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

合集下载

孙炳达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1

孙炳达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1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在工程实践中, 往往并不需要准确地计算系 统响应的全部过程,而是希望避开繁复的计算, 简单、直观地分析出系统结构、参数对系统性能 的影响。因此,主要采用两种简便的工程分析方 法来分析系统性能,这就是根轨迹法与频率特性 法,本章将详细介绍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法。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是利用系统的频 率特性(元件或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 响应特性)来分析系统性能的方法,研究的问题 仍然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及准确性等, 是工程实践中广泛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是经典控 制理论的核心内容。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二、频率特性和传递函数之间的关系
( j ) ( s ) s j
频率特性就是在s=jω时的传递函数,它也是 系统或环节的数学模型,描述了系统的运动规律 及其性能。 频率特性可以通过传递函数求取(解析法), 也可以用专门的仪器、通过实验的方法求取。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yss ( j 2) X sin(2t ) 0.35sin(2t 45 )
5.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
1、在某一特定频率下,系统输入输出的幅值比与相位差 是确定的数值,不是频率特性。当输入信号的频率ω在0→∞的 范围内连续变化时,则系统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与相位差 随输入频率的变化规律将反映系统的性能,才是频率特性 。 2、频率特性反映系统本身性能,取决于系统结构、参数, 与外界因素无关。 3、 频率特性随输入频率变化的原因是系统往往含有电容、 电感、弹簧等储能元件,导致输出不能立即跟踪输入,而与输 入信号的频率有关。 4、频率特性表征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信号的跟踪能力, 一般有“低通滤波”与“相位滞后”作用。

孙炳达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7

孙炳达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7
(c ) 0 (c ) 0 (c ) 0
系统是稳定的 系统是临界稳定的 系统是不稳定的
5.7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
3. 增益裕量G.M. (幅值裕量) 相角为-180o这一频率值ωg所对应的幅值倒数的分贝数。
1 G.M . 20lg 20lg Gk ( jg ) 20lg A(g ) Gk ( jg )
5.7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
1.低频段 表征了系统的稳态性能即控制精度。从稳态而 言,总希望K大些,系统类型高些,这样稳态误差 就小些。 2.高频段 反映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斜率越负,抗干扰能 力越强。
5.7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
三、频域性能与时域性能的关系 对于二阶系统 1. γ(ωc)与σ%的关系(平稳性)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
5.7 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
5.7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
一、开环频域性能指标
1.截止频率ωc 对数幅频特性等于0分贝时的ω值,即截止频率ωc表 征响应的快速性能, ωc越大,系统的快速性能越好。
L(c ) 20lg A(c ) 0 A(c ) 1
2.相位裕量γ(ωc)
相频特性曲线在ω= ωc时的相角值φ(ωc)与-180°之差。
(c ) (c ) 180
5.7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位裕量的物理意义是,为了保持系统稳定,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在ω= ωc时所允许增加的最大相 位滞后量。 如果将矢量顺时针旋过γ角度,系统就处于临 界稳定状态。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相位裕量与系统的稳定性 有如下关系:
②中频段的斜率为-40dB/dec,系统相当于阻尼系数 ζ=0的二阶系统,所以h不宜过宽; h越宽,平稳性越差。 ③中频段的斜率为-60dB/dec,系统不稳定。 重要结论:控制系统要具有良好的性能,中频段的 斜率必须为-20dB/dec,而且要有一定的宽度(通常 为5~10); 应提高截止频率来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电气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第三版)

电气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第三版)

比例环节的波德图
(2)对数相频特性 由于υ(ω)=0,因此其对数相 频特性曲线是一条与横轴重合的水平线。
图4-3 比例环节 的Bode图
积分环节的波德图
1.传递函数
2.频率特性
1 G ( s) is
G( j )
1 j i
j
1
i

1
i
e
j
π 2
(4-10) (4-11) (4-12)
• 对比积分环节对数频率特性公式可知,它们之间仅 差一个负号,因此它们的Bode图对称于横轴。即对 数幅频特性L(ω )为一条斜率为20dB/dec的直线。 当τ d=1时(理想微分环节),该直线通过横轴 ω =1处。 • 当τ d≠1时,该直线通过横轴ω =1/τ d处。由于对 数相频特性φ (ω )=π /2,因此对数相频特性曲 线是一条通过纵轴φ (ω )=π /2处、与横轴平行 的直线。
惯性环节的波德图
惯性环节相移计算表
ωτ 0.1 0.25 -14.1 0.4 0.5 1.0 -45 2.0 2.5 4.0 10.0 -84.3 相移/(°) -5.7 -21.8 -26.6 -63.4 -68.2 -75.9
第四章自动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主要内容
• • • • • • • 第一节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典型环节的博德图 第三节 控制系统开环博德图的绘制 第四节 对数频率稳定判据与稳定裕量 第五节 典型系统的开环博德图与频域指标 第六节 开环频率特性与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电气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第3版
惯性环节的波德图
惯性环节对数幅频特性误差修正表
τω 误差/dB 0.1 -0.04 0.25 -0.32 0.4 -0.65 0.5 -1.0 1.0 -3.0 2.0 -1.0 2.5 -0.65 4.0 -0.32 10.0 -0.04

自动控制原理 系统频率特性的测定

自动控制原理 系统频率特性的测定

实验二 系统频率特性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掌握系统频率的测试方法、原理。

2、学会由开环系统对数频率特性,确定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

二、 实验设备硬件设备:微机一台,示波器一台,AEDK-ACT 实验系统一套。

软件设备:Windows 2000操作平台,AEDK-ACT 系统集成操作软件。

三、 实验原理图1被测系统方框图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G(j ω)是一个复变量,可以表示成以角频率ω为参数的幅值和相角:G(j ω)=︱G(j ω)︱∠G(j ω)(1)本实验应用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

图1所示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G 1(j ω) G 2(j ω) H(j ω)= )E(j )B(j ωω=︱)E(j )B(j ωω︱∠)E(j )B(j ωω (2) 采用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表示,则式(3—2)表示为:20lg ︱G 1(j ω) G 2(j ω) H(j ω) ︱= 20lg )E(j )B(j ωω=20lg ︱)B(j ω︱-20lg ︱)E (j ω︱ (3)G 1(j ω) G 2(j ω) H(j ω) = ∠)E(j )B(j ωω=∠)B(j ω- ∠)E (j ω (4)将频率特性测试仪内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超低频正弦信号的频率从低到高变化,并施加于被测系统的输入端[r (t )],然后分别测量相应的反馈信号[b (t )]和误差信号[e (t )]的对数幅值和相位。

频率特性测试仪测试数据经相关运算后在显示器中显示。

根据式(3)和式(4)分别计算出各个频率下的开环对数幅值和相位,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做出实验曲线:开环对数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

根据实验开环对数幅频曲线画出开环对数幅频曲线的渐近线,再根据渐近线的斜率和转角确定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

所确定的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的正确性可以由测量的相频曲线来检验,对最小相位系统而言,实际测量所得的相频曲线必须与确定的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所画出的理论相频曲线在一定程度上相符。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率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率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率特性频率特性是指系统对输入信号频率的响应特点。

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了解和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系统的稳定性,性能和稳定裕度。

本章主要介绍频率特性的相关概念和分析方法,包括频率响应函数、频率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对数坐标图等。

1.频率响应函数频率响应函数是描述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的函数。

在连续时间系统中,频率响应函数可以表示为H(jω),其中j是虚数单位,ω是频率。

频率响应函数通常是复数形式,它包含了系统的振幅和相位信息。

2.频率幅频特性频率幅频特性是频率响应函数的模的图形表示,通常用于表示系统的增益特性。

频率幅频特性通常用对数坐标图绘制,以便更好地显示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特性。

对数坐标图上,增益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3.相频特性相频特性是频率响应函数的相角的图形表示,通常用于表示系统的相位特性。

相频特性可以让我们了解系统对输入信号的相位延迟或提前情况。

在相频特性图上,频率通常是以对数坐标表示的。

4. Bode图Bode图是频率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综合图形表示。

它将频率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绘制在纵轴和横轴上,因此可以直观地了解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增益和相位特性。

5.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频率特性可以帮助工程师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在Bode图上,当系统的相位角趋近于-180度,且增益在此处为0dB时,系统即将变得不稳定。

对于闭环控制系统,我们希望系统在特定频率范围内保持稳定,以便实现良好的控制性能。

6.频率特性的设计频率特性的设计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工程师需要根据系统对不同频率下的增益和相位的要求,设计出合适的控制器。

常见的设计方法包括校正器设计、分频补偿、频率域设计等。

总结:本章重点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包括频率响应函数、频率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和Bode图。

频率特性的分析和设计对于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性能和稳定裕度非常重要。

自动控制原理-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课件

自动控制原理-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课件

第四节 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的关 系
(2) ωc、γ与ts 之间的关系
根据:
ts=
3 ζωn
ts·ωc=3
4ζ4+1 -2ζ2 ζ
整理得
ts·ωc=
6 tgγ
调节时间 ts 与ωc以及γ有关。γ不变 时,穿越频率ωc 越大,调节时间越短。
第四节 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的关 系
例 采用频率法分析随动系统的性能,求 出系统的频域指标ωc、γ和时域指标 σ%、 ts。

闭环幅频特性曲线
系统的闭环频率 指标主要有:
1 零频幅值Mo
M(ω)
Mm
M0
0.707M(0)
432ω幅M程M=频o度0=o谐的带=谐谐最1闭上M时振幅闭宽振振大环反(,峰ω频环频频峰值峰映)输值=值幅率率值与了值M出反降值ωMωM零系出(与0映br到γr频)=统现输了0幅的时M.M7入系0值Mm快的o7相统(M之0速频ω等的0比b性率时),相=。。。的ω0没对.r在7频有稳0ω一率7误b定M定。差性0 的。ω
第四节 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的关 系
低频段的对数频率特性为:
L(ω)=20lgA(ω)=20lg
K ωv
=20lgK-v·20lgω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对数幅频特性曲
L(ω)/dB
线的位置越高,开
ν=0 ν=1 -20ν ν=2 0 νK K
环增益K 越大,斜
率越负,积分环节
K
ω 数越多。系统稳态 性能越好。
1)=τ9=00o-.0712.38o+3.6o
L(ω)/dB
系统=2开1.环22传o 递函数 ξ=γ/100=0.21
ωGn=(s)=4ζ2S04(ω(+001c..05-12SζS+2+1=1)6).59

自动控制原理-5.3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5.3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

-2.67k
Im

0
Re
=0
16
5.3.2 开环伯德图
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和开环对数相频特性分别为
n
n
n
Lk () 20 lg A() 20 lg Ai () 20 lg Ai () Li ()
i 1
i 1
i 1
n
( ) i ( ) i 1
与实轴的交点:
令 Im() = 0 求出 x 代入 Re(x)
(4) 由起点出发,绘制曲线大致形状。
6
m
k (is 1)
= 设开环传递函数G(s)H(s)
i1
s n (Tjs 1)
相频特性:
j1
φ(ω)=-υ×90o+Σim=a1 rtan(ωτi)-jΣn=-1aυ rtan(ωTj )
例5-3 已知系统开环传函为 k
Gk (s) (T1s 1)(T2s 1) 试绘制系统的开环幅相曲线。 解:系统开环频率特性
Gk
(
j
)

T1T2
(
j

k 1 T1
)(
j

1 T2
)
-1/T2
-1/T1
j (1)Gk (j0) = k0
(2)Gk (j) = 0180
() = 90 arctanT
2
A() T 1
() = 90 arctanT
1 (T )2
T
0 0.1 0.3 1.0 2.0 5.0 ∞
A() 0 0.0995 0.288 0.707 0.895 0.982 1
()(°) 90 84.3 73.3 45 30 11.3 0

自动控制原理1第一节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1第一节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j ) j)
s j
RmG( j )
2j
Wednesday, January 31, 2024
5
而 G( j ) G(s) |s j | G( j ) | e jG( j ) A( )e j ()
G( j ) G(s) |s j | G( j ) | e jG( j ) A( )e j ( )
A() P2 () Q2 ()
() tg 1 Q() P( )
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为:
G( j ) G(s) |s j
由于这种简单关系的存在,频率响应法和利用传递函数的时域 法在数学上是等价的。
Wednesday, January 31, 2024
8
[结论]:当传递函数中的复变量s用 j代替时,传递函数就转n为极点。
若: r(t)
Rm sint,则R(s)
Rm s2 2
(s
Rm j)(s
j )
则:C(s)
N (s)R(s)
N (s)
Rm
(s p1)(s p2 )...(s pn ) (s p1)(s p2 )...(s pn ) (s j )(s j )
G( j) P() jQ() 这里 P() Re[G( j)] 和 Q() Im[G( j)] 分别称为系统的实
频特性和虚频特性。
Wednesday, January 31, 2024
7
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和实频特性、虚频特性之间具有下列
关系:
P() A() cos()
Q() A() sin()
11
频率响应法的优点之一在于它可以通过实验量测来获得, 而不必推导系统的传递函数。
事实上,当传递函数的解析式难以用推导方法求得时,常 用的方法是利用对该系统频率特性测试曲线的拟合来得出传递 函数模型。

孙炳达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3

孙炳达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3

比例环节可以完全、真实地复现任何频率的输入 信号,幅值上有放大或衰减作用;υ (ω)=0º ,表示输 出与输入同相位,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5.3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二、积分环节 1.代数表达式 传递函数
G (s) 1 s 1
频率特性 相频特性
幅频特性
A( )

1 1 1 j 90 G( j ) j e j () 90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是一条斜线, 斜率为-20dB/dec, 称为高频渐 近线,与低频渐近线的交点为ωn=1/T,ωn称为交接频率或转 折频率,是绘制惯性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时的一个重要参数。
5.3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3.伯德图 对数幅频图
L( ) 20lg A( ) 20lg 1 1 2T 2 20lg 1 2T 2
G ( j ) 1 j 2 2 2 (1 2 2 ) j 2 (1 2 2 ) 2 (2 ) 2 e
2 T j arctan 1 2 2
5.3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2.极坐标图 理想微分环节的极坐标图在0 <<的范围内,与正虚轴重合。 可见,理想微分环节是高通滤 波器,输入频率越高,对信号的 放大作用越强;并且有相位超前 作用,输出超前输入的相位恒为 90º ,说明输出对输入有提前性、 预见性作用。 (纯微分)
在控制工程中,采用分段直线表示对数幅频特征 曲线,作法为: a.当Tω<<1(ω<<1/T)时,系统处于低频段 L( ) 20lg1 0 b.当Tω>>1(ω>>1/T)时,系统处于高频段
L( ) 20lg T
此直线方程过(1/T,0)点, 且斜率为-20dB/dec。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_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_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

5. 2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对数频率特性
5.2.2 系统伯德图的绘制
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的绘制步骤: (1)把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化为标准形式,即化为典型环节的传递函
数乘积,分析它的组成环节; (2)确定一阶环节、二阶环节的转折频率,由小到大将各转折频率
标注在半对数坐标图的频率轴上; (3)绘制低频段渐近特性线; (4)以低频段为起始段,从它开始每到一个转折频率,折线发生转
开环极点的个数。
5. 4 频域稳定判据与系统稳定性
5.4.4 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开环频率特性 G( j)H( j)在剪切频率 c处所对应的相角与 180 之差称为相角裕度,记为 ,按下式计算
(c ) (180 ) 180 (c )
开环频率特性 G( j)H的( 相j)角等于 时所1对80应的角频率称为相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当 由 0 时0,开 环奈奎斯 特曲线逆时针方向包围( )点 周1, j。0 是具P有2 正实部P 的开 环极点的个数。 需注意,若开环传递函数含有 v 个积分环节,所谓 由 0 0 ,指的 是由 0 0 0 ,此时奈 奎斯特曲线需顺时针增补 v 角度的无穷大半径的圆弧。
5. 4 频域稳定判据与系统稳定性
5.4.1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若闭环系统在[ s]右半平面上有 个P开环极点,当 从 变化到
时,奈奎斯特曲线 G( j对)H点( j) 的包围1周, j数0 为 ( 为逆时N针,
为顺N 时 0针),则系统N<在0[ ]右半平面上的闭环极点s的个数为 。
折,斜率变化规律取决于该转折频率对应的典型环节的种类; (5)如有必要,可对上述折线渐近线加以修正,一般在转折频率处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第一次课)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第一次课)

autocumt@
18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常俊林
ω =1
1 12 + 2 2 e
(− tg
−1 1 2
)j
= 0 . 45 e
− 26 .6 o
c ss (t ) = 2 ⋅ 0 .45 sin t + 30 o − 26 .6 o = 0 .9 sin t + 3 .4 o
autocumt@ 13
(
)
(
)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常俊林
c(t ) = b1e
− s1t
+ ... + bn e
− sn t
+c1e
− jωt
+ c2e
jωt
css (t ) = c1e
− jωt
+ c2 e
jωt
其中: 其中
c1 = C ( s)( s + jω ) s = − jω
Aω = G ( s) ⋅ ( s + j ω ) s = − jω ( s + jω )( s − jω )
[ a (ω ) c (ω ) + b (ω ) d (ω )] + j[ b (ω ) c (ω ) − a (ω ) d (ω )] = c 2 (ω ) + d 2 (ω )
autocumt@ 9 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 常俊林
5-1 频率特性
b(ω )c(ω ) − a(ω )d (ω ) ϕ (ω ) = arctg a(ω )c(ω ) + b(ω )d (ω )
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控制原理
r (t ) = 2 sin(t + 30 )

自动控制原理名词解释

自动控制原理名词解释

1.控制概念(1)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方式。

它的特点是,按照控制信息传递的路径,控制量与被控制量之间只有前向通路而没有反馈通路。

闭环控制:凡是将系统的输出量反送至输入端,对系统的控制作用产生直接的影响,都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或反馈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是开、闭环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式。

(2)反馈: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即将输出量通过恰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3)传递函数: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手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的比。

(4)被控对象:指需要给以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

执行机构:一种能提供直线或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它利用某种驱动能源并在某种控制信号作用下工作。

(5)线性化:a条件:连续且各阶导数存在 b方法:工作点附近泰勒级数展开。

2.时域指标(1)上升时间tr:响应从终值10%上升到终值90%所需时间;对有振荡系统亦可定义为响应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终值所需时间。

上升时间是响应速度的度量。

峰值时间tp:响应超过其终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时间。

调节时间ts: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内所需时间。

(2)超调量σ%:响应的最大偏离量h(tp)与终值h(∞)之差的百分比。

振荡次数:是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在达到指定deta范围下,系统所震荡的总次数。

(3)动态降落:系统稳定运行时,突然加一个扰动量N,在过度过程中引起输出量的最大降落值Cmax称为动态降落。

恢复时间:系统从波动回复到稳态时候所需要的时间。

(4)稳态误差:对单位负反馈系统,当时间t趋于无穷大时,系统对输入信号响应的实际值与期望值(即输入量)之差的极限值,称为稳态误差,它反映系统复现输入信号的(稳态)精度。

3.频域特性(1)频率特性:对于线性系统来说,当输入信号为正弦信号时,稳态时的输出信号是一个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不同的只是其幅值与相位,且幅值与相位随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而不同。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8
二、图形表示法
1.极坐标图(幅相频率特性图;奈奎斯特图) 1.极坐标图(幅相频率特性图;奈奎斯特图) 极坐标图 随着频率的变化,频率特性的矢量长度和幅角也改变。 随着频率的变化,频率特性的矢量长度和幅角也改变。 当频率ω 变化到无穷大时, 当频率ω从0变化到无穷大时,矢量的端点便在平面上画出一 条曲线,这条曲线反映出ω为参变量、模与幅角之间的关系。 条曲线,这条曲线反映出ω为参变量、模与幅角之间的关系。 通常称这条曲线叫做幅相频率特性曲线或奈奎斯特曲线。 通常称这条曲线叫做幅相频率特性曲线或奈奎斯特曲线。画 有这种曲线的图形称为极坐标图。 有这种曲线的图形称为极坐标图。
− j arctan 2 ζT ω 1−T 2ω 2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A(ω ) =
ϕ (ω ) = − arctan
23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9
2.博德图(对数频率特性图) 博德图(对数频率特性图) 博德图 两张图构成 一张是对数幅频图 一张是对数相频图 构成: 对数幅频图, 对数相频图。 由两张图构成:一张是对数幅频图,一张是对数相频图。 两张图的横坐标都是采用了半对数坐标。 两张图的横坐标都是采用了半对数坐标。
10
对数幅频特性图的纵坐标是频率特性幅值的对数值乘20, 对数幅频特性图的纵坐标是频率特性幅值的对数值乘20, 是频率特性幅值的对数值乘20 即 L(ω ) = 20 lg A(ω ) 表示,均匀分度,单位为db。 表示,均匀分度,单位为db db。 对数相频特性图的纵坐标是相移角φ(ω),均匀分度,单 对数相频特性图的纵坐标是相移角φ 是相移角 均匀分度, 位为“ 位为“度”。 对数幅频特性图绘的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对数幅频特性图绘的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对数相频特性图绘的是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对数相频特性图绘的是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自动控制原理》名词解释

《自动控制原理》名词解释

1.控制概念(1)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方式。

它的特点是,按照控制信息传递的路径,控制量与被控制量之间只有前向通路而没有反馈通路。

闭环控制:凡是将系统的输出量反送至输入端,对系统的控制作用产生直接的影响,都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或反馈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是开、闭环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式。

(2)反馈: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即将输出量通过恰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3)传递函数: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手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的比。

(4)被控对象:指需要给以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

执行机构:一种能提供直线或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它利用某种驱动能源并在某种控制信号作用下工作。

(5)线性化:a条件:连续且各阶导数存在 b方法:工作点附近泰勒级数展开。

2.时域指标(1)上升时间tr:响应从终值10%上升到终值90%所需时间;对有振荡系统亦可定义为响应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终值所需时间。

上升时间是响应速度的度量。

峰值时间tp:响应超过其终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时间。

调节时间ts: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内所需时间。

(2)超调量σ%:响应的最大偏离量h(tp)与终值h(∞)之差的百分比。

振荡次数:是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在达到指定deta范围下,系统所震荡的总次数。

(3)动态降落:系统稳定运行时,突然加一个扰动量N,在过度过程中引起输出量的最大降落值Cmax称为动态降落。

恢复时间:系统从波动回复到稳态时候所需要的时间。

(4)稳态误差:对单位负反馈系统,当时间t趋于无穷大时,系统对输入信号响应的实际值与期望值(即输入量)之差的极限值,称为稳态误差,它反映系统复现输入信号的(稳态)精度。

3.频域特性(1)频率特性:对于线性系统来说,当输入信号为正弦信号时,稳态时的输出信号是一个与输入信号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不同的只是其幅值与相位,且幅值与相位随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而不同。

自动控制原理--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j
j 1
0j 1
Im
0
Re
0
积分与微分环节
L(dB) 40
积分环节
0
微分环节
40
( )
90
微分环节
0 90
积分环节
20dB / dec
20dB / dec
6
三、微分环节
传递函数: G s s
频率特性:
G(j)
j
ej
π 2
➢1. 幅频特性 A及相频特性
A ,
A
( )
0
1
T
4
2
L,
0
1
T 3dB
4
20lg 2T 2 1
2
近似曲线 精确曲线
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L() 20 lg 1 (T )2 () tg1 T
0 L0 0
1 L 20 lg 1 3
T
2
4
L
2
L()(dB) 0 0.1 5
10 15 20
0.2
0.3 0.4
0.6 0.8 1
T
2
34
6 8 10
七、一阶不稳定环节
传递函数: G s 1
Ts 1
➢1. 幅相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 G j 1
jT 1
G j
1
jT 1
1
1 T2
T
j1 T2
U
jV
U
1 2
2
V
2
1 2
2
一阶不稳定系统的幅相频
率特性是一个为(-1,j0)
为圆心,0.5为半径的半圆。
180O 90O
Im
1

孙炳达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4

孙炳达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法-4

渐近线
5.4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绘制
相频特性表达式为
ω
φ(ω)/° -40
-80 -120 -160 -200 -240
arctan 0.25 arctan
5.4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绘制
对渐近线进行误差修正 在振荡环节转折处,ζ=0.4/(2*0.5)=0.4, 修正值+6dB; 在惯性环节转折处,修正值-3dB。
40
L(ω)/dB
精确曲线
20dB 1
+6dB
20
0 -20 -40
-40dB/dec ω1=2 ω2=4
振荡
-3dB
10
惯性
ω /s-1
-60dB/dec
1 2 3
5.4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绘制
一、极坐标图 方法一: 根据不同的ω值,计算出相应的P(ω)和Q(ω)或A(ω) 和φ (ω) ,并在直角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点,然 后用光滑线段连接各点。 方法二:利用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步骤为 (1)分别计算出各典型环节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各典型环节的幅频特性相乘得到系统的幅频特性, 各典型环节的相频特性相加得到系统的相频特性。 (3)给出不同的ω值,计算出相应的A(ω)和φ (ω),描点 连线。
5.4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绘制
起点 G(0) 15 j 零虚频特性为0,解得 1 / 2 将此代入实频特性,求 得与实轴交点为-3.33。
终点
G() 0 j 0
根据幅相频率特性曲线的起 点、与实轴交点及终点,幅 相频率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5.4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绘制
10 例 设系统的频率特性为 Gk ( j ) j ( j 0.2 1)( j 0.05 1)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四_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四_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实验室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实验名称:系统频率特性的测试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实验室: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21/11/24评定成绩:审阅教师:目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2二.实验原理2三.实验方案与实验步骤3四.实验设备与器材配置4五.实验记录4六.实验分析4七.预习与答复5八.实验结论5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1〕明确测量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的意义〔2〕掌握幅频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3〕利用幅频曲线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报告要求:〔1〕画出系统的实际幅度频率特性曲线、相位频率特性曲线,并将实际幅度频率特性曲线转换成折线式Bode图,并利用拐点在Bode图上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2〕用文字简洁表达利用频率特性曲线求取系统传递函数的步骤方法。

〔3〕利用上表作出Nyquist图。

〔4〕实验求出的系统模型和电路理论值有误差,为什么.如何减小误差.〔5〕实验数据借助Matlab作图,求系统参数。

二.实验原理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而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前提和难点。

建模一般有机理建模和辨识建模两种方法。

机理建模就是根据系统的物理关系式,推导出系统的数学模型。

辨识建模主要是人工或计算机通过实验来建立系统数学模型。

两种方法在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中,常常是互补运用的。

辨识建模又有多种方法。

本实验采用开环频率特性测试方法,确定系统传递函数,俗称频域法。

还有时域法等。

准确的系统建模是很困难的,要用反复屡次,模型还不一定建准。

模型只取主要局部,而不是全部参数。

另外,利用系统的频率特性可用来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用Bode图设计控制系统就是其中一种。

幅频特性就是输出幅度随频率的变化与输入幅度之比,即,测幅频特性时,改变正弦信号源的频率测出输入信号的幅值或峰峰值和输输出信号的幅值或峰峰值测相频有两种方法:〔1〕双踪信号比较法:将正弦信号接系统输入端,同时用双踪示波器的Y1和Y2测量系统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两个正弦波,示波器触发正确的话,可看到两个不同相位的正弦波,测出波形的周期T和相位差Δt,则相位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4-6所示。
12
四、惯性环节 传递函数 : G(s) C(s) 1
R(s) Ts 1
频率特性 : G( j) C( j) 1
R( j) jT 1
对数频率特性 : L() 20lg
1
20lg
(T)2 1
(T)2 1
Bode图 : arctanT
▪对数幅频特性L(ω)是一条曲线,逐点描绘很烦琐,通常采用近似的 绘制方法,用两条渐进线近似表示.
(极坐标表示法)
U () jV ()
(直角坐标表示法)
(A指(数表)e示j法 ())
图4-2
A() G(j) U 2 () V 2 ()
() G( j) arctan 1 V () U ()
6
例4-1 写出惯性环节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和频率特性。
解: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G(s) 1 Ts 1
2
• 系统(或环节)输出量与输入量幅值之比为幅值频率特性, 简称幅频特性,它随角频率ω变化,常用M(ω)表示。
A()
A c
A r
• 输出量与输入量的相位差为相位频率特性,简称相频特性,它 也随角频率ω变化,常用φ(ω)表示,
c r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统称为频率特性,用G( jω)表示
3
频率特性就是线性系统(或环节)在正弦输入信号 作用下稳态时输出相量与输入相量之比。
G (j) G(j) G(j)
A() G(j)
() G(j)
幅频特性是输出量与输入量幅值之比M(ω),描述系统 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在稳态时的放大(或衰减) 特性。
相频特性是输出稳态相对于正弦输入信号的相位差 φ(ω),描述系统稳态输出时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 在相位上产生的相角迟后(或超前)的特性。
低频渐近线: T 1 L 20lg1 0
高频渐近线: T 1 L 20lgT
低频渐近线为零分贝线。
13
高频渐近线为一条在ω=1/T处穿越横轴、且斜率为-20dB/dec的直线。对 数幅频特性曲线可近似地用上述两条直线表示,且它们相交于ω=1/T(转
折频率)处。由这两条直线构成的近似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称为渐近对 数幅频特性曲线。
定义: L(ω)=20lgA(ω)—— 对数幅频特性 ψ(ω)=∠G(jω)—— 对数相频特性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半对数坐标图) ➢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8
横坐标表示频率ω,单位为rad/s。按 对数分度,即以㏒ω标注刻度。但为方 便读数,横轴标注ω本身的数值,所以 横坐标的刻度是不均匀的。角频率ω变 化10倍,在横坐标上距离的变化为一个 单位,即lg10=1,称为一个“10倍频程” 记为dec。 零频(ω=0)不可能在横坐 标上表达出来。横坐标的最低频率,一 般以我们感兴趣的频率范围来决定。
4
二、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由拉氏变换可知,传递函数的复变量s =σ+jω。 当σ=0时,s = jω。所以G(jω)就是σ=0时 的G(s),即复域与频域的关系为:
传递函数 G(s)
s j 频率特性 s j G( jω)
5
三、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
1、数学式表示法
G(j) G(j) G(j)
其频率特性为
G( j) 1 Tj 1
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A()
1
(T)2 1
() G( j) 0 arctan1 T
7
2、图形表示法 1)极坐标图(又称奈奎斯特图)
当 ω 从 0→∞ 变 化 时 , 根 据 频 率 特 性 的 极 坐 标 式 G( jω)=A(ω)∠ψ(ω) , 可 以 算 出 每 一 个 ω 值 所 对 应 的 A(ω) 和 φ(ω),将它们画在极坐标平面图上,就得到了频率特性的极坐 标图。 2)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
11
三、 理想微分环节
传递函数 :
G(s)
C
(s)
s
R(s)
频率特性 :
G( j) C( j) j R( j)
对数频率特性 :
L 20 lg dB
90
Bode图 :
图4-6
▪ 对数幅频特性L(ω)为过点(1/τ,0)、斜率为20dB/dec
的一条直线。
▪ 对数相频特性φ(ω) φ(ω)为一条90o 的水平直线。
L( )
1/T
+20dB/dec
-90o
图4-7
15
五、 比例微分环节
传递函数 :
G(s) C(s) s 1
R(s)
频率特性 :
G(j) C(j) j 1 R(j)
对数频率特性 :
L() 20lg ()2 1
arctan
Bode图 :
图4-8
因为其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与惯性环节只相差一个 符号,所以只要把惯性环节的Bode图向上翻转一下即可。 如图4-8
修正量:最大误差发生在交接频率ω=1/ T处,该处的实际值为
L() 1 20lg (T)2 1 20lg 2 3.03dB T
L( )
1/T
-+20dB/dec
-90o
图4-7
14
▪对数相频特性 arctanT
• 低频:当ω→0时, φ(ω)→0。 • 高频:当ω→∞时,φ(ω) →-90o。 • 转折频率处的相位:当ω=1/ T时,φ(ω)=-arctan1=-45o。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
1
4.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一、频率特性的定义
• 采用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当系统稳定后,其输出称频率响应。
输入 r(t)=ArSin(t+ r)
系统
输出(稳定后) c(t)=AcSin(t+c)
• 系统对不同频率的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特性称为频率特性。
Ar不变,改变角频率ω
如图4-4所示。
比例环节放大倍数K变化,系统的L(ω)上下平移,但φ(ω)不变。 10
二 、 积分环节
传递函数 :
G(s) C(s) 1
1
频率特性 : R(s) s
G(j) C(j) 1 对数频率特性 :R(j) j
L 20lg dB
1
90
图4-5
Bode图 :
▪对数幅频特性L(ω)过点(1,0)、斜率为-20dB/dec的一 条直线 。 ▪对数相频特性φ(ω)为一条-90o 的水平直线 。
图4-3
4.2 典型环节的Bode图
一 、 比例环节
传递函数 :
G(s) C(s) K R(s)
频率特性 :
G( j) C( j) K R( j)
对数频率特性 :
L 20 lg K dB
0
Bode图 :
图4-4
▪对数幅频特性L(ω)为水平直线,其高度为2合的水平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