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新规范混凝土板厚度计算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新规范混凝土板厚度计算示例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中的计算每个示例,加上标题、要点、提示,便于学习和查阅。

关键词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计算示例

示例1 粒料基层上混凝土面板厚度计算

(1)二级公路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e=74.8×10次中等交通荷载等级

(2)板底当量回弹模量值 Et=120 MPa;

(3)设计轴载 Ps=100 KN ;最重轴载 Pm=180 KN ;

(4)设计厚度0.25m=计算厚度0.24m+0.01m ;

示例 2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上混凝土面板厚度计算

(1)一级公路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e=1707×10次重交通荷载等级;

(2)板底当量回弹模量值 Et=125 MPa;

(3)设计轴载 Ps=100 KN ;最重轴载 Pm=180 KN;

(4)由面板、半刚性基层的弯曲刚度,求出路面结构总想对刚度半径rg,再计算面层、基层荷载、温度应力(下层板温度应力不需计算);

(5)设计厚度0.27m=计算厚度0.26m+0.01m ;

示例 3 碾压混凝土基层上混凝土面板厚度计算

(1)一级公路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e=3.186×10次特重交通荷载等级;

(2) 板底当量回弹模量值 Et=130 MPa ;

(3) 设计轴载 Ps=100 KN ;最重轴载 Pm=250 KN ;

(4) 由面板、半刚性基层的弯曲刚度,求出路面结构总想对刚度半径rg,再计算面层、基层荷载、

温度应力(下层板温度应力不需计算);

(5) 面层与基层竖向接触刚度 设夹层取 3000 MPa,不设夹层按式(B.5.2-5)计算; (6) 设计厚度0.31m=计算厚度0.30m+0.01m ;

示例 4 面层复合板的厚度计算 要点(复合板模型)

(1) 一级公路 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e=400×10次 重交通荷载等级; (2) 板底当量回弹模量值 Et=110 MPa ;

(3) 设计轴载 Ps=100 KN ;最重轴载 Pm=180 KN ;

(4) 先计算出复合板的等效弯曲刚度c D ~、c h ~

等效厚度、半刚性基层板的弯曲刚度b D 、路面结构总

想对刚度半径g r ,再计算复合板的荷载、温度应力;

(5) 计算厚度0.08m 的橡胶水泥混凝土与0.17m 的普通混凝土复合而成的面层满足要求。 示例 5 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设计

要点:复合式面板,沥青上面层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路面的表面使用功能,并有一定承载作用,通过分析增加40mm 沥青上面层方可减小10mm 混凝土下面层厚度。混凝土板是主要承载层,其作用类似于普通混凝土面层,这是计算分析及设计的主要着眼点。通过对有沥青上面层的混凝土板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得出了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修正公式及有关计算系数,并绘制出计算诺模图。计算时,应先求无沥青上面层时混凝土板的应力,之后再考虑沥青上面层的影响,从而得到有沥青上面层的混凝土板的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

(1) 已建一级公路剩余设计基准期30年内设计车道设计荷载累计作用次数Ne=3.73×10次 重交

通荷载等级;

(2) 设计轴载 Ps=100 KN ;最重轴载 Pm=200 KN ;

(3) 旧路通车10年,再设计使用年限30年,是由于沥青加铺层保护作用,可再使用30年; (4) 经计算,所选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0.1m ),使得旧混凝土面层不仅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

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也可以承受最重轴载在最大温度梯度时的一次作用。 示例 6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配筋设计

要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厚度设计方法和流程与普通混凝土路面相同,其面层纵向配筋率确定方法以横向裂缝平均间距、横向裂缝缝隙平均宽度以及钢筋屈服强度作为控制标准,是参考美国力学—经验法设计指南中引用的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纵向配筋率计算方法得出的。对原规范关于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纵向配筋率计算的相关内容做了校大修改。

(1)一级公路重交通荷载等级;

(2)纵向钢筋选用HRB335钢筋,设配筋率ρ=0.75%,钢筋的埋置深度ζ=0.10m,钢筋直径d s=16mm (3)计算横向裂缝间距:平均裂缝间距:计算得到Ld = 0.722 m≈0.72m(小于裂缝平均间距1.80m 的要求)。

(4)计算横向裂缝平均缝隙宽度:bj=0.453≈0.45mm,小于缝隙平均宽度0.50mm的要求。

(5)计算裂缝处纵向钢筋应力:bs=323.162 MPa(小于钢筋屈服强度335MPa)

(6)计算结果满足裂缝宽度、裂缝间距和裂缝处钢筋的应力三方面的要求,因此初拟的纵向钢筋配筋率是合适的。

(7)钢筋间距或根数计算 :或每延米纵向钢筋根数为1/0.103=9.7≈10根

(8)横向钢筋按6.2.1条计算确定,并应满足施工时固定和保持纵向钢筋位置的要求。横向钢筋应位于纵向钢筋之下;横向钢筋间距宜为300~600mm,直径大时取大值;横向钢筋宜斜向设置,其与纵向钢筋放入夹角可取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