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9届高三全国卷语文模拟试卷三附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卷高三语文模拟试卷三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们在学习中能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目标不同,采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
大体而言,阅读模式有知识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两种。
研究型阅读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疑问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读者往往将自己所阅读的著作视为权威的看法与正确的结论,很少对它们提出疑问,对经典的作品与权威人士的著作就更是如此。
但是在研究型阅读中就大不相同,怀疑是读者面对所有著作应该持有的态度。
疑问式的阅读对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的学术研究不外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具有质疑的眼光又是发现问题的前提,可以说提出问题是所有人在学术上取得进展的基础。
提出的问题如果一时解决不了,最好的做法就是先将它存起来,等遇到坚实的证据时再解决。
脑子中有一批问题储存着,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学术财富。
二是对比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要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读者就必须精心挑选阅读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权威的说法加以记忆,从而构成自己稳定的知识谱系。
但是这种阅读习惯也容易形成盲从的缺陷。
其实我们认识事物,经常都是在对比中进行的,研究型阅读也是如此。
例如对比东晋的郭象、支遁与林希逸对《庄子·逍遥游》中“逍遥”的解释,我们就会发现支遁的解释比较接近庄子的本意,而郭象与林希逸的解释则深受魏晋玄学与宋代理学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阅读这类经典性的古籍时,研究者很少只读一种本子,而是选择几种重要的权威注本,同时进行细读以便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是联想式阅读。
在知识型阅读阶段,由于记忆知识的需要,读者常常将知识归纳成要点,然后努力将其纳入自己的头脑中。
至于它们之间究竟有何联系与同异,一般是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的,研究型阅读则不然。
一个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读书时不仅会常常想到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还会常常想到自己目前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2019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2019 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传统书院的精神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 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 为学之方, 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非常重视教育。
《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 “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 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
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近年来, 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 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 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 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头进行的, 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 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 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
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 德育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 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
即使是知识传授, 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 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这就是为学之方。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 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 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的教育, “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 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 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 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这就是为学之方, 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朱熹都提到了。
首先, 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来展开的, 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我们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 但一个人连做人的道德都没学会, 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如果他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 他也会遵守职业道德, 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
2019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②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直根系”这一概念是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
苏先生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经山西全境向西北至内蒙古河曲地区,向东北经冀西北延伸至辽西地区,形成“Y”字形文化带。
这一地带是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也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
红山文化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直根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山文化和中华古文化都有着高度发达的祖先崇拜。
中国没有传统的宗教,以血缘为纽带的祖先崇拜是中国人信仰和崇拜礼仪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
安阳殷墟西北岗王陵区内上千座祭祀坑和卜辞中对先公先王各类祭祀礼仪的记载表明,商代的祖先崇拜十分发达,为国家重典,礼繁而隆重,向前追溯到史前时期顺理成章,但目前所知的史前文化中,只有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可以与之有较为紧密的衔接。
红山文化被认定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发达的祖先崇拜是一个主要实证。
祭祀遗存的规范化也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
苏先生最早注意到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在发现东山嘴遗址之时。
这个遗址面对河川和大山山口的高岗,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南圆北方、左右对称,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却与后世建筑,特别是礼仪性建筑如天坛、太庙、明十三陵的布局相近。
红山文化建筑地址的规范化可视为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源头所在。
红山文化是史前两大玉文化中心之一,其玉文化具有高度抽象化又高度规范化的特点。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现在我国的法学教育出现了法学院专业设置越来越细的新情况,把原来一个法学院拆分为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律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侦查学院等等。
这样的设置所培养的学生很难避免知识领域不够广泛的弊端,教师长期在这样的专业分工下从事教学和研究,也很难避免学术视野愈来愈狭窄的缺陷。
著名法学家杨兆龙教授,在《新法学》月刊1948年第1期上发表了《法学界的贫乏》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法律的人最容易犯两种毛病。
一是对于与法学有关的非法学科目缺乏必要的了解。
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等与法学都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我们当然不能希望各个学法之士对于这些科目都有相当研究,但一个专业的法学家至少应该对与他的法律专业有关的几种科目有适度的认识。
二是对于法学科目仅有局部的研究.法律的分门别类,本为研究之方便,并不是彼此间有何严格的界限存在而各自独立。
学法之人应该对于整套法律有全面的认识。
杨兆龙先生对上个世纪40年代法学界的批评,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由于目前法学教育分工过细,杨先生过去批评的“法学界的贫乏”更有可能愈来愈严重.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变化已要求在学科分工基础上培养法学通家,即古今通、中外通、交叉通、名实通等。
所谓“古今通”,就是要打通中华法系到今日中国依法治国的隧道,寻求中国法治的历史脉络。
所谓“中外通”,就是要进行中国和西欧法治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试图弄清楚中国和西欧的法治究竟是一种文明类型的差异,还是一种发展阶段的差异.而且,西欧的历史在世界范围才是特殊的,希腊罗马那样的奴隶制社会,在其他地方找不到;西欧中世纪采邑分封制、城市制度和教权、王权二元并立制度,在其他地方找不到;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从封建母体里正常“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道路,在其他地方也很难找到。
正是因为如此,近代复制西欧模式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富强起来、跻身于发达国家的成功者甚少。
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正统儒家注重提升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基于法律制定与实施可能与道德产生重大冲突,设定了对法撑原则的一些限制。
②首先,在价值导向上,法律受道德的指导、约束。
无论是法律的制定,还是法律的实施,都须与道德方向相一致,法律必须符合道德的基本原则。
北宋王安石提出:“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王安石所称“善法”,就是要符合“天理”、“人情”,符合自然社会规律,符合道德伦理。
清朝乾隆初年制定《大清律例》,肆例馆总官徐本在奏疏中说:钦恤之仁,好生之德,始终是制定法律的基本宗旨。
而在法律实施方面,董仲舒提出,听讼断案,必须重点考虑行为人的道德动机。
这一原则,对汉以后历朝司法影响重大。
③其次,在实施原则上,道德优先。
法律作为特殊的行为规范,在运作过程中,需要遵循自身的一些规则。
但是,如果其运行规则与道德准则发生冲突,法律必须作出适当的让步。
对于人身伤害、财产侵害等案件,历朝法律都明确規定了相应的处罚。
但亲属关系、家庭伦理属于传统道德重点维护的对象。
西汉以后,这一道德原则逐渐渗入法律条例之中。
唐宋明清各朝法律均规定,对于亲属间发生的人身伤害、财产侵犯等案件,当事人承担与非亲属关系当事人不同的法律责任。
在人身伤害案件中,实施尊长优先原则。
尊长对卑幼伤害,减等处罚;反之则加重处罚。
其背后的家庭哲理在于:卑幼对尊长必须给予更多关切和尊重。
又如,在财产纠纷案件中,实施亲属对冲原则。
亲属间如发生财产侵权,则比照普通案件处理标准,减等处罚,而且亲属关系越近,处罚越轻。
其背后的家庭哲理在于:亲属关系越亲近,越应在财产方面相互扶持。
这种法律责任的差别性规定,体现了法律对于伦理道德的让步。
另外,对于已经判决的罪犯,因其亲属的特定状况,可以调整处罚方式,以满足其履行伦理责任的特殊要求。
2019届四川省射洪中学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届四川省射洪中学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祝考试顺利★(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
“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
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
“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
“忠恕”是仁的具体化。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
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
“义”即“宜”。
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
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
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
山东省实验中学、淄博实验中学、烟台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山东省实验中学、淄博实验中学、烟台一中、莱芜一中四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据2018年相关统计,中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超4亿,注册作者超过1000万。
“零门槛”使网络文学拥有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作者队伍。
其中一些作家通过筛选,获得和网站签约资格,再经过激烈竞争,一部分成为职业作家,只有极少数脱颖而出,成为一线作家,而最终能进入文学史的可能更少。
如何评判这个金字塔生态系统里塔基的价值呢?有人说,在以类型文学为主体的网络文学界,绝大部分写手都是跟在流行类型后面模仿炮制。
然而,这些似乎千篇一律的“套路文”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读者乐此不疲呢?其价值在哪里?②网络文学读者们有自己一套语汇称呼那些跟跟模仿的“套路文”,如“速食”快餐”“粮草”“千草”,背后的心理是,这些“套路文”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套路本有价值,并且是原创价值,就像老北京炸酱面的独特配方。
只不过,网络文学套路配方是开放式的,有开创者,没有专利拥有者,是在无数“跟进”创作者的积累中自然形成的。
可以说,类型套路是网络时代的文学发明,扎扎实实的类型构成网络文学的“核心资产”。
③一般说来,套路是对一种流行类型的模式总结,是一套最易导向成功的成规惯例和写作攻略,那么,那种流行类型是怎么来的呢?答案却是不可预测。
网络文学发展20年,借助媒介优势,创造出远远多于纸质类型小说的类型,但是,基本没有哪一种类型是作者或网站设计的结果。
往往是一本书火了,引爆一个类型。
网络文学自建立VIP在线收费制度以来,无数作者想迎合读者口味,但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迎合。
原因是,读者也不知道自己还喜欢什么。
他们知道的都是已经被戳中的“萌点”,那些已成套路。
④所以,一本引爆潮流的书,就是把一个时期一个人群的心理(甚至是潜在心理)赋予文学的形状——这本身就是一种发明,如果再能发明一种特殊的设定(如穿越、重生),就能把这种心理放置在一个叙述模式里,放大其尺度,以便全方位地开掘、拓展,有层次有节奏地满足——这就发明了一个类型。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第八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语文第八次模拟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实行 2000 余年。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从不独立逐步走向独立,这是监察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第一,中央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互不统属。
秦和西汉,御史府服从于相府而不独立。
东汉,御史府改为御史台并与行政系统相分离。
魏晋时期,御史台又脱离少府而自立,罢司隶校尉而将监察权向御史台集中。
隋废尚书省的监察职能,唐将隋的司隶台并入御史台,形成单一的御史系统。
元朝取消谏院,使监察组织更加一元化。
清朝实行科道合一,都察院成为完全独立的、唯一的中央监察机关。
第二,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而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
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实行常设监察官和朝廷派遣巡察御史巡察相结合的体制。
巡察御史由朝廷直接任命派遣,与地方政府没有关联。
地方常设的监察机关(官员)则不同,它们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较为复杂,其独立性是经过长期发展才确立的。
自秦至隋,地方常设监察机关往往从属于地方政府。
唐宋开始在地方设立专门监察机关。
元朝的地方监察体制有了新发展:建立行御史台,实行大监察区建制,设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分属行御史台,从而形成垂直监察体系,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政府没有统属关系。
明代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道,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各省又设按察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是各省常设监察机关。
清承明制,监察体系基本循而不改。
第三,监察官员之专职化。
监察职能由监察官员专任,监察官员也不兼任其他职能,这是监察独立的内在要求。
自秦汉至唐宋,监察机关的独立和一元化尚在形成中,监察官也没有真正专职化。
元明清,随着中央和地方监察机关独立和一元化的完成,监察官员基本实现专职化。
尤其是明清时期,御史是官僚机构中一个特殊群体,负有专门职责,还有专用的“獬豸补服”。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二)(含解析)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经筵于春秋两季气候温和之时举行,每月三次。
经筵举行的时间一般在早朝之后,皇帝在大汉将军20人的保卫下首先驾到。
在这文质彬彬的场合中,大汉将军也免除甲胄而穿上袍服,但仍携带金瓜等必不可少的武器。
皇帝在文华殿面南坐定,传谕百官进入,行礼如仪。
至此,鸿胪寺官员将书案一张摆在御座之前,专供圣鉴;另一张摆设在数步之外,为讲官所用。
参加听讲的官员鱼贯而入,分列书案左右。
经筵和其他所有的仪式一样,必有其目视耳听的对称均衡。
先一日用楷书恭缮的讲义此时已经陈列于案几之上。
在赞礼官呼唱之下,两员身穿红袍的讲官和两员身穿蓝袍的展书官出列。
他们都是翰林院中的优秀人员。
讲官面对皇帝,展书官在书案两侧东西对立。
接着是讲官叩头,叩头毕,左边的展书官膝行接近书案,打开御用书本讲义,用铜尺压平。
此时左边的讲书官也已经趋前,站在中央的位置上,开始演讲。
讲完后,书本盖覆如前,讲官及展书官退列原位,以便右边的同僚履行任务。
左边讲官所讲授的是“四书”,右边讲官所讲授的则为历史。
此种节目,历时大半天。
只有讲官可以口讲指划,其他人员都要凝神静听,即使皇帝亦不能例外。
如果当今天子偶然失去了庄重的仪态,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之上,讲官就会停止讲授而朗诵:“为人君者,可不敬哉?”这样的责难不断重复,决无宽贷,一直到这个为人君者突然发现自己的不当而加以改正,恢复端坐的形态为止。
这种繁文缛节乃是当时国家中一种重要制度。
经筵的着眼点在发挥经传的精义,指出历史的鉴戒,但仍然经常归结到现实,以期古为今用。
称职的讲官务必完成这一任务,如果只据章句敷衍塞责或以佞辞逢迎恭维,无疑均属失职,过去好几个讲官就曾因此而被罢免。
在正面阐述圣贤之道的时候,讲官可用极委婉的言辞,在不妨碍尊严的条件下对皇帝作必要的规劝。
皇帝在经筵上可以提出问题,甚至说明他不同的观点,但是责问或指斥讲官,则属于失礼。
即使讲官准备不充分,讲辞前言不对后语,皇帝感到不快,也不能当场流露,而只能在事后间接提出。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附答案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语文(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19.5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和同行相比,郭开先生的________精神也是________的。
多年来,他不囿陈见,著述严谨,哪怕是一个脚注,一个标点,他都细加推敲,________,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A. 质疑当仁不让无微不至B. 置疑不遑多让无微不至C. 置疑当仁不让一丝不苟D. 质疑不遑多让一丝不苟2. 下列楹联与所吟咏的名胜古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此地似曾游,想当年列坐流觞未尝无我仙缘难逆料,问异日重来修禊能否逢君②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③杰阁重开,依然万里群峰小斯楼更上,犹觉千秋此地高④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A.①醉翁亭②岳阳楼③鹳雀楼④蓬莱阁B. ①兰亭②黄鹤楼③鹳雀楼④滕王阁C. ①醉翁亭②黄鹤楼③天一阁④滕王阁D. ①兰亭②岳阳楼③天一阁④蓬莱阁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月光洒满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脚下的绿茵和近旁的花草也披了月光,柔软无声地在她脚下延展。
①泛着皎洁的月光②承载着银色的光华③在那里荡漾④喷水池里的微波⑤远处枝叶扶疏的桂树⑥轻逸而静寂⑦烘出淡灰的影A. ④②⑥⑤⑦①③B. ⑤②⑦⑥⑦①③C. ⑤①⑦④②③⑥D. ④①③⑦⑤②⑥4. 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B. 送到江头惆怅尽,归时重上去时船。
C. 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D. 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考题视频讲解。
一、现代阅读(36分)(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宋代诗经学研究逐渐突破汉代诗经学束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南宋中期的朱熹是在诗经学理论和注解《诗经》两方面皆有创获的代表人物。
他对于《诗经》演进历程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审视历代诗经学者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自成一派,既上承汉代诗经学,又下启清代诗经学,还影响着现代诗经学。
朱子在诗经学研究方面较之前宋儒走得更远,真正突破了汉代诗经学的束缚。
他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对汉代诗经学和宋代诗经学中合理的部分加以吸收、为己所用;对不足之处则加以批评、为己镜鉴。
这与他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正相契合:汉儒长于训诂,于格物有助≈宋儒长于义理,于穷理有益。
同时,他亦能不断反思自己旧说之弊,最终去《小序》以言《诗经》,撰成今本《诗集传》并不断加以修正。
正是在这个扬弃过程中,朱子在义理的统摄下兼重训诂,合汉、宋之长加以综合而弥补其不足,从而形成自己的诗经学。
朱子以绍承孔、孟道统为己任,以格物穷理为方法论原则构建诗经学,重点体现在诗经学理论和治《诗》实践两个方面。
朱子在诗经学理论方面所获尤多,这与其治《诗》理念息息相关。
其治《诗》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破除汉代诗经权威,试图回归圣贤本意;二是遍采群言,加以熔铸综合后成为新篇,以揭明圣贤大道和天地自然之理;三是指导为人为学,以便于学者切己体察。
朱子的治《诗》,首先以《诗》为“经”,其次才兼顾其中的学特色。
朱子的治《诗》原则,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严别经、传,以《诗》言《诗》;二是由训诂以求义理,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三是简洁;四是多闻阙疑。
除了在诗经学理论方面的贡献外,朱子在治《诗》实践中,亦取得很大成就。
其治《诗》的最终成果,就是今本《诗集传》。
朱子能够完成诗经学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治《诗》方法的合理。
朱子在治《诗》时,重校勘和训诂,并在此基础上阐发义理,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确保义理阐发的信度和效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宋代诗经学游谈无根的局面。
朱子的知行观是以知先行后为前提的知行合一。
从这个角度看朱子的诗经学构建工作,他对前儒及自己的旧说中理论不足的认识属于“知”,是理论层面的;其《诗集传》《诗序辨说》等解《诗》实践属于“行”,是实践层面的。
朱子之所以成功创新诗经学,是因为他结合时代需要,回应现实诉求,在义理的统摄下改造旧理论以形成新理论,并积极施用到解《诗》实践中。
朱子构建诗经学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当下推动学术创新工作提供积极有效的借鉴。
(摘编自陈才《革故鼎新:朱子诗经学的构建》)1.下列关于原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宋朱熹突破汉代诗经学束缚,在诗经学理论和治《诗》实践方面均有较大成就。
B.朱熹不拘门户之见,以汉儒训诂之长格物,以宋儒义理之长穷理,才会有所建树。
.朱熹治《诗》,不信权威,严别经、传,以《诗》为“经”,以《诗》言《诗》,抓住根本。
D.朱熹对《诗》义理的阐发以校勘和训诂为基础,有根有据,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
2.下列对原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介绍宋代诗经学研究的状况,突出介绍了朱熹的贡献、研究特点及影响。
B.第二段引用,从扬弃他说、反思己说两个方面分析了朱熹能够有所建树的原因。
.第三至五段分析了朱熹在诗经学理论和台《诗》实践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
D.第六段总结了朱熹构建诗经学的成功经验及其对当下推动学术创新的借鉴意义。
3.根据原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熹成功构建诗经学并有所实践的原因是宋代诗经学研究突破束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B.朱子构建诗经学做到了知和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知而后行,以理论指导。
.朱子创新诗经学的经验在于在义理统摄下改造旧理论以形成新理论,并积极实践。
D.人学者对于研究对象的演进历程应该有深刻的认识,勿受众家干扰而坚持己见。
(二)实用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面临一些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玉村指出:一是有限度的财力投入和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评价和个体感受有差异;三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他建议,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得更快、更彻底一些。
“目前全科医生社会认同度不高,岗位吸引力弱。
基层全科医生更是人员少、工作强度大、待遇较低。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有利于全科医生队伍的壮大。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院长华树成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计委主任李娬日前明确表示,要进一步改革基层人才职称的评定办法,逐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待遇,实施一些像“县管乡用”这样的人才政策,促使人才在贫困地方、在基层能够留下,能够安心工作。
(摘编自班娟娟、向家莹《养老医疗改革再啃“硬骨头”,统筹上升到中央层面》)材料二在福州医保改革的18年里,2016年是个重要的年份。
2016年底,福州完成机构组建成立了市医保局和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实现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由一个机构统筹管理,形成了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
“18年,福州的参保人员从最初的8万余人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万人,服务对象猛增近80倍,但工作人员没有增加多少。
”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参保单位及参保人员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即可足不出户办理多项医保业务。
据悉,市医保局成立一年多,充分发挥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整合的优势,打出了诸多便民利民“组合拳”:实现参保职工在定点零售药店直接用手机描码支付;在全省率先出台持有居住证人员参加医保的新政,使更多在福州的外务工人员享受到医保政策的惠季;取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在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健康体检机构、口腔门诊部的结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摘编自李晖《医改18年:福州参保人员猛增近80倍,保障能力由弱变强》)材料三为了缓解看病难的现状,除了增加优质医疗资供给之外,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首先,快速实现医保全国联网,在人员流动如此频繁的今天,一些发达地区的优质医疗资自然更受患者青睐。
如果医保全国联通问题解决不了,不但增加了看病难的现状,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极度糟糕的诊疗体验,甚至带社会问题。
其次,要让分级诊疗能够真正实现,提升低级别医院的诊疗水平是关键,这就需要通过制度安排,在高级医护人员的评价体系中明确规定:要想考评合格或晋升必须在低级医院完成一个服务期才可以,并辅以适当的经济补偿;同时,加大低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定期进修也是快速提高水平的有效办法,只有双管齐下才可以快速改变低级医院的面貌。
当低级医院的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以后涌向大医院的人群自然会被分流。
这也是笔者建议大幅裁撤社区卫生中心与村卫生室的原因所在,节省下资用于提升低级别医院的质量才是关键。
否则,摊子铺得再大对于改变现状也是于事无补。
(摘编自李侠、孙丹阳、缪秋民《中国医疗资的分布结构与改革的突破口》)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刘玉村的观点,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更快、更彻底地进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是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难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B.笔者建议大幅裁撤社区卫生中心与村卫生室,用节省下的资提升低级别医院的质量,以使涌向大医院的人群得以分流。
.医保改革18年,福州参保人员从8万多人增加到600多万人,服务对象猛增了近80倍,工作人员却没有增加多少,队伍亟需壮大。
D.福州市医保局2016年成立,一年多,实行了手机支付、持有居住证人员可参加医保、取消个人医保账户支付限额等便民利民措施。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再次向一些难题发出挑战,对相关工作的统筹上升到中央层面,有利于医疗卫生领域的各种深层次问题的解决。
B.目前,基层全科医生缺少,贫困地方基层的医务人员待遇较低、工作强度大、升职空间有限,人们不愿留下,不愿意安心工作。
.福州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由一个机构统筹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整合的优势,使管理更加高效。
D.如果能解决医保全国联通问题,就可以使优质医疗资实现共享,从而缓解看病难的现状,给患者带优良诊疗体验疗,化解社会问题。
6.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三)学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题。
八月的梨李民那天,四方的姐了。
其实,四方的姐了,和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只是,四方是我们村的,四方是我最好的伙伴。
那天,四方的姐给四方家带一篮子酥梨。
其实,四方的姐带的酥梨和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那是给四方带的。
我只知道,四方的姐婆家在高庄。
高庄酥梨,在我们这个地方是很出名的。
我们这地方,只种庄稼,种麦子和玉米。
不知怎么的,庄稼就没长好过。
年年种,年年收,可是在我的记忆里,年年都吃不饱。
到了后我才知道,四方的姐了和四方的姐带的酥梨,都和我有关系。
就是那天傍晚,四方悄悄把我拉到村前的一个麦秸垛边,一转身,他手里就托起了一只像梦一样的酥梨。
虽然是傍晚,我还是能看清楚男P只酥梨椭圆的形状、好看的模样,当然,我也闻到了一股甜丝丝、香盈盈、酸溜留的气包。
四方用袖子擦了擦酥梨,递给我说:“你吃吧。
”我没有说话,摇摇头。
四方瞅了瞅四周,低声说:“你吃吧,我看着你吃完。
”我说:“等天黑透了,我再吃。
”四方是我最好的伙伴,我的话,他句句听。
于是,四方和我把一只酥梨埋在麦秸垛里,然后,我们拉拉钓,各回自己的家。
谁也不知道,就在我看到这只酥梨的那一刻,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四方的姐带的酥梨,我想送给我姐吃。
而且,我也有四方一样的想法,我要看着姐姐吃下这只酥梨。
是的,我姐也出嫁了。
我姐的婆家,就在离县城不远的郭庄,离我家,三十多里的路程。
当天晚上,我偷偷借了邻居秋生一双解放鞋。
穿上这双崭新的解放鞋,我就可以体面地去姐姐家了,而且,穿上解放鞋走起路虎虎生风,快呀。
只是,借解放鞋也让我付出了代价,我答应帮助秋生抄写三遍新学的课,另外要替他做三天的值日。
临走的时候,秋生还叮嘱我:“千万不能弄脏了解放鞋。
”第二天,我成了村里起得最早的人。
我用一个蛇皮袋,小心地把那只酥梨装进去,背在身后,顺着一条河堤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