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PPT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19de45bff121dd36a32d82fe.png)
简述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 其形成过程, 其形成过程,并根据其主要内容分析它的深 远影响有哪些? 远影响有哪些?
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 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 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 展,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 实践基础: 国际条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国际条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 的威力, 的威力,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社会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 社会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 时代条件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 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 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中 国共产党,并且将之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国共产党,并且将之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带 领中国人民,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领中国人民,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 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
4、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的“解放” 这里的“解放”是指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 C.肯定实践是检验直理的唯一标准 . 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 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 转折, 转折,这样说的原因中不包括 A.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C.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 D.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72884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8.png)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清朝灭亡与辛亥革命(1840-1911年)1. 鸦片战争(1840-1842年)•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冲击•外国侵略与中国的抵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2. 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年)•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外国势力对太平天国的干扰•太平天国的覆灭与北洋政府的崛起3. 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变法运动•康梁变法的失败原因•百日维新的实施与失败4. 辛亥革命(1911年)•各地起义与革命军队的形成•临时政府的成立与清朝灭亡•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二、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19-1921年)1. 刘海粟事件(1919年)•凡尔赛和约与中国的失地•学生运动与刘海粟事件•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影响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中国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早期发展•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扩大3. 北京学生运动与五卅运动(1920-1930年)•北京学生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北京学生运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五卅运动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4. 中共一大与红军的创建(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与宣告成立•红军的创建与武装斗争•中共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与作用三、抗日战争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1931-1949年)1. 九一八事变与全面抗战(1931-1937年)•日本侵略并占领东北地区•中国对日抗战的发起与全面爆发•中共与国民党的合作与矛盾2. 卢沟桥事变与“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化”(1937-1945年)•中国对日抗战的进展与挫折•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贡献•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斗争与人民群众的支持3. 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胜利与解放区的建立(1945-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解放区的建立与人民政权的实施•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的胜利4. 新中国的成立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1949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告与成立•中共在新中国的执政与改革开放•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与展望以上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简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22b9047b27284b73f2425093.png)
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1)鸦片战争前,清朝闭关锁国,对世 界一无所知; (2)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 击日益加剧; (3)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 入中国; (4)地主阶级抵抗派为了了解西方,抵 御外来侵略(目的)
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4)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5)1992年,“南方谈话”,阐明社会主义的 本质,邓小平理论成熟并体系化;进一步解 放了思想,深化了改革; 6) 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 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 为党的指导思想
2)影响:
(1)简单介绍了西方的政治、经济状况; (2)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 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3)形成了救亡图存的社会思潮,成为中国 近代思想的主流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1、“中体西用”的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 患:外国侵略加剧,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西学更广泛 地传进来,对中国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文 化产生了猛烈冲击; (3)为了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目的)
2、(旧)三民主义 1)提出背景: (1)鸦片战争以后,许多救国主张都以失败 告终,中国革命需要新的理论和实践; (2)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 壮大; (3)孙中山改良道路失败后,走上了革命的 道路,创立了革命团体;
(4)西学的不断传入,孙中山融合了多元人 类文化遗产而提出;
(5)1905年,同盟会成立,在《民报》发刊 词上提出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精华版)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8349afc77da26925c5b051.png)
【探究】根据材料,李大钊提出的“这种潮流”是指什么?李 大钊的宣传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1)潮流:社会主义革命的潮流。
【解读】本段材料描述了史学家萧公权对康有为思想的认
识过程。 (1)先前由于掌握的史料比较少,萧公权对康有为的认识 不够全面和正确。认为康有为的君主立宪只是其保皇的一种手 段,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假维新。 (2)萧公权在读完大批有关康有为的原始材料、作深入的 剖析后,改变了对康有为的认识。认为‚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
【探究】张之洞提出的“旧学”“新学”各是指什么?洋务派 是怎样认识“旧学”“新学”之间的关系的? 提示:(1)含义:‚旧学‛即‚中学‛,指的是四书五经,即 以孔孟之道为中心内容的封建主义旧文化。主要指纲常名教, 封建道德。‚新学‛即‚西学‛,就是他所提出的西艺、西政、
西史。
(2)关系:旧学(中学)为根本,新学(西学)用来辅助中学,为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
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变法思想具有怎样的本质特征。 提示:(1)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挽救民族危机结合起来,宣传 ‚变法图存‛。
(2)以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进化论、天赋人权说和主权在民思
想为武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核心都是以资本主义代替封建
主义。
3.陈独秀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主张尊孔„„势必复辟。”这 是为什么? 提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维护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
【探究】吴虞是怎样评价礼教的?你如何认识? 提示:(1)评价:礼教就是用封建纲常名教维护封建专制的统 治,揭示了礼教的反动本质,他指出那些讲礼教的人,而实际
中国近现代史导论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9651ce844769eae109ed0d.png)
2020/10/13
13
2.反对两种错误历史倾向
A.实用主义:忽视和否定客观真理,只以主观来判断是 非和价值效用,与社会历史实际相背离。
B.客观主义:往往脱离现实利益,回避对历史现象和历 史事件进行概括和评价,而仅限于史料的发掘、考证和编纂。
2020/10/13
14
1.历史与现实
A.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 而现实是将来的历史。 B.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由于 时间上的差距,使历史与现实成为两个相互区别的概念,但 时间的延续性又使它们之间保持着前后相继、互相渗透的相 对运动,而这一运动就使它们处于一个紧密联系和不可分割 的统一体中,所以历史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着过去和现在这 样双重的意义。
2020/10/13
8Hale Waihona Puke 续你说婚姻要自由,他就专门把写情书、寻异性朋友做日常重要 的功课。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 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规 律,不受训练了。你说现在的政治、法律不良,他就妄想废弃 一切法律、政治。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 母亲。你说要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就悍然以为大家朋 友应该养活他。你说青年要有自尊底精神,他就目空一切,妄 自尊大,不受善言了。
——《青年底误会》,《新青年》9卷2号(1921年6月21日) 类似表述:
2020/10/13
10
类似表述:
“所以现代道德底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弟扩充到全社 会的友爱。现在有一班青年却误解了这个意思,他并没有将 爱情扩充列社会上,他却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 他的慈爱的、可怜的老母。这种人岂不是误解了新文化运动 的意思?因为新文化运动是主张教人把爱情扩充,不主张教 人把爱情缩小。”
中国近代史纲要PPT参考课件
![中国近代史纲要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478e01b14e852459fb576e.png)
2021/3/10
授课:XXX
30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 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 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 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2021/3/10
授课:XXX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
(一)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讲近
代中
国贫
困落
后的
根源
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 主义学院纲要教研组
上篇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2021/3/10
授课:XXX
3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思考: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1/3/10
授课:XXX
25
思考: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 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 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 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 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 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2021/3/10
授课:XXX
授课:XXX
28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
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
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
政和经济命脉,而且
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
治,日益成为支配中
国的决定性力量。
2021/3/10
赫德:掌握中国海
授课:XXX
关大权达40余年
2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 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 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https://img.taocdn.com/s3/m/ae56e45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5.png)
实施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1865年开始出现入超,除1872—1876年这5年中国
有小额出超之外,一直入超。1865年到1868年中国每年
入超750万海关两,1890年至1894年,每年入超增长到
3400万余海关两。
自1895年马关公约明文认可外资在中国自由设厂后,
1895年至1923年在中国新设工厂130多家。
3,开始使用近代理论来论证中华民族旳危亡险 境。
但这时旳“觉醒”还无法与五四时期旳“觉
醒”相提并论。“五四”标志着又一种新旳阶段。
我们到第四章再来讲它。
对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旳一种分析框架。
器物层次(洋务运动)——制度层次(维新 运动和辛亥革命)——思想层次(新文化运 动)
这个分析框架对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三章和 第五章旳第一节都非常主要。
1,中国人民旳坚决对抗是最基本旳原因。 2,帝国主义旳相互牵制。 3,资本主义战争目旳旳变化。 4,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等硬国力原因亦是不可忽视旳原
因。
中国人民对抗外来侵略旳几点印象:
1,如刚刚分析,中国人民旳对抗坚韧持久、力量 强大。这是中国仍能保持部分主权和领土旳基本 完整旳首要原因。
英国:强租威海卫和香港新界,并把长江流域作为自己势 力范围
法国:强租广州湾,把两广和云南作为势力范围 日本:把福建作为自己势力范围
控制中国旳内政、外交。主要有:
侵占中国主权,如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 权、驻军权等。
驻华公使对华政治横加干涉。 把持海关行政等。
赫 德(1861— 1923年任中国 海关总税务司)
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公约》。 1923年,日本与德国在山东进行了日德战争。日本逼迫中国
签订《有关山东之公约》。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ppt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a91385770bf78a6429540e.png)
阶段特征:
1.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俄美等国,他们在侵 略中国的问题上,相互勾结,相互配合,共 同谋取侵略权益。
2.侵华的目的是….
3.侵华的主要形式是以商品输出为主,主要手 段是发动战争,强占领土、开辟商埠、控制 关税航运等。
4.对中国的危害: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3.农民阶级的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 (2)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地位、内容、) 《资政新篇》 (3)义和团运动(略)
4.民族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1)背景:
(2)早期维新思想出现(原因、内容、特点、 评价)
(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救国方案及斗争 ①维新派的救国方案——维新变法思想的形
成
②实践——维新变法运动(目的、过程、特 点)
③结果及原因:
④评价: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及斗争 ①革命思想形成的原因 ②革命思想的形成 A.兴中会的革命纲领 B.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C.三民主义的形成(过程、内容、评价) ③实践: A.辛亥革命前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哪些?) B.辛亥革命(时间、经过、成果、意义)
⑤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 分治和剥削政策,又由于小农经济的广泛存在, 造成了中国实际上的长期政治分裂,中国政治、 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⑥中国人民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日益贫困,大 批破产,其贫困的程度是世界少见的。
3.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
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掠夺的本性是列强侵略中 国的根本原因,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衰退, 都会成为其侵略的动力,而中国的落后也是 其侵略的原因之一。所以….
成部分。
二.列强侵华的方式及表现 1.军事方面:发动侵华战争,这是最主要的 侵华方式之一。 通过这种方式,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 条约,取得一系列特权,侵犯中国的主权,割 占中国的领土,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为其政 治、经济上的侵略开辟道路。 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325329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5.png)
调民主与共和的优势,并提出实施普选制度以及建立行政、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的体制。
•
思想家B
思想家B是中国民主与共和思想的深化者。他在思考宪政体制时,
强调权力制约和公民参与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法治体系、推动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具体措施。
思想主题2:科学与教育
Hale Waihona Puke •近现代中国思想家对科学与教育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THE END
THANKS
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
2023-09-11
CONTENTS
• 介绍
介绍
介绍
•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具有先进 思想的理论和思想家。这些思想对中国社会 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演示文档将介 绍一些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主题,并对其 进行详细的解说。
• 思想主题1:民主与共和 • 思想主题2:科学与教育 • 思想主题3: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化
• 思想家F
思想家F
• 思想家F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通过重新 解读传统儒家经典,提出了关于个体、家庭和社会关 系的新理解。他的思想成果为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化提 供了新的思路。
• 以上是中国近现代的先进思想主题的一些介绍,每个 主题都涉及到了相关的思想家和他们的观点。这些思 想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通过对这些先进思想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教育,提倡普及教育、素质教育,并致力于推动中国教育体
制改革。
思想主题3:儒家思想的 现代转化
•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近现代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和转化。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重新解读, 探索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并使之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鸦片战争前后士林风气的变化
(1)风起云涌的人民反清抗斗争惊醒了
沉睡中的士大夫,使其对国计民生和时事 政治问题再也不能不闻不问了;
(2)西方列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的入侵及中国的战败促使一批忧国忧时 之士不能不考虑应对时局之策。
3、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
鸦片战争时期的地主阶级 改革派主要分为两大类:
目录
▪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
▪ 第七章 五四时期的社会改良
▪
阶级改革派的政治
▪
思潮和空想社会主义
▪
思想
▪
思潮
▪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领袖
▪ 第八章 五四时期东西文化问
▪ ▪ ▪
第三章 第四章
的政治思想 洋务运动与洋务思潮 19世纪末叶的维新变法
▪ ▪
第九章
题论战 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
▪
思想
▪
思想
2、《天朝田亩制度》
其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 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诸方面的纲领 性文献,被公认为太平天国思想的总纲;
3、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发展的 历史产物,作为封建土地制度的对立面, 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其所宣扬的平均主义 思想及实施在客观上包含了为中国资本主 义开辟道路的因素;其作为平均主义的纲 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空想性。
2、了解西方,学习西方
(1)组织编译外国书报 《四洲志》 《澳门月报》 《澳门时报》 《华事夷言》
(2)初步提出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 “查英吉利在外国最称强悍,诸夷中 惟米利坚及佛兰西足与之抗衡,…… 此中控驭之法,似可以夷治夷。” ——《林则徐集·奏稿》第769页
四、魏源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经世致用主张
1、洪秀全的反清思想
(1)与冯云山、洪仁玕创立“拜上(三原);
(3)将封建势力斥为“阎罗妖”:“阎 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作怪多变,迷惑 缠绕捉凡间人灵魂。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 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
——《原道觉世训》
(4)强调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天父上 帝人人共,天下家自古传”;“天下凡间 人民虽众,总为皇上帝所化所生”;“天 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 尽是姊妹之群。”
(2)“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四 夷者,外夷制之。”
——《海国图志》
(3)夷之长技有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 兵之法。”
——管同《禁用洋货议》 《因寄轩·初集》第2卷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 领袖的政治思想
内容提要
▪ 洪秀全及其《天朝田亩制度》 ▪ 洪仁玕及其《资政新篇》
一、洪秀全及其《天朝田亩制度》
(1)“言学则尚致用而崇今文,言治则 崇变法而非泥古。且其学也,即所以为 治也;其言治也,即所以利民也。”
——魏源《默觚下·治篇五》
(2)编纂《皇朝经世文编》,成为其经 世致用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
2、“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自述《海国图志》之写作目的: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 作。”
统治阶级上层中的有识之士:如林则徐、 陶澍、黄爵滋等;
官职卑微或未登仕途的士大夫:如龚自珍、 魏源、包世臣等。
二、龚自珍的更法改革主张
1、对封建“末世”的揭露和批 判
“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蹷。不 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又或餮菸 草……取诛戳,或冻馁以死……承乾隆六十载太平之 盛,人心惯于泰侈,风俗习于游荡,京师其尤甚者。 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户 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 支日月,奚暇问年岁?”
一、鸦片战争时期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
1、清代文化专制主义与 思想文化领域的变迁
(1)清王朝建立后,封建专制主义在 各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 不仅在政治上极端专制,而且在思想 上对人民的箝制与超越了以往一切朝 代,实行了空前的文化专制主义;
(2)提倡理学,独尊程朱; (3)大兴文字狱,消灭异端。
▪ 第五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革 ▪ 第十章 新儒家的文化思想
▪
命思想
▪ 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 ▪
主主义政治思想和
▪
义思潮
▪
文化思想
第一章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 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
内容提要
▪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 ▪ 龚自珍的更法改革主张 ▪ 林则徐的反侵略思想 ▪ 魏源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清代学术概论》
三、林则徐的反侵略思想
1、严禁鸦片、反抗侵的爱国思想
鸦片“迨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 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 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 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奏稿》第601页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 林 则 徐 集 ·公 牍 》 第 60 页
二、洪仁玕及其《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
(1)主张仿效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 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体的近代化社会经济 体系;
(2)主张改革政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与 “民心公议”相结合的具有民主主义色彩 的政治体制;
(3)主张破除旧的习俗和思想观念; (4) 主张向西方学习,实现中外和平交往。
2、评价
一、洋务思潮的发动
(1) 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主张全面发展资本 主义的政治纲领,带有明显的近代化色彩;
(2) 它已突破旧式农民战争的理论水平,是 《天朝田亩制度》的珍贵续篇;
(3) 《资政新篇》不能实行的根本原因是当 时中国没有形成与之相应的阶级基础和客观 物质条件。
第三章 洋务运动 与洋务思潮
内容提要
▪ 洋务思潮的发动 ▪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 ▪ 张之洞与“中体西用”论
——《西域置行省议》
2、经世致用、更法改制思想
(1)“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 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敦若自 改革?……易日穷则变,变则通。”
——《乙丙之际议第七》
(2)政治方面:主张适当限制君权,提高 臣属权力,理顺君臣关系;
(3)经济方面:抑制土地兼并。
3、梁启超评论
“龚自珍……喜为要渺之思,…… 讥切时政,诋诽专制,……晚清思想之 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 学诸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 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