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行政相对人.pptx

合集下载

《行政相对人》课件

《行政相对人》课件
案例二
某市交通管理部门对某出租车司机违法行为的处 罚案例,涉及处罚依据、处罚程序和执行等方面 。
行政许可案例
总结词
行政许可案例展示了行政机关对特定事项的许可要求和程 序。
案例一
某市工商局对某企业设立的行政许可案例,涉及申请材料 、审查程序和许可期限等方面。
详细描述
行政许可案例包括了对特定事项的许可要求、申请材料、 审查程序和许可期限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说明行政机关在 实施行政许可时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平等。
权益保障
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行 政法的保护,任何行政主体不 得侵犯其合法权益。
参与行政程序
行政相对人有权参与行政程序 ,提出意见和证据,进行陈述 、申辩等。
监督行政行为
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行政 行为有权进行监督,认为行政 行为违法或不当时,可以依法
申请救济。
02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障
知情权
《行政相对人》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行政相对人概述 •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障 • 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 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 行政相对人案例分析
01
行政相对人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 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 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直接影响其权益的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01
行政相对人有权监督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防止行政机
关滥用职权或不当行使职权。
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决策
02
行政相对人有权参与行政决策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决
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和诉讼
03
当行政机关作出违法或不合理的行政行为时,行政相对人有权

005-第5章 行政人

005-第5章 行政人

2.与职务行为有关的行为(执行职务中的事 实行为,或称职权相关行为)。具体包括: (1)为执行职务而采取不法手段的行为。 (2)与执行职务的时间或场所有密切关系 的行为。 3.怠于执行职务的行为。
二、国家公务员双重身份的划分
国家公务员双重身份是指其行政人身份和个人身份。公务 员双重身份的划分取决于其实施的行为的不同性质,即公 务员的行为是执行职务的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在西方国家,理论和实务上对于执行职务行为的认定,主 要有两种标准: 1.主观标准。即以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主观意思为标 准。具体包括: (1)国家机关的主观意思为标准。据此,执行职务的行 为通常限于国家机关的命令范围。 (2)以工作人员的主观意思为标准。即只要工作人员主 观上有执行职务的意图、目的,其行为即可认定为执行职 务的行为。
第5章
行政人
一、行政人的涵义
行政人是指依法代表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的具体个 人。 行政人与行政主体的关系本质上属代理关系,这体现在以 下两方面: 1.行政人实施行政管理只能以行政主体名义进行。 2.行政人行为所引起的后果由行政主体承受,即使是行 政人的过错行为,行政主体也须承担连责任。 行政人不同于国家公务员: 1.行政人在范围上包括职权行政人(公务员)与委托行 政人。 2.国家公务员并非都是行政人。
2.客观标准客观标准。即以行为形式或外表为标准。 认为只要行为具有执行职务外表的,不问其职责 权限,也不问其意图目的,均为执行职务的行为。 此外,各国正在采用曾经采用过的认定标准还有: (1)时间标准。 (2)名义标准。 (3)公共利益标准。 (4)法律适用标准。
我国国家赔偿法中采用客观标准。根据客 观标准,公务员执行职务的行为的范围包 括: 1.纯粹的职务行为。它一般应同时符合两 个条件: 一是程序条件。即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实施职务行为时应表明自己的职务身份。 二是实体要件。即要求行为人在实施职务 行为时必须具有相应的职权,至于其在行 使职权时是否超越法定权限则不影响职务 行为的成立。所以应把无权行为从越权中 独立出来。

第五章 行政相对人

第五章  行政相对人

第五章行政相对人第一节行政相对人概述一、行政相对人的概念和特征行政相对人是指与行政主体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对行政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1.行政相对人是组织和个人在行政活动中的一种特定身份。

2.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3.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呈现多元化。

二、行政相对人的基本类型(一)个人相对人与组织相对人(二)特定相对人与不特定相对人(三)直接行政相对人与间接行政相对人(四)权利相对人与义务相对人(五)内部行政相对人与外部行政相对人第二节行政相对人的范围一、国家组织(一)国家行政组织(二)其他国家组织二、社会组织(一)企业单位(二)事业单位(三)社会团体三、中国公民四、外国组织和外国人第三节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一、行政相对人的权利1、申请权。

行政相对人有权依法向行政主体提出实现其法定权利的各种申请,如申请办理许可证照,申请取得抚恤金、补助金、救济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申请获得法律保护,等等。

2、参与权。

行政相对人有权依法参与行政管理。

包括参与行政法规、规章及行政政策的制定(参加讨论、听证、论证等);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参与与自身有利害关系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应程序等。

3、了解权。

行政相对人有权依法了解行政主体的各种行政信息,包括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会议决议、决定、制度、标准、程序规则,以及与行政相对人本人有关的各种档案材料。

除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保密的.相对人均有权查阅、复制。

4、批评、建议权。

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有权提出批评,并有权就如何改善行政主体的工作和提高行政管理质量提出建议、意见。

5、申诉、控告、检举权。

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对其本身不公正的行政行为有权申诉,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控告或检举。

6、陈述、申辩权。

行政相对人在行政主体作出与自身权益有关,特别是不利的行为时,有权陈述自己的意见、看法,提供有关证据材料,进行说明和申辩。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ppt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ppt
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方特殊主体
!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是两个概念,
行政法主体包含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
按产生方式分
固有职权
授予职权

行政羁束权

按选择度分


行政裁量权
按内容分
行政立法权、行政决策权、 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 行政执行权、行政制裁权、 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委 托权、行政司法权
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
国家行政机关是指国家根据其统治意志,按照宪法和有关 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立的,依法享有并运用国家行政权,负 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以及相应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 管理、指挥和监督的国家机关,即狭义上的人民政府。
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
国家行政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 行机关,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报 告工作。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 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
具有高度政治性和权威性 具有执行性和法律从属性 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 具有统一性和层级性 具有社会性、专业性和服务性
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是指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 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处于被管理地位的组织和个人。
行政相对人的范围很广,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 外国组织、外国人。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 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 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 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调解权

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是行政主体的实施对象,在学理上,最狭义的行政相对人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狭义中的行政相对人还有第三人效力和利害关系人,而广义的行政相对人是与行政主体相对的,参与行政关系拥有权力和履行一定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行政相对人权利的保护问题近年来已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的一个主流问题。

行政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问题是行政相对人知识中核心探讨问题之一。

在权力方面,有两种分类:第一种是:1行政参与权2行政监督权3行政协助权4行政知情权5隐私保密权6行政获益权7行政求偿权8获得保护权,另一种分类是:1参与权2受平等对待权3受益权4自由权5程序权。

在行政相对人义务方面,分为: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协助公务执行的义务、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遵守行政程序的义务和接受监督调查的义务。

然而,在探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关系时,往往忽视了行政相对人之间在权利保护方面的关系,忽视了探讨行政主体与作为一个群的行政相对人,或利益关系相互不一致的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护问题。

行政主体在保护相对人权利方面有失衡现象,具体表现在行政主体作为一个统一体对不同的行政相对人在权利保护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状态,致使不同的行政相对人在同一性质的权利享受中获得的实惠不同;又可以表现为在同一性质的权利保护行为中不同的行政主体对自己所保护的当事人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此种情况下尽管某一行政主体的行为是同一的,但行政主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对相对人的权利保护仍是失衡的。

这是由于行政主体所处在统一体的立场上,对于代表不同社会利益的个人,团体或其他组织的行政相对人往往无法做到平衡其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而造成失衡的现象。

其实,我国行政法治中存在问题最为突出的并不一定是行政主体的其它不当行为,而是行政法治中的失衡状态, 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就是这种失衡性最为突出的表现。

针对地方保护主义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才这样规定:“依法办案,反对地方保护主义,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五章行政相对人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五章行政相对人

四、国家机关可能成为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有可能是 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一般不是行政相对人。 但有些情况下会成为行政相对人。 行政机关可能成为行政相对人,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 也可能成为行政相对人。 下级机关可能成为行政相对人,平级机关和上级机关 也可能成为行政相对人。 如果国家机关成为行政相对人,将其看做法人或其他 组织。
三、行政相对人具体类型
1、公民 即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公民参与法律活动(参加法律关系),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权利能力 二是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是资格,即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 所有的公民权利能力都相同,一律平等。 行为能力是能力,即能通过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承担 义务的能力。公民的行为能力有差别。
五、外国人和外国组织可能成为我国行政相对人
外国人、外国组织成为我国的行政相对人前提是: 在我国领土上活动 如:到我国旅游的外国人、到我国投资的外国企业。 领土:领陆 领海 领空 驻外使、领馆 船舶和飞机
国家机关成为行政相对人举例
1、平级机关为行政相对人 财政局——教育局 教育局决定学校收费。 教育局——财政局 财政局办学。 2、上级机关为行政相对人 市规划局、建设局——市政府 市政府盖办公楼。 3、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为行政相对人 市交警支队——市人大、市法院 两机关的车辆运行。 各个机关在自己主管业务范围内行使权力,就是行政 主体,其他机关在此业务范围内,受主管机关管辖,就是 行政相对人。此时将受管辖机关看做法人或其他组织。
2 法人
法人是社会组织,但社会组织不全是法人。 社会组织成为法人须具备法定条件: ----依法成立 ----有独立支配的财产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活动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

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Administrative Counterpart)1 什么是行政相对人2 行政相对人的特征3 行政相对人的分类4 行政相对人的范围5 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什么是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又称“行政相对方”。

指在具体的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的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

行政相对人的特征第一,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管理关系中具有相对性,也即任何个人或组织只有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才具有行政相对人的地位,如果不是处于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而是处于其它法律关系中,就不具有行政相对人的地位。

第二,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也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如同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

第三,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救济中具有主动性。

相对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主体的侵害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行政相对人具有广泛性和法定性。

任何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的分类对行政相对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1、内部行政相对人与外部行政相对人。

这是根据行政相对人所对应的行政主体的类型来划分的,与内部行政主体相对应的是内部行政相对人;与外部行政应的是外部行政相对人。

划分内部行政相对人与外部行政相对人的重要意义在于这两种行政相对人构成不同行政行为的对象,同时他们享有行政法权利和承担的行政法义务不尽相同。

如依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内部行政相对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2、个人类行政相对人与组织类行政相对人。

这是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状态来划分的。

我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属于个人类行政相对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中国境内的外国组织、其它非法人组织等属于组织类行政相对人。

划分个人类行政相对人与组织类行政相对人的重要意义在于,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类型的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具有对应关系,如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行为只能针对个人而不能针对组织。

补充:行政相对人课件

补充:行政相对人课件
12
• 2.依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在具体法律关系 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行政相对人分为权利 相对人和义务相对人。权利相对人是行政行 为的实施将对其权益产生积极影响的,因而 向行政主体主张权利并要求行政主体履行其 相应义务的行政相对人。权利相对人主要指: 行使参与行政管理权利的人,受到行政奖励、 行政救助、行政保护、行政指导、行政许可 的行政相对人。义务相对人是行政行为的实 施将对其合法权益产生不利影响的、并受行 政主体权力约束依法履行一定义务的行政相 对人。义务相对人主要指:被行政征收、行 政命令、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行政相对人13。
24
. 三、行政相对人行为的内容 . 行政相对人行为的内容即该行为所内
含的意思和目的。按照人们对法律行 为的一般分类,行政相对人行为也可 以分为实体性行为与程序性行为。实 体性行为是行政相对人实现其实体权 利或履行其实体义务的行为,程序性 行为是行政相对人行使程序权利和履 行程序义务的行为。
25
. (一)实体行为的内容 . 行政相对人实体行为所含的内容,就
. 5.行政相对人行为具有形式多样化和目的多重
性的特点。
. 6.行政相对人行为对行政主体没有直接的强制
执行力。 23
. 二、行政相对人行为的种类 . 行政相对人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 (一)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 (二)权益性行为与义务性行为 . (三)实体行为与程序行为 . (四)强制性行为与任意性行为 . (五)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 (六)行政法禁止、奖励、授权和命令的行为
问题:本案中行政相对人是谁? 11
评析:本案中, “人喜饭店”尚未办理必要的 经营批准手续,不能成为行政处罚的相对人, 迟军应为本案的行政相对人。一般认为,未 领取任何有效法定证件的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所进行的无证无照经营活动,举办者 是行政相对人,举办者是公民的以公民姓名 为行政相对人,举办者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的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行政相对人。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5、第五章-行政相对人PPT课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5、第五章-行政相对人PPT课件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是指由行政法所规定或确 认的、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由行政相对人享有和履 行,并与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相对应的权利义务。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具有以下特征:
1.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必须是行政法所设定或 确认的权利义务。
2.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是在行政活动过程中予 以行使或履行的权利义务。
-
7
1.参政权利。 2.受益权利。 3.自由权利。行政相对人的自由权利主要包括: ①各种合法权益和自由的自主享有。 ②企业、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利。 ③抵制行政主体非法侵害的权利。 ④合法权益受侵害后获得赔偿的权利。 4.受平等对待的权利。 5.程序权利。
-
8
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上述权利所具有的主要义 务是:行程序义务。- Nhomakorabea15
1.请求实体性权利义务。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请 求行为的内容主要包括:
(1)请求获得特定权利或资格。
(2)请求恢复权利或减免义务。
(3)请求确认权利义务关系或法律事实。
(4)请求保护合法权益。
2.证明法律事实和法律地位。
(1)证明法律事实。是行政相对人主动或者应行政 主体要求,以其证明行为,证实与某种权利义务 关系有影响的法律事实是否存在。
-
13
三、行政相对人行为的内容
行政相对人行为的内容即该行为所内含的意思和 目的。按照人们对法律行为的一般分类,行政相 对人行为也可以分为实体性行为与程序性行为。 实体性行为是行政相对人实现其实体权利或履行 其实体义务的行为,程序性行为是行政相对人行 使程序权利和履行程序义务的行为。
-
14
(一)实体行为的内容
3.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是与行政主体的权利义
务相对应的权利义务,即仅仅是行政相对人与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行政相对人
第一节 行政相对人概述
【引例】
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铁路分局(鸡西车务段西麻山 站 )诉鸡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案
【概述】
行政相对人是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参与各种行 政法律关系,并享有相应的权利或履行相应的义务的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要求】
全面掌握行政相对人的概念应当从名称、 内涵、外延、类型等方面入手,然后运用这 些知识辨别行政相对人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 联。
第二节 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引例】 张某诉技术监督局行政处罚案
【概述】
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是行政相对人对 行政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综合体现。
【方法】
从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这一角 度来理解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教学内容】
一、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1.行政参与权。 2.行政知情权。 3.行政协助权。 4.行政监督权。 5.隐私保密权。 6.获得保护权。 7.行政获益权。 8.行政求偿权。
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2020年11月12日星期四下午2时17分19秒14:17:1920.11.12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1月下午2时17分20.11.1214:17November 12, 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年11月12日星期四2时17分19秒14:17:1912 November 2020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下午2时17分19秒下午2时17分14:17:1920.11.12
区分标准 行政管理 行政诉讼
内部相对人 隶属关系
一般无诉权
外部相对人 管辖关系 有诉权
四、行政相对人身份的确认 1.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界线。 2.公务员与行政相对人的界线。
【小结提升】
界定行政相对人时,应当首先识别法律关 系为何,然后判断该主体在这一法律关系中 的地位和作用,而不能单纯根据其外部属性 就断然作出结论。
二、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1.协助公务执行的义务。
2.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
3.遵守行政程序的义务。
4.接受监督和调查的义务。
【小结提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随着行政民主化潮流趋势的加深,行 政相对人的权利也将不断得以拓展,现行的 分类标准也很可能被修正,这是学习者必须 注意的问题。
THE END
谢谢观看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11.1 220.11.12Thursday, November 12, 2020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14:17:1914:17:1914:1711/12/2020 2:17:19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11.1214:17:1914:17Nov-2012-Nov-20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4:17:1914:17:1914:17Thursday, November 12, 2020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11.1220.11.1214:17:1914:17:19November 12, 2020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
一、行政相对人的含义
定义模式 最狭义 狭义
广义
内容
行政管理关系中的直接相对人
行政管理关系
直接相对人 利害关系人
行政管理关系中的相对人
内部行政关系中的相对人
行政法制监督关系中的相对人
行政救济关系中的相对人
二、行政相对人的范围
(一)公民 (二)法人 (三)其他组织 (四)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组织
三、行政相对人的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