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答案版(语文新高考)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2.在《〈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 "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II4.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曰〃••疋 _______ ,O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定义的句子曰”"At. _ ,__ 。

6.在《〈论语>十二章》中,"—”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任重”的原因是,"道远”的原因是"。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簧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簧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10.《〈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O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还要求君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3.《论语•泰伯》中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一“.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的效果。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多么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题目: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是很有风度的君子吗?”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答案:有子说:“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违背上级,这样的人很少见;不喜欢违背上级,却喜欢制造混乱的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注重根本,只有根本稳固才能有道义的生发。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答案:孔子说:“花言巧语、假装和善,很少是真正的仁义。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答案: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三件事:在为人处事时,是否忠实无欺?与朋友交往时,是否真诚可信?学习的东西是否能够传承并且应用?”5.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答案: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是追求吃饱,居住不是追求舒适安逸,在处理事务时要敏捷而谨慎,追求道德的完美,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好学者。

”6.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答案:孔子说:“君子如果不严肃认真,就不会有威严;学习如果不扎实,就不会有稳固的基础。

重视忠诚和诚信,没有比自己更优秀的朋友,犯错误时不怕改正。

”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孔子说:“看到有才德的人,要以他为目标努力追赶;看到不才德的人,要反省自己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

”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答案: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心胸狭隘。

”9.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答案:孔子说:“君子全面而不偏袒,小人偏袒而不全面。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重难点篇目《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重难点篇目《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原文再现——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12.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理解性默写精选——1.【重庆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

2.【2023年江苏南京六校高三上学期联考】《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最能体现孔子对真理、信仰等迫切而热烈的追求。

3.【2022年河南郑州荥阳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孔子在《论语》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论语>十二章》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①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②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③从心所欲: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

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④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

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⑤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⑥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

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⑦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⑧不舍昼夜:日夜不停。

⑨逝者如斯: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

⑩不堪其忧: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论语十二章》之新课标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之新课标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01《论语》十二章(一)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二)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三)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四)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七)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八)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十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十二)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理解性默写】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上语文《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含答案 (1)

七上语文《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含答案 (1)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1、论述要保持君子风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虚心好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缺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强调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感慨时光易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表述即使普通人也要有坚定志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各方宾客云集,正如《论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面对富贵(不义之财),孔子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2、《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学习周围人的长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15、新学期又开始了。

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论语》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人歧途,所以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7、当别人不理解白己时,不应该恼怒,要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______的修养。

2023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带答案)

2023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带答案)

2023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带答案)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第一章: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学习与修养的重要性,子曰:学习之后要及时巩固,不仅能获得知识的乐趣,而且能得到进步的快乐。

当朋友从远方来时,不仅令人愉悦,更是一种快乐。

面对不了解自己的人对自己的无知或无礼,能够保持心态稳定、不生气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

第二章: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答案:这一章是在讲述行政执政之道,子曰:一个贤良的政府要以德行为根本,就像北辰一样稳定、高尚而坚定地居于自己的位置上,其他众多星星也会围绕着它共同发光。

第三章:八佾篇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答案:这一章主要描述了八佾的舞蹈形式,子曰:八佾舞在宫庭中,是非常令人欣赏的,任何人都能够忍受吗?意思是说八佾舞的气势与美丽是无人能够拒绝和不忍受的。

第四章:里仁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答案:这一章中子曰:在自己的居住环境中热心助人是美德,如果不选择与善良人为伍,又如何能够真正了解和体会仁之美?第五章:公冶长篇子曰:公冶长可以作难与之进也,虽败,不败其义。

上善也。

答案:这一章中子曰:公冶长是可以与之争辩、交流的人,即使最后自己的观点不成立,也不会败坏他的正义品质。

这是最高尚的品质。

第六章:雍也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答案:这一章主要讲述了人的成长过程,子曰: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立下自己的志向,四十岁时不再迷惑,五十岁时认识到自己的天命,六十岁时不再偏听偏信,七十岁时能够自由行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越过所谓的界限。

第七章:述而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答案:这一章中子曰:传述而不创作,喜好相传古人的学问和智慧,我就像老彭一样,对于前人的学问怀有敬仰之情。

第八章:泰伯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含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和整理的言行录,包含了他的许多思想和对人性、道德以及社会治理的见解。

本文将对《论语》中的十二章进行理解性默写,并提供答案供读者参考。

第一章:学而篇君子不器。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智者乐人。

孔子认为所谓君子应当有德行而不仅仅是有才干和技艺。

他讲述了仁者、智者和仁智者各自的乐趣所在。

第二章:为政篇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强调,只有居于高位的人才能决策,下级只需遵循执行。

他还提到了政治家的胸怀和为人民着想的责任。

第三章:八佾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在这一章中谈论了他对于自己所行的舞礼“八佾”的兴趣和自豪感,同时也提到了相互理解与交流的重要性。

第四章:里仁篇有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孔子在这一章中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仅仅要言之有物,还要做到言行一致。

第五章:公冶长篇公冶长期跛,子贡曰:“师待之,而行违。

”公冶长行动不便,但依然受到孔子的尊敬。

孔子认为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的外貌或行动不便而轻视他。

第六章:雍也篇雍也之言曰:“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孔子强调一个良好的治理应当以公正为根本,而不应偏袒任何一方。

第七章:述而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竭泽而渔,唯君子是庐。

”孔子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君子应该把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光大。

第八章:泰伯篇文武之政,未如审乎?孔子对早期尧舜时代的治理方式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作为还需要更加审慎。

第九章:子罕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讨论了关于获取利益与遵循个人信念和道德的冲突,强调了仁和善良的重要性。

第十章:尧曰篇尧曰:“咨尔舜,言勉而行。

”孔子引用了尧和舜的典故,强调了领导者的言行一致性以及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答案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答案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1.孔子在论述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的重要性时说“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2.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了人与人相处时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4. “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用排比句式说明了学习《诗经》的重要意义。

5.孔子在强调诗的重要性时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6. 与“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相同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

“重”表现在“任以为己任”,“远”表现在“死而后已”。

8. 曾子说读书人有远大志向且意志坚定,原因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两句意思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1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强调了“仁”对于礼乐的重要性。

11.孔子认为君子不应满足于饮食的温饱和居住的安逸,而应该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才是真正的好学。

12.强调积土成山却停止的句子: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13.孔子对君子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14.孔子指出“克己复礼”的具体做法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5.强调懂得仁义之理可以舍弃生死的句子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16.提出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在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在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与别人的句子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9.曾子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说:读书人一定要意志坚定,因为他们任务艰巨且路途遥远。

新高考《论语》理解性默写题+答案

新高考《论语》理解性默写题+答案

新高考《论语》理解性默写题集+答案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与鸟兽草木之名。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 ?3.在《<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和“”。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附答案)答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者,所以德行、言语、形表也。

2)唐代诗人XXX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出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其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答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论语》中XXX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做事情不能心浮气躁,要有耐心和恒心。

答案】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1)唐代诗人XXX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_,一岁一枯荣。

”2)唐代诗人XXX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___________,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天上人间。

海上明月共潮生。

11.在《阿房宫赋》中,XXX揭露秦统治者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XXX草草封狼居XXX赢得仓皇北顾”两句表达。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描写XXX的儿子XXX带兵出征及其结果,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XXX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

12.在《阿房宫赋》中,XXX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XXX草草封狼居XXX赢得仓皇北顾”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在《离骚》中,用“芳与泽其杂糅兮(XXX),日出而XXX开,云归而岩穴暝”表达。

在《醉翁亭记》中,XXX用对偶句“窈窕之章,妙曼其妙”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13.在《钱塘湖春行》中,XXX描绘了早莺和XXX在春日里欢快忙碌的情景,紧接着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在《赤壁赋》中,XXX感受着江上微拂的清风,看着眼前平静的江面,不由得“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4.在XXX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了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论语》十二章高考古诗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高考古诗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高考古诗理解性默写1.【2019年课标Ⅲ卷】《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2018年课标Ⅰ卷】《论语·为政》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3.【2017年山东卷】《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与《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同样是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两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为政》中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7.孔子教导弟子仲由要懂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明智的道理。

8.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文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2.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13.文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表示到了天气最冷的时候,松柏依然挺拔、不落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14.文中以松柏为喻说明艰难困苦的环境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15.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的语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6.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7.一个积极上进的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就会主动向那人看齐;看到他人的不足,就会如《论语》中所说的“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那样认真反思自己。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多么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古诗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古诗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古诗文复习1•《论语》:三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表达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而感到喜悦的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J《饮酒》:蕴含着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的一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5.描述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山气_________6.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闲适恬静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________7•《使至塞上》:诗中,诗人以“蓬” “雁”自比,写出飘零抑郁之感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8.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9.《行路难》:表现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的诗句是:欲渡黄________10.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被重用的语句是:闲来垂乍__________11.表现对理想执著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长风 _______12•《望岳》:写远望之景,写出泰山清翠的山色连绵起伏,没有尽头:岱宗夫_______13.写近望之景,描写泰山神奇秀美、雄伟高峻: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4.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荡胸 __________15.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心胸气魄:会当凌纟 ________16•《钱塘湖春行》: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几处______17.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饱含无限辛酸回忆被贬经历,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9.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怀旧空吟闻笛赋,至修翻似烂柯人。

20.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沉舟侧田__________21.《登飞来峰》:表现作者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不畏扌__________22《渔家傲》: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浊酒__________23.写出塞外荒凉景象及战事尚未结束的语句:四面 ___________24.《水调歌头》:表达不堪月宫的孤寂清寒而依恋人间的句子: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5.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但愿人_________26.“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学生版+答案版一)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学生版+答案版一)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 ,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3.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4.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更为积极的角度来说是“,”。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 ?6.《论语》十二章,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 ,。

7.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

9.《论语》十二章中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10.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心情。

1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儒家修身养性的座右铭告诉我们,对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应该采取的正确看法是:“,”。

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 ?13.表现个人修养,为人态度的语句是:,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答案)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3.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为积极的角度来说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6.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理解性默写
2.(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学”与“思”二者关系的辩证论述,他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者在人的进步中均不可或缺,是不能被割裂的。

3.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态度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一书言近旨远,可谓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之魂,自汉代以来直是学童的必读之书。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面对东流逝水,慨叹时光匆匆、往者不可复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理解性默写·参考答案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