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统仿真-9车辆跟驰模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跟驰状态的判定
跟驰状态临界值的判定是车辆跟驰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现 有的研究中,对跟驰状态的判定存在多种观点。 国外的研究中,美国1994年版的《道路通行能力手册》规 定当车头时距小于等于5s时,车辆处于跟驰状态; Paker在研究货车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时,采用了6s作为判 定车辆跟驰状态的标准; 《Traffic flow theory》认为跟驰行为发生在两车车头间距 为0~100m或0~125m的范围内; Weidman的研究则认为车头间距小于等于150m时,车辆 处于跟驰状态。
车辆跟驰模型是运用动力学方法,探究在无法超 车的单一车道列队行驶时,车辆跟驰状态的理论。 车辆跟驰模型从交通流的基本元素—人车单元的 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层次上分析车道交通流的特性。 通过求解跟驰方程,不仅可以得到任意时刻车队 中各车辆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置等参数,还可以 通过进一步推导,得到平均速度、密度、流率等 参数,描述交通流的宏观特性。 车辆跟驰模型是交通系统仿真中最重要的动态模 型,用来描述交通行为即人—车单元行为。 车辆跟驰模型的研究对于了解和认识交通流的特 性,进而把这些了解和认识应用于交通规划、交 通管理与控制,充分发挥交通设施的功效,解决 交通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模糊推理模型
模糊推理模型的具体表达如下: 如果∆x适当,则 an ,i = ( ∆vi + an −1,i xT ) / γ
式中: T—反应时间,取1s;
γ
—后车驾驶员希望在
γ
时间内能够跟上前车,取2.5s。
如果∆x不适当,则∆x每减少一个等级,ai将 减少0.3m/s2;∆x每增加一个等级,ai将增 加0.3m/s2。
此后,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交通流理论逐渐 由纯理论转向应用研究。世界各国趋向于综合运 用各种现代高科技方法和手段,致力交通大系统 研究。1994年在日本横滨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正 式确立了将美国提出的智能交通系统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作为现代 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和主流进行开发和研究。 交通流理论的发展开始朝着不同学科的融合及传 统理论创新等方向发展。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模糊论、灰论、 突变论、混沌论、分形论、负熵论、协同论等现 代数学分支理论的诞生、发展和完善,交通流理 论研究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
线性跟驰模型示意图
s 基本公式: ( t ) = xn ( t ) − xn+1 ( t ) = d1 + d 2 + L − d3
d1 = un +1 ( t ) T = un +1 ( t + T ) T = x n +1 ( t + T ) T
假设两车的制动距离相等,即 则有
.
d 2 = d3
s ( t ) = xn ( t ) − xn +1 ( t ) = d1 + L
两边对t求导,得到 也即 其中
..
x n ( t ) − x n +1 ( t ) = x n +1 ( t + T ) T
n = 1, 2, 3,...
.
.
..
. . x n +1 ( t + T ) = λ xn ( t ) − xn +1 ( t ) ,
λ1
2、基于速度的车头间距倒数模型
事实上,反应强度系数不仅与车头间距成 反比,而且还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因此,可对反应强度系数作如下改进:
λ=
xn ( t ) − xn +1 ( t )
λ2 x n+1 ( t + T )
.
则有
. . x n +1 ( t + T ) = x n ( t ) − x n +1 ( t ) , 2 xn ( t ) − xn +1 ( t ) ..
3、传递性
由制约性可知,第一辆车的运行状态制约着第二辆车的运 行状态,第二辆车又制约着第三辆车,…,第n辆车制约 着第n+1辆。一旦第一辆车改变运行状态,它的效应将会 一辆接一辆的向后传递,直至车队的最后一辆,这就是传 递性。 这种运行状态改变的传递又具有延迟性。这种具有延迟性 的向后传递的信息不实平滑连续的,而是像脉冲一样间断 连续的。
an ,i = ( ∆vi + an −1,i xT ) / γ + 0.3∆x
模糊推理模型
第九章 车辆跟驰理论
第一节 交通流理论研究回顾
交通流理论是运用数学、物理学和力学原理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一门边 缘科学,目的是为了阐述交通现象形成的机理,使城市道路与公路的 规划设计和营运管理发挥最大的功效。 1933年金蔡(Kinzer.J.P)首次论述了泊松分布应用于交通流分析的 可能性,随后亚当斯(Adams W.F.)于1933年发表了数值例题,标志着 交通流理论的诞生; 1950年赫尔曼(Herman)博士运用动力学方法建立跟车模型,进而 提出了跟车理论。 1955年,莱脱希尔(Lighthill)和惠特汉(Whitham)提出了流体动 力学模拟理论。 随着小汽车进入家庭时代的到来,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人们的出行 观念和时效观念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通拥挤、交通安全及交通管 理等问题急切需要通过理论加以诠释和解决,于是交通波理论和车辆 排队理论等相继问世。 1975年,丹尼尔(Daniel L.G.)和马休(Matthow J.H.)合作出版了 《交通流理论》一书,1998年出版了修订版。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 交通流理论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成为交通流理论的经典论著。
an +1 ( t + T ) = cv
an +1 ( t + T )
m n +1
∆v ( t ) (t + T ) l ∆x ( t )
——t+T时刻第n+1辆车之间的加速度;
—— t时刻第n辆车与第n+1辆车之间的速度差;
——t时刻第n辆车与第n+1辆车之间的距离; ——常数。 ——
∆x ( t ) c , m, l
第二节 线性跟驰模型
一、线性跟驰模型的建立 跟驰模型实际上是关于反应—刺激的关系式,用 方程表示为: 反应= 灵敏度×刺激 驾驶员接受的刺激是指其前面引导车的加速或减 速行为以及随之产生的两车之间的速度差或车间 距离的变化; 驾驶员对刺激的反应是指根据前车所做的加速或 减速运动而对后车进行的相应操纵及其效果。
λ2 x n +1 ( t + T )
.
n = 1, 2,3,...
三、线性跟驰模型与非线性跟驰模 型的比较
相同点 均为基于反应——刺激模式 区别 线性跟驰模型:反应强度系数为常量。 非线性跟驰模型:反应强度系数为变量, 与速度成正比,与间距成反比。
第三节 跟驰模型研究综述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的学者对车辆 跟驰模型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发表 了众多的研究成果。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线性跟驰模型、 GM模型、安全距离模型、生理—心理模型。 近年来,又涌现出来模糊推理模型和元胞 自动机模型。
∆v ( t )
这个模型的基本假设为:驾驶员的加速度 与两车之间的速度差成正比;与两车的车 头间距成反比;同时与自身的速度也存在 直接的关系。GM模型清楚地反映出车辆跟 驰行驶的制约性、延迟性及传递性。
GM模型形式简单,物理意义明确,作为早期的研 究成果,具有开创意义,许多后期的车辆跟驰模 型研究都源于刺激一反应基本方程。 但是GM模Biblioteka Baidu的通用性较差,现在较少使用GM模 型,这是因为:第一,跟驰行为非常易于随着交 通条件和交通运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至少在微 观方面已经被Rockwell和Treiterer证明;第二, 大量的研究和试验是在低速度和停停走走的交通 运行状态中进行的,而这种状态的交通流不能很 好地反映一般的跟驰行为。
第二节 跟驰理论概述
国内外的研究者发表了数量众多的论著。 1950年赫尔曼(Herman)博士运用动力学 方法建立跟车模型,进而提出了跟驰理论。 随后,Reuschel 和Pipes 研究了跟驰理论 的解析方法。 北京工业大学张智勇应用混沌论开展了城 市快速道路车辆跟驰模型研究,董佩明进 行了快速路交通流行为阈值模型研究。吉 林大学研究了模糊跟驰行为等等。
1、车头间距倒数模型
这种模型认为反应强度系数与车头间距成 反比,即:
λ = λ1 / s ( t ) = λ1 / xn ( t ) − xn +1 ( t )
. . x n +1 ( t + T ) = x n ( t ) − x n +1 ( t ) xn ( t ) − xn +1 ( t ) ..
在跟驰理论中,目前常用的判定跟驰状态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基于期望速度的判定方法,它是通过判断前车速度 是否小于后随车的期望车速来判定车辆是否处于跟驰状态; 另一种是基于相对速度绝对值的判定方法,它是利用前后 车速度差的绝对值随车头时距变化规律定量地判定车辆行 驶的状态。 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又有学者提出利用 前后车速度的相关系数随车头时距变化的规律来确定车辆 跟驰状态临界值。这一方法考虑的信息更为全面,与现实 结合更为紧密,能有效解决现有方法的不足。 单车道车辆跟驰理论认为,车头间距在100~125m以内时 车辆间存在相互影响。
二、 GM跟驰模型(线性和非线性模型)
GM模型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 车辆跟驰模型。当初是在假设车辆在22.86m(75ft) 以内未越车或变换车道的状况下,由驾驶动力学 模型(Driving Dynamic Model)推导而来,并引入 反应(t+T)=灵敏度刺激(t)的观念。其中反应以后 车的加速度或减速度表示,刺激以后车与前车的 相对速度表示,灵敏度则视模型的应用持性不同 而有所差异。
2、延迟性
从跟驰车队的制约性可知,前车改变运行状态后,后车也 要改变。但前后车辆运行状态的改变不是同步,而是后车 运行状态滞后于前车。 驾驶员对于前车运行状态的改变要有一个反应的过程,这 个过程包括4个阶段,即: 感觉阶段:前车运行状态的改变被察觉; 认识阶段:对这一变化加以认识; 判断阶段:对本车将要采取的措施做出判断; 执行阶段:由大脑到手脚的操作动作。 这4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假设反应时间为T, 前车在t时刻的动作,后车要经过(t+T)时刻才能做出相 应的动作,这就是延迟性。
三、模糊推理模型
该类模型主要通过驾驶员未来的逻辑推理来研究驾驶行为。 这类模型的最大特色是将模型的输入项分为几个相互部分重 叠的模糊集,每个模糊集用来描述各项的隶属度。 例如,一个模糊集可以用来描述或量化车头时距“太近” 若车头时距小于0.5s,则“太近”这个模糊集的隶属度或真 实度就为1; 若车头时距大于2s,则“太近’’这个模糊集的隶属度或真 实度就为0; 中间的数值表示了真实度或隶属度的等级,一旦定义清楚隶 属度的等级,就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得到输出模糊集,如果近 而且继续近那么就制动。
λ = T −1
二、非线性跟驰模型
线性跟驰模型假定驾驶员的反应强度与车间距离无关,即 对给定的相对速度,不管车间距离小(如5m或10m),反 应强度都是相同的。 实际上,对于给定的相对速度,驾驶员的反应强度应该随 车距间距的减少而增加,这是因为驾驶员在车辆间距较小 的情况相对于车辆间距较大的情况更紧张,因而反应的强 度也会较大为了考虑这一因素,反应灵敏度系数并非常量, 而是与车头间距成反比的,由此得到非线性跟驰模型。
二、车辆跟驰特性
跟驰状态下车辆的行驶具有以下特性: 制约性 延迟性 传递性 制约性、延迟性及传递性构成了车辆跟驰 行驶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车辆跟驰模型 建立的理论基础。
1、制约性
紧随要求:在后车跟随前车运行的车队中,出于对旅行时 间的考虑,后车驾驶员总不愿意落后很多,而是紧随前车 前进。 车速条件:后车的车速不能长时间大于前车的车速,而只 有在前车速度附近摆动,否则会发生追尾碰撞 间距条件: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即前车制 动时,两车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从而有足够的时间供后车 驾驶员做出反应,采取制动措施。 紧随要求、车速条件和间距条件构成了一对汽车跟驰行驶 的制约性,即前车的车速制约着后车的车速和车头间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