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P86-87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哪三个阶段?P90-91

(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从古代——19世纪上半叶。(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社会心理学形成的标志: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的出版。

此阶段,社会心理学形成的三大理论来源:

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研究民族文化,即语言、神话等

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塔尔德和黎朋:暗示和模仿的理论

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麦独孤:认为人有12种本能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年代——现在。

此阶段,社会心理学有三种研究角度:

A、实验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奥尔波特,1924年,《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B、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乔治米德,符

号互动论

C、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P90

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的出版。

4、为社会心理学诞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理论是哪些?P90-91

社会心理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P91

1924年,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确立。

6、什么是社会认知?它有哪些特点?P100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特点:(1)直接性(2)整体性(3)选择性(4)防御性(5)惯性

7、社会认知有哪些途径?P101

社会认知的途径:(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4)人际距离

8、什么是自我知觉?P102

自我知觉即认识自己,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

9、什么是社会印象?它有哪些特点?P105

社会印象: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这对他人的印象就是指对他人人格作出判断并对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作出反应。

社会印象的特点:(1)间接性(2)综合性(3)固执性

10、印象形成的模式有哪些?P106

印象形成的模式有(1)平均模式(2)累加模式

11、名词解释:P106-108

(1)相似假定作用:在认知活动中,当人们了解到对方的年龄、民族、国籍、职业等于自己相同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假定对方于自己有相同之处。

(2)类化原则:认知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中。在认知个人时,一旦发现对方

所属的群体类别,就会将群体的特性加诸对方身上。

(3)积极偏见,也叫宽大效应。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评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评价。

(4)隐含人格理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一套关乎个人各种特征的假定。这种理论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达出来,甚至个人自己也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这种理论又称相关偏见,它为人们提供一种方法,把认知到的各种特性有规则地联系起来。每个人都依照自己有关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种特性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总体形象。

(5)第一印象,又称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

(6)首因效应:最初得到的信息比所有其他时候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会留给我们更为深刻的印象。

(7)近因效应:指的是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使我们“忘记”以往的信息,仅依据新获得的信息对他人做出判断。

(8)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12、什么是侵犯行为?P109-110

侵犯行为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即侵犯是故意伤

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13、侵犯行为可分为哪几类?P110

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言语侵犯行为、动作侵犯行为

14、什么是挫折?P111

挫折是指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到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15、侵犯的理论解释有哪些?P110-111

(1)本能论

把人类的动机都归因于先天的本能、认为人类的侵犯性行为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2)社会学习和侵犯行为

侵犯性行为是社会习得的结果。沃尔特斯的实验表明,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侵犯还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3)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是指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到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心理学家多拉德指出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遭受挫折而引起,这便是所谓的挫折侵犯理论。

16、侵犯行为可通过哪些途径消除或控制?P111-112

(1)宣泄(2)社会制约(3)提供非侵犯性的榜样(4)培养对他人的感情移入

17、什么是利他行为?P112

利他行为就是有利于他人,帮助他人,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8、利他行为有哪些特点?P112

利他行为的特点:(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3)自愿的;(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19、什么是旁观者效应?P114

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有他人在场,不仅不会使个体的利他行为增强,反而会抑制个体的利他行为,从而产生了集体坐视不管的冷漠行为,被称为旁观者效应。

20、如何解释旁观者效应P114-115

(1)社会抑制作用: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人在行动前会比没有他人在场时,更加小心地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作出的反应与他人的反应加以比较,以防作出尴尬难堪的事情,给人以笑柄。比较的结果,当他人都不采取利他行为时就产生了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