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陈德铭: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这是在全面总结30多年对外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反映世情国情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为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扩大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对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推进开放,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对外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特别是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放型经济在逆境中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201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3.6万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9倍,全球排名由第6位上升至第2位。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跃升至全球第2位,已连续两年稳定在1000亿美元以上。
2011年,对外投资规模达74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26.7倍,成为全球对外投资大国。
开放型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创新作出重要贡献。
2011年,我国进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49.8%,外贸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涉外税收近3.6万亿元,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外经贸领域吸纳就业1亿人左右。
对外开放有效促进了国内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制度创新,推动国内体制改革,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开放型经济有力促进了我国国际地位提升。
我国已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外来投资国,是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围到核心、从配合讨论到参与决策的重大变化。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经济开放战略
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经济开放战略陈继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
从最初提出对外开放,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再到今天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提出,中国经历了“部分让利”、“互利”到“共赢”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数量扩张逐步转向质量提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
目前,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三,贸易总额排名世界第三,利用外资连续17年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这些辉煌的成就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同时对全球经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也逐步显现。
针对新环境和新问题,2006年中国提出了互利共赢的新开放战略,从而确立了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为中国未来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升奠定了战略基础。
目前,中国正是在互利共赢这一新开放思维的指导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海啸的巨大冲击,并为全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做出了重要贡献,承担起了一个开放的经济大国应有的责任。
“互利”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基础,体现了国际经济交往中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所带来的非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交易双方愿意长期交易的经济保障。
“共赢”则在互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要求交易双方能够更加公平地共享开放红利,实现双方的协调发展。
互利是开放的基础,而共赢则是开放的理想目标。
中国互利共赢的新开放战略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背景下提出的,它为中国解决对外开放中出现一系列新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战略指导,它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正确认识中国对外开放的收益和成本,实现对外开放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转变,兼顾本国发展和他国利益。
中国互利共赢的对外经济开放战略是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由对外贸易战略、金融开放战略、国际投资战略、国际技术创新与合作战略、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等部分构成。
该战略的实施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对外贸易上,要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为中心,调整进出口结构,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以改变数量增长高、质量效益低的局面。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意义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意义
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意义在于推动全球相互合作、融合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具体而言,这种战略的重要性在于:
1.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可以刺激世界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激发国家创新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促进经济增长。
2. 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简化海关手续,实现自由贸易和投资的便利,提高流通效率和降低成本。
3. 促进全球合作与发展:通过各国开放市场、互助合作,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知识的共享和技术的转移,提高各国发展的共同水平。
4.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加强区域间的贸易投资合作,推动各国之间经济制度的协调和融合,扩大区域内市场和流通规模,促进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5. 促进和平与稳定: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有助于缩小各国之间的经济差距,减少经济地位的不稳定因素,从而降低国际间的分歧和冲突,促进和平与稳定。
总之,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全球化、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发展趋势,可以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和人民福祉的提高。
高中政治坚持对外开放 实现互利共赢专题辅导
坚持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一、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1. 对外贸易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关系。
2.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要积极发展多边对外贸易,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3.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二、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1. 坚持联系的观点。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体现了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2. 坚持发展的观点。
胡锦涛访问非洲八国,扩大了双方务实合作,促进了共同发展,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3. 坚持矛盾的观点。
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利,有弊。
4.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我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走向世界。
三、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1. 国家职能。
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对外职能。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4.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上述内容。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内容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内容
互利共赢是一种理念,它强调了在开放战略中,各国之间应该相互合作,互惠互利。
这一理念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也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和平与稳定。
因此,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成为了许多国家追求的目标。
在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下,各国应该尽可能地开展贸易活动,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
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需要相互尊重彼此的利益,保护彼此的知识产权,防止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
同时,各国也应该通过多边贸易谈判等机制,来解决贸易争端,保持国际贸易的平稳运作。
除了贸易合作,各国还可以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展开合作。
通过合作,各国可以共同研发新技术,共享知识和经验,增强彼此的竞争力。
同时,各国也可以通过文化交流等活动,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和平。
总之,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一种双赢的方案。
各国之间应该通过相互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
坚持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心得体会
坚持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心得体会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坚持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已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
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通过对这一理念的深入思考和实践观察,我有了许多深刻的心得体会。
开放发展意味着打破封闭,拥抱多元。
历史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只会导致落后,而开放交流则能带来进步。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积极与外界沟通,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同时输出自身的优势产品和文化,就能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
从经济角度来看,开放发展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通过开放贸易,各国可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专注于生产效率较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例如,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出口原材料,而技术发达的国家则可以出口高科技产品。
这种分工合作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也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开放发展还能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
在开放的环境中,各国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能够更方便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新的思想和技术能够迅速传播,激发创新的火花。
一个国家的创新成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和改进,加速了科技进步的步伐。
同时,竞争压力也促使各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形成了一个积极的创新生态系统。
在文化方面,开放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通过开放,人们能够了解和欣赏其他国家的文化,增进相互的理解和尊重。
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
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能够产生新的艺术形式、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然而,开放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全球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采取了加征关税、设置贸易壁垒等措施,这不仅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也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谈谈你对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的理解
1、谈谈你对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的理解?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邓小平一方面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都叫改革,另一方面,又把改革政策也称为开放政策。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在改革的同时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1)对外开放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他说实际上我们制定了两个开放政策,即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
,邓小平还把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这两个开放不行。
”对外开放和改革一起成为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2)、对外开放目的:一国不可能拥有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及一切资源,而必须通过对外开放弥补自己的不足。
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在对外贸易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增强自身实力。
(3)、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因:①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成果。
②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
③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④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4)、对外开放内容: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发展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适用的先进技术;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特别是更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与外商独资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以带动内地开放。
(5)、对外开放形势:第一,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
第二,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第三,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
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战略?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战略?结合所学内
容谈谈你的看法
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
在实践中,为了实施互利共赢的战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的,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不受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扰和支配。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2. 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需要建立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下,我们需要积极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为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3. 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我们需要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各国之间的互利共赢合作。
同时,我们也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政治变化,及时调整对外开放的政策和策略。
4.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对外开放需要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我们需要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5. 加强国际合作。
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国际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为实现互利共赢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需要坚持独立自主、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加强国际合作等几个方
面。
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毛中特冲刺必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016毛中特冲刺必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是新调整的内容,而且对外开放在不断深入,因此,对于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要重点把握,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王老师特意为考生作了如下梳理: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主要是在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综合考虑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福利,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同舟共济、同担责任、共享权利,建立起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符合人类共同利益。
因为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
互利共赢倡导各国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在西方国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形成的,总体上有利于维护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
由于自然资源、科技水平、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市场供求关系重组加速,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加快了世界财富的进一步集中,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趋势,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已经难以满足各国发展的要求,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已成必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重在推进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将继续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平衡发展,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全文》11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46)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推进市场多元化,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
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促进贸易收支基本平衡。
(47)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利用外资要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注重完善投资软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加大智力、人才和技术引进工作力度,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发展服务外包,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48)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
发展海外工程承包,扩大农业国际合作,深化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积极开展有利于改善当地民生的项目合作。
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
做好海外投资环境研究,强化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
提高综合统筹能力,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宏观指导和服务。
维护我国海外权益,防范各类风险。
(49)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引导和推动区域合作进程,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深化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对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几点认识
守国际价值规律的要求 ,不按 国际价值这个标准判断是非 ,
而 是采取双 重标 准或 多重标 准,搅乱 国际经济关系和世界 市场秩 序 ,从 中渔利 。
二 、国 际价值规 律 的特 点 :等价 交换 掩盖
着 剥 削
同国内市场 经济 中的价值规律相比 ,国际市场经济 中 的国际价 值规律 至少具有 以下三个特点 : 1 、同一劳动时间内,不同国家的劳动创造不同量的国 际价值 马克思写道 :“ 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 ,那里 的国民劳动 强度和生产率 , 就越超过 国际水平 。因此 ,不同 国家在同一劳动时 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 ,有 不 同的国际价值 。 ”由此可知 ,生产率和劳动强度较低的新 兴
一
个尺 度 即国 际价 值来 衡
三 、 国 际 价 值 理 论
量和判断。但是 ,各个国家 经济发展程 度不 同, 科技水 平不同 , 劳动生产率不 同。因而 ,创造 同量的国际价值则要 花费很不相同的劳动时 间,在发达 国家可能仅用一个劳动
是 走 向 贸 易 强 国 的 指
路 明 灯
序。 中国倡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不是 别的 , 恰恰就是在国际 劳动 日进行 交换 ,其 中的剥 削不言而喻 。 价值规律基础上 的正 常的 国际商 品等价交换秩序 。中国政
府过去坚持平等互利 ,目前提倡 “ 双赢” “ 、 多赢” “ 、 共赢” , 都是基于 国际价 值规律的基础上 , 符合这个规律要求的 , 因 而获得 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尝。 但是 , 有些发达国家并不遵
思 明确指出。暂时落后的国家 ,在 国际交换 中,“ 付出的 切 国际法权都是表面的平等而事实上的不平等 ,表面的等 所
实物形式的物化劳动多于它所得到的 ,但是它 由此得到的 价交换而事 实上的剥削。 既获利、 又受剥削, 这是市场经济 商 品比它 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 ” 。简言之 ,落后国家在 国 的本质和规律所决定的。要摆脱这种矛盾环境 ,消灭剥削 ,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内容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内容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一种旨在实现经济发展、繁荣和和平的外交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自由化贸易和投资规则,打破贸易壁垒和签证障碍,使各国之间可以更加便利地进行贸易和投资活动,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
2. 推动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可以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金融风险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经济全球化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提高各国的生活水平。
3. 促进科技创新: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经济发展和繁荣。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经济全球化。
4. 推进多边主义:通过推进多边主义,维护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避免贸易争端和单边主义,促进全球和平与稳定。
5. 提供平等和公正的待遇:通过提供平等和公正的待遇,保障各国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合法权益,避免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促进全
球平等和繁荣。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旨在通过开放和合作,实现经济发展、繁荣和和平,提高全球人民的生活水平,并维护全球的稳定和秩序。
申论范文:以开放合作之姿走好发展之路
申论范文:以开放合作之姿走好进步之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进步和世界各国之间互相依存度的加深,开放合作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进步的重要途径。
以开放合作之姿走好进步之路,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乐观提议和践行开放合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然而,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需要更加深度的沉思和行动。
开放合作是实现进步的关键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正是依靠开放合作,走出了一条奇特的进步道路。
开放使得中国可以充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吸纳了先进科技和管理阅历,推动了国内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同时,开放也激发了中国的内需潜力,转变了进步方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无论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仍是乐观推动自贸区建设,中国一直奉行开放合作的战略,取得了喜人的效果。
然而,世界格局变化加快和国际竞争加剧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贸易保卫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频发,不少国家出台各种限制措施,使得开放合作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复杂。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催生了新的竞争力,大规模投资入侵导致产业转移和就业问题。
在这种状况下,中国既要固守自身的市场开放承诺,也要乐观应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挑战,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起首,中国应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力度。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也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进一步推行市场化改革,加快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开放,将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国内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同时,应坚决反对贸易保卫主义,在国际舞台上乐观维护自身的利益,为全球贸易和开放做出应有贡献。
此外,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卫,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法律保障。
其次,中国应加大创新力度。
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中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效果,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要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效果的转化和应用。
2015版中特概论第七章第三节扩大对外开放
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 的结果
毛泽东在建国前指出: 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 实是我们的立脚点。中国 不能是闭关主义者,也不 能闭关。建国后又说:我 们坚决批判和抵制外国资 产阶级的一切腐朽制度和 思想作风,但也要学习资 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 技术和科学的企业管理方 法。
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 结的结果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 国,在推进传统产业革命,赶上 世界新技术革命,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资 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 足、生产效益不佳等困难。这些 困难如果得不到克服,已经确定 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就有流 产的危险。而要尽快妥善地解决 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 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实行对 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 后通过总结中外经济 发展历史指出:现在 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 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下 , 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 限制自己的发展。
2)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 的客观要求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市场,使一切国家的 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而“过去那种 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 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 替了。” ——马克思恩格斯 20世纪中后期,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 术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
袁隆平
莫言
4)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 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开放的安全观: 切实提高经济安全保障能力,要坚持底线思维, 守住核心利益;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开放
中壮大软实力,夯实经济安全的根基;做到预防为
主、应急为辅,把安全工作前置;采取综合对策, 既要注重传统安全,又要注重非传统安全;坚定不 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从开 放 的形 式看 ,首次提 出了互 利共 赢 的 开放模 式 ,这 是结 合 我 国改 革 开放 以来 经 济发 展呈 现 新 的阶段 性 特征 ,并 根 据 国际
形 势 发展 的需 要 提 出 的新 的开放 理 念 ,它体 现 了和 谐世 界 和包 容
性 增 长 的新理 念 。
象 ,坚 持 实施 互利 共 赢 的开放 战 略 ,是符 合 当前 世 界经济 发 展潮
流 的 ,更 有利 于我 国以崭 新 的姿 态融 人世 界经 济 体 系 ,在加快 发 展 的 同时亦 为世 界经 济 的发 展做 出更 大 的贡献 。 从 开放 的 内容看 ,除 了进一 步发 挥 好外 贸 、外 资及走 出去在 开 放 战略 中 的积极 作 用外 ,我 们 首次 提 出 了积 极 参 与全球 经 济治 理 和 区域合 作 的新 的 开放 内容 ,这是 中 国走 向世 界发 挥更 大作 用
后形 成 的 以美 国为首 的旧 的全球 经 济 治理 结构 的基 础 已发 生 了变 化 ,新 兴工 业 化 国 家 的兴 起 备受 关 注 。 G 0 议 的 产生 及 人 2会 们对 G 0 寄 予 的希 望 日益 上 升 。无 论 是 2所
们 的 对外 开放 不 仅要 提 高对 外 贸易 的竞 争
展 , 中 国经 济 加 快 了融 人 世 界 经 济 的 步伐 ,国企 改 革 取 得 辉煌 成 绩 、利 用外 资 的能 力 和水 平大 幅 上升 、民营 经济 日益 活跃 ,这
三股 力量 支撑 了国 民经济 的高速 发展 。面对 严重 的 金融 危 机和 全 球 经 济衰 退 , 中央果 断决 策 ,采 取 了一 系列 的宏 观 调控政 策 ,不 仅 取得 了 良好 的 效果 ,而 且使 我 在 国际竞 争 中 的地位 发 展 了积极 的变化 。为 了适应 国际竞 争 的新 形势 ,树 立 我 国负责 任 的大 国形
互利共赢战略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互利共赢战略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一、互利共赢战略的内涵互利共赢战略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各国之间通过合作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理念和战略选择。
互利共赢战略强调各国在合作中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互惠,通过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达到双赢的局面。
互利共赢战略的核心是合作共赢,不以短期单方面利益为最终目标,而是通过合作共赢实现长期共同发展和长远的互利利益。
互利共赢战略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之一,我国倡导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经济全球化。
二、互利共赢战略对我国发展的影响1. 促进经济发展互利共赢战略通过多边合作、双边合作和区域合作,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推动了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发展。
我国参与全球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国际产能合作,提升了国内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2. 拓展市场机遇互利共赢战略推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市场开放和合作,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拓展了市场机遇,促进了国际市场的多元化和全球化,推动了我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提升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 加强国际合作互利共赢战略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推动了国际社会的多边合作和治理,加强了国际社会的信任和互动,推动了国际秩序的完善和发展,维护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4. 提升国际影响力互利共赢战略通过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三、互利共赢战略的实施路径1. 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多边合作、双边合作和区域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国际和地区经济一体化。
2. 加强国际交流深化对外开放,积极倡导和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国际社会的了解和信任。
奉行什么的开放战略
奉行什么的开放战略
奉行的开放战略是互利共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加强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
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力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这是党中央以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时期对外开放面临更复杂的国际环境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因此,认真贯彻执行这一重大举措,对于我国深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内是顺应时容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充分表明了我国对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强烈责任感。
2、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在科学总结我国20多年对外开放的经验和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3、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涉及许多领域,内涵十分丰富,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对外开放方针。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英语 范文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英语范文Navigating the complex realm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emands a nuanced approach, one that eschews the simplicity of black-and-white thinking for the rich tapestry of mutual benefit and cooperation. Adopting an open strategy rootedin mutual gain is not merely a choice but a necessity in today's interconnected world.At the heart of an open strategy lies the recognition of interdependence. No nation exists in isolation; the actions of one ripple through the global community. Embracing this reality opens doors to collaboration and shared prosperity. Rather than viewing interactions as zero-sum games, an open strategy sees opportunities for all parties to thrive.Central to the ethos of mutual benefit is the concept ofwin-win outcomes. Instead of seeking dominance orunilateral advantage, nations seek partnerships where each party gains. This approach fosters trust and long-term stability,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enduring relationships. Through dialogue and compromise, seemingly insurmountabledifferences can often be resolved to the satisfaction ofall involved.In the realm of trade and economics, an open strategy manifests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free and fair trade. By removing barriers and promoting a level playing field, nations can unlock the full potential of global commerce. This not only spurs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facilitates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cultures, enriching societies in the process.Furthermore, an open strategy extends beyond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to encompass areas such as diplomacy,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By engaging with the world with an attitude of openness and cooperation, nations can address shared challenges more effectively. Whether it's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resolving conflicts, or ensuring global security, collective action yields far greater results than isolated efforts.Crucially, an open strategy requires a willingness tolisten and adapt. The world is dynamic, and circumstancesevolve rapidly. By remaining flexible and responsive, nations can navigate shifting landscapes with agility and resilience. This may entail revisiting policies, forging new partnerships, or embracing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problem-solving.However, implementing an open strategy is not without its challenges. In a world marked by competing interests and entrenched ideologies, the path to mutual benefit is often fraught with obstacles. Misunderstandings, mistrust, and geopolitical tensions can all impede progress towards shared goals. Overcoming these hurdles requires patience, perseverance, and a steadfast commitment to dialogue.Moreover, an open strategy demands introspection and self-awareness. Nations must confront their own biases and preconceptions, acknowledging the limitations of their perspectives. This humility is essential for building genuine relationships based on trust and respect.In conclusion, embracing an open strategy rooted in mutual benefit and cooperation is not merely a pragmatic choicebut a moral imperative in today's interconnected world. By fostering win-win outcomes, promoting dialogue, and remaining adaptable in the face of challenges, nations can forge a more prosperous and harmonious future for all.。
浅析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浅析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十八大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就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主动承担大国国际责任,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在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国家间共同发展的开放战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更为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
下面就从两个方面浅析中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一、在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中实现自身发展。
作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只有打造品牌和创新的新优势,才能摆脱外贸“大而不强”的尴尬。
1.“引进来”量质同升。
放眼全球,我国利用外资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进外资规模再创新高。
2015年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4%。
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7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
2.“走出去”穩中有进。
海尔股份公司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大连万达集团35亿美元收购好莱坞传奇影业……流量世界第三、存量世界第八,我国对外投资在带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互利共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新成果。
“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
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
2015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
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国内国际因素,论述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党以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指导方针,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国际间的商品流、资本流、技术流在数量上以空前速度增长,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全球经济合作走向新的起点,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发重要。
因此,这就要求我国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同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我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有利于我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具有开放的特征,这就要求我国打开国门,使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连成一体,以此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因此,这就要求我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同时,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有利于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和选择,更全面地了解各种经济体制的优缺点。
也可以使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技术、人才、资金的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从而使我国利用国际资源,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例如:趁韩国大白菜价格高涨时,我国大白菜供应商积极扩大出口,利用韩国市场赚取外汇,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突出困难时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管理落后,因此,这就要求我国实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同时,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有利于我国更积极地发展对外贸易、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吸收国外的资金、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从而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例如:我国商务部积极引进德国磁悬浮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磁悬浮技术的进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是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
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推进国际区域合作,有利于于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
例如:我国中石油在加拿大收购尼克森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自身发展,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
总之,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战略选择,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