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社会工作案例个案基本资料
[分享]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一、基本资料案主姓名:吴某性别:男年龄:73岁二、个案来源个案是院舍照顾机构管理人员转介,社工经过与案主面谈,确定初步问题后接案。
三、个案背景资料(一)重要引发事件近日案主因心脏病住进深圳某医院,这次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案主的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在医院案主的儿子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父子关系面临一个大挑战。
案主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6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
最坏的打算就是案主“有钱看病,没钱等死”。
(二)曾做出的调试和成效1.自我调试:案主入住老人颐养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感情上面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感觉,时刻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
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定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编织毛衣送温暖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2.院舍照顾层面:老人颐养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
(三)行为表现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
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四)人际关系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院舍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它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际关系系统失衡。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某社区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位叫李大爷的老人,他是一位丧偶多年的孤寡老人,没有子女,生活十分困难。
李大爷曾经是一名农民,但由于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佳,已无法继续从事农活。
他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社会救助和邻居的帮助,但由于社会救助的限制和邻居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李大爷的生活依然十分拮据。
老年社会工作者了解到李大爷的情况后,立即展开了帮助他的工作。
首先,他们为李大爷申请了更多的社会救助金,帮助他缓解了一部分生活压力。
其次,他们联系了社区的义工组织,组织了一些志愿者为李大爷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帮助,比如购买生活用品、打扫卫生等。
此外,老年社会工作者还帮助李大爷建立起了一套社会支持体系,让他在生活上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在帮助李大爷的过程中,老年社会工作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李大爷的身体状况十分不佳,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治疗,但他由于经济困难,一直没有去医院。
于是,老年社会工作者又为他联系了相关的医疗机构,帮助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疗和康复。
此外,由于李大爷长期生活在孤独中,精神状态也比较低落,老年社会工作者还为他安排了一些社交活动,让他能够和周围的人多交流,增加生活乐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助和关怀,李大爷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他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生活变得有了希望。
他也在社区里结识了一些朋友,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赞扬,他们的工作不仅帮助了李大爷,也为社区的老年人群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老年人群的生活状况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老年人能够过上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
他们的工作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和回馈。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老年社会工作者,他们能够为社区的老年人群带来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晚年生活。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首先,工作者与XXX建立更深入的信任关系,了解他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参加福利院的各种活动,增加社交活动,提升自尊心和社会地位感。
其次,与XXX的儿子沟通,让他了解父亲的真实感受,以及福利院的服务和管理情况,消除误解和不信任,增加家庭支持。
最后,与福利院的服务人员合作,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帮助XXX改善身体状况,增加食欲和营养摄入。
XXX:老年个案工作生理健康模式案例一位80岁的老人,名叫XXX,自从搬进福利院后,每天都会感到身体不适,经常头痛、胸闷、气短,而且食欲也不好,经常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福利院的医生对她进行了检查,发现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等多种慢性疾病。
医生开了药并给出了饮食和运动的建议,但XXX并没有遵守,反而越来越消沉,情绪低落,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社会工作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XXX进行了面谈,发现她的身体状况导致她对未来的恐惧和无助感,加之福利院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她以前的生活惯差异很大,这些都导致了她的情绪问题。
工作者通过与XXX的交流,了解到她很喜欢唱歌跳舞,但福利院并没有提供相关的活动,让她感到很失落。
工作者还了解到,XXX的儿子每周会来看她一次,但时间很短,无法提供足够的陪伴和支持。
根据这些信息,工作者制定了介入计划:首先,与福利院的服务人员合作,为XXX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和音乐活动,满足她的兴趣爱好,提升身体和心理健康。
其次,与XXX的儿子沟通,让他了解母亲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增加家庭支持和陪伴时间。
最后,工作者与XXX建立更深入的信任关系,通过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她克服身体和情绪问题,重建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XXX:老年个案工作环境模式案例一位70岁的老人,名叫XXX,自从搬进福利院后,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情绪低落,甚至出现了轻度的抑郁症状。
XXX的儿子每周会来看望他一次,但时间很短,无法提供足够的陪伴和支持。
XXX的床位离窗户很远,没有阳光和新鲜空气,而且福利院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与他以前的生活惯差异很大,这些都导致了他的心理问题。
案例:社区老年人个案服务(精)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案例:陈某,男,63岁,曾任行政领导多年,工作上勤勤恳恳,具有极好的口碑。
三年前退休。
现与老伴住一起,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来几次。
退休后他每天就是帮着老伴买菜做家务,时间长了,渐渐感到时间过的很慢。
早上起床后感到没什么大事可做,十分无聊。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常坐在那里叹气,闷闷不乐。
老伴发现他不像以前那么开朗了,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也不说,劝他去公园走走,他也不感兴趣。
他说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觉得自己是一块朽木了,老了,最近饭量也小了,身体也没以前好了。
一、问题分析1、个人问题(1)年龄方面:案主63岁,刚进入老年。
这一阶段,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往往固步自封,还按照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别人把自己奉为老人,口口声声“老人家”、“老前辈”,使案主极易产生迟暮之感,从而生活态度越来越消极。
(2)身体方面:案主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
近来食量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很少进行身体锻炼。
(3)精神方面:案主退休后生活变得很清闲,无所事事,感觉比较空虚。
时间长了便会意志衰退,情绪消沉,从而加速生理上的衰退和心理功能的降低。
2、家庭问题案主与老伴住一起,儿女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和儿女的情感交流少了,隔阂加深,由于缺少儿女的照顾和关怀,老人感到被儿女冷落,两位老人经常会产生寂寞感。
尤其是案主觉得自己退休后,没了权力,在家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孩子还经常打电话回来,遇到什么事情了,还向他征询意见,可是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2、社会问题(1)社会环境对案主造成一定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让老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落后于他人,而且社会没有充分提供老年人社会化的机会和服务,社会政策通常注重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身体物质保障,并没有满足其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
社会更注重青年一代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老年人的关注往往不够。
(2)传统的中国文化重视天伦之乐,儿孙绕膝,含饴弄孙,仍然是许多具有传统思想的老人的追求。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篇一:老年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模式案例一家老年福利院新入住了一位75岁的王大爷,他自入院以后每天只是独自静坐,不思饮食。
院方为了王大爷的健康,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他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甚至很多服务人员也从家里带来许多小吃,想诱发王大爷吃饭的欲望。
但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眼看着王大爷迅速消瘦,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院方请来了王大爷的儿子进行说服。
王大爷的儿子在听完院方的说明后情绪非常激动,在训斥了老人后竟然强行给王大爷喂饭,被院方阻止。
万般无奈之下,院方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
社会工作者在听取了院方对王大爷的情况介绍后,联系了王大爷的儿子并了解相关的信息。
据介绍,王大爷是一位离休干部,原来是以为非常自信的人,而且性格开朗,通情达理。
但离休后,性格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两年前老伴去世后,情绪比较低沉,而且还被医院诊断为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经常发病。
由于子女每天忙于工作,特别是白天无人在家照顾王大爷,怕疾病突发时家中无人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所以在考虑再三后,将王大爷送到了福利院。
介绍完后,王大爷的儿子对那一天由于情绪激动而训斥父亲并强行喂饭的行为极为后悔,并表示出要给父亲认错。
工作者在了解王大爷的相关个人信息与家庭信息后,在充分注意社会工作的尊重、接纳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同理心与王大爷进行了第一次面谈,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
在工作者表示出想听听王大爷对自己问题的看法时,老人表示出了离休后原单位对自己的不关心;老伴也走了;家里的子女不征求意见而送自己到福利院,是把自己当累赘,不要自己了;活在世上已经没有意思,还不如自生自灭一死了之等消极悲观的想法。
根据这些信息,工作者经过分析,认为王大爷问题的核心在于:由于退休使老人的职业角色丧失,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和社会地位的下降;老伴的去世,又进一步造成了王大爷家庭角色的部分丧失,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冲击。
加之由于生理的老化所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困扰,家中子女未经商量就将老人送到福利院,而王大爷又对福利院有一些不正确的认知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老人的活动,造成了王大爷巨大的情绪反应,出现了悲观失望等心理和行为问题。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
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篇篇一:老年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模式案例一家老年福利院新入住了一位75岁的王大爷,他自入院以后每天只是独自静坐,不思饮食。
院方为了王大爷的健康,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他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甚至很多服务人员也从家里带来许多小吃,想诱发王大爷吃饭的欲望。
但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眼看着王大爷迅速消瘦,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院方请来了王大爷的儿子进行说服。
王大爷的儿子在听完院方的说明后情绪非常激动,在训斥了老人后竟然强行给王大爷喂饭,被院方阻止。
万般无奈之下,院方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
社会工作者在听取了院方对王大爷的情况介绍后,联系了王大爷的儿子并了解相关的信息。
据介绍,王大爷是一位离休干部,原来是以为非常自信的人,而且性格开朗,通情达理。
但离休后,性格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两年前老伴去世后,情绪比较低沉,而且还被医院诊断为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经常发病。
由于子女每天忙于工作,特别是白天无人在家照顾王大爷,怕疾病突发时家中无人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所以在考虑再三后,将王大爷送到了福利院。
介绍完后,王大爷的儿子对那一天由于情绪激动而训斥父亲并强行喂饭的行为极为后悔,并表示出要给父亲认错。
工作者在了解王大爷的相关个人信息与家庭信息后,在充分注意社会工作的尊重、接纳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同理心与王大爷进行了第一次面谈,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
在工作者表示出想听听王大爷对自己问题的看法时,老人表示出了离休后原单位对自己的不关心;老伴也走了;家里的子女不征求意见而送自己到福利院,是把自己当累赘,不要自己了;活在世上已经没有意思,还不如自生自灭一死了之等消极悲观的想法。
根据这些信息,工作者经过分析,认为王大爷问题的核心在于:由于退休使老人的职业角色丧失,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和社会地位的下降;老伴的去世,又进一步造成了王大爷家庭角色的部分丧失,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冲击。
加之由于生理的老化所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困扰,家中子女未经商量就将老人送到福利院,而王大爷又对福利院有一些不正确的认知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老人的活动,造成了王大爷巨大的情绪反应,出现了悲观失望等心理和行为问题。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老年社会工作是指为了帮助老年人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下面将通过一个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来介绍相关参考内容。
案例:李奶奶是一位80岁的老人,她的子女都已经搬到了其他城市工作,生活上无法给予她太多的照顾。
李奶奶最近身体一直不太好,行动不便,也感到孤独无助。
社区工作者决定对她进行社会工作介入。
1. 综合评估:社区工作者首先对李奶奶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她的生活状态、身体状况、社会关系等。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她的主要需求和问题,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
2. 确认需求:在评估的基础上,社区工作者确认了李奶奶的主要需求是生活照料和社交需求。
老年人常常面临着生活照料、情感支持、社交参与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需求对于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3. 制定计划:社区工作者与李奶奶及其家人一起制定了一份个人计划。
计划包括每天上门帮助李奶奶做家务、购物等生活照料工作,并且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帮助李奶奶扩大社交圈子。
4. 行动实施:社区工作者开始按照制定的计划行动,每天按时上门给李奶奶提供帮助,做家务、购物等。
此外,社区工作者还联系了附近的老年活动中心,帮助李奶奶参加活动,结识其他老年人,增加社交。
5. 监督和跟进:社区工作者定期与李奶奶和家人见面,了解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并根据需要调整服务计划。
同时,社区工作者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必要的康复和医疗服务,确保李奶奶的健康状况得到关注。
6. 资源整合:社区工作者会协调社区内外的资源,包括志愿者、老年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为老人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临时庇护等。
7. 长期计划:除了当前的需求,社区工作者还要与老人及其家人讨论长期计划。
这可能涉及到老人的住房问题、养老院选择、护理等重大决策。
社区工作者可以帮助老人和家人了解各种选项,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通过以上个案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老年社会工作不仅仅是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还关注老人的心理和社交需求。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六、案例总结与反思
3、要贯彻案主知情同意的原则,适时抽身,杜绝“救世主” 情怀。社工是一种专业的助人者,而非万能的助人者。当 面对服务对象时,社工应在秉持“保护生命”的至上原则 下充分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和自决权。
摘自李丹 多子女家庭老人赡养问题的社工介入初探
第二组帮助方案
——老年社会工作
一、案例回顾
• 老牛是一位60多岁的退休老人,性格乐观,他有两处房产价 值200多万,还有一些存款,有两儿一女,大儿子是水管工, 小儿子在研究生毕业,女儿在农村,老牛一直觉得生活很幸 福。但最近他老伴去世了,大儿子骗光了老人所有存款并擅 自修改了房屋所有权人,二儿子用卖老宅的钱购买了自己的 结婚住房。两个儿子都不愿赡养老牛,由于小女儿自小送人, 老牛不愿去女儿家养老,无奈之下选择去了养老院。原来积 极乐观的老牛变得郁郁寡欢,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岁,身体情 况也每况愈下,觉得生无乐趣,只好干熬。
四、制定服务计划
4.通过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让案主意识到靠女儿养老并不是 一 件丢人的事,改变案主的过时思想,并让案主与女儿进行沟 通,缓解案主的思想压力 5.工作者可以通过家庭工作,团体工作等方法,帮助家庭成了 解案主在老年期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特征,帮助家庭成员更好 的为案主提供精神照顾,并且要强调案主入住后家庭成员继 续定期探望和支持案主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 与案主个人照顾计划的制定让案主意识到家人并不是不关心 自己。 6.工作者与案主进行沟通,使案主能够根据现实社会生活状 况, 在心中对子女制定一个“孝”的标准,并且使这个标准宜低 不宜高,使大多数青年人都能做到,使案主得到心理满足。
8.因为案主在敬老院还算是比较年轻,可以和院方联系, 在 敬老院给老人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以便案主发挥自己 的 潜力,发挥其残存的能力,得以缓和案主内在和工作的进行,老牛的问题也一一得到解决,这 时候我们需要进行评估,评估分为过程评估、结果评估 以及第三方评估。 过程评估 主要评估在我们为老牛服务过程中,各项工作是否完成, 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 结果评估 评估服务效果,老牛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效果如何。 是否需要转案或继续服务。
社工实务案例:老年人个案工作
一、案例背景介绍“怡和家园”小区作为“四房合一”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残疾、低保、高龄独居等困难弱势群体比例众多,能否在社区中开展好这部分人群的工作,会很大的影响到怡和家园整体社区工作的推进。
我们小区公共租赁房20幢16楼住着一位徐阿姨,平时经常能看到她在小区的各个垃圾桶里收那些有用的垃圾。
而且她还把收来的垃圾堆到地下自行车库,这就造成了很多居民出行的不便,夏天的时候经常会发出阵阵臭味,而且这么多易燃物品堆放着,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20幢的居民多次找物业公司问责,为什么小区的地下自行车库像个垃圾场?为什么多次反应后垃圾还是没有清理干净?!有些居民为此打了“12345”市长热线,还有居民到居委会,抱怨说“交了物业费,物业公司从不作为,还不如不交!”而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却多次向居委会诉苦,说他们已经多次劝说徐阿姨尽快将堆放的垃圾卖掉,徐阿姨每次都会表现的很为难,但也从不反映家庭上有什么困难,而是默默将垃圾清理一部分,事后,垃圾又堆了一大堆,问题始终没能得到彻底的解决。
19幢和20幢两幢公共租赁房共有1160户一方面,困难弱势群体高度集中,这部分人群因心理上的不平衡,对小区的一些管理规定和措施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偏见;另一方面,其他许多居民都密切关注着居委会和物业将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规范小区环境卫生管理。
我们社区工作者认识到,如果此类问题处理不当,将在居民中间造成很不利的影响,那以后居委会和物业开展工作将十分被动。
二、实施过程第一步,建立信任关系当我们想要上门直接问徐阿姨随意堆放垃圾原因的时候,我想到了社工最基本的工作伦理应该是:平等、接纳和不批评的态度。
所以我们并没有让徐阿姨丝毫的认为居委会专门因为她乱放垃圾的问题“找上门”,而是让她认为我们是在挨家挨户走访居民过程中正巧“敲她门”。
来到她家以后,我们始终带着“微笑”,用“唠家常的口吻”与她聊天,认真倾听她说的每一件事并给予一定回应,在不断交流过程中逐步建立信任关系,将谈话引向深入。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空巢老人
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空巢老人一、背景介绍:服务对象张三阿姨,一位年近80周岁的空巢老人,自上海迁居至本地商品小区已有八年之久,办理了居住证。
尽管居住时间较长,张三阿姨却因商品小区的封闭性和独立性,难以融入当地社区,导致社交圈子狭窄,深感孤独。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和老伴的健康状况逐渐衰退,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等老年疾病症状开始显现,引发了他们的焦虑和担忧。
此外,张三阿姨唯一的儿子在上海工作繁忙,无法提供足够的关心和照料,进一步加剧了她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二、需求分析预估:(一)问题分析:1.社区融入困难,缺乏社交活动:张三阿姨和她的老伴搬迁到甲地本地小区生活成为甲地镇新居民,由于生活在具有封闭且独立的商品小区,虽然已经居住了八年,但仍然难以融入当地社区,这导致了他们的社交圈非常有限,又没有亲朋好友在身边,他们经常感到孤单。
2.家庭陪伴缺失:由于儿子在上海工作繁忙,且未退休,每年能来看望的次数很有限,无法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照料。
这使得服务对象张三阿姨和老伴在情感上缺乏支持,感到无助。
3.随年龄增长带来的健康忧虑:随着年龄的增长,张三阿姨和她的伴侣开始感受到生活能力的逐渐衰退,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越发关注。
一些典型的老年疾病症状,如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等,开始显现,引发了他们的焦虑和担忧。
(二)需求分析:1.社交需求:服务对象张三阿姨需要参与社区活动,与周围的邻居建立联系和交流;创造机会与同龄人互动,建立朋辈支持体系,协助张三阿姨建立和扩大社交网络,减少孤独感,增强归属感。
2.心理需求:服务对象张三阿姨需要情感支持和倾听,以减轻的焦虑和孤独感。
同时需要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应对老年生活挑战的信心。
3.健康需求:服务对象张三阿姨需要专业的健康咨询,了解如何预防和管理老年疾病,以及了解和获取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活动和营养指导。
(三)理论支持:本案例主要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社会支持理论是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探讨了个体如何通过与他人建立和维持积极的社会关系,获得情绪、信息、物质以及实际援助等多方面的支持,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应对压力和适应生活挑战的能力。
社工案例
社工案例案例1:xxxxdajiangtang一、背景介绍(1)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名称:张某某性别:女年龄:82岁身体状况:良好(2)个案背景张奶奶今年82岁,身体状况良好,独自居住于xx小区,身体较为硬朗,心理较为孤独,渴望家庭关爱,对智能电子产品的使用有困难。
二、小区老年人面临的共同问题(1)疾病与医疗问题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往往受到慢性疾病的折磨,生活质量因此受到损害。
与之相关的医疗费用也常常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一大问题,带来了经济上的紧张甚至困境。
(2)家庭照顾问题城市化、家庭小型化、妇女职业化、离婚率上升和年轻人口的高流动性等,都使得家庭照顾老年人的功能严重受损,特别是空巢、独居和失独老人缺乏家庭照顾的问题尤为严重。
(3)宜居环境问题老年居住环境中常存在安全隐患和物理障碍,使老年人面临伤残风险和融入社会的限制。
此外,社会上普遍存在对于老年的刻板印象和老年人歧视,也使建设老年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4)代际隔阂问题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和增加前所未有,老年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大多已经过时,而学习机会和资源的下降使其难以掌握现代的知识和信息,因此,与年轻人的沟通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容易造成代际隔阂。
(5)社会隔离问题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或失去劳动能力后社会交往的圈子常常会大大缩小,晚年生活往往与孤独、寂寞相伴,社会隔离严重。
三、xxxxxx活动介入(1)介入目标xxxx大众科普服务中心、xxxx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针对xxxx目前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和需求,以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为基础,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和社会资源来提供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和服务。
(2)介入策略项目以在微信群报名,微信群直播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办月湖科普大讲堂,为社区的老年人讲解手机应用知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等等使用内容。
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同时提升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
(3)介入步骤1)评估与论证当地老年人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及渠道对当地老年人的日常需求,身体概况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估论证,发现当地老年人非常迫切的希望了手机应用知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等内容。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和计划书
个案案例1:马大爷今年78岁,老伴在两年前已经去世了,他孤身住在一个单元房里。
唯一的女儿离他住的地方坐车要一个多小时。
女儿有两个孩子,都已经结婚了,单独居住.马大爷最近在外面溜达时被自行车撞倒,造成右腿骨折,看医生之后还被诊断患有糖尿病。
女儿自己身体也不太好,不能照顾他,很担心父亲不能再独立生活,找来社工咨询该怎么安排马大爷的照顾问题。
1.马大爷和女儿要处理哪些问题?居住安排所需服务2.关于机构照顾的最佳选择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①照顾的性质:如照顾的程度,开支等②照顾的类型:医疗、护理、康复等③环境方面的需要:舒服、和家人接触等个案案例2:某小区有一位80岁的王大妈,老伴已去世多年,生育了4个孩子,平时她和还没成家的小儿子一起居住,其他3个孩子在外地工作.去年冬天,王大妈的小儿子不幸发生车祸死亡,王大妈一下子变成了依靠低保生活的孤独老人,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王大妈的小儿子去世后,其他三个子女对母亲的赡养问题相互推诿,不愿照顾赡养老人。
现在体弱多病的王大妈一个人生活,行动不便使她很少出门,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1.在这个案例中,王大妈面临哪些困难?①生活不能自理,无人照顾;②年老多病;③身边无人陪伴,比较孤独,缺乏精神慰藉。
2.针对王大妈的困难,社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1.与三个子女联系,邀请他们协商确定照顾老人的方案2.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联系,请医生定期上门为王大妈检查开展医疗服务;3.组织社区志愿者上门看望王大妈,关心她。
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名称二、基本理念三、主要理论四、目的和目标五、服务对象和招募方法六、活动安排七、预计困难和解决方法八、评估方法九、经费预算十、其他事项1、小组名称:老年生活趣多多2、理念: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起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标题: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分析及参考内容引言:老龄化是当代社会普遍面临的问题,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社会参与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职能,扮演着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和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以某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为例,分析其中的问题与挑战,并提供参考内容以供实际工作中参考。
案例描述:在某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有一位叫李奶奶的老年人,她已经丧偶多年,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无法照顾她。
由于年纪上的限制,李奶奶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例如购物、做饭、打扫卫生等。
她长时间处于孤独和缺乏社会支持的状态,生活质量较低。
问题分析:1. 生活照顾问题:李奶奶由于身体状况和年龄原因,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生活照顾方面的支持。
2. 社交孤立问题:由于子女外出工作,李奶奶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缺乏社会支持和社交活动,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社交支持和帮助她建立社会联系。
3. 心理支持问题:长期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李奶奶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孤独感的问题,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关怀。
参考内容:1. 生活照顾方面的支持:- 派遣社工或志愿者定期为李奶奶购买生活用品,解决她物质生活上的需求。
- 安排志愿者或社区保洁员每周定期到李奶奶家中进行卫生打扫和清洁工作,确保她生活环境的卫生。
- 协助李奶奶申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如提供送餐服务、随访看护等。
2. 社交支持和建立社会联系:- 组织社区活动,吸引老年人参与其中,增加李奶奶的社交机会,并帮助她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 安排专门的社工或志愿者定期陪伴李奶奶,与她聊天、散步、做手工等,减轻她的心理孤独感。
- 建立老年人互助小组,让李奶奶与其他老年人分享生活经验和感受,共同解决各自的问题。
3. 心理支持和关怀:- 定期开展心理支持讲座或活动,提供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李奶奶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
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老年人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群体,他们往往面临着身体健康、心理需求、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问题。
作为社工人员,我们需要关注老年人的个体情况,提供相应的社会工作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
李奶奶,78岁,是一位独居老人。
她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很少有人来看望她。
李奶奶身体虽然健康,但因为年龄的增长,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
她曾经是一名教师,退休后生活比较孤独,情绪也比较低落。
在社工人员的介入下,我们对她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制定了个性化的社会工作服务计划。
首先,我们帮助李奶奶建立了一个社交支持网络。
我们联系了当地的老年活动中心,帮助她加入了一些兴趣小组,让她有机会结识新的朋友,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增加社交互动,减轻她的孤独感。
同时,我们还联系了志愿者团队,定期为她提供一些家庭帮助,比如购物、清洁等,让她的生活更加便利。
其次,我们帮助李奶奶建立了健康管理计划。
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医护人员为她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为她制定了健康管理方案。
我们还为她安排了定期的康复训练课程,帮助她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健康状态。
通过这些措施,李奶奶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最后,我们还帮助李奶奶进行心理支持。
我们安排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与她进行心理沟通,帮助她排解心理压力,调整心态,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我们还鼓励她参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她更好地适应老年生活。
通过以上的社会工作服务,李奶奶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她在社交、健康和心理方面都得到了支持和帮助,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这个案例也充分展示了社会工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更多的社会工作服务,帮助他们过上幸福、健康、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总而言之,老年人社工个案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社会工作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应用的机会。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以下是一个老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案例名称:小明的故事
小明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年人,他曾经是一名医生,但现在他的
职业已经退休。
小明一直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在每天的早晨都会喝一
杯水,这对他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然而,最近几个月,
小明的身体状况开始恶化,他开始感到口渴、口干,身体有些不舒服。
小明的家人非常担心他的健康状况,于是带他去了医院做了一些
检查。
医生告诉他,他的身体已经得了严重的糖尿病,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血糖水平。
为了帮助小明控制血糖水平,社工开始介入他的治疗过程。
社工
了解了小明的情况后,为他建立了一个个人档案,记录了他的健康、行为和需求。
然后,社工和小明的家人一起制定了一些健康计划,包括饮食、锻炼和控制血糖水平的方法。
此外,社工还和小明一起参加了一
些社交活动,帮助他结交新朋友,保持积极的心态。
通过这些努力,小明的血糖水平得到了控制,他的健康状况也逐
渐恢复。
社工也和小明的家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帮助他们一起管理
小明的生活,并确保他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关爱。
这个个案案例表明,老年社会工作可以帮助老年人解决健康问题、社交问题和生活压力等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高级社会工作师直接服务个案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精品
高级社会工作师直接服务个案分析单位:姓名:现任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专业技术职务:年月日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一、背景介绍(一)基本资料服务对象:案主性别:男年龄:56社会工作者:督导:(二)个案来源接案原因:来院后不适应新环境,特别是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不适应。
途径:主动求助(三)重要事件丧偶,患有糖尿病,右肩处有一个直径5cm的肿块,需要有人照顾。
有一个儿子,在外地工作,不在身边。
(四)曾作出的调试及成效想邀请同房间老人一起逛院内公园,但是遭到拒绝。
(五)行为表现积极主动想适应院内环境,但找不到方法。
(六)人际关系年轻时,因工作需要到各县区下乡,认识的朋友多;喜欢打牌等娱乐活动,与邻里乡亲友好,社会交往广泛。
(七)情绪状况与他人意见不同时,易急躁,发脾气。
(八)精神病记录:无(九)健康状况案主患有糖尿病,右肩处有一个直径5cm的肿块等生理问题。
(+)经济状况无退休金,经济来源有儿子提供。
(H^一)暴力倾向/虐待记录:无(十二)支持网络L个人系统患有糖尿病,右肩处有一个直径5cm的肿块等生理问题,家庭情感缺失。
2.家庭系统父母已过世,丧偶,一儿子,不在身边;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
入院前独居。
3•社会系统年轻时,去各地唱戏,认识的朋友多;喜欢打牌等娱乐活动,与邻里乡亲友好,社会交往广泛。
二、案例分析任务中心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根源是问题解决理论,属于一种用来解决个人和家庭的心理、社会问题的社会工作短期介入模式。
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折中性质的“行为”、“认知”和“自我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
本案例中的案主由于患有糖尿病、右肩有肿块等生理问题,家人在外地无法照顾,于是将案主送到之家,希望案主能够受到专业照顾以及颐养天年。
社工接案后及时从多方面收集案主资料并结合任务中心模式为案主在饮食、环境熟悉、人际等方面提供专业介入与服务。
三、服务计划(一)服务计划实施初期L服务目标与案主建立相互信任关系4.服务策略及程序生活上关心案主,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二)服务计划实施中期1.服务目标帮助案主熟悉之家,介绍案主与其他之家的老人认识,结交新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老年社会工作案例一、个案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Y某;
性别:男;
年龄:80岁;
社工姓名:刘佳
个案来源:单位转介给社工介入
二、求助问题
强烈抗议社区内建设新型垃圾压缩中转站,要求单位协助其抗议,阻止施工。
三、背景资料
(一)引发/重要事件
社区内建设新型垃圾压缩中转站;
(二)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
到施工现场抗议,大声呵斥施工人员;施工人员为防止伤害到案主,有间歇性的停止工作,同时有跟案主进行一定的解释;
(三)行为表现
言语激动,多次到施工现场实施阻挠行为,夺走施工人员工具,用木板挡住施工场地,并有用雨伞对施工人员有拍打的行为;
(四)人际关系
与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单位其他同事关系融洽,会和熟悉的人开一些玩笑;
(五)情绪状况
一谈到或者一看到施工就会变得很激动,满脸通红;
(六)精神病记录:无;
(七)健康状况:老年痴呆症、高血压、静脉曲张;
(八)经济状况
良好,家庭成年成员都有固定收入且收入按地区标准算属于中等收入水平;
(九)暴力倾向/虐待记录:无;
(十)支援网络(能获得的资源):
1.妻子:医生,在案主的照顾上有很的帮助和支持;
2.社区:案主单位所在的社区,社区物业管理负责人能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
3.案主所在单位:能够与相关负责部门进行直接对话,帮助社工与相关负责单位进行沟通或者帮助反映社工了解到的情况,以确定解决方案,同时对案主的安全能起到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家庭图:
四、服务记录
次数
日期、地点
讨论事项
介入重点
2007-9-5
1.案主抗议的原因1.建立专业关系
2.案主的需求、安抚案主情绪
2007-9-6
与案主协商,由社工帮助案主联系案主的单位领导、施工人员、社区物业管理处了解情况;帮助案主联系有效资源,联系相关单位,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2007-9-7
约好案主以及相关部门一起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向案主解释解决方案。
使案主与负责部门有正面沟通,使案主得到尊重,在情绪上进行缓解,并让案主参与解决方案的确定。
2007-9-10
探索案主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帮助案主认识理解非理性信念与困扰之间的关系。
2007-9-12
与家属建立关系,向家属了解情况,由家属帮助案主强化事情的解决结果,让案主了解事情已经解决。
建立家庭支持系统
五、协议个案目标
(一)短期目标
1.帮助案主消除不适当的情绪反应
2.帮助Y某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达成合理协商结果
(二)长期目标
帮助案主改变不良的非理性信念
六、个案目标进展情况
(一)社工在与案主沟通中了解到,案主认为中转站的建立影响社区正常环境。
而同时施工单位的不告知,社区相关领导没有迅速阻止的施工的“不作为”,以及Y过往组织社区居民抗议公厕建立的成功经验,共同导致了Y愤怒以及没有被重视和尊重的复杂情绪。
社工首先对Y在情绪上进行一定的宣泄处理。
聆听Y的看法,耐心地倾听Y的不满和意见、建议,但同时也对案主的一些过激行为进行了控制,避免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请施工人员进行了一些协助,暂时停止工作,避免案主情绪再次激起。
社工在安抚好案主情绪送案主顺利回家后,立刻收集资料,了解相关情况,包括中转站设立是否会产生Y所疑虑的各种问题,便于向案主进行必要的澄清。
(二)社工请Y带领社工到施工现场,(此前社工有先去施工地了解情况)并多次的肯定了Y对社区的关心。
同时把关于新型中转站的相关资料也拿出来,询问Y是否需要了解一下。
Y认为即使是新型的设备,总会有气味的污染,所以仍然是不行的,拒绝看资料。
社工提出这里是不是已经形成垃圾场,得到Y的肯定后,提出怎样能更好的减少这种情况呢?当Y了解到,阻止大家扔垃圾的方案的实施可行性不高时,对比建设垃圾中转站,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而后,Y表示可以不反对建设中转站,但是提出要求要远离住房四个坑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