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二、设计任务与操作条件在生产过程中需将3000kg/h的某种油(在90℃时,密度为825kg/m3;定压比容为2.22kJ/kg·℃;导热系数为0.140W/m·℃;粘度为0.000715Pa·s;污垢热阻为0.000172m2·℃/W)从140℃冷却至40℃,压力为0.3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循环水的入口温度为35℃,出口温度为45℃。
设计一列管式换热器满足上述生产需要。
三、具体要求本设计要求完成以下设计及计算:1、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包括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工艺参数选定及其计算;2、换热器结构设计:包括换热设备的主要结构设计及其尺寸的确定等;3、绘制换热器装配图:包括设备的各类尺寸、技术特性表等,用1号图纸绘制;4、编写设计说明书:作为整个设计工作的书面总结,说明书应简练、整洁、文字准确。
内容应包括: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概述或引言、设计方案的说明和论证、设计计算与说明、对设计中有关问题的分析讨论、设计结果汇总(主要设备尺寸、各物料量和状态、能耗、主要操作参数以及附属设备的规格、型号等)、参考文献目录、总结及感想等。
四、主要技术路线提示1、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换热设备的相关知识,熟悉换热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2、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生产任务和操作条件,进行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3、根据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的结果,进行换热器结构设计;4、以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为基础,结合换热器结构设计的结果,绘制换热器装配图;5、编写设计说明书对整个设计工作的进行书面总结,设计说明书应当用简洁的文字和清晰的图表表达设计思想、计算过程和设计结果。
五、进度安排1、搜集资料、阅读教材,拟定设计方案0.3周2、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0.5周3、换热器结构设计0.4周4、绘制换热器装配图0.4周5、编写设计说明书0.4周六、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1、设计说明书1份2、换热器装配图1张七、推荐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上册天津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3、《化工设备机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4、《换热器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5、《压力容器手册》劳动人事出版社6、《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7、《化工管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二一、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二、设计任务与操作条件在生产过程中需将5000kg/h的某种油(在90℃时,密度为825kg/m3;定压比容为2.22kJ/kg·℃;导热系数为0.140W/m·℃;粘度为0.000715Pa·s;污垢热阻为0.000172m2·℃/W)从140℃冷却至40℃,压力为0.3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循环水的入口温度为35℃,出口温度为45℃。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0.4
64.4% 50% F
需要进行校正
由下式
1 .4 k a 1 9.5 0.5 k G a F ' G
可得
2 .2 k a 1 2.6 0. 5 k L a F ' L
液膜吸收系数由下式计算:
UL k L 0.095 a w L
2 3
L D L L
0.5
L g L
1 3
代入得
. 3.6 7422266 k L 0.095 -6 119.751 3.6 998.2 5.29 10 0.868m / h
填料选择:
常用填料 环形 (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 形状 鞍形 (矩鞍形、弧鞍形)
波纹形(板波纹、网状波纹)
材料:陶瓷、金属、塑料 堆放:整砌、乱堆
选用DN25塑料阶梯环,结构简单,高径比小,在 填料层中填料间有更多的接触点,床层均匀且孔隙 率大,气体的流动阻力小,生产能力大,成本低
基础物性参数
可取: 计算塔径:
u 0.7uF
D 4VS u 4 2400 3600 1.151m 3.14 0.6412
课程思政-环境工程原理-教案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教师姓名:单位: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原理《适用对象:环境工程原理教案1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 污染控制技术体系2 污染控制技术原理的基本类型3 环境工程原理的研究方法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目标(1)明确【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地位、作用、学习方法和教学要求;(2)了解环境问题与环境学科的发展和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学;(3)掌握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4)掌握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
2.能力目标包括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1)了解【环境工程原理】的发展概况和研究内容;(2)学习【环境工程原理】专业课程为今后在资源循环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打下良好的理论分析基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2)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
2.教学难点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四、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引出学习【环境工程原理】的意义、目的和教学要求,简单介绍【环境工程原理】中的理论基础在本专业中所占据地位,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采用以PPT为主,板书为辅,介绍一些工程中利用环境工程原理的实例图片。
五、教学过程含课程导入、讲授、小结、作业等第一章绪论课程思政知识点(1):课程思政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环境工程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与巨大成就。
【课程导入】产业革命以后,人类的生产力获得了飞速发展、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人口迅速增长,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范围逐渐增强和扩展,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趋突出。
【讲授】环境问题与环境学科的发展【讲授】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学【讲授】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概述【讲授】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讲授】《环境工程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讲授】《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课程思政知识点(2):介绍党与国家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上的不懈努力【小结】(1)污染控制技术体系;(2)污染控制技术原理的基本类型;(3)环境工程原理的研究方法。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大纲(尧)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大纲(一)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定位与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
二、教学方法2.1 授课方式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2.2 实践环节安排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工程技术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3 互动与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发表观点,通过小组讨论、作业批改等环节,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途径。
3.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3 素质目标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堂讲授、8次案例分析、8次小组讨论。
4.2 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
五、课程评价5.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环节表现、期末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5.2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
5.3 反馈与改进根据课程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大纲(六)六、教学内容与教材6.1 教材本课程选用《环境工程原理》教材,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为、。
6.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设计设计要求:1. 以某城市年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基础,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水处理厂。
2. 按照设计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布置污水处理流程及设施,包括初级处理、中级处理、高级处理等环节。
3. 重点设计生物处理工艺流程和设备,包括生物膜法、好氧池、厌氧池、沉淀池等,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生物处理方法。
4. 该污水处理厂需设计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对污水流量、水质指标等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
5. 设计计算初始投资和运营费用,以及建设周期、管理维护方式等。
6. 涵盖文献资料综述、方案设计、设备选型、计算分析等内容,并撰写报告。
设计思路:1. 确定设计参数:根据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和水质指标,确定处理量、去除率等参数。
2. 设计初级处理:包括格栅除渣、沉砂池、沉淀池等处理环节,去除悬浮物、泥沙等。
3. 设计中级处理: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等方法,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4. 设计高级处理:包括沉淀池、生物膜反应器等工艺,去除污水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等。
5. 设计智能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污水处理流程和设施的智能化监测和控制。
6. 计算初始投资和运营费用:根据上述设计方案和设备选型,计算出初始投资和运营费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7. 撰写报告:在完成设计任务后,撰写完整的报告,包括文献资料综述、方案设计、设备选型、计算分析等内容。
参考文献: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与工程》2. 《环境工程原理与应用》3. 《现代水处理原理与技术》4. 《生物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5.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环境工程原理 教案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教案标题:环境工程原理教案目标:1. 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环境工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大纲:1. 环境工程概述a. 环境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环境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环境工程原理a. 水污染控制原理i. 水质标准和监测方法ii. 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b.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i.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ii.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措施c. 固体废物处理原理i. 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ii. 垃圾处理设施和管理d. 环境监测与评估原理i. 环境监测方法和技术ii. 环境评估的步骤和指标3. 环境工程案例分析a. 案例1:水污染控制i. 污水处理厂设计和运行ii. 水环境保护政策和管理b. 案例2:大气污染控制i. 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控制ii. 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c. 案例3:固体废物处理i. 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管理ii.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4. 环境工程实践a. 实验1:水质监测和污水处理实验b. 实验2:大气污染物测量和控制实验c. 实验3:固体废物处理实验教案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对环境工程的认识和理解。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环境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工程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和探索环境工程的技术和方法。
4. 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对环境工程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案评估方法: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案例分析和实验实践进行交流和分享。
2.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环境工程原理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环境工程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参考资源:1. 《环境工程原理》教材2. 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3. 环境工程案例和实验指导书教案拓展建议:1. 鼓励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中心等。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教案标题:环境工程原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掌握环境工程中常用的处理技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环境工程中的处理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1. 环境工程中的处理技术和方法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2.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实例。
3. 实验室和实践环境。
教学过程:1. 导入环境工程的概念和意义(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工程的定义和作用。
- 介绍环境工程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环境工程原理的讲解(15分钟):- 介绍环境工程中常用的原理和理论,如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
- 解释这些原理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3. 环境工程处理技术和方法的介绍(20分钟):- 介绍环境工程中常用的处理技术和方法,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
- 分析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4. 环境工程案例分析(20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的环境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 鼓励学生讨论和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5. 学生实践和实验(30分钟):- 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实践和实验活动,例如废水处理实验、空气质量监测等。
- 指导学生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进行总结。
6.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如参观环保企业、参与社区环境改善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研究,深入探讨特定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和竞赛活动,提升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评价。
2. 实践和实验报告评价。
3. 小组项目研究报告评价。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环境工程基本原理,掌握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2. 了解环境工程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3. 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环境工程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环境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环境工程案例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3.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环境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激发他们为改善环境质量贡献力量的意愿;2. 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面对环境问题时的自信心。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探究等途径,达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环境工程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境工程原理基础:介绍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涉及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废处理与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教材相关章节,组织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危害。
2.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详细讲解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废处理技术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涵盖教材中相关章节,旨在使学生掌握环境污染治理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
3. 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介绍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依据教材相关章节,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实践,提高他们的环境管理能力。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题目的确定:选择一项与环境工程原理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如水质传输模型、废气处理技术、土壤污染修复等。
2. 调研和文献综述:对所选课题进行调研和文献综述,收集相关的研究论文、技术资料和工程实践报告等资料,研究和掌握当前研究前沿和技术发展动态。
3. 设计方案的制定: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可行的环境工程原理设计方案,包括设计目标、技术选型、系统设计等内容,同时还需要进行初步的技术和经济评估。
4. 模型和计算:基于所选课题,建立相关的环境工程原理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和仿真分析,以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5. 实验与测试:进行相关的环境工程原理实验和测试,以验证计算和仿真的结果,并分析实验数据,优化和调整设计方案。
6. 报告撰写和答辩:撰写完整的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包括研究背景、论文综述、设计方案、模型和计算、实验和测试结果等内容,并进行答辩。
总之,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工程设计和研究能力,通过调研和文献综述、设计方案的制定、模型和计算、实验与测试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论和实践,并培养其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开发能力。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原理授课班级:环境工程专业班级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环境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常见技术和设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工程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环境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环境工程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原理。
3. 环境工程设备的结构、性能与操作原理。
教学难点:1. 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选择与优化。
2. 环境工程单元操作的计算方法。
3. 复杂环境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环境工程原理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二、基本概念与理论1. 介绍环境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如污染物、污染源、污染途径等。
2. 讲解污染物衡算、流体流动、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理论。
三、环境工程单元操作1. 吸收、吸附等基本分离过程的原理及设备。
2. 化学与生物反应计量学及动力学,各类化学与生物反应器的解析与基本设计理论。
四、环境工程设备1. 介绍常见环境工程设备的结构、性能与操作原理。
2. 讲解环境工程设备的选型与计算方法。
五、案例分析1. 选择典型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和治理方法。
2. 讨论污染控制技术的选择与优化。
六、课堂讨论与作业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 引导学生反思环境工程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1. 教材:《环境工程原理》2. 多媒体课件3. 环境工程案例集4. 网络资源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终极版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学号:姓名:指导老师:XX时间: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处理能力: 20万吨/年设备型式: 列管式 2、操作条件(1)煤 油:入口温度 140℃ 出口温度 40℃ (2)冷却介质:循环水 入口温度 20℃ 出口温度 40℃ (3)允许压降:不大于0.1MPa (4)煤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C m W Ckg kJ c sPa m kg o c o pc c c ⋅=⋅=⋅⨯==-/14.0/22.21005.7/82543λμρ(5)每年按330天计算,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目录1.概述--------------------------------------------------------------42.设计方案的选择----------------------------------------------------53.确定物理性质数据--------------------------------------------------54.设计计算----------------------------------------------------------6(1)计算总传热系------------------------------------------------6(2)计算传热面积------------------------------------------------7 5.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7(1)管径尺寸和管内流速的确定------------------------------------7(2)管程数、管数和壳程数的确定----------------------------------7(3)接管尺寸的确定----------------------------------------------8 6.总传热系数及传热面积核算------------------------------------------8(1)壳程对流传热系数---------------------------------------------8(2)管程对流传热系数---------------------------------------------9(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10(4)总传热系数及传热面积----------------------------------------10(5)传热面积裕度------------------------------------------------117.设计结果汇总-----------------------------------------------------118.工艺流程图及换热器工艺条件图-----------------------------------附图9.设计评述---------------------------------------------------------1210.参考文献--------------------------------------------------------121.概述在工程中,要实现热量交换,需要一定的设备,这种交换热量的设备统称为热交换器,也称为换热器。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基本原理,理解水处理、大气治理和固废处理的基本技术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在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工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环境质量评价。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环境工程相关实验,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激发其探究环境科学领域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对环境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有基本的认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环境工程原理概述:介绍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在保护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一章“环境工程概述”2. 水处理技术:讲解水的污染来源、水处理技术原理及方法,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教学内容:教材第二章“水处理技术”1-4节3. 大气治理技术:介绍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治理技术,如脱硫、脱硝、除尘等。
教学内容:教材第三章“大气治理技术”1-3节4.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讲解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方法及资源化利用,如填埋、焚烧、堆肥等。
教学内容:教材第四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1-3节5. 环境质量评价:介绍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使学生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技能。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 填料吸收塔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填料吸收塔的原理、设计和应用。
通过相应的分析和实验结果,提供一个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填料吸收塔的主题。
以下是本文的详细内容:一、填料吸收塔的概念与原理1.1 填料吸收塔的定义填料吸收塔是一种常见的气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领域。
它通过将气体与液体接触,使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被液体吸收,并实现气体的净化与净化。
1.2 填料吸收塔的工作原理填料吸收塔的工作原理是将气体和液体按照相逆流方式通过填料层,利用气液两相之间的质量传递来完成物质的吸收和分离。
在填料层的作用下,气体与液体之间发生物质的传递和吸收过程。
1.3 物质传递机制物质在填料吸收塔中的传递主要有质量传递和动量传递两种机制。
质量传递是指气体和液体之间物质的扩散,而动量传递是指气液两相之间的动量交换。
二、填料吸收塔的设计2.1 填料选择与性能要求填料是填料吸收塔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塔的吸收效率和运行效果。
选择合适的填料并确定其性能要求是设计填料吸收塔的重要步骤。
2.2 塔高与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塔高是指填料吸收塔的总高度,而填料层高度是指填料层的高度。
两者的计算与塔的工艺性能和操作效果密切相关。
2.3 液体流量与气体流量的计算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还需计算液体流量和气体流量。
液体流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填料的液膜面积,而气体流量的确定需要考虑填料的传质能力和物质传递效果。
2.4 填料吸收塔的压降计算填料吸收塔中的压降是指气体流过填料层时由于与填料的摩擦和阻力而产生的能量损失。
压降的计算对于塔的设计和操作参数的确定非常重要。
三、填料吸收塔的应用3.1 污水处理中的填料吸收塔填料吸收塔在污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臭味和有害气体。
通过填料吸收塔的设计和运行,可以实现污水的有效处理和净化。
3.2 烟气脱硫中的填料吸收塔填料吸收塔在烟气脱硫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填料吸收塔,可以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进行吸收和分离,实现烟气的净化和脱硫。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
环境工程原理教案教案标题:环境工程原理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环境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环境工程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环境工程原理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环境工程原理中的关键概念,如环境污染、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等。
3. 理解环境工程原理中的基本原理,如污染物迁移转化、环境监测和治理等。
教学难点:1. 理解环境工程原理中的复杂概念和原理。
2. 运用环境工程原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环境工程原理。
2.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一课:环境工程原理概述- 环境工程原理的定义和意义- 环境工程原理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工程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二课:环境污染与污染物迁移转化- 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分类-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和模拟方法第三课:环境监测与评价-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方法- 环境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四课:环境治理与修复- 环境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污染物治理与减排技术- 环境修复技术与案例分析第五课:环境工程原理的应用与展望- 环境工程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环境工程原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学生自主研究和创新项目的展示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环境工程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项目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个人总结和反思,促进学生对环境工程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教科书:《环境工程原理导论》2. 案例分析:相关环境工程案例和实际问题3. 实验设备和材料:环境监测和治理实验设备4. 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等教学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第一节前言塔设备是化工生产装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回收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或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以免污染空气。
根据塔内件结构型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与板式塔相比,填料塔具有运行能力大、压力降小、分离效率高、负荷范围大、持液少等优点,随着新型填料及塔内件的不断运用,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1.1填料塔的主体结构与特点图1填料塔结构填料塔是常用的吸收操作的设备,它不但结构简单,且流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较小,易于用耐腐蚀材料制造,所以它特别适用于处理量小,有腐蚀性的物料及要求压降小的场合。
液体自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洒于填料顶部,并在填料的表面呈膜状流下,气体从塔底的气体口送入,流过填料的空隙,在填料层中与液体逆流进行传质。
因气液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所以填料塔属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
1.2氨气体的有关介绍氨气,Ammonia,NH,无色气体。
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密度0.7710。
相对3密度0.5971(空气=1.00)。
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
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
沸点-33.5℃。
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
熔点-77.75℃。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
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
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
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1.3填料塔的设计任务及步骤设计任务:用水吸收空气中混有的氨气。
设计步骤:1)根据设计任务和工艺要求,确定设计方案;2)针对物系及分离要求,选择适宜填料;3)确定塔径、填料层高度等工艺尺寸(考虑喷淋密度);4)计算塔高、及填料层的压降;5)塔内件设计。
1.4填料塔设计条件及操作条件1.气体混合物成分:空气和氨2.空气中氨的含量:5.9%(体积含量即为摩尔含量)3.混合气体流量:1800m3/h4.操作温度:293K5.混合气体压力:101.3KPa6.回收率:99.3%7.采用清水为吸收剂8.填料类型:散装聚丙烯DN50鲍尔环填料第二节填料塔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2.1装置流程的确定本次设计采用逆流操作:气相自塔底进入由塔顶排出,液相自塔顶进入由底排出,即逆流操作。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摘要生活污水处理是采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法清除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有机和无机杂质,使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重复使用要求的过程。
一般先经过物理方法去除固体废物,本次设计中使用格栅,再经生物化学法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去除。
污水经过格栅后,用水泵提升至曝气沉砂池,进一步去除与有机物粘附在一起的固体物质;污水依次进入初沉池和生物反应池,将水体中的有机物经生物化学作用分解;随后污水进入二沉池,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最后污水进入消毒池经消毒后排入水体;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和污泥脱水房处理。
关键字格栅;曝气沉砂池;二沉池2011届课程原理设计课题任务书系: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 (1)1.1设计课题 (1)1.2设计资料 (1)1.3设计内容 (1)1.4设计成果 (1)1.5设计要求 (1)第二章处理工艺的选择与确定 (2)2.1方案确定的原则 (2)2.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2)2.2.1 A/O 工艺 (2)2.2.2 A2/O工艺 (2)2.2.3 氧化沟 (2)2.2.4 SBR及其变型工艺 (2)2.2.5最终工艺的确定 (3)2.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3)2.4主要构筑物 (3)第三章主要构筑物及设备的设计及计算 (4)3.1格栅 (4)3.1.1设计说明 (4)3.1.2格栅的水头损失 (5)3.1.3格栅的建筑设计 (5)3.2泵房 (6)3.2.1泵的类型 (6)3.2.2泵的确定 (7)3.2.3泵房 (7)3.3 A2/O工艺 (7)3.3.1设计说明 (7)3.3.2设计内容 (8)3.3.2.1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8)3.3.2.1主要构筑物参数选用与设计 (8)3.3.2.2.1曝气沉砂池 (8)3.3.2.2.2初沉池 (9)3.3.2.2.3 生物反应池 (9)3.3.2.2.4二次沉淀池 (9)3.3.2.2.5鼓风机房 (10)3.3.2.2.6 回流污泥泵房 (11)3.3.2.2.7接触消毒池 (11)3.3.2.2.8加氯间及液氯储存间 (11)3.3.2.2.9 浓缩池 (12)3.3.2.2.10污泥脱水机房 (13)参考资料 (14)第一章设计任务1.1设计课题生活污水处理设计1.2设计资料(1)设计日平均水量30000 m3/d(2)总变化系数K总=1.5(3)设计水质(经24小时逐时取样混合后)污水水温10~25℃(4)处理要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一级A类。
环工原理课程设计
环工原理课程设计环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门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环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首先,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环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
学生应该了解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如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物的生成、迁移与转化过程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深入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框架和工作原理。
其次,课程设计还应包括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的研究。
学生应该通过分析实际环境问题的案例,理解环境工程学的实践应用。
例如,学生可以分析各种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原因,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评估其可行性和效果。
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中。
此外,课程设计还可以包括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学生可以通过进行一系列实验操作,掌握环工原理的实践技能和实验流程。
例如,学生可以进行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了解不同环境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熟悉环境工程学的实际工作流程,并培养科学实验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最后,课程设计还可以包括和环境工程相关的综合设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环工原理知识,选择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综合设计。
例如,设计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方案,或者设计一个废气脱硫系统的方案。
通过综合设计,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环工原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并培养工程设计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环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工程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环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课程设计内容应包括环工原理的讲解、实际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以及与环境工程相关的综合设计。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环工原理知识和能力。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涉及多个领域,包 括水处理、空气污染控制、固体 废物处理等,为解决环境问题提 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
环境工程原理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
环境工程原理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减少污 染和保护自然资源,为人类创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经济发展
环境工程原理的应用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污染 控制和资源利用方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方案评估
对制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评估,确保其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设计方案的实施
准备实施条件
根据设计方案,准备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确保实施过程中的物质条件得到满足。
实施方案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各项工 艺流程和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组织施工队伍
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伍,明确施工要求 和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根据问题诊断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 优化和改进,提高工程性能和效益。
05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
设计成果的展示形式
报告文档
01
学生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文字描述、图表、
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演示文稿
02
学生需要制作一个演示文稿,用于展示设计成果,包括设计的
思路、方法和结果等。
实物模型
03
如果设计涉及到具体的工程模型,学生可以制作一个实物模型
来展示设计成果。
设计成果的展示内容
01
02
03
设计思路
学生需要详细阐述设计的 思路和方法,包括理论依 据、技术路线和实现过程 等。
设计结果
学生需要展示设计的具体 结果,包括实验数据、计 算结果和结论等。
创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活性炭吸附含铬电镀废水的吸附塔设计设计者日期班级 2008级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指导老师日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活性炭吸附含铬废水的吸附塔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处理水量 Q=200m3/h2.原水COD平均 120㎎/L3.出水COD小于30㎎/L4.活性炭吸附量q=(0.12~0.2)gCOD/g炭5.活性炭与水接触时间 10~30min6.污水在塔中下降流速 5~10m/h7.反冲洗水线速度 28~32m/h8.反冲洗时间 4~10min9.冲洗间隔时间 72~144h10.炭层冲洗膨胀率 30﹪~50﹪11.水利输水管道流速 0.75~1.5m/s12.水力输炭水量与炭量体积比例 10:1三、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2.吸附塔的面积、塔径、高度、容积、活性炭质量、再生周期等计算3.吸附塔附属结构的选型和设计4.吸附塔工艺流程图5.吸附塔计算图6.设计说明7.参考文献目录一、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1)二、工艺计算与主要设备计算 (1)三、吸附塔附属结构的选型和设计 (3)四、处理污水工艺流程图 (5)五、吸附塔计算图(附后) (6)六、吸附塔设计说明 (6)七、参考文献 (8)一、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含铬电镀废水含有重金属离子Cr6+ ,它有剧毒,不能直接排放,排放的污水不符合排放标准。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条件,Q=200m3/h,水量较大,再考虑经济与实用性,该设计选用二塔并联降流式固定床吸附塔,二塔吸附,一塔再生。
固定床吸附是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它的流程中吸附与脱附是分开的,结构简单,操作比较容易,造价低,而移动床流程中吸附与脱附在同一设备中,技术、结构复杂,操作困难。
固定床根据水流方向有升流式和降流式。
降流式固定床中,水流自上而下流动,流速较快,与填料接触时间短,填料不易堵塞,出水水质达排放标准,但水对填料磨损较大,吸附后水头损失较大,特别是处理含悬浮物较多的污水时,为防止炭层堵塞,先将污水经过砂滤柱进行过滤处理,并对床层定期进行反冲洗,有时还需在吸附层上部设表面冲洗设备;在升流式固定床中,水流自下而上流动,流速缓慢,水与填料接触时间较长,压头损失较小,当水头损失增大后,可适当提高进水流速,使充填层稍有膨胀,达到自清的目的,但进水波动较大,吸附层表面设冲洗装置易流失吸附剂,处理效果也不太好。
因污水具有腐蚀性,所以工艺流程中的各个部件、附属配件均应选用防腐性好的材料进行工艺。
二、工艺计算与主要设备计算1、设计参数选择① 处理水量 Q=200m 3/h ② 活性炭的吸附量 q=0.15gCOD/g 炭 ③ 污水在塔中下降流速 V 0=8m/s ④ 接触时间 t=30min ⑤ 炭层密度 ρ=0.5t/m 3 ⑥ 原水COD 平均浓度 C 0=120mg/L ⑦ 出水COD 小于30mg/L ⑧ 反冲洗水线速度 V 1=30m/h ⑨ 反冲洗时间 t 1=7min ⑩ 冲洗间隔时间 t 2=100h 2、设计计算吸附塔的面积、塔径、高度、容积、活性炭质量、再生周期等计算 ⑪ 吸附塔面积A A=0V Q =8200=25m 2 采用二塔并联降流式固定床,则 n=2 则每个塔的面积A ' A '=nA =225=12.5m 2 ⑫ 吸附塔直径D D=π'4A ∙=14.35.124∙=3.99m 取4m ⑬ 吸附塔炭层高度h h=t V ∙0=8×30/60=4m ⑭ 每个吸附塔炭层体积V V=h A ∙'=12.5×4=50m 3 ⑮ 每塔活性炭质量M M=ρV ∙=0.5×50=25t ⑯ 每塔每天应处理水量Q 1Q 1=242∙Q =100×24=2400t⑰ 每个吸附塔每天应吸附COD 值W W=)30120(10002400)(01-∙=-∙C C Q =216kg/d ⑱ 活性炭再生周期T T=21615.0100025∙∙=∙W q M =17.36d 取17d 三、吸附塔附属结构的选型和设计1、填料要求:填料是吸附塔处理污水的关键,污水具有腐蚀性,则要求填料具有防腐性,且填料应具有吸附性能好(吸附量大、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污水反应),能经受水浸、水冲、高温、高压作用,不易破碎,而且还要价格便宜,来源广泛。
选型:采用新化x-16炭,它符合填料的基本要求,它的比表面积979m 2/g,孔体积0.63m 3/g,强度大于90%,堆积密度小于等于500g/L ,采用柱状粒子,冲刷强度较颗粒大,直径3~3.5mm ,长3~8mm 。
2、支撑装置要求: 支撑装置安装在填料下,用来支撑填料层及其所持的液体的质量 ,因此它要有足够高的机械强度,同时为了保证填料塔的通过能力及正常操作,支撑装置及其附属的气体通道面积应大于填料层的自由截面积,及塔在塔截面上的空隙面积。
或者说这一区域的空隙率应该大于填料层中的空隙率,否则当气速增大时将首先在支撑装置处出现液泛现象。
污水有腐蚀性,要求支撑装置防腐蚀。
选型:选用多孔板填料层的活性炭质量M=25t,则选择的多孔板F支 3×105N,材料选用镀锌钢板,为圆形,圆形与矩形、正方形比较,优点是不易堵塞,流水均匀,直径D'=D=4m,厚度d=100mm。
3、液体分布装置要求:液体分布装置设在塔顶,为填料层提供足够数量并分布均匀适当的布水孔,以保证液体初始均匀的分布。
液体分布装置对填料塔的性能影响很大,若液体初始分布不均匀则填料层内有效湿润面积会减小,并可能会出现偏流和沟流现象,降低塔的传质分离效果,填料塔直径越大液体分布装置越为重要。
还应具有防腐性,易维修。
多孔管布水,利于维修。
这里也选用可拆卸的多孔管布水,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的塑管。
布水管分为主管与支管,主管在塔外,支管在塔内。
大直径吸附塔布水管4、液体出口装置要求:液体出口装置位于塔底,因出水仍为污水,所以出水装置要有一定的防腐性及防阻性,还要有抗冲击性。
选型:考虑出水为污水,建一个回流装置——回流沟与回流池,及一个排水管道,回流装置用钢筋混凝土建,当回流池达到一定深度,用泵将污水送入吸附塔。
排水管道用铸铁管,铸铁管价廉耐腐蚀,常用于埋在地里,采用DN200。
在出口设一个监测水管。
5、反冲洗设备要求:冲洗设备在支撑板下方,反冲洗时,水在整个底部平面上应均匀分布;反冲洗设备要求冲洗水有足够的冲洗强度和水头,使砂层达到一定的膨胀高度;要有一定的冲洗时间;冲洗的排水要迅速排除。
选型:反冲洗水流方向自下而上,流过支撑板和填料层,冲走沉积在填料层中的污物,并夹带污物进入洗砂排水槽经闸门流出。
反冲洗是借助配水系统完成的,所以反冲洗设备就是一些管道,在管道上开孔,并对设备加一定压力,增大水头。
四、处理污水工艺流程图流程图中,第一阶段A 、B 塔并联吸附,C 进行再生,下一个阶段是A 再生,B 、C 塔并联吸附,再下一个阶段是A 、C 塔并联吸附,吸附吸附再生加料吹出气ABC二塔并联降流式固定床吸附塔流程部分产品用作再生气产品B再生,依此类推。
五、吸附塔计算图(附后)六、吸附塔设计说明1、设计要点⑪活性炭处理属于深度处理工艺,通常只在废水经过其他常规的工艺处理之后,出水的个别水质指标仍不能满足排放要求时才考虑采用。
⑫确定选用活性炭工艺之前,应取前段处理工艺的出水或水质接近的水样进行炭柱试验,并对不同品牌规格的活性炭进行筛选,然后通过试验得出主要设计参数,例如水的滤速、出水水质、饱和周期、反冲洗最短周期等。
⑬活性炭工艺进水一般先经过过滤处理,以防止由于悬浮物较多造成炭层堵塞,同时进水有机物浓度不应过高,避免造成活性炭过快饱和,这样才能保证合理的再生周期和运行成本。
当进水COD浓度超过50~80mg/L,一般应该考虑采用生物活性炭工艺进行处理。
⑭对于中水处理或某些超标污染物浓度经常辩护的处理工艺,对活性炭单元应设跨跃或旁通管道,当前段工艺来水在在一段时间内不超标时,则可以及时停用活性炭单元,这样可以节约活性炭床的吸附容量,有效地延长再生或更换在后期。
⑮采用固定床应根据活性炭再生或更换周期情况,考虑设备用的池子或炭塔。
移动床在必要时也应考虑备用。
⑯由于活性炭与普通钢材接触将产生严重的电化学腐蚀,所以设计活性炭处理装置设备时应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或不锈钢、塑料等材料。
如选用普通碳钢制作时,则装置内面必须采用环氧树脂衬里,且衬里厚度应大于1.5mm。
⑰使用粉末炭时,必须考虑防火防爆,所配用的所有电器设备也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2、主要设计参数①处理水量 Q=200m3/h ②活性炭的吸附量 q=0.15gCOD/g炭③污水在塔中下降流速 V0=8m/s ④接触时间 t=30min ⑤炭层密度ρ=0.5t/m3⑥原水COD平均浓度 C0=120mg/L ⑦出水COD小于30mg/L ⑧反冲洗水线速度 V1=30m/h⑨反冲洗时间 t1=7min ⑩冲洗间隔时间 t2=100h3、影响吸附的因素⑴活性炭本身性质活性炭是吸附过程的关键,只有当它有大的比表面积、吸附容量大、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均匀颗粒尺寸、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有良好再生性时,才能达到好的吸附效果。
⑵操作条件①温度吸附是物理过程,吸附过程中放热,则低温有利于吸附,升温有利于脱附。
② PH值污水处理中,污水的PH值对吸附质有影响,也影响到吸附剂的表面特性,进而影响吸附效果。
③接触时间在吸附过程中,应保证吸附剂与吸附质有适当接触时间,使吸附接近平衡,以充分发挥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接触时间应处在10~30min。
⑶吸附器的性能吸附器的性能影响吸附效果。
4、吸附剂的再生常用再生法是加热再生法,步骤是:①脱水,使活性炭与输送液体分离;②干燥,加热到100~150℃,蒸发水分;③炭化,加热到300~500℃,使高沸点有机物热分解,一部分低沸点物质挥发,另一部分被炭化留在活性炭细孔中;④活化,加热到700~1000℃,使留在细孔中的残留物与活化气体反应,反应产物以气态形式逸出,达到重新造孔的目的;⑤冷却,把火化后的活性炭用水急剧冷却,防止氧化。
七、参考文献《环境工程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主编:张柏钦,王文选2008年5月《水污染控制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主编:王金梅,薛叙明2004年3月《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主编:北京水环境与设备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