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word).docx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题集锦.docx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题集锦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下列构示意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性的粒子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解析】【分析】在原子构中,子数=子数,从而不性。
【解】从构示意可看出,①②④ 都不性,且周期数等于核外子数,① 和② 原子核外只有 2 个子,在第二周期,③④ 在第三周期,表示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横行且都不性的粒子是①和② ,故 A。
2.如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 元素信息不全).下列法不正确的是()A.X 用符号表示NB.等量的三种物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碳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子数不同D.子数由小到大依次C< X< O【答案】 C【解析】A、7 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N,正确;B、原子的相原子量与其量是成正比,由于相原子量的大小关系是氧>氮 >碳,真量也是一关系,故等量的三物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序是:碳>氮 >氧,正确; C、三种元素原子的子数相同,都是 2 个子,;D、子数 =原子序数,子数由小到大依次C<X<O,正确。
故C。
3.下列是几种粒子的构示意,有关法不正确的是()A.①和②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不相似B.③和④均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C.粒子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②③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答案】B【解析】【详解】A 、①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有 2 个电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②的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未达到稳定结构。
化学性质不相似,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③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在④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
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在②的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的电子数是 2,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由②③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相等,属于同种元素。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要明确相对稳定结构、质子数与元素种类的关系以及原子与离子的判断方法。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摄入不足不利于人体健康,硒被誉为“抗癌元素”。
根据如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硒属于金属元素B.硒原子中的核内质子数是34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g【答案】B【解析】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解答。
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所以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故选项错误;B. 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34,故硒原子中的核内质子数是34。
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34=2+8+18+x,则x=6。
故选项错误;D. 根据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选项错误。
点睛: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
2.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生成物只有一种,是化合物;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3.富硒大米中的硒元素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
右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硒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x = 18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C.硒属于非金属元素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6个电子【答案】D【解析】A、2+8+x+6=34,x=18,正确;B、由图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正确;C、硒字的偏旁是石字,故是固态非金属元素,正确;D、硒原子在反应中易得到6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
故选D。
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A.B.C.D.【答案】D【解析】A、图中表示一种化合物,属于纯净物,错误;B、图中表示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C、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属于纯净物,错误;D、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正确。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考试题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考试题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8题)1.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A.冰和干冰Bl【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4.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4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氯都属于金属元素B.氯化钠是由a、d两种粒子构成的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D.a表示的是一种阴离子【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5.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检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检变大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评卷人得分6.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7.“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①分子的质量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④不同分子性质不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8.)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腐败:分子发生了变化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总数增加C.木炭燃烧: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有新的元素生成D.光合作用:分子分成原子,有新的原子生成【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9.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元素C.氯原子易得电子形成氯离子(Cl﹣)D.氯气(Cl2)是由氯气分子构成【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0.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2H+B. 2H C.H2D. 2H2【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1.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2.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A.Na B.H C.Cl2D.2N【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13.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分子运动加快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水分子数目增多了D.水分子没有变成其它分子【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4.下图是X、Y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X是金属元素B.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C.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D.X、Y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15.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锌”、“铁”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16.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B.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17.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B.氯化钠C.氧气D.金【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原子的构成18.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l 氧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评卷人得分构成物质分子不同,特质性质不同D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分子分裂成原子【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分子和原子3.下列图示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A.B. C. D.【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4.航天员专用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不大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话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中分子间没有间隙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5.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C.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C.氯水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l1.分子和原子根本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原子不能C.分子不停运动,原子不动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答案】B2.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m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m-x+2B.m+x-2C.m-x-2D.m+x-2【答案】C三、填空题(共4题)1.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实:(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带正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带负电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4)不显电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质量与氢原子质量大约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氢原子中不含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B.硅原子核内中子数可能为14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相对分子质量约等于28,则中子数=28﹣14=14,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B.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铝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8,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3.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答案】A【解析】【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了原子的结构,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得电子则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则形成阳离子。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酒精挥发—分子消失了B.气体膨胀—分子间隔变大C.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酒精挥发是由于酒精分子的运动,不是分子消失了,错误;B、气体膨胀是由于分子间隔变大,正确;C、桂花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D、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正确。
故选A。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113鉨Nh115镆Mc117Ts118Og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B.“Nh”可表示鉨单质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答案】B【解析】【详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n n()A.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答案】A【解析】【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方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字表示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A错误;B、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
故B正确;C、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16-8=8,故C正确;D、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D正确。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例题-全面解析.docx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 +例题 - 全面解析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海绵能吸水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答案】 A【解析】【详解】A.海绵能吸水,是因为海绵中有无数细小孔隙,当置于水中时,水会充满这些孔隙,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此选项错误;B. 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是通过加压减小分子间的间隔,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此选项正确; C. 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结果,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此选项正确; D.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是因为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当二者混合时,一部分分子填充了另一种分子之间的间隔,因此总体积会减少,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此选项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反过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会总结分子的特征。
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答案】 C【解析】【分析】【详解】A、核内质子数 =12>核外电子数 =10,属于阳离子,故 A 不符合题意;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0,属于原子,故 B 不符合题意;C、核内质子数 =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故 C 符合题意;D、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 =10,属于阳离子,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元素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C50mL 水和 50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0mL分子数目减少了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分子,选项错误;组合的构成,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B、化学变化就是原子重新C、不同的液体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不同的分子大小不同,分子相互穿插形成的,与分子的数目无关,选项错误;D、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选项错误,故选 B。
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20篇(附带答案解析)(word)

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20篇(附带答案解析)(word)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如图A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 B.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四周期D.钾元素和钾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提供的信息可知,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正确;B、钾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正确;C、钾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4,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四周期,正确;D、钾元素和钾离子的电子层数不相同,钾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4,钾离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错误。
故选D。
2.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生成物只有一种,是化合物;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属于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故C符合题意;D、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4.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分子,选项错误;B、化学变化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构成,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C、不同的液体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不同的分子大小不同,分子相互穿插形成的,与分子的数目无关,选项错误;D、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选项错误,故选B。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2.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③和④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B.②和⑥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C.①和②、⑤和⑥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D.①③④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答案】B【解析】A、③的元素属于第三周期,④的元素属于第二周期元素,故A选项错误;B、②的元素是镁元素,⑥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形成的化学式为MgO,故B选项正确;C、①是稀有气体元素、②是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选项错误;D、③是离子结构示意图,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答案】B【解析】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8=x+6,x=2,正确;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
初中化学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l 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评卷人得分3.“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化学知识中的A.微粒都很小B.微粒之间存在间隙C.微粒在不断运动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4.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大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C.两种元素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 为单位【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5.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50 B.86 C.136 D.222【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7.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8.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9.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A.Na2SeO3B.Na2SeO4C.NaSeO2D.Na2SeO2【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0.无铅汽油一般是加入甲基叔丁基醚【CH3OC(CH3)3】作为高辛烷值组分。
下列关于甲基叔丁基醚叙述错误的是A.甲基叔丁基醚属于化合物B.甲基叔丁基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C.甲基叔丁基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8.2%D.甲基叔丁基醚是由5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12.下列化学用语中,通常只能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A.Ca B.N C.2N D.He【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13.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物质:Na2S,S,(M),H2SO4,其中括号内的M可能是A.H2S B.Na2SO3 C.MgSO4D.SO3【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4.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与B的质量之比为3∶1,A与B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12∶1,则能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A.AB B.AB3C.AB4D.A2B 【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5.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2.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生成物只有一种,是化合物;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3.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113鉨Nh115镆Mc117Ts118Og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B.“Nh”可表示鉨单质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答案】B【解析】【详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和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C.甲和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D.乙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X是12号元素,是镁元素,故是金属元素,故正确;B、X、Y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C、X是镁元素,Y是氯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正确;D、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大于7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正确。
故选B。
2.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答案】B【解析】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8=x+6,x=2,正确;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是解题关键。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A.B.C.D.【答案】D【解析】A、图中表示一种化合物,属于纯净物,错误;B、图中表示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C、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属于纯净物,错误;D、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正确。
故选D。
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 (word)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word)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C.③属于金属元素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答案】D【解析】A、②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错误;B、①②③④的核内质子数分别为:8、11、16、11,②④属于同种元素,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三种不同元素,错误;C、由③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16,属于硫元素,元素的名称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D、①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故选D。
点睛: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答案】B【解析】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8=x+6,x=2,正确;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是解题关键。
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用符号表示为NB.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碳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D.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答案】C【解析】A、7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正确;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是成正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氧>氮>碳,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等质量的三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碳>氮>氧,正确;C、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2个电子层,错误;D、质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正确。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
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2.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空气是混合物,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故含有氧分子,正确,D、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选C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3.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D.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答案】D【解析】A、由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该元素为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中子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带正电荷D.化学性质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选项A正确;B、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选项B正确;C、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带负电荷,选项C错误;D、由该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其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选项D正确。
最新 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20篇(附带答案解析)(word)

最新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20篇(附带答案解析)(word)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计量数之比为1:1【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反应后有氢气单质生成,故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故A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水煤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B选项正确;C、该反应中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由CH4和H2O,故C选项错误;D、经配平得,反应的方程式为: CH4+H2O 一定条件CO+3H2, 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2.近日,我国企业成功研发圆珠笔笔头用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笔头用材料的国产化、自主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
笔头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碳、铁、钨等元素。
如图是其元素的部分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元素只能形成二种单质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4gD.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据题中的图示,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
A、根据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故A错误。
B、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列为:氧硅铝铁钙,在金属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铝,故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是“1”,能常不写。
故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碳、铁、钨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
故正确。
故选D点睛: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答案】B【解析】【详解】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B正确;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C错误;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D错误;故选B。
最新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100篇及答案.docx

最新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100 篇及答案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某粒子 X2﹣核外有 18 个电子,核内有16 个中子,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性质稳定C.易得到两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32g【答案】 B【解析】某粒子X2核外有 18 个电子,核内有 16 个中子,核内有 16 个质子。
A、属于 16 号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 A 错误; B、该离子核外 8 个电子,性质稳定,故 B 正确; C、该粒子已经得到两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再得到两个电子,故C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为 16+ 16= 32,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 D 错误。
点睛∶ 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内中子数之和。
最外层8 个电子属于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再获得或失去电子。
2.生活中废弃的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化合物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非金属)【答案】【解析】B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都属于废旧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金属单质或合金,与有机物氧化物非金属无任何关系,应属于金属或合金.故选 B点评:此题是对废旧金属的考查,属于废旧金属回收的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有 3 个电子层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C.镁为金属元素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24.31g【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1 、表示元素的原子序数,2、表示元素符号, 3、表示元素名称, 4、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2,质子数也为 12,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有 3 个电子层,正确,B、该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 12,正确, C、镁带“金”字旁,所以属于金属元素,正确,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而实际质量很小,错误,故选D 考点:元素周期表4.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 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答案】 A【解析】【详解】A.根据题意,“干水”的每个颗粒内部是一颗水滴,外层是二氧化硅,所以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选项正确;B.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选项错误;C.干水中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选项错误;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题20套(带答案)一、选择题1.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故A正确。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故B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故C错误。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故D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113鉨Nh115镆Mc117Ts118Og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B.“Nh”可表示鉨单质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答案】B【解析】【详解】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3.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化学变化中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故A错误;B、原子变成离子时改变的是电子数,质子数不变,故B错误;C、微观粒子间总是存在间隔的,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仍存在间隔,故C错误;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都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
最新 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20篇(附带答案解析)1

最新中考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20篇(附带答案解析)1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2价,若设Ni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得:x+(+3)ⅹ2+(-2)ⅹ4=0,x=+2,故B选项符合题意2.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正确;B、在阳光下,湿衣服更容易晾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即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实验室中用化学方法可以得到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D、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
故选C。
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3.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答案】C【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能带g,故错误;B、硼的汉字结构含有石字旁,故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C、由图可知,硼原子的原子序数是5,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是5,故正确;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错误。
2020-2021年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 (word)

2020-2021年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word)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答案】D【解析】【详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B、离子包括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不会再分,而由原子团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可能再分,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中,碳酸根离子分开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说法错误;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n n()A.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答案】A【解析】【分析】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方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字表示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A错误;B、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
故B正确;C、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16-8=8,故C正确;D、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D正确。
故选A。
3.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示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真题(word)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C.③属于金属元素【答案】 D 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解析】A、② 质子数 =11,核外电子数 =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错误; B、①②③④的核内质子数分别为:8、11、 16、 11,②④属于同种元素,①②③④表示的是三种不同元素,错误;C、由③ 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 16,属于硫元素,元素的名称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D、①③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故选D。
点睛: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的2.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 2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答案】 B【解析】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 8=x+6, x=2,正确;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 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是解题关键。
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 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 用符号表示为NB.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碳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D.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 X< O【答案】 C【解析】A、7 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正确;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是成正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氧>氮 >碳,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等质量的三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碳>氮 >氧,正确; C、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 2 个电子层,错误;D、质子数 =原子序数,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正确。
故选 C。
4.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B【答案】【解析】物质由固态→液体→气态,分子间隔在变大,但分子的大小不变。
本题中由于受热,因此内能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剧5.下列微粒中,能表示 2 个氢分子的是A.2H B. 2H+C. H2O D. 2H2【答案】 D【解析】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 2 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2H2.故选 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6.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 95%,外层是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答案】 A【解析】【详解】A.根据题意,“干水”的每个颗粒内部是一颗水滴,外层是二氧化硅,所以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组成的混合物,选项正确;B.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选项错误;C.干水中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选项错误;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7.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仍可以再分,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C、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并最终进入水分子间,错误;D、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故质子数相同,错误。
故选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B点评: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8.为纪念Dmitri Mendeleev.150周年,联(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诞生合国大会宣布2019 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Na 原子核内有11 个质子B. Na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C.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在化合物中,钠元素常显-1 价【答案】 D【解析】【详解】A、 Na 原子核内有11 个质子,该选项说法正确;B、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C、 Na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该选项说法正确;D、在化合物中,钠元素常显+1 价,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D。
9.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D.分子大,原子小【答案】 B【解析】【详解】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脱离化学变化,原子仍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所以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正确;C、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属于阳离子,错误;D、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错误。
故选 B。
10.如图,上瓶充满空气,下瓶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发生反应),抽出玻璃片,瓶口对紧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瓶内气体颜色趋于一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说明不断运动B.当两瓶中气体颜色不再变化时,微粒停止运动C.实验前后,二氧化氮分子的性质和个数都不变D.实验后,二氧化氮分子间的间隙变大【答案】 B【解析】【详解】A.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空气中的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都在运动,最后两瓶中的气体颜色趋于一致,故 A 说法正确;B.微粒始终在不断运动,故 B 说法错误;C.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变化前后二氧化氮分子的性质和个数都不变,故 C 说法正确。
D. 实验后,二氧化氮占的空间变大,二氧化氮分子间的间隙变大,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 B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 4000L 氧气能压缩在40L 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答案】 B【解析】 A 、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没有生成新的微粒,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错误; B、八月丹桂飘香,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错误; D 、4000L 氧气能压缩在40L 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错误。
故选 B 。
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 Y Z分别代表不同的元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Z>X B.X 和 Y 两种元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C. Z 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2-D. Y 和 Mg 属于同一周期【答案】 C【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原子序数Z> X,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同一族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X 和 Y 位于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C、 Z 位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前面,最外层电子数应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1 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 Z 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故选项说法错误。
D、 Y 位于第三周期,则Y 和 Mg 属于同一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13.科学家已研究出一种高能微粒N5+,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N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B.每个 N5+中含有 35 个质子和34 个电子C. 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D.每个 N5+中含有 35 个质子和36 个电子【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 N5+是一种高能微粒,不属于单质,选项 A 不正确;B、每个 N5+中含有 35 个质子, 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电子,为 35-1=34 ,选项 B 正确;C、 N5+只是失去了一个电子,中子数没有发生改变,选项 C 不正确;D、 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电子,为35-1=34 ,选项 D 不正确。
故选B。
14.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锌属于非金属元素.锌原子的中子数为 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2+ Zn【答案】 D【解析】A、锌的汉字名称偏旁是“钅”字,锌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原子序数 30,原子序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锌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30,不是中子数是 30,错误;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是“1”,不是“ g”,常省略不写,错误;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正确。
故选D。
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15.下列化学家中,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A.道尔顿B.拉瓦锡C.侯德榜D.门捷列夫【答案】 D【解析】A、道尔顿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先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论.B拉瓦锡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次利用天平为化学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实验,并测定了空气的组成. C. 侯德榜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 D. 门捷列夫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选 D16. 2017 年 5 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