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动物的运动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三节《动物的运动》教案一
第二节《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奚仲中学邱老师1.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的第二节内容。
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不会太多,另外,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
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
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构,说明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情感目标】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基础●教学难点:骨骼肌受到刺激时的收缩特性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新鲜羊的关节,解剖刀,解剖盘关节结构挂图3.教学程序①情境创设【多媒体演示稿】图片:动物的运动会结合“动物运动会”的有趣图片,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不能参加运动会?”,“能运动是动物和植物最大的区别”,“动物是如何运动的呢?”,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采用设疑、激趣法创设情景,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进入探究新知识阶段。
【板书】第二节动物的运动②学习过程【多媒体演示稿】视频:动物的运动方式【板书】一.运动的方式学生结合视频资料,自主学习,说出动物主要的运动方式和运动的意义。
【多媒体演示稿】图片:鱼、鸟、马的运动器官师生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从而引出师:可见,任何一种运动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的,动物运动的基础是什么呢?让我们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探究。
师:动物的种类很多,我们以哺乳动物中的人为例进行探究。
学生通过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感知人运动系统的组成。
自主完成生物助学83页合作探究1,然后,学生交流总结。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3动物的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复习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等。
2.讲解运动产生的原理,包括肌肉收缩、骨骼运动和关节活动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及其适应性,如鸟类的飞行、鱼类的游泳等。
4.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对个体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以动物的运动为主要线索,引导学生掌握动物运动的意义、运动系统的组成及运动产生的原理。通过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形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动物运动与其生活环境、生理结构的相适应性,进而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案例将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4.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生命素养。
5.作业小结:本案例布置了具有创新性的作业,让学生分析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运动形式及其适应性。作业小结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案例的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本案例还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2.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物、讨论交流等方式,总结所选动物的运动特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观点进行分析,帮助他们解决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动物运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动物的运动》这一章节,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多样性和运动器官的结构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其中的生物学原理和科学探究方法尚不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通过观察实验,掌握动物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与消耗,了解动物运动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动物运动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7.注重课后拓展,布置相关的观察、研究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8.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如讲述一只小猫追逐蝴蝶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5.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检测学生对关节结构、肌肉协调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教师应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七年级生物上册223动物的运动教案新版济南版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一.激趣导入目标导航( 一 ). 兴趣导入同学们在动物园里会看到好多你们喜欢的动物吧。
你能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吗?你能告诉我它们的运动方式吗?它们怎么达成这些运动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新课来揭开其中的神奇。
( 二 ). 学习目标1.列行为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说明动物运动依靠于必然的构造,经过实验、着手制作模型等方式培养自己分析、察看、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
( 重点 )4.总结运动的达成情况。
( 难点 )二.教学设计导学自主学习1.察看课本各样动物运动方式的图片,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
除此之外,你还能够再举出其他的运动方式吗?2.阅读课本 P93— P94 运动的基础部分,完成以下内容。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骨骼______________________骨连结包括________________关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课本 P95 运动的实验部分,搜寻下面几个题的最正确答案,相信你必然行!(1)骨骼肌有什么特点?(2)概括屈肘、伸肘运动是怎样达成的:屈肘时 : _______________ __ 缩短 _________________舒张 ________________伸肘时: _______ __________ 缩短 _________________ 舒张 _________________(3)任何一个动作的达成过程是怎样的?三合作研究沟通显现利用小组的力量,经过沟通与合作,解决下例问题。
1思虑关节各部分构造有什么作用?关节头关节面:_____________关节腔:_________________关节窝关节囊: _____________关节软骨: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便?3一块骨骼肌能附着在一块骨上吗?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1与关节灵便性和牢固性相关的构造灵便性:关节软骨、关节腔内的滑液。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学习目标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运动系统组成、关节与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运动的实现过程。
教学过程:学习活动1:运动的方式情境问题“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所有的动物都能进行自由的运动。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他们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运动方式呢?动物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呢?学习活动1.学生先观看动物运动相关视频,再仔细阅读课本第90页的内容;根据导学问题,边读边思考边记忆。
2.观看视频后,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3.学生积极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概念建构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学习活动2:运动的基础情境问题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涌向操场,在老师的组织下,做着不同的运动动作。
大家想过没有,完成不同运动动作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呢?这些结构在运动中各自起什么作用呢?学习活动1.学生阅读课本91-92页内容后,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新鲜鸡翅的各部分结构。
根据导学问题,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回答提出的问题。
2.结合课本91-92页内容,观察鸡翅的各部分结构,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2)骨骼肌的主要结构有哪些?各部分结构有什么功能?(3)在运动中,骨骼肌起什么作用?3.学生根据自学内容,结合新鲜鸡翅的观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所学的内容进行梳理,积极交流并展示学习成果。
概念建构(1)动物的各种运动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的,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统一的。
(2)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学习活动3:观察关节的结构情境问题我们在平时的运动中,如果准备运动不充分或者在运动的时候没有集中注意力等,经常会出现脚踝不慎扭伤的情况。
脚踝扭伤的是哪些结构?又会对运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学习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解剖并观察新鲜的猪腿骨关节;结合课本知识,认识关节的各部分结构;通过触摸,感受关节囊(韧带)、滑液、关节软骨的特点,解释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的原因。
22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物运动方式、运动器官、运动意义等方面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关注动物运动的适应性,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6.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运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8.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重难点,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想:
二、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生物知识,对生物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和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初步的了解,但对其中的原理和内在联系掌握不够深入。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动物运动的奥秘。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对新奇事物充满兴趣,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体现学科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创作出具有独特见解和创意的作品。
2.结合教材,介绍骨骼和肌肉在动物运动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
(新)济南版生物七上《第3节 动物的运动》公开课(教案) (3)
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是济南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中的第三节内容。
动物的运动是学习了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之后对动物的进一步学习和认识。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动物运动的方式、运动的根底和运动的实现。
教材前面对动物的飞行、爬行、游泳、蠕动、跳跃等运动方式以图片的方式进行了介绍,后面则收录了运动的结构根底知识。
通过介绍关节及关节的特点,使学生了解运动的产生。
观察关节的结构实验,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关节的特点;分析肌肉与运动的产生,为下一节《动物的行为》打下根底。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排泄的概念,描述排泄的三条途径。
2.描述肾脏的组成和肾单位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实验动手能力。
2.认真观察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培养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实事求是的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2.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重点: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
难点:肾单位的结构特点课前准备:教师:1、制作课件。
2、猪肾、解剖刀、解剖盘等学生:1、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2、搜集有关肾的知识。
3、自制肾单位结构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视频4.23日芦山县收治震后第一例尿毒症患者帐篷里做透析导入语:肾衰竭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
肾功能丧失,导致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不能排出体外。
目前肾移植是尿毒症病人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由于肾源短缺、价格昂贵,所以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只能长期依靠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肾到底在人体内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它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板书:尿的形成和排出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尿毒症的形成与肾脏有密切关系,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二、引导探究,层层深入:〔一〕、排泄与排遗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3《动物的运动》教案1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三节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知道动物运动的意义。
2.掌握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重点)。
3.掌握关节的结构(重点)。
4.理解运动的实现过程(难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动物运动的方式、运动的基础和运动的实现三部分内容。
对于这些内容,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许多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不会太多。
课堂上,可以采用图片、模型、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尽量提供观察材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概括。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人体关节的模型、挂图、新鲜的羊的关节、解剖刀、解剖盘等。
设疑:不同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你还知道哪些运动方式呢?动物的运动又是通过哪些结构来完成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要得到答案。
(板书课题)讲:所有的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运动,这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
设疑:动物的运动有何意义呢?通过刚才的自学我们知道了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请大家看一看人体的骨骼模型,然后完成投影:人体的主要关节,加深对人体运动系统的理解。
讲:关节是能活动的连结,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在运动中,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
请同学们伸出手臂,转动一下胳膊,感受一下肩关节和肘关节以及腕关节的存设疑:那么关节的结构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演示实验,结合课本图2.2-28来了解一下关节的结构。
教师:演示实验出示骨骼肌挂图:让学生明确骨骼肌的组成与功能。
设疑: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这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投影展示,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给出正确的答案。
小结: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扯引来运动。
知识点三:运动的实现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作为基础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2.2.3动物的运动教案(新版)济南版
3. 人体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到支撑作用,关节使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骨骼肌则负责产生运动。
4. 运动产生的机理包括神经系统调节、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等。神经系统调节运动信号,骨、关节、骨骼肌协调配合产生运动。
十.课后作业
1. 请简要描述动物运动的概念及其意义。
2. 请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适应性。
3. 请画出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图,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4. 请简述运动产生的机理。
5. 请分析一个动物的运动实例,说明其运动系统的组成和运动产生的机理。
补充说明:
1. 动物运动的概念是指动物通过运动实现位置的改变。其意义在于适应环境、寻找食物、逃避敌害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 动物运动的形式及其适应性
2. 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骨骼肌
3. 运动产生的机理:神经系统调节,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形式及其适应性,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产生的机理。
教学难点: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产生的机理。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等核心素养。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为后续教学提供调整依据。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提出的观点和想法,以及对动物运动方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随堂测试:设计有关动物运动形式的随堂测试,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济南初中生物七上《2.2第3节 动物的运动》word教案 (5)
动物的运动
本条目课程内容主要涉及知识性学习目标,具体说明如下:
“说出不同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中的“说出”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该条目处于“了解”水平。
“说明动物运动的结构或器官与其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相适应”中“说明”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该条目处于“理解”水平。
“通过演示实验能说出关节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其功能,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中的“说出”“说明”都是知识性目标动词。
“通过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能说明动物的运动是肌肉收缩的结果”中的“说明”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该条目处于“理解”水平。
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 2.2.3 动物的运动(共26张PPT)
小组讨论:
1、动物的运动方式都有哪些? 2、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不同与哪些因素有关?
自学目标
阅读课本P91-92,思考下列问题:
1、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什么组 成? 2、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一、运动系统的基础
运
骨 骨骼
不活动的连接
动
骨连结 半活动的连接
系
活动的连接
统
肌腱
骨骼肌
肌腹
1、 关节
济南出版社 生物学 七年级上册
动物的运动
学习目标:
1、说出不同生物的主要运动方式:奔跑、飞翔、 游泳、爬行、蠕动、跳跃。
2、说明动物运动的结构或器官与其运动方式和生 活环境相适应。
3、通过演示实验能说出关节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 其功能,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4、通过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能说明动物的运动是 肌肉收缩的结果。
骨 关节 骨骼肌
杠杆 支点 动力
体验参与:
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动作的产生:
需要多组(至少2组)肌肉配合才能完 成一个动作;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还需要消化 、呼吸、循环系统的配合。
三、运动的意义
有利于避敌、觅食,适 应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
关节头 里外有韧带,使关节牢固,并分
关节囊 泌滑液; 关节腔 充满滑液,减小骨与骨的摩擦;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减小骨与骨的摩擦;
关节的特点:既牢固又灵活。
拓展延伸:
脱臼:脱臼是指 关节头 从 关节窝里滑脱出来
学以致用
1、人体有哪些主要的关节?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 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3《动物的运动》课件1
C.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关节由关节头、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
5如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的模式图的是( A )
A.
B.
C.
D.
6.下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关节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图中的[ ]____、[ ]____、[ ]______。 (2)其中关节面又包括略凹的[ ] ____和略凸的[ ]____。两者的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 []____,可以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 (3)滑液是由______分泌的,使关节运动更加____。 (4) 脱臼是指____ A.②从③中脱出 B.②从⑤中脱出 C.②③从⑤中脱出 D.以上均不正确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 册2.2.3《动物的运动》
课件1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
不活动的连结
运动 骨连结 半活动的连结 系统
活动的连结 (又叫关节)
骨骼肌
人 体 中 主 要 的 关 节
2021/4/2
合作探究
演示实验:观察关节的结构
思考与讨论: 1.关节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2.为什么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3.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关节囊
是一种致密的结缔组织囊, 将相邻的两骨牢固的连接 起来
2021/4/2
模型建构 模型建构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策略。请尝 试用模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一个肌 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9/22
1、动物运动的意义
2、运动的主要方式
3、运动的基础(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 )
4、运动的产生(屈肘与伸肘)
第二节动物的运动
运动器官—鳍
运动器官———翅
运动器官———足
运动器官———四肢
运动器官———翼
一、运动的方式
你来说说这 些动物的运 动方式
6、下面关于骨骼肌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 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B. 骨骼肌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 骨骼肌受到的刺激正常情况下来自神经传来的 兴奋
D. 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作用 7、下列哪种结构与增加关节牢固性无关?(A ) A. 关节软骨 B. 关节囊 C. 韧带 D. 关节外肌肉 8、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是(D )。 A. 肘关节 B. 腕关节 C. 肩关节 D. 膝关节 9肱二头肌属于( B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肌腹:中间较粗 肌腹 的部位
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
注 骨在运动中起杠杆的作用 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
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 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上图中能正确示意骨、关节和肌肉的连接的是
。
三、运动的实现
请你做一个曲肘或伸肘的动作,体会一下怎样完成 。
肱二头肌 肱骨 肱三头肌 前臂骨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肱二头肌
颌关节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 指关节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2、关节的结构
关节面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腔 关节软骨
关节腔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窝
关节面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腔
关节窝 关节软骨
讨论: 关节为什么既牢固又灵活?
灵活性 关节软骨 滑液
牢固性 关节囊 韧带
3、骨骼肌:
肌腱:位于两端
肌腱
(白色)
2骨骼由( D )组成 A. 骨和骨连结 B. 骨和关节 C. 骨和骨骼肌 D.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3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A ) A.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 二者均收缩 D. 二者均舒张 4、脊椎动物的头部,惟一一块能活动的骨是(D )。 A. 脑颅骨 B. 面颅骨 C. 上颌骨 D. 下颌骨
总结:
运动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 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 制和调节,以及消化、呼吸、 循环等系统的配合。
小结:
一、运动的方式 二、运动的基础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关节的结构 3、骨骼肌
三、运动的实现
1骨骼肌分布时,至少要跨越几个关节?( D) A. 1个 B. 2个 C. 3个 D. 不一定
肱三头肌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思考:
当你手提重物时,容易感到累。此时肱二头肌和肱 三头肌处于什么状态?
都处于收缩状态
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此时肱二头 肌和肱三头肌处于什么状态?
都处于舒张状态 以上两种情况是否反映出骨骼肌间的协作关系?
是
思考:只有运 动器官,运动 就能完成动作 吗?请说明你 的理由。
动物运动的意义
通过运动,动物能比较迅速地改变 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 避敌害和繁衍种族。
二、运动的基础 1、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骨连结、骨骼肌
骨:骨连单20结独6块:的许)一(多块骨叫连骨结(在一 骨骼) 起叫骨骼
连结 方式 :
不活动的连结 (颅骨) 半活动的连结 (椎骨之间) 活动的连结---关节 (肩关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