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茶花女》选曲《饮酒歌》教案》初中音乐粤教花城201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教案5220
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学音乐教案《饮酒歌》
![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学音乐教案《饮酒歌》](https://img.taocdn.com/s3/m/3e75d6f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3.png)
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学音乐教案《饮酒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歌曲的艺术魅力》中的《饮酒歌》。
该曲选自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歌剧选段。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背景介绍、音乐要素分析以及歌曲的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饮酒歌》的创作背景,认识威尔第及其歌剧作品。
2. 通过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3. 学会演唱《饮酒歌》,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音乐分析。
2. 教学重点:歌曲的背景介绍、音乐要素分析和演唱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
2. 学具:教材、歌词翻译、谱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讲述故事的形式介绍《茶花女》的剧情,引导学生关注《饮酒歌》在剧中的地位。
2. 歌曲背景介绍:介绍威尔第及其歌剧作品,分析《饮酒歌》在歌剧中的角色。
3. 音乐要素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分析其特点。
4. 演唱实践:(1)教师示范演唱《饮酒歌》,学生跟随学唱。
(2)分组练习,学生相互评价,教师指导。
(3)全班合唱,注意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5. 随堂练习: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剧选段,分析其音乐要素,并在课堂上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歌曲背景:威尔第、《茶花女》2. 音乐要素:旋律、节奏、和声3. 演唱技巧:气息、共鸣、情感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歌曲名称:《我亲爱的爸爸》音乐要素分析:旋律优美,节奏舒缓,和声丰富。
心得体会:通过分析这首歌曲,我更加了解了威尔第的音乐风格,感受到了歌剧的魅力。
2. 拓展作业:观看《茶花女》歌剧视频,选取一个角色进行扮演,体验歌剧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中的歌曲演唱技巧和音乐分析。
3. 教学过程中的演唱实践和随堂练习。
《饮酒歌》教学设计
![《饮酒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05bf7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9.png)
《饮酒歌》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饮酒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音乐感兴趣,了于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
2、能够感受、体验《饮酒歌》的音乐情绪,并能辨认变化着的`演唱形式。
二、教学重点:作者的生平与贡献、歌剧的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音乐家的流派风格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1、教师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歌剧《茶花女》简介
(2)作者简介
2、学科长组织小组讨论,本组同学各抒己见。
3、歌曲学唱:
具体实施:(1)整体聆听3-5遍。
在聆听过程中用"啦"音模唱。
(2)分段聆听(解决有难度的部分)
4.小组练习、分组展示(小组整体展示、多人展示、单人展示)
5、评价(各小组评价,评出优秀小组以掌声鼓励)
6、教师总结,布置下节课内容。
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
![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96b52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2.png)
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音乐教材第四单元《音乐与歌剧》中的《饮酒歌》。
该曲选自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是一首广为流传、充满欢乐的合唱曲。
教学内容包括:歌曲学唱、歌剧背景介绍、音乐欣赏及乐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感受歌剧音乐的魅力。
2. 学会唱《饮酒歌》,并掌握歌曲中的基本音乐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区的演唱技巧和节奏变化。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理解和歌剧背景介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黑板。
2. 学具:歌谱、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剧《茶花女》选段,引导学生感受歌剧音乐的独特魅力,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饮酒歌》。
2. 歌剧背景介绍:讲解威尔第及其歌剧《茶花女》的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
3. 歌曲学唱:(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歌词的准确性。
(2)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高音区、节奏变化等,进行专门指导和练习。
(3)分组练习,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演唱水平。
4.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乐理知识,如旋律走向、节奏变化等,并进行随堂练习。
5. 歌曲欣赏:欣赏专业演唱家的《饮酒歌》演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歌剧《茶花女》背景介绍2. 《饮酒歌》歌谱3. 歌曲中的乐理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饮酒歌》,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正确演唱歌曲,音准、节奏、歌词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课后欣赏威尔第的其他歌剧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2)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会等,锻炼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区的演唱技巧和节奏变化。
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
![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3bb7b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d.png)
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一、教学内容1. 了解歌剧《茶花女》的背景和故事情节;2. 学唱《饮酒歌》选段,分析其旋律特点;3. 解析《饮酒歌》歌词的含义,体验其情感表达;4. 观看《饮酒歌》的表演视频,分析其表演形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歌剧《茶花女》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2. 学会演唱《饮酒歌》选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3. 通过分析《饮酒歌》的歌词和旋律,使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剧《茶花女》背景和故事情节的理解;《饮酒歌》旋律和歌词的情感表达;2. 教学重点:学唱《饮酒歌》选段,分析其旋律特点;体验《饮酒歌》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歌剧《茶花女》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2. 新课内容:播放《饮酒歌》选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其旋律特点;学唱《饮酒歌》选段,分析其旋律和歌词;观看表演视频,分析表演形式;3. 例题讲解:分析《饮酒歌》中的音乐符号,讲解其意义;4. 随堂练习:学生分小组演唱《饮酒歌》选段,互相评价;六、板书设计1. 《饮酒歌》2. 内容:(1)歌剧《茶花女》背景及故事情节;(2)学唱《饮酒歌》选段;(3)分析《饮酒歌》的旋律特点;(4)体验《饮酒歌》的情感表达;(5)观看表演视频,分析表演形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饮酒歌》选段,并分析其旋律和歌词的情感表达;2. 答案: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下节课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其他歌剧选段,了解不同歌剧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安排;5. 作业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饮酒歌》作为歌剧《茶花女》中的经典选段,其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本身,还应涵盖歌剧背景、故事情节、旋律特点、歌词含义及表演形式。
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
![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2606c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7.png)
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饮酒歌》,使学生了解并欣赏到经典歌剧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提高声乐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旋律的掌握、歌词的理解和演唱技巧的运用。
难点:音乐风格的把握,以及在高音区的准确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投影仪、音乐乐谱。
2. 学具:乐谱、歌词本、录音机、耳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歌剧表演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歌剧的魅力。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歌剧吗?歌剧中有哪些元素?”2. 歌曲分析:讲解《饮酒歌》的旋律、歌词以及音乐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高潮部分,以及歌曲中的情感变化。
3. 演唱技巧指导:讲解如何正确演唱高音,以及呼吸、共鸣等方面的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练习,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 集体练习: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演唱《饮酒歌》。
5. 课堂展示:邀请部分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演唱《饮酒歌》。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饮酒歌》旋律线条、歌词、音乐风格、演唱技巧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饮酒歌》,并尝试用所学技巧进行演唱。
2. 答案:学生能熟练地演唱《饮酒歌》,并正确运用所学演唱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饮酒歌》的学习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歌剧演员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歌剧表演;组织学生参观歌剧表演,增强他们对歌剧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歌曲分析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1. 歌曲的旋律特点:歌曲采用了大调式,旋律线条流畅,具有明显的起伏感。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旋律的高潮部分,以及旋律中的跳进和级进等元素。
2. 歌词的理解:歌词描述了人们在饮酒过程中,欢歌笑语、畅谈人生百态的场景。
2024年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
![2024年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97a1b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a.png)
2024年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音乐教材第四单元《音乐与戏剧》中的《饮酒歌》。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歌剧的基本知识,欣赏威尔第的《饮酒歌》,学习歌曲的背景、剧情和音乐特点;学唱《饮酒歌》选段,体验歌剧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歌剧的基本知识,认识威尔第及其代表作品《饮酒歌》。
2. 通过欣赏和分析《饮酒歌》,提高学生对歌剧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学会演唱《饮酒歌》选段,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剧音乐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饮酒歌》的背景、剧情、音乐分析以及学唱选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歌词卡片。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歌剧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歌剧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剧基本知识介绍(10分钟):讲解歌剧的起源、发展及分类,引出威尔第及其代表作品《饮酒歌》。
3. 欣赏《饮酒歌》(15分钟):播放《饮酒歌》选段,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剧情、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4. 歌曲分析(10分钟):分析《饮酒歌》的曲式结构、旋律走向、节奏变化等。
5. 学唱《饮酒歌》选段(10分钟):分小组进行学唱,教师逐句指导,学生跟唱。
六、板书设计1. 歌剧基本知识2. 威尔第与《饮酒歌》3. 歌曲分析曲式结构旋律走向节奏变化4. 学唱《饮酒歌》选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饮酒歌》选段,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无标准答案,以学生实际表现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看其他歌剧作品,了解不同时期的歌剧特点,提高音乐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歌剧表演活动,锻炼舞台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与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结合教材,突出歌剧《饮酒歌》的经典性。
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
![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df9fd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f.png)
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音乐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歌剧》中的《饮酒歌》。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歌剧的基本知识,欣赏歌剧《茶花女》选段《饮酒歌》,学习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演唱技巧,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歌剧的基本构成和表现手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学会欣赏《饮酒歌》,并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提高歌唱技巧。
3. 通过对《饮酒歌》的欣赏与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旋律的掌握、演唱技巧的提高、音乐特点的分析。
教学重点:歌剧《茶花女》选段《饮酒歌》的欣赏、演唱和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歌剧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饮酒歌》。
2. 欣赏歌曲:播放《饮酒歌》选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了解歌曲的背景。
3. 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演唱技巧,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
4. 学唱歌曲: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演唱技巧。
5. 随堂练习: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评价,提高歌唱水平。
六、板书设计1. 歌剧《茶花女》选段《饮酒歌》2. 旋律特点:欢快、激昂3. 歌词特点:生动、形象4. 演唱技巧:气息控制、音准把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饮酒歌》,并分析其音乐特点。
2. 答案要求: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正确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看歌剧《茶花女》的其他选段,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学生的随堂练习与评价6.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与清晰度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要求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解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联系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e9d3e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6.png)
《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三章“歌声与微笑”,第二节《饮酒歌》。
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饮酒歌》的歌词、旋律、节奏;了解歌曲背景及意义;掌握歌曲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饮酒歌》的歌词、旋律、节奏,能够熟练演唱。
2. 了解《饮酒歌》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快速节奏。
2. 教学重点:歌词的发音、旋律的掌握和节奏的准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PPT。
2. 学具:歌词单、钢琴谱、学习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与《饮酒歌》相关的影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歌曲背景,讲解歌词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情感表达。
3. 歌曲学习:a. 分组学习歌词,纠正发音。
b.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c. 分段练习,重点指导高音和快速节奏部分。
d.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
b. 教师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饮酒歌》2. 歌曲背景:意大利歌剧《茶花女》选段,表现欢乐、悲伤、激情等情感。
3. 歌词重点:发音、旋律、节奏。
4. 演唱技巧:高音、快速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饮酒歌》,录制视频。
2. 答案要求:准确掌握歌词、旋律、节奏,情感表达到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意大利歌剧《茶花女》,深入了解《饮酒歌》的文化背景,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快速节奏。
补充说明:高音部分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应耐心指导,从气息控制、发声技巧等方面帮助学生逐步克服高音难题。
快速节奏部分,可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节奏韵律,逐步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歌剧《茶花女》选曲《饮酒歌》教案》初中音乐粤教花城201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教案5220
![《歌剧《茶花女》选曲《饮酒歌》教案》初中音乐粤教花城201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教案5220](https://img.taocdn.com/s3/m/8788266aa417866fb84a8ec1.png)
歌剧《茶花女》选曲《饮酒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在感知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2、能够有意识地体验音乐《饮酒歌》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体验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简要描述;3、通过听赏音乐分辨不同的体裁与形式,感知音乐的结构,了解什么是歌剧以及重唱、合唱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4、熟悉《饮酒歌》旋律并能随乐哼唱,知道音乐主题并能说出曲名和作者;5、通过艺术作品,能够简单比较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在表现材料和表现特点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学情分析在学法指导中,我的每一个问题都建立于学生已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
学生的学习中,我充分利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一理念,让学生对《饮酒歌》进行了完整而充分的听赏,从《饮酒歌》的轻音乐、歌剧音乐到歌剧片段7次不同任务的听赏,让学生就像侦探一样层层剥开歌剧《茶花女》第一幕《饮酒歌》的面纱。
通过节拍、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到演唱形式的感知、强化、辨析、探究、哼唱体会,让学生每次都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经验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从而建构对歌剧《饮酒歌》的了解,实现了解歌剧是一种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创设学习氛围、营造知识情境,师生互动探究,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主动获得知识的建构也显得尤为重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有意识的体验《饮酒歌》通过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简要描述其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2、随乐哼唱《饮酒歌》体验其情感;教学难点:1、听辨出不同的音乐演唱形式以及它们在《饮酒歌》及歌剧中的作用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一、初听轻音乐旋律《饮酒歌》1、课间播放《饮酒歌》轻音乐,为上课做准备;(渲染气氛,熟悉旋律)2、听旋律:(1)旋律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2)出示图片,学生选择音乐与哪张图片的内容比较贴近,并说说为什么?(联系学生在八年级所学到的音乐与场景等相关文化的知识对音乐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3)学生讨论并发言——引导学生从节拍、节奏和旋律的舞蹈性方面进行分析;复习三拍子节奏,拍掌打节奏。
饮酒歌教案
![饮酒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f7112976c66137ee06192f.png)
一、新课导入——浪漫主义音乐
先欣赏一段古典音乐(复习旧知识),然后再欣赏一段浪漫主义音乐。
1.复习古典音乐特点及代表人物(学生欣赏音乐后回答,教师评价)。
2.学习浪漫主义音乐:
①欣赏一段浪漫主义音乐,学生谈感受,教师评价并讲述浪漫主义音乐;
②了解其概念、特点及代表人物;
③代表人物图像运用投影播放,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人物的印象。
欣赏《饮酒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威尔第的生平及贡献。
2.情感目标:能够感受《饮酒歌》的音乐情节,并能辨认演唱形式。3.能力目标:领悟《看天下穷苦人民都解放》的情节内容,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感受三个“娘啊!儿死后??”在歌唱的艺术处理上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的贡献、歌剧的故事情节
4、学生交流聆听后的感受。
5、教师补充:出示作品分析,同时播放音乐片段。第一段:抒情的慢板,音调深沉婉转,表达了韩英对母亲的深厚感情。第二段:叙述性的慢板,唱出了韩英对苦难身世的回忆。
第三段:速度突增快一倍,快板,强烈地控诉了彭霸天对韩英父母的迫害。第四段:快板,昂扬、明朗、有力,表现了共产党来后??第五段:较快,奔放,是合唱段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
师:播放的是——歌剧,并概括学生所回答出现的音乐形式,引导学生集体总结出歌剧的概念。
(一)出示出以下内容:
什么是歌剧(0pera)——由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中以歌唱为主。师:歌剧起源于l6世纪末的意大利。
出示:(采用连线的形式)
歌剧——(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
音乐部分——(独唱、重唱、合唱、管弦乐)
《饮酒歌》教案
![《饮酒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cca43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8.png)
《饮酒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歌唱祖国”,第一课时“意大利歌曲《饮酒歌》”。
歌曲《饮酒歌》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茶花女》中的选段,歌曲采用四二拍,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意大利歌曲《饮酒歌》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意大利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饮酒歌》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掌握。
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准确演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投影仪、音响设备、乐谱。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关于《茶花女》的故事情节短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欣赏:播放《饮酒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 乐谱分析: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要素。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练习歌曲的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
5. 合练:将两个小组合并,整体练习歌曲,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6. 表演展示:学生分组或整体演唱歌曲,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饮酒歌》2. 作曲家:威尔第3. 歌剧:《茶花女》4. 歌曲风格:意大利5. 歌曲结构:ABCD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饮酒歌》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正确演唱歌曲。
2. 作业题目:分析《饮酒歌》的节奏和旋律特点答案:学生用文字描述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 作业题目:查找关于《茶花女》的资料答案:学生整理并呈现关于《茶花女》的资料,包括故事情节、角色介绍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饮酒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意大利音乐的风格和特点,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饮酒歌》教案
![《饮酒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e1bb3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2.png)
《饮酒歌》教案教案:《饮酒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经典歌剧《饮酒歌》。
这首歌曲选自歌剧第一幕,是主人公阿尔弗雷多和女友索菲亚在饮酒欢庆时所唱。
歌曲采用四二拍,节奏欢快,旋律优美。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饮酒歌》的背景及意义。
2.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演唱技巧表现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歌曲中的跳音、连音及音准的把握。
2. 重点:歌词的理解和演唱技巧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教学课件、音响设备。
2. 学具:乐谱、歌词卡片、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剧《饮酒歌》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 讲解:介绍歌剧《饮酒歌》的背景及意义,讲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示范: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强调跳音、连音及音准的把握。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演唱,纠正发音和音准上的错误。
5. 表演:学生分组演唱,进行表演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饮酒歌》2. 作曲家:威尔第3. 歌剧:茶花女4. 角色:阿尔弗雷多、索菲亚5. 节奏:四二拍6. 旋律:欢快、优美七、作业设计1. 熟唱《饮酒歌》歌词。
2. 分析歌曲中的跳音、连音及音准,并在练习中加以注意。
3. 观看歌剧《茶花女》的完整演出,加深对歌曲背景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欣赏其他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剧作品,了解更多歌剧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饮酒歌》这首歌曲选自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经典歌剧《茶花女》。
歌剧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通过歌曲可以让学生了解意大利歌剧的魅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背景知识、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饮酒歌》的背景及意义。
2.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演唱技巧表现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歌曲中的跳音、连音及音准的把握。
湘艺版初中音乐 饮酒歌 教学设计
![湘艺版初中音乐 饮酒歌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120acf49649b6648d747b3.png)
饮酒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歌剧,并知道如何欣赏歌剧,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2.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音乐感兴趣,学习了解与歌剧有关的音乐文化,3.学习歌剧《茶花女》并哼唱《饮酒歌》主题旋律,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2学情分析我校九年级的学生以前没有上过音乐课,所以在音乐方面没有基础,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有很大难度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如何欣赏歌剧。
教学难点:用美声唱法唱主旋律。
4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歌剧,或者知道哪些歌剧选段答:《洪湖水浪打浪》《红梅赞》《绣红旗》……师:其实歌剧和咱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不信你看(播放两段广告,1周杰伦《今夜无人入眠》2《哈巴涅拉舞曲》,并分别进行介绍。
)师:其实不仅广告,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等都有用到歌剧选段。
接下来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闭眼仔细听,二组看老师表演《我亲爱的爸爸》问:这首歌是深情的、歌颂的还是痛苦的。
教师带上表演演唱。
先问一组再问二组,最后老师介绍《我亲爱的爸爸》小结:在同样听不懂歌词的情况下,看了老师表演的二组比闭着眼睛听的一组感受更准确一点,那么我们可以在这里总结如何欣赏歌剧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二、听,三、了解歌词讲授新课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剧种,有歌剧、舞台剧、戏剧、电视剧、舞剧等等,那么歌剧是什么呢?可以从字面上理解。
生:歌剧就是用唱歌表达的戏剧师:歌剧opera: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
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师:了解了歌剧。
我们再接着来学习如何欣赏歌剧,请同学们看这个视频,看看,在听、看、了解歌词的前提下,我们还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
(播放《饮酒歌》)师问:演员用的是什么唱法?他们在唱什么,为什么而歌唱?复听一边,请同学们分别从时间、事件、人物、地点中找出有效信息。
饮酒歌初中教案
![饮酒歌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3ecf6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2.png)
饮酒歌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饮酒歌》这首歌曲,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饮酒歌》,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创作和表现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学会《饮酒歌》的旋律和歌词。
2.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节奏。
2. 如何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饮酒的文化和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饮酒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二、教学歌曲(15分钟)1. 教师播放《饮酒歌》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
4.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歌曲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音乐特点。
2. 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一些音乐术语和技巧。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饮酒歌》编配伴奏。
2.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段与歌曲相匹配的舞蹈或表演。
3. 各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欣赏。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饮酒歌》,提高演唱水平。
2.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似的歌曲,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学唱、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欣赏《饮酒歌》这首歌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同时,本教案还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总体来说,本教案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丰富多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马恩花《饮酒歌》教学设计
![马恩花《饮酒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57e22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5d.png)
《我是城里大忙人》《饮酒歌》一、教学内容:《饮酒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二、教材出处: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魅力歌剧课型:欣赏课时:一课时(45分钟)三、教材分析:《饮酒歌》是歌剧《茶花女》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首歌曲。
1853年初,威尔第根据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创作歌剧,同年6月在威尼斯演出。
歌曲《饮酒歌》为降B 大调,3/8拍,单三部曲式结构。
《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是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一首抒情曲,C大调,6/8拍,急速的快板。
这部歌剧是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将《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实行改写而成。
四、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边远校。
这里生源差,学生的文化素养较低,没有音乐特长生。
他们喜欢、爱唱的都是社会上流传较广的流行歌曲。
对于歌剧,尤其是外国歌剧知之甚少。
本课是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的设计。
五、教学目标:1 通过歌剧欣赏激发学生欣赏歌剧的兴趣,并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歌剧音乐。
2 通过聆听、欣赏《饮酒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比较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3 了解相关歌剧的音乐文化,了解威尔第和罗西尼的生平及贡献。
提升学生赏析水平,培养学生审美水平。
六、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两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难点: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七、设计思路:本课学习内容是欣赏两部歌剧作品中的两首歌曲《饮酒歌》和《我是城里的大忙人》。
课标中提出,欣赏教学应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聆听为主。
所以,本课欣赏两首歌曲,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多次聆听。
课标中还重点强调了,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
教学过程中,我大多采用教师引导、设问,学生聆听、感受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本课歌剧的学习,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到相关歌剧知识,了解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故事内容、作者生平及贡献等。
重点是通过两首歌曲欣赏,感受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体验歌剧音乐在塑造音乐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2024年《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2024年《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e8244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6.png)
2024年《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的第四章第一节《歌曲欣赏与演唱》。
详细内容包括《饮酒歌》的歌词分析、旋律学唱、节奏练习及乐曲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饮酒歌》的歌词、旋律及节奏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通过学习《饮酒歌》,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及复杂的节奏。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及节奏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与传统节日饮酒相关的习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饮酒歌》。
2. 新课内容:(1)教师播放《饮酒歌》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及节奏,并进行学唱。
(3)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旋律、歌词及节奏的练习,互相指导、纠正。
(4)教师选取学生代表进行示范演唱,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导。
3.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高音部分、复杂节奏,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跟随伴奏演唱《饮酒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饮酒歌》2. 内容:(1)歌词(2)旋律(3)节奏(4)乐曲背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饮酒歌》的歌词、旋律及节奏,进行演唱练习。
2.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与传统节日相关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及复杂的节奏。
2. 例题讲解: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3. 教学过程:分组练习及学生代表示范演唱。
2024年度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x
![2024年度九年级音乐魅力歌剧《饮酒歌》教案x](https://img.taocdn.com/s3/m/3a753e0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f.png)
管乐器的演奏技巧
学习长笛、双簧管、单簧管等管乐器 的演奏技巧,包括呼吸控制、嘴唇形 状和吹奏方法等。
2024/3/23
10
03
歌剧《饮酒歌》赏析
2024/3/23
11
剧情梗概与角色分析
剧情梗概
歌剧《饮酒歌》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 、欲望和命运的故事。在剧中,主要 角色通过歌唱和表演展现了他们内心 的情感和冲突。
在排练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 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 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2024/3/23
21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
通过分组合作和排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意识 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氛围。
,以展现自信和专业素养。
表演动作
根据歌曲内容和情感变化,设计 适当的表演动作。动作应简洁明 了,与歌曲内容相协调,避免过
多的夸张和繁琐。
与观众互动
鼓励学生与观众建立良好的互动 关系,通过眼神交流、微笑等方 式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同时,提 醒学生注意观众的反应,及时调
整自己的表演状态。
2024/3/23
学生的演唱声音清晰、洪亮, 能够很好地掌控气息和音准。
24
互评、自评及教师点评
互评
学生之间能够相互欣赏、相互鼓 励,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促
进共同进步。
2024/3/23
自评
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演唱表 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 今后的学习制定明确的目标。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表现给予充分肯 定,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 供具体的指导建议,鼓励学生继续 努力。
《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3d663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a.png)
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咏史爱国的师傅梁鸿的感人事迹;2.了解作曲者冼星海及该曲的歌词、篇章结构特点、曲式形式、音乐特点、曲调抒情及粤式情感等方面知识;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与欣赏能力;4.通过欣赏和演唱,增强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作曲者冼星海及该曲的歌词、篇章结构特点、曲式形式、音乐特点、曲调抒情及粤式情感等方面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的音乐审美与欣赏能力培养。
三、教学内容1.音乐:《饮酒歌》2.歌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听着酒家里的钢琴声,拍着手边的故事内容,那个人他喝了很多多少,才能够说出这么多的话。
四、教学方法1.示范演唱法: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模仿演唱,以熟悉曲子的整个情感及细节之处并体验乐曲的魅力。
2.比较分析法:教师可安排不同版本音乐盘各带一段进行学习和比较,既有助于弥补自身的欠缺,又能激发学生之间的积极性。
3.朗读合唱法:先让整班学生看一遍歌曲中每个字的发音、字形及意义,再进行分组并分段让学生对每句歌词进行朗读和合唱。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1.首先播放该曲音频,由学生仔细听歌,并自主观察整首歌曲的体裁、形式、特点等。
2.教师对该曲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指导学生聚焦到音乐、歌曲节奏、音律及节拍上。
3.学生对歌曲进行朗读仿唱跟随教师一起演唱。
第二节1.进行比较分析法,播放组曲筷子兄弟与九球天后两组不同版本音乐盘,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比较和分析。
2.通过听几遍,让学生认真品味和感受曲调和情感,在学生体验到不同语言风格的同时提高其音乐欣赏水平。
第三节1.朗读合唱法,让学生分组合唱,并针对一些发音不准或者比较困难的词语进行重点练习。
2.学生进行分组排练,各小组准备了便进行整体演力。
同时,教师巡视班级各组,做好现场音乐指导,提高音乐水平。
《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833a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4.png)
《饮酒歌》-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广府文化及其音乐特色2.了解《饮酒歌》的传统来源、演唱方式、音乐风格3.能听懂节奏、旋律和歌词,并进行正确唱法练习4.能够掌握合唱表演技巧,合理安排队形和动作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广府音乐文化及《饮酒歌》的特色;演唱技巧的练习2.教学难点:合唱表演技巧的掌握;和谐唱调的练习三、教学工具1.黑板/白板2.讲解PPT3.播放器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在课堂前,教师准备了一些有关广府文化和音乐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有什么感受。
然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广府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位置。
之后,引出《饮酒歌》的音乐和文化背景。
2.学习歌曲核心首先,通过播放完整版《饮酒歌》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这首歌曲的整体风格。
然后,逐字和逐句地讲解歌曲的原意和歌词的特点。
接着,要求全体同学一起大声唱出歌曲的第一句,“少年听我一言语,莫贪酒且顶事。
”并对该句的歌曲节拍进行讲解和练习。
教师结合PPT展示关于《饮酒歌》的音乐历史和歌词来源,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这首歌曲。
3.节奏和旋律的讲解及练习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跟随练习,逐步深入地介绍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并要求学生掌握歌曲的四拍子节奏和旋律的音高变化。
接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合唱表演,加深认识歌曲的音乐语言。
4.合唱表演和练习通过教师对节奏、音高、节拍的指导和训练,学生逐渐掌握了歌曲的整体节奏、旋律和情感。
接着,要求学生进行小组练习,掌握好歌曲的和声唱法。
最后,安排学生进行班级合唱表演,让全班同学欣赏《饮酒歌》的表演效果。
五、教学反思《饮酒歌》是一首代表性的广府音乐作品,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喜爱的民间音乐。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广府文化,深度解析歌曲的词、曲、意,让学生充分体现出广府文化和音乐之美。
同时,通过歌曲的学习和表演,让学生锻炼了掌握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了社交表达、团队合作和自信心等方面的人文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和内容的安排组织,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体会和掌握了广府文化的风貌和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剧《茶花女》选曲《饮酒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在感知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2、能够有意识地体验音乐《饮酒歌》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体验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简要描述;3、通过听赏音乐分辨不同的体裁与形式,感知音乐的结构,了解什么是歌剧以及重唱、合唱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4、熟悉《饮酒歌》旋律并能随乐哼唱,知道音乐主题并能说出曲名和作者;5、通过艺术作品,能够简单比较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在表现材料和表现特点方面的相同与不同。
学情分析在学法指导中,我的每一个问题都建立于学生已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
学生的学习中,我充分利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一理念,让学生对《饮酒歌》进行了完整而充分的听赏,从《饮酒歌》的轻音乐、歌剧音乐到歌剧片段7次不同任务的听赏,让学生就像侦探一样层层剥开歌剧《茶花女》第一幕《饮酒歌》的面纱。
通过节拍、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到演唱形式的感知、强化、辨析、探究、哼唱体会,让学生每次都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经验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从而建构对歌剧《饮酒歌》的了解,实现了解歌剧是一种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创设学习氛围、营造知识情境,师生互动探究,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主动获得知识的建构也显得尤为重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有意识的体验《饮酒歌》通过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简要描述其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2、随乐哼唱《饮酒歌》体验其情感;教学难点:1、听辨出不同的音乐演唱形式以及它们在《饮酒歌》及歌剧中的作用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一、初听轻音乐旋律《饮酒歌》1、课间播放《饮酒歌》轻音乐,为上课做准备;(渲染气氛,熟悉旋律)2、听旋律:(1)旋律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2)出示图片,学生选择音乐与哪张图片的内容比较贴近,并说说为什么?(联系学生在八年级所学到的音乐与场景等相关文化的知识对音乐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3)学生讨论并发言——引导学生从节拍、节奏和旋律的舞蹈性方面进行分析;复习三拍子节奏,拍掌打节奏。
(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旋律进行分析;拍节奏体会3拍子旋律的舞蹈性,并为后面的演唱在节奏上做准备)3、引出课题——教师简介《饮酒歌》同学们分析很仔细,这首旋律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的《饮酒歌》,它是一首降B大调3/8拍子的旋律;是一首以单二部曲式为基础的分节歌,具有轻快的圆舞曲节奏,明朗的大调色彩,旋律轻松而典雅。
(简介歌曲,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同时为学生刚才的分析做出正确的解答;简介似乎就是一个引子,为学生进一步欣赏该旋律做知识铺垫)当然,每首动听的旋律后面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讲授】故事简介——《茶花女》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曾著有一本名为《茶花女》的作品。
书中讲述了巴黎上流社会名妓薇尔丽塔为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与其同居。
但是乔治.阿芒却激烈反对,强迫薇尔丽塔与他的儿子断绝来往。
她为了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决定牺牲自己,重返风月场。
后来,乔治.阿芒良心发现,把真情告诉了儿子。
但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尔丽塔身边时,她已卧床不起,奄奄一息。
不久,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
刚才我们所听到的旋律就是女主人公薇尔丽塔久病初愈,在家里举行宴会,青年阿尔弗莱德被朋友带来赴宴。
在薇尔丽塔生病的时候,许多有钱的朋友都远离他,只有一个她素不相识的青年每天暗地里给她送花,探问病情。
薇尔丽塔十分感动,这时,经朋友介绍,她才知道那位送花人就是眼前这个青年,当然十分高兴。
席间,阿尔弗莱德应大家邀请,唱了这首《饮酒歌》。
【活动】再听《饮酒歌》演唱版1、你从音乐中听到有哪些人在演唱?都有哪些演唱形式?(听辨音乐中的演唱形式,为歌剧音乐构成要素中声乐部分知识的了解做准备)2、学生聆听并回答;——独唱、对唱、重唱、合唱3、教师就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知识渗透:(着重讲解易混淆的重唱和合唱)(为后面分辨演唱形式,了解重唱和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做知识准备)(1)重唱是指两个以上的歌唱者按各自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形式;按参加的人数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二重唱——即同一旋律由不同音色各唱一次,然后再以结合的音色唱一次。
(2)合唱是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
合唱可分为同声和混声合唱两类。
【活动】欣赏二重唱部分1、欣赏,辨析其演唱方式,并说说为什么?(巩固对重唱这一演唱形式的理解)(1)二重唱——即同一旋律由不同音色各唱一次,然后再以结合的音色唱一次。
(2)本选段不但是二重唱,还是男女混声二重唱。
2、在男女二重唱旋律中,你体会到男女主人公分别传递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并回答。
(1)在阿尔弗莱德的单独演唱中,表现出阿尔弗莱德借酒抒情,对真诚爱情的赞美与渴望,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他为青春、为美好的爱情干杯。
在歌声里,他向薇尔丽塔表示了爱慕之心;(旋律呈平稳上升趋势,显示出他的真诚与渴望)(2)在薇尔丽塔的单独演唱中,她在祝酒时巧妙地作出回答。
(旋律略显跳跃,轻松而愉悦)3、你觉得薇尔丽塔接受了阿尔弗拉德的爱情吗?为什么?男女对唱,有唱有和,情绪更加热烈,演唱显得悠扬欢快,旋律轻快,表达了他们互相爱慕的心情。
4、你觉得男女二重唱在旋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并回答分别叙述事情,表达情感;每个演员根据所扮演的角色对具体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唱词也往往不同。
5、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也来感受感受(播放二重唱部分旋律,出示旋律)——男生随阿尔弗莱德哼唱la,女生随薇尔丽塔哼唱lu。
【活动】欣赏合唱部分1、在重唱之后,紧接着是什么演唱形式出现了?阿尔弗莱德与薇尔丽塔和客人们一起合唱,接欢乐的尾声结束。
2、合唱在这里起着什么作用?合唱是歌剧中群众角色所演唱的声乐曲,它往往能够造成戏剧的高潮,烘托出宏伟热烈的气氛【活动】欣赏歌剧《茶花女》第一幕《饮酒歌》1、同学们故事的发展是和我们刚才的分析一样吗?接下来咱们一起欣赏歌剧《茶花女》第一幕《饮酒歌》2、你觉得歌剧除了融入了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外,还融入了哪些艺术形式呢?戏剧、场景、服饰、表情等,为歌剧增添了什么样的效果?(歌剧片段欣赏后,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为后面总结歌剧的概念做铺垫。
)3、教师归纳小结歌剧是一种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音乐在歌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演员必须具备歌唱和表演的才能,依据剧本和作曲家谱写的唱段来塑造人物形象。
【练习】亲身体验歌剧演唱再赏歌剧《茶花女》第一幕《饮酒歌》1、分角色表演:男女同学分别在重唱部分,用la和lu有感情的演唱,也可用拍三拍子节奏的方式伴奏。
(几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充分考虑不同基础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每位学生通过学习都有所得,让课堂成为他们自己的课堂)2、在结束部分,同学们有没有听到现场观众给予的掌声?为什么要在这给予掌声呢?(生答:)观众在欣赏完一首咏叹调后给予掌声是欣赏歌剧的一种礼仪。
(咏叹调的提出,为学生下一节歌剧课程的深入学习做准备)3、教师小结:男女混声二重唱中演唱者激情有力的嗓音,令人的心灵感到震撼;这首歌曲写得十分精彩,3/8拍的旋律,轻快的圆舞曲节奏,明朗的大调色彩,即使是只听过一遍,也会产生较深刻的印象。
它是外国歌剧选曲里最为人们熟悉的曲调,也是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是我国舞台上演唱得最多的一首外国歌剧曲目——威尔第的《茶花女》之《饮酒歌》歌剧《茶花女》选曲《饮酒歌》课时设计课堂实录歌剧《茶花女》选曲《饮酒歌》第一学时教学活动【导入】一、初听轻音乐旋律《饮酒歌》1、课间播放《饮酒歌》轻音乐,为上课做准备;(渲染气氛,熟悉旋律)2、听旋律:(1)旋律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2)出示图片,学生选择音乐与哪张图片的内容比较贴近,并说说为什么?(联系学生在八年级所学到的音乐与场景等相关文化的知识对音乐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3)学生讨论并发言——引导学生从节拍、节奏和旋律的舞蹈性方面进行分析;复习三拍子节奏,拍掌打节奏。
(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旋律进行分析;拍节奏体会3拍子旋律的舞蹈性,并为后面的演唱在节奏上做准备)3、引出课题——教师简介《饮酒歌》同学们分析很仔细,这首旋律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的《饮酒歌》,它是一首降B大调3/8拍子的旋律;是一首以单二部曲式为基础的分节歌,具有轻快的圆舞曲节奏,明朗的大调色彩,旋律轻松而典雅。
(简介歌曲,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同时为学生刚才的分析做出正确的解答;简介似乎就是一个引子,为学生进一步欣赏该旋律做知识铺垫)当然,每首动听的旋律后面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讲授】故事简介——《茶花女》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曾著有一本名为《茶花女》的作品。
书中讲述了巴黎上流社会名妓薇尔丽塔为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动,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与其同居。
但是乔治.阿芒却激烈反对,强迫薇尔丽塔与他的儿子断绝来往。
她为了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决定牺牲自己,重返风月场。
后来,乔治.阿芒良心发现,把真情告诉了儿子。
但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尔丽塔身边时,她已卧床不起,奄奄一息。
不久,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
刚才我们所听到的旋律就是女主人公薇尔丽塔久病初愈,在家里举行宴会,青年阿尔弗莱德被朋友带来赴宴。
在薇尔丽塔生病的时候,许多有钱的朋友都远离他,只有一个她素不相识的青年每天暗地里给她送花,探问病情。
薇尔丽塔十分感动,这时,经朋友介绍,她才知道那位送花人就是眼前这个青年,当然十分高兴。
席间,阿尔弗莱德应大家邀请,唱了这首《饮酒歌》。
【活动】再听《饮酒歌》演唱版1、你从音乐中听到有哪些人在演唱?都有哪些演唱形式?(听辨音乐中的演唱形式,为歌剧音乐构成要素中声乐部分知识的了解做准备)2、学生聆听并回答;——独唱、对唱、重唱、合唱3、教师就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知识渗透:(着重讲解易混淆的重唱和合唱)(为后面分辨演唱形式,了解重唱和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做知识准备)(1)重唱是指两个以上的歌唱者按各自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形式;按参加的人数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二重唱——即同一旋律由不同音色各唱一次,然后再以结合的音色唱一次。
(2)合唱是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
合唱可分为同声和混声合唱两类。
【活动】欣赏二重唱部分1、欣赏,辨析其演唱方式,并说说为什么?(巩固对重唱这一演唱形式的理解)(1)二重唱——即同一旋律由不同音色各唱一次,然后再以结合的音色唱一次。
(2)本选段不但是二重唱,还是男女混声二重唱。
2、在男女二重唱旋律中,你体会到男女主人公分别传递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并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