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及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文档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文档

原因分析
注入药液速度过快:注入速度过快使局部浓
度过高,产生疼痛形成硬结。
注射部位:未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方法,
如肌肉内注射会引起疼痛,使皮下血肿的症状 更加明显。
原因分析
拔针方法欠准确:拔针速度过慢或未沿注射
角度拔针,导致部分药液渗入皮下造成疼痛和 瘀斑。
按压时间和力度:该药虽抗凝作用较弱,但与
用药后观察要点
对用药超过7d的患者应加强观察。护士在 用药期间及每次注射前后均应详细检查患者的 局部出血情况及全身各系统有无出血倾向及其 他不良反应,如腹部注射部位出现硬结、淤斑、 疼痛等,应警惕有出血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定 期检测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 (FIB)及肝、肾功能等。
原理
腹部手术的病人术后常有腹胀、恶心、呕吐等 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临床应用足阳明胃经足三 里穴位注射VitB1效果明显。 其原理是药液刺激穴位,通过经络达到脏腑器 官,既调整肠胃功能有强壮身体,促进伤口愈 合,利于术后病人恢复。
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 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 正祛邪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 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 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人穴位, 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把针刺 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 发挥综合效能,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Fra bibliotek不良反应
疼痛 注射部位皮下出血 硬结 腹壁血肿 其它
原因分析
注射过浅:皮肤浅筋膜区分布较多神经和血
管,注射过浅或针头斜着刺入皮肤,造成针头 损伤区域扩大就会引起明显疼痛。加之内外穿 刺点不在同一位置,易造成皮下淤血。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课件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课件

5 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入选骨盆骨折手术、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的病人 7344 例,随访 11 天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比标准的依诺肝素又减少 50% 以上。
低分子肝素应用的相关事项
一、低分子肝素的使用时间 对于 ST 抬高的心肌梗死,一般使用 7 天就可以了。如果病人发现左室附壁血栓、伴发房颤或者因为心功能不全仍然卧床,应用的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对于 ST 段不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者,术前不停,术后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进行介入治疗者,病情稳定后(无休息胸痛、心电图 ST 段无变化、肌钙蛋白不升高)停用低分子肝素。 对于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使用低分子肝素 8-10 天即可;内科病人应根据情况确定使用期限,需要长时间使用者,应逐渐过渡到使用华法林。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的治疗,用至 INR 达标连续 2 日后停用。
肝素对因子 IIa 的灭活有赖于肝素 - 抗凝血酶 - 因子 IIa 三联复合物的形成,这需要糖单位的数目达到 18 个或者以上,少于 18 个糖单位不能灭活因子 IIa 。因子 Xa 的灭活无需形成三联复合物,少于 18 个糖单位的肝素仍可使因子 Xa 灭活。肝素分子多数在 18 个糖单位以上,对于因子 IIa 和 Xa 的灭活比例几乎是一样的;而低分子肝素一半以上的分子小于 18 个糖单位,不能灭活因子 IIa ,但仍能灭活因子 Xa ,因此,低分子肝素灭活因子 Xa 和因子 IIa 的比例为 2-4/1 。
二、尚未替代普通肝素的地方
作为介入治疗的常规,介入治疗术中使用普通肝素是有关指南中推荐的做法;心脏、血管手术围手术期间或者体外循环手术还是用普通肝素;第二代、三代溶栓药物治疗指南中也推荐使用普通肝素,但在这一领域,低分子肝素将最终取代普通肝素;对于 DIC 的治疗,仍然推荐使用小剂量普通肝素;也有趋势逐渐使用低分子肝素用于肾透析的体外抗凝。

低分子肝素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PPT

低分子肝素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PPT
低分子肝素在肿瘤临床治 疗中的运用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用于临床治疗的抗凝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本演示 文稿将介绍低分子肝素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方法。
低分子肝素简介
1 药理学特点
低分子肝素具有较低的分 子量,便于被机体吸收和 排泄,以及长效的抗凝作 用。
2 安全性
相较于普通肝素,低分子 肝素具有更低的出血风险 和更稳定的抗凝效果。
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
1 抗凝作用
低分子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止血液凝结。
2 抗炎作用
低分子肝素具有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和调节炎症反应的能力。
3 抗血小板作用
低分子肝素可以阻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1
预防血栓
低分子肝素作为预防血栓的措施,可以
手术治疗辅助
2
减少肿瘤患者的血栓风险。
3 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广泛用于预防 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并在 肿瘤患者中发现了额外的 医疗价值。
肿瘤相关血栓的机制
1 炎症反应
肿瘤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 导致血液凝结系统异常激 活,增加了血栓风险。
2 血小板活化
肿瘤细胞释放的化学物质 激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 成。
3 血管损伤
肿瘤组织包围的血管受到 损伤,进一步增加了血栓 形成的可能性。
低分子肝素在化疗联合抗凝治疗方案中的 作用
1
增强化疗效果
低分子肝素可以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
减少血栓风险
2
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治疗方案可以有
效减少化疗过程中的血栓风险。
3
改善生活质量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可以减少治疗相关的 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ppt课件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ppt课件
• 治疗组在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总胆固醇3项指标的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NS)
• 3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 素 (5000LXU皮下注射, 每日1 次,连续应用 2周) ,对照组 20 例常规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 2周,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血白蛋白,血脂,血胆固醇, 尿量,浮肿,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不 全) 情况。
• 由于某些蛋白从尿中排出,肝脏代偿性合成蛋白及脂肪增 加,引起机体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成分紊乱、血小板功 能异常、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出现高凝状态。
• 类固醇激素的使用加重了高凝状态,故抗凝治疗日益受到 重视。
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NS)
• 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各30例。
低分子肝素的优点
• 简单、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案 • 可预测的抗凝效果,不需要实验室监测,降低费用 • 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性下降 • 减少了出血危险 • 固定剂量治疗能够在家庭使用,减少费用
活多史VS 低分子量肝素(进口)
商品名 通用名
生产企业
速碧林
低分子 量肝素 葛兰素史克 钙
克赛
赛诺菲安万特
法安明 诺易平
• 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 广和应用。
李德林 《吉林医学》2010年 第9期
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NS)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报道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难治性肾病伴 高凝状态患儿15例,与另15例使用潘生丁治疗的患儿做对照,剂量以 抗因子Xa活性单位(AXaIU)计,60~100AXaIU/(kg・d),每天上午 皮下注射,疗程2~4周,配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肝素具有强酸性,并高度带负电荷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精选课件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精选课件

不良反应的处理
穿刺抽吸
如果血肿很大,经上述治疗仍不能吸收消 退的血肿,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或给予皮下血 肿切开清除术,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操作完后用无菌辅料加压包扎。如一次抽吸不 净,可进行多次抽吸,直至血肿消退为止。
健康宣教
• 应用低分子肝素时,护士除了严密观察病情外, 还应教会患者重视并进行自我监测,包括注意大 便,尿液颜色,皮肤粘膜,牙龈有无出血倾向。 用药期间嘱患者不要热敷腹部以免增加出血危险 性,勿抠鼻,用软毛刷刷牙;注意安全,尽量避 免发生碰撞或跌倒,如有异常,及时汇报。
腹部
注射面积大 皮下脂肪多 毛细血管相对少 皮下温度恒定 药物吸收快 不受运动的影响
范围选择
为腹部脐上5cm至脐下 5cm为上下边界,左右为 锁骨中线内外5cm范围 (避开脐周1-2cm),左右交 替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2cm。
注射方法
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2min, 至皮肤发红 平卧屈膝位、坐位 消毒局部皮肤 嘱患者提起腹壁皮肤形成皱褶
不良反应
疼痛 注射部位皮下出血 硬结 腹壁血肿 其它
原因分析
注射过浅:皮肤浅筋膜区分布较多神经和血
管,注射过浅或针头斜着刺入皮肤,造成针头 损伤区域扩大就会引起明显疼痛。加之内外穿 刺点不在同一位置,易造成皮下淤血。
药液残留:该药刺激性强,排气后针头处有
药液残留,进针后部分药液刺激神经,渗入毛 细血管,增加疼痛并出现瘀斑。

操作程序
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按注射药量的不同选用 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 速进针法将针刺人皮下组织,然后慢慢推进或上 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 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注入。一般疾病用中等速 度推人药液;慢性病或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 缓慢推人;急性病或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 推人药液。如需注入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 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头向几个方向刺人 注射药液。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O
O HO OH
达肝素 Dalteparin 硝酸解聚法
OR
Linhardt RJ, Gunay NS. Semin Thromb Hemost 1999;25(suppl 3):5-16
依诺肝素(克赛):独特的制备工艺
碱性解聚在终末基团形成双键
普通肝素 活性位点 克赛 Beta 消除 2个完整的活性位点 标准低分子肝素 亚硝酸脱氨基作用 活性位点变性
自 伤
卒 中
交 通 事 故
冠 心 结 病 核
高 血 压 心 脏 病
气 管 、 支 气 管 糖 、 尿 肺 病 病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慢 性 气 道 阻 塞 性 疾 病
卒 中
冠 心 病
HIV/AIDS
78.3万
133.2万
468.9万 582.5万
15-59岁
60岁以上
WHO统计数据, http://www.who.int/en/TFPI 组因子 vWF +VIII
Xa
TFPI
X
IIa (凝血酶)
纤维蛋白 血栓
TFPI,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vWF, von Willebrand factor
低分子肝素优于普通肝素
较高的抗Xa/IIa比值,较高的抗Xa/IIa活性表示抗栓作用 更强,出血风险小 较长的半衰期, 依诺肝素一天1-2次皮下注射即可保持抗凝 效果 生物活性稳定, 皮下注射几乎100%吸收,生物利用度接 近100% 抗凝作用具有可预测性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低 对血小板激活为主形成的血栓抗凝作用优于UFH

DVT
DVT(年发生率)
<16 year少见

低分子肝素_-_ppt

低分子肝素_-_ppt

用药后观察
• 对用药超过7d的患者应加强观察。护士在用药期 间及每次注射前后均应详细检查患者的局部出血 情况及全身各系统有无出血倾向及其他不良反应, 如腹部注射部位出现硬结、淤斑、疼痛等,应警 惕有出血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测血小板计 数、出凝血时间(B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Fg)及肝、肾功能等, 使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正常人2倍左右,不仅能产 抗凝作用,且不引起明显出血。
用药前全面评估
• 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疾病史,如合并胃、十 二指肠溃疡,血小板减少症和血小板缺陷,严重 凝血系统疾病,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均应慎用。 注意个体差异,肾功能不良的患者药物半衰期长, 易导致出血。同时注意药物配伍,与水杨酸类药 合用,口服抗凝药,血浆增溶剂(右旋糖酐)等药 物使用时,通过药物的交互作用,使抗凝作用增 强增加出血危险性,应检查血小板计数严密观察 有无出血,血小板减少。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护理
豫欣老年一病区 张娟娟 2015年9月
主要内容
1、低分子肝素的概述 2、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方法与操作要点 3、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 4、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与处理方法 5、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的观察与健康教育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eparin ,LMWH)
常用的低分子肝素钙用法
• 血透时预防血凝块形 成 立迈青每支含2500 或5000抗Xa国际单位 用时加注射用水1ml溶 解 每次透析开始时 应从血管通道动脉端 注入5000抗Xa因子国 际单位立迈青 透析中 不再增加剂量或遵医 嘱 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 (立迈青) 5000IU/支,不能用于 肌肉注射。
不良反应的处理
穿刺抽吸

低分子肝素钠的应用护理

低分子肝素钠的应用护理

低分子肝素钠的给药方式和剂 量
低分子肝素钠可以通过皮下注射给予患者。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肾功能和 出血风险进行调整,严格遵循临床指低分子肝素钠时,应遵循相应的临床指南和最佳实践。应根据患者 的情况确定适当的给药剂量和监测方案。
低分子肝素钠的不同品牌及特点
市场上有多个品牌的低分子肝素钠可供选择,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生产工艺。选择适合患者的品牌需要考虑 患者个体差异和药物特性。
低分子肝素钠适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肺部血栓栓塞以及心肌梗死等 病症的患者,特别是那些有高风险出现血栓的个体。
低分子肝素钠的注意事项
在给药低分子肝素钠之前,需要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出血风险。应定期监测 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并注意可能的过敏反应。
低分子肝素钠的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低分子肝素钠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出血、血小板减少和过敏反应。如果出现副作用,应立即终止给药并采取相应 的处理措施。
低分子肝素钠的应用护理
本演示将介绍低分子肝素钠的定义、作用,适应症,注意事项,常见副作用 及处理方法,给药方式和剂量,临床应用指南,不同品牌及特点。
低分子肝素钠的定义和作用
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它具有更低的分子量和更可预测的抗凝血效应,因此广 泛应用于临床护理。
低分子肝素钠的适应症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PPT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PPT
近年来,也有通过化学合成方法生产低分子肝素的研究。
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凝血酶
低分子肝素可以抑制凝血 酶的作用,从而抑制血栓 的形成。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低分子肝素可以促进纤维 蛋白溶解,将已经形成的 血栓溶解掉。
抗炎作用
低分子肝素还具有抗炎作 用,可以减轻组织损伤和 炎症反应。
02
CATALOGUE
04
CATALOGUE
低分子肝素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抗肿瘤治疗中伴随的血栓风险
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较高,特别是接受化疗、靶向治疗等抗肿瘤治疗的患者 。
血栓形成可能累及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导致不同程度的堵塞和功能障碍。
肿瘤细胞通过释放促凝物质和抑制抗凝系统等机制,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
低分子肝素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优势
VS
详细描述
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个 体差异、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过敏反应 严重者应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
骨质疏松与骨折风险
总结词
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 骨折风险增加。
详细描述
低分子肝素对骨密度的负面影响可能与抑 制骨胶原合成有关。骨折风险与患者年龄 、性别、骨密度等因素有关。长期使用者 应定期检查骨密度,并注意预防跌倒。
与其他药物一样,低分子肝素也可能引 起过敏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 反应,需注意观察并及时处理。
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 慎使用低分子肝素,并定期监测肝肾功 能。
通常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以维持 稳定的血药浓度。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 功能和出血情况,及时调整剂量。
05
其他不良反应与处理方法
要点一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18
7
护 理
我们科护士使用的注射方法
消毒皮肤后,用左手拇指、食指捏起患 消毒皮肤后,用左手拇指、 者皮肤,形成凸起皱褶, 者皮肤,形成凸起皱褶,右手持针垂直进 入后,左手松开皮肤、固定针筒,右手 入后,左手松开皮肤、固定针筒, 回抽无回血后,慢慢注入药液,推多长 回抽无回血后,慢慢注入药液, 注射完毕后拔针, 时间???注射完毕后拔针 用棉签迫??? 时间???注射完毕后拔针,用棉签迫??? 时间
临 床 应 用 (一)
• 预防和治疗动、静脉血栓 预防和治疗动、 • 防治心血管疾病 •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6
临 床 应 用(二)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 • PTC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 PTC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急性心肌梗塞及溶栓治疗的辅助用药 • 介入封堵术后抗凝
4
LMWH相对于UH的优势 LMWH相对于UH的优势 相对于UH
血浆半减期比UH长 血浆半减期比UH长,皮下注射给药后的生物利 用度比UF好 用度比UF好 抗凝效应的预测性更好 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每日2次或1次皮下注射给药 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每日2次或1 更少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 更方便 – 无需监测 – 皮下注射代替静脉滴注 • 节省费用 幅度:34%~57% 幅度:
(二)不良反应与预防
疼痛 硬结 血小板减少 过敏反应
13
皮下瘀斑 血肿 骨质疏松
疼 痛 的预防
垂直进针 两快一慢 推药速度:速碧林一支45s 推药速度:速碧林一支45s 冷敷
14
皮下瘀血、血肿的预防 皮下瘀血、血肿的预防
注射时要固定好针头, 注射时要固定好针头,勿使其随病人呼吸上下 移动,注射过程中始终保持皮肤皱折状态, 移动,注射过程中始终保持皮肤皱折状态,注射 后避免揉搓, 后避免揉搓,禁忌热敷 按压力度以皮肤下陷1cm 按压力度以皮肤下陷1cm 按压时间,PTCA术后3min,UA按压1-2min 按压时间,PTCA术后 术后3min,UA按压 按压1 若为低分子肝素钠,按压时间应适当延长 若为低分子肝素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概 述(一)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 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它是肝素经降解 得到的低分子量片段。其抗血栓作用优 于肝素,而出血副作用却低于普通肝素。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概 述(二)
LMWH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半衰期长、 出血倾向小等特点,其对凝血活酶时间 (APTT)影响不明显,故无需监测。由于 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普通肝素,已被广 泛用于各种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
[5] 许秀丽,朱秀勤,邢攸红,等.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 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5-7
16
[6]张华,倪琴,吴歆华.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手法减少皮下淤血的护理 观察.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6):96-97
[7] 杨朝霞,曾伟.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新方法.齐鲁护理杂 志,2002,8(5):382-383
4
LMWH相对于UH的优势
❖ 血浆半减期比UH长,皮下注射给药后的生物利 用度比UF好
❖ 抗凝效应的预测性更好 ❖ 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每日2次或1次皮下注射给药 ❖ 更少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 更方便
– 无需监测 – 皮下注射代替静脉滴注 • 节省费用 幅度:34%~57%
临 床 应 用 (一)
11
优点
I. 捏起部位皮下间隙增大,便于药物扩散 II. 在注射过程中保持皮肤皱褶,避免药液进
入肌肉层,引起出血。 III. 拔针时棉签轻压针刺下方,减少了药物的外
溢,使皮下出血减少
12
护理
(二)不良反应与预防
疼痛
皮下瘀斑
硬结
血肿
血小板减少
骨质疏松
过敏反应
13
疼 痛 的预防
垂直进针 两快一慢 推药速度:速碧林一支45s 冷敷
[2]李萍,赵日云. 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方法探讨. 临床医药实 践杂志,2005,14(3):226-227
[3]梅晓珍,邓勤梅,叶素云.垂直法注射低分子肝素减少患者不良反 应的观察.护理学杂志,2005,20(5):37-38
[4]许秀丽,关俊,林汉英.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和护理进展.中华护 理杂志,2004,39(12):930-931
部位, 左右交替,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
9
护理
(一)注射方法
常规皮下注射: 操作时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固定针头,使针 头与皮肤呈300~450,进针深度为针头的2/3或 1/2,固定针栓,抽吸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注射完 毕后拔针,棉签压迫片刻。
10
护理
(一)注射方法
改进方法
消毒后,用拇指、食指捏起患者皮肤,形成凸 起皱褶, 针头紧贴皮肤自上而下进入皱褶,深度 0.5~1.5cm,抽吸无回血,在注射全过程中保持 皱褶,以使药物均匀进入皮下组织。注射完毕, 顺进针角度拔针,用食指指腹按压针眼处
[8]Chan H. Effects of injection duration on site-pain intensity and bruising associated with subcutaneous heparin.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01,35(6):882-892
消毒皮肤后,用左手拇指、食指捏起患 者皮肤,形成凸起皱褶,右手持针垂直进 入后,左手松开皮肤、固定针筒,右手 回抽无回血后,慢慢注入药液,推多长 时间???注射完毕后拔针,用棉签迫??? 时间
8
护理
(一)注射方法
选择部位: ❖ 上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外侧以及脐上下5cm、
左右10cm范围内(除外脐周1cm) ❖ 避开皮肤破损、瘀斑、手术疤痕及有斑或痣的
• 预防和治疗动、静脉血栓 • 防治心血管疾病 •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6
临 床 应 用(二)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 • PTC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急性心肌梗塞及溶栓治疗的辅助用药 • 介入封堵术后抗凝
7
护理
我们科护士使用的注射方法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1,38:51-59
17
18
[9]Nevin K,Hulya U.The effect of cold on the occurrence of
bruising,haematoma and pain at the injection site in
subcutaneou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International
14
皮下瘀血、血肿的预防
❖ 注射时要固定好针头,勿使其随病人呼吸上下 移动,注射过程中始终保持皮肤皱折状态,注射 后避免揉搓,禁忌热敷
❖ 按压力度以皮肤下陷1cm ❖ 按压时间,PTCA术后3min,UA按压1-2min ❖ 若为低分子肝素钠,按压时间应适当延长
15
参考文献
[1]黄和平,陈平,孙元美.循证护理在腹部皮下注射中的护理研究.护 士进修杂志,2004,19(5):410-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