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街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4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4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数字4。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4的写法和含义。

2. 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4的运用。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来学习数字4的写法。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掌握数字4的运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书写数字4的正确性。

2. 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数字4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认识数字5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5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数字5。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5的写法和含义。

2. 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5的运用。

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来学习数字5的写法。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掌握数字5的运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书写数字5的正确性。

2. 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数字5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认识加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进行加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加法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运算。

教学方法:1. 采用实物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来理解加法的含义。

2. 采用练习教学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加法运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的正确性。

2. 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加法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认识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减法的含义和运算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减法运算。

教学方法:1. 采用实物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来理解减法的含义。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养成遵纪守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法运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 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生活的意义,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加减法运算。

2.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一个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加减法运算和法制教育。

2. 讲解加减法运算:讲解加减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方法。

3.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讲解法律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法律对生活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5. 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减法运算的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加减法运算和法制教育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设计加减法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加减法运算。

2. 组织法律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制作加减法运算PPT: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 收集法律案例:挑选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纪律表现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3. 法律知识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加减法运算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态度,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加法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解决问题。

2. 第二课时:认识减法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学会用减法解决问题。

3. 第三课时:加减法的应用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 第四课时:遵守规则教学内容:结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5. 第五课时:数学与法律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律的关系,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教学实践。

2. 准备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评价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法制观念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第六课时:公平交易教学内容:结合数学知识,让学生理解公平交易的概念,学会运用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公平问题。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白在交易中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不欺诈他人。

七、第七课时:保护财产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保护财产的重要性,运用数学知识计算个人财产的得失。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法律对财产保护的作用,增强法制观念。

八、第八课时:遵守交通规则教学内容:结合数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通过交通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增强法制观念。

九、第九课时:预防犯罪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预防犯罪的重要性,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犯罪行为的特点和危害。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4和5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卡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字4和5,理解它们的大小关系。

法制教育内容:讲解遵纪守法的故事,让学生知道遵守纪律是做好事情的基础。

2. 第二课时:学习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习加法和减法,理解它们的意义。

法制教育内容:讲解一个因不遵守规则而受到惩罚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第三课时:认识数字6和7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卡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字6和7,理解它们的大小关系。

法制教育内容:讲解遵纪守法的故事,让学生知道遵守纪律是做好事情的基础。

4. 第四课时:学习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习加法和减法,理解它们的意义。

法制教育内容:讲解一个因不遵守规则而受到惩罚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5. 第五课时:认识数字8和9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卡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字8和9,理解它们的大小关系。

法制教育内容:讲解遵纪守法的故事,让学生知道遵守纪律是做好事情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渗透法制教育。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全面评价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法制教育方面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和法制教育方面得到提高。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3. 定期进行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理念。

六、第六课时:认识数字10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卡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字10,理解它与其他数字的关系。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与法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字与法制的关系,认识到数字在法制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兴趣。

教学内容:1. 数字与法制的关系介绍。

2. 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数字与法制的关系,如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

2. 学生分享生活中数字的应用,如购物时的价格标签、时间等。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数字与法制的关系。

2. 学生能举例说明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数的进制与法律条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进制数的意义及其在法律条文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数的进制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不同进制数的介绍,如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等。

2. 法律条文中数的进制的应用。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不同进制数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不同进制数在法律条文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不同进制数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举例说明不同进制数在法律条文中的应用。

第三章:几何图形与法律标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在法律标示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几何图形在法律标示中的应用,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

2. 不同几何图形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几何图形在法律标示中的应用。

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不同几何图形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几何图形在法律标示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举例说明不同几何图形在法律标示中的应用。

第四章:计量单位与法律计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量单位在法律计量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计量单位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计量单位在法律计量中的应用,如质量、长度、面积等。

2. 不同计量单位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计量单位在法律计量中的应用。

2.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不同计量单位的意义和特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

二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

二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础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制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尊重规则,公平竞争的法制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法制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法制教育相关的数学问题,如“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年龄是多少?”“我国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多少年有期徒刑?”让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同时,对法制教育产生兴趣。

2.基本概念学习讲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加减乘除、面积、体积等,同时引入法制教育相关概念,如法律、法规、权利、义务等。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数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如“遵守交通规则,就是遵守法律,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3.数学练习与法制教育设计一些数学练习题,如计算、应用题等,将法制教育融入其中。

例如,设计一道应用题:“小明捡到了一部手机,他应该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财产权,遵守法律。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某一数学问题或法制教育话题展开讨论。

例如,讨论“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和法制教育。

四、课后作业1.请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一起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并写出自己的看法。

2.请学生绘制一幅关于数学与法制教育的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法制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上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基本的法制知识。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7篇)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7篇)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精选7篇)数学渗透法制教育篇1教学内容:纳税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宪法》第5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

教学重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率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2、什么是比率?二、新授2)50吨的10%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1、阅读p122页有关纳税的内容。

说说:什么是纳税?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宪法》第56条,《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2)试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5%表示什么?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20%表示什么?3、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年级数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优秀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优秀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优秀教案本节课我们研究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包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多种计算方法,选择合理的算法并熟练进行计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以及渗透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培养良好的倾听惯。

教学重点在于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难点则在于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设置问题探究法以及独立探究法。

教学时间为1课时,学具准备小棒。

在新课引入环节,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写算式并计算出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师提醒学生在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在新课教学环节,教师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问题并有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师以例3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掌握进位加法的算法。

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明显问题的段落,不需要删除和改写。

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让二(1)班和二(3)班合乘一辆车?学生们需要先知道两个班的总人数,然后将其与70进行比较。

如果总人数小于或等于70,就可以合乘;如果大于70,则不行。

老师让学生列出计算式,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解题方法。

学生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36和35的和,其中包括了摆小棒、分解法和竖式计算法。

老师对他们的表现给予了表扬。

在讨论中,学生们认为竖式计算法最好算。

老师提醒他们注意相同数位的对齐和进位。

最终,学生们得出了结论:不能让二(1)班和二(3)班合乘一辆车,因为这样会超载。

他们也知道了客车超载的危险后果,包括拥挤、不舒服、摔跤和翻车。

XXX初步调查发现,导致“11·29”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琼C32691中型客车超员载人,在连续下坡急转弯路段偏左占道行驶,与重型自卸货车相撞,造成12人死亡、12人受伤及两车严重损坏。

客车超载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乘车安全,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载人不得超过核定人数,客运机动车不得违反规定载货。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4和5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4和5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

1.2 教学内容学习数字4和5的写法和读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数字4和5表示的数量。

1.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学习数字4和5。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字1和2,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数字4和5的含义。

第三步:进行数数练习,让学生练习数到4和5。

第四步: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对数字4和5的认识。

第二章:认识数字6和7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

2.2 教学内容学习数字6和7的写法和读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数字6和7表示的数量。

2.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学习数字6和7。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字3和4,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

第三步:进行数数练习,让学生练习数到6和7。

第四步: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对数字6和7的认识。

第三章:认识数字8和9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字8和9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

3.2 教学内容学习数字8和9的写法和读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数字8和9表示的数量。

3.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学习数字8和9。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字5和6,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数字8和9的含义。

第三步:进行数数练习,让学生练习数到8和9。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问题,使学生理解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学习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 第二课时:学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 第三课时:学习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4. 第四课时:学习整数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5. 第五课时:学习位置的相对性,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知识:讲解加减法运算、整数大小比较和位置的相对性的概念和规则。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 总结提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5. 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来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课时:学习货币单位,理解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7. 第七课时:学习时间单位,理解和计算日期、时间8. 第八课时:学习数据收集和处理,学习图表的识别和制作9. 第九课时:学习几何图形,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和特性10. 第十课时:综合应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七、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八、教学步骤:6. 导入新课:通过人民币的图片引入货币单位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教学新知识:讲解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让学生了解货币单位的概念。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教学渗入法制教育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增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旳发展,制定本法。

数学学科教学渗入法制教育教案《科学记数法》一、教学目旳1.借助学生所熟悉旳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计数法表达大数。

2.通过收集数据、整顿数据、分析数据旳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旳意识。

3.通过收集数据、整顿数据、分析数据旳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和人均耕地急剧减少旳国情,让学生明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有关法律制定旳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重点:用科学计数法表达大数。

三、教学难点难点:用科学计数法表达大数。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某些有关祖国人口、资源、土地旳某些数据资料,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我们伟大旳祖国具有悠久旳文明史,作为-个中国人,我们应为她而骄傲。

课前,同窗们已经对有关我国旳人口、资源等做了一系列旳调查,同窗们查到了什么资料呢?谁乐意起来展示一下你旳调查成果?学生1:我在图书馆里查到了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大概为人。

学生2:我从发布旳资料上查到了我国既有耕地面积约为亩。

学生3:我从电脑上查到了我国石油储量为桶。

通过刚刚几位同窗旳反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沉思)学生l:我发现我国旳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教师伺机点拨:同窗们旳观测都是对旳旳,请大伙计算我国旳人均耕地面积(告诉学生美国既有人均耕地面积约9.7亩)。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比较,提问:比较我国在人口、土地方面与美国旳差距,此后在这些方面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借机简朴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让学生明白控制人口增长、合理运用土地资源是我国实现可持速发展旳基本保证。

)学生2:我发现这些数据都比较大,书写和读时都比较麻烦。

(教师赞赏)教师:那么有无一种比较简朴旳措施来表达这些比较大旳数呢?2.小组合伙,探讨交流刚刚,同窗们都已做了努力旳思考,想必均有所发现。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一些基本的法制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遵守法律、诚实守信的品质,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册《数学》第39页例1及第40页做一做。

2.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认识基本的法制观念。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2.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案例分析:出示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总结提升:针对案例,总结相关的法制观念,并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数学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和法制教育的兴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法制教育理念的认同。

2. 课后作业评估: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数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反馈评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结合数学和法制教育的看法,以便于后续教学的改进。

小学数学教案法制渗透

小学数学教案法制渗透

小学数学教案法制渗透
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法制渗透,理解法制渗透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法制渗透中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二、教学重点
1. 了解法制渗透的含义。

2. 掌握通过数学知识解决法制渗透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法制渗透的概念。

2. 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法制渗透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例子引入法制渗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法制渗透。

2. 学习法制渗透的内容:讲解法制渗透的重要性和作用,让学生理解法制渗透对社会的意义。

3.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法制渗透中的问题。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和经验,体会法制渗透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法治意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法制渗透的含义和作用有了初步了解,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了他们的法制意识。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加注重法制渗透,为构建法治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5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5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浸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5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浸透法制教育教案范文〔精选5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浸透法制教育教案1学习目的:1、在丰富的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认识轴对称知识,会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2、经历探究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的过程,讨论轴对称现象的特征,开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认识轴对称的实际应用价值。

法制教育浸透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____,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保护国徽。

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

难点:轴对称图形的根本性质。

关键:从观察、操作入手,直观地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直观的多媒体景象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互动交流课件展播: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老师讲述:展播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考虑、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课件定格,如以下图所示评析: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构造,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等,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事例。

再比方下面的图案,同学们认识吗?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图案的特征。

学生观察,再由老师介绍,并浸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____,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保护国徽。

概念:假如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局部可以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就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二、随堂练习,稳固深化1、课本30页,练习2、学生动手将一个角、一条线段折叠,看能否找到它们的对称轴。

得到结论:1、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2、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过线段中点与这条线段垂直的直线,以及线段本身所在的直线三、观察考虑,继续延伸课件显示:课本30页图12.1—3,如以下图,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通过观察、讨论,得到:“上图中的每一对图形,假如沿着虚线折叠,左边的图形能与右边的图形重合。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案标题: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2. 理解数学与法制教育的渗透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学与法制的渗透关系:通过数学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法制的联系和相互渗透。

2. 数学运算中的法制意识:通过数学题目,培养学生在运算过程中的法律意识,如合理使用计算规则、遵守数学规范等。

3. 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法律思维:通过分析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如权益保护、公平与正义等。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数学与法制的渗透关系。

-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该问题是否与法律有关。

2. 理论讲解(10分钟):- 介绍数学与法制的渗透关系,如数学在法律案例中的应用等。

- 解释数学运算中的法制意识和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法律思维。

3. 数学与法制案例分析(15分钟):- 提供一个数学与法制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数学问题和法律问题。

-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法律意义和解决方法。

4. 数学运算中的法制意识培养(15分钟):- 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题目,要求他们在解答过程中注意法律意识,如使用计算规则、遵守数学规范等。

5. 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法律思维培养(15分钟):- 提供一个数学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如权益保护、公平与正义等。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数学与法制的渗透关系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 展望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更复杂的数学与法制案例分析等。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解答问题时的积极参与程度。

2. 问题解答能力:评估学生在数学问题解答中是否能够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

3. 案例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数学与法制案例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加减法、认识货币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加减法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第二课时:认识货币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货币的种类,学会正确使用货币进行交易。

3. 第三课时:计量单位转换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的转换方法。

4. 第四课时:几何图形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5. 第五课时:统计图表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使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3. 实物:如货币、几何图形模型等4. 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六、第六课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认识货币等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

2. 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和货币知识解决问题。

4.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七、第七课时:数学故事会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讲述数学故事,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案题目: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2. 理解数学与法制教育的联系,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法制问题中;3.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其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

教学内容:1. 法制教育的意义和基本知识(例如法律的定义、法律的分类等);2. 数学与法制的联系(例如图表分析、数据统计与法律案例的关系等);3. 数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实际应用(例如数学在法院案件的解读与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 提出数学与法制教育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学习(15分钟):- 讲解法制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和分类;- 探讨数学与法制教育的关联,例如通过图表分析和数据统计解读法律案例。

3. 实例分析(20分钟):- 呈现一个具体的法律案例,例如一起涉及数学数据的判决案件;-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推理,如使用图表、统计数据等;- 引导学生讨论案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法律依据,并进行分析解读。

4. 讨论与交流(15分钟):- 分组讨论学生对案例的观点和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案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让学生充分运用数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法制教育与数学的联系和学习收获;- 提出更多与数学和法制相关的课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法制问题中。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解决问题环节的积极程度;2.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3. 反馈评估:课后布置相关练习,收集学生的作业并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及工具:1. 法制教育资料和案例材料;2. 针对案例分析的图表和统计数据;3. 分组讨论和交流的组织形式。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学会计算商品的价格,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数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数量物品的大小,让学生理解数量的概念,并学会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数的比较。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购物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教学新知识:讲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计算商品价格。

3.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4. 数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数量物品的大小,让学生理解数量的概念,并学会比较。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识别、动手以及与同学交往合作意识。
教(导)学重点
1、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2、能理解图形之间的变换和联系
教具
学具
课件
彩色笔、剪刀、纸片、钉子板
教(导)学难点
1、理解边的概念,明白图形是按边的数量来分类、命名的
2、利用图形的特点对图形进行分类





想想做做中的有关题目
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信息:要电视上见过;去古镇游玩的时候见过…… 老师伺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七条:
第六条 属于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和祖传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文物的所有者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七条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
(4)拓展:你能把一个想想做做”第5题(数四边形)。
出示第5题图,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几个四边形。
(1)学生独立找一找,然后在小组里交流,看看自己是不是找全了。
(2)全班交流汇报,看 最多的能找到几个。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认识多边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图形的边决定了图形的形状
教(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认识更多的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多边形 )
2、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观察:大家见过这种东西吗?你在哪里见过?这是我国古代建筑上常用的窗格。
3、出示四边形的图形:像这一类图形,都有4条边,我们就叫它四边形。
学生数一数四边形的边,认识四边形。
4、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目图: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观察,交流汇报:除了第三个图形不是四边形(是三角形),其它都是四边形。学生在教材上完成这道题的画
5、出示两个五边形的纸片,请学生数一数它们各有几条边。
思考:我们把一个四边形剪成了两个三角形,那么反过来,用这两个三角形能不能拼成四边形呢?学生想一想,做一做。
(2)用一个正方形纸片能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剪一剪,全班交流展示
(3)取一张正方形纸片,剪下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学生按要求剪一剪,全班交流个别学生的剪法,发现剩下的图形有三种可能:可能是一个三角形,也可能是一个四边形,还可能是一个五边形。
引入新课: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就从古代窗格开始。
二、认识多边形
1、引导:大家再看看这个窗格,你能从中找到边数相同的图形吗?用不同的颜色的笔把它们描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描出不同边数的图形。
2、组织学生交流。
(1)我找到了都有3条边的图形,这些都是三角形。(2)我找到了一种图形都有4条边。(3)我找到了一种图形都有5条边。(4)我还找到了有6条边的图形……
学生汇报:都有5条边。明确:像这样有5条边的图形我们就叫它五边形。
6、出示两个六边形的纸片,请学生数一数它们各有几条边。
学生汇报:都有6条边。提问:你能给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字吗?明确:六边形。
三、想一想,做一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刚才我们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认一认,下面的这些图形都是什么图形?(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图)学生分别指认图形。
教学后记
(2)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吗?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相机指导学生操作要领。
(3)全班展示交流围出的不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数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一写,再填表。学生独立数一数,再完成统计表。集体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你能把四边形剪成两个三角形吗?先想想怎么剪,然后动手剪一剪。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全班交流展示。
研讨课或优质课课时计划
课题
认识多边形
课 型
新授
科目
数学
班级
二年级
时间
2017年9月12日
教 师
王琴

(导)



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边,理解边的概念和图形是按边的数量来分类、命名的;2、通过观擦、比较、推理、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3、渗透法制教育。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中了解边的概念和图形是按边的数量来分类、命名的;2、学生通过摸一摸、数一数、围一围、折一折、、剪一剪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