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0.4, 加热流体 n Nu f 0.023Re0.8 f Pr f n 0.3, 冷却流体
管内层流强制对流换热
Re Pr Nu f 1.86 f f f l d w
外掠等温平板
2 13 Nu f 0.332 Re1 x Pr


DU t D x j x j
u v w p x y z

Dh Dp D D x j
t x j
③来自百度文库
cp
DT t D x j x j
2 d ( ) a 2 d ( ) e a ( )
t (r , ) Cm ψm (r ) e am , Cm 为无穷级数, m 为特
2

t (r , ) 代入整理得: q (r , ) (r , ) c p ,由傅
第一部分 导热
第一章 热传导理论基础 傅里叶导热定律:q (r , ) (r , ) ; 适用于: 均匀连续 介质、 稳态 or 非稳态、 有无内热源、 常物性 or 变物性 (随 温度变化) 、各向同性材料。 保温材料:满足 350℃以下时 0.12W/(m K) ; 导热系数:铜~400,钢~40,水~0.6,空气~0.02。 坐标变换: 将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到任意形式的坐标系 中,引入拉梅系数 H1 , H 2 , H 3 设 H H1H 2 H 3
里叶定律得: t (r , ) (r , ) c p
m 1
征值, ψm (r ) 为正交特征函数。 有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一维无限大平板) :
t (r , )
t ( x, ) e am
2

1 t (r , ) 常物性: t (r , ) (r , ) ,a cp a
半无限大物体:
d 2 X ( x) 2 X ( x) 0 2 dx
1 X ( , x) X ( , x ' ) F ( x ' )dx 'd 0 N ( )
为热源强度,当 J 1 时, t ( x, ) 为一维热源函数。 意义:无限大区域中,初始时刻在 x 平面上的单位强 度,瞬时面(线、点)热源所造成的温度分布。 应用: Q c p F ( )d A , J F ( )d 因此, t ( x, )
Dp T v D
表示单位时间内黏性应力 (黏性切应 为黏性耗散函数, 相似原理意义:①实验时, 应当以相似特征数作为安排实 验的依据,并测量各特征数中包含的物理量;②实验结果 应整理成特征数间的关联式; ③实验结果可以推广应用到 与实验相似的情况。 管内湍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力与黏性法向应力)对控制体内流体所做的功,不可逆地 转化为热能的那部分 第二章 边界层相似理论和边界层方程 速度边界层:当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由于流体粘性作 用,使得在固体壁面附近存在速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 速度边界层厚度:速度等于 99%主流速度。 意义:流动区域可分为主流区和边界层区,主流区可看 作理想气体的流动,只在边界层区才需要考虑流体的粘 性作用。 温度边界层:在对流换热时,固体壁面附近温度发生剧 烈变化的薄层,也称热边界层。 温度边界层厚度:过余温度等于 99%主流流体过余温度 意义:温度场也可分为主流区和边界层区,主流区中的 温度变化可看作零,因此只需要确定边界层内的流体温 度分布。 普朗特数: Pr v a 普朗特数反映了流动边界层和温度 边界层的相对大小。其中流体的运动粘度反映了流体中 由于分子运动而扩散动量的能力,这一能力越大,粘性 的影响传递越远,流动边界层越厚。相类似,热扩散率 越大则温度边界层越厚。根据普朗特数大小可将流体分 为高普朗特数流体(百千) 、中~(0.7-10)以及低~0.01 边界层微分方程:外掠平板,2D,常物性,稳态,层 流,不可压缩流体,忽略黏性耗散 数量级分析法
对流
t y
y w, x
对流换热基本计算式:傅里叶定律 qw
牛顿冷却公式 qc h(tw, x t ) ,t 在内流时取管道截面 平均流体温度,外流时取远离壁面的流体温度。
qc qw hx
t tw, x t y

y w, x
hm
1 hx dA A A
2
1
m 1
L 1 X ( m , x) X ( m , x ' ) F ( x ' )dx ' 0 N (m )
常物性、无内热源: t (r , )
2
1 t (r , ) 1 2t ( ) a c
稳态、无内热源: t (r , ) 0
2
各向异性、无内热源(直角坐标) :转到主导热系数上,

dV F p 2V (不可压、常粘) d
与导热问题ⅢBC 的差别:1)导热问题中,h 已知,此处 h 未知; 2) 导热问题 为固体导热系数, 此处 为流体导 热系数;3)导热问题 t 为固体温度,此处 t 为流体温度 常见相似准则数的物理意义:
能量方程(无内热源) :①内能表达形式②焓③温度 ①
(r , ) 及边界 fi (r , ) 都可以看作是以不同的方式
(空间和时间)作用于该导热区域的热源并按照同一 个 Green 函数在区域中引起的热响应; 3、 导热体中的温度分布是这几种热源共同作用引起的 温度响应的叠加。
t ( x, )
( x x' )2 Q A 1 Q A exp J ,令 c p 4 a 4a cp
代入方程得
1 1 d ( ) 2 ψ(r ) 2 ψ(r ) a( ) d
Q净 q ndA d q (r , )dV d
A V

Qg (r , )dV d ,E c p
V
V
t (r , ) dV d
X Y Z dli H i dui dui , i 1, 2,3 ui ui ui
正交曲线坐标下的热传导方程为
2
2
2
xx xy 各向异性材料:q t , 令 yx yy zx zy
(r , ) , fi (r , ) 联系起来
第四章 Green 函数法 适用范围 1、 对所有非齐次导热问题,其解的结构紧凑,物理意义 清楚; 2、 Green 函数法可解有限、无限区域; 3、 主要困难:如何找到具体问题的 Green 函数。 主要思想 1、 Green 函数是指单位强度的热源在初始时刻的温度为 零和齐次边界在给定区域所引起的温度响应; 2、 一个具体的导热问题确定后,有初温 F (r ) 、内热源
2
m2 m2 )
X( m , x)Y( m , y)Z(m , z)
多维稳态非齐次:边界非齐 fi (r ) 0 or 方程非齐 0 边界非齐次(方程齐次) :分离变量法
t ( x, y) X ( x)Y ( y) ,参照时间与空间的分离变量法
当多个边界非齐次时,等于各单非齐问题的叠加 方程非齐次:等于相应齐次解+非齐次特解 线性、非齐次、非稳态: 热源函数法:在无限大区域,初始时刻 x=x0 处,作用了 一个 t=t0 的热源,当 0 时,
多维、线性齐次,乘积解: t ( x, y, z, ) ψ( x, y, z )( ) 令 ψ( x, y, z) X ( x)Y ( y) Z ( z) ,分别求解,然后相乘
t ( x, y, z, ) Cmnp e a ( m
m 1 n 1 p 1
2
线性代数知识可找到一个矩阵将其变换到主方向,记作
, ,
t q , 则 称为各向异性材料的主导热系 t , q t q
1 t a
数。 导热微分方程:导入控制体的净热流量(Q 净)+控制体内 热源的生成热(Qg)=控制体内热力学能的增量(△E)
x z yz z
, 利用
1 H
u H
i 1 i
3

H t 2 i ui
t cp
第二章 分离变量法 分离变量法: 将温度分成只与空间有 t (r , ) ψ(r )( ) , 关的 ψ(r ) 和只与时间有关的 ( ) 的乘积。 对于线性齐次非稳态无内热源问题, t
u v x y 0 u 2u 2u u p v 2 2 u y x y x x 2 2 u v v v p v v 2 2 x y y x y 2t 2t t t c u v 2 2 p x y x y
t ( x, ) e a
2

0



( x)2 1 exp F ( ) d 4a 4 a
t ( x, y, )
无限大物体(一维) :当 0 的情况
2 t ( x, ) e a F ( x ' ) cos ( x x ' ) d 0



( x x' )2 ' F ( x ) exp dx 4a
'
其中
( x x' )2 1 exp 为一维热源函数 4a 4 a
第三章 Duhamel 定理 适用于解决线性、非齐次的问题。 思路: 把非齐次部分与时间有关的线性导热问题的解和同 一导热问题在非齐次部分与时间无关的解联系起来。
13
0.14
2 Num 0 . 6 6 4 1 R l e
1 3
Pr
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 Nu C (GrPr) C ( Ra)
t (q ) (q ) (q ) c p ,引入变换
系数 X 0 ,Y 0 ,Z 0 , 0
2 X 2Y 2 Z c p t 为参考导热系数,得 X 2 Y 2 Z 2 0
( x )2 ( y )2 Q l 1 exp (二维) c p 4 a 4a
2
( x ) Q m 1 t ( x, ) e c p (4 a ) 3 2
( y )2 ( z )2 4 a
(三维)

1 4 a
第二部分
第一章 数学表达式 对流: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冷热流体相互掺 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换热: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流动起因;流体流动状态;换热表 面几何因素(形状、尺度、相对位置、表面粗糙情况) ;换 热过程有无相变;流体的物性(普朗特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