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件有个“家”》说课稿
关于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集锦8篇
关于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集锦8篇信息技术说课稿篇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文件的好帮手——资源管理器一、说教材1、地位:本节课的教材选自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七年级上学期的信息技术教材。
资源管理器这节是学习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最基本部分,真正要成为一名电脑小管家必须从这里入手,同时作为电脑使用者,必须合理安排和有序组织自己的软硬资源。
2、教学目标a、认识资源管理器界面,会在资源管理器中完成文件夹的建立,文件,文件夹的移动、复制、搜索、删除等操作。
b、在资源管理器中利用多种方法熟悉等3、教学重点——对资源管理器的理解——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建立、重命名、删除、移动和复制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采用鼠标左键拖曳方法在同盘、异盘的差异。
二、说教学方法1、教法: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达到教学效果。
同时,老师在教法中一定要引申出许多问题让学生思考。
因为根据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特点,老师教的知识在一定时间内会过时,必须要教会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观察。
2、学法:从学生上机时间占总课时的70%出发,采用练习法、发现法、观察法等,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4小组,在每组中选出一名电脑较好学生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纪律等;这样更能让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学生更能发挥主体作用,老师负责组织教学、检查总体、指导个别等,这样调动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热情和对电脑的兴趣。
三、说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2、把资源管理器窗口制作成课件进行介绍,及多种方法进行对文件、文件夹操作以板书形式进行归纳,让学生有直观认识3、对象:七年级学生、时间:45分钟四、教学思路和过程<分成六步骤>(一)介绍资源管理器——时间8分——以课件形式——老师活动a、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者,既要管理计算机硬件又要管理计算机软件,Windows系统又是利用什么来管理资源——资源管理器b、打开资源管理器的多种方法c、资源管理器作用、功能——非常有序管理自己文件、文件夹,同时对自己硬件的了解d、资源管理器窗口与其他窗口的异同点:左边子窗口——体现树型结构,右边子窗口——展示内容(二)在资源管理器中对文件和文件夹建立、重命名、移动和复制(采用鼠标右键)——时间4分——老师演示、学生观察a、文件和文件夹建立、重命名(采用鼠标右键)b、文件和文件夹移动、复制(区别、鼠标右键方法)(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时间15分a、(老师指导个别差生)资源管理器打开多种方法及功能和作用利用右键完成新建、重命名、复制和移动操作b、发挥小组作用(每组一个任务)①新建多种方法(如何把文件的扩展名显示和隐藏)②重命名多种方法③移动多种方法④复制多种方法c、让学生演示(充当小老师角色,每组一个代表)(四)总结学生演示内容并补充讲解——时间8分——采用板书归纳法a、归纳法,尤其要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b、同一盘符左键拖曳是移动,不同盘符左键拖曳是复制(让学生学会观察)c、对同盘、异盘左键拖曳,都是针对数据文件,而程序文件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自己动手?d、文件、文件夹删除、还原、彻底删除的讲解(采用形象的比喻方法)(五)布置课堂任务——时间8分——小组长检查——老师个别指导题目要带有阅卷功能,并且具有奖励(采用不同形式的flash动画进行奖励)(六)总结/思考——时间2分a、每位同学回家之后,根据今天学习内容,把自己家里的电脑整理一下,如某某软件要安装在D:什么目录下?音乐要放在哪个目录下?图片要放在哪个目录下?等等b、同一盘符左键拖曳是复制能实现吗?不同盘符左键拖曳是移动能实现吗?c、快捷方式作用、如何建立?信息技术说课稿篇2信息技术基础说课稿课程名称:第四章信息的管理 4.2数据库系统(第一课时)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一、教材分析 1. 课表要求《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10篇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10篇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美化教师节贺卡》是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五册第三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
它以前面学过的利用文本框制作文字,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图片等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在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中添加背景的制作方法,使幻灯片更加的美观。
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创作提供较为完整的知识构架,给学生提供一个“将我所学,为我所用”的辽阔空间。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和操作使学生了解“背景”命令,使学生掌握使用“背景”命令设置幻灯片的背景的方法。
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学,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解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同学们的互助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背景”命令基本操作方法。
难点:利用图片设置背景。
四、教法阐述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探究”等。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教学模式。
通过创设一个选美的情境,设置一个个任务,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五、学法指导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
信息技术说课稿(通用15篇)
信息技术说课稿(通用15篇)信息技术说课稿1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辽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七册的第四单元第一课,〈文稿专家WORD〉。
下面我把自己在实施本课时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思路进行简单的阐述。
二,教材分析:1、本课针对中学生先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WORD文档的修饰和排版的各种实用功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教学目标:我本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为宗旨,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WORD的启动、退出及其文档的打开、存储与关闭的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信息加工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进一步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创建WORD文稿,并能进行简单的编辑操作。
确定依据: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中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是掌握计算机的工作特点,并能够正确使用。
难点:根据需要灵活编辑文稿确定依据:当今的社会是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应用每天都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学习编辑文稿,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法阐述: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本课主要采用“自学法、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
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快的氛围中展开。
四、学法指导:信息技术是操作性比较强,而且是一门发展中的学课,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仅仅教会学生某一些操作,某几种软件的使用,而是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社会,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室,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1、由实例导入新课放映幻灯片,让学生欣赏WORD报刊样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将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2、新授知识(1)组织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
学生选择创作报刊的主题。
(2)搜集资料教师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也可以向学生推荐网址和文字资料(3)创建报刊借助小组力量熟悉WORD窗口界面,之后将报刊的基本内容输入计算机,形成报刊的初始文稿。
《文件分类好管理》 说课稿
《文件分类好管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件分类好管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文件分类好管理》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有效地管理文件是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持数据有序的关键。
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内容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通过对文件分类的学习,能够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运用计算机处理和管理信息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对计算机中的文件存储有初步的认识。
接着,详细讲解了文件分类的方法和原则,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标准对文件进行分类,如按照文件类型、用途、时间等。
教材还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创建文件夹、移动和复制文件等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文件管理的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然而,在文件管理方面,他们往往缺乏系统的知识和方法,对于如何高效地组织和管理文件还存在一些困惑。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掌握文件分类的方法和原则。
(2)能够熟练创建文件夹,并准确地进行文件的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
(3)学会运用不同的分类方式对文件进行整理,提高文件管理的效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引导学生在分类过程中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件管理习惯,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2)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说课稿及教案格式参考范例
说课稿及教案格式参考范例一、说课稿概述1. 说课稿定义:说课稿是教师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系统阐述和表达的教学设计文本,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2. 说课稿作用:说课稿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3. 说课稿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
二、教案格式要求(1)课题:明确本节课的主题或内容。
(2)课型: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等。
(3)课时:本节课所需时间。
(4)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5)教学内容:列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6)教学过程:详细描述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导入、新课、巩固、练习、小结等。
(7)教学方法:介绍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8)教学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2. 教学设计要求:(1)逻辑清晰:教学内容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便于学生理解。
(2)重点突出:突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掌握。
(3)难易适度:教学内容难度应适合学生水平,既不过简也不过难。
(4)启发思考: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问题、情景、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介绍新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巩固:通过练习、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4. 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引导学生形成体系。
四、教学方法选择1. 讲授法:适用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和阐述。
2. 情境教学法:适用于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3. 启发式教学法:适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小组合作学习: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信息技术说课稿4篇
【实用】信息技术说课稿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技术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背景分析华师大版教材十四课到十八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制作一份小报,在这个单元活动中我以“平安快乐每一天”项目活动为载体开展教学,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紧急求生知多少》的电子小报,本课源自华师大版教材第一册第十四课《开始做小报啦!》的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是在自己已确定的项目活动中,运用WORD文档中应用“自选图形”工具设计《紧急求生知多少》的电子小报框架。
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文字处理软件,也了解和体会到制作一份电脑小报的过程和方法,对学生今后的EXCEL等软件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课是制作漂亮的小报的开始,也是最为基本的设置框架结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要依据自己的项目活动,把握自己的主题风格,又要有性格的设计和制作自己小报的框架结构,这是最为关键的,融会贯通在整节课的过程之中2、关于教学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信息科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念,注重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发展思维能动性,同时让学生的其他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二度创造,将十四课到十八课以“平安快乐每一天”项目活动为载体开展教学,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紧急求生知多少》的电子小报,这节课是“开始做小报啦!”第二课时,设计制作出小报的框架,并对框架图形的线条进行美化处理,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理解小报制作的方法步骤。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10篇】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10篇】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1一、教学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一)任务驱动,激趣导入(二)初步尝试,探究新知(三)教师引导,巩固新知(四)强化练习,形成技能(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二、具体阐述如下:(一)激趣导入讲授新知首先,教师开门见山直接问学生你喜欢电脑吗?会用电脑干什么?同学们会这么多呀!现在我可要考考你们了:看,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埃尼阿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为埃尼阿克,它于1946年生于美国,它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教师引导,探究新知:同学们,随着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你们能通过自已的能力找到答案吗?任务一:电脑发展史如: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时期组成器件时间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5年~1955年)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5年~1965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年~1980年)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1980年~至今)这一环节我把学生分成4人1小组,分工协作1位组长,2位搜索资料(不仅仅只有网上收搜索),1位加工整理,1位负责汇报。
这个环节我放手让学生看教材、或上网找资料自己完成任务。
孩子们都有很强探索欲和表现欲,教师正是抓住了孩子们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亲自体验,在探究中学习到蕴含在其中的技能。
在这种情境中,就有可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
可能有人会担心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去做,有的孩子完不成任务会挫伤他的积极性,我认为孩子都有很强的好胜心,这一环节他没有完成任务反而会促使他带着问题更好的学习。
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教案
《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说课稿望龙镇梧桐小学——刘军我说课的题目是《整理自己的文件和文件夹》,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川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2课的内容,在教学安排上,继前一节学生学会了建立和打开关闭文件和文件夹之后,是学生进一步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操作和修改,是全面对文件和文件夹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为以后学习更多的系统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文件和文件夹的更名、复制、移动和删除的概念。
2、能力目标A.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技巧。
B.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做事严谨、有条不紊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和复制的步骤教学难点:移动和复制的区别和联系二、说学生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现在学生的家里除了家电很多都买了电脑,就算是农村也有不少人买的有,这些家里有电脑的孩子把电脑当作了玩具,而并非工具来使用,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对电脑知识知之甚少,电脑知识基础薄弱。
其次是四学级学生年龄小,比较善于形象化思维。
第三是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许多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富有探索精神。
因此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
三、说教法学法(一)教法教师讲授新知识的时间约占总课时的30%左右,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引导学生探索和实践,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掌握使用电脑的方法比记知识更重要,因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领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所以,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二)学法学生上机操作约占总课时的70%,采用练习法、观察法、发现法等进行独立学习。
我在上课之前把学生家有电脑的和没电脑的进行适当的搭配,分成几个小组,让有一定动手操作电脑的学生来帮我教,教师负责组织教学、检查总体、指导个别等,这样既调动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对电脑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大连理工版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文件巧规划》说课稿
第10课文件巧规划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午好!我是号,我是XX。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件巧规划(板书标题)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课的内容。
学生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与操作,能够在“计算机”中创建并保存了许多文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文件进行分类,设计恰当的文件管理框架并创建相应的文件夹结构以及对文件夹进行重命名、删除和还原操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对文件进行合理分类并设计文件管理结构框架。
(2)能创建文件夹。
(3)能修改文件夹名称。
(4)能删除和还原文件夹;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掌握设计文件管理结构框架。
(2)通过讲练结合方法学生创建文件夹操作。
(3)通过尝试练习方法学习删除及还原文件夹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合理规划自己学习生活的事情。
(2)能按计划实施行动。
本课教学重点是:1.创建文件夹。
2.修改文件夹名称。
3.删除及还原文件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设计合理的文件管理结构框架。
二、说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持久,所以设计本课时更多的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和感兴趣的事和物,利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相交流,充分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新知,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教法基于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定,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如下教法:创设情境法、讲解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和分组教学法。
四、说学法该年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说课稿《3查看与整理文件》粤教版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说课稿《3查看与整理文件》粤教版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是粤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题是“3查看与整理文件”。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文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以及文件的管理和整理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查看和整理文件,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电脑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文件管理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会合理安排文件夹,不懂得如何整理和归档文件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文件管理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会查看和整理文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件管理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2.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安排文件夹,以及如何整理和归档文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通过讲解、示范、实践、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文件管理的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文件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讲解文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并进行示范操作。
3.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操作,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4.文件管理方法讲解:讲解如何合理安排文件夹,以及如何整理和归档文件。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文件管理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新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有条不紊管文件》配套说课稿
人教版新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有条不紊管文件》配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条不紊管文件》这一课是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和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创建、重命名、移动和删除文件和文件夹,以及使用回收站功能。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任务,引导学生掌握文件管理的技巧,培养他们有条不紊地管理信息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在文件管理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比如不知道如何快速找到需要的文件,或者如何整理和管理大量的文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并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件管理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掌握创建、重命名、移动和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以及使用回收站功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有条不紊地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文件管理习惯,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创建、重命名、移动和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有条不紊地管理文件和文件夹,使用回收站功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设定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文件管理的方法,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文件管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文件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介绍创建、重命名、移动和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以及回收站功能的用途。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说课稿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文件及文件夹管理》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规划教材版《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第二章第三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资源管理器的基本操作和文件、文件夹、路径的概念,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课内容是完成文件(文件夹)的创建、重命名、复制、移动和删除操作,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所在,也是本课程的操作基础,更是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前提条件之一。
只有熟练掌握本节课内容,学生才能有效地管理磁盘中的信息,今后的学习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此外,本节课内容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我校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年龄较小,求知欲较强,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且乐于探究。
有部分同学由于爱好上网,已掌握了一些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的基本操作,但他们只是感性地记得操作步骤,对如何组织管理文件资料,缺乏系统的、理性的认识。
其他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才刚刚接触到计算机。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贴近生活,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充分试验、仔细分析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直观、形象地感受新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涉及各项操作的方法、步骤和要领,理解Windows 2000剪贴板和回收站。
2.能力目标:(1)希望学生能综合运用“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2)注重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1)致力于培养学生分类存放管理文件,养成做事认真、负责、条理清晰的好习惯;(2)鼓励他们勤于动手、主动探究。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利用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的思想和操作方法难点:运用文件和文件夹管理解决实际问题及当一个正处于打开状态时,最好不要对其进行文件管理的相关操作,区分移动和复制的异同。
2023年说课稿幼儿园说课稿一等奖(优质14篇)
说课稿幼儿园说课稿一等奖篇一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以及代数式、整式的概念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首先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是建立在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之上,而熟练的整式加减运算又是各种式的运算的基础;其次,对法则的探索过程能使学生积累探索式的运算的基本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字母也可以参与运算,而且在运算中要遵循运算律,这为将来探究整式、分式的运算做好了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综上可知,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对学生的数学技能和数学思想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的课。
本课时内容分四个层级:第一,从实际问题中提出同类项概念及其合并问题;第二,探索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得到合并的法则;第三,运用法则化简多项式,训练学生的基本运算技能,向学生展示法则的运用价值;最后是练习,提供了与所学知识相对应的、形式活泼多样、有难易层次的练习和习题。
通过以上分析,本课的重点应该是:1.经历探索合并同类项的过程,正确理解同类项概念和合并法则;2.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化简多项式。
2.学生分析从数的运算到含有字母的运算,学生的认知有了新的冲突。
他们一方面感到好奇从而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抽象思维不足以及过分依赖操作、模仿的学习方式的影响,所以感到困难重重,经常会出现机械死板、不会变通、屡错屡犯等问题。
针对这个现实,在教学设计时要特别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设计足够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从具体数的运算向抽象的字母运算转变,使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鲜活的数学,而不是由枯燥的概念和繁琐的运算堆砌而成的数学。
因此,本课的难点是理解同类项的概念,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1.知识技能:能识别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化简多项式。
2.数学思考:通过法则的探索,进一步体会字母可以象数一样参与运算,运算时应遵循数的运算律;通过合并同类项,体会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第13课有条不紊管文件说课教案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文件管理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文件管理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文件管理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举例: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文件,如文档、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分类原则,让学生实际操作,培养分类能力。
(2)文件命名:掌握文件命名的规则和技巧,能够为文件设置简洁、明了的名称。
举例:讲解文件命名规则,如允许使用的字符、命名长度等,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不同类型的文件设置合适的名称,提高查找和识别文件的速度。
3.文件存储
-设备:硬盘、U盘、云盘
-选择:根据需求、容量、速度
4.文件管理技巧
-快捷键:打开、保存、关闭
-属性:隐藏、只读、共享
-排序:名称、大小、修改时间
```
板书设计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教授了文件管理的内容,通过课堂导入、新课呈现、巩固练习等环节,使学生对文件管理的概念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文件管理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文件管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文件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文件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文件管理问题。
错题订正:
第二册(供四年级使用)信息技术说课稿《第10课 管理好文件的“家” 》浙教版
第二册(供四年级使用)信息技术说课稿《第10课管理好文件的“家” 》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管理好文件的“家”》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文件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关系,学会创建、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以及使用回收站功能。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文件管理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文件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常用的办公软件和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文件管理方面,可能还存在对文件和文件夹关系理解不深、操作不熟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关系,掌握创建、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以及使用回收站功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文件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善于管理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文件和文件夹的关系,以及创建、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删除操作,以及回收站功能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
2.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直观展示文件管理的操作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电脑中文件和文件夹的比喻,让学生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关系,引出本课主题。
2.讲解与演示: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等,并进行现场演示。
3.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文件管理的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认识文件和文件夹说课稿
《认识文件和文件夹》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采用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江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编写组编写的《信息技术》。
本节课是该教材小学四年级第三章Windows操作系统的内容。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Windows操作系统的重点是文件管理,而文件与文件夹是进行文件管理的基础。
学生能理解文件、文件夹的概念是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关键。
2.教材处理在本章教材中,第一章介绍了汉字的输入和学会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
前面的内容涉及理论方面的很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很浓,在这种情况下来介绍文件及文件夹的概念,学生就会主动去了解文件和文件夹。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任课的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大部分同学对计算机知识较有兴趣,学习较认真,部分同学家里有电脑,懂得一些电脑的基本操作,平时课堂气氛活跃,同学掌握知识情况较好。
该年龄学生计算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我也应该看到小学生比较好玩、好问、好奇,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
他们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应多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说出文件、文件夹的概念;(2)知道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组成;(3)能够正确选定文件和文件夹;(4)能够按要求打开和关闭指定的文件和文件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指导,学会选定、打开和关闭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充分认识到文件和文件夹的重要性,学生初步形成良好使用文件保存信息的习惯和学会使用文件和文件夹把信息进行分类归档。
教学重点:(1)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2)选定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3)文件和文件夹的打开和关闭。
《整理我的“文件”》说课稿
《整理我的“文件”》说课稿《整理我的“文件”》说课稿东方市板桥中心小学教师昌瑞徐一、教材分析《整理我的“文件”》是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共同出版,由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窗口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操作,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内容本课主要是通过椰妹学电脑的故事形式设定本课,让学生体会并了解文件夹的作用以及分类管理文件的好处,以及让学生知道文件整理对以后的查找的方便性二、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生思维活跃,探究欲望强烈,对信息技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经验和能力都相对有限,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文件整理的重要性,理解文件整理对日后查找的方便性。
2、能力目标:学会建立文件夹、文件夹的命名以及文件的存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体验快乐整理的过程,能对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养成合理存放、整理文件,定期整理文件夹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文件的归类整理,因为把握这个重点,就可以让学生在这个重点中学会各类文件操作,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的难点是:文件夹的命名,这是因为文件夹的命名需要一定的文字输入基础,以及对键盘操作,输入法转换、文字的删除都是对学生的挑战。
四、说教法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本课可选用任务驱动法为主和演示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为辅的教学策略,设计一个文件夹需要归类整理的任务情景,然后根据材料的设计,让学生经历一个个小任务,在小任务中习得知识技能并体验情感,随着任务的层层推进,最终达成总的目标任务。
学法与教法相匹配,在任务驱动教学框架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尝试、交流等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发挥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信息技术说课稿
信息技术说课稿有关信息技术说课稿(精选1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技术说课稿篇1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三册中的第四课《大师的好助手》。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依据构建主义理论,下面我就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对本节课作以阐述。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在第三课《艺术字大师》之后进行教学的,安排了给艺术字添加轮廓、阴影及三维效果的学习内容,是设置艺术字效果的重要课程。
对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及审美情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生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协作及研究能力。
学生已经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
在掌握了PowerPoint中插入艺术字方法的基础上,相信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辅助下,完成设置艺术字的操作。
在本节课中,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进行学习,实现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及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节信息技术课中的学习内容,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和情感需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在PowerPoint中给艺术字添加轮廓、阴影及三维效果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在PowerPoint中给艺术添加轮廓、阴影及三维效果的操作。
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微机操作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灵活掌握给艺术字添加轮廓、阴影和三维效果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艺术字效果恰到好处。
四、教学方式::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更好地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
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可以将学习内容隐含在每一个具体的任务当中,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让文件有个“家”》说课稿模板
《让文件有个“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让文件有个家》一课是宁波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10课内容。
本课归属于第二册第三单元《电脑小管家》。
第一从本课知识模块上看,本课属于小学阶段操作系统简介部分,重在学习文件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从本课前后联系上看,本课与前一课也就是第8课《让文件有个家》联系紧密,是在学习了前者创建文件夹、移动复制文件及文件夹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课文件管理的。
下面,跳出本单元看本课的前后联系,从前面看,本课是在学生接触了第一册的画图、网络基础知识、英文输入和第二册前半部分中文输入知识来学习本课的,通过画图、上网学生已经对鼠标的操作比较熟练,这样在尝试文件管理中鼠标操作就驾轻就熟,而中英文输入能力的具备,也为文件管理中文件名的输入、重命名奠定必要的基础。
从后面看,和连同前一课将有助于学生学会文件管理、整理的基本方法,这对今后学生养成作品分类保存、及时整理作品、挑战需有大量资料处理的作品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深远,编者把该模块从以前旧教材中的第三册中重组至第二册,进行提前学习,可谓用心良苦。
第三从本课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么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了解我的电脑,重在了解文件存储的各类设备,教材从资源归类的视角来分析各类存储设备和管理接口。
第二部分是取个有意义的名字,重在教学文件及文件夹的重命名。
第三部分是删除无用的文件及文件夹,重在让教学文件删除管理,并在知识林中呈现了回收站的文件恢复方法。
第四部分是练习部分,要求学生整理自己平时创建的作品文档。
本课的知识点虽有三项,但是学习起来却比较容易理解,本课连同练习可以做为一课时来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从学习难度考虑,就文件操作而言,对于已经有前一课的文件操作基础和较熟练中英文输入的小学生来说应该没有多大难点。
从学习趣味度考虑,本课教材并无设计具体有趣的任务活动,文件操作本身就可能没有像画图哪些形象有趣,所以本课可能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口味,有必要在教学设计中重新设计一个符合小学生活动的主题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文件有个“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让文件有个家》一课是宁波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10课内容。
本课归属于第二册第三单元《电脑小管家》。
第一从本课知识模块上看,本课属于小学阶段操作系统简介部分,重在学习文件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从本课前后联系上看,本课与前一课也就是第8课《让文件有个家》联系紧密,是在学习了前者创建文件夹、移动复制文件及文件夹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课文件管理的。
下面,跳出本单元看本课的前后联系,从前面看,本课是在学生接触了第一册的画图、网络基础知识、英文输入和第二册前半部分中文输入知识来学习本课的,通过画图、上网学生已经对鼠标的操作比较熟练,这样在尝试文件管理中鼠标操作就驾轻就熟,而中英文输入能力的具备,也为文件管理中文件名的输入、重命名奠定必要的基础。
从后面看,和连同前一课将有助于学生学会文件管理、整理的基本方法,这对今后学生养成作品分类保存、及时整理作品、挑战需有大量资料处理的作品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深远,编者把该模块从以前旧教材中的第三册中重组至第二册,进行提前学习,可谓用心良苦。
第三从本课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么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了解我的电脑,重在了解文件存储的各类设备,教材从资源归类的视角来分析各类存储设备和管理接口。
第二部分是取个有意义的名字,重在教学文件及文件夹的重命名。
第三部分是删除无用的文件及文件夹,重在让教学文件删除管理,并在知识林中呈现了回收站的文件恢复方法。
第四部分是练习部分,要求学生整理自己平时创建的作品文档。
本课的知识点虽有三项,但是学习起来却比较容易理解,本课连同练习可以做为一课时来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从学习难度考虑,就文件操作而言,对于已经有前一课的文件操作基础和较熟练中英文输入的小学生来说应该没有多大难点。
从学习趣味度考虑,本课教材并无设计具体有趣的任务活动,文件操作本身就可能没有像画图哪些形象有趣,所以本课可能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口味,有必要在教学设计中重新设计一个符合小学生活动的主题任务。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可以确立这样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我的电脑”及软驱、硬盘、光驱等资源。
2.学会文件及文件夹重命名、删除等操作。
3.熟练文件及文件夹创建、复制等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文件分类归类与整理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1.经历文件归类整理活动,形成文件整理的意识和学会文件整理操作的基本途径和文件整理的基本方法。
三、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文件的归类整理,因为把握这个重点,就可以让学生在这个重点中学会各类文件操作,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的难点是:文件分类整理的结构确定,这是因为文件分类的结构确定必须科学而无二义,需要有应用一定逻辑思维。
四、教学方法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本课可选用任务驱动法为主和小组合作教学法、复习巩固法等教学方法为辅的教学策略,设计一个以动物图片需要归类整理的任务情景,然后根据材料的设计,设置一定的隐藏陷阱,让学生经历一个个小任务,在小任务中习得知识技能并体验情感,随着任务的层层推进,最终达成总的目标任务。
学法与教法相匹配,在任务驱动教学框架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尝试、交流等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发挥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准备根据以上教学策略构想,需要进行这样的教学材料准备:要创建一个没有经过整理的动物图片文件结构并事先复制至学生E盘中。
另外,需要准备Asp在线测试题库一份,以备知识复习巩固时用。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四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新知。
在上课一开始,可以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要点。
如:“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什么?”“我们是怎样使文件有个“家”的?怎样使文件搬家呢?”通过对话交流,激活学习原有储备的知识,为接下来的文件分类整理时的文件操作准备知识。
第二环节:提出新的问题。
紧密接过引入部分,提出:“哪我们的文件的家哪建在哪里了呢?”学生一般会从我的文档中找,我的文档到底是在“我的电脑”中哪个地方呢?让学生打开我的电脑,通过观察,找出答案。
然后进一步提出:“同学们看,我的电脑中除了X盘外,还有哪些资源呢?”这样,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与交流,让学生了解我的电脑中的各项资源及作用。
第三环节:解决新的问题。
1.让学生打开E盘,观察E盘中动物图片文件存放的现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存文动物图片,以后寻找起来会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以后查找的麻烦,我们可以事先做些什么?”,这样诱导学生产生“分类整理动物图片文件”的需求,使学生从外部的任务驱使变成内在的心理需求。
2.“要分类整理,你觉得应怎么做?”让学生自已产生问题解决的策略,让学生提出“先分类、再创建文件夹归类、最后重命名文件”的思路,然后待学生各自思考几十秒种后,分小组讨论分类的方法,接着通过小组汇报交流和分劣优劣评价,来确定最佳方案。
这样就比较容易突破教学的难点。
3.这一小环节让学生创建文件夹和移动文件,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完成。
4.这一小环节是文件改名,让学生回忆移动文件是怎样操作的:“是先选定,然后再剪切。
5.同样,文件的重命名也是首先要选定要修改的文件,然后再在菜单中找到操作命令。
”让学生通过尝试,感悟文件操作的基本途径。
这一环节耗时较长,根据前面分层教学法,我在这里通过巡回指导,给优秀生一些额外的新任务:如何建立二级分类文件夹结构或者要求用二种以上的方法进行分类。
6.接下来是交流成果。
在交流这一小环节,提出“你是怎样把文件归类到各个文件夹,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和学生共同交流最高效最简便的操作方法,注重方法的多元化的同时,注重效率的引导。
7.在交流后,提出:“我们的图片整理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会说:“发现了一些不是图片的的其他文件”。
进而要求学生进行其他文件清除行动。
并提示用同样的文件操作基本途径,尝试来寻找清找的开关。
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迁移,并形成该类知识迁移的能力——即文件操作的基本方法。
还可以通过个别学生的露一手演示,让学生了解删除文件的恢复方法。
这样,第四环节细分6个小环节,教学重点笔墨花费在如何整理——怎样整理——怎样完善上,通过提问、交流、观察、尝试、评价等多元学习方法,让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便习得了新的知识技能,并形成文件整理确有必要的价值观,这样的教学设计就实现了教学的重点。
第四环节:回顾学习要点。
这是本课的收尾部分,可以这样问学习“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让学生从各方面,如文件整理的价值、文件整理的操作技巧等。
“每个同学都有收获,但是每个同学都来交流,时间实在不够,还是老师用调查问卷来询问你们吧。
”这时向学生发放ASP调查测卷,上面设计有一些主观性的回答,也有一些客观性的知识技能测试,并内置了即时评价功能,可以让学生迅速得以反馈,及时修正知识建构的一些小错误。
综上所述,在详细部析教材基础上,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动物图片分类这一较为实际应用价值的任务,让学生经历如何分类、怎样分类、怎样完善过程,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力量和个体主动性,应用提问、观察、比较、尝试、交流、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探索,最终在完教学目标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信息技术的元认知能力,学会了信息技术学习的一些基本途径、基本方法,根据本课特点,培养学生的文件分类存储的信息技术素养。
问题: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什么?你是如何实现的?答:教学的重点就是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或占重要地位的要点。
教学重点是教学的核心,实现了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也就基本实现。
1.给教学重点分配绝大部分时间。
2.强调重点实现的过程性,设计具体的主题活动或任务挑战。
3.注重教学重点实现的学生主动参与性,因为教学的重点,不仅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更要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重点实现才有落脚点。
4.各环节设计的目标指向重点,使得重点突出明显。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答:教学难点就是教学中学生学习有困难或教师实施教学有难度的地方。
突破教学难点,将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为顺利、更为成功。
1.分解教学难点,分阶梯推进。
2.利用合作力量和集体交流。
3.利用课件、软件进行技术支撑。
如认识Internet网。
如何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答:人文是指人类文明发展中所沉淀起来的人类文化价值。
如: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等。
人文素质是指人类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使之成为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素养或品质。
1.尽可能挖掘教材内容。
2.尽可能结合生活实际。
3.尽可能应用评价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答: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能应对信息技术发展而与之相适应的能力。
这就是信息技术核心能力,目前教育界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信息技术元认知能力。
1.教学中注重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基本的方法与途径。
2.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最基础最核心的信息技术能力。
3.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能力。
4.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炼与总结能力、创造创新能力。
如何落实情感态度目标?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目前三维教学目标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对实现人文素质培养,激发本学科学习志趣、形成良好信息技术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1.在主题活动或任务题材中渗透。
2.在教学细节中突现。
如保存3.在评价交流一环中升华与提炼。
如何变学为用?答: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应用和生活创造。
因此学习本身应有实际生活应用的价值,即学习与应用的结合。
1.在题材上下功夫,紧密结合与学生相适应的现实生活应用案例。
2.在过程中下功夫,模拟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解决模式。
3.在拓展上下功夫,让学生懂得知识使用的价值和知识再应用的途径或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答:任务驱动教学就是指让学生知识学习寓含在具体的任务解决活动中,让学生在任务活动过程中学会知识、习得技能、并体验相关的情感与价值。
因此任务驱动教学很容易使学生动起来,但这个动不能是被动地被驱使,而是要真正的主动参与学习。
1.应用任务引发需求2.应有任务主动尝试3.应用任务开展合作4.应用任务开展交流如何组织协作学习?答:协作学习就是合作学习,协作是建构主义学习中的一种,在课堂教学中,指的是通过同伴互助、教师帮助、互相交流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
1.在任务设计上安排需要协作学习的环节。
2.事先安排好协作学习的组织方式和协作方法。
3.注重协作团体内的交流和协作团体之间的交流。
4.注重协作团体中每一个人的主动学习。
如何创设适当的情景?答:情景一词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习者的知识与外在情景发生作用,情境的构建对于学习的产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借助真实生活案创设情景。
2.借助课件画面创设虚拟情景。
3.借助游戏小品创设情景。
WebQuest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如何体现?答:WebQuest,Web指的是网络,Quest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