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建试报19-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报告样表

合集下载

普通混凝土抗冻性(快冻法)检验原始记录表格

普通混凝土抗冻性(快冻法)检验原始记录表格
冻融后试件质量 (g)
试件质量变化率 (%)
评定值(%)
1
1
2
2
3
3
计算公式:
检验仪器
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动弹性模量测定仪、电子天平
检验依据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2009
备 注
检验:复核:
第页共页
普通混凝土抗冻性(快冻法)检验记录
试验温度
冻结℃: 融化℃:
委托编号
试验编号
强度等级
设计抗冻等级
试件尺寸(mm)
样品状态
成型日期
委托日期
前试件横向基频 (Hz)
冻融前试件外观描述
冻融后试件横向基频 (Hz)
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 (%)
评定值(%)
序号
冻融前试件质量 (g)
冻融后试件外观描述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参考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参考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参考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其在寒冷环境下的耐久性至关重要。

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进行混凝土抗冻试验是评估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混凝土在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后的性能变化,评估其抗冻性能,为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三、试验依据本次试验依据以下标准和规范进行:1、《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四、试验原材料1、水泥:采用_____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_____。

2、骨料:细骨料为中砂,细度模数为_____;粗骨料为碎石,最大粒径为_____mm。

3、外加剂:使用_____型高效减水剂。

4、水: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五、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水泥:_____kg/m³砂:_____kg/m³石:_____kg/m³水:_____kg/m³外加剂:_____%六、试验设备1、快速冻融试验机:能够自动控制冻融循环的温度和时间,精度满足试验要求。

2、动弹模量测定仪:用于测量混凝土在冻融过程中的动弹模量。

3、电子秤:精度为_____g,用于称量试件的质量。

4、卡尺:精度为_____mm,用于测量试件的尺寸。

七、试件制备1、按照配合比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后装入模具中。

2、采用振动台振捣密实,确保试件内部无气泡和空隙。

3、试件成型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为_____℃,相对湿度为_____%以上)养护_____天。

4、养护到期后,将试件取出,在水中浸泡_____天,然后进行试验。

八、试验方法1、质量损失率测定每次冻融循环前,用电子秤称量试件的质量,精确至_____g。

经过一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再次称量试件的质量,计算质量损失率。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报告模板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报告模板

(3) 慢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最大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 (次)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ω n (%) 冻融循环试验后抗压强度损失率Δfc (%)
确定抗冻等级 (4) 快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N 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Wn (%) N 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P (%)
混凝土耐久性系数K 确定抗冻等级
试验结论:
标准 规定值
标准 规定值
试验 结果
试验 结果
试验
复核
批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位(章)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代表数量
设计强度等级 理论配合比
工地拌和方法 制件时坍落度(mm)
制件日期 龄期(d) 每次冻结时间
材料名称 水泥
掺和料1 掺和料2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1 外加剂2

试件 编号
试验 日期
试件 编号
试验 日期
检测评定依据: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报告日期
(1) 技术条件
设计抗冻等级
施工配合比
工地捣实方法
制件时扩展度(mm) 试件尺寸(mm) 冻结温度范围(℃)
融化温度范围(℃)
(2) 混凝土使用材料情况
材料产地
品种规格
报告编号
理论配合比报告编号
制件捣实方法 制件维勃稠度(s)
养护方法 每次冻结降温历时
每次融化时间
施工拌和用料量(kg/m3)

7.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

7.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
d
试件尺寸
mm
对比试件龄期
d
质量指标
标准值
测试值
减融循环次数
强度损失率(%)
不大于25
重量损失率(%)
不大于5
依据标准
结论
备注
试验单位:批准:审核:试验:
日期:日期:日期:
电建土表014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
委托单编号试验记录编号试验报告编号
委托日期:年月日试验日期:年月日报告日期年月日
委托位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施工部位:
强度等级
C
试件成型方式
人机
抗冻标号
F
试件养护条件
配合比编号
试件成型日期
年月日
坍落度
要求
mm
试验开始日期
年月日
实测
mm
试验完成日期
年月日
试验方法
慢冻法、快冻法
抗冻试件龄期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参考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参考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参考一、前言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使用中,抗冻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为了评估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耐久性和质量,进行混凝土抗冻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抗冻试验的目的、方法、过程以及结果分析,为相关工程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试验目的本次混凝土抗冻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测定混凝土在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从而评估其抗冻性能,为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工程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质量保证。

三、试验依据本次试验依据以下标准和规范进行:1、《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四、试验原材料与配合比1、水泥:选用_____牌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采用_____产地的碎石,粒径 5-25mm,连续级配。

3、细骨料:选用_____产地的中砂,细度模数 26。

4、水: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5、外加剂:_____牌高效减水剂。

混凝土配合比如下:|材料|用量(kg/m³)||::|::||水泥|_____||砂|_____||石|_____||水|_____||外加剂|_____|五、试验设备1、快速冻融试验机:能够自动控制冻融循环的温度和时间,精度满足试验要求。

2、电子天平:精度为 01g,用于测量试件的质量。

3、动弹模量测定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六、试验试件1、试件尺寸:采用 100mm×100mm×400mm 的棱柱体试件。

2、试件数量:每组 3 个试件,共制作_____组试件。

七、试验过程1、试件制作与养护按照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将混凝土浇筑在试模中,振动密实。

试件成型后,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 20±2℃,相对湿度 95%以上)下养护28 天。

2、冻融循环前的准备将养护 28 天的试件取出,擦干表面水分,测量其初始质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

混凝土抗冻性能检验报告

混凝土抗冻性能检验报告
DBJ04-214-2004
表C3-4-8a
Hale Waihona Puke 混凝土抗冻性能检验报告委托单位: 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试样编号 混凝土强 度等级 成型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编号: 收样日期: 检验日期: 施工部位 年 月 年 日 月 日 001 编 号:
抗冻性能
配合比编号
试验委托人 冻融循环 次 数
委托编号
报告日期



抗冻试验结果
抗压强度 试件编号 对比试件 冻融循环以后
试块单块质量
冻融循环以前
冻融循环以后
1
2
3
3块平均值


强度损失率
%
重量损失率
%
依据标准及检验结论:
备注:
检验人: 见证取样人及编 号:
审核:
技术负责人:
检验单位:(公章)

混凝土抗冻试验记录

混凝土抗冻试验记录

混凝土抗冻试验记录实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确定其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

实验材料: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为P.O42.52. 砂:采用经筛分处理的中砂,粒径范围在0.15-4.75mm之间。

3. 石子:采用经筛分处理的骨料,粒径范围在5-20mm之间。

4.混凝土添加剂:采用减水剂和增塑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混凝土的水灰比。

5.混凝土试件:采用立方体蓝色塑料模具制备试件。

实验步骤:1.按照设计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件。

2.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室温下静置养护28天。

3.对养护好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冻试验。

4.将试件放入低温槽中,逐渐降低温度,直到试件表面出现冷凝水为止。

记录此时的温度为试件开始抗冻测试的温度。

5.开始冻融循环:将试件在0℃下保持12小时,然后将温度逐渐降低,每次降低5℃,保持3小时,直到试件表面出现裂缝为止。

6.测定试件裂缝数和表面相对扩散率。

7.养护修复:将已经发生裂缝的试件进行修复,使用修复剂修复表面裂缝,再次进行冻融循环测试。

8.最后记录试件的总裂缝数和表面相对扩散率。

实验结果:对于未修复的试件,冻融循环过程中出现裂缝,总裂缝数为8条,表面相对扩散率为5.6%。

经过修复后再次进行冻融循环测试,裂缝数减少为2条,表面相对扩散率为2.2%。

实验讨论和分析:本实验结果说明,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发生冻融损伤,表现为试件出现裂缝。

经过修复,可以减少裂缝数量和相对扩散率,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增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的方法有增加水泥用量、使用适量的气泡剂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配筋率和水灰比等。

结论: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发生冻融损伤,但经过适当的修复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

混凝土抗冻检验报告

混凝土抗冻检验报告
混凝
委托单位
送样日期
工程名称
检验日期
工程部位
报告日期
检验类别
取样地点
检验依据
试验条件
温度(℃):湿度:仪器设备:
混凝土技术条件
设计强度和抗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级
配合比编号
配合比
水灰比或水胶比
水泥胶凝材料用量
(g/m3)
坍落度
(mm)
含气量
(%)
外加剂
掺合料
品种
品种
掺量
(%)
掺量
(g/m3)
检验结果
试件编号
试件尺寸
养护条件
成型日期
龄期
冻融编号
检验项目
冻融循环次数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重量损失率
(%)
相对动弹模量
(%)
结论
抽样单位:抽样人:
见证单位:见证人:
备注
试验单位(盖章):批准:审核:试验:

砼抗冻试验记录表

砼抗冻试验记录表

砼抗冻试验记录表
背景
该试验记录表用于记录砼的抗冻性能试验结果,以评价砼的耐久性和质量。

实验设备
- 水泥
- 砂子
- 碎石
- 水
- 抗冻试验机
实验步骤
1. 将水泥、砂子、碎石按比例混合制备砼试块。

2. 放置于试验室中,保持温度稳定。

3. 待砼试块完全凝固后,放置于抗冻试验机中。

4. 开始进行抗冻试验,记录试验机抗冻次数和试块的抗冻质量。

实验记录表
结论
- 如果试块在经过多次抗冻试验后仍保持原有质量,则说明砼
的抗冻性能较好。

- 反之,则说明砼的质量有问题,需要重新制备。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记录(二)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记录(二)
检测项目
冻融循环次数N(次)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质量G0(g)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Gn(g)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Wn(%)
ΔWn=[(G0-Gn)/G0]×100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横向基频初始值f0(Hz)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横向基频值fn(Hz)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P(%)
试件承压面积A(mm2)
对比试件破坏荷载P0(kN)
对比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抗压强度fc0(MPa)
fc0=P0/A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破坏荷载Pn(kN)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抗压强度fcn(MPa)
fcn=Pn/A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抗压强度损失率Δfc(%)
Δfc=[(fc0-fcn)/fc0]×100
确定抗冻等级
(4) 快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次数时的检测
P=(fn2/f02)×100
混凝土耐久性系数K=P×N/300
确定抗冻等级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记录(二)
委托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记录编号
施工部位试件编号
代表数量试验日期
(3) 慢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次数时的检测
检测项目
冻融循环次数N(次)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质量G0(g)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Gn(g)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ωn(%)
Δωn=[(G0-Gn)/G0]×100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

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

826 932 4.50 0.092
拌和水
三合
饮用水
BHS-0076
158
(3) 慢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结果
试件 编号
试验 日期
检测项目
标准 规定值
试验 结果
最大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 (次)
/
/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ωn (%)
/
/
/
/
冻融循环试验后抗压强度损失率Δfc (%)
/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报告
表号:铁建试报21 批准文号:铁建设 [2009]027号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代表数量
中铁十三局集团哈齐客专项目部齐齐哈尔分部 哈齐铁路客运专线HQTJ-5标段 桥涵防水保护层 /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报告日期
HQTJ-5-3-D-1009002 /
HQTJ-5-3-Z-D-1009002 2010.09.26
/
确定抗冻等级
/
/
(4) 快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结果
试件 编号
试验 日期
检测项目
标准 规定值
试验 结果
N 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Wn (%)
≤5
4.7
N 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P (%) 002 2010.08.16
混凝土耐久性系数K
≥60 /
86.2 86.2
检测评定依据: GB/T50082-2009 铁建设[2005]160号
设计强度等级
理论配合比
工地拌和方法
制件时坍落(mm)
制件日期
龄期(d) 每次冻结时间
(min)
(1) 技术条件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记录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记录
确定抗冻等级
(4) 快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次数时的检测
检测项目
冻融循环次数N(次)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质量G0(g)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Gn(g)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ΔWn(%)
ΔWn=[(G0-Gn)/G0]×100
冻融循环试验前试件横向基频初始值f0(Hz)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横向基频值fn(Hz)
制件时坍落度(mm)
制件时扩展度(mm)
制件维勃稠度(s)
制件日期
试件尺寸(mm)
养护方法
龄期(d)
冻结温度范围(℃
每次冻结降温历时
每次冻结时间
融化温度范围(℃)
每次融化时间
(2) 混凝土使用材料情况
材料名称
材料产地
品种规格
报告编号
施工拌和用料量(kg/m3)
水泥
掺和料1
掺料2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1
Δωn=[(G0-Gn)/G0]×100
试件承压面积A(mm2)
对比试件破坏荷载P0(kN)
对比试件抗压强度fc0(MPa)
fc0=P0/A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破坏荷载Pn(kN)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抗压强度fcn(MPa)
fcn=Pn/A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抗压强度损失率Δfc(%)
Δfc=[(fc0-fcn)/fc0]×100
融化时间
附注:
试验复核
外加剂2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记录(二)
委托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记录编号
施工部位试件编号

混凝土抗冻融试验报告混凝土构件厂

混凝土抗冻融试验报告混凝土构件厂
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编号
工程名称/使用部位
成型日期
试验日期
龄期
(d)
强度等级
试验设备型号
量程
试件边长(mm)
标准试
件强度(MPa)
达到设计
强度等级(%)
试验人
审核人
备注
荷载(KN)
抗压强度(Mpa)
砼生产配合比(开盘鉴定)单
任务编号:
生产线:
通知日期:
工程名称
浇注部位
强度等级
设计坍落度
坍落度mm
掺合料品种掺量
养护条件
试件规格
主要仪器设备
试验项目
试验结果
冻后抗压强度比%
1
2
3
强度代表值(MPa)
%
比对
试件
荷载(kN)
强度(MPa)
试验
试件
荷载(kN)
强度(MPa)
冻后质量损失比%
冻前质量g
%
冻后质量g
质量损失比%
试验人:审核人:
混 凝 土 抗 冻 融 试 验 原 始 记 录
试验编号
设计强度等级
龄期
d
配合比(重量比)
水泥品种、强度等级
水泥用量
砂子种类、规格
稠度mm
掺合物
养护条件
外加剂品种用量
主要仪器设备
执行标准
试验结果
试件
编号
破坏荷载(kN)
试件长度(mm)
试件宽度(mm)
抗压强度(MPa)
强度代表值(MPa)
1
2
3
4
5
6
评语
试验单位(章):年月日
备注

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报告模板

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报告模板
受控编号:
委托编号: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部位 取样单位 见证单位 设计等级
冻融循环次数 样品数量 检测方法 生产厂家
样品说明及状态 检测项目
质量损失(变 化)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
依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检测结论 备注
混凝土抗冻性能检测报告
试验编号:
标准要求
实测结果
报告编号: 委托日期 检测日期 报告日期 委托方试样编号 取样人 见证人 试件尺寸(mm) 成型日期 龄 期(d) 代表批量(m³) 配合比编号 检验类别 代表值
第1页共1页 单项结论
1、本检验检测报告无检验检测专用章和资质认定标志章无效;无检测、审核、批准签字无效。
2、本检验检测报告复制未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无效。


3、若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请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4、本检验检测报告仅对来样负责。
检测单位:
批准:
审核:
检测:

混凝土防冻剂检测报告

混凝土防冻剂检测报告

混凝土防冻剂检测报告
共页第页委托单位报告编号
施工单位样品编号
工程名称样品名称
工程部位规格型号
生产单位样品状态
代表批次样品数量
检测类别代表数量
检测依据取样人
检测环境委托日期
检测掺量委托人
检测地址检测日期
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结果单项评定减水率(%)
密度
细度(%)
凝结时间差(min)初凝终凝
氯离子含量(%)固体含量(%)含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
抗压强度比(%)
R
-7
R
28
R
-7+28
R
-7+56
28天收缩率比(%)
碱含量(%)
检测结论
检测说明
见证单位:见证人:
批准:审核:主检: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
签发日期: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称 施工部 位 代表数 量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报告日期 (1) 技术条件 设计强度等级 理论配合比 工地拌和方法 制件时坍落度 (mm) 制件日期 龄期(d) 每次冻结时间 工地捣实方法 制件时扩展度 (mm) 试件尺寸(mm) 冻结温度范围 (℃) 融化温度范围 (℃) (2) 混凝土使用材料情况 材料产地 品种规格 报告编号 设计抗冻等级 施工配合比
表号:铁建试报19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027号
理论配合比报告编 号 制件捣实方法 制件维勃稠度(s) 养护方法 每次冻结降温历时 每次融化时间
材料名 称 水泥 掺和料1 掺和料2 细骨料 粗骨料 外加剂1 外加剂2 水
施工拌和用料量(kg/m3)
(3) 慢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结果 试件编 号 试验日期 检测项目 最大冻融循环试验次数N(次) 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ω n(%) 冻融循环试验后抗压强度损失率△fc(%) 确定抗冻等级 (4) 快冻法达规定冻融循环试验次数时的检测结果 试件编 号 试验日期 检测项目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质量损失率△ω n(%) N次冻融循环试验后试件相对动弹性模量 P(%) 混凝土耐久性系数K 检测评定依据: 确定抗冻等级 试验结 论: 标准规定值 试验结果 标准规定值 试验结果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位(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