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毛概章节复习重点
完整版毛概复习要点
---------------------------------------------------------------最新资料推荐------------------------------------------------------完整版毛概复习要点第一、六、七、八、九、十、十一章出大题,题型简答、论述、辨析第二、三、五、八、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出选择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大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3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P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创造性回答了在中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使之顺利地向社会主义转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 3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带变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推进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江泽民创造性地回答了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概复习要点
毛概复习要点第一篇:毛概复习要点《毛概》复习要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4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5~6页)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9~12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19~21页),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27页)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29页)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34页)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38页)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44~46页)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47页、49~53页)。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58页)2、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61~67页)3、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71~73页)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党的八大指出的国内主要矛盾(78页)2、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取得的意义以及必须汲取的经验教训(85~89页)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96~98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02~103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04页、108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论断及重要意义(113页、115页)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5~119页)3、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的具体内容(121页)4、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及实现途径(123~124页)。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29~131页),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135~136页)3、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37~142页)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与特征(145)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145~146)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46)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51~152)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55~156)6、我国的国体与政体(157)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58)8、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160)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65)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163)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及重要意义(170)1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174~175)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187~189)2、新形势下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192~193)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1、时代主题的涵义(196)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03~212)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214~217)2、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218)3、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21)4、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228~237)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1、党的性质和宗旨(238~239)2、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38~244)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43)4、新阶段党的建设面临的考验和危险(245),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44~252)第二篇:毛概考试复习要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4.实事求是路线的基本内容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三大法宝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8.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9.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4.“三个有利于”标准1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6.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基本框架、基本特征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18.建设创新型国家19.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20.“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21.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2.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2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6.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科学含义27.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发展29.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第三篇:毛概考试复习要点复习要点1、科学发展观2、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4、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启示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0、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1、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1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14、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15、没收官僚资本1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启示17、三大优良作风18、三大法宝1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2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2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24、社会主义本质2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6、发展是硬道理27、“三个有利于”标准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3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2、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3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4、改革是全面的改革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37、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38、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39、非公有制经济成分4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1、新型工业化道路41、人民民主专政42、人民政协的职能4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5、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4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47、社会主义民主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4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50、意识形态不能搞多元化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52、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53、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5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55、当今时代的主题5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7、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5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5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范围的联盟60、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61、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6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64、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6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四篇:毛概要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3)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时代背景:革命战争,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实践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思想条件(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无产阶级的发展——阶级基础(3)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与帝国主义战争时期——时代条件(4)对中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基础(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实践——实践基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战争和革命——和平和发展。
毛概1-7章复习资料
毛概1-7章复习资料毛概1-7章复习资料毛概,即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中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毛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对毛概1-7章进行复习,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阶级斗争、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群众路线等。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毛泽东个人的经历。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基本路线、人民民主专政等。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第三章: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由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贡献所决定的。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
第四章: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这些基本原理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五章: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等。
这些实践经验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六章: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贡献第六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贡献。
毛概各章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两大理论成果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历史进程:L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2.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总结: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四:两大理论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的理论成果,他们之间是一脉相乘又与时俱进。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着共同的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六: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概念,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通过研究这些基本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以及它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的科学理论的特点。
通过研究这些科学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理论体系。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它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它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阐述和解答。
通过研究这些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原则。
第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阐述和解答。
通过研究这些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和原则。
第六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发展潮流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发展潮流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发展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它对当代世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阐述和解答。
通过研究这些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阐述和解答。
《毛概》考试权威参考复习重点(准、全)
《毛概》考试权威参考复习重点(准、全)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马思中国化的两次飞跃(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七大(毛)、十五大(邓)、十六大(三)、十七大(科学发展观))5、A: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灵魂及主要内容:科学体系: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和精髓是实事求是。
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B: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科学体系: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中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
6、“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概括:(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自考毛概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
自考毛概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第一章总论1.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辛亥革命前夜的中国社会与思想环境•五四运动及其思想影响•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阶级斗争观、群众路线、人民战争、农村包围城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1.2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思想的中国化发展•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指导作用第二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2.1 19世纪后半叶社会主义的兴起及其理论形成•巴黎公社的意义和经验教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立和发展2.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3.1 社会主义建设总任务和基本前提•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前提和条件3.2 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和道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路线•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条件和途径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1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当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当代中国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任务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基本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核心要义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5.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战略安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和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五位一体发展思想5.2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党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建设以上是自考毛概2023年的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能够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发展。
希望同学们能够重点关注并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为自考毛概的学习和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自考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
自考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一、国共两党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中国国民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国共合作与分裂的原因及过程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中国革命的背景和原因•中国革命的过程和特点•中国革命的意义和影响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道路和实践经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四、文化大革命的起因、经过和教训•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背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推进过程•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评价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和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和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和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要求和基本方略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与其他社会学流派的区别和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对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贡献和意义七、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核心观点•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应用和实践八、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邓小平理论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核心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主要内容以上是自考毛概的知识点重点归纳,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中国革命的胜利原因和意义、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和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概》重点考试知识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概》重点考试知识点不必羡慕彼此的生活,没有谁比谁过得更洒脱。
那些活得漂亮的人,不过是在深夜咽下一肚子的心酸和委屈,清晨擦干眼泪,披上铠甲继续生活。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章节重点解析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毛概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3、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论基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时代背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历史依据: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现实依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1、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形成。
③遵义会议以后,走向成熟④1945,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⑤解放战争时期恶化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和发展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4、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第三节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时代背景: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历史和现实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反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过程:①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由此开创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②1982年,党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③ 1987年,党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④ 1992年,党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⑤1997年,党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毛概各章所有重点
毛概各章重点第一章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
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六: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七: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概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毛概各章节知识点总结毛泽东思想概论(简称毛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包含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其特定的知识点和重要内容。
下面是对毛概各章节知识点的总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这一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其中,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第一真理。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的普遍性。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此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等内容。
剩余价值理论强调剥削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本质,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而经济危机则是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矛盾的表现。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建设与发展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解放人类的彻底革命,旨在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自由平等。
第四章: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理论成果此章主要回顾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其中,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强调群众路线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重要理论。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历史地位第五章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四个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等重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六章:加强党的建设的科学原理此章主要介绍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原理,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
其中,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保障,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毛概各章节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原理,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章节重点解析7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章节重点解析七一: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当今的世界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理论。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的生产力的要求,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三:三个有利于思想内容。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外国的投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五:怎样理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内陆省区的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扩展到能源、交通的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毛概自学知识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革命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还是掌握无产阶级手里,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的区别。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既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也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在世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带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色彩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经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5.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简答题):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纲领。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三个法宝):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7.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8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一场农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9.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而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10.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是由中国的特殊的国情\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发展前途及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有着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和人民意愿等方面的因素和条件。
11.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即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和党中央有一个思想认识的转变过程:从原来设想先搞建设\再一举过渡,到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即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起逐步过渡。
1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合作化道路,这是必由之路。
毛概各章复习重点
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毛概章节复习重点:第五章自考考试网更新:2010-6-23 编辑:画心thea第五章社会注意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单选)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单选)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单选)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多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1)它们的经济基础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2)主要矛盾不同。
(3)根本任务不同。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简答)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许多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多选)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四、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论述)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单选)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单选)1981年,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分析。
(单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单选)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要内容(单选)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单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多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包括:(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改革开放。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多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1)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3)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多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因为它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什么样性质的政党来领导,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
(论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2)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4)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简答)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单选)1997年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简答)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多选)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1)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2)方向和道路的统一。
(3)目的和过程的统一。
(4)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
(5)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自考毛概章节复习重点:第六章自考考试网更新:2010-6-23 编辑:画心thea第六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一节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单选)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单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简答)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涵。
(2)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3)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
(4)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5)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简答)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有:(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二、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单选)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单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被称作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单选)我国改革的任务决定改革应是全面的改革。
(简答)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
(2)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
(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单选)“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方针。
(简答)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硬道理,是改革和稳定的目的。
(2)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3)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4)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简答)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自考考试网更新:2010-6-23 编辑:画心thea第二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单选)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单选)邓小平在1980年,正式提出“对外开放”的表述。
(多选)邓小平在阐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时,提出的两个观点是:(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多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单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和主题。
二、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单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提出来的。
(论述)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1)我国是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权,决不允许别国干涉。
(2)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靠别人,必须立足于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3)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迫使我们奋发努力,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
(4)取得外援要付出代价,放弃自力更生,就会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
(多选)实行对外开放是有风险的,但我们有能力克服;对外开放会导致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多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是:(1)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
(3)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三、对外开放是金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多选)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采取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办法.(多选)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1)经济发展以利用外资为主。
(2)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3)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
(4)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多选)邓小平有关我国的经济特区描述是:(1)是具有综合职能的经济特区。
(2)是技术、知识、管理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3)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4)是对外开放政策的窗口。
(单选)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单选)经济特区之“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