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三章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历史(2012)

合集下载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参考笔记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参考笔记

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5突出表现:“数字绘画艺术”或“电脑美术”。

应用表现形式:借助数字技术或数字媒体来创作的其他视觉艺术或设计作品。

6本质和内涵:是基于数字媒体的一门艺术,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

核心: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表现形式:电子媒体或数字媒体表达内容:多是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作品媒体传播形式:借助于新媒体形式或数字载体研究重点:如何应用数字艺术创作工具(即图形图像软件),根据人的需求和艺术设计规律来创作和表现具有视觉美感的艺术作品或服务业产品,并基于数字媒体时空来延伸和发展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7.计算机图形学、视觉艺术和数字媒体技术三者的结合部分划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8.数字媒体艺术的科技依赖性(分形,描述生物有机体的特征或模拟自然界的山川河流、创作者和观赏者对硬件的依赖)人惊奇的异常神秘,迷一般的形象为特征——幻觉效应。

对这个复杂世界、社会以及自我心灵的全方位的解构,而且充满那可爱的“游戏”的感觉。

2.技巧难度即他称之为“炼金术”般神秘的暗房技术8.“人文画”特点是写意,散点透视法和线描塑造形象,作画时保留最能表现物我精神气质的形象特征。

“集锦派”摄影艺术大师朗静山摄影是形象逼真、传递迅速的一种艺术手段《红树青山》极像一幅国画立轴,远山近树都十分清晰,层次丰富而不失纵深感,融合画理、意境深远的集锦照片,由此奠定“集锦派”摄影理论基础。

9.数字媒体艺术美学思想起源达达主义的“异类合成”美学(多种异质美学的杂交,为其表征、形式、构成、分解、起源、过程、或结果)10.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多样性①时空反转埃舍尔的时空幻觉艺术达利的多重合理空间组合的不合理性②意识和潜意识更重视潜意识的范畴,是一种超理性、超意识的艺术③气氛铺陈彩度明度制造特殊的气氛效果或怪异的空间环境④拼贴重组对达达主义的继承和扬弃,遵循非理性拼贴与矛盾并置的结构原则⑤制造矛盾和荒诞利用物体的比例、质感产生矛盾感⑥幻觉与真实视觉上产生真实的物体造型,实际是科技产生的幻觉影像(≈尤斯曼后期制作)⑦抽象的意象将有机和无机物重新组合形成超现实抽象意境11.互动性让不同的媒体形态相互联结,以其特性以求对观者有所吸引,给于自主权的控制,以观者为优先的控制模式,建立彼此的互动性。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网络艺术》复习资料参考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2021年1月份考试专用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P6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2.P6数字媒体艺术以计算机高科技媒介为基础。

3.P7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的一门艺术,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这是它的的本质和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技的交叉。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为电子媒体或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达内容是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产品。

3.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P15-P21(1)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2)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3)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4)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4.P20数字艺术的本质是“多媒体”和“超媒体”的艺术。

5.P31数字媒体艺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网络交互多媒体艺术”。

6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广义:数字美术、文学、影视、设计,多媒体设计,新媒体。

狭义:动态:电脑动画,视频编辑,后期特效。

静态:电脑绘画,图像处理。

7. 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属性广义:数字内容的设计艺术:应用性、社会性、媒体性、大众性。

狭义: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艺术:交互性、沉浸性、虚拟现实性。

8.“网络多媒体艺术”的作品一般具有以下特点:P31-P34 (1)网络数字媒体作品可借网络迅速传播;(2)网络数字媒体艺术具备“网络互动性”和“虚拟沉浸性”(3)大众化特征人人都可以参与,打破时空界限。

9.P42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两个基本特点:(1)它是一个艺术活动;(2)这个活动是使用以计算机为手段实现的。

10.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1)算法式。

(2)交互式。

(3)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

11.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是目前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和商业设计的主要方式,该方法效果丰满,操作方便。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编号:02120610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Theory of Digital Media Arts学分:2.0 学时:32(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必修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教学目的与任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专为《数字媒体技术》课程游戏和动漫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内容包括数字媒体艺术的范畴和主要特征、数字媒体艺术的对象范围和分类、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西方科学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和数字媒体艺术造型语言等。

培养学生以当前计算机与数字媒体在平面设计、广告传播、动画制作、在线媒体和网络游戏方面的应用做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基本构成1.2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1.3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1.4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教育1.5 数字媒体艺术和网络新媒体1.6 数字媒体艺术与计算机:新视觉艺术1.7 算法、软件和机器智能: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探究教学重点:1、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与表现特征2、艺术与计算机的关系教学难点:1、“视觉艺术”与“新视觉艺术”的内容及本质区别2、创意思维的培养第二章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分析2.1 照片合成与拼贴艺术:数字艺术的美学溯源2.2 新视觉震撼: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和动画艺术2.3 网络艺术面面观:新媒体和艺术大众化2.4 数字媒体艺术和道德建设: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教学重点:1、蒙太奇、审美观念的改变与观众的视觉追求 23、新媒体网络艺术特征面面观教学难点:1、电影的特技效果与观众的受落2、电子游戏内容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第三章科学和艺术的结晶:数字媒体艺术3.1 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3.2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溯源3.3 毕达哥拉斯和“数学之美”3.4 从艺术到科学:达?芬奇的探索之路3.5 现代艺术的诞生和心灵探索之旅3.6 另类之美:杜尚眼中的“技术和艺术”3.7 梦的再现:超现实主义世界3.8 科技、艺术与生活:工业设计的兴起3.9 埃舍尔的拓扑学艺术3.10 数字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思维的统一教学重点: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对立统一2、数字信息时代:科学和艺术的殊途同归3、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溯源教学难点:1、视觉艺术中的科学: 比例法、透视学、解剖学和光影法2、Baohus的艺术理念与实际应用第四章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4.1 追本溯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回顾4.2 计算机、电信和大众传播:数字媒体发展历程4.3 诗人拜伦之女的梦想: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4.4 科学家的艺术之梦:计算机艺术的摇篮曲《星球大战》和ILM:数字艺术的成长之路 4.54.6 星火燎原的十年:苹果电脑、Adobe与河野洋一郎4.7 从恐龙复活到冰海沉船:数字艺术的大众盛宴4.8 20世纪回顾: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4.9 新世纪展望:一个多元化的数字媒体艺术时代4.10 任重道远: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步和发展教学重点: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2、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源、发展、前景教学难点:1、新媒体艺术所涵盖的内容2、新、旧媒体的开端与终止、两者的关系及发展的趋势第五章数字媒体设计与创意产业的发展5.1 新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5.2 渐入佳境:中国的内容数字化产业5.3 再创辉煌:数字媒体设计与互联网经济5.4 数字化生活:数字电视、宽带媒体和在线教育5.5 新型两栖人才: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设计人才教学重点:1、数字媒体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2、中国的数字化产品与人才需求教学难点:1、两大发展模块:动漫产业与游戏开发,其本质内容及相互并存的关系2、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设计、创作人才需求的定位第六章计算机、数字媒体和信息服务业6.1 无所不在的“界面”和设计:人机界面设计6.2 平面媒体的视觉传达:平面设计、插图、广告和VI设计6.3 从科学绘画到图形模拟:科普插图和科学计算可视化跨媒体设计:工业设计、包装和多媒体产品设计 6.46.5 数字艺术的展示舞台:纺织品与服装设计6.6 三维动画和效果图:建筑景观、室内装潢与环艺设计6.7 信息时代的会展业:展览与展示设计6.8 走向未来的媒体设计:互联网和在线媒体设计6.9 娱乐业的高科技: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设计6.10 独立制片人:数字电影、动画和数字视频设计教学重点:1、视觉传达涵盖的内容2、三维动画的发展趋势:二维动画是否将被取代其位置,3、游戏开发的新领域,从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到手机游戏教学难点:1、平面设计应具备的艺术性与商业性2、完全地依赖计算机对新媒体的实现所造成的担忧3、高清,从前期到后期制作的技术跨越第七章结束语: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展望7.1 结论一:科技进步和观念创新是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动力7.2 结论二:新媒体带来艺术的新视野和新思维7.3 结论三:创意产业和信息设计是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主流7.4 结论四:新媒体将通往一个崭新的艺术民主和大众化时代教学重点:1、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展望教学难点:1、新媒体被大众所接受所必经之路三、考核及成绩评定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考核方式:提交作品四、教科书、参考书[1] 《标志与设计》[2] 《空白与设计》[3] 《配色全攻略》[4] 《色彩设计》[5] 《创意漫游》。

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糊幽幽趱黜幽堪幽逝盥煳幽豳幽幽锄雀渤。

j‘‘“:{{{。

“。

固新媒体艺术鲁晓波1。

黄石2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842.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北京100024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摘要】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正日益成为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新媒体艺术与信息艺术的相互关系、发展规律、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进行探讨。

认为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在新时代的融合与交叉。

并且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诃】新媒体艺术;信息艺术【中圈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一7857(2007)13一0030—04NewmediaArt:Int七grationofScienceandArtLUXi∞b01,HUANGShi21.Ac础,Ⅳ矿A巾觎dDes溉乃i凡咖“n‰如e倦i饥&玎ingJDDD群,能讥口2.Ac蒯ew矿Animmio凡,commMnicmion‰溉船砂矿能inn,&驴i昭JDDD24,铂讯oAb吼陋ct:Asemergingart—fo瑚,newmediaartisbecomingincreasindyimportantcomponentofthefield.Focusedtherelationship,developingprinciplesandbasicfbaturesofnewmediaanandinfbnnationart,thispaperclaimsthatnewmediaartistheintegrationandofartandscience;inaddition,newmediaanplaysanimportantmleinpmmotingcreatiVeindustries.KreyWo—s:newmediaart;i山mationartCLCNumber:J0—05DocumemCode:AAnicIeID:1000—7857(2007)13一0030—04O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码为媒介,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体艺术,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全球各地兴起。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第3章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第3章

Windows 3.1 1992年4月份发布, 与 windows 3.0相 比改进很多。在 当年首两个月, 在市场中,就售 出超过300万份 添加了对声音输 入输出的基本多 媒体的支持和一 个CD音频播放器, 以及对桌面出版 很有用的 TrueType字体
windows 3.2 1994年发布,; 由于消除了语言 障碍,降低了学 习门槛,因此很 快在国内流行了 起来
计算机技术发展回顾
1965-1970:集成电路使第三代计算机脱胎换骨
集成电路的问世催生了微电子产业,采用集 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成为第三代计算机的最 重要特征。此外,系列兼容和采用微程序设 计也是第三代计算机的重要特点,作为第三 代计算机的杰出代表,IBM S/360为IBM带 来了极大成功,
First microchip - 1970
Paul Allen和Bill Gates在三周内为 Altair开发出BASIC 语言,MITS成为两 个未来富翁的第一个 客户。
计算机技术发展回顾 微软发迹史
• 1981年8月12日,MS-DOS 1.0 和PCDOS 1.0 发布。微软受IBM的委托开发 DOS操作系统,购买86-DOS程序并加以 改进
包括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98SE以及 Windows Me 系统基层主要程式是 16位的DOS源代码, 它是一种16位/32位混 合源代码的准32位操 作系统,故不稳定 主要面向桌面电脑的系 列
Windows NT 纯32位操作系统, 使用先进的NT核 心技术,非常稳 定。分为面向工 作站和高级笔记 本的Workstation 版本,以及面向 服务器的Server 版
Windows 2000 由微软公司发行 于1999年12月19 日的32位图形商 业性质的操作系 统 Windows 2000有 四个版本: Professional、 Server、 Advanced Server 和Datacenter Server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件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件
03
互动性:包括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互动方式
02
呈现方式:包括幻灯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
01
谢谢
02
艺术需求: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
03
文化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04
社会变革: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推动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发展历程
古代:科技与艺术的初步融合,如建筑、雕塑、绘画等
工业革命:科技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如摄影、电影、电视等
信息时代: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如数字媒体艺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
课件的内容和素材
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数字媒体艺术的经典案例和作品分析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课件的呈现方式和互动性
课件更新: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不断更新和优化课件内容
04
课件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出吸引人的课件
20世纪9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繁荣期,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动画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艺术的出现
21世纪初: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期,各种数字媒体艺术形式百花齐放,以及移动媒体的出现
当今:数字媒体艺术的智能化发展期,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沉浸式体验的普及
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萌芽期,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出现
20世纪7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期,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动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交互式计算机艺术的出现
20世纪8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成熟期,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加拿大著名媒介大师 麦克卢汉 在其著名的 《理解媒介》一书中曾经深刻指出“媒介即信息” 和“媒介是人的延伸”。
根据麦氏理论,口语、印刷、电子和数字文 化塑造了不同时代人类行为的特征,由此,媒介 文化开始成为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心态为人们所重 视。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第一章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3.媒体的全面融合
• 传统媒体发展趋向数字媒体形态(如报纸 开发了在线新闻、网络报纸、手机报纸、 电子报纸)
• 强调聚合各种媒体形态,打破不同媒体的 界限,让多个媒体平台承载多媒体内容的 生产(如同一信息,对其内容进行创造性 的充足和研发,针对媒体的不同特点,选 择不同的报道角度、报道方式,发挥媒介 本身的个性)
第一章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五、新媒体艺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论探索
新媒体艺术的模型?
• 新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 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 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它属于广义 的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 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 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型应 用学科。
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
• 表现形式和创作过程必须部分或全部使用 数字科技手段。
学科内容的设定
• 该学科主要涉及视觉艺术、信息设计、网 络传播、人机界面、多媒体、交互设计、 动画、游戏、虚拟现实等方面。
新媒体艺术的学科依托和研究领域
第一章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六、 新媒体艺术的基本属性
• 著名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新媒体艺术 学者阿斯科特博士指出的:新媒体艺术最 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和互动性。
• 也就是说交互艺术先由作者制定规则→从事创 作→提供元作品→然后鼓励访问者参与→以改 变作品形态的方式作为对访问者的反馈。作品 形态的转变对互动艺术来说主要由访问者决定。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2版)》.数字媒体艺术理论概述(2012)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2版)》.数字媒体艺术理论概述(2012)
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第1章 理论-概念-类型
.
1
课程内容简介
加拿大著名媒介大师麦克卢汉在其著名的《理解媒介》一书中曾 经深刻指出“媒介即信息”和“媒介是人的延伸”。根据麦氏理论, 口语、印刷、电子和数字文化塑造了不同时代人类行为的特征,由此, 媒介文化开始成为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心态为人们所重视。
纸张使用 盛唐公元500年
活字印刷 宋代公元1100年
古登堡机械 印刷18世纪
电子传媒 19~20世纪 激光照排
公元1980年
21世纪 数字媒体…
.
14
媒体的特征与传播….
• 文字发明前 • 文字发明与手抄传播 • 印刷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时代 • 电子传播 • 数字媒体传播
口语传播有丰富性和时空局限性 信息复制慢,不能大量复制
04 历史 history
•时间线索 Time •技术线索 Technology
05 关系 relationship • 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 Traditional art • 新媒体艺术与技术 Technology • 新媒体艺术与当代艺术 Contemporary art • 新媒体艺术与数字生活 Digital Life
.
3
第中的新媒体
1.有多少同学有手机? 2.有多少同学在使用微信、微博或Pair? 3.有多少同学在使用QQ聊天? 4.有多少同学有smart phone?干什么用?
信息产品:手机、电脑、笔记本、IC卡、软件…… 日用品与设施:数字高清电视、智能玩具…… 环境:数字娱乐、团购、淘宝、实名网络订票……
机器可以大规模复制信息,使社会传播成 为可能;使文字信息传递到社会公众之中。 信息流通的视觉通道受到重视。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新兴科技对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新兴科技对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新兴科技对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引言1.1 概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当代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技术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科技和艺术之间的联系,并分析新兴科技在艺术创作中所带来的变革。

1.2 研究背景传统上,艺术与科技被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数字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对于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绘画到音乐,从舞蹈到戏剧,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利用新兴科技来实现他们的创意和表达。

1.3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新兴科技对于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并展示科技与艺术融合所带来的潜力和可能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融合如何改变了传统艺术形式,并为未来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科技与艺术融合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和交流,促进了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首先定义和解释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指什么,然后探讨影响这种融合的因素,并分析一些融合案例。

最后,我们将重点讨论新兴科技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包括数字艺术浪潮、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希望本文可以为读者们提供对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性有更好的认识。

2.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2.1 定义解释:科技和艺术是两个看似相互独立的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许多交集与共通之处。

科技涵盖了各种工程和创新方法,有助于改善和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

而艺术则代表了人类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情感的形式。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指将这两个领域结合起来,通过科技手段来实现更加创新、表达力强的艺术作品。

2.2 影响因素:科技对艺术创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数字化进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扩展和转变。

数字媒体可以提供更广阔、多样化和互动性强的创作空间,从而推动了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b) 制作工具与软件:新兴科技为艺术家提供了一系列全新的制作工具和软件应用程序,使他们能够以更高效、精确和创新的方式创作艺术作品。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0000000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总学分:2四、适用专业及年级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

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1.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基本构成。

概念:数字媒体艺术是指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构成:艺术层(视觉艺术和设计,后现代性),科技层计算机图形图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性,集成性,沉浸性),媒体层(大众传播,公共媒介,网络媒体,大众性,交互性,网络传播性),应用层(社会信息服务,数字娱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金融)。

2.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

一.主要以计算机作为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

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四.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

3.作为数字工具创作的作品范围。

.运用计算机,数字照相,数字摄像,扫描等手段创作数字图像;.运用计算机和激光全息技术创作全息照相作品;.运用计算机制作的二维和三维动画;.运用计算机产生的虚拟的艺术气氛,空间和环境.运用计算机和合成器等创作音乐和声波艺术;.运用计算机创作和编排戏剧,舞蹈;.通过网络实时广播,数字互动电视,互动电影。

4.根据英特网上的作品统计,数字媒体艺术最普遍的表现主题。

.关注自我:心灵体验,梦,潜意识的觉醒和表现.关注社会:种族,文化间冲突与对立,平等与自由.关注宇宙:哲学观,价值观和理性的沉思。

.人与自然:启迪心灵,探索生命,环境,生态。

.科技文明:科技,环境,生存代价和人文关怀。

.宗教和神秘主义:人类信仰,迷信与宗教和神话.历史和未来:时间之旅,永恒,梦幻和记忆。

.女性与爱情:唯美,浪漫,温情;女权主义,性和道德。

.战争与和平:贫穷和饥饿,恐怖和压抑。

.抽象艺术:激光雕塑,音乐视觉化和幻想曲。

5.根据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应用的环境和软件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五类:.数字绘画和插图系统:如Corel公司的Painter软件,Adobe的Photoshop,Illustrator。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摘要】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是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从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重要性和研究目的入手,探讨了数字媒体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中的应用、艺术创新、互动性、对艺术形式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结论指出,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促进了艺术创新,推动了艺术的进步,未来两者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字媒体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可能性,同时也激发了艺术家们对于媒体技术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不仅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合作,更为当今艺术界带来了新的创作理念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融合、创新、应用、互动性、影响、发展、艺术、进步、结合、未来1. 引言1.1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是在数字化时代发展而来的新型艺术形式。

数字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传输的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创作和表现的艺术形式,包括数字影像、计算机生成艺术、交互艺术等。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是指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相互结合,使艺术创作更加智能化、互动化和数字化。

这种融合不仅仅是数字技术的应用,更是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

数字媒体技术为数字媒体艺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形式和创作途径,拓展了艺术家的想象空间,使艺术更加富有创意和技术感。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是在数字化时代快速发展的艺术形式,它们的融合使艺术创作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前瞻性和科技感。

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艺术创新和技术发展,也为未来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性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在艺术创作、传播和展示上的作用不可忽视。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0000000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总学分:2四、适用专业及年级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

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艺术与科技的交融——数字艺术的发展与应用

艺术与科技的交融——数字艺术的发展与应用

艺术与科技的交融——数字艺术的发展与应用自古以来,艺术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而科技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数字艺术逐渐成为艺术领域的新宠,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数字艺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数字艺术的定义数字艺术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视觉、音频、交互和虚拟体验的艺术形式,它是数字时代的产物。

数字艺术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数码影像技术、建筑科学、数字建造、声音合成、互动装置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表现,为观众带来新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数字艺术可以表现在许多形式中,例如艺术品、数字游戏、虚拟现实、数字影像、数字音乐等等。

二、数字艺术的发展历程数字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华尔街电脑公司的计算机工程师肯.诺尔曼将计算机应用到艺术领域中,开始了数字艺术的尝试。

20世纪80年代,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艺术带来了新的创作手段,数字图像以及计算机程序替代传统绘画成为数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此时的数字艺术还只是在纯计算机环境下进行实验,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20世纪90年代数字设备和软件的普及,数字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艺术家开始尝试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创作,数字艺术在当时的影像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00年代,数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的创造性工具和新的媒介出现,数字艺术呈爆炸式增长,逐渐成为艺术语境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数字艺术的应用领域数字艺术逐渐成为了一种角度,被广泛应用于科技、社交媒体、广告、游戏和娱乐等领域。

1.科技领域在科技领域,数字艺术可以被用于生产较好品质的物品,例如电子设备和印刷品等等。

此外,近年来数字艺术也逐渐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创新的应用不断涌现。

2.社交媒体领域数字艺术也在社交媒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人脸识别、调用摄像头和AR滤镜。

Instagram的Facebook公司和Snapchat公司的应用中,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照片上添加各种艺术项目,例如唐吉诃德的风格化滤镜、虹色烟雾滤镜等等。

完整教案_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完整教案_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池州学院现代传媒系教案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任教班级13广告1,2主讲教师杨璞职称职务讲师使用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二版)课程性质与目标 (2)池州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3)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7)第二章数字媒体艺术美学 (20)第三章科学、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 (28)第四章数字媒体艺术简史 (37)第五章数字媒体艺术与创意产业 (49)第六章数字媒体艺术与信息化设计 (57)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认识及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趣。

三、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分类、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理论、范畴、实践方法和应用领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阐述。

通过案例分析阐述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现状,探索了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技术本质的了解。

四、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分类以及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范畴和实践方法;(2)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与发展现状;(3)了解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4)提高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认识及鉴赏能力以及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趣。

五、课程教学重点:(1)掌握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双重属性;(2)理解科学和艺术的统一;(3)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4)掌握重要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5)理解文化与商业的关系;(6)理解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视觉设计、插画的影响;(7)理解数字内容产业;(8)理解因特网的发展趋势和网络艺术的不同形式;(9)理解跨界整合与设计;六、课程教学难点:(1)掌握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双重属性;(2)理解科学和艺术的统一;(3)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4)理解因特网的发展趋势和网络艺术的不同形式;七、课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遵从以下几点原则:(一)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三章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历史(2012)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三章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历史(2012)

应用物理学
现代数学
计算机网络
艺术
主观 世界
设计学
控制论
科学与技术
电子计算机 行为 科学
图形几何学
算法语言
可视化 绘图软件
非欧氏 几何学
分形算法
网络媒体
包豪斯 现代艺术 超现实艺术
技术美学
电脑AI研究
2020/2/22
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CAD CAM
10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亚里斯多德 毕达哥拉斯 达 芬奇时代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简洁性、对称性与大自然美学
德国动物学家和哲学家恩斯特·海因里希·菲利普·奥古斯特·海克尔(1834 -1919)认为生物学在许多方面与艺术类似。自然界中的对称,比如单细胞生 物中的放射虫对他的艺术天赋有很大的启发。海克尔擅长版画和插图,尤其著 名的是他画的浮游生物和海母的画,这些图画生动地体现了生物世界的美。在 其1896年发表的巨著《自然的艺术形式》中含有数百幅非常细腻的植物、花卉 和放射虫的骨骼的插图。他的插图生动地体现出了大自然赋予生物的绝妙的对 称结构。
2020/2/22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
3.1 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
艺术中的技术与技术中的艺术
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1)技术与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技术是一种方式、过程和手段;艺术既可以是方式,过程和手段,又可以指艺术品、艺术现 象。 (3)在设计中,艺术与技术应是统一互为关系,犹如一张纸的两面,分离的属性,或者说艺术是 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千万年来,艺术与技术总是携手并进,技术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基础,艺 术也是在技术中成长起来的。世界文明史上和艺术史上的一些伟大杰作,如金字塔、巴特农神 庙、拜占庭的圆顶教堂、哥特式圣殿等都是伟大艺术的典范,又都是当时最新技术、伟大技术 的产物。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彩陶、蛋壳陶、青铜器、瓷器、丝绸等,也都是杰出的艺术品,同 时又都是当时科学技术的结晶和代表。

数码媒体艺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数码媒体艺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数码媒体艺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数码媒体艺术科技的发展在当代艺术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空间,还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艺术体验。

数码媒体艺术科技的快速发展,与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为艺术创新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数码媒体艺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以及其对当代艺术产生的影响。

一、数码媒体艺术科技的介绍数码媒体艺术科技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艺术形式。

它结合了计算机图形学、音频、视觉效果以及互动技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艺术感受。

二、数码媒体艺术科技与传统艺术的融合数码媒体艺术科技的出现,给传统艺术形式带来了新的变革。

艺术家们通过数码媒体艺术科技,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创作理念,并将其与传统艺术形式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创意的作品。

例如,在绘画中加入了数码图像处理技术,使之呈现出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在舞台表演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出沉浸式的观众体验。

三、数码媒体艺术科技对艺术创新的影响数码媒体艺术科技的融入,为艺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艺术家们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将观众与作品互动起来,打破传统的观众passively 接受艺术作品的模式。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沉浸在艺术作品的世界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此外,数码媒体艺术科技还可以帮助艺术家实现想象力的延伸,创造出无限可能的艺术形式。

四、数码媒体艺术科技对观众体验的影响数码媒体艺术科技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也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

观众可以通过互动装置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参与其中,从 passively 观看变为 actively 参与。

这种互动性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对艺术作品更加投入与热爱。

同时,数码媒体艺术科技还可以创建更加真实、逼真的艺术体验,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结论数码媒体艺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当代艺术领域的一次革命。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数字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数字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数字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数字艺术已经成为当今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艺术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数字艺术的诞生源于20世纪末期,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艺术正式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数字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让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突破和拓展。

数字艺术包括数字绘画、数字雕塑、数字视频、VR、AR等各种形式,与传统艺术形式相比,数字艺术更加自由和个性化,具有无限的创造空间,这也是数字艺术吸引人的一大原因。

比如,数字绘画和数字雕塑可以让艺术家演绎出更加丰富和抽象的作品,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材料和空间的限制。

数字视频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更加多样化、形式和环境上的选择,呈现出更加鲜明的视觉效果和体验。

VR、AR等技术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真实地体验到艺术家的作品,是艺术作品展示更加立体和互动的方式。

在数字艺术的发展中,科技始终与艺术密切相连。

目前,通过传感器、视景防抖等创新技术的应用,数字艺术家可以拓宽作品呈现的视角和场景,不断创造出更加奇妙和惊人的作品,让观众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空间之中。

对于艺术家来说,科技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无限的创作空间,通过对科技的应用,艺术家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和限制,让艺术作品体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加高超的技巧。

随着科技元素的不断注入,数字艺术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在数字化和信息化影响下,数字艺术的趋势将会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数字艺术的文化属性也将逐渐得到认可和尊重。

数字艺术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将会如何演进,怎么应对挑战和机遇,这都是数字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数字艺术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需要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综上所述,数字艺术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的发展源于科技与艺术的结合,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数字艺术将会以更加丰富和开放的形态,继续创造出更加优秀和有趣的艺术作品,数字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将会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和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简洁性、对称性与大自然美学
德国动物学家和哲学家恩斯特· 海因里希· 菲利普· 奥古斯特· 海克尔(1834- 1919)认为生物学在许多方面与艺术类似。自然界中的对称,比如单细胞生物 中的放射虫对他的艺术天赋有很大的启发。海克尔擅长版画和插图,尤其著名 的是他画的浮游生物和海母的画,这些图画生动地体现了生物世界的美。在其 1896年发表的巨著《自然的艺术形式》中含有数百幅非常细腻的植物、花卉和 放射虫的骨骼的插图。他的插图生动地体现出了大自然赋予生物的绝妙的对称 结构。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17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1. 在天文学上,达〃芬奇对传统 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 点。他认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 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 只是一颗绕太阳运转的行星, 太阳本身是不运动的。 达〃芬奇还认为月亮自身并不 发光,他只是反射太阳的光辉。 他的这些观点的提出早于哥白 尼“太阳中心说”。甚至在当 时,达〃芬奇就幻想利用太阳 能了。
抽象主义和达达主义艺术
塞尚(P.Cezanne)、毕加索 (Picasso) 康定斯基(V. Kandinsky) 、蒙德里安 (Mondrian)、杜尚(Duchamp)...
数字媒体艺术的思想来源
设计艺术学
构成学、平面设计、插图 艺术、极简主义 …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想
波普艺术(Pop Art) 劳申伯格 (R.Rauschenberg) 拼贴画….. 光效应艺术、动力艺术、埃舍尔….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4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5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
达〃芬奇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艺 术家,也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科 学探索者,还是一个颇具创造 性的工程师。毫无疑义, 达〃芬奇是一个杰出的通才, 是一个在艺术、科学、技术领 域都有超凡表现的人物。 达〃芬奇无论是在艺术领域, 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都取得 了惊人的成就。他的眼光与科 学知识水平超越了他的时代。 他代表了集科学和艺术于一身 而成就非凡的经典范例。
集科学和艺术于一身而成就 非凡的经典范例。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7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8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3.3 20世纪科学对艺术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美学思想来源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思维主要受到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蒙 德里安、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艺术、包豪斯的工业设计思想、杜 尚的达达主义艺术和未来派艺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动力艺术和
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第3章 科学-技术-艺术-新媒介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本章引言
数字媒体艺术与生俱来就有向往和追求真理的天性。正是 在追求真理的征途上,科学和艺术携手而行,科学探索物
质世界,艺术追求美的感受。
本章将从古希腊的美学开始,探索西方艺术史中蕴涵的科
学观;探索西方现代艺术和技术的结合的历史;由此更清
人本主义世界观和理性主义思维方式是古希腊人建立的西 方文化的传统基因。古希腊人在征服自然的经验中逐渐认 识了自然的规律,并在混沌的自然现象中看到了宇宙秩序 的表现形式。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2年一507年)把一切自 然现象都归结为数学的法则,从而建立了完整的理性主义 思想体系,并为西方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基调。
艺术中的技术与技术中的艺术
科学、技术与艺术三者的相互关系 (1)科学与技术:科学是在技术的地础上发生和成长起来的 (2)技术与艺术:技术是艺术不可分离的属性或者说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千 百年来艺术与技术总是携手并进,技术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基础,艺术也是在技 术中生长起来的。 (3)艺术与科学:工艺艺术和设计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产物。工艺的发展、 工艺技术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但工艺美术不是科学和技术的载 体.而更重要的通过整合的方式,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即通过艺术的方式将 科学技术展示出来。而科学往往是通过技术或工艺技术的方式走向与艺术结合
此外,达〃芬奇的“科学研究” 还涉及到动植物学、物理学、空 气动力学、鸟类飞行原理、建筑 学、雕塑、流体力学、地图学等 领域….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18
2.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达〃芬奇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认 为是近代生理解剖学的始祖。他掌握了人体解剖知识,从 解剖学入手,研究了生理学和医学。他最先采用蜡来表现 人脑的内部结构,也是设想用玻璃和陶瓷制作心脏和眼睛 的第一人。他发现了血液的功能,认为血液对人体起着新 陈代谢的作用。 达〃芬奇研究过心脏,他发现心脏有四个腔,并画出了心 脏瓣膜。他认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动脉硬化,而产生动 脉硬化的原因是缺乏运动。后来,英国的威廉.哈维证实 和发展了达〃芬奇的这些生理学成果。
2014/9/16
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还涉及到军 事和机械方面,他发明了飞行机械、 直升飞机、降落伞、机关枪、手榴 弹、坦克车、潜水艇、双层船壳战 舰、起重机等等。他还在数学领域 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 献。可以说,达。芬奇的研究涉及 到自然科学的每一部门,他的思想 和才能深入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 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学者。
牛顿物理学 天文学时代
自然科学
数学
意识行为
艺术活动
古典艺术 学院派艺 术
主观 世界
欧几里德 几何学
科学艺术 分离时代
科学与技术 量子物理学 狭义相对论
摄影术发明 玻尔互补原理 爱因斯坦时代 20世纪 非线性时空
2014/9/16
弗洛伊德 心理分析学 非欧氏 几何学 左脑与右 脑的研究
现代艺术 立体主义 超现实主义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1. 物理学进步改变了人们对时空的认识
1916年,现代物理学奠基人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1879~1955)完成了《广义相对 论的基础》,提出了由于有物质的存在,空间和时
间会发生弯曲的假说。广义相对论指出:时间、空
间是相对的,即在惯性系统内,空间长度、时间快 慢和质量大小都将随物体的运动速度而变化由此, 牛顿的时空恒定的观点受到了质疑和挑战。
之路的。
艺术中的技术与技术中的艺术
作为知识创新体系一部分的艺术设计 创新:
(1)创新是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设计即创新,在设计创新的内涵和过程中,新知识具 有重要地位,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目的 是追求新发现,探求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
(2)艺术设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
古希腊人对数学的信仰表现在其文化的各个领域,这一信 仰更是在艺术中得到了突出表现。盛行于原始艺术中的直 观的自然主义,在古希腊艺术中变成了理性的写实主义。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14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学之美:古希腊的比例和和谐的自然 主义宇宙观
古希腊艺术家根据数的规律,赋予艺术作品以比例、大小、 结构和节奏等要素。换句话说,他们通过这些要素来创作 一切艺术作品,无论是抽象的庙宇,抑或是具象的人像。 在古希腊人看来,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 比例关系,而“美”就来源于比例的和谐。这种几何标准 (包括金字塔构图、黄金分割比等)成为西方形式主义美学 的基石。 古希腊人建立的理性主义艺术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家那里则体现为对透视学、人体解剖学等科学原理和写实 技法的钻研和运用。由此,经过数百年中无数艺术家的不 断探索,西方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写实绘画体系。这种绘 画能在二维的平面上再现出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形象,造成 一种逼肖客观自然的“幻象”。看这种绘画如同面对实景, 画中的一切栩栩如生。正如清代画家邹一桂看到西方写实 绘画后说的,“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大脑功能分区的侧视图(左)和顶视图(右)。现代神经生理科学证明: 左脑是理解语言的中枢,是逻辑思维的中枢。而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和创 新功能(资料来源www. )。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9
数字媒体艺术:左脑与右脑的统一
信息科学和技术
客观 世界 应用物理学 现代数学 图形几何学 算法语言 电子计算机 行为 科学 可视化 绘图软件 网络媒体 计算机网络 非欧氏 几何学 分形算法
2014/9/16
新技术美学
摄影 电影 电视 动画 摄 影美学 影视美学 蒙太 奇…
12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3.2 西方传统美学中的科学思维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古希腊写实主义艺术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全人类共有 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但在世界各民族中,理性思维 能力的强弱却互有差别。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19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0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1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2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3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014/9/16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光效应艺术、七十年代的录像装置艺术(Video Art)。
此外,以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和劳申伯格为代表的波普(Pop
Art)艺术、以达利、马格利特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以现代版
画艺术大师埃舍尔为代表的“科学观念绘画”均和现代数字媒体 艺术的表现和思维方式存在密切的逻辑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