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实施性教学计划
汽车文化教学计划

4
著名汽车公司与创建人
4
5
国庆节
国庆节
6
了解汽车品牌与车标故事
4
7
中国汽车品牌
4
8
列举汽车的第一
4
9
汽车运动
4
10
期中考试
11
世界十大汽车城
4
12
著名汽车展览会
4
期中考试
13
检索技能大赛
4
14
汽车工业概况
4
15
汽车试验
4
16
识别汽车分类
4
17
汽车工业分类
4
18
汽车环保知识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元旦节
1
汽车环保知识
19
2.教学目标
掌握汽车发展史、汽车公司与品牌故事、汽车娱乐、汽车工业与汽车分类和试验、汽车环保知识共5个项目18个活动以及技能训练。
3.学生学习现状
一年级新生对汽车从外观上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充满了好奇,学习兴趣比较高。
实践教学
0
习题课
8
复习
8
考核
4
机动
4
审批(核)人
教务处主任
专业部主任
填表日期
林光昶
魏学华
汽车使用对自然的影响
4
20
汽车节能技术
4
21
汽车使用的国家规定与标准
4
22
复习
4
2
23
期末考试
4
注:该计划为教学检查的主要依据,如果因某种原因影响教学计划,原则上利用周内课余时间补上,无论什么原因也要在本月内完成月教学计划。
沭阳中等专业学校
教学计划表
17级汽车维修实施性教学计划

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代码:082500,专业类别:交通运输类)二、入学资格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学习年限专业学制3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要面向汽车国营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或个体,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汽车商务、车辆使用、维护、修理等操作、技术和管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和劳动者。
五、职业领域六、专业培养规格6.1基本素质具备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
主要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汽车维修中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能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
通过进行以为人民服务思想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基本常识教育,特别是进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教育与训练,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基本内容,树立敬业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增强法纪观念,提高辩别抵制不正之风的能力,为学生形成与其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适应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进行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求职能力、创业精神等方面的职业指导。
6.2专业技能与知识(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1. 掌握语文、数学、德育、外语等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3. 掌握读图和制图的基本知识。
4. 掌握汽车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5. 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机械基础知识。
6. 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7. 掌握汽车的构造、性能、使用、维护、修理、检测、技术管理及交通安全等有关理论知识。
8. 了解汽车营销及售后服务的知识。
(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1. 具有读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零件检测的能力。
2. 具有初级钳工和电工基本技能。
3. 具有汽车基本性能试验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工业文明进校园 企业文化进班级 汽车文化进课堂

动 。学校 以每 周班会课 、 各类 主题教育 活动 、文 体 比赛 和心 理健 康 咨询 为 载 体. 举 办各 种形 式 的第 二课 堂 . 引 导学
生 参与 丰富 多 彩 的课 外 实 践 活 动 . 开 拓 了学 生 的知识视 野 , 陶冶 了情 操 。例 如 .开展庆 祝 建 校 3 0周 年 系列 活 动 、 科 学 发展 观进 课 堂活 动 、爱 国主义 教
一
3 . 一 与 教 学管理结合 . 以素养塑造人格
为适 应 企业 对技 能 人才 培养 的需
求, 学 校还开设 了《 汽 车文化》 等主干 课
程. 增进 了学生对 于汽车 文化 、 企 业 文 化的 了解 。在课堂之外 。 学校 还通过 兴
●
、
从“ 塑形” 到“ 传神” 。 突出结合
趣小组、 技 能集训 等模 式 , 将 校 园文化
建设 纳入 到教学的每个环节 。 如 开展 汽
1 . 与 办 学定位相 结合 . 以文化 塑造
精 神
车 模 型制作 大赛 、 制 图大赛 、 钳工 大赛 等各种专业 技能 比赛 . 融人 了校园文 化
安 服务为宗 旨、 以就业 为
涵的 “ 圆、 园、 院” 的设计 理念 ; 汽车 文化 广场 雕塑 所蕴 涵 的世 界汽 车发展 的百 年 历史 : 拓荒牛雕 塑所寓 意的“ 汽校人 ” 不畏 艰难 困苦 的开 拓精神 : 主教学楼 的 红 色墙 体 寓意 “ 汽校 ” 和国家 汽 车产业 发展一样 红红火火 : 学生公 寓及生 活服
文化校园l ; 呵 雨蔽曩一
职业 教育 的校 园 文化 建设 是 落 实 科学 发展观 的需要 . 是促进 学生全 面发
展 的需 要 .是加 强学 校 内涵建 设 的 需
汽车理论课程案例实施的途径及效果分析

[2]李为民.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哈佛大学商学院琳达教授
对新教师利用案例教学的几点忠告【J].北京市经济管N_TII学院 学报,2004(1). [3】朱健,罗建文.论独立学院应用性课程体系改革浅析[J】.黑 龙江教育,2011(I).
more attention
course
is strong.So,in the process of teach ing,case teaching should be paid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is of the
ease
to.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作者简介:张永学(1964一),男,河南洛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
汽车运用工程。
1.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难以理解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汽车性能的主要评 价指标、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具备分析汽车及部件的结构 形式和参数对汽车运行性能影响的能力。该课程理论推导 公式较多,概念比较抽象,逻辑分析知识占地比例较大,有 些知识体系讲解还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这些对于应用性本 科的学生来讲,在学习上要比一类院校学生存在的困难耍 多得多。同时,对于应用性本科的院校来讲,教学硬件条件 和软件条件相对于一类院校来讲,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 就出现“教”与“学”环节的的不对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 方法比较单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教 学内容,再加上学生基础薄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人雾 里看花,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4实践环节少,理论脱节实践 《汽车理论》课程中所提到的评价指标、测试方法主要 是通过检测汽车性能检测试验方法来达到深层次的理解 和掌握的,而且大多是验证性实验环节,例如汽车操纵稳 定性的路上试验、动力性、平顺性试验等。更主要的是由于 检测设备昂贵和试验场地的限制,许多实验条件是一般院
校园汽车活动方案策划书

校园汽车活动方案策划书目录1. 引言2. 活动目标3. 活动内容3.1. 车展展览3.2. 赛车比赛3.3. 安全教育课程3.4. 汽车文化展示4. 活动安排4.1. 前期准备4.2. 活动日期和时间4.3. 活动地点4.4. 活动宣传5. 预算6. 活动评估1. 引言校园汽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汽车领域的兴趣和认知,促进汽车文化的传播,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
本文将详细说明活动的目标、内容、安排以及预算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于各工作人员的统一理解和具体执行。
2. 活动目标2.1. 提高学生对汽车相关知识和文化的兴趣。
2.2. 促进学生安全驾驶和交通规则的学习与实践。
2.3. 提供学生与汽车行业相关领域的交流机会。
2.4. 推动汽车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与推广。
3. 活动内容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次校园汽车活动将包括以下内容:3.1 车展展览通过邀请汽车厂商和汽车俱乐部等组织,邀请他们来校园内展示各类汽车型号,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欣赏和了解各种汽车。
同时,组织一些车展活动,如模拟试驾、汽车嘉年华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感。
3.2 赛车比赛组织校园赛车比赛,如迷你赛车、无人驾驶比赛等,鼓励学生参与并提高他们的驾驶技能。
比赛设置奖项和荣誉,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热情。
3.3 安全教育课程邀请专业教练和相关部门,为学生开设安全驾驶教育课程。
教授学生正确的行车知识和技巧,增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驾驶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3.4 汽车文化展示组织汽车文化展示,如汽车摄影展、汽车艺术品展示等。
通过展示汽车的美感和艺术性,加深学生对汽车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4. 活动安排4.1 前期准备根据活动目标和内容,成立一个组织委员会,负责策划、宣传和执行本次活动。
委员会成员包括老师、学生和相关部门代表。
4.2 活动日期和时间确定活动日期和时间,预计在校园内连续举办2-3天。
4.3 活动地点选择校内适宜的场地,设置展览区、赛车赛道和教育讲座场地。
车文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车文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车文实践教学的内涵、实施策略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汽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车文实践教学的内涵车文实践教学是指以汽车为载体,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模拟、实验、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
车文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模拟教学: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实验教学:在实验室进行汽车相关实验,使学生掌握汽车原理和维修技术。
3. 实习教学:在汽车企业、维修厂等实践基地进行实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 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
二、车文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1)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2)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开设模拟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完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2)开展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3.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1)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项目教学: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团队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4. 加强校企合作(1)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培养人才。
(2)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计划表-汽车文化

东莞理工学校教学计划表2014 至2015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汽车文化任课教师:___ 黄光树 __专业班级:12汽车营销编写日期: 2014年9月__使用说明:1、本计划表一式两份,一份存教师本人,一份存教研组,以便教务科随时抽查。
2、本计划一经定出,要严格执行,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更改。
3、本计划将作为日后检查教学情况(含进度、作业、实验、测验等)的依据。
4、本计划必须在每学期预备周内交教研组长审核并报教务科审批后执行。
课程名称:汽车文化周课时数:2 使用的课本、教材:《汽车文化》实验次数:1 作业批改次数:1 测验次数:教学目的、任务:本门课程是属于了解型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们介绍关于汽车方面的汽车文化知识,包括国内国外的汽车品牌特点和其发展的历史情况,从而对汽车文化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也为以后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拓展知识面。
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措施:1、讲练结合,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进行教学,以此同时布置一定的练习或者趣味问答的形式给学生,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也收获学习快乐。
2、合理设置课堂,尽量采用用开放式的教学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课堂参与度。
3、学生讲与老师讲相结合,要求学生礼拜天回去预习下周学习内容,并且通过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课件,为下周课程做好准备,同时慢慢要求学生上台讲解,锻炼学生的勇气和素质。
教学进度周次授课章节、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作业布置实验、测验安排1 汽车文化课程简介汽车文化形成、历史发展概括1 12 汽车趣味知识问答汽车趣味知识的竞赛问答与游戏1 13 汽车文化的发展与汽车民族性汽车发展的总史以及汽车的民族性1 14 汽车发展史一汽车的起源、汽车诞生与汽车发展史上的三大变革1 16 汽车发展史二中国汽车发展史 1 17 汽车发展史三中国汽车品牌的特征以及中国汽车发展慢原因分析1 18 汽车的外形与色彩一汽车发展以来的外形介绍 1 19 汽车的外形与色彩二各国对汽车外观的态度,重点介绍中国1 110 汽车公司及车标(一)美国主要汽车公司介绍以及历史1 111 汽车公司及车标(二)福特汽车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介绍1 112 汽车公司及车标(三)德国主要汽车公司介绍以及历史1 113 汽车公司及车标(四)日本主要汽车公司介绍以及历史1 1周次授课章节、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作业布置实验、测验安排14 汽车公司及车标(五)韩国、英国以及意大利主要汽车介绍1 115 世界汽车车标介绍(一)介绍国外主要汽车品牌 1 116 世界汽车车标介绍(二)介绍中国主要汽车品牌 1 117 汽车人物介绍福特、本茨等人物介绍 1 118 期末复习复习汽车起源、发展和现在以及汽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1 119 期末考试202122教研组意见签名: 教务科意见签名:。
《汽车文化》全套教案

4、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才有所改观。
二、蒸汽机汽车
1770年,法国人古诺研制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三轮车。
缺点:蒸汽汽车非常笨重,对路面的破坏很大,且煤的消耗量过大。早期的蒸汽机车在一次加水后只能够行使32km~48km。在开动之前,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蒸汽,而且热效率很低。
三、内燃机的发明
1、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Otto)制成了第一台使用的四行程发动机,这是一台单缸卧式、2.95kW、等容燃烧的煤气机,压缩比为2.5,采用曲柄连杆机构,热效率达12%~14%,转速250r/m。1878年,这台发动机在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达到极高的评价,后来人们将四行程循环称为奥托循环。
四、乘用车的类型
乘用车可以分为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仓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其中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仓背乘用车俗称轿车。轿车是汽车产品中数量最大的一种,约占世界汽车总量的70%以上。
五、商用车的类型
3.认真备课,每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4.讲练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辅导。
5.授课采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
6.在学习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结合课件,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7.全面批改作业,及时发现教学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8.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的影响包括:
引起了生产管理的碧昂
形成了公路网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开脱了汽车服务贸易市场
汽车文化教学设计

汽车文化教学设计一、引言汽车文化是指与汽车相关的一系列价值观、行为规范、习俗和传统。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普及,汽车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汽车文化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和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使他们成为具有汽车文化素养的公民。
本文将围绕汽车文化教学设计展开讨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历史和发展,掌握汽车的基本知识。
2. 理解汽车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掌握汽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4. 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汽车文化素养。
三、教学内容1. 汽车的历史和发展- 介绍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汽车的重要里程碑。
- 探讨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
2. 汽车的基本知识- 介绍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 解释汽车的各种指示灯和仪表的含义,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基本操作技能。
3. 汽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引导学生了解汽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安全、环保、合理用车等。
-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礼让他人的习惯,提倡文明驾驶和公益行动。
4. 汽车文化的艺术表现- 探讨汽车在音乐、电影、绘画等艺术形式中的表现,培养学生欣赏汽车艺术的能力。
-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展览和博物馆,了解汽车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汽车的历史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观察实践法: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工厂、汽车展览和博物馆,让他们亲身感受汽车文化的魅力和创新性。
4. 课堂演讲法: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分享自己对汽车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问答: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汽车文化》教学教案

《汽车文化》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了解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特点;(4)认识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2)通过观察、分析,掌握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特点;(4)通过分析、讨论,认识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2)培养学生关爱汽车、安全驾驶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汽车行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汽车的发明背景及历程;(2)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
2. 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发动机:工作原理及类型;(2)传动系统: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等;(3)行驶系统:悬挂系统、轮胎等;(4)电气系统:发电机、启动机等;(5)车身及附件:车身结构、车灯等。
3. 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特点(1)德系车:宝马、奔驰、奥迪等;(2)日系车:丰田、本田、日产等;(3)美系车:通用、福特、雪佛兰等;(4)其他系别:沃尔沃、捷豹、路虎等。
4. 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2)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等;(3)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趋势;(4)汽车后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及特点;(4)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1)汽车各部分的工作原理;(2)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的技术原理;(3)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起源、发展历程、品牌特点等知识;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典型车型;3. 小组讨论法:探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4. 实践操作法:观察汽车零部件,了解其功能。
汽车文化教学计划

汽车文化教学计划一、引言汽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汽车文化作为其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提高公众的交通文明素质和拓展人们的知识视野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一种汽车文化教学计划,通过有趣且富有实践性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汽车文化,培养对汽车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历史发展和背后的文化内涵;2. 掌握汽车相关的科学知识,包括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对汽车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思考能力;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模拟组装汽车、进行简单汽车故障排查等。
三、教学内容1. 汽车历史文化通过观看精心策划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汽车的历史发展,包括汽车的诞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创新和突破,以及汽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
同时,可以通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汽车文化艺术品和收藏品,让学生感受汽车的时代变迁和文化内涵。
2. 汽车科学知识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例如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通过模型展示和实物解说,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汽车的科学奥秘。
此外,可选取一些典型汽车故障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排查和修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维修实践。
3. 汽车文化艺术以汽车为主题,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汽车文化艺术品,如汽车设计图纸、汽车广告、汽车雕塑等,让学生了解汽车文化艺术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其与时代、社会的关系。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的汽车文化艺术品,培养其审美和创造能力。
4. 汽车与社会发展通过讲解汽车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关系,如经济、环境、文化等,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在城市规划、交通安全、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影响。
还可邀请相关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讲座,介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激发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并拓展学生对汽车相关职业的了解。
四、教学方法1. 视听教学法:通过精心制作的视频和音频材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了解汽车文化;2.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模拟拆装汽车、模型组装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汽车文化;3. 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展开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能力;4.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汽车文化》全套教案

讲授法、
划
布置任务:
1、探索汽车外形演变过程。
2、探讨各国汽车名人为汽车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
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学生分成两组,依据布置的任务制定出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顺序,并进行交流。
讨论法
10分钟
4
决策
教师对小组交流计划情况予以分析总结,找出最优计划,并决策分组实施计划。
三、驾驶车辆应注意问题
1、驾驶车辆注意事项
2、夜晚行车须知
项目教学法;
实物演示
20分钟
6
检查
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指导、总结。
项目教学法;实物操作
5分钟
7
评价
1、本组同学对展示同学作出评价;
2、其他组同学对这组的阐述进行评价.
项目教学法;成果展示、学生讲述
10分钟
8
总结
本节课着重介绍汽车的类型和汽车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影响.通过汽车驾驶和行车安全,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汽车与生活的联系.
2、1879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支撑了完全依靠压缩点火燃烧,以柴油为燃料,等压加热,功率为13。25k/w,热效率达38%的柴油机。
四、第一辆汽车
1、戴姆勒于1883年发明了液体燃料汽油机.
2、本茨于1886年在曼海姆制成了装有汽油机的三轮车。
3、1886年1月29日已被公认为“世界第一辆汽车诞生日”,而戴姆勒与本茨则被公认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发明者。
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汽车的诞生历程与演变过程
《汽车文化》教学教案

《汽车文化》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汽车文化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等。
3. 让学生了解各种汽车品牌和车型,分析其设计风格和市场定位。
4. 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3. 汽车品牌和车型介绍4. 汽车设计风格和市场定位5. 汽车设计的审美和创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文化的起源、发展、基本构造、品牌车型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汽车品牌的设计风格和市场定位。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设计的审美和创新。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汽车模型,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汽车文化》2. 课件:汽车文化的发展历程、汽车品牌车型介绍、汽车设计风格等。
3. 汽车模型:用于实践活动。
4. 投影仪:展示课件和汽车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汽车发展历程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汽车文化的起源、发展、基本构造、品牌车型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汽车品牌的设计风格和市场定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设计的审美和创新。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汽车模型,培养创新意识。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调查自己喜欢的汽车品牌,分析其设计风格和市场定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文化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汽车设计风格和市场定位的分析能力。
3. 实践活动评估: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喜欢的汽车品牌的设计风格和市场定位的分析。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汽车文化的理解。
2. 邀请汽车设计师或汽车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经验和设计理念。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1、授课对象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2. 参考课时40 课时,理论教学课40 时。
3、课程性质《汽车文化》课程在汽车修理与运用专业的课程体国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对汽车服务类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本课程不仅起着传递汽车文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更负有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以学生的社会化自觉的职场需求为价值取向,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为基本特征,以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最终实践中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的历史使命。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本课程通过汽车发展过程中车史文化、造型文化、名人文化、名车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以及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介绍,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汽车知识,不仅为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
1.了解世界汽车发展概况及汽车工业发展史。
2.掌握汽车结构原理与使用方法。
3.掌握汽车外形和色彩要求与选择。
4.熟悉著名汽车公司、名人及品牌、车标含义。
5.了解汽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6.了解汽车新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
(二)技能目标1.具备识别各类汽车的能力。
2.会操作汽车各种操作装置。
3.能正确选择汽车的外形和色彩。
4.能区别各著名汽车公司、名人、品牌与车标含义。
5.能综合分析汽车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
6.能分析汽车时尚活动对汽车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情感态度目标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汽车专业教学计划规划方案

黄冈交通学校学校推行性授课计划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性质中专学制三年编制汽车教研室审批教务科一、招收对象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二、学习年限三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维修业及汽车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汽车制造装置、维修、检测、养护、美容装璜和汽车整车及零配件销售等工作,拥有较强本质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型特地人才。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拥有以下知识、技术与态度:1.拥有优异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见解;2.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3.拥有本专业必需的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和电子、汽车识图等基本知识;4.拥有本专业所必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包括汽车构造、检测、保护、维修、养护、装璜美容和汽车销售的知识和技术;5.能够解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如汽车诊断、检测等),拥有初步的工作计划、组织、推行和评估能力;6.认识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前沿技术和发展方向,具备学习能力;7.认识汽车维修及汽车相关行业企业的生产过程,拥有初步的企业生产经验;8.掌握汽车维修企业1~ 2 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术,并拥有初步经验,获取相应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9.拥有优异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10.拥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汽车维修等法规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四、课程设置(一)公共基础课程序课程名称号德育(心1理健康教育)2语文3数学4英语信息技术5基础体育与健6康课程授课主要内容与目标要求1)法律基础知识学习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亲近的相关法律基本知识,学生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成立法制见解 , 提高鉴识是非的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保护权益、依法同违纪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
2)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见解,学习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解析常有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加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汽车文化》教学设计、进度表、教案

汽车文化学科三年级教学计划(x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教学目标贯彻落实我校“车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开放”“多元”“创造”“发展”的教育方针,力图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具有学习力,实践力,创造力,合作力,生命力的具有民族责任感和现在化素养的未来人。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十个章节,分别是:汽车轮胎的研究,汽车的声音,汽车座次的研究,身边的汽车公司,生活中的站牌,绿色交通与无车日,自驾车旅游,大吊车,奇妙的艺术汽车,胡萝卜小汽车,自制弹力小车,主要研究汽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培养孩子的体验操作和探究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观察、设计、制作、实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感受汽车文化对生活的影响。
四.课时安排每个章节安排两课时,本学期共完成五个章节的教学内容。
汽车文化学科三年级教学进度计划表( 2014 — 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汽车文化学科三年级教案(2014 — 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七课自驾车旅游设计思路: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
自驾车旅游在选择对象、参与程序和体验自由等方面,给旅游者提供了伸缩自如的空间,其本身具有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及选择性与季节性等内在特点,与传统的参团方式相比具有本身的特点和魅力。
活动目标:活动过程:一:话题引入----自驾游的兴起1、人们的收入水平2、汽车保有量3、交通网络的形成二:看一看:自驾车旅游地点三:读一读:自驾游的含义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
自驾车旅游在选择对象、参与程序和体验自由等方面,给旅游者提供了伸缩自如的空间,其本身具有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及选择性与季节性等内在特点,与传统的参团方式相比具有本身的特点和魅力。
四:填一填:自驾车旅游特点自驾车旅游者一般来说都是属于中上收入的阶层,从经济水平上看,普遍拥有较好的生活条件,是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者;从文化程度上看,绝大部分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拥有较强的旅游意识和旅游素养;从年龄比例上看,中青年占主体部分;从人员组成上看,主要表现出2-7个人的群体性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文化》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一、课程简介
《汽车文化》是中职学校学汽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理论课程。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汽车技术文化、车史文化、造型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驾车文化、品牌文化、名车文化和名人文化等知识,本课程主要介绍汽车诞生与发展史、现代汽车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著名汽车公司、汽车与社会、汽车时尚等有关汽车文化及未来汽车发展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到汽车和汽车工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汽车的基础知识,汽车品牌对汽车文化所起到的直接作用,现在汽车技术的发展如何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汽车文化》计划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完成,每周4学时,共68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
汽车的发展方向所编写的教材,全书主要分为九个学习模块: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汽车技术文化、车史文化、造型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驾车文化、品牌文化、名车文化和名人文化等知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20人左右,大部分是刚到的新生,年龄为15岁到17岁,男生占比100%,其中有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习惯尚可,学习基础扎实,知识面较为开阔,学习兴趣较高,学习上进行强,有良好的学习目标。
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
四、实施教学的目标任务
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课程更加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一)素质目标
具有科学严谨的态度,遵纪守法的意识。
具有对岗位工作诚信,谨慎的作风。
具有对知识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知识目标
了解汽车发展过程的车史文化,造型文化。
掌握汽车名人名车文化,车标文化。
掌握汽车技术文化和赛车文化。
(三)能力目标
具备识别各类汽车的能力,能熟练操作汽车各部装置。
能区别各著名汽车公司,名人,品牌及车标的含义。
能分析汽车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
能分析汽车时尚活动对汽车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教学模式
根据教材分析,汽车文化是一门需要老师与学生大量阅览文献资料学习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以汽车历史和品牌的发展特点为主要内容,教师可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结合汽车的发展历史开展教学。
采用各品牌对比的方使系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并开展趣味学习的模式对常见的汽车品牌记牢。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采用讲授法通过故事和课堂相结合,达到趣味教学的手段
(二)采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资料,结合课本内容通过视频等手段来讲授相关的知识。
(三)利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变成故事,并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七、教学进度安排
1.作为德育教师热爱学生,正确对待学生、了解学生是德育教育的重点。
在平时的活动、文化课、专业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事的同时,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是做人的载体,做人融于做事之中。
2.开展谈心活动,让学生懂得自尊、自重。
常常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最近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及其近期目标,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转移,使他们懂得自尊,知道自重。
笑容多一点,问候多一点,关爱再多一点,走近学生,帮助学生。
3.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为基础,构建德育教育体系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因为班主任是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面镜子,有对学生能起到表率、楷模的作用。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其形象、地位甚至比父母还要高大,所以班主任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学生,要利用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多沟通、多谈心、多鼓励、多帮助,要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听取学生的意见或建议,做好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班主任为桥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携手教育学生,从而形成合力,营造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
九、学生评价
学生考核通过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构成。
平时成绩通过考勤记录和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堂表现来进行考核占期末成绩的。
总成绩=期末试卷成绩(30%)+平时成绩(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