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ppt
信息技术初中公开课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应用
信息技术初中公开课教案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应用1.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和相关设备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互联网则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连接了全球不同地区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应用和服务。
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应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培养他们的网络素养。
2.基本概念2.1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和相关设备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它由网络硬件设备、网络软件、协议等组成。
2.2 互联网互联网是指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连接了全球不同地区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应用和服务。
互联网由多个子网组成,每个子网又由多个网络组成。
2.3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关系。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2.4 IP地址IP地址是互联网上每个设备的标识符,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以点分十进制表示。
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3.1 数据传输方式数据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传输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是指在通信时,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独占的物理连接,用于传输数据。
分组交换则是将待传输的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数据包,通过不同的路径独立传输,并在接收端重新组装还原成完整的数据。
3.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它们定义了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错误处理等内容。
3.3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上的数据和信息不受非法访问、窃听、破坏等威胁的一系列措施。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用户界面和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2)熟悉不同类型的用户界面及其特点;(3)掌握常用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最大化、最小化窗口等;(4)学会使用常用软件的用户界面进行基本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节: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1. 导入:介绍用户界面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不同类型的用户界面及其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
第2节:基本操作1. 讲解:讲解常用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最大化、最小化窗口等;2. 演示:教师演示操作过程;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内容。
第3节:使用常用软件的用户界面1. 讲解:讲解常用软件的用户界面及其特点;2. 演示:教师演示操作过程;3.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学会使用常用软件的用户界面。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2. 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跟随实践;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用户界面基本概念的理解;2. 操作练习:检查学生对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教材;2. 计算机: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计算机设备;3. 网络:确保教学过程中可以正常使用网络;4. 教学软件:选用合适的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六、教学设计6. 教学环境教室环境:宽敞、整洁的教室,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设备环境:每名学生一台计算机,确保可以正常使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人文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5安全地使用计算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10.请简述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在网络购物中的安全。
教学反思
在教授“安全地使用计算机”这一课时,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展示计算机安全的案例和图片,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试图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购物、支付等操作时,选择正规网站和应用。
-设置支付密码,并定期修改。
-不在不安全的平台上泄露个人信息。
-了解并使用浏览器的安全防护功能。
4.例题四:遇到网络钓鱼攻击时,应如何应对?
答案:遇到网络钓鱼攻击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邮件中的链接。
-核实发件人身份,确认邮件真实性。
-修改账户密码,并监控账户异常行为。
-邀请知识产权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引导学生参与信息检索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高效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利用模拟情境,让学生学会识别和防范网络风险,提高学生的信息防护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安全使用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1.信息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了解信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积极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2.网络安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方法,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预防网络风险的能力。
3.知识产权:使学生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习惯。
-纸质教材和辅导资料: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便于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
计算机1-12课教案(教案)_初中信息技术教案_模板
计算机1-12课教案(教案)_初中信息技术教案_模板第一课神奇的信息世界(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教学过程():一、新授师: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生:好!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三、想一想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第二课走近计算机(教案)教学目的: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教学过程():复习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哪位同学能来谈一谈具体应用方面。
师:好,你来。
生:(略)师:好,你也来谈谈。
生:(略)师:同学们都谈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好吗?生:好。
二、新授师:现在,让世纪博士给我们讲讲计算机的家史吧。
(老师启动光碟,让学生观看)师: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呢?对计算机了解了多少呢?生:我知道了。
师:那你来说说。
生:一台计算机(电脑)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的。
师:哪硬件是什么呢?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硬件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组成。
师:哪软件又是什么呢?生:老师,我来说。
师:好,你来说。
生:软件是人编写的程序,专为完成某一项任务而设计,是智慧的结晶,用不同软件可以让计算机完成不同的任务。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可真不少。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 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教学设计
任务三:小组讨论,交流分享你所了解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
(三)互连网
一台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遍布全球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互联网。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同学们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
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会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任务四:请你谈一谈如何拒绝不良信息,绿色上网。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学会甄别有用信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我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3、遵守法律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
(四)新一代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技术产业越来越收到关注。
信息技术也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来了解在当今信息技术下一些新奇有趣的前沿技术。
1、物联网
2、云计算
3、大数据
4、人工智能
5、虚拟现实技术
任务五:请与同学分享你身边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案例,并分组讨论:未来哪些职业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师生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发展,微机的发展历程和组成部分,培养绿色上网的意识,通过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了解,展望未来。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认识PowerPoint》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课例名
《认识 PowerPoint》
称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幻灯片的制作和播放。教学难点:幻灯片的
制作。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掌握 PowerPoint 的启动
与退出。2.学生掌握播放幻灯片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 课例研究综
心,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 述
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不仅不能
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针对这一 弊端,新课程标准提倡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要创造轻松。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
力。2.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学习了如 学生学习能
何上网获取图片。能与他人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相关问 力分析
题。
教学实施策略有:讲授法。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信息技 教学策略选
术知识框架体系,巩固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力,培养 择与设计
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习惯,促使学生养成信息技术思维
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一个幻灯片演示文稿,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启动 PowerPoint。 教师要求学生快速启动 PowerPoint。 2.制作一份演示文稿。 教师介绍一份演示文稿是由若干张幻灯片组成。 教师介绍创建演示文稿的方法:1.利用模板创建演 示文稿。2.利用空演示文稿创建有个人风格的演示文 稿。 教师介绍窗体的组成:左边显示演示文稿大纲,右 边显示演示文稿。 创建“我的班级体”演示文稿。 3.播放演示文稿 利用幻灯片放映按钮播放幻灯片。 教师要求学生:谈自己制作演示文稿的体会。 三、课堂练习 制作个人简介演示文稿。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
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学设计(全册)
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学设计(全册)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三、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四、教具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五、课型:新授课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
(有用,即有价值。
信息具有价值)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二)、新课教学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
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1、信息的获取”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3、信息的处理”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案、教学设计学科:信息技术单位:教学对象:初一年级学生课时:一课时授课教师:一、学情分析:初一级学生,基础比较薄弱,针对其好奇好动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当中,多设计一些教学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加深记忆。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多联系生活及身边的事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
研究本课之前,许多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一定了解,但学生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各部件的功能,工作原理还没有形成具体概念。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的内容,属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涉及到计算机的系统构成的术语和概念比较多,使用范围较广,在教学中多运用实物介绍比较和基础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名称术语,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展示计算机硬件实物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2、学生通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小组活动等形式,加深理解巩固相关知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3)了解软件系统的组成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搜刮计算机的历史,增强学生的信息检索和筛选能力2)通过计算机硬件与人体的对比,让学生学会练生活知识解决问题的办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研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造就学生积极探究、合作交换的精神。
五、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布局,各主要部件的作用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想意图一、导入新课我们处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这个时代的核讨论回答心技术,去银行取款、到超市购物、去电影院看年度大片,甚至在食堂就餐都离不开信息设备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信息设备。
先让学生动脑思考。
扩散思维,便于迅速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提高注意力这些设备都是由计算机演变而来,他们外表看起来都是一些塑料金属,那么这些塑料金属是如何组合起来实现XXX的功能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究一下计算机的组成回答:显示器,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首先,同学们看一下你面前的这台机器,它由主机、鼠标、键盘哪些部件组成这些看的见摸得着的部件我们成为硬件(课件生答:不能引导学生回答出完整展示),如果我们简单的把这些部件连接在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起,它能不能工作那?就像我们人体一样,硬件是我们的骨骼和肉体,缺少了思想就没有了灵魂也就成了行尸走肉,计算机的灵魂是什么那?系统、软件有了这些硬件再装上软件系统,这台机器就会变身成一台功能丰富的计算机。
初中信息技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计算机软件与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4.练习任
务
13小组合作,学 习并总结范例中 程序处理实际问 题的过程。
14选择一个练习 主题,按照范例 完成练习任务。
15.进行组间交
12.给出明确的练习 任务与范例展示评 价标准。
13.组织小组进行汇 报,交流。
14.引导学生能够 利用程序的思维解 决学习生活中的实
17学会用程序的 概念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15引导学生主动对 本节课的内容进行 回顾、总结。
16强调计算机程序 可以用来解决实际 问题,培养学生利用 技术为生活服务的 意识。
引导学生主 动回顾、总 结本节知识 内容,培养 学生的计算 思维。
课后反思
4.提供明确的探究 任务一的要求与素 材。
5.提供任务二中竞 赛评分器的小程序。
6.强调探究任务的 内容及时间。
7引导学生自主分 析问题,从解决问题 中归纳总结出探究 任务的结论。
8.巡视,答疑,辅导。
明晰任务内 容、作为启 发式探究任 务引导学生 自主探究、 思考程序的 相关知识。
8.结合体验过程, 自主探究程序、 数据、软件间的 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程序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软件的关系。(重点)
2.通过探究任务,分析、归纳出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会运用程 序设计的步骤去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3.结合具体实例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通过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 问题的过程,培养利用技术为生活学习服务的意识。(难点)
评价任务
结合本节课的练习任务,从任务成果、小组氛围两个维度进行 小组的教师评价及互评。
11.以竞赛评分器为 例,引导学生逐步归 纳演绎出计算机程 序解决问题的一般 过程。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合作,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学生新建文件重新制作让小球运动起来的引导层动画
观察体验。加以练习
学生小组合作,
手操作制作引导层动画。
根据老师讲解的方法及时练习,锻炼的学生的动创作的过程
巩固新知识,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观摩评价
作品提交、欣赏与点评。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一至两个作品
教学设计应考虑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循序渐进,为学生所接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导入图片的方法;
2.掌握创建引导层的方法;
3.掌握绘制引导线的方法;
4.掌握运动对象与引导线建立链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理解引导层、引导线的作用,掌握制作运动对象沿任意指定路径运动
的动画,增强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展示两个动画动画,小球沿直线运动和小球沿曲线运动
2、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动画有什么区别?
引出今天的新课:Flash引导层动画
观看、思考
回答问题
通过两个动画的效果对比,能让学生自觉进入新课情境,主动思考,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活动1-认识信息技术课件-人教版
认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软件及 其用途
系统软件
解释系统软件的作用,如操作 系统、编译器等
应用软件
介绍常见应用软件,如办公软 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软件版权与许可证
介绍软件版权保护和许可证制 度
计算机网络基础
总结词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 概念和组成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协议
网络设备
解释常见的网络拓扑结 构,如星型、总线型、
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组成
信息技术包括软件技术、网络技术 、数据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 能技术等。
信息技术的特点
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高 速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特点。
信息技术的历史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计算机技术、 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几个阶 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 应用,如智能门锁、智能车辆和智能制造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网状型等
介绍TCP/IP协议栈的组 成和工作原理
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 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信息安全与防护
总结词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护措施
加密技术
解释加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信息安全威胁
介绍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如病毒、黑客攻 击等
安全防护措施
介绍常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 检测系统等
03
演示表达能力。
网络浏览与搜索
01
02
03
浏览器使用
学会使用常见的浏览器( 如Chrome、Firefox、 Safari等)访问网站、搜 索信息。
搜索引擎使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探索数据的存储共享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教学设计探索数据的存储共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数据存储和共享工具。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常用数据存储和共享工具的使用3. 数据存储和共享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据存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常用的数据存储和共享工具。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使用数据存储和共享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数据存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常用数据存储和共享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
3. 学生对数据存储和共享的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数据存储和共享工具的使用教程3. 实例素材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如U盘、硬盘、云存储等,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存储的常见形式。
2. 讲解:详细介绍数据存储的基本原理,包括文件的存储结构、存储介质等。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U盘、云盘等工具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共享。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使用U盘或云盘存储和共享数据。
5. 总结:强调在存储和共享数据时的注意事项,如文件格式的选择、文件的安全等。
七、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不同存储设备的使用场景和优缺点。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中数据存储和共享遇到的问题,如数据丢失、病毒感染等。
3. 技能竞赛:组织一个小型的存储和共享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策略:1. 任务驱动:通过设置具体的存储和共享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
2. 分步教学:将数据存储和共享的过程分解成多个步骤,逐步引导学生掌握。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心得,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1. 介绍更高级的数据存储技术,如固态硬盘、磁盘阵列等。
2. 探讨数据存储的未来发展趋势,如5G时代的存储需求。
初中信息技术PowerPoint《围绕重点的视觉表达》教案教学设计
《围绕重点的视觉表达》【课程标准】·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下载信息的能力,体验超链接在网页中的作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
·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信息表达的需要,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选择适合的素材和住处表现形式,并对制作过程进行规划。
【教学目标】1、提高利用因特网搜集、获取、整理素材的能力;2、掌握利用演示文稿等信息技术软件展示自我观点的能力;3、演示文稿中根据主题巧妙搭配颜色、运用对比突出重点文字、加工图片增强视觉冲击等技术手段运用;4、通过参与项目活动,提高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和选用合适的信息工具进行表达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5、体验小组合和项目探究过程中的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插入新幻灯片------生命是一首自己谱写的歌2、素材的搜集和甄别整理;3、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过程】提出项目: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规划和设计,这是组织信息的一种方法。
这样做不仅可以让目的更加明确,而且使思路变得更加清晰。
PPT规划和设计的关键,是如何把演讲的内容通过视觉效果呈现出来,并运用艺术手法推送到听众面前,让他们接受这些信息。
这比迫使他们从一大堆文字和图表中寻找关键内容轻松得多。
通过项目活动,继续完善自己的青春演讲稿,如增加“生命是一首自己谱写的歌”等公益内容,探究突出重点的视觉表达技巧和方法。
项目选题:建议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从以下选题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选题进行研究或实验,并记录下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法、技巧和收获,与大家交流分享。
项目指导:从文字稿中找出重点短语或关键词,将文字信息化转化为图片或图表,这个规划过程是PPT设计的基础。
怎样把这些重点文本和图片信息转化为视觉表现,是PPT 设计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软件操作技术,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专题1:根据主题巧妙搭配颜色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配色,就像不知道衣服的颜色搭配,弄得五花八门,严重影响了PPT的表达效果。
初中信息技术《数据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数据计算》教学设计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大屏幕展示出一个成绩表并告诉学生:“同学们,考试后班主任让你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帮他完成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统计出我们班的成绩表,你能否好好地表现一下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够完全胜任这项工作并受到班主任的青睐。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然地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2.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这项任务。
教师在课堂上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对学生的质疑(如有些学生会有疑问:每个同学算一次总分,全班如果有50 个学生,岂不是要计算50 次?)不要急于讲解或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而应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思路、线索或资源,如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参考教材、自己看书、认真思考,学生参照大屏幕成绩表的格式,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学习,尝试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他们不仅学到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亲自体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探索新知(1)教师活动◇教师对上一环节的学生活动进行点评。
师:刚才每位同学都通过动手实践,自主统计了一份成绩表。
有一部分同学基本完成了任务,但是耗时较长,跟实际应用还有一些差距;有的同学在计算操作中选中的数据区域不准确导致结果错误;有的同学在计算总分时每行的成绩记录都分别计算了一次,虽然计算正确但不懂得使用公示或函数的复制操作,工作效率很低;有的同学在计算总分和学科平均分时虽然正确,但使用的是公式而不是函数,这样使用不合理。
为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师: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各学习小组通过合作探究,要重点领会公式与函数概念的区别和适用情形、公式或函数复制操作的方法以及所引用的地址是怎样自动调整的。
第2课 主题1-组装计算机 同步备课课件-闽教版(2020)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21PPT)
因此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树立正确使用正版软件版权保护意识, 不使用盗版软件和未授权共享软件,我们应该做到: ①不购买预装盗版软件的计算机; ②不购买未经软件著作权人的同意,模仿制造其享有著作权的软 件光盘; ③不下载未经软件著作权人的同意,模仿制造其享有著作权的软 件; ④不使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的软件; ⑤不使用未经著作权人授权许可的开源软件。
“硬件是计算机的躯体,软件是计算机的思想、灵魂”。
软件分类
系统软件
为了让用户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
围绕计算机系统本身开发的程序叫作系统软件。
例如:操作系统软件(常见的有Windows、Unix、Linux等)、 语言编译程序等)
应用软件
为了某种使用目的而专门编写的程序集合
例如:字处理软件、财务软件、人事管理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 软件、绘图软件、学生学籍管理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等
软件系统
主机
外部设备
(主机主要指安装在
(外部设备主要指显示器、
计算机主机箱中的设备) 键盘、鼠标、U盘等设备)
动手实践--认识常见计算机硬件
打开分体台式计算机主机箱的 外壳,我们会看到如图下图所示
的计算机硬件。
01 主 板
如图所示是一块计算机主板
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为计算机的正常运 行提供基础支撑。 主板如同计算机的躯干,负责管理和协调各部 件的正常运行。
内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外存储器
运算器 控制器 随机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03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和文档,作为 用户与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主要通过软件来与 计算机进行交互。
初中信息技术与算法设计教学设计了解信息技术与算法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个人隐私保护:介绍个人隐私在算法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释性:介绍算法透明度和可解释性的概念,以及如何提高算法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
-算法安全与伦理:介绍算法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算法伦理的原则和规范。
鼓励学生阅读这些材料,了解算法伦理与法律知识,培养他们在编程实践中的伦理和法律意识。
2.计算思维:通过学习算法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方法和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技术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语言实现基本算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
4.信息伦理:在编程实践中,培养学生遵守编程规范和信息伦理,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学情分析
考虑到我所面对的是初中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各有差异。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知识,对于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有一定的基础。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对信息技术课程兴趣不高,或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薄弱,或者是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当。
7.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应用案例
-拓展内容: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应用案例,如搜索引擎、推荐系统、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
-拓展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初中信息技术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些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了解仅停留在简单的应用上,缺乏系统的认识和利用网络资源帮助研究的意识。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研究基本的网络知识,为下面的网络信息收集打下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以及因特网的诞生和发展。
这是本章的基础知识,为全章的研究作铺垫。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的概念。
从覆盖范围和计算机之间连接的距离来划分网络的类别。
结合校园网、企业网、住宅小区网和家庭网络来介绍局域网,结合因特网来介绍广域网。
展示课件,分析三种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和简单工作原理及在应用中所显示的特点。
3.教学方法通过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介绍广域网及因特网的基本知识,因特网的诞生与发展,拓展介绍因特网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及给我们日常生活和研究带来的方便。
布置好参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分好小组,选好小组长,确定参观路线。
从因特网的入口处开始参观,逐一介绍各种网络设备的名称及主要功能。
4.教学资源1)网络拓扑结构图;2)有关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视频3)网络基础知识。
三、教学过程在上本节课前,我特意向学生透露了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让大家想想应该编一份怎样的小报,要用到哪些内容。
学生提出了有关绿色环保的小报的想法。
最后我在听取了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把全班同学分成了几个小组,布置了如下要求及作业: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了一份小报,为小报取了亮丽的名称和版面。
他们结合学校最近几周举行的环保活动,写了几篇稿件,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些活动的图片,并收集和调查统计了一些数据。
这个作业完成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
学生通过全体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老师的帮助,积极收集有关环保的资料。
材料的形式有文字、图片和统计图表。
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学校举行的“保护环境,千人签名仪式”、团委发起的征集“环保警示语”、社会实践“访千年古树”、美术组举办的大地作画比赛、劳技组组织的“利用废物做手工”的比赛,以及各个班级开展主题班会的情景等。
初中信息技术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请你“动”起来
“动”手 “动”脑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 屏幕控制是一种信息技术课中常见的师 生交流方式,如果不小心打断了你,请 hold住你自己,Thank you!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信息
信息技术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对象是 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了解网络协议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a. 硬件组成:网络接口卡、传输介质、网络设备b. 软件组成: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应用软件3. 网络协议的作用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网络协议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网络协议的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网络协议的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实例,引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重点介绍网络协议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网络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网络协议作用的理解,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评估。
3. 小组讨论评估: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深入了解网络协议: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不同类型的网络协议,如TCP/IP、等。
2. 网络拓扑结构:介绍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形、总线、环形等,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网络安全基础:为学生提供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防火墙、加密技术和黑客攻击的类型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2.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网络组成示意图、实际案例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