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促织》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促织》同步练习附答案

课时把关练14促织♦文言基础训练1.下列各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昂其直,居为奇货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③翼日进宰④而高其直,亦无售者⑤靡计不施,迄无济⑥即道人意中事,无亳发爽⑦虫跃去尺有咫A.①®@④⑦B.②③④⑤⑥C. ⑤⑦D.①②④⑥⑦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中尚促织之戏尚:崇尚,喜好B.因常常供责:负货C.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我爽:差失、不合D.急逐趁之趁:追逐3.对下列句子中“然”字的意义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②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③成然之④缪睹促织,隐中胸怀⑤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缪跃去⑥河东凶亦然⑦芙蕖则不然⑧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A.@®®/③⑤/⑥⑦/⑧B./②④/③/⑤/®@C.①③/④/⑥©⑧D.③/⑤/⑥©⑧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苗其直,居为奇货B.成以其小,多之C.欲居之以为利,而而其直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5.下列加点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成不敢敛??B.少年大骇,解令休止C.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侈I).每闻季琴之声,则应节而舞6.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归以示成A.试使斗而才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此物故非西产D.旬余,杖至百♦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11题。

材料一:邑有成名者,操拿手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简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

完整版促织练习答案

完整版促织练习答案

《促织》练习(答案)班级姓名一、文学常识:《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

清代文学家。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_,“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

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

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跌宕起伏______,成名忽而_悲_____,忽而_喜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常是眼看已经“_山重水复__疑无路”,后来却“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了。

二、文言语法(一)通假字:1、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2、手裁举:“裁”通“才”,刚刚3、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4、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5、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二)词类活用:1、岁征民间:每年(名词作状语)2、试使斗而才:认为有才能(名词的意动)3、笼养之:用笼子,放进笼子(名词作状语)4、昂其直: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5、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形容词的使动)6、杖至百:用杖打(名词作动词)7、笼归:装进笼子(名词作状语)8、取儿藁葬:用草席裹(名词作动词)9、劣之:认为……低劣(形容词的意动)10、高其值:抬高(形容词作动词);使……高(形容词的使动)11、细疏其能:讲述(名词作动词)12、益奇之:认为……奇特(形容词的意动)13、裘马扬扬:穿皮衣骑大马(名词作动词)14、力叮不释:用力(名词作状语)15:成述其异:奇异之处(形容词作名词)16、日与子弟角:每天(名词作状语)(三)特殊句式: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定语后置句)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三、重点句子翻译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比不上啊!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从事童生的学业,长时间没有考取功名。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下册《促织》课后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下册《促织》课后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下册《促织》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均为词类活用,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③虫集冠上,力.叮不释④旬余,杖.至百⑤成以其小,劣.之⑥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⑦而高.其直,亦无售者⑧日将暮,取儿藁.葬A.①②③⑧/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③/②⑧/④⑦/⑤⑥D.①③⑧/②⑥/⑤⑦/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①岁,名作状,每年。

②笼,名作状,用笼子。

③力,名作状,用力。

④杖,名作动,用杖打。

⑤劣,形容词作意动,以……为低劣。

⑥倾,形容词作使动,使……用光。

⑦高,形容词用作动词,抬高。

⑧藁,名作状,用席子裹着。

故选A。

二、小阅读-课内2.以下关于《促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围绕“促织”展开,通过“征虫、觅虫、卜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写出人的命运,故事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B.小说描写一个少年看见成名的促织后“三笑”,一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其讥笑与他的“蟹壳青”最终战败形成反差。

C.小说虽凭空虚构,但读之令人唏嘘悲伤,儿子投井自尽,成名一夜未眠,不忧儿子的生死,焦虑的是促织的有无。

人不如虫的深刻思想充分凸显。

D.小说喜剧的结局,掩盖不住现实生活中的悲剧。

所谓的“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也是对那个畸形社会的莫大讽刺。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凭空虚构”错误,文中所反映的并非是蒲松龄的面壁虚构,小说以“宜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为故事时代、事件背景,显然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关照,是对历史某些类似事件进行艺术提炼和典型概括的结果:“不忧儿子的生死”错,由“心稍慰”“亦不敢复究儿”可见。

促织复习题及答案

促织复习题及答案

促织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促织的学名是什么?A. 蟋蟀B. 螽斯C. 蝗虫D. 蝉答案:A2. 促织属于哪一类昆虫?A. 鳞翅目B. 直翅目C. 膜翅目D. 双翅目答案:B3. 促织的生命周期一般为多久?A. 1个月B. 3个月C. 6个月D. 1年答案:B4. 促织的鸣叫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5. 促织的鸣叫主要通过哪个部位发出?A. 翅膀B. 触角C. 腹部D. 头部答案:A二、填空题1. 促织的成虫体长一般在_________毫米左右。

答案:15-202. 促织的鸣叫通常在_________时最为活跃。

答案:夜晚3. 促织的卵通常产在_________中。

答案:土壤4. 促织的幼虫期主要食物为_________。

答案:植物根茎5. 促织的成虫期主要食物为_________。

答案:露水和植物汁液三、简答题1. 描述促织的外形特征。

答案:促织体形扁平,头部较小,触角细长,翅膀短而坚硬,后腿发达,适合跳跃,身体颜色通常为褐色或黑色,有时带有条纹。

2. 促织的鸣叫有什么作用?答案:促织的鸣叫主要用于吸引异性,同时也是领地宣示和警告其他雄性促织的一种方式。

3. 促织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答案:促织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它们通过捕食小型昆虫和植物,参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也是其他昆虫和鸟类的食物来源,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促织练习题答案

促织练习题答案
三十二促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解析:A、B、D项中加点词”
岁"、"笼"、"禀"的词性都是名词,但其后带了动词,故作为状语使用;而C项中 的"杖"原意也是名词,但后面用了补语,因此作动词用。
2.D。解析:A项中的"直"通"值","翼"通"翌";B项中"有"通"又";C项中"裁"通"才";D项中没有通假字。
7.B。解析:A项中的"绝"是"隔绝"意;B项和例句中的"绝"是"绝命"意;C项中 的"绝"是"断绝"意;D项中的绝"是"横渡"意。
8.B。解析:①⑤句都是动词作状语;③⑥⑧句都是形容词意动用法;④⑦⑨ 句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②句是名词意动用法。
二、判断题
1.正确。2.正确。3.正确。4.错误。解析:每月初一称朔,月末称晦。
B、di谛听,di缔造;、希冀,yi羽翼;
C、nia孽障,nia分蘖;口1迄今,qi付讫
4.jin骄傲、矜夸;mi寻找,寻觅;j口急忙,匆遽;
jing小腿,不胫而走;d口蛀虫,户枢不蠹
5.(1)毫发不爽⑵奇货可居⑶辗转反侧⑷精疲力竭
⑸价值连城⑹呼天抢地
⑺气息奄奄(8)鸡犬升天
6.D 7.C 8.B 9.D 10.D 11.C12.B
3.C。解析:例句中的“顾”是副词,但是、只是的意思,与C项中的"顾"意思相 同;其余三项中的"顾"是"回头看"(如A项)或"看"(如B、D项)的意思,均 为动词。

1《促织》检测题(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促织》检测题(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促织》检测题(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4.1《促织》检测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促织》课文7、8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1)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益奇之。

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

无何,事以卓异闻。

(2)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赍成。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战?(3)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B.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C.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

D.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库/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宰,地方长官,如县令。

《滕王阁序》:“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B.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

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一种命令文体。

C.跬步,“跬"相当于现在的两步,即跨出两脚,“步”相当于现在的一步,即跨出一脚。

《促织》练习(附答案-超实用)

《促织》练习(附答案-超实用)

《促织》练习题一、通假字1.昂其直./而高其直.() 2.而.翁归()3.手裁.举,刚刚() 4.虫跃去尺有.咫()5.翼.日进宰() 6.牛羊蹄躈.各千计()二、古今异义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①古义:()。

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3.两股.间脓血流离①古义:()②今义:事物的一部分;量词。

4.儿涕.而去.涕:①古义:()②今义:鼻涕。

去:①古义:()②今义:与“来”相对。

5.民日贴.妇卖儿①古义:()②今义:粘贴、贴补。

三、一词多义1.责(1)因责常供/令责之里正()(2)每责一头()(3)以塞官责()(4)受扑责时()2.靡(1)靡计不施()(2)虫尽靡()3.顾(1)成顾蟋蟀笼/徘徊四顾()(2)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4.发(1)窃发盆()(2)探石发穴()(3)无毫发爽()5.售(1)久不售()(2)亦无售者()6.岁(1)岁征民间()(2)成有子九岁()(3)后岁余/不终岁()7.故(1)此物故非西产()(2)故天子一跬步()8.令(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令以责之里正()(2)急解令休止()9.上(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2)见虫伏壁上()(3)上于盆而养之()(4)以金笼进上()10.益(1)死何裨益()(2)成益愕/成益惊喜()11.掷(1)帘内掷一纸出()(2)虫跃掷径出()12.异(1)宰以卓异闻()(2)成述其异()13.过(1)折过墙隅()(2)裘马过世家()(3)未必不过此已忘()14.强(1)乃强起扶杖()(2)少年固强之()15.中(1)又劣弱不中于款()(2)中绘殿阁()16.然(1)成然之()(2)然睹促织()(3)俨然类画()(4)庞然修伟/相对默然()17.逼①鸡健进,逐逼之()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18.进①以一头进()②径进以啄()19.为①为人迂讷()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20.自①自昏达曙()②不如自行搜觅()③自与汝复算耳()21.尚①宫中尚促织之戏()②虫宛然尚在()22.复①成反复自念()②亦不复以儿为念()③成子精神复旧()23.举①举家庆贺/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一切异状遍试之()②手裁举()24.意①即道人意中事()②意似良()③惴惴恐不当意()④岂意其至此哉?()25.信①成述其异,宰不信()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促织》练习(附答案-超实用)

《促织》练习(附答案-超实用)

《促织》练习题一、通假字1.昂其直./而高其直.() 2.而.翁归()3.手裁.举,刚刚() 4.虫跃去尺有.咫()5.翼.日进宰() 6.牛羊蹄躈.各千计()二、古今异义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①古义:()。

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3.两股.间脓血流离①古义:()②今义:事物的一部分;量词。

4.儿涕.而去.涕:①古义:()②今义:鼻涕。

去:①古义:()②今义:与“来”相对。

5.民日贴.妇卖儿①古义:()②今义:粘贴、贴补。

三、一词多义1.责(1)因责常供/令责之里正()(2)每责一头()(3)以塞官责()(4)受扑责时()2.靡(1)靡计不施()(2)虫尽靡()3.顾(1)成顾蟋蟀笼/徘徊四顾()(2)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4.发(1)窃发盆()(2)探石发穴()(3)无毫发爽()5.售(1)久不售()(2)亦无售者()6.岁(1)岁征民间()(2)成有子九岁()(3)后岁余/不终岁()7.故(1)此物故非西产()(2)故天子一跬步()8.令(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令以责之里正()(2)急解令休止()9.上(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2)见虫伏壁上()(3)上于盆而养之()(4)以金笼进上()10.益(1)死何裨益()(2)成益愕/成益惊喜()11.掷(1)帘内掷一纸出()(2)虫跃掷径出()12.异(1)宰以卓异闻()(2)成述其异()13.过(1)折过墙隅()(2)裘马过世家()(3)未必不过此已忘()14.强(1)乃强起扶杖()(2)少年固强之()15.中(1)又劣弱不中于款()(2)中绘殿阁()16.然(1)成然之()(2)然睹促织()(3)俨然类画()(4)庞然修伟/相对默然()17.逼①鸡健进,逐逼之()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18.进①以一头进()②径进以啄()19.为①为人迂讷()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20.自①自昏达曙()②不如自行搜觅()③自与汝复算耳()21.尚①宫中尚促织之戏()②虫宛然尚在()22.复①成反复自念()②亦不复以儿为念()③成子精神复旧()23.举①举家庆贺/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一切异状遍试之()②手裁举()24.意①即道人意中事()②意似良()③惴惴恐不当意()④岂意其至此哉?()25.信①成述其异,宰不信()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促织》随堂练习 (含答案)

《促织》随堂练习 (含答案)

促织目录:读音、文学常识、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重点句子翻译、课文理解给加点字注音段落1:狡黠科敛丁口动辄段落2:迂讷充役裨益搜觅希冀暮色靡计不施迄今劣质段落3:爇香于鼎 :唇吻翕辟竦立抛掷顷刻荆棘段落4:目睹瞻望蔚然循序渐进俨然蒿莱针芥冥想癞头蛤蟆猝然惊愕蹑迹披求遽扑掭以尖草灌溉不啻蟹白栗黄段落5:窥视偷窃儿涕而出段落6:藁葬惙然奄奄一息自昏达曙睫毛东曦既驾觇视宛然浅尝辄止趋之若鹜墙隅徘徊衿袖惴惴不安庞然段落7:惭怍呆蠢鬣毛撩拨直龁敌领大骇翘然矜鸣咫尺掇置笼中怒诃虫尽靡段落8:俾入厚赉万椽蹄躈裘马跬步段落9:蠹虫恩荫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是,字,一字剑臣,别号,世称,自称。

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朝代)文学家,短篇小说家。

《聊斋志异》,简称,俗名,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

《聊斋志昇》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

关于《聊斋志异》的评价:现代文学家:“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现代文学家:“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昂其直:手裁举:两股间脓血流离:4.翼日进宰:5.虫跃去尺有咫:6.而高其直:7.而翁归:8.如被冰雪:9.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词类活用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2.试使斗而才:3.岁征民间:4.得佳者笼养之:5.昂其直、高其直:6.辄倾数家之产:7.薄产累尽:8.成然之:9.早出暮归:10.杖至百:11.时村中来一驼背巫:12.蟹白栗黄:13.儿涕而出:14.取儿藁葬:15.近抚之:16.成以其小,劣之:17.笼归:18.自名“蟹壳青”:19.日与子弟角、民日贴妇卖儿:20.不如拼搏一笑:21.力叮不释:22.成述其异:23.细疏其能:24.益奇之:25.诏赐抚臣名马衣缎:26.以蠹贫以促织富:27.裘马过世家焉:28.仙及鸡犬:文言特殊句式1.岁征民间2.此物故非西产3.试使斗而才4.令以责之里正5.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6.问者爇香于鼎7.非字而画8.掭以尖草9.既得其尸于井10.覆之以掌1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12.田百顷,楼阁万椽古今异义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古义:今义: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古义:今义:久不售古义:今义:无出其右者古义:今义:成不敢敛户口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责:①因责常供:②令以责之里正:③每责一头:④以塞官责:⑤受扑责时:2.靡:①靡计不施:②虫尽靡:3.顾:①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②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③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发:①窃发盆:②探石发穴:③无毫发爽:5.售:①久不售:②亦无售者:6.强:①少年固强之:②乃强起扶杖:7.令:①令以责之里正:②急解令休止:8.然:①然睹促织,隐中胸怀:②俨然类画:③成然之:重点句子翻译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部编版《促织》精选练习

部编版《促织》精选练习

《促织》练习一一、选择题(30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猾黠(xiá)竦立(sǒng)不啻(chì)觇视(zhǎn)B.惭怍(zuò)跬步(kuǐ)迂讷(nè)稿葬(gǎo)C.审谛(dì)啜(chuò)蹄躈(jiào)裨益(bì)D.科敛(liǎn)翕辟(xī)邑庠(yàng)荫庇(yīn)参考答案:B(A项“觇”读chān;C项“躈”读qiào;D项“荫”读yin,“庠”读xiáng)2.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操童子业(从事……行业)抢呼欲绝(碰撞)俾入邑庠(使)细疏其能(梳理)B.久不售(卖)虫集冠上(聚集)业根(罪恶)又劣弱不中于款(款式、规格)C.蹑迹披求(拨开)掭以尖草(撩拨)冥搜未已(深)直龁敌领(咬)D.抚军亦厚赉成(赏赐)无毫发爽(差错)掇置笼中(拾取)径造庐访成(建造)参考答案:C(A.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B.售,考取的意思,集,止的意思,D中“造”,解释为“到”)3.“靡”字用法、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毕见B.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左右皆靡C.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望其旗靡D.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靡靡之音参考答案:A (A.靡,无;B.分别为败退、倒下的意思;C.分别为浪费、倒下的意思D.分别为的浪费、委靡的意思。

)4.与“会征促织”的“会”字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会不相从许B.渠会永无缘C.长风破浪会有时D.会其怒,不敢献参考答案:D (D项与例句都是恰巧、适逢的意思;A.应当;B. 相会;C. 应当)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A.仙及鸡犬B.自名“蟹壳青”C.辄倾数家之产D.儿涕而去参考答案:C(为使动用法,使…倾尽/竭尽;其余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24《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24《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24《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促织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成以其小,劣之____________ 宰以“卓异”闻B.昂其直,居为奇货____________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C.儿涕而出____________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D.成述其异。

____________ 遍试之,无出其右者2.下列句子中的“然”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____________②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③成然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然睹促织,隐中胸怀⑤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⑥然后得一夕安寝⑦芙渠则不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A.①②④/③⑤/⑥⑦/⑧____________B.①⑦/②④/③/⑤/⑥⑧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____________D.①②④/③/⑤/⑥⑦⑧3.对下列加点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____________②成以其小,劣之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____________ ④细疏其能⑤成然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益奇之⑦试使斗而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昂其直,居为奇货A.①/②⑤⑥/③⑧/④⑦____________B.①④/②⑥/③⑤⑧/⑦C.①⑤⑦/②⑥/③⑧/④____________D.①/②④⑤⑥/③⑧/⑦二、阅读理解(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武技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豪爽好施。

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

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有薄技,请以相授。

”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

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僧问:“汝益乎?”曰:“益矣。

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

”僧笑,命李试其技。

《促织》复习答案

《促织》复习答案

《促织》复习答案:一、课内练习。

1、答案:B解析:解析:责:索取。

2、答案:D解析:A项,“直”通“值”;B项,“裁”通“才”;C项,“翼”同“翌”。

3、答案:D解析:D项,均为代词,指虫。

A项,前“以”连词,译为“因为,由于”;后“以”介词,译为“凭”。

B项,前“为”译为“当作”;后“为”译为“被”。

C项,前“而”为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后“而”为代词,表示“你的”。

4、答案:B解析:A项,(古义)面对面,(今义)与绝对相反;B项,表示侥幸;C项,(古义)仔细地陈述,(今义)纤细而少;D项,(古义) 三十岁以下的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十二三到十五六的时期。

5、答案:A解析:①名词作状语,②⑤⑥意动用法,③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④⑦名词用作动词。

6、答案:D解析:D项为被动句,A、B、C三项均为省略句。

7、不到一年,他那微薄的家产逐渐耗尽了。

巫婆站在香案旁边向着空中替人祷告,她的嘴唇一合一张,不知念些什么词。

不久在水井里发现了儿子的尸体,因而化愤怒为悲伤,呼天抢地,悲痛欲绝。

二、课外阅读。

1、A:货:卖2、B、代词,代梨;助词,的;A、介词,在;C、为什么D、……的样子3、A4、C、文中无此信息5、断句: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顷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6(1)连旁观的人也劝卖梨的人挑一个坏梨给道士,让他离开,可是乡下人怎么也不肯。

(2)乡下人那副昏乱糊涂的模样,十分痴傻,他被人讥笑,是有原因的。

【参考译文】有一个乡下人运了梨在街上卖,他的梨又甜又香,可是价钱卖得很贵。

一个衣衫褴褛的道士向他讨梨吃,却遭叱喝和责骂。

道士说:一车的梨子数百颗,我只想要乞讨一颗,对於你没有太大损害,你生气什麼?连旁观的人也劝卖梨的人挑一个坏梨给道士,可是乡下人怎也不肯。

旁边店铺里一个夥计,看见吵闹得太不像话,就掏钱买了一个梨给道士,道士谢了他,对围在那里的人说:我们出家人是不会吝啬的,这里有好梨,让我拿出来请大家吃。

《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

《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

《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城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乙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节选自蒲松龄《促织》)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思国之安者”的“安”是安定的意思,与《鸿门宴》中“沛公安在”的“安”不相同。

B.“人君当神器之重”的“当”有“掌握”之义,与《六国论》“当与秦相较”的“当”相同。

C.跬步,古时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在本文中用来引申为一举一动。

D.恩荫,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在文中指抚臣等人沾光受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第①段以“固本浚源”为喻引出话题,生动形象地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1《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1《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1《促织》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14课促织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昂其直,居为奇货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③翼日进宰④靡计不施,迄无济⑤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⑥虫跃去尺有咫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将下列句中加点词按词类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岁征民间②旬余,杖至百③成然之④得佳者笼养之⑤早出暮归⑥试使斗而才⑦成以其小,劣之⑧辄倾数家之产⑨而高其直A.①②⑨/③⑧/④⑥/⑤⑦B.①③④/②⑥/⑤⑨/⑦⑧C.①④⑤/②⑥/③⑦/⑧/⑨D.①④⑤/②⑦⑨/③⑥/⑧4.下列加点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成不敢敛户口B.少年大骇,解令休止C.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D.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6.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物故非西产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④掭以尖草⑤问者爇香于鼎⑥既得其尸于井⑦令以责之里正⑧折藏之,归以示成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③/②⑥/④⑦/⑤⑧D.①④/②⑤/③⑧/⑥⑦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子,即童生。

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B.丁口,即人口。

明清时期年满十八周岁男子称丁,女子及未满十八岁男子称口。

C.学使,即提学,负责一省学校事务,主持岁考、科考两试的官员。

D.抚军,即巡抚,总管一省民政和军政的高级官员。

“巡抚”这一官职,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

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青州居民范小山,贩笔为业,行贾未归。

四月间,妻贺氏独居,夜为盗所杀。

是夜微雨,泥中遗诗扇一柄,乃王晟之赠吴蜚卿者。

吴,益都之素封①,与范同里,平日颇有佻达之行,故里党共信之。

促织参考答案

促织参考答案

《促织》课后练习参考答案1.【答案】C(A.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

B.售:考取的意思。

集:止的意思。

D.造:到)2.【答案】A(①②③⑧均为名词作状语,④名词作动词,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⑦形容词用作动词)3.【答案】D(例句与D项均为碰上、恰逢。

A.能。

B.相会。

C.会见)4.【答案】C(②⑥⑦⑨都是“拿、用”,①把,③表修饰,④⑤表目的,⑧表顺承)5.【答案】D(例句与D项均为听说。

A.动词,闻名、著称。

B.使动用法,使……听到。

C.名词,见闻、知识)6.【答案】C(作者写这段文字正是通过喜剧性的结局来反讽社会的黑暗、科举的弊端,而不是真正表达一种喜悦之情。

故③④说法有误)7.【答案】C(“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错,这正是作者思想局限性的表现。

)8.【答案】(1)(促织)每次听到音乐响起,就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

更加让人感到惊奇。

(2)只有成名这个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

《促织》课后练习参考答案1.【答案】C(A.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

B.售:考取的意思。

集:止的意思。

D.造:到)2.【答案】A(①②③⑧均为名词作状语,④名词作动词,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⑦形容词用作动词)3.【答案】D(例句与D项均为碰上、恰逢。

A.能。

B.相会。

C.会见)4.【答案】C(②⑥⑦⑨都是“拿、用”,①把,③表修饰,④⑤表目的,⑧表顺承)5.【答案】D(例句与D项均为听说。

A.动词,闻名、著称。

B.使动用法,使……听到。

C.名词,见闻、知识)6.【答案】C(作者写这段文字正是通过喜剧性的结局来反讽社会的黑暗、科举的弊端,而不是真正表达一种喜悦之情。

故③④说法有误)7.【答案】C(“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错,这正是作者思想局限性的表现。

《促织》测试卷练习题(含答案)

《促织》测试卷练习题(含答案)

《促织》测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积累古人云:“大厦之构,非一木之枝;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又云:“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

”酒越陈越香,学问亦是如此。

一学就懂,只说明觉悟高;一学就会,也只说明其聪慧通达。

倘若不适当积累其所懂所会乃至所不懂所不会,恐怕此等学识,也如那一缕青烟,随风而散罢了。

纵观古今,文坛之名学名士,哪一个不是依其积累素要,再加酝酿成良文,而靠其闻名于世?古人的名垂青史,流芳百世靠积累;如今的亦是如此,这难道还不说明积累的重要性?书法史上的“二王”,也就是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

他们凭借着精湛的书法技艺,颇负盛名,他们的成果无一不是一点点的积累与磨练而成。

王献之书法练得烦了,请求父亲讲一道练字秘诀。

王羲之指着装满水的七口大缸言道:“水尽功自成!”献之用完水,方知积累与磨练唯成功之道也。

蒲松龄为积累素材,摆下茶摊,行人若能提供给他鬼神故事,就可免费喝茶休息。

这一举动助其收集了大量有关神鬼之说的素材,于是才有了今天所见的以揭示黑暗的社会生活为要的《聊斋志异》。

“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

”这是怀着对科学无限热爱与忠诚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员贾兰坡先生的至理名言,也为他光辉的一生缀上点点星火。

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发掘震惊了世界,在战争的背景下,贾兰坡记录了周口店发掘资料,不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弃一空。

但正如他所说的,他依然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与真诚再次谱写了一个科学家的忠诚与敬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一次长途的跋涉;求知要靠积累,而积累要在专与勤。

它不是一时、一地抑或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对我们恒心与毅力的最大考验。

人生之路颇多坎坷,求知生涯也苦味良多。

做一个有学问有求知欲的人,首要任务应属积累,积累经验、渠道、“水分”、材料、等等,这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1.三言两语话主题(思维发展)本文的观点是什么2.内外联系深领悟(语言建构)阅读本文,你还能联想到哪些典型事例试简要举几个例子。

《促织》练习题

《促织》练习题

《促织》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穹.顶(góng)偌.大(ruò)坠.落(zhuì)萍.水相逢(píng)B.薄.暮(báo)愤懑.(mèn)彻.骨(chè)小心翼.翼(yì)C.清晰.(xī)晦.气(huì)烦.恼(fán)震耳欲聋.(lóng)D.殷.切(yin)寒颤.(chàn)忧郁.(yù)谨言慎.行(shè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中尚.促织之戏尚:崇尚,喜好B.因责.常供责:负责C.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爽:差失、不合D.急逐趁之趁:追逐3.下列句中粗体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岁征民间。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C.杖至百。

D.取儿稾葬。

4.指出不含通假字的一组:()。

A.昂其直,居为奇货/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B.闻妻言,如被冰雪/虫跃去尺有咫C.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D.日将暮,取儿稾葬/两股间脓血流离5.与“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中的“顾”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B.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D.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6.下面句中加粗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操童子业,久不售/而高其直,亦无售者B.探石发穴,靡计不施/窥父不在,窃发盆C.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土地平旷,屋室俨然D.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惟徬徨瞻顾,寻所逐者7.“靡”字用法、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不毕见B.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左右皆靡C.靡计不施/望其旗靡D.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靡靡之音8.与“青麻头伏焉”的“焉”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促织》练习(含答案)

《促织》练习(含答案)

《促织》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节选自《谏逐客书》)乙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节选自《促织》)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者不却众庶却:拒绝 B.借寇兵而赍盗粮赍:送给C.薄产累尽累:祸害 D.探石发穴发:开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A.木直中绳,以为轮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以其无礼于晋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帝三王: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B.黔首:平民、老百姓。

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名“黔首”。

“庶民”“黎民”“白身”等在古代也指百姓。

C.童子:童生。

科举时代还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D.里正:里长,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等,是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

文中“宰严限追比”中的“宰”即指里宰、里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却宾客以业诸侯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泣孤舟之嫠妇 D.既东封郑5.文中画线部分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江河湖海不挑选细小的流水,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

促织复习题及答案

促织复习题及答案

促织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促织是一种怎样的昆虫?A. 一种蝴蝶B. 一种蜜蜂C. 一种蜘蛛D. 一种螳螂答案:D2. 促织的学名是什么?A. 螳螂B. 蚱蜢C. 蟋蟀D. 蝉答案:A3. 促织的生命周期分为几个阶段?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4. 促织的繁殖方式是什么?A. 卵生B. 胎生C. 孢子生殖D. 出芽生殖答案:A5. 下列哪个不是促织的天敌?A. 鸟B. 蛙C. 蜘蛛D. 蚂蚁答案:D二、填空题6. 促织的前肢发达,形似________,用于捕捉猎物。

答案:镰刀7. 促织的卵通常产在________中,以保护卵免受损害。

答案:树皮缝隙8. 促织的幼虫期需要经过________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成虫。

答案:多次9. 成年促织主要以________为食,有时也会捕食小型昆虫。

答案:植物汁液10. 促织的寿命一般为________个月,最长可达一年。

答案:几个月三、简答题11. 促织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答案:促织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捕食者的角色,它们通过捕食害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12. 促织的繁殖方式有哪些特点?答案:促织的繁殖方式主要是卵生,雌性促织会在适宜的环境中产卵,卵孵化成幼虫后,经过多次蜕皮,最终发育成成虫。

13. 为什么促织被称为“促织”?答案:促织因其发出的声音类似织布机的声音,故被称为“促织”。

四、论述题14. 论述促织在农业中的作用及其保护措施。

答案:促织在农业中主要通过捕食害虫来减少农作物的损害,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保护措施包括:保护促织的栖息地,避免使用对促织有害的农药,以及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害虫,减少对促织的威胁。

结束语通过本复习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大家能够对促织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这些有益的昆虫。

《促织》习题及答案【普高部编版必修下册】

《促织》习题及答案【普高部编版必修下册】

《促织》习题及答案【最新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习题】一)文学常识:《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

清代文学家。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

二)文言现象积累:1、通假字:①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②手裁.举:“裁”通“才”,刚刚③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④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⑤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2、词类活用:①岁.征民间:名词作状语,每年②笼.养之:名词作状语,用笼子,放进笼子③昂.其直:形容词的使动,使……高④辄倾.数家之产:形容词的使动,使……倾尽⑤杖.至百:名词作动词,用杖打⑥笼.归:名词作状语,装进笼子⑦取儿藁.葬:名词作动词,用草席裹⑧劣.之:形容词的意动,认为……低劣⑨高.其值:形容词的使动,使……高⑩细疏.其能:名词作动词,讲述⑪益奇.之:形容词的意动,认为……奇特⑫裘马..扬扬:名词作动词,穿皮衣骑大马⑬力.叮不释:名词作状语,用力⑭成述其异.:形容词作名词,奇异之处⑮日.与子弟角:名词作状语,每天⑯民日⑰语,这时⑱试使斗而才.:名词活用作动词,有⑲装、放置⑳儿涕㉑自名命名㉒故天子一跬半步一步㉓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名词活用作动词,受穷, 变富㉔㉕词,皇帝传达命令㉖不如拼㉗成然 ㉘薄产累尽.: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赔尽 ㉙㉚有华阴令欲媚词,献媚,巴结㉛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古今异义:①的人。

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②相对。

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

③久不售买④无出右右为尊今义:右,与左相对⑤4、一词多义进 ①以一头进:进献 ②径进以啄:前进 逼①鸡健进,逐逼之: 逼近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 极 故 ①此物故非西产: 本来②故天子一跬步: 所以 然①然睹促织:然而 ②俨然类画:……的样子③成然之: 以……为然,认为……是对的 笼①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②笼归:用笼子装责①因责常供:要求,责令②令责之里正:要求,责令③每责一头:索要,索取④以塞官责:责任,差使⑤受扑责时:责罚靡①靡计不施:无,没有②虫尽靡:倒下顾①成顾蟋蟀笼:回头看②徘徊四顾:看,环视③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只是,但是发①窃发盆:打开②探石发穴:掏③无毫发爽:古长度单位,十毫为发,极言少售①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②亦无售者:买岁①岁征民间:每年②成有子九岁:年龄③不终岁:年令①令以责之里正:县令②急解令休止:使,让上①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②上于盆而养之:放置益①死何裨益:好处②成益愕:更加掷①帘内掷一纸出:抛,扔②虫跃掷径出:腾跃异①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②成述其异:奇特本领过①裘马过世家:超过②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强①乃强起扶杖:勉强②少年固强之:迫使中①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②中绘殿阁:当中信①宰不信:相信②信夫:确实尚①宫中尚促织:崇尚,爱好②虫宛然尚在:还,仍然(三)特殊句式: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定语后置句)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③此物故非西产:判断句④非字而画:判断句⑤杖至百:被动句⑥问者爇香于鼎:介词结构后置⑦既而得其尸于井:介词结构后置三)重点句子翻译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翻译: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织练习题答案班级姓名一、文学常识:《促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称赞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

清代文学家。

“聊斋”是他的书斋名_,“志异”意为_记载的是奇闻异事。

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

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_跌宕起伏______,成名忽而_悲_____,忽而_喜____,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常是眼看已经“_山重水复__疑无路”,后来却“_柳暗花明又一村______”了。

二、文言语法通假字:1、昂其直:“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裁”通“才”,刚刚3、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4、而翁归:“而”通“尔”,你,你的5、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词类活用:1、岁征民间:每年2、试使斗而才:认为有才能3、笼养之:用笼子,放进笼子4、昂其直:抬高;使??高5、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6、杖至百:用杖打7、笼归:装进笼子8、取儿藁葬:用草席裹9、劣之:认为??低劣10、高其值:抬高;使??高11、细疏其能:讲述12、益奇之:认为??奇特13、裘马扬扬:穿皮衣骑大马14、力叮不释:用力15:成述其异:奇异之处16、日与子弟角:每天特殊句式: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倒装句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三、重点句子翻译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莫非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2、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即使是价值连城的美玉也比不上啊!3、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从事童生的学业,长时间没有考取功名。

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

但是想到储存了低劣的东西终究也没有用处,不如拿出来斗一斗,也可获得一笑。

5、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所以天子小小的举动都有关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

6、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当他担任里正,受到杖责的时候,难道会想到今天能有这个结果吗?四、字词练习1、为下面加粗的词注音、释义,然后组成新词或成语:①虫翘然矜鸣:音_____义_骄傲__组词_自矜___②不如自行搜觅:音_____义_寻找__ __组词寻觅__ ___③遽扑之:音_____义马上__组词_急遽_ ___④方首,长胫:音_____义小腿__成语不胫而走____⑤独是成氏子以蠹贫:音_____义蛀虫_成语户枢不蠹_2、.写出与句中加粗部分意思相同的成语: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毫发不爽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奇货可居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辗转反侧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影精疲力竭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价值连城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呼天抢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气息奄奄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鸡犬升天3、指出不含通假字的一组:D.A.昂其直,居为奇货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B.闻妻言,如被冰雪虫跃去尺有咫C.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D.日将暮,取儿藁葬两股间脓血流离4、与“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中的“顾”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C.A.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B.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C.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D.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5、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BA.辄倾数家之产一鸣辄跃去B.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留待限期,以塞官责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C.近抚之,气息惙然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一癞头蟆猝然跃去儿渺然不知所往D.夫妻向隅,茅舍无烟折过墙隅,迷其所在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负隅顽抗6、下列句中的“为”字词特殊的一句是D.A.亦不复以儿为念B.而奉行者即为定例C.欲居之以为利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7、下列句中“即”字词性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A①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②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③而奉行者即为定例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8、下列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①令以责之里正②留待限期,以塞官责③各各竦立以听④欲居之以为利⑤思试之斗以觇之⑥折藏之,归以示成⑦掭以尖草,不出⑧一鸡瞥来,径进以啄⑨覆之以掌,虚若无物A.①③⑤⑦B.①④⑥⑧C.②⑥⑦⑨D.②⑤⑥⑧9、与“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的“信”字含义相同的一句是 BA.成述其异,宰不信B.信言不美,美言不信C. 余固笑而不信也10、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D①宫中尚促织之戏②审视,巨身修尾③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④有古陵蔚起⑤冥搜未已⑥审谛之,短小,黑赤色⑦径造庐访成⑧并虫亦不能行捉矣⑨相对默然,不复聊赖⑩近抚之,气息惙然⑾东曦既驾⑿展玩不可晓A.①④⑤⑧⑩B.①③⑤⑦⑨C.②④⑥⑦⑨D.②④⑤⑧⑨11、指出每组中加粗的词用法特殊的一项:A.岁征民间B.民日贴妇卖儿C.此物故非西产D.时村中来一驼背巫C.A.日将暮,取儿藁葬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C.日与子弟角,无不胜D.旬余,杖至百D1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B①惊起觇视②试使斗而才③成然之④辄倾数家之产⑤儿惧,啼告母⑥成以其小,劣之⑦而高其直⑧益奇之⑨昂其直,居为奇货A.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B.①⑤/③⑥⑧/④⑦⑨/②C.①②⑤/③⑥⑨/④⑦⑧D.①④/③⑤/⑥⑦⑧⑨/②13、补足下列句中的主语遽扑之,入石穴中。

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近抚之,气息惙然。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

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信夫!14、小说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两个片段的作用分析正确的项A.表现了作者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局限性。

B.“求神问卜”是无望中寻求生路。

“魂化促织”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说明通过艺术虚构,善良的百姓能够获得解脱。

C.“魂化促织”使故事结局由悲剧变成了喜剧,削弱了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

D.“求神问卜”推动情节发展,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魂化促织”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15、选出对“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翻译正确的一项A.抚军不忘自己,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B.抚军不忘这好处是从哪里来的,不久成名又因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C.巡抚忘乎所以,不久成名因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D.巡抚不忘这好处是从哪里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促织教学过程:一《聊斋志异》介绍,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异是记载的全是奇闻异事。

作者以民间流传的故事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以谈狐说鬼的形式,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颇多暴露,对科举制度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

二.根据小说的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诸过程给课文分段。

参考:第一部分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故事的开端,写成名因缴不上促织而痛苦。

第三部分段故事的发展,求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的希望。

第四部分段故事的高潮,写成名失虫失儿再得异虫异虫胜利。

第五部分段故事结局,小虫的突出才能使成名因祸得福。

第六部分作者发议论。

全文中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批判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三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根据故事的发展填出下表,并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情节:征虫——————————-————————参考:本文以促织为线索,情节可概括为征虫——觅虫——求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情节曲折,构思严谨。

成名为人迂讷,所以被滑胥报充里正役;因为很善良,所以不愿与里胥同流合污,他先是百计营谋不能脱,又因不敢敛户口,以致薄产累尽,如此善良竟然屡遭劫难,似乎天理不公,所以作者让他过上富贵荣华的生活,虽然具有一定讽刺意味,但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无疑在宣示一种因果报应。

四当成名得到“意似良”小虫后,人们稍稍为他松了口气,那小虫究竟如何呢?请阅读第七段。

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虫之异的?体现了怎样的表现技巧?与“蟹壳青”斗:蟹壳青的战绩蟹壳青的外貌小虫的外貌小虫的神态——对比少年“掩口胡卢而笑”“又大笑”“又笑”“大骇”——侧面烘托描写与鸡斗:力叮不释——绘其机智勇敢遍试一切异状,无出其右。

且“应节而舞”——概述其异表现技巧:以夸张手法与细节描写来显示促织的才能,写促织的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