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解剖神经阻滞定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三叉神经节阻滞麻醉

从颧弓后1/3 下方,口角外侧 2.5cm 稍上,正对第2 磨牙处进针。沿下颌支内面刺向后内方,进针

至翼突基底部,到卵圆孔的前方,用X 线证实针位,再退针,改向后上刺入卵圆孔,到三叉神经节内,注射麻药。

2.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稍张开口,在颧弓下方下颌切迹处垂直刺入,进针至翼突基底部时,退针转向前上,经翼突外侧板前缘刺入翼腭窝,上颌神经经过此处(深度约4.5cm ),注入麻药。

3. 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稍张口,在颧弓下方下颌切迹处垂直刺入,进针至翼突基底部时,退针转向后上,经翼突外侧板后缘至卵圆孔,下颌神经经此处出颅(深度约4cm),注入麻药。

4. 下牙槽阻滞麻醉

从口内下颌第3 磨牙后,相当于下颌支前缘内侧的颊粘膜处刺入,与下颌磨牙咬合面平行,沿粘膜及下颌支之间缓缓进针~, 当下颌磨牙与舌前部出现异感,即可注入麻药。

5. 面神经阻滞麻醉

在乳突前缘和下颌支后缘的中点或乳突尖前方0.5cm 处,即在外耳道下方垂直刺入,触到乳突前缘后转向内上,沿骨面推进1.5cm ,即达茎乳孔,注入麻药,治疗面神经痉挛。

第 1 段:是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的切迹内。此段长1~

1.5cm, 向前经过茎突根部的浅面,此段虽被腮腺所遮盖,但尚未进入腮腺实质内,故可在此处显露面神经主干,面神经阻滞即可在此处进行。

第 2 段:为腮腺内段,面神经主干与腮腺后内侧进入腮腺,在腮腺内通常分为上下两干,再发出分支,彼此交织成丛,最后形成颞,颧,颊,下颌缘,颈五组分支。

第 3 段: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部分。面神经的五组分支,分别由腮腺浅部的上缘,前缘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至各相应区域,支配面肌。

6. 舌咽神经阻滞麻醉

在外耳门下方,乳突前缘稍前方垂直刺入,进针~ 2.5cm ,达茎突部位,过茎突后方继续进针~ 2.25cm,针尖至颈静脉孔下方,注入麻药。

7. 颊神经阻滞麻醉

在上颌第3 磨牙后方的磨牙后窝表面黏膜进针,刺中时可有颊部电击样感觉,稍退针后注药。

8. 耳颞神经阻滞麻醉

在外耳道与颞下颌关节之间或近耳部的颧弓上缘约1cm 的发际处,也可在颧弓中点下1cm 处,触

到颞浅动脉的搏动。在颞浅动脉搏动点的同一水平处进针,刺入深度约0.5cm.

9.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经眶外缘至上唇上缘重点做一连线,再经瞳孔中心做一垂直线,两线的交点即为进针点;进针方向应朝外上,稍偏后,穿刺针与面部中线夹角平均约为30 度。

10. 颏神经阻滞麻醉

经瞳孔中心垂直线,与下颌骨上下缘中位线的交点为穿刺点,进针方向应向前内下,稍偏后,与该处皮肤表面的角度约45 度。颏孔的开口方向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上移和后移,在临床实施阻滞定位时应予考虑。

颈部

神经阻滞途径:

1. 颈丛浅支阻滞途径仰卧位、去枕,头偏向对侧。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即神经点)处穿刺进针。

2. 颈丛深支阻滞途径

体位:仰卧位,略伸颈,头转向对侧。

阻滞点的定位:ⅰ. C 4横突的定位方法:乳突尖与锁骨中点的连线中点即为第4颈椎横突的位置(相当

于成年男子喉结上缘),该点一般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颈外静脉交点附近。

ⅱ. C 2、C3、C4横突的定位方法:在乳突和C6横突前结节之间作一连线,后方1cm作平行线。C2横突位

于乳突尖下方1-2cm,C4 横突位于喉结平面,二者之间相距 1.5cm 为C3 横突。

注意事项:①颈椎椎孔大,横突短,且颈丛毗邻关系复杂,在颈丛深支阻滞时,可累及膈神经或喉返神经,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并发症。②穿刺针过深,进针方向偏内偏后有可能将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隙,导致全脊麻的危险。③临床上禁忌同时行双侧颈丛深支阻滞麻醉。

3. 膈神经阻滞途径

穿刺点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距锁骨上~ 3 cm 处,以左手示、拇二指提起胸锁乳突肌,针头刺入皮肤后,沿胸锁乳突肌深面,向内后方深入约~ 3 cm,回抽无血,即可注入药物。

4. 臂丛神经在颈部的阻滞途径

①斜角肌肌间沟阻滞途径: 患者去枕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先让病人抬头,显露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在该肌锁骨头的后缘平环状软骨处可摸到前斜角肌肌腹,前斜角肌后缘还可触及中斜角肌,两肌之间的间隙为肌间沟,在环状软骨水平线与肌间沟相交处,为肌间沟穿刺的穿刺点,穿刺针与穿刺点垂直刺入皮肤,略向足侧进针,直至出现上肢异感或触及颈椎横突为止,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注入局麻药。

②锁骨上阻滞途径: 患者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锁骨中点上方处进针,针向内、后、下方向进针,直达第一肋,在肋骨上寻找异物感,当出现异物感回抽无血或无气体时,可注入局麻药。

③改良的锁骨上阻滞途径: 锁骨中点上方处进针,锁骨下血管旁阻滞

5. 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

临床上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常用气管旁入路,即在胸锁关节上 2.5cm 与前正中线外侧1.5cm 相交处向第7 颈椎横突基部穿刺,用手指将颈总动脉推向外侧,针尖遇骨质,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常可出现Horner 综合征,并要注意防止气胸、全脊麻和喉返神经阻滞等并发症。

脊柱区(3 阻滞麻醉)

1. 硬膜外隙阻滞麻醉

(1)后正中穿刺法①部位:椎骨棘突之间进针,与棘突方向一致

②层次: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 黄韧带→ 硬膜外隙

(2)旁正中穿刺法

①部位:正中线旁~

②层次: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背阔肌腱膜→竖脊肌→椎板间隙→黄韧带→硬膜外隙(再进针→硬脊膜→硬膜下隙→蛛网膜→蛛网膜下隙)

2. 蛛网膜下隙穿刺和腰麻(基本同硬膜外隙阻滞)

①穿刺部位:L2、3,L3、4或L4、5腰椎之间

②层次:硬膜外隙→ 硬脊膜→ 硬膜下隙→ 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腰椎区域)

3. 骶管阻滞麻醉

俯卧位,将示指和中指的掌面放在两个骶骨角上,以45°角在两个骶骨角之间刺入,当穿刺针碰到骶

骨时,应改变针的角度(男性几乎与皮肤平行成5°角进针,女性成15°角进针),向前进针刺入骶尾背侧浅韧带,阻力消失则进入骶管,注意不能刺过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水平。

阻滞的脊神根节段:

上颈髓节数(C1~4)=平对的椎体数???下颈髓节数(C5~8)﹣1=平对的椎体数??上胸髓节数(T1~4)﹣1=平对的椎体数??中胸髓节数(T5~8)﹣2=平对的椎体数??下胸髓节数(T9~10)﹣3=平对的椎体数?? 全部腰髓节段数平对第10~12胸椎体??全部骶、尾节段平对第1腰椎体

上肢(7 神经阻滞 2 血管穿刺)

1. 臂丛神经阻滞途径

(1)颈部臂丛阻滞途径①斜角肌肌间沟阻滞途径: 环状软骨水平线与肌间沟相交处②锁骨上阻滞途径: 锁骨中点上方处进针,针向内、后、下方向进针③改良的锁骨上阻滞途径: 锁骨中点上方处进针,锁骨下血管旁阻滞

(2)腋区臂丛阻滞途径

①喙突下阻滞途径: 喙突下2cm,向足向外侧向后倾斜10°, 两次减压感

②腋路阻滞途径(腋血管旁阻滞法): 臂处于外展、旋外、屈肘位,腋窝最高点,压住动脉搏动,进入腋鞘

2. 肩胛上神经阻滞

Moore 法: 在肩胛冈上缘,由肩峰至肩胛骨内侧缘沿肩胛冈上缘画一横线,再经此横线的中点作一与脊柱平行的纵线,在两线相交的外上角等分角上距离交点 2.5cm 处为进针点,与皮肤垂直方向略向内刺入4~5cm即达肩胛骨切迹,有异感后注入局麻药。

3. 腋神经阻滞

肩外展45°角,在肩峰的背侧下方4cm 处穿刺,针尖对向喙突刺入,进针~深度,即达四边孔附近,回抽无血,即可注药

4. 正中神经阻滞

(1)肘部阻滞: 肘关节伸直,平肱骨内、外上髁之间切取肱动脉搏动,在其稍内侧垂直刺入现异感

3~5cm,出后注入局麻药。

(2) 腕部阻滞: 病人握拳,腕关节微屈可看到掌长肌腱和挠侧腕屈肌腱,经桡骨茎突,横过腕关节画一横线,于上述两肌腱间的交点处为进针点,垂直刺入数毫米,出现异感后注入局麻药。

5. 尺神经阻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