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教版选修5蛋白质和氨基酸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第五节 蛋白质和氨基酸教案 苏教版必修2

第五节蛋白质和氨基酸【教学目标】1、掌握几种常见的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2、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和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性质,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教学难点】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过程】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结构和存在(1)存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2)组成:含有C、H、O、N、S等元素。
分子量很大,达几万到上千万。
O H(3)结构:含有肽键—C—N—,由不同氨基酸按不同排列顺序相结合而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中含有未缩合的羧基(—COOH)和氨基(—NH2)图1 蛋白质结构图2、蛋白质的性质【观察与思考】(1)在试管里加入1mL~2mL鸡蛋白的水溶液,然后加入少量(NH4)2SO4饱和溶液。
观察现象。
把少量沉淀倾入另一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2)在试管里加入3mL鸡蛋白的水溶液,然后加入1mLCuSO4溶液。
观察现象。
把少量沉淀放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3)在试管里加入2mL鸡蛋白的水溶液,加热。
观察现象。
把试管里的下层物质取出一些放在水里,观察现象。
(4)在试管里加入2mL鸡蛋白的水溶液,然后加入2mL甲醛溶液。
观察现象。
把少量沉淀放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5)把一段棉线和毛线分别放在火焰上灼烧,注意闻气味。
(1)在鸡蛋白的水溶液里分别加入(NH4)2SO4饱和溶液和CuSO4溶液,都会产生固体物质,两者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生物实验室可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保存动物标本?(1)两性:在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没有缩合的羧基和氨基,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具有两性。
(2)盐析——可逆过程:浓的盐溶液[如(NH4)2SO4]蛋白质溶液蛋白质(结晶)加水注:①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
②少量的某些盐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浓的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
③盐析是物理过程,是可逆过程④盐析可以用来分离、提纯蛋白质。
(3)变性——不可逆过程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某些有机物(如乙醇、甲醛、苯酚)等都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52《氨基酸蛋白质核酸-蛋白质》教案1(苏教版选修5)

蛋白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了解肽键及多肽;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再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科学品质: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中国合成胰岛素这一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民族自豪感。
由1931年我国学者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学说,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热情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科学方法:观察方法和科学抽象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蛋白质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难点:肽键的形成;科学抽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式:—NH2叫氨基。
可以看成NH3失一个H后得到的,是个碱性基。
问题:那么什么叫氨基酸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讲解】蛋白质最终都水解得到α-氨基酸。
指出离羧基最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叫α氢原子,次近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叫β氢原子。
羧酸分子里的α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生成物叫α-氨基酸。
例如:甘氨酸〔α-氨基乙酸〕的结构简式为:试写出下面氨基酸的结构简式:〔1〕丙氨酸〔α-氨基丙酸〕〔2〕苯丙氨酸〔α-氨基-β-苯基丙酸〕回忆。
复习由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书写结构简式。
提高书写化学用语的能力。
【设问】看以上氨基酸的结构式中都有哪些官能团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氨基酸结构中均含有-COOH和-NH2,应具有什么性质2.氨基酸的性质〔以下内容作为投影片〕观察答出:-COOH和-NH2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观察、思考,得出氨基酸的性质。
通过结构式推导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既能与酸反响又能与碱反响与碱反响,如:试写出与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脱水缩合如:培养观察、思考能力。
【板书】二、肽键和多肽【讲解】两个氨基酸彼此之间脱一分子水得到的产物叫二肽。
苏教版化学选修5《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word教案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氨基酸摘要:在新课改理念引领下设计并完成了“氨基酸”教学设计。
结合授课、评课,从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语言、问题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问题探究[1];氨基酸;发现学习;问题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专题五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教材以化学教材必修2内容为基础,主要讲氨基酸种类、氨基酸的结构与命名、氨基酸的性质三大知识点。
氨基酸不仅是学习蛋白质知识的基础,而且也为生物课程关于基础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和繁殖、遗传与进化等知识的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氨基酸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也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与人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通过这部份内容的学习,既有利于学生今后正确的认识和处理有关的日常生活问题,也有利于他们了解生命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景,能够关注生活、关注科技,提高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已有知识的类比与归纳,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
2. 通过对氨基酸性质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氨基酸饮料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感受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重点: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难点:氨基酸的两性(二)教法与学法分析以新课程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理念为指导思想,我在本节课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问题-探究-讨论,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习题归纳等教学方法。
以问题贯穿始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讨论和交流,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这个教学重点;对于氨基酸的“两性”,应用“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突破难点。
2024-2025年高中化学专题5第2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教案苏教版选修5

解答: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
例题3:请解释DNA双链的碱基配对原则。
解答:DNA双链的碱基配对原则是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之间配对,C(胞嘧啶)与G(鸟嘌呤)之间配对。
例题4:请描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解答: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转录:DNA模板链上的遗传信息转录成mRNA。
(2)课后作业:蛋白质与核酸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的认识。
(2)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全文侧重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知识点梳理
1. 氨基酸
-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称为α-碳。
③ 测试: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2. 作业评价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知识点掌握: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回答问题,对知识点有深入理解。
② 思维能力: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是否具备分析、推理和创新能力。
②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进行总结。
(2)探讨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① 提问:“为什么说核酸是生命的基石?它在遗传信息传递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②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进行总结。
5. 实践与应用
(1)实验:氨基酸的鉴别
① 让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氨基酸的鉴别实验。
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第四节氨基酸和蛋白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氨基酸与蛋白质教学设计本节目标1.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二肽、多肽的概念。
3.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及酶的催化作用特点。
自主预习一、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1.氨基酸(1)氨基酸概念:氨基酸是取代了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形成的取代羧酸。
官能团为氨基(—NH2)、羧基(—COOH)。
(2)天然蛋白质水解后均可得到α 氨基酸,即分子中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其通式可表示为常见α氨基酸有甘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等,写出其结构简式:甘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
(3)氨基酸的解离形式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是一种两性化合物,通常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
溶液的pH 不同,氨基酸分子可以发生不同的解离。
(OH-可以与—COOH 反应,可以与—NH 反应;H+可以与—NH2 反应,也可以与—COO-反应) 依据上述知识,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a.与盐酸的反应:b.与氢氧化钠反应:2.多肽(1)由一个α氨基酸分子的羧, 基和另一个 α氨基酸分子的氨基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酰胺键称为肽键,生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例如。
(2) 酰胺键的结构式为可简写为 ,又称为 ,是一种官能团。
(3) 由 个氨基酸分子脱去 3 个水分子形成的是四肽,它含有 个肽键。
三肽以上均可称为。
二、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1.蛋白质(1) 是构成蛋白质的物质基础。
(2) 核心官能团是 ,相对分子质量在 以上,有的高达数千万。
(3) 形成原理:不同的 α氨基酸通过分子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因此每种蛋白质都有唯一而确切的 α氨基酸的序列。
(4) 性质: 、两性、灼烧等。
(5) 生理功能:每种蛋白质都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且结构与生理功能是高度统一的。
2.酶(1) 含义:酶是具有 活性,对许多 化学和生物体内进行的复杂化学反应具有很强催化作用的 。
(2) 催化的特点:①需要比较温和的条件;在接近体温和 环境中,酶才能够发挥较好的催化作用。
《蛋白质和氨基酸》教学设计

蛋白质和氨基酸(教案)侨声中学高中化学组张月明May 18, 2007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蛋白质的探究学习了解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特点;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对蛋白质性质的理解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原理;并通过实验观察以及比较氨基酸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情感目标:通过蛋白质的性质与日常营养的关系,提高化学学习兴趣和化学美育教育教学重点蛋白质的性质教学难点用蛋白质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边讲边实验,边讲边议教学用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试管架鸡蛋白溶液、稀硫酸、饱和(NH4)2SO4溶液、CuSO4溶液、甲醛水溶液、蒸馏水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人体三大营养物质之一的糖类,这节课我们将要进一步学习第二种营养物质—蛋白质。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蛋白质的简介。
【观看视频】蛋白质的简介〔导入〕我们知道,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在生命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那么蛋白质究竟有哪些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一下蛋白质有些什么性质。
〔板书〕蛋白质和氨基酸〔引导〕首先我们先通过几个小实验来探究蛋白质的性质p73【活动与探究】学生分为10个小组,1-4小组探究蛋白质与饱和硫酸铵溶液的反应,5-8小组探究蛋白质与稀硫酸溶液的反应,9-12小组探究蛋白质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13-16小组探究蛋白质与甲醛溶液的反应,17-20小组探究加热蛋白质的实验。
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经过讨论后,将实验现象填写在课本p73相应位置,并派一名代表发言把实验结果与全班一起分享。
【学生实验,讨论后回答】现象: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稀硫酸溶液、硫酸铜溶液、甲醛水溶液以及加热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在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溶液以及福尔马林的作用下,蛋白质的性质发生改变并发生凝聚,形成沉淀。
苏教版高中化学蛋白质氨基酸 精品教案

蛋白质氨基酸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在糖类到蛋白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从表层到内部,从维持生命到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复杂、脆弱,激发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2.在实验中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蛋白质的特征反应、辨析盐析与变性过程。
三、设计思路抓住蛋白质、氨基酸是生命基础物质这一契机,在学生收集与蛋白质、氨基酸等有关的生命物质的过程中,充分感悟到生命的价值。
针对易于理解的相关知识,可由“学生教师”讲解,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油脂和糖类,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蛋白质和氨基酸。
[投影]蛋白质的存在:蛋白质细胞: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动物植物:种子中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肌肉皮肤发、毛蹄角[自主学习1]蛋白质的应用并填空蛋白质对人类的营养作用及其原理: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取蛋白质,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保证身体健康。
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胃液中的和胰液中的的作用下,经过水解生成。
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人体内各种组织的蛋白质也是不断地分解,最后主要生成,排出体外。
[探究实验]学生分组做教材《苏教版·化学2》第73页的[实验1]和[实验2],探究蛋白质的性质。
并填写如下“表3-7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问题探究]通过上述实验,你对蛋白质的性质有什么认识?[自主学习2]鸡蛋白、大豆蛋白等蛋白质水,在这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溶液[如(NH4)2SO4溶液、Na2SO4溶液等],可使蛋白质的降低而析出。
如果由于某种条件使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或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它的生理功能也会。
在的作用下,蛋白质的性质会并发生(即发生),失去生理功能。
[交流与讨论]你能说明下列现象或原理吗?(1)向豆浆、牛奶中加入浓食盐水会发生什么现象?(2)75%的乙醇溶液可以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高温和紫外线可以杀菌。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5.2 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教案设计

氨基酸蛋白质核酸【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与性质;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了解蛋白质的用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通过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探究,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质。
2. 难点:蛋白质的结构;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过程】预习:查找以下资料(任选一个题目):蛋白质的发现、组成和发展史;人体中的蛋白质;餐桌上的蛋白质;鸡蛋的各种吃法。
上课实录:师:同学们好,现在我们交流你所知道的关于蛋白质的知识。
学生甲:存在:动物的肌肉、毛皮、血液、乳汁以及在人体新陈代谢中起催化作用的酶、血红蛋白、细菌、病毒、抗体中——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学生乙:蛋白质结构非常复杂,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蛋白质,在体内先水解生成各种氨基酸,生成的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组合,构成人体组织所需要的蛋白质。
师:通过以上同学的交流我们对蛋白质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蛋白质的组成和发现元素组成:除C、H、O外,还含有N、P等元素化学组成:结构非常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
师:刚才同学特别提到我们国家于1965年首次在世界上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此而感到自豪,今天的我们肩负着明天建设祖国赶超世界的重任,所以必须有扎实的基础作为后盾。
现在我们继续交流食物中的蛋白质。
生:我们四个同学合作录了一段DV,请大家多提意见。
1.动物蛋白质(这是在市场上拍摄到的,以下文字是解说内容)在动物蛋白中,蛋类、牛奶的蛋白质是所有蛋白质食物中品质最好的,其原因是容易消化,氨基酸齐全,也不易引起痛风发作。
苏教版高中化学蛋白质和氨基酸教案必修

目标与素养:1.了解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3.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一、蛋白质1.存在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动物的肌肉、毛皮、血液、乳汁以及在人体新陈代谢中起催化作用的酶、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引起疾病的细菌和病毒、抵抗疾病的抗体中都含有蛋白质。
2.组成蛋白质中除含有碳、氢、氧外,还含有氮等元素。
蛋白质是结构非常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3.性质二、氨基酸和酶1.常见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1)甘氨酸(氨基乙酸):。
(2)丙氨酸(α氨基丙酸):。
(3)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
2.结构特点3.化学性质(1)两性(2)形成多肽或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能发生反应生成多肽,构成蛋白质。
4.酶(1)实质: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催化特点1很强的专一性。
2催化反应速率大。
3条件温和。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蛋白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2)蛋白质能发生水解反应。
()(3)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质盐析而分离提纯。
()(4)氨基酸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是一种两性物质。
()[提示] (1)×(2)√(3)×(4)√2.“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通过灼烧时的特殊气味来鉴别蛋白质B.含苯环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C [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含苯环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故A、B、D均正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错误。
]3.(1)甘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五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学案含解析

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一、氨基酸1.分子结构氨基酸分子中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它是两性化合物.2.氨基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固态氨基酸主要以____形式存在,熔点______,______挥发,____溶于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①显色反应氨基酸能与________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利用该反应可以对氨基酸进行检验。
②两性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碱性基团______,又含有酸性基团______,氨基酸是______化合物,既能与____反应,又能与____反应生成盐.____________阳离子____________阳离子③成肽反应一分子氨基酸分子中的______与另一分子氨基酸中的______脱去一分子水形成肽键().预习交流1与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相比,成肽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多肽分子与其所含的肽键有什么关系?二、蛋白质1.组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许多蛋白质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属于______.蛋白质分子结构中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在酸、碱、酶的作用下,可以发生______,最终产物为各种__________。
2.性质(1)两性形成蛋白质的多肽,在多肽链的两端存在着自由的____________。
而且,侧链中也有酸性或碱性基团,因此蛋白质具有______。
(2)盐析少量的盐〔如(NH4)2SO4、Na2SO4、NaCl等〕能促进蛋白质溶解,当盐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蛋白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而从溶液中析出,称为______。
当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水时,盐析出的蛋白质又会__________,所以盐析是一个__________,可用来______________。
(3)变性①影响因素物理因素:______、________照射、________等。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蛋白质》名师教案

蛋白质
[投影]水解原理
[讲]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蛋白质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但只有天然蛋白质水解均生成α-氨基酸
[指导实验4-2]
[讲]向蛋白质溶液中加(NH
4)
2
SO
4
、Na
2
SO
4
等盐溶液时,会使蛋白质从
溶液沉淀出来,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此现象叫蛋白质的盐析。
盐析是可逆的。
3.蛋白质的盐析—可逆的物理变化: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可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
[讲]采用多次盐析的方法可以分离或提纯蛋白质
[指导实验4-3] 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并与盐析现象比较,思考
4.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讲]通过实验得出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醛或加热均会使蛋白质凝结成沉淀。
此过程不可逆。
[投影]
归纳总结
现象:蛋白质均凝结,加入适量清水后,凝结的蛋白质不再溶解。
蛋白质变性:(不可逆化学变化)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变性因素
物理因素:加热、加压、搅拌、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三氯乙酸乙醇、醛、丙酮等
[讲]世界上在化学科学上有成就的不光是洋人。
最早曾被国际公认的蛋白质变性学说是1931年我国学者吴宪提出的。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单元 氨基酸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5[苏教版]专题5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二单元 氨基酸 蛋白质 核酸(1)氨基酸学习目标 1.知道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氨基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习重点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
学习过程一、氨基酸的结构(1)氨基酸就是含有 和 的一类有机物。
由蛋白质水解得到的天然氨基酸大约有 种,除 外,绝大多数都是 (填α或β)氨基酸。
(2)α-氨基酸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 ,除 外,α-氨基酸都是 分子,构成天然蛋白质的α-氨基酸都是 型的。
(3)写出以下氨基酸的系统命名以及结构简式:甘氨酸 、丙氨酸、苯丙氨酸 、谷氨酸 。
一、氨基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 。
2.化学性质(1)既有酸性又有碱性a .氨基酸的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的表达式: 。
b .和酸反应:H 2N-CH 2-COOH+HCl →和碱反应:H 2N-CH 2-COOH+NaOH →c .分离氨基酸的方法:(2)缩合反应:H 2N-CH 2-COOH+ H 2N-CH 2-COOH →HOOC-(CH 2)4-COOH+ H 2N-(CH 2)6-NH 2→(3)显色反应:氨基酸遇茚三酮会呈现紫色尝试练习1.一个由n 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中共有m 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 子 ( )A .n 个B .m 个C .(m +n )个D .(m -n )个2.下列是一系列α-氨基酸:CH 2COOH ,CH 3CHCOOH ,CH 3CH 2CHCOOH ,……该同系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 大值接近于 ( ) A .32.0% B .46.6% C .85.7% D .无法确定∣ NH 2∣ NH 2 ∣ NH 23.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中含有机物A,A由C、H、O、N元素组成。
A能与NaOH反应,也能与盐酸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A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一分子有机物B和1个水分子,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该天然蛋白质与浓硝酸反应时显黄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选修5《蛋白质和氨基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组成、主要性质和用途
2、了解常见的氨基酸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法学习蛋白质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2、联系实际事例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初步了解蛋白质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了解氨基酸和蛋白
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使学生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
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记录-归纳-应用
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有机物知识有较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认真学习的重要知识。
同时,在必修2教材中,有“蛋白质和氨基酸”一节,已经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的性质。
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物质。
所以学生对蛋白质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神奇的物质。
这一节的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大胆探索新的知识,做到乐学和主动学习。
教学过程:
分析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应用新课改的思想和方法
(1)本节课开始就以展示一批与蛋白质有关图片,还有科技前沿的克隆羊,并播放有关蛋白质的视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2)重视“协作学习”的合作互动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分组实验,合作完成,以达到训练团队合作精神,并在完成实验的同时学会观察、描述、归纳、总结等能力。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
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有利于课堂的活跃气氛和丰富多彩。
1、观看视屏和图片,快速获取信息,激发学习热情。
2、使用课件辅助教学,增大信息量和趣味性
3、利用分组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4、提出身边最近出现的问题,利用所学知识来解答。
三、落实教学常规的要求
1、掌控重点、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用的时间长,安排的活动多。
情景设置、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多角度、多方位展开,思考的问题层层推进。
2、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安排了很多的学生活动,但这些活动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使整节课活而不乱,管而不死,轻重适度,缓急有序。
3、落实双基。
在蛋白质化学性质的教学中,老师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老师给了学生明确的实验方法,实验仪器及实验步骤。
学生按步骤进行实验。
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感受现象,学习知识,能维持思维的活跃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也有利于知识的表征:“盐析”、“变性”及“颜色反应”不再只是以语义的形式被单一表征,而是配合实验的过程及现象被多重表征。
4、在处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注意将蛋白质的性质与日常生活、社会、健康并联系生物学的知识,注意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教学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