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系统思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创造性解决问题常用基本方法的原理和实施办法;
2.灵活掌握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能力,学会多角度、有
条理地分析问题;
3.根据不同的方法和原理,尝试在工作中开展实践,寻找创意独特、新颖可行的问题
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章导言
人们学习创造性思维,是为了用这种思维模式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创造性思维发展至今,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多实用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应用方法,可以直接运用到经营管理、新品开发、技术更新等企业发展中去。要实现创造性解决问题,就必须掌握这些方法与技巧,使之成为激发创造力、寻找解决最佳解决方案的工具,成为超越对手的有力武器。
第一节系统思维法
系统思维方是一种运用系统论理论及成果,来创造新概念、新思路、新事物的方法。用系统思维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把它当作一个孤立、分割的问题来处理,而是当作一个有机的关联的系统来观察、分析、研究、解决。
一、系统思维法的原理与发展
从本质上说,系统思维法是人们以系统的观点,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加以考察和研究,以达到优化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一概念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某种本质属性,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系统思维法最基本的原理,来自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整体大于各部分的总和。其含义是:一个系统,并不是组成该系统的各部分和简单相加,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相比,整体系统会产生更多的性质与功效,即所谓的“1+1>2”。
系统思维法是历史悠久而最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之一,在古希腊,就有德谟克利特“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之说;在中国,从老子、孙子,到五行相当、相克理论、中医的经络学说等,都闪烁着系统思维的光辉。上世纪贝塔朗菲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创立了一般系统论,与控制论、信息论一起,被称为“三大论”,系统论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掌握的最高级思维模式。
按照历史时期来划分,可以把系统思维方式的演变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古代整体系统思维方式——近代机械系统思维方式——辩证系统思维方式——现代复杂系统思维方式。
二、系统思维法的特点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整体性
系统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整体与要素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离不开要素,但要素只有在整体中才成其为要素。系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性质和功能。从性能、地位和作用看,整体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层次性
系统是由若干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体,任何系统,不仅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且往往既是另一系统的子系统,同时又是另一系统的母系统。系统的各层次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相生或相克的关系,而各个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三)目的性
系统具有一定的特征和功能行为,能够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并且其所属各要素、子系统及分系统能够既协同又制约地达到系统的目的。
(四)动态性
系统往往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随时随地都在各种正常和不正常的输入与干扰之下运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同时,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观察、分析、研究和解释,又是统一有序、相互参照。运用这样的思维结构来处理、把握对象就是系统思维。与系统思维对应的是线性思维。
三、系统思维的重要性
系统思维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它能极大地简化我们对事物的认知。
对于现代人来说,缺乏的既不是知识,也不是信息,现实是,知识与信息已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实际驾驭能力,太多的信息量让人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无法正常思考。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有一种简化手段来重新规划我们所掌握的知道和信息,使它们精简有序,并清理出一定的“内存”来让大脑有思维的空间,在这一点上人脑与电脑的工作原理是相似的。
通过学习系统理论,人们认识到以往看似截然不同的事物或学科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它们的背后,在更深的层次上,它们有着统一的模式——系统。用系统的思维视角去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可以极大地简化我们的思维世界,以往那种让人眼花缭乱、不可捉摸的复杂思维图景,可以在瞬间变得井然有序,简洁清晰。
(二)它的整体观有利于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以往人们不论分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习惯于将事物割裂开,对其各组成部分进行解析,这种局部观的思维模式固然有利于思维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进行细致的考察,但却忽视了一点,在宏观尺度上事物是以整体的形式存在的,对局部的细致形容并不能完全解释事物的整体行为,要想整体把握事物,就必须将各个局部按照某种结构模式统一起来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过去,人们对整体性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一直找不到可以将事物的局部统一起来的科学模式,在处理问题一般都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直接手段,而事实证明,这种直接手段在处理整体性问题时效果并不显著,有时甚至还可能激化矛盾,起到反作用。系统理论的出现让人们第一次拥有了整体思维去认识事物的工具,人们可以通过调整结构的方式,整体性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四、系统思维法技巧
系统思维法既是为解决系统问题提供思维角度和工具和科学方法观,又是为进行系统描
述、系统设计和系统优化提供具体步骤和措施的技术方法论。其核心是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综合考虑、相互协调,使人们实现从整体最佳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整体法
是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从整体来考虑,把整体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让任何部分的东西凌驾于整体之上。整体法要求把思考问题的方向对准全局和整体、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如果在应该运用整体思维进行思维的时候,不用整体思维法,那么无论在宏观或是微观方面,都会受到损害。
(二)结构法
进行系统思维时,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系统由各部分组成,部分与部分之间组合是否合理,对系统有很大影响。这就是系统中的结构问题。好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部分间组织合理,是有机的联系。
(三)要素法
每一个系统都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构成,其中相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称之为构成要素。要使整个系统正常运转并发挥最好的作用或处于最佳状态,必须对各要素考察周全和充分,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
(四)功能法
是指为了使一个系统呈现出最佳态势,从大局出发来调整或是改变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在此过程中,可能是使所有部分都向更好的方面改变,从而使系统状态更佳,也可能为了求得系统的全局利益,以降低系统某部分的功能为代价。
五、运用系统思维的注意事项
系统思维法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则的具体化、丰富化,它把客观世界的联系转化为多层次、多方法、多因素、多变量的动态联系整体,揭示出联系、关系在事物存在、运动和发展中的作用。
(一)系统思维在运用时要注意下列两个问题:
1.在思考问题时,要将可能的几种情况和方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
2.在进行系统思考时,不仅要将思考的各要素作为整体来思考,而且要将系统内的各要素进行最优化的组合。
(二)在运用系统思维法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三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方式的核心。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立足整体,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来认识和把握整体。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时候,都必须从整体出发,把着眼点放在全局上,注意整体功能,提高总体效益,增强综合效果。
系统思考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它是一种思维框架,能让我们看到相互关联的非单一的事情,看见渐渐变化的形态而非瞬间即逝的一幕。这种思维方法可以使我们敏锐地预见到事物整体的微妙变化,从而对这种变化制定相应的对策。
我国古代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运用系统思维法而设计与构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项主体工程和120多个附属渠堰工程组合而成。位于江中的鱼嘴犹如一把利剑,将岷江一分为二,让靠近内江的水直泻宝瓶口,流灌川西平原,而宝瓶口又迫使岷江之水由西向东穿山而过,排洪、防旱;飞沙堰使内江之水平时逼进宝瓶口,洪水时溢过堰顶回流人外口,避免内江灌溉受灾,三大主体工程同120多个附属渠堰工程既分工又合作,各自发挥独特作用,使整个工程具有调节水势、灌溉良田、飞水防洪、飞沙防涝的多种功能,达到了变水患为水利,造福人民,发展生产,调节生态平衡的总目的,堪称系统工程的杰作。
2.综合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