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案

合集下载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人教版必修1)(1)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人教版必修1)(1)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一、学情剖析学生在小学的《科学》和初中《生物》课中已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对光合作用也有所认识。

这些知识、经验和技术是学好本节内容的重要基础。

关于光合作用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的学习学生会有些困难。

针对这类状况,在教课过程中教师能够多角度提出问题,指引学生环绕问题进行剖析、推理,进而得出结论。

二、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2、能力目标:经过对光合作用研究历程的学习,培育学生剖析、推理的思想能力;经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培育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3、感情目标: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感觉科学家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坚毅不拔的意志质量;养成谨慎的科学态度,建立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课要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四、教课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五、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课方法议论法、研究法、剖析法、讲解法等相联合。

七、教课策略1.对多个实验进行有效的整合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中有一系列的实验,学生学习这些研究实验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过程。

有些实验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就有所接触,关于这些研究实验的学习采纳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从多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虑、议论,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适合的点拨,指引学生概括出光合作用的反响式。

经过对反响式中元素的根源和去处的研究把学生引入鲁宾、卡门实验和卡尔文实验的学习,这两个实验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较为陌生,教师先讲解实验过程,再提出问题,接着指引学生剖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体验、感觉科学家实验的科学性、谨慎性。

2.对教材中的某些知识做了适合的调整在讲解研究氧气根源的实验时穿插介绍光合作用光反响的内容;在讲解研究碳元素的转移门路的实验时穿插介绍暗反响的内容,这样办理不单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与光合作用的过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于学生掌握它们的联系;还突出了教课中的要点、打破了教课中的难点。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讲述法、对比法四、课时安排2五、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因为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光谱中的蓝紫光和红光。

不同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

2.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不使用绿色的塑料薄膜或补充绿色光源。

〖板书〗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问题〗以“本节聚焦”发问,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

〖板书〗㈠捕获光能的色素〖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到实验室做实验)〖实验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滤纸条上有4条不同颜色的色带,从上往下依次为:①胡萝卜素(橙黄色)、②叶黄素(黄色)、③叶绿素a(蓝绿色)、④叶绿素b(黄绿色)。

这说明绿叶中的色素有4种,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慢也不一样。

2.滤纸上的滤液细线如果触到层析液,细线上的色素就会溶解到层析液中,就不会在滤纸上扩散开来,实验就会失败。

〖板书〗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与社会的联系〗人们根据上述科学原理,在需要人工补充光照的温室和塑料大棚中栽培农作物时,就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光合作用产物的类型,来选择适合的光源以及玻璃或塑料薄膜了。

人教版必修一 第5章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 第5章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学案

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材多维研读【学习目标】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学习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4.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学习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2.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学法指导】学案导学法、比较法【易错易混知识点】二、课前预习(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2.四种色素对光的吸收有何差别?它们存在于细胞中的什么部位?3.为什么不能用蒸馏水提取绿叶中的色素?4.叶绿体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5.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有叶绿体吗?6.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什么颜色的玻璃、塑料薄膜?或怎样补充光源?(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2.什么是光反应阶段? 该阶段发生的场所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物质和能量变化是如何转变的?3.什么是暗反应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物质和能量变化是如何转变的?4.如果CO2浓度突然下降(其它条件不变)C3和C5会怎样变化?如果光照突然下降(其它条件不变)C3和C5会怎样变化?5.光合作用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怎样有相关合作用的?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有哪些?6.什么是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化能合成的原理是什么?7.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8.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区别是什么?三、规律方法导航知识点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提取的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分离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人教版必修一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案

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材多维研读【学习目标】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 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 简述化能合成作用【学习重点】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3.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4.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学习难点】1. 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2.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学法指导】学案导学法、比较法【易错易混知识点】二、课前预习(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2.四种色素对光的吸收有何差别?它们存在于细胞中的什么部位?3.为什么不能用蒸馏水提取绿叶中的色素?4.叶绿体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5.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有叶绿体吗?6. 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什么颜色的玻璃、塑料薄膜?或怎样补充光源?(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 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2. 什么是光反应阶段? 该阶段发生的场所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物质和能量变化是如何转变的?3. 什么是暗反应阶段?该阶段发生的场所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物质和能量变化是如何转变的?4. 如果CO浓度突然下降(其它条件不变)C和C5会怎样变化?如果光照突然下降(其它条件不变)C3和C5会怎样变化?5. 光合作用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怎样有相关合作用的?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有哪些?6. 什么是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化能合成的原理是什么?7. 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8. 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区别是什么?三、规律方法导航知识点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提取的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分离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的内容。

在此前章节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中的有机物、细胞的结构和细胞器等知识。

这为本节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为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命提供了氧气和养料。

因此,光合作用是细胞能量代谢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在高中生物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阐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不断提升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分析、推理、评价及实验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分析,形成把理论付诸实践,用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三、重难点1、重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难点对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分析四、教法学法教师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后,小组成员讨论完善。

小组代表展学,其他成员补充完善。

注意利用典型例题即时强化巩固。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据估计,地球上的自养植物一年中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约4--5千亿吨有机物。

2、这些有机物中所含能量相当于10,000,000亿千瓦时的电能。

3、三峡电站2012年的发电量为1000亿千瓦时。

(通过数据,吸引学生兴趣,突出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本节知识的重视)(二)光合作用的定义绿色植物通过_____,利用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的过程。

播放flash动画,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学生通过动画在头脑中形成整体印象,为分析过程打下基础)(三)光合作用的过程学生完成导学案“探究一光合作用的过程”相应内容1.完善光合作用的图解2.辨析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光反应暗反应图解条件场所物质转化能量转化联系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完善课后作业:结合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分析C3、C5、ATP、[H]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4页)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教学设计执教者:张瑜敏一、教材分析:此部分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四节第二部分内容的一小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虽然所占篇幅较少,但是高考每年必考的题型,而且分值非常高。

本节的重要性与困难度都很高,学生理解起来较难,知识性较强。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去审视生命现象的实质,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为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是非常复杂、深奥的,大部分学生不能通过课本的描述,图示,将这些知识建构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不能掌握好这部分的主要问题是不能理解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

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机理从未涉及过,尤其是其中很多的化学变化。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有机化学知识”方面是近乎空白的,同时在物理的“能量转换和守衡”知识方面也没学过,要求我们授课时能够尽量运用浅显的语言、直观的图解、恰当的设问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降低理解这部分知识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能自主画出光合作用的过程,描述出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2.通过表格比较,能理解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光合作用的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尝试学会自主分析,深度挖掘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设计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表格,初步学会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同学之间的小组合作讨论,初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思维能力。

四、重点和难点1、重点:光合作用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难点:光照与CO2浓度变化对C3、C5、 [H] 、ATP含量的影响确立依据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比较复杂,又是理解光合作用实质、探究光照与CO2浓度变化对C3、C5、 [H] 、ATP含量的影响基础。

因此,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是教学的重点,而光照与CO2浓度变化与C3、C5、 [H] 、ATP含量的关系变化较抽象,学生理解须达到一定的高度。

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案

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案

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一、教材分析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一光与光合作用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叶绿体内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提取、别离色素的实验方法。

本节内容是对第3章细胞的根本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根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1)通过“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别离’’实验,学会提取、别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别离〞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难点: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色素的提取别离过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毛细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对于研磨和过滤等操作学生有一定的根底,但纸层析法是首次接触,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动画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别离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根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别离〞,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

课前翻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绿叶、滤纸条、纱布等材料用具,配制好层析液。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问题探究教学发:以问题引发兴趣。整个教学过程要设置好问题,层层展开,层层递进,让新知识与旧知识融为一个整体,让学生在步步上升中攀登到知识的顶峰。
比较学习法,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解决光合作用抽象的过程。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教室,电脑、屏幕、投影仪;无线话筒。
软件:ppt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板书设计
题目
光与光合作用
年级学科
生物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பைடு நூலகம்授课教师
周杨
工作单位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述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描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目标: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
情感目标:体验前人探索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并作出相关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关键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其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④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方法
实验法:以实验说明结论。生物学的教学就是实验的教学过程,实验的展示形式有学生分组实验、老师示范实验、动画和图片演示实验等,让实验现象说明问题,而不是直接让学生记住结论。

人教版必修一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学案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课程目标】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教学重点】1.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活动】活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在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因而可用(方法)分离色素。

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种类颜色溶解度◆思考:(1)在研磨时加入少许SiO2,目的是;加入少许CaCO3的目的是;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2)分离色素时,不要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防止,影响实验效果。

(3)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光;温室和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颜色的玻璃或塑料薄膜。

2.叶绿体中的色素3.叶绿体的结构:活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2.光合作用的过程3.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思考:a从物质的角度讲,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b光合作用总反应式:①CO2 + H2O (CH2O) + O2②;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和生成分别发生在和阶段;产生ATP 的阶段是,场所在。

4.光照与CO2浓度的变化对植物细胞内物质合成量的影响(卡尔文循环的应用)活动三: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2.二氧化碳的浓度3.温度4.不同状况下,同一植物气体代谢特点及代谢相对强度的表示方法(1)黑暗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左图能进行的是;(2)弱光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当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时,左图能进行的是;当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时,左图能进行的是;当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时,左图能进行的是;(3)强光下,植物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左图能进行的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2)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
.
问题3: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什
么原料?
问题4: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
02中O来自于H2O还是CO2?
问题5: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项目光反应暗反应
场所
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葡萄糖中化学能
联系
【探究点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问题1:仔细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说出影响光合作用各阶段的外界因素分别有哪些?
问题2:如图为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的示意图,说出A、B、C三点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光照强度怎样影响光合作用?
问题3:温度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的?在生产中应怎样利用温度来增加农作物产量?
问题4:二氧化碳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的?在生产中应怎样利用二氧化碳来增加农作物产量?
◆展示提升取长补短
(各组派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上述“探究成果”,其他组学生可以就发言者的观点提问、质疑,发言者应回答质疑;确实完成不了的教师协助启发、点拨、回答)(限时:分钟)
【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自主完成)(限时)
训练案(限时20分钟,课后独立完成)进行解答。

TP
.
.。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本节课主要由光合作用的概述、叶绿体和其他色素两部分组成,本节课是本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的重要内容。

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ATP、酶、细胞呼吸等知识,所以,本节课实为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同时,本节课也为后续光反应、碳反应和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本节课在教材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性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已经具有了较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呼吸,在初中也已经接触过光合作用的知识,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并不简单,反应式也不是初中时学习的那样。

同时,从元素的角度学习反应式,学生在认知上存在一定困难。

所以,教师要善于结合生活的实例,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场所和产物。

2.说出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吸收光谱。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光合作用反应式中的元素来源,发展判断、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进一步提高社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同科技进步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色素种类和作用【难点】光合作用的反应式、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五、教法与学法【教法】支架式教学法、演示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询问学生是否吃饭了引入,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并且,通过吃饭学生联想到了生物界的生物都需要通过补充能量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从而产生疑惑:植物是如何获取能量并维持各项生命活动呢?之后,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起初中学习过的光合作用的概念以及反应式,在旧知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元素是来自哪里?从而自然地得出新的光合作用反应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3.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4.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教学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策略由提问光合作用定义入手,唤起学生对光合作用内容的记忆,从而引出定义中所指各部分内容的发现历程。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二、光合作用的过程:这部分重点是要学生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其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过程,发生的部位和条件也是学生要弄清楚的内容。

可安排学生对于图解进行描述,再由其它同学补充与更正,最终得出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正确理解。

完成过程描述后教师可给出重点项目对比表格,帮助同学完成知识对比建构脑海中清晰的知识体系。

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所需条件必须有光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场所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内的基质中物质变化H2O分解成O2和[H];形成ATP二氧化碳被固定;C3被[H]还原,最终形成糖类;ATP转化成ADP和Pi能量转换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ATP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中储存的化学能联系物质联系: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用于还原C3;能量联系: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在暗反应阶段中将其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帮助C3形成糖类,ATP中的化学能则转化为储存在糖类中的化学能。

最终使学生认同光合作用由光、暗反应相互联系形成的整体。

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利用P104中的“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去分析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时间;光质)、温度、水分等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重点通过右图介绍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高一生物学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新人教版

高一生物学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新人教版

高一生物学案: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新人教版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学海导航】1.知识方面:(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理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2.能力方面: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3.情感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叶绿体的结果和功能,建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基础整理】1、活细胞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2.叶绿体的外表有,内部有许多。

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

这些囊状结构称为,吸收光能的,就分布在上。

3.叶绿体是进行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学能的。

种色素在层析液中不同,经滤纸上的的不同,可以将色素分离。

【跟踪训练】1.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A 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B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C 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D 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乙醇,其目的是()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使叶片充分磨碎C.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乙醇里D.为了使叶绿素溶解在丙酮里3.下列各项液体,可做为色素溶剂的是()A.水B.氯化氢C.乙醇D.草酸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新鲜菠菜叶作材料,经纸层析后,滤纸条上最窄的色素带是()A.叶绿素aB.叶绿素bC.叶黄素D.胡萝卜素5.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主要证明了()A.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B.叶绿素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四倍C.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D.四种颜色扩散速度不同6.叶绿体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A .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B.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能彼此分开C.滤纸对各种色素的吸附力不同D.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7.在叶绿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沿滤纸条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色素依次是()A.胡萝卜素和叶绿素b B.叶黄素和叶绿素aC.叶黄素和叶绿素b D.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8.对能量的转化和释放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线粒体B.内质网、叶绿体C.线粒体、核糖体D.核糖体、内质网9.阳光透过三棱镜照在丝状绿藻上,好氧细菌主要聚集的光谱区域是( )A.红光区和蓝紫光区B.黄光区和蓝紫光区C.红光区和绿光区D.蓝紫光区和绿光区10.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A.叶绿素a B.叶绿素bC.、叶黄素D.胡萝卜素11.在做植物实验的暗室中,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 )A.红光灯B.绿光灯C.白炽灯D.蓝光灯12. 在进行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A.滤纸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B.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D.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13.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结构的薄膜上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内膜和外膜上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中D.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14.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A.分子量最小B.分子量最大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15.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①具有双层膜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③产生氧气④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16.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划线→将实验材料研磨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划线→制取滤液→再划线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划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液纸条上划线→进行纸层析17..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导学案

第5章第4节能量之――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自主学习】1、对绝大多数生物说,活细胞所需要的能量的头是自,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够利用的化学能的是。

2、绿叶中的色素有种,其中叶绿素占()分为颜色()和颜色(),主要吸收光和光;类胡萝卜素占()分为颜色()和叶黄素颜色(),主要吸收光。

3、叶绿体一般呈扁平的形或形,外表有,内部有许多,基粒和基粒之间充满了,每个基粒里的囊状结构叫做,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它的上。

4、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

【合作探究】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⑴选材有什么要求?⑵加入少许SO2和CCO3的作用分别是什么?⑶研磨为何要迅速、充分?过滤时为何用尼龙布而不用滤纸?⑷滤纸条为什么要剪去两角?⑸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素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都说明了什么?⑹为什么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2、色素对光的吸收⑴绿叶中的色素有哪些?⑵绿叶中色素分别吸收哪些光?3、叶绿体的结构⑴叶绿体的分布、形态和结构怎样?⑵叶绿体里色素和酶的分布?【随堂检测】1、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酒精,其目的是()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使叶片充分被研磨C使各种色素能充分溶解在酒精里 D为了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2、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A红光和黄绿光 B黄光和蓝紫光 C红光和橙光 D红光和蓝紫光3、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上走的最快的是()A黄色 B橙黄色 C蓝绿色 D黄绿色4、(多选)叶绿体中能够吸收光能的色素有()A叶绿素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自主学习】1、光合作用是,利用,把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的过程。

2、人类研究光合作用这种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理过程的艰苦历程,在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几个著名实验:1864年,德国科学家证明;1941年,美国科学家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证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之源一光与光合作用
【自学学案】
1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个阶段。

比较:
2.化能合成作用是指硝化细菌等少数生物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来制造有机物。

【课堂精练】
例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出氧和产生ATP都离不开
A .叶绿体色素和CQ B.水和CQ
C.叶绿体色素和光能
D.水、CQ和光能2
例2 •硝化细菌之所以被归人自养生物,根据是()
A •它能将氮合成为亚硝酸和硝酸
B•它能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C .它能以亚硝酸和硝酸作为自身的组成物质
D .它能用氧化物所释放的化学能合成ATP,直接用于生命活动
例3.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需要下列哪种环境条件?()。

A .具有NH及无氧B.具有NH及氧
C .具有硝酸及无氧
D :具有硝酸及氧
例4.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的供应,短时间内
叶绿体中C3和C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 . C3增多、C减少
B . G增多、C增多
C . C3减少、C5增多
D . C3减少、C5减少
例5.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指出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1)
(2)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
1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直接利用的物质是()
A . 02和G
B .叶绿体中的色素
C .水和Q D. [H]和ATP
2•下列哪一途径属于卡尔文循环?()
A .水光解产生Q2的过程
B . ATP分解产生能量的过程
c. C@中的G转变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D . [H]转变到有机物中的途径
3•某植物园中有一个大型的用透明有机玻璃围成的热带植物馆,该馆内除了生长着一些槟
榔、苏铁等热带植物外,还有一些以这些植物为食的昆虫等小动物。

若在馆内放一定量的用18Q标记的氧气,试想若干天后含有18Q的有机物的存在情况是()
A .只在植物体内
B .动植物体内均有
C .只在动物体内
D .动植物体内均无
4•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
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D )
A停止光照 B 停止光照并降低CQ浓度
C 升高CQ浓度
D 降低CQ浓度
5、光照下的正常生长的某绿色植物,其他条件不变,突然停止光照。

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合成速率(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速率)为( B )
6•下列最能反应光合作用能量转移算途径的是( C )
A光能T ATL葡萄糖 B 光能T电能T ATi葡萄糖
C光能T电能T ATP T有机物 D 光能T有机物T ATP
7.以带有14C标记的CQ作为玉米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强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最先在叶片
中C3化合物中出现14C,以后在C6H2Q中也出现14C。

如果将玉米由强光下突然转入黑暗条件下,带有
14C标记的C3化合物含量分突然升高。

而带有14C的C6H2Q6含量相应降低,其原因
是(A )
A光反应减弱使其提供的ATP和[H]不足B 暗反应所需CQ的量降低
C暗反应所需的酶系被破坏 D 光反应中水的光解过快
8 . B下图为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0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D )
① 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 bg
② 植物在a 和h 时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③ 影响be 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④ ee 段与fe 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A.①②B .②③ C .①③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是光合作用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 A 和B 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 其中 A 是 , B 是 。

(2 )①和②代表两种物质,其中① 是 ,②是 。

(3 )⑦是一种物质。

来自空气,它 是 ,⑧是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_____________ 的分解,所需的还原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种还原剂来自[] ______________ 的分解。

(5) 在适宜的光照等条件下,适当的增加 __________ [] ,
可提高[] 的产
量。

12、在进行“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时, 将生长旺盛的叶片, 剪成直
径为1 em 的圆形叶片30片进行如下操作:
(1) 将小圆叶片放入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 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重复几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2) 将上述叶片放人黑暗处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叶片将全部沉到水底,这是因为 _____
(3) 取3支小烧杯,分别倒入
20 ml 。

的清水,再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清水中吹气,这样可使
水中含较多的 _____________ ,有利于 ______________ 。

(4) 有位同学分别向小烧杯中各放人
10片圆形小叶片,然后对 1个装置在40C 环境下进
行强光照射,1个装置在30C 下进行中等强度光照,还有
1个装置在15C 下进行弱光
照射,一段时间后记录同一时段内各装置中叶处浮起的数量。

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结 果能否说明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情况

⑤ 若e 、f 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植物呼吸速率为 ⑥ e e 段光合速率的变化可能与有些气孔的关闭有关 A.①③ B .②④
e 时刻大于
f 时刻
9.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全过程都需要光 C.光合作用全过程完成后才有
10.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③呼吸作用的第一、第二阶段
C .①⑤ B ) B.
Q 的释放
[H]产生在( .②⑥
D. C )
光合作用的全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 光合作用全过程完成后才有化学能产生
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④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

参考答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2)
【自学学案】
1光反应暗反应
课堂精练
1. C 2 . B 3 . B 4 .
课后练习
1. D 2 . C 3 . 4. D 5 . B 6 . C 7 . A 8 . D 9 . B 10 . C
11 . (1)光反应暗反应(2) H0 02 ( 3) C O2 C 6H12C6葡萄糖(4)④ ATP ⑥[H] ①
水(5)⑦ CO2⑧ GH12Q
12 .
(1)使叶片内的气体逸

(2)细胞间隙充满了水(3)CO 2光合作用(4)不能说明,
因为对照实验中的的变量有两个(温度和光照),无法认定结果的不同是光照的强弱引起的。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3)
[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