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阅读课教案设计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水浒传》人物形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5.增强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借助创意表达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学重点
(1)情节理解:《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复杂,涉及众多人物和事件。教学重点之一是帮助学生梳理主要情节,理解各情节之间的联系,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冲雪夜上梁山等,以及这些情节对整个故事发展的影响。
其次,在古文阅读方面,学生对《水浒传》中的古代汉语表达存在一定的困难。虽然我结合课文注释进行了讲解,但显然还不够。为了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古文阅读技巧。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表现较为拘谨,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氛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概念。人物形象分析是对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角色的性格、行为、动机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它是理解作品内涵、把握故事发展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这个案例展示了鲁智深的勇敢正义在实际故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篇章结构和基本内容,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导读,帮助学生学会预读、略读、深度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重难点:1.《水浒传》的篇章结构和基本内容。
2.深度阅读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水浒传》整本书。
2.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导读策略和问题。
3.多媒体设备或黑板、彩笔等。
教学过程:Step1.Warming-up1. 外研版第三册学过《红楼梦》,请同学谈一谈自己对《红楼梦》的印象和感悟。
2.为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和文献,带领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Step2.导读1.预读 : 向学生展示《水浒传》整本书的封面以及目录,让学生学会快速浏览,大致了解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略读:为学生讲解《水浒传》的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发展轮廓,以及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
3.深度阅读:让学生按照相关问题的提示去深度阅读每一章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4.阅读驱动:让学生结合阅读内容,展开相应的综合能力训练,例如表演、思维导图等。
Step3.互动交流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相互启迪,以此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针对性评价: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Step4.作业布置1.请学生按照自己的阅读进度,认真完成每一章的阅读导读问题。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才艺和特长展开阅读驱动活动,并写一篇相关的心得体会。
3.谈一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提高方法。
教学建议:1.注重个性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2.强调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运用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并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指导,让学生深刻感知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刻画出来的。
3.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导读重点:通过导读,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深层的阅读欲望。
教学重点:1.了解《水浒传》的主要故事,进行泛读和复述。
2.通过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研究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1.回读全书,了解艺术特色,掌握《水浒传》流传至今的原因。
2.研究英雄,拥有英雄气概,通过阅读教育学生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见义勇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少不看《三国》,老不看《水浒》”吗?你们认为这句话是为什么而说的呢?(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水浒传》不仅流传至今,而且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上《水浒传》探索之旅,了解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它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作品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的作者是谁吗?它产生的年代是什么时候呢?你们知道它写的是什么内容吗?它的主题是什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水浒传》的作者是XXX,它产生于明朝,写的是108位梁山好汉的故事,主题是反抗封建统治和揭露社会黑暗。
三、泛读全书,复述水浒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中写了多少人物形象吗?你能说出多少个人物名称?你能说出某个人物在《水浒传》中的哪些事迹吗?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故事,突出主要人物,并通过练检查巩固。
四、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同学们,通过精读片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研究阅读赏析的方法。
请看这个片段:XXX在XXX做了一番事业,成为了梁山好汉的头领。
他为人正直,重义气,对待兄弟非常忠诚。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水浒传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的:1、读《水浒传》,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交流,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难点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课前准备1、《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3、《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的肖像卡片教学设计: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2、它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我们曾学过哪篇课文也选自《水浒传》?3、小结:曾经,我们学完《景阳冈》,班里掀起了“水浒热”。
现在,大家基本读完这本书了,《水浒传》里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
现在再次走进《水浒传》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了解《水浒传》的地位1、《水浒传》曾是我国解放后印数最大的一部古典著作,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此书,不管老的’少的都喜欢,甚至你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就从广播,或者从爷爷那里听过这个故事,它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如此厚爱?2、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谈谈《水浒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是谁创作了这本杰作?齐读书名与作者三、简介作者施耐庵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
你了解作者多少呢?2、简介施耐庵。
3、你是怎么了解到这些信息的?四、通过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体会选择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交流,并评价人物性格。
喜欢看这本书吗?那么这本书究竟好在哪里呢?师生交流作品艺术特色:1、人物形象逼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2、描写形象鲜明,动作、语言、神态细致,刻画入微。
师精选其中精彩片段,如《景阳冈》打虎片段,感受作者的写作特色。
引导学生积累背诵。
五、说一说:同学们,武松只是108个好汉中的一个,你还认识水浒中的哪些人物呢?展示108位好汉的肖像卡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师生共议名字、绰号。
小结: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3. 掌握《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教学内容:1.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2. 概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3. 引导学生关注《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和社会背景。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引入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是一部怎样的文学作品?它描绘了哪些英雄人物?2. 学生分享对《水浒传》的了解和阅读体验。
3. 教师详细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4. 教师概述《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英雄形象和社会背景。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理解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英雄人物和反派角色。
2. 探讨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相互关系。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注意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等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位或多位人物进行分析,总结人物形象的特点。
3. 各组分享人物分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探讨人物形象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情节解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事件。
2. 学生能够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解析《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事件,包括英雄人物的崛起和反派角色的阴谋。
2. 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的重要情节和事件,注意理解情节发展的脉络和逻辑。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重要情节进行解析,分析情节发展对人物形象的影响。
3. 各组分享情节解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一、前言《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古典小说,它描写了北宋末年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而在高中语文中,对《水浒传》的学习也成为了必修内容。
本篇文章即为《水浒传》名著导读活动课教学设计,主要面对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学生进行,希望可以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指导和启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导读活动,学生们将能够了解并掌握《水浒传》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导读活动,学生们将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并掌握如何进行文本阅读、归纳总结等技能。
3. 情感目标通过本次导读活动,学生们将能够欣赏和感受《水浒传》所传达出来的英雄气概、忠实友爱等情感,培养兴趣和爱好,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概述首先,教师可以进行一个简短而生动的介绍,让学生们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情节等内容。
2. 文本阅读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对《水浒传》的部分章节进行阅读,重点是让学生一步步进入到小说的情境当中,感受其中的生动细节、鲜明人物形象等元素。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归纳总结,梳理人物关系等内容。
3. 名词解释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遇到许多陌生的专业名称和专有名词,如“三位一体”、“金蝉脱壳”等,因此,教师也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注释和解释,让他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
4. 分组讨论在学生们初步掌握《水浒传》的大概情节后,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小组,进行深入的讨论。
每个小组需要讨论的内容包括:自己心目中的重要人物、自己最喜欢的情节、自己观察到的文学手法等。
5. 读书笔记为了记录学生们的心路历程,让他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写上自己的读书笔记,其中需要包括自己的感受、体验、思考、发现等内容。
《水浒传》阅读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水浒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并能够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情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引导他们思考作品中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及创作目的简介。
2. 逐章节阅读《水浒传》的情节梗概。
3.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他们的性格特点。
4. 探讨作品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方法1. 师生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2. 课堂阅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和解读文本。
3. 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和思维碰撞。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的重要性。
2. 研究目标:告知学生本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3. 阅读:逐章节阅读《水浒传》的情节梗概,学生可以进行个别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
4. 讨论:与学生共同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研究内容,并预告下节课的研究重点。
第二课时1. 复:让学生进行简要复,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阅读:继续阅读《水浒传》的情节梗概,学生可以选择个别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
3. 讨论:与学生一起探讨作品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道德观念,引导他们思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个自选话题,与整个班级分享他们的观点。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整个教学过程,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
五、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主动参与、话语表达和思维发散等。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阅读或写作任务,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写作相关的短篇故事或读后感。
---注意事项:- 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以及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
2. 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并理解《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领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3.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概况: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宋江、武松、林冲等,认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
3. 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
4. 思想内涵:通过深入阅读,领会作品所表现的反抗封建压迫、追求正义和自由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水浒传》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复杂人物关系,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为例,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 运用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时间、历史背景及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课时: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如宋江、武松、林冲等。
3. 第三课时:讲解《水浒传》中的重要故事情节,理解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脉络。
4. 第四课时:深入探讨《水浒传》的思想内涵,领会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品质。
5. 第五课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课后阅读及作业。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水浒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水浒传》的相关章节,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4. 案例分析:教师以典型人物和故事情节为例,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关系等基本知识。
(2)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深入解读《水浒传》。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水浒传》的基本知识。
2. 人物形象分析。
3. 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 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2. 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水浒传》相关章节,感受作品魅力。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挖掘作品主题。
3. 讲授法:教师讲解《水浒传》的基本知识,引导students 深入理解作品。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水浒传》相关章节,了解作品的基本知识。
2. 课堂导入: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自主阅读:让学生分享预习心得,交流阅读体会。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挖掘作品主题。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观念。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水浒传》与其他名著的比较,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2. 影视作品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水浒传》的影视剧版本,引导学生从视觉角度感受作品,并与原著进行对比。
七、课堂互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水浒传》中的人物,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围绕作品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如“宋江为什么能够成为梁山泊的首领?”“武松打虎的故事对现实社会的启示等。
八、文学鉴赏1. 分析《水浒传》中的诗词、曲子,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初中语文《水浒传》课外阅读 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水浒传》课外阅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背景及主要人物。
2. 第二课时:阅读《水浒传》第一回“误入白虎堂”,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3. 第三课时:阅读《水浒传》第五回“智取生辰纲”,分析吴用、晁盖等人物形象。
4. 第四课时:阅读《水浒传》第十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分析鲁智深的人物形象。
5. 第五课时:阅读《水浒传》第十八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作品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3. 运用比较阅读法,让学生阅读不同章节,发现作品的艺术特色。
4.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了解学生对《水浒传》的理解程度。
2.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掌握情况。
4. 小组分享: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五、教学资源1. 《水浒传》原著:为学生提供原著书籍,方便学生阅读。
2. 相关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背景、人物形象等。
3.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相关信息。
六、教学步骤1. 引导阅读:在每节课前,简要介绍即将阅读的章节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认读、理解生字词,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标出不懂的内容,准备质疑。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喜欢读书吗?说说你曾读过了哪些有趣的书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自己童年读浒传》的__。
(板书课题:童年读《水浒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理解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2.思考:全文写了什么?3.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4.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下列词语)(1)生字词:读一读下列词语。
水浒传特别搬秦叔宝身材魁梧赤手空拳破涕为笑毕竟生辰纲(2)读准下列多音字:水浒传好奇吞没答应曲折天分赤手空拳(3)理解下列词语:百听不厌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豪情壮举毕竟赤手空拳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天分观摩(4)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写了"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更好。
2.想一想,从这些内容中,你明白了什么?3.学生默读。
边读边做笔记或批注,以备交流。
四、熟读课文五、指导书写本课生字,抄写生词六、课堂小结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水浒传好奇吞没答应曲折天分赤手空拳《水浒传》优秀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情节、事例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
2.通过朗读、默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通过默读、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通过品读具体情节、事例、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中学语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2.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1.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2. 概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引入《水浒传》的插图或者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施耐庵和《水浒传》的创作背景。
3. 教师概述《水浒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人物的行为和言语。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关注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章:故事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的认知和理解。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中文学手法的认知和理解。
2. 分析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对话手法等。
教学内容:1. 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
2. 分析小说中的对话手法和对话风格。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观察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和对话手法。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学手法的认知和理解。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名著阅读(二)《水浒传》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阅读(二)《水浒传》阅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采用多种读书方法,对《水浒传》进行有效阅读。
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采用多种读书方法,对《水浒传》进行有效阅读。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一本《水浒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齐唱《好汉歌》。
同学们,歌曲把我们带进了《水浒传》的世界,《水浒传》讲了很多好汉的故事,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好汉?(生答)要想了解更多的好汉,请进入本节课学习:出示课题:《水浒传》【设计意图】通过豪放澎湃的《好汉歌》,引导学生进入《水浒传》的情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学习活动(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施耐庵,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
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多媒体显示)2.时代背景《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
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在位皇帝徽宗终日不理朝政。
蔡京、高俅等奸臣把持朝政,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多媒体显示)【设计意图】走进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学方法,促阅读任务一:借目录,知梗概1.我们怎样能快速了解水浒传的故事梗概呢?看目录。
不信,请看屏幕!2.出示前五回目录,学生分组读(男生读人物,女生读事件)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六回九纹龙翦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官寺3.思考:男生读到是什么?女生读到什么?人事【设计意图】设置这一环节就是先把书读薄。
《水浒传》是100回的章回体小说,几十万字,此环节所授的读书法,可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随意组合章节进行阅读,这样既消除了学生对本书阅读的畏难情绪,又能快速了解这部书的故事梗概。
《水浒传》课后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课后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1. 课程背景《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描绘了梁山好汉们的英雄事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矛盾,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阅读《水浒传》,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同时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创作特点。
2.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重点故事情节及其社会意义。
4. 阅读策略和方法。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梁山好汉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4.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水浒传》选段,了解故事情节,注意人物形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
4.3 分享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
2. 各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讨论。
3.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提炼要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4 分析探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如封建社会的黑暗、官逼民反等。
2. 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4.5 拓展延伸1. 教师推荐与《水浒传》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其他古典文学名著、相关研究文章等。
2. 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加深对《水浒传》的理解和鉴赏。
4.6 总结反馈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填写课后阅读反馈表,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5.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后阅读笔记的质量。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程度。
《水浒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水浒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水浒传》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水浒传》是一部经典的文学名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它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杰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讲述的是一群忠勇义气的人们联合起来反抗不义之人的故事。
今天,我们将来探讨如何设计一节优秀的《水浒传》教学案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关于《水浒传》的背景知识,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水浒传》的作者、创作环境、以及小说的历史传承。
在介绍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品味小说的开头章节,从中引发学生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情景和氛围。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小说的结构和主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领悟。
例如,在解析主题时,可以让学生自由思考小说中所呈现的道德信仰,让学生通过理论、文本以及现实案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第三,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以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领悟小说作者的主题思想。
例如,李逵战斗刚烈,但是他的身心严重缺乏调节,到最后他还是崩塌了。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学中这样的无法自制的性格总是固有的。
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会文学对人性的深入洞察。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小说语言、文学手法等来体会文学的艺术魅力。
例如,学习小说中的“韵律、曲调、引子、韵脚”等文学语言手法,观察小说中形象的多样化,学习文学构思中的布局架构,提高学生的文艺鉴赏能力。
以上内容涵盖了我们思考如何设计优秀的《水浒传》教学案例所需的方面。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和理解这部经典之作,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丰富性综上所述,通过深入研究《水浒传》的教学案例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和人物形象,同时提高学生的文艺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整本书水浒传阅读教学设计

整本书水浒传阅读教学设计整本书《水浒传》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整本书《水浒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小说的背景和主题,并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2. 掌握关键情节和重要概念,并能够用流畅准确的语言描述;3.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点,进一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并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课:导读和背景知识介绍- 介绍《水浒传》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书籍的兴趣,并展示相关图片和文物。
- 分析《水浒传》的社会背景和主题,让学生对宋朝社会的特点和作品的内涵有初步了解。
- 第二课:人物形象描写- 介绍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他们的。
- 分小组讨论并展示各自所选人物角色的形象塑造,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 第三课:重要情节分析- 选择几个重要情节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分析情节的发展和人物行为的动机。
- 学生们以小组形式选择情节并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后进行展示。
- 第四课:语言表达技巧- 选取一些精彩的段落,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如比喻、夸张等。
- 设计练习,让学生模仿并运用这些表达方式进行创作和演讲。
- 第五课:阅读感悟分享- 学生们分享他们的阅读感受和体会,交流彼此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思考。
- 教师适时提问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讨论的广度和深度。
2. 教学方法使用- 导读法:在课程开始前,教师通过简要介绍激发学生对书籍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达到准备学习的状态。
-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水浒传》背景和文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宋朝社会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加互动和思维碰撞,提高综合素养。
- 归纳总结法:学生对所选情节进行分析归纳,通过概括和总结来巩固和深化对书中情节的理解。
- 模仿创作法:通过学习特定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在学生中培养文学审美意识,提高表达能力。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水浒传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2. 掌握《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3. 分析《水浒传》的主题和意义4. 培养学生对中古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 介绍《水浒传》的产生背景,解释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 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并讲述他的生平和写作动机。
2. 《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按照故事的时间顺序,逐一介绍《水浒传》的各个章回的情节梗概。
- 重点介绍主要人物,包括宋江、晁盖、李逵等,以及他们的形象特点和代表性行为。
3. 《水浒传》的主题和意义- 分析《水浒传》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如忠义、正义、权力、贫富差距等。
- 引导学生思考《水浒传》的经典地位,以及对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以及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讨论法:指导学生讨论《水浒传》中的主题和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阅读法:组织学生阅读《水浒传》的部分片段或故事情节,并进行解读和分析。
4. 影像法:播放相关的电视剧片段或电影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浒传》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评估1. 完成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观点。
2. 参与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3. 个人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应。
五、教学资源1. 《水浒传》原著书籍或电子版2. 相关背景资料和文字材料3. 电视剧或电影片段的相关资源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堂课: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 第二堂课:分析《水浒传》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第三堂课:讨论《水浒传》的主题和意义- 第四堂课:学生阅读和解读《水浒传》的片段- 第五堂课:观看相关电视剧或电影片段,深入了解《水浒传》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六堂课:学生课后作业展示和讨论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要求他们根据《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写一篇短篇小说或编写一个戏剧剧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阅读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古典文学的重要性,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理解《水浒传》的主题
学会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了解英雄人物的绰号及性格特点,梳理相关的故事情节
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共同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重点:
借助书本及搜集的资料,采用交流讨论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一个月读完《水浒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播放《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水浒传》,领略英雄人物的英雄气概
二、活动展示
【活动一】整体感知,概括主题
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介绍作者︰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元末中过进士,在钱塘做了两年官,因对当时黑暗腐败的官场愤慨不平,后弃官还乡,从事文学创作。
本名彦端,号子安,别号耐庵,江苏兴化人。
介绍写作背景:
北宋末年,宋江带领36人在水泊梁山的农民起义,以强烈的反抗意识和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
宋金元时期,恰值说书、戏曲等通俗文艺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于是有关宋江起义的故事经过艺术加工,后来施耐庵将其综合性的再创作,写成了中国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
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补充。
《水浒传》是我国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的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描写众名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教师强调︰长篇章回体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
【活动二】走进文本,认识英雄人物。
组:认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记准他们的绰号。
﹙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特点对应他们的绰号﹚
例:宋江鲁智深李逵
武松林冲杨志
第二组:叙述主要的故事情节。
﹙学生在组内叙述故事情节,推荐优秀者生动形象地讲
述给全班同学听。
﹚
例:宋江:
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三打祝家庄夜打曾头市大破连环马
鲁智深: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武松:
斗杀西门庆血刃潘金莲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吴松岭
吴用:
智取生辰纲用计劫法场三打祝家庄
﹙学生叙述完毕后,教师给予表扬,再次鼓励同学们大胆发言。
﹚
﹙学生情绪激昂﹚
第三组:评价英雄人物,寻找人物性格中的异同点。
﹙多媒体出示表格﹚
鲁智深、李逵、林冲、武松性格相同点:
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
性格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林冲: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武松: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第四组:交流读书心得。
例:学生1、我们应该像《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一样,嫉恶如仇,伸张正义,但作品中的滥杀无辜,歧视妇女等封建糟粕应该摒弃。
学生2、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
学生3、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
【教师寄语】同学们,让我们都捧起书来,做一个真正的阅读者,漫步于文学的花丛中,我们的生命将会在阅读中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