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重点笔记归纳(完整版)

合集下载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重点知识点总结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重点知识点总结语文是考试的重点考察科目,同时,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解题方法的掌握,都需要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而且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语文作为基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语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1、文学常识――新闻、消息和通讯(1)新闻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

(2)消息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3)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4)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2、以《芦花荡》为例,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1)人物描写①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②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③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④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2)环境描写①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②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

(3)《芦花荡》中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故事的传奇色彩3、以《蜡烛》一文为例,探究文中母亲的心理活动,根据她的举动(动作描写)感知、体会她的内心世界4、以《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为例,体味作者充满讽刺意味的语言和丰富的思想。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三)文学常识归纳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三)文学常识归纳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三)文学常识归纳一、《海燕》1.《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

在俄文中,“海燕”有“暴风雨的报信者”或“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言者”的意思。

高尔基,苏联作家,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2.这是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

它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3.这首散文诗运用象征手法,通篇只出现形象,没有片言只字揭示形象的象征义,一切象征义俱蕴涵在形象之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文章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着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二、《白杨礼赞》1、选自《见闻杂记》作者茅盾,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感情线索。

2、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三、《石榴》1、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

2、作者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四、《马说》1、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2、文中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识别和发现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3、本文作者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嘲讽和鞭挞了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统治者。

第二单元六《纪念白求恩》1、这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以身殉职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白求恩而写的,白求恩的精神就是共产党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4、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养。

“材”通“才”,才能。

5、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9、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1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1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 ,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1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二、词类活用
1、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向高处伸展和向远处伸展。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重点笔记归纳(完整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重点笔记归纳(完整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一、现代文知识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

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华盖集》《坟》等。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分层依据:第一部分:在东京(1-3);第二部分:在仙台(4-35);第三部分(36-38):离开仙台后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帮“我”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藤野先生对“我”的学习关心、既热情,又诚恳。

(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精神。

:不学无术,附庸风雅,思想腐朽“实在标致极了”: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讥讽和轻视。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何尝不”,反诘语气,加强肯定;“酒醉”,表达了对愚昧麻木的人的痛恨。

鲁迅对中国人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日暮里(源自“日暮乡关何处是”):勾起了鲁迅对家国之愁思水户:这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是他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也无怪它们的疑惑”:作者有意以反语的方式揭示“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

八年级下期末语文知识点归纳.doc

八年级下期末语文知识点归纳.doc

八年级下期末语文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期末语文知识点总结(一)悼念玛丽居里一、词语积累悼念(d o) 崇高(ch ng)真挚(zh ) 钦佩(qīn)律己之严(lǜ) 抑郁(y )公正不阿(ē)妥协(tuǒ)热忱(ch n)二、关于悼词悼词,即悼念文,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章。

一般从叙述死者生平和业绩着手。

体裁上接近议论文。

三、作者简介及相关背景爱因斯坦(1879~195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原是德籍犹太人。

因不满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在瑞士接受了中等和高等教育。

二十六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1915年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1949年发表了统一场论。

爱因斯坦是一位诚实的科学家。

关于治学,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从事我们这种工作必须要有两个条件:孜孜不倦的坚毅精神和随时准备推翻你花费许多时间和心血得来的东西。

玛丽居里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

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柏克瑞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之后,居里夫人又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

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

1935年11月23日,爱因斯坦怀着悲痛的心情,专程赶赴纽约,在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追悼会上,发表了讲演《悼念玛丽居里》。

在这篇著名的讲演中,他只用较少的语言评价居里夫人所取得的科学成就,而在大部分篇幅中,高度地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他认为,历史上第一流人物所具备的人格的力量,应该远远超过他的才智以及他的成就。

四、课文简析这是一篇悼词,全文只有500字。

却是一篇流露内心真情的讲演稿,它朴实而真挚,睿智的思想闪闪发光,打动着千万读者的心。

作者深切怀念了与居里夫人长达20年的崇高而真挚的友谊,高度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指出她所具有的人格力量远胜于才智,呼吁欧洲科学家继承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1《五柳先生传》一、古今异义1.每有会意古义: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今义: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2.亲旧知其如此古义:旧交,旧友今义:过去的.,过时的3、造饮辄尽古义:到,往今义:制造4.或置酒而招之古义:有时今义:或者5.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古义: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义:夸奖,夸赞二、一词多义1.以:(1)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2)以此自终(凭借或连词,不翻译)2.之:(1)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2)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3.言:(1)闲静少言(说,说话)(2)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4.如:(1)晏如也(......的样子)(2)亲旧知其如此(像)5.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估计、左右)6.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三、词类活用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四、翻译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翻译:(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翻译: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翻译: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翻译:不为贫贱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2《马说》一、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3.其真无马耶:“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知识知识点整理1.《社戏》鲁迅【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文体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人物描写一般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4、环境描写可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情节有详有略】1.写了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3.看社戏前的波折。

4.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5.去赵庄看社戏。

6.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7.六一公公送豆。

【课文内容解析】1、“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在春末夏初。

因课文写“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

写的是春末夏初时的景物。

2、偏僻的平桥村,为什么“在我是乐土”?这说明了什么?(1)“我”在那里受到“优待”。

(钓虾“归我吃”;坐船“在舱中”;和年幼的小孩“剥豆”;六一公公送我罗汉豆。

)(2)可以免念枯燥无味的书。

(3)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4)有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

(有“最聪明的双喜”,有乐于助人的桂生,有公而忘私的阿发。

)(5)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

(“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偷豆、吃豆。

)[文中写“乐土”之“乐”是要反衬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乐,表达了“我”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孩子的天真、友善和直爽的性格。

]3、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二部分开头的“至于我在那里的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重点笔记归纳(完整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重点笔记归纳(完整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一、现代文知识1、《藤野先生》就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

就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华盖集》《坟》等。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她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与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分层依据:第一部分:在东京(1-3);第二部分:在仙台(4-35);第三部分(36-38):离开仙台后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帮“我”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藤野先生对“我”的学习关心、既热情,又诚恳。

(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她对骨学的兴趣与求实精神。

:不学无术,附庸风雅,思想腐朽“实在标致极了”: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厌恶、讥讽与轻视。

“她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何尝不”,反诘语气,加强肯定;“酒醉”,表达了对愚昧麻木的人的痛恨。

鲁迅对中国人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日暮里(源自“日暮乡关何处就是”):勾起了鲁迅对家国之愁思水户:这就是富有民族气节与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大概就是物以希为贵罢”: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就是她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中国就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就是低能儿,……也无怪它们的疑惑”:作者有意以反语的方式揭示“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与抨击。

八年级下期末语文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期末语文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期末语文知识点总结不知不觉期末有到了,大家的语文知识点学习的怎么样呢?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期末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八年级下期末语文知识点总结(一)悼念玛丽;居里一、词语积累悼念(dào) 崇高(chóng) 真挚(zhì) 钦佩(qīn)律己之严(lǜ) 抑郁(yì) 公正不阿(ē) 妥协(tuǒ)热忱(chén)二、关于悼词悼词,即悼念文,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章。

一般从叙述死者生平和业绩着手。

体裁上接近议论文。

三、作者简介及相关背景爱因斯坦(1879~195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原是德籍犹太人。

因不满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在瑞士接受了中等和高等教育。

二十六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1915年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1949年发表了统一场论。

爱因斯坦是一位诚实的科学家。

关于治学,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从事我们这种工作必须要有两个条件:孜孜不倦的坚毅精神和随时准备推翻你花费许多时间和心血得来的东西。

”玛丽;居里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

她与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柏克瑞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之后,居里夫人又获得了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

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

1935年11月23日,爱因斯坦怀着悲痛的心情,专程赶赴纽约,在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追悼会上,发表了讲演《悼念玛丽;居里》。

在这篇著名的讲演中,他只用较少的语言评价居里夫人所取得的科学成就,而在大部分篇幅中,高度地赞颂了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他认为,历史上第一流人物所具备的人格的力量,应该远远超过他的才智以及他的成就。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全套第一单元知识点预习整理一、课文内容梳理《社戏》描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夏夜乘船去看戏的经过,赞扬了农家少年聪明活泼、热情好客、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劳动人民淳朴厚道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充满趣味的童年和景色秀美的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

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安塞腰鼓》描写了作者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景与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特点,赞扬了安塞人民粗犷、奔放、充满阳刚的个性和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

《灯笼》是一篇可以引领我们回望传统的散文。

当代的莘莘学子能见的灯笼大概也只在古装剧中,至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更是无从感受到的了。

还好吴伯箫的这篇文章可以带我们寻到文化的根,感受到我们血液中流淌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

二、单元字词汇总(一)字词解释1.社戏消夏:避暑。

陶冶:怡情养性。

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偏僻:偏远而僻静。

熬áo:忍受。

诚然:确实这样。

篙gāo:用竹竿制成的撑船工具。

朦胧:动词,弥漫。

蕴yùn藻:水草。

依稀:隐约。

屹yì立:矗立。

潺chán潺: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家眷:妻子儿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妻子。

船篷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棹zhào:划(船)。

楫jí:桨。

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惮dàn:怕,畏惧。

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háng辈:辈分。

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撺cuān掇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fú水:游泳。

絮xù叨dao: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怠dà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常考知识点总结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常考知识点总结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常考知识点总结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常考知识点总结重点句子翻译: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无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10、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1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

12、好读书,不求甚解: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1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已经喝醉了就离开,态度率真,来了就喝,喝完就走。

14、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著称。

或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1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

16、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1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1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0、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去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重点笔记归纳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总复习重点笔记归纳

八年下册文期末复提:一、代文知1、《藤野先生》是迅先生写的一篇回性散文,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迅( 1881— 1936 ),原名周人,字豫才,表第一篇白小《狂人日》始以“ 迅” 笔名。

是中国代大的无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有小集《喊》《彷徨》和《故事新》等,散文集《野草》,文集《而已集》《盖集》《》等。

篇回性散文表达了作者藤野先生的真念,了他正直、治学、没有狭窄的民族偏的崇高品。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化,文中洋溢着烈的国主感情。

本文依据的推移、地点的移和事件生的先后序来叙。

分依据:第一部分:在京(1-3) ;第二部分:在仙台(4-35 );第三部分(36-38 ):走开仙台后本文叙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我”的国感情的化(暗)文中详尽写了四件事,从不相同面表了藤野先生的高品。

(1)帮“我”添改,表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真的精神。

(2)“我”改正解剖,体了藤野先生治学的度。

(3)关怀解剖,表藤野先生“我”的学关怀、既情,又。

(4)向“我”认识中国女人裹脚,表了他骨学的趣和求精神。

清国留学生:不学无,附庸雅,思想腐败“ 在致极了”:反,表达了烈的、刺之情。

表达了作者他的、和。

“他也何不酒醉似的喝彩” :“何不” ,反气,加必然;“酒醉”,表达了笨拙麻木的人的恼恨。

迅中国人的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日暮里(源自“日暮关何是” ):勾起了迅家国之愁思水:是富饶民族气和国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大概是物以希” :迅作弱国子民的辛酸,也是他烈民族自尊心的体。

“中国是弱国,因此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也无怪它的诱惑” :作者有意以反的方式揭穿“ 国青年”的荒,表达了种的恨和抨。

“ 但在我,一声却特听得刺耳”:“万” 呼,极大地刺了迅的民族自尊心2、《我的母》作者是学者胡适。

文章自《胡适自》。

胡适代出名学者、人、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篇文章写自己童年最少年代怎样在母的格要求和深情关下成的几件事。

部编版本初中八年级的语文下册的期末总结复习学习知识点

部编版本初中八年级的语文下册的期末总结复习学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社戏》描绘了“我”和小伙伴们夏夜坐船去看戏的经过,赞誉了农家少年聪慧开朗、热忱好客、朴实和善的性格和劳动人民朴实老实的质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充满兴趣的童年微风景秀美的故乡的热爱与之情。

《回延安》是一首采纳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汹涌的诗篇。

诗人以赤子之心颂扬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能够感觉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消灭的真情。

《安塞腰鼓》描绘了作者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况与感觉,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迈、火热的特点,赞誉了安塞人民粗暴、豪放、充满阳刚的个性和挣脱约束、追求自由的期望。

《灯笼》是一篇能够引领我们回望传统的散文。

今世的莘莘学子能见的灯笼大体也只在古装剧中,至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更是无从感觉到的了。

还好吴伯箫的这篇文章能够带我们寻到文化的根,感觉到我们血液中流淌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

二、单元字词汇总( 一 ) 字词解说1.社戏消夏:避暑。

陶冶:怡情养性。

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利的影响。

荒僻:偏僻而幽静。

熬áo:忍耐。

诚然:的确这样。

篙 gāo:用竹竿制成的撑船工具。

模糊:动词,洋溢。

蕴 yùn藻:水草。

隐约:隐约。

屹 yì立:耸立。

潺 chán潺: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家属:老婆子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老婆。

船篷 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盖日光微风雨。

棹 zhào:划( 船) 。

楫jí:桨。

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惮 dàn:怕,恐惧。

归省 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亲母亲。

行 háng辈:辈分。

犯上:冒犯尊长或许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撺 cuān掇 duo:从旁煽动人做某事。

凫f ú水:游泳。

絮 xù叨 dao:形容说话啰唆,往返地说。

怠 dài慢:款待不周祥的意思。

弄潮:在潮水中搏击、玩耍。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社戏》描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夏夜乘船去看戏的经过,赞扬了农家少年聪明活泼、热情好客、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劳动人民淳朴厚道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充满趣味的童年和景色秀美的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

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安塞腰鼓》描写了作者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景与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特点,赞扬了安塞人民粗犷、奔放、充满阳刚的个性和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

《灯笼》是一篇可以引领我们回望传统的散文。

当代的莘莘学子能见的灯笼大概也只在古装剧中,至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更是无从感受到的了。

还好吴伯箫的这篇文章可以带我们寻到文化的根,感受到我们血液中流淌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

二、单元字词汇总(一)字词解释1.社戏消夏:避暑。

陶冶:怡情养性。

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偏僻:偏远而僻静。

熬áo :忍受。

诚然:确实这样。

篙gāo :用竹竿制成的撑船工具。

朦胧:动词,弥漫。

蕴yùn 藻:水草。

依稀:隐约。

屹yì立:矗立。

潺chán 潺: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家眷:妻子儿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妻子。

船篷péng :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棹zhào :划(船)。

楫jí:桨。

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惮dàn :怕,畏惧。

归省xǐng :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3 行háng 辈:辈分。

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撺cuān 掇duo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fú水:游泳。

絮xù叨dao :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怠dài 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复习资料各课知识点(精编全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复习资料各课知识点(精编全面)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全套第一单元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社戏》描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夏夜乘船去看戏的经过,赞扬了农家少年聪明活泼、热情好客、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劳动人民淳朴厚道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充满趣味的童年和景色秀美的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

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安塞腰鼓》描写了作者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景与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特点,赞扬了安塞人民粗犷、奔放、充满阳刚的个性和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

《灯笼》是一篇可以引领我们回望传统的散文。

当代的莘莘学子能见的灯笼大概也只在古装剧中,至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更是无从感受到的了。

还好吴伯箫的这篇文章可以带我们寻到文化的根,感受到我们血液中流淌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

二、单元字词汇总(一)字词解释1.社戏消夏:避暑。

陶冶:怡情养性。

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偏僻:偏远而僻静。

熬áo:忍受。

诚然:确实这样。

篙gāo:用竹竿制成的撑船工具。

朦胧:动词,弥漫。

蕴yùn藻:水草。

依稀:隐约。

屹yì立:矗立。

潺chán潺: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家眷:妻子儿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妻子。

船篷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

棹zhào:划(船)。

楫jí:桨。

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惮dàn:怕,畏惧。

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háng辈:辈分。

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撺cuān掇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fú水:游泳。

絮xù叨dao: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怠dà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

弄潮:在潮水中搏击、嬉戏。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复习知识梳理(解析版)(六)课内文学常识班级姓名完成情况一、识记八下文学常识1.《社戏》的作者是,字,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本文选自他的小说集《》。

2.《回延安》选自《》,作者。

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

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3.《安塞腰鼓》作者是,陕西延安人。

他的散文集《》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4.《灯笼》选自《》,作者,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

家,家。

5.《大自然的语言》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改写。

作者,人。

家、家。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作者,国家、家。

代表作有《》《》。

7.《大雁归来》选自《》。

作者,国家。

8.《时间的脚印》作者。

科普作家。

9.《桃花源记》选自《》。

作者,字,又名,世称。

浔阳柴桑人。

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10.《小石潭记》选自《》。

作者,字,河东人。

代文学家,“”之一。

11.《核舟记》选自《》,代编。

作者,字,(朝代)嘉善人。

12.《<诗经>二首》包括《》和《》。

《诗经》先秦时叫做《》或《》,《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总集。

也是我国诗歌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首。

《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三类。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是一位杰出的家。

翻译的代表作有的《》,的《》,的《》等。

傅雷也是一位特殊的家。

《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的家信多封。

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的问题。

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都选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作者,代诗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选自《》,作者,代诗人。

13.《老山界》作者,体裁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物理学家,获1976年奖。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原题为《》,作者,江苏无锡人,家,被誉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一、现代文知识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

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华盖集》《坟》等。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分层依据:第一部分:在东京(1-3);第二部分:在仙台(4-35);第三部分(36-38):离开仙台后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文中具体写了四件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1)帮“我”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

(2)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3)关心解剖实习,表现藤野先生对“我”的学习关心、既热情,又诚恳。

(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不学无术,附庸风雅,思想腐朽“实在标致极了”: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讥讽和轻视。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何尝不”,反诘语气,加强肯定;“酒醉”,表达了对愚昧麻木的人的痛恨。

鲁迅对中国人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日暮里(源自“日暮乡关何处是”):勾起了鲁迅对家国之愁思水户:这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是他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也无怪它们的疑惑”:作者有意以反语的方式揭示“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

“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万岁”欢呼,极大地刺伤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2、《我的母亲》作者是学者胡适。

文章选自《胡适自传》。

胡适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这篇文章写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写母亲作为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他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3)写母亲受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因此在为人方面,母亲具有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的优秀品质。

最后一段里“如果……如果……如果……”:用假设表现自己已经具备的美德,表现了他不溢美,不自夸的品质,也符合自传的语言特点。

3、《我的第一本书》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下),作者牛汉。

文章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自然引出话题,既点明“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

这人生中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4、《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文章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的修辞手法。

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5、《我的童年》作者季羡林,选自《季羡林自传》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5、《再塑生命》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6、《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

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江南的雪特点(1-3):滋润美艳、柔美、且富有生机和活力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朔方的雪(4-6):随旋风蓬勃奋飞在日光中旋转升腾江南的雪:是一种美的象征,但这种美未经磨炼,不能长久保持。

朔方的雪:用了一连串动词,展现出北国的雪的奋斗和向上,决不妥协的个性,以及铺天盖地、横扫千军的气势。

朔方的雪的环境:“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象征了当时极度黑暗和严酷的社会现实。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里的“但是”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容上提示全文重点,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相较于优柔的江南的雪,作者更赞颂壮美的北国的雪。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含义:雪完成升华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核的精魂。

7、《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

这部历史剧是郭沫若同志于1942年在写的,它借古讽今,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抨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传达了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真实意愿。

课文选的《雷电颂》是第五幕第二场屈原的一段独白。

这篇独白,一是对风、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1风雷电:象征变革社会现实的力量2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了国家和人民3有形的及无形的剑:象征屈原的佩剑(陆离),斗争的精神,坚定的信念4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昏庸腐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5小岛:象征一个理想的社会呼唤风雷电:表达了摧毁黑暗社会的强烈希望,对光明未来的强烈追求。

8、《短文两篇》中的《日》和《月》选自散文集《龙•虎•狗》,作者巴金,原名尧棠,字芾甘,人。

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写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这一笔名。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日》通过“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两个事例,赞美了他们为追求光和热而英勇献身的精神,表达了自己宁可轰轰烈烈地战死,也不愿寒冷寂寞地偷生的战斗决心。

《月》通过“我”对寒冷月光入侵的感受,写现实世界的寒冷和毫无生机,赞颂了像姮娥一样为改变现状而不惜牺牲的献身精神。

:表达了作者不愿苟且偷生,而要为了民族的解放而奉献一切的人生追求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表达了对生者的期盼,希望他们担负起拯救民族的重任9、《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等。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全文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是一曲无产阶级战斗的颂歌。

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乌云、狂风、雷声、闪电”象征反革命势力;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日益逼近的无产阶级革命:祈使句,表达了作者期盼经受革命风暴的洗礼,及召唤革命者奋起反抗,赢得解放的豪情,同时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0、《组歌》中(《浪之歌》《雨之歌》选自《泪与笑》,作者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

《浪之歌》用海浪自述的口吻,写了海浪对海岸的爱情、对身边事物的友爱,表现了作者对纯真爱情和博爱精神的赞美,也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和炎热的衷肠。

《雨之歌》用拟人手法,以雨的自述的形式,描述了雨滴在大自然中的运行、变化过程,颂扬了雨滴带给自然界的种种好处,歌颂了雨滴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博大的胸怀。

表现了一种生活的美,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的炽热感情,蕴含着作者热爱祖国、愿为祖国奉献终生的精神。

11、《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

全文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一、引论 1人类要征服自然是不自量力的:论历史、论关系、论智慧2-4人类的智慧不值得骄傲:从航天事业来讲从人类的认识史从矿坑成为陷阱二、本论宇宙中存在智慧高于我们的生物5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6-7 进一步阐述两者的关系8-10 宇宙有生命三、结论 11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因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

12、《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节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作者吴岗。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通过罗布泊今昔对比,揭示罗布泊由一个美丽的湖泊消失,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

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理念渗透课文,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罗布泊:过去生命绿洲现在死寂荒漠变化原因:人们盲目地利用塔里木河水资源,导致河道下游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恶化。

13、《旅鼠之迷》作者位梦华,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文章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

从三个方面介绍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1、繁殖能力强; 2、自杀控制数量;3死亡大迁移启示,教训:1、人类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2、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研究的对象3、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4、自然界有许多未解之谜14、《大雁归来》节选自《沙乡年鉴》(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作者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作者认为大雁是真正的春天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希望和喜悦。

作者对大雁怀着喜爱、期盼、赞美的感情。

回来的大雁是香蒲乃至万事万物摆脱了严寒的冬日,迎来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春天迁徙中的大雁,它的叫声是带着野性的诗歌,给整个大地带来了生机和诗意。

15、《喂——出来》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著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

本文是一篇科学幻想小说,以环境污染为题材,讲的是一场台风吹倒了一座古庙,庙底露出个无底洞,通过对这个洞一番研究后,后来成民填垃圾的地方,终于有一天,里面的东西又都飞了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