直接客体是个 千姿 百态的过 程 , 中每个过 程都 带有普遍 其 性, 可用统计指标说明 。 这里包括 出生率 , 结婚率 , 亡率 , 死 人
口健康状况 ,地 区常住人 口和常备 劳动资源形成 的情况 , 新 老住户潜在 的和实际 的迁移活 动 , 各经济部 门间劳动资源 的 分配状况 , 口地理分 布以及其他许 多现象 。”Ⅲ 人 笔者认 为 ,
刍议我国人口分布与经济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数这一指标 的基础 上,还加 入构建区域人 口经济偏离度指数 ,
旨在更加精确 的反 映出某 一区域 内人 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之 间的
一
与经 济发展空间一致性在 2 0 1 0 年与 2 0 0 0年基本是相 同的 ,人
口集 聚和 经济集聚呈现 出一种弱协调性 ,而人 口集 聚呈现了更
为 显 著 的 经济 导 向 性 。
新 经济
2 0 1 4年 1 月 ( 中)
刍议我 国人 口分布与经济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戴琼瑶
摘 要 :长久 以来 ,我 国的人 口分布和 经济发展之 间的关系这一课题备受研 究者 关注 ,本文将基 于人 口发展 的视 角,通过构建
人 口经 济一致性 系数指数 ,对我 国人 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空 间进行定性分析和 系统的评价 ,并总结人 口集聚呈现 出的显著 特性,尝试 为提升我 国人 口分布和经 济发展的 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理论的依 据与支持 。
是人 才 。但 是 人才 的培 养 需要 一 个 不 断积 累 的过 程 ,这 不 是 一
品,多是一些高科技的产品 ,不仅极难被替代 ,同时存在极 高
的利润率。所 以,我 国的企业应该吸取教训 ,提 高产 品的技术
含 量 及 附 加值 , 从 而提 高核 心 竞 争 力 。
朝一夕可 以完 成的。企业可 以和 高校进行合作 ,在 高校 的帮助 下,按照企业的需求来培养 人才 ,使 学生能够将理论与 实践完 美地结合起来,在 加深 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的同时,掌握 一定 的 实际技能 ,在走出校门进入企业 后,能够 更快地适应企业 的环
关键 词 : 经 济 发 展
一
人 口分 布
一 致 性 系数
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刍议
收稿日期66作者简介郎新华(),女,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2006年7月第28卷 专辑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 i a l Sc iences )Jul .2006Vol 128 Spec ial sec .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刍议郎新华(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400047)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的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在就学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现状的阐述及分析,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做出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 习得无助感; 自我效能感中图分类号:G 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6)专辑-0206-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大大加快,从而造成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成为流动人口,即常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的人口。
而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并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就被称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
一、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现状由于农民工家庭收入不高,加上在流入地入学的种种困难,造成适龄儿童入学率低,使一定数量的儿童、少年失学。
全国随父母亲进城的农民工子弟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的失学率竟高达9.3%,有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同时,在已经入学的适龄儿童中,有大约10%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难以继续学业。
居住地的不确定性是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失学的首要原因,因为父母就业的机会和收入水平决定着他们的去留。
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在心理上有着其他同龄人不曾有的压力和挣扎,导致他们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
许多流动人口子女正生活在一系列明显的差距中,面临着城市的繁华与自身处境的巨大落差,许多人承受着家庭本身的压力,背负着父母的期望,却又得不到家长足够的监督、指导、关心和理解,家长在他们面前反复强调知识对人生存的重要性,不时为自己因为没有文化只能干笨活重活而懊恼,使流动子女压力颇大。
新中国70年来的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
新中国70年来的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陈涛孙俊** 陈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孙俊,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
① 参见行龙《二战以来国外人口史研究及其现状》,《人口研究》1988年第1期;焦培民、李莎:《什么是历史人口学》,《人口研究》2005年第6期。
② 参见刘含若《重视我国人口史的研究》,《西北人口》1983年第2期;李世平:《中国人口史的分段研究刍议》,《四川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行龙:《中国人口史研究刍议》,《人口 研究》1988年第6期。
内容提要:新中国70年来,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蓬勃展开,在通论性研究、区域性研究和断代性研究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并呈现出方兴未 艾的发展态势。
综理和思考学术发展史,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未来中国古代 人口史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尤其是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深化研 究主题,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整理中国古代的人口 数据等,无疑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新中国历史人口学中国古代人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人口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在西方兴起。
①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人口史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学术界不仅发出要重视 中国人口史研究的呼声,而且涌现出一些理论思考。
②自此以后,中国古代人口 史研究一直呈现着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历经几代学人的不懈探求获得了久矽◎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十三辑)相当成就,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成果颇为丰硕。
①我们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的基础上,综理和思考学术发展史,希望对今后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人口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通论性研究单卷本通论性人口史著作已有不少,如有陈彩章《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江汎《中国人口发展简史》、赵文林和谢淑君《中国人口史》、张敏如《简明中国人口史》、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杨子慧和张庆五《中国历代的人口与户籍》、胡伟略《中国人口》、任怀国和王炳贞《中国人口发展史》、袁祖亮《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王育民《中国人口史》、阎守诚《中国人口史》、张呈琮《中国人口发展史》、路遇和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
刍议既有住区环境更新设计
刍议既有住区环境更新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许多旧的住区环境逐渐显露出了老化、拥挤、缺乏便利设施等问题。
为了让居民能够享受到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住区环境更新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通过对已有住区环境的改造和更新,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社区的整体氛围,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我们将就既有住区环境更新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一、调查评估在进行环境更新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现有的住区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这包括对住宅区的建筑结构、道路交通、绿化环境、水电气设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以了解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评估,可以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确定改造的重点和方向,并为设计师制定方案提供支持和指导。
二、规划设计基于调查评估的结果,设计师们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
可以对建筑结构进行改造,提升其外观和功能性;对道路交通进行优化,改善交通流线和停车设施;对绿化环境进行提升,增加公共绿地和植被覆盖;对水电气设施进行更新,提高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通过规划设计,可以为住区环境的更新提供清晰的蓝图和实施方案,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社区参与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反馈非常重要。
设计师可以组织社区居民进行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的沟通交流,征集居民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与社区居民的深入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期望,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使更新后的环境更贴近居民的生活实际,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四、可持续发展在进行环境更新设计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当贯穿始终。
设计师们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问题,尽可能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施,提升住区的环保水平。
应该注重绿色交通和生活方式的倡导,鼓励居民步行、骑行等环保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不仅可以改善住区的环境质量,还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多元化服务除了对住区的建筑和环境进行更新设计外,还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中国西部地区人口转变若干问题解析
中国西部地区人口转变若干问题解析
王必达
【期刊名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00)005
【摘要】从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看,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增长已超出适度规模,从农民生育子女在经济上并不划算这一客观事实看,微观经济学的"成本效用"理论并不能圆满解释西部地区人口膨胀的原因.生育对贫困地区的人们并不全然基于市场理性,生育还连带着特殊的文化背景及社会情境.因此,西部地区要降低人口出生率,求得适度人口,不仅要借助于人们生命逻辑之外的控制力量,即人口控制的成功,而且要依赖于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即通过文化的变迁,使人们在生育行为上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自觉.
【总页数】6页(P94-98,105)
【作者】王必达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F019.6
【相关文献】
1.中国人口转变--中国人口红利问题刍议 [J], 杨洋
2.中国西部地区人口发展态势及人口发展政策调整 [J], 曾祥旭
3.中国西部地区人口发展态势及人口发展政策调整 [J], 曾祥旭
4.对我省后人口转变时期若干问题的认识 [J], 长丹峰
5.论人口转变的条件与中国人口的转变特点 [J], 宋杰;刘秀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人口学刍议摘要:区域人口学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一些学者常将区域人口学与人口地理学混淆,其学科名称、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需要进一步规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特别是与人口地理学之间的关系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注重区域人口学,加强区域人口问题的研究,才能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人口发展规划,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标签:区域人口学;区域学;人口地理学区域人口学是人口学研究的新方向,但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与人口地理学的关系还没有区分清楚。
笔者认为,区域人口学应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建立一门新的学科,就要改变对过去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看法,打破旧的学科分类体系。
本文的观点只是一种理论的尝试,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这一理论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以有助于区域人口学的发展。
一、区域人口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区域人口学,是人口学的新兴分支学科,目前笔者还没有见到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一般认为区域人口学是研究特定地区人口规律的学科,也称为区域人口统计学,或地区人口学、人口地区学。
如苏联学者瓦连捷伊的《人口学体系》中称为“地区人口学”,认为:“地区人口学研究的直接客体是个千姿百态的过程,其中每个过程都带有普遍性,可用统计指标说明。
这里包括出生率,结婚率,死亡率,人口健康状况,地区常住人口和常备劳动资源形成的情况,新老住户潜在的和实际的迁移活动,各经济部门间劳动资源的分配状况,人口地理分布以及其他许多现象。
”[1]笔者认为,区域人口学存在多种类型,主要是以人口空间分布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的场合,它可以被视为人口地理学的新名称。
第一,研究对象。
区域人口学的研究对象与普通人口学是相同的,即人口发展的过程,包括人口现象在时间上的演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区域人口学通过对特定区域人口过程的研究,总结地区人口的特殊规律,使其既是地方人口决策的主要依据,也为一般人口研究提供范例。
第二,研究范围。
就时间范围而言,区域人口学不仅研究区域的现阶段人口状况,还要研究该地区各历史时期的人口状况以及对区域人口前景作出预测。
或者说可以按其研究的时段和任务不同分为三大门类:区域历史人口学、区域现代人口学、区域人口预测学。
就广义的空间范围而言,大到整个世界、各个大洲、各个国家都可称为区域;而按照通常的狭义理解,区域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一地区,如一省、一州、一府、一县,或某一民族聚居区等,区域人口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一般就指国家内部这些地区。
第三,研究内容。
区域人口学研究的学科范围与中国人口学是相同的,两者的区别只是空间范围的不同,其他方面应完全一致。
目前公认的人口学研究内容主要有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与迁徙、人口结构、人口管理、人口素质、人口思想及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等。
过去学者对人口学的定义集中于人口数量,因此有的学者将区域人口学理解为区域人口数量的研究,这是狭隘的理解。
二、区域人口学的类型人口学可分为理论人口学和研究实际人口状况的人口学。
区域人口学也应当分为理论和实体两个门类,而实体区域人口学又分为特定区域人口学和综合区域人口学两类。
因此,区域人口学大体上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特定区域人口学、综合区域人口学和理论区域人口学。
(一)特定区域人口学目前,学术界还没有通用的名词来概括这方面的研究,有人称之为地方区域人口学、地方人口学,或直接称为区域人口学,其研究范围是特定的一个省、县之类的地区,这是区域人口学的常见类型。
比如,专门研究河南人口的称为河南人口学,专门研究四川人口的为四川人口学等。
(二)综合区域人口学区域人口学一般是特定区域的人口研究,但也有对若干区域的综合研究。
例如,在分省区人口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国国内各区域人口加以比较、综合地研究,或可称为中国区域人口学。
(三)理论区域人口学或称为区域人口学理论。
我国在研究实际区域人口问题的同时,也应加强区域人口理论问题的研究,如关注人口区划原则与沿革状况,加强各个区域内人口状况、人口战略以及区际人口关系的综合分析和理论研究,总结区域人口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及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等。
此外,总结我国区域人口学发展的历史,介绍国外区域人口学的方法和理论等,也属于理论范畴。
三、区域人口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一)区域人口学与人口学的关系人口学最初只是人口数量的统计,因此人口学最初又名人口统计学。
现在人口学已经发展出很多分支学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原来的人口数量统计、分析部分,变成了人口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有的著作称之为人口统计学,有的著作称之为纯人口学。
《人口学体系》认为:“地区人口学把研究条件的类型学,即把研究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口自身条件的类型学放在首位。
例如,从历史人口学角度分析地区人口再生产时,主要视线应当放在有规律地更替的人口再生产状况上,后者可称之为‘地区人口再生产的演变类型’。
”[1]我们并不完全赞同上述定义,而是将地区人口学作为区域人口学的一个类型。
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定义是:人口学的研究中以特定区域的人口或区域分布规律作为对象的学科就是区域人口学。
人口学的实体学科除此之外,还有以特定亚群体人口为研究对象的,称为亚人群人口学;有以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管理等特定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称为专门人口学或部门人口学;此外还有人口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边缘人口学。
总之,人口学可以分为理论人口学和实体人口学,而实体人口学又可分为人口统计学、区域人口学、亚人群人口学、边缘人口学等分支学科。
区域人口学是人口学最主要的分支学科之一。
(二)区域人口学与区域学的关系区域人口学与区域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西方地理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区域学派,将地理学研究的对象集中在地理现象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上,并提出了区域科学的概念。
艾萨德认为:“作为一门学科的区域科学,所关心的是采用各种各样的分析性研究和经验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或空间范围内的社会问题进行细致耐心的研究。
”[2]区域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区域人口理论方面的进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人口地理学出现了大量运用区域或空间技术的研究成果,有的著作还以空间人口学或区域人口学命名。
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有: Rees和Wilson在1977年出版的《空间人口分析》(Spatial Population Analysis)、P.congdn和P.Batey编写的《区域人口学的进展》(Advances in Regional Demography)等。
也许有的学者认为区域人口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完全是从国外传入的。
其实,它的雏形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了。
中国历史上地方志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区域学,方志的代表作《禹贡》和《周官·职方氏》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而地方志中的户口志就是当代区域人口学的前身。
户口志在先秦可能已经存在。
《史记·平准书》称:“禹贡九州,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
”以“人民所多少”可能是按各地人口多寡作为征税标准,司马迁说:“自虞、夏时,贡赋备矣。
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
会稽者,会计也。
”按他的说法,可能在大禹时我国就已经有了人口统计、上报制度。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刘邦攻入关中,萧何首先抢到了秦朝的图书,便说汉王刘邦“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说明秦朝保留着全国各个区域人口状况的记载,只是不知是否为方志的形式。
方志中明确记载人口的证据是在汉代。
据常璩《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记载,东汉永兴二年巴郡太守但望上疏称:“谨按《巴郡图经》:境界南北四千,东西五千,周万余里,属县十四,盐铁五官各有丞史,户四十六万四千七百八十,口百八十七万五千五百三十五。
”《巴郡图经》是我们目前见到的最早保留有户口数字的地方志,该志可能出自东汉人之手。
后来的地方志则辟有特定的“户口志”,户口成了大多数地方志的必不可少的记载项目。
正史地理志和地方总志中的户口志无疑属于历史上的综合性区域人口学。
正史地理志中的户口记载最早当推《汉书·地理志》,《隋书·经籍志》记载了地理志的由来:“汉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
后又得《山海经》,相传以为夏禹所记。
武帝时,计书既上太史,郡国地志,固亦在焉。
而史迁所记,但述河渠而已。
其后刘向略言地域,丞相张禹使属朱贡条记风俗,班固因之作《地理志》。
其州国郡县山川夷险时俗之异,经星之分,风气所生,区域之广,户口之数,各有攸叙,与古《禹贡》、《周官》所记相埒。
”从以上记载可知,《汉书·地理志》关于户口的记载并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继承了古代地志的优良传统,对汉代各“郡国地志”人口状况加以汇总的产物。
此后各正史地理志和从唐代《元和郡县志》到清代《大清一统志》的地方总志都记载人口状况或辟有户口志专目,保留了中国古代区域人口的丰富资料。
可以认为,古代的户口志,无论是有正式篇名的,还是没有正式篇名的,都是古代区域人口学的雏形。
其特点与中国传统的历史学、区域学一样,是述而不作,只列举情况,不进行理论和前景分析,而现代区域人口学则要求述论结合,以论为主。
因此,当前区域人口学的研究,要在继承地方志中户口志、人口志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进一步深化研究,为地方乃至全国的人口布局与发展献计献策。
目前,我国学术界的主流对区域学的理解既没有与国际接轨,也没有与中国方志传统联系,还仅仅局限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范畴。
如崔功豪等认为,区域科学是一门有关区域或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
实际上,其研究的内容还应包括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理论及地理工程、随机空间动力学、区域的自然类型性质与行为研究等[3]。
在科学分工日趋细密的今天,区域学显然不能单纯作为一门学科存在,而应是一个包括众多分支学科的群体。
区域学的分支学科有区域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区域政治学、区域文化学、区域人口学等。
根据前面的分析,这里的区域主要指国内局部地区的研究,也包括对各个区域问题的综合研究。
区域人口学是区域学与人口学的交叉科学,也可视为区域学的分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