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
简答题
1.教育研究方法含义及其特性是什么?
2.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分析论述题
1.教育实验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如果要开展一项检验不同教学方法效果的实验,该如何进行设计?
参考答案
简答题
1.教育研究方法含义及其特性是什么?
答:(1)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它同样是一个认识过程,其结果是解释或预测、发现或发展一定的教育原理、原则和理论。
它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则(行动方式)。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具体包括:
a.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b.要求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c.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也就是说要以充分地科学事实为依据;
d.强调方法的科学性。
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e.创造性。
对原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1、教育研究的对象p4(1)有学者认为是人;(2)有学者认为是任何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的活动;(3)也有学者认为是研究现象及其规律;(4)更多学者认为,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因为“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研究”,有了问题才能引起人们对它的研究,没有问题的研究或者虚拟问题的研究都不是真正的研究。
(教育问题是实际教育结果与期望教育结果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2、教育研究的特征p5(1)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2)自身的特征:①教育研究基础的包容性: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而教育问题本身常常是复杂的与整合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这使得教育研究具有很大的包容性;②教育研究过程的实践性:教育研究面向的是教育实际问题,是关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③教育研究结果的后效性:教育研究的结果能真正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积累和检验的过程,研究具有后效性;♍教育研究方法的整合性: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人的教育问题,涉猎面复杂,不可能按照研究者主观的需要对研究对象加以孤立、封闭或纯化,需要整合质性和量化的研究方法进行 3、教育研究的分类p7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中观研究文献研究、田野研究和实验室研究描述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历史研究、现实研究和超前预测研究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4、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关系(1)区别:①方法:定量研究采用的是量化、演绎的方法,以验证假说为目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注重实验—设计—控制,强调预先设计和标准化研究程序;定性研究采用质性、归纳的方法,详细地记录每个个案,然后分析资料,加以概括,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和解释主义,注重观察—参与,强调应在自然情境中进行。
②目标:定量研究的出发点是提出假说并努力验证,注重演绎,追求教育现实的普遍性;定性研究的目标大多是从资料中归纳概括自己的结论,建构自己的理解,注重归纳,研究结论一般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研究:广义上,是指“探索研究”,即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泛指一切独立解决问题的活动。
狭义上,专指科学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
即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限定的事物或现象(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社会现象或是精神现象)进行分析、验证,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
2 方法:人们通常把达到目的的途径( 手段) 称为“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就是人们为实现达到认识客观世界这一基本目的而采用的研究手段和途径。
3 混合研究:既有定向研究又有自由研究。
4 实验研究:根据一定的理论研究假设,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必要的而又合乎情理的人为手段(自变量),主动干预或控制无关因素(无关变量),观察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因变量),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统计分析基础上,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5 效度:结论的准确解释性和结论的普遍性。
——内在效度:结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
——外在效度:结果能被推广的人、情境和条件。
6 信度:研究的一致性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
——外在信度:收集人之间能达成一致否。
7 质性研究:基于描述性的研究,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定性研究侧重于和依赖于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
8 本土概念: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用来表达他们自己看问题的方式的概念,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二简答:1 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差异:●研究的关注点不同:定量研究关注结构;质性研究关注意义。
●收集和形成研究材料的方法不同:定量研究用结构性观察、问卷调查实验;质性研究用描述性观察、访谈。
●分析材料的方法不同:定量研究用统计分析;质性研究用类属分析、情境分析。
2 研究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步骤:●研究准备:确定研究问题;进行文献检索;确定研究对象;制定研究计划●研究的实施:收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成果●研究的评价:研究过程和成果的总结、反思和评价3 选题的依据:●要明确分析作为研究者所拥有的前提条件,包含对问题的兴趣,对问题的自我摄入度,对问题的驾驭度;●研究者必须与一个宽广的认知视域来思考要研究的问题;●研究者必须明确思考所研究问题的研究价值、研究独特性以及题目的确定;●研究者要对研究的可行性和相关的伦理问题进行慎重考虑。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第一篇: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研究的效度: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
(p8)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即研究本身的真实性)。
外在效度: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的程度(即研究的推广性)。
教育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究的可靠性。
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搜集、分析和解释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即研究的一致性)外在信度: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
(即研究的重复性)2、操作性定义:(p26)操作性定义是一种规定,它是被确定的需要定义的变量和条件的操作或特征具体化。
3、常量: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特征或条件。
(P22)变量: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价值或条件的特征。
4、准实验研究: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的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
(P84)5、调查研究:一种使用范围很广的研究,它包括对现状的研究,以及确定和解释社会的或心理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P106)6、比较研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P161)7、参与观察:也称为自然观察,它是指就研究对象在自然的状态下研究者参与某一情境中去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在实地研究中,参与观察是主要方法之一。
(P172)(从某种程度上说来,实地研究就是一种个案研究,因为研究最佳答案可以从个案分析中获得。
)8、访谈:通常是两个人(有时包括更多人)之间有目的的谈话,由其中一个人(研究者)引导,搜集对方(研究对象)的语言资料,以此了解研究对象如何解释他们的世界。
是实地研究中一种获得资料的重要方法,在实地研究中,访谈的方式基本上也分为非正式的和较正式的两种取向,而访谈的结果加大地依赖研究者的技能。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2、教育研究原则:创新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伦理性原则。
3、赫尔巴特是第一个运用自然科学的归纳法来研究心理现象,并把心理学原理引用到教育研究中的人。
4、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选题、查阅文献、研究设计、实施研究、研究结果表述。
5、选择研究问题的原则:价值性、科学性、科学性、创新性。
6、教育文献的种类: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7、文献检索的方法:顺查、8、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指运用各种逻辑和非逻辑方式对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对事实和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旳理性分析,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获得系统化的理论认识的方法。
9、教育调查问卷的结构:标题、指导语、问题与选择答案(信效度)、结束语。
10、文献研究的定义:指研究者通过系统全面地搜集、查阅、分析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明晰研究现状、问题和发展11、历史研究:研究者通过对史料进行系统、周密的搜集、鉴别、分析,探求研究对象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其发展规律,指导现在、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12、定性研究:运用描述性分析来理解某种教育现象或问题的性质和意义。
13、定量研究:14、个案研究:就是对一个有界限的系统,如一个个体、一个方案、一个团体、一个机构、一个地区等,运用多样技术与手段,如观察、访谈、调查、实验等手机完整的资料以做出深入、翔实的描述、禅师与分析,呈现出系统的真实面貌与丰富背景,从而在此基础上做出判断、评价与预测的研究方法。
15、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就是人们有目的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了解、考察和分析,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16、教育访谈:就是在教育研究过程中,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形式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和某种态度的调查方式。
17、教育观察:指在教育研究过程中,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一、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五)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要从客观的教育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教育问题;2.创新性原则:体现在选题、研究方法和角度和研究结论等方面;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体现在注意选题的生活基础及研究对象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4.伦理原则:教育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必须符合当前的道德伦理,不能够违反法律法规,损坏他人身心健康等;这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因为教育研究对象是人;①评估研究的伦理可接受性;②充分认识并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③研究者应承担对研究者应负的责任;(六)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选题2.研究设计3.搜集资料4.整理与分析资料5.撰写研究报告6.总结与评价阶段;(七)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类型——1.含义: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2.特点:除了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之外,独特之处在于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研究的周期很长;③针对性、实践性很强;④研究参与主体广泛;3.功能:是实现教育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提高教育研究人员的素养和研究能力;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1)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2)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3)实验研究方法(前实验、真实验、准实验);(4)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一)选题的主要来源——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二)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时机问题);(三)教育研究假设——1.假设的含义: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推测性论断或假设性解释科学研究,是在进行研究之前就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理论;2.作用:假设是理论的先导,起着核心作用;①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目的,限定研究数据的收集范围;②根据假设的内容,涉及具体的方案收集数据,进一步验证假设;③有利于研究者对变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研究结果的质量;3.假设的主要类型:①归纳假设、演绎假设和研究假设②描述假设、解释假设和预测假设;4.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①自变量即实验变量,它是由实验者设计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的,有计划地变化的实验情境或条件因素;②因变量即反应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实验者需观察、测量、计算的变化因素;③无关变量即干扰变量或控制变量;5.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假设表述应简单明了具体明确;另外研究假设中的变量应是可以操纵和测量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有意义的、可检测的;(四)教育研究方案的制定——1.选择研究对象(1)总体、样本和抽样:总体,是特定研究对象的总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也称为样组,它是能够代表总体的一定数量的基本观测单位,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抽样,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2)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①明确规定总体(取决于研究目的和研究的外部效度及可行性);②取样的随机性;③取样的代表性;④合理的样本容量:样本大小取决于研究目的、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所采取的抽样方法和统计方法;研究对象总体的同质性;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诸方面;⑤取样的可行性;(3)样本大小的参考值:①对于描述研究和调查研究,大小为总体的10%,除少数情况外不少于100;②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满意样本每组不少于30;③实验研究,条件控制严格的为每组15人,条件不严格的为一个自然教学班;(4)取样的基本方法:①简单随机取样(抽签、随机数目表),适用条件是样本总体个数有限且数量不大;优点是方便易行,缺点是不适合大样本;②系统随机取样(等距取样),适用条件是大样本,但不适用于样本分布有周期性的特点的情况;③分层随机,适用条件是总体成分复杂且各成分之间差异较大的情况,优点是可有效地减少误差,缺点是必须对总体中的各层有一定的了解;④整群随机取样,适用条件是总体大、数量多且各层之间同质性较高的情况,优点是抽样方法简单,缺点是误差较大;2.确定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被试特点、研究的主客观条件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等选择方法,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3.制定研究计划:包括①研究题目②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单说明③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④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⑤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⑥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⑦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五)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1.选题价值论证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3.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论证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三、教育文献检索(一)教育文献概述——1.含义:教育科学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2.作用:①帮助研究人员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②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③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二)教育文献的及主要分布——1. 种类:①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②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献等。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复习资料.docx
单选题1、现代教育目标放在第一、二、三位的分别是 A 。
A、态度和能力、实用技术、知识B、知识、能力、文化C、德、智、体D、全面发展、掌握知识、学习技能2、 A 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
A文献法B调查法C内容分析法D观察法3、将一个复杂的研究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加以研究的过程是_________ oA、问题的定位B、问题的查找C、问题的分解D、问题的确定4、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纵、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教育现彖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的变量是_C—。
A、因变量B、控制变量C、自变量D、无关变5、研究中能够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非研究者所能选择、确定、操纵、变化的因素,这些必须使之中立化、控制的变量称为_____ B __________ 。
A>因变量B、无关变量C、自变量D、中间变量6、______ A ________ 是指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
A、操作定义B、概念定义C、量化指标D、本质定义7、____ D ________ 指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通常,它用来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A、研究效度B、内在信度C、外在效度D、研究信度8、 B _________ 是指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
A、内审法B、外审法C、文献鉴定D、文献整理9、 B 是指在内容分析法屮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基木单位。
A、抽样B、分析单位C、观察D、问卷10、 A __________ 是指从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Z前,一般没有理论,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岀概念和命题,然后上升到理论。
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建立理论的方法。
是1967年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的,目的是填平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Z间的尴尬的鸿沟。
A、扎根理论B、分析单位C、社会理论D、问卷法11、根据观察的范围,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 °A、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B、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C、定期观察和追踪观察D、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12、反映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 。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一章概论一.概念界定1.研究:就是一个认真的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2.科学研究:①含义:指人们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或实践活动。
②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创造性3.教育科学研究:①含义: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②基本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③功能:解释、预测、控制④特点: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创造性(最突出的)、伦理性4.方法: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研究自然界、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方式、手段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含义: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程序研究,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2)特点:①一般:A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已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B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C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D强调方法的科学性E创造性。
②独特:A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B研究的周期较长;C针对性、实践性强;D教育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是关于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的一般方法原则的知识体系,是将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形式、方式加以理论化、系统化。
2.教育研究方法论:从哲学观、世界观的应用中概括出来的一般方法原则,是方法的理论表现形态。
三.分类1. 四种水平: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2. 依据适用范围和概括程度分:①具体的科学方法论:文献法等②一般研究方法:归纳法等③最一般的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③依据研究目的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④依据研究方法可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四.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1.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 2.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 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 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 5.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五.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 2.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合理移植和借鉴; 3.数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4.从国情出发,批判、继承与创新。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单选15个,15分;名词5个,15分;填空5个,10分;简答5个,25分;论述2个,20分;案例1个,15分一、概念1、操作性定义:用具体的、可感知的或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对概念、命题作的界定。
2、研究变量:是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与测量的,随条件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
3、抽样:是从所研究对象的全体中,按照某种规则抽取一部分被试的方法。
【就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作为样本,然后用这一样本的结果去推断总体。
】4、信度:也称可靠性,指测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5、效度:指正确性,指能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
6、文献法:是指以现存文献为资料研究社会的一种方法。
7、文献:即对贤者及学说的典籍记录。
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即把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记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8、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撰写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
9、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的文献。
10、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它是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某一范围的一次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比如综述、述评、专题研究报告等。
11、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以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2、描述记录:通过详细记载事件或行为发生、发展过程而获得资料的方法13、取样记录:它是对观察行为或事件进行分类,把复杂的事件或行为转化为可以数量化或可限制的材料进行记录。
14、结构式观察:有明确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性观察。
15、非结构式观察: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不预先确定。
16、轶事记录法:它着重随时随地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及研究者感兴趣的事例。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1、成为教育研究对象的教育问题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点:问题性、预见性、未知性2、定性研究:也称质性研究,是指在尽可能自然的状态下,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观察、体验、调查和分析,以一种开放的研究态度,对教育现象获得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3、田野研究: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研究者亲自进入研究场景,通过直接观察、访谈、情境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加工分析提取结论的过程。
田野研究的“田野”就是学生学习的园地,教师教学的场所。
第二章教育研究过程1、教育研究过程的一般程序:(1)选题(2)查阅文献及初步调查了解(3)制定研究工作计划(4)搜集并整理资料(5)分析研究(6)撰写报告2、教育研究问题的来源:(1)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2)从过去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3)从有关理论中演绎出研究问题(4)从留有争议的问题中寻找研究问题(5)从各级规划课题中选择问题3、选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的领域(2)查阅相关资料(3)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4)陈述研究问题4、研究假设:就是研究问题的预设答案。
具体而言,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判断。
5、研究假设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假设对课题研究起定向作用。
有假设的研究,内容更具体,方向更明确,目标更集中,既便于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攻方向,又易于别人理解课题内容。
(2)假设是研究的核心,在有假设的研究中,整个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验证假设展开。
(3)假设是通向理论的桥梁。
假设是有待验证的理论,它具有理论的某些特征, 是对有关现象的概括,当假设的基本观念或预言被证实时,该假设就上升为理论。
6教育假设形成的三个阶段:观察分析、提出假设、表述第一阶段是观察分析。
由于科学假设都只能源于客观事实或科学结论,因此要提出假设, 就必须在提出假设之前认真而具体地去观察、考察所要研究的对象,并全面分析相关的研究结论。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1、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以小学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小学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活动过程。
(性质上,属于一种科学研究。
内容上,包括对知识传递过程的研究和对人的社会化的研究。
组成上,包含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三要素。
)2、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指有组织地、有计划地、有系统地进行小学教育研究和构建小学教育理论的方式,获得小学教育科学的规律性知识所遵循的一定研究程序、途径、策略。
3、研究假设:简称假设,是对问题的答案、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或某些现象的性质的推测或提议。
4、研究变量:指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体现出不同价值或条件的特征,也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操纵控制或测量的可以变化的诸因素。
5、教育文献研究法,也称情报研究、资料研究或文献调查,是指对教育科学文献资料的检索、收集、鉴别、整理、分析并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
6、文献综述: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7、教育经验总结法:是研究者以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事实为素材,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这些材料加以分析、概括认识,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8、访谈调查法: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谈话直接搜集材料的方法。
9、教育叙事研究: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的研究方法。
10、个案研究法,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
简答1、进行教育科研应遵循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在研究的指导思想上、研究过程中、得出结论过程中都坚持)○2创新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有深切的实践关怀、注意学习教育理论)○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掌握二者不同的特点,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5伦理原则(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避免对其造成伤害,审慎解释研究成果,)2、教育科研的实施步骤○1选题○2查阅文献资料○3制定研究计划○4收集研究信息资料○5整理和分析资料○6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3、教育科研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4、教育科研课题论证的内容○1课题性质和类型○2课题名称○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课题研究的现状○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6课题的研究对象○7课题研究方法○8课题研究步骤○9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与保障措施○10课题成果的形式(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方法,已有成果信息,条件)5、教育观察研究建立扎根理论的基本步骤○1逐级登录资料,从资料中产生概念○2对资料与概念进行比较○3发展理论性概念,建立概念间的联系○4理论性抽样,运用不同假设产生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对资料进行编码○5建构理论,使理论中的概念本身得到发展6、教育行动研究的优点○1克服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弊端;○2有利于突破科学实验的种种限制,较简单易行,易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3有利于改进学校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4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5有利于学校和社会的沟通。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考点范围与题型一、填空题1. 任何科学研究都需要满足原则、原则与原则。
2.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人们以做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探求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并取得的活动。
3.教育调查法可以分为和。
4. 教育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有、、、。
5. 按照中图参考文献格式规范要求,“论文集”对应的标识为。
6. 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来源于和两大方面。
7. 依据研究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可把假设分为、和。
8. 抽样观察法可以分为、和三类。
9. 教育观察法可以分为、、和四类。
10.根据其结构化程度,教育调查研究中的访谈法可以分为与。
11. 一个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必须满足以下标准:、和。
12. 教育文献资料的分布极为广泛且形式多样,主要有、、、和。
13. 按照研究的目的,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区分为与。
14. 依据研究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可把假设分为、和。
15. 问卷调查结果的前后一致性与稳定性称之为问卷的。
二、判断题1. 基础研究是指在占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思辨的方法,从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分析教育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 应用研究是运用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
()3. 按照中图参考文献格式规范要求,“学位论文”对应的单字母标识为“[C]”()4. 创造性研究是一种简单的研究,它是将教育现象和已有的教育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
()5.课题论证一般有开题论证、专题论证、综合论证等几方面的工作。
()6. 问卷调查法中涉及到的人口学变量越多越有利于调查的全面性。
()7.效度是对测量工具可靠性的量度,它是鉴定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概念。
()8.假设的功能主要在于它是理论的先导,起着纲领性作用。
()9. 相关研究能够揭示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10.操作性定义在可观测的事件与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
()11.时间抽样观察法在特定的时间内专门观察和记录观察对象的现象和过程的一种方法。
(完整word版)《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供参考)
一、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500字,注意运用自己的观点)。
(15分)参考个人作业二二、请在下列方法中选择一种以上的教育研究方法,根据你自己在学校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拟一研究题目,列出研究框架,并详细说明你如何使用所选择的研究方法。
(15分)参考个人作业七三、写一篇学术研究论文要从那些方面入手?(15分)(1)选题。
选题要有价值,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表述必须明确,研究的问题必须具有可行性。
课题的来源既可以来自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学科理论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更可以是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2)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列于文首,便于别人掌握要点。
通过摘要,必须让读者能了解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摘要必须具有完整性,且重点突出,文字要简炼.(3)关键词。
关键词的目的在于画龙点睛、便于检索。
关键词必须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多用名词,一般3-5个。
关键词应能表征论文主题内容,有助于读者清晰理解论文主题内容,有助于读者检索。
(4)正文。
论文必须理性,要用价值无涉来衡量自己.首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概述别人的研究成果时,并作出简要评价;文中引用别人的观点需要注明出处;文末必须附中外参考书目;有自己的见解。
学术论文专业性很强,应有自己的研究心得,以表述自己的见解为主,至少也要在综合别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加深;论点方面,观点鲜明、有破有立;论据方面,材料充实、用心搜集,论证方面,分析细致、逻辑严密;论述方面,文字简炼、明确有力。
(5)参考文献.一篇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同样能体现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眼界.因此,参考文献应为你所研究领域内的重要作者的重要论文,或者是权威期刊的论文等等。
四、你对自然主义研究范式和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是如何理解的。
实证主义范式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量化的观察。
教育研究方法 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注的是如何进行科学的教育研究。
在教育研究中,合理的研究方法能够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一、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一种描述和解释现象的方法,它强调对个体和群体的深入理解。
在教育研究中,定性研究方法通常通过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式收集数据,并通过归纳和演绎的方式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教育中的复杂现象和个体经验。
复习资料:复习时可以回顾一些定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例如如何设计一个合适的访谈问题,如何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等。
二、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统计分析来描述和解释现象的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通常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等方式收集数据,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教育中的普遍规律和趋势。
复习资料:复习时可以回顾一些定量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例如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问卷调查,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以及如何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等。
三、混合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是一种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研究方法,旨在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
在教育研究中,混合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同时收集和分析定性和定量数据,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教育现象。
复习资料:复习时可以回顾一些混合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例如如何设计一个混合研究的研究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数据整合和综合分析等。
四、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是一种深入研究特定个体或群体的方法,它通过收集详细的数据来描述和解释个体或群体的特征和经验。
在教育研究中,案例研究方法通常通过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如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来获取全面的数据,从而深入理解个体或群体的情况。
复习资料:复习时可以回顾一些案例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例如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对象,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如何进行案例的解释和推广等。
教育研究方法的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的复习资料一、教育研究的含义: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探索社会和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二、教育研究的特点:(一)综合性和层次性,(二)实践性和应用性,(三)群众性和日常性三、教育研究的意义:(一)为教育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指导,(二)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三)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四)能够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四、教育研究的任务:(一)总结教育的历史经验,开展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二)研究当前小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三)进行课堂改革和各科教学研究,开展教育改革实验,(四)进行教育发展研究。
五、教育研究课题选择的原则:(一)需要性原则,(二)创新性原则,(三)可行性原则。
六、原题的要求:(一)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二)问题的提出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三)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四)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七、文献的分类:(一)按文献内容的加工方式分类:1一次文献:原创,2二次文献:从一次文献中提炼,文章,目录,快速查找到一次文献,3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概括。
(二)按文献载体形式分类:1印刷型文献,2缩微型文献,3电子型文献(三)按文献来源及公开性分类:1正式文献,2非正式文献八、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一)顺查法,(二)逆查法,(三)引文查找法,(四)综合查找法九、论文写作要求:(1)课题研究方案必须遵循相应的科学方法的要求。
(2)课题研究方案要合乎客观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
(3)课题研究方案的操作性要强。
(4)课题研究方案要具有系统性。
十、调查研究:利用一定手段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发现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认识教育的一种研究方法。
十一、调查研究的类型:1现状调查,2发展调查,3相关调查,比较调查,4比较调查,5原因调查十二、调查研究的程序:1确定调查课题,2确定调查对象,3制定调查计划,4设计调查工具,5实施调查,6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7写研究或调查报告十三、答案设计的类型:1封闭式,2开放式,3半开放式十四、问卷结构:1题目,2指导语,3人口学资料,4问题及答案,5结束语十五、指导语的编写:称呼+调查目的+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内容+答题说明十六、实验研究的类型:1根据实验变量控制划分(准实验和真实验),2根据实验变量划分(单因子实验和多因子实验)十七、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等距抽样,分层抽样,4整群抽样十八、辨别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列子:1启发式教学对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曾继云、乔资萍)
在职教育硕士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曾继云、乔资萍)题型:(选择、连线、简答、论述、设计与分析)四个层次:1、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哲学方法论◆横断科学方法论----“三论”、系统科学与复杂科学◆学科群方法论2、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若干新术语:◆行动研究与书斋式研究◆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田野研究◆草根研究◆实地研究◆生活体验研究3、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理论研究法◆教育历史研究法◆教育比较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问卷与访谈)◆教育实验法4、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选题的方法与技术◆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术◆抽样方法与技术◆教育测量技术◆教育统计技术◆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方法与技术一、萌芽期(古希腊—16世纪)主要特点:1、研究方法主要是直觉观察和简单类比、研究成果,经验性强,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程序:观察归纳演绎科学性原理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直觉归纳法2、教育研究具有相互的辩证法色彩中国古代教育研究:文与道言与行知与行学与思师与生二、初步发展期(17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初)主要特点:1、教育研究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况,走上了理性化系统化的道路。
标志,出现了一大批教育大师和教育著作。
2、受哲学发展水平的影响。
形成了两种以不同哲学理论为指导的教育研究范式,归纳法、演绎式,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
(1)经验论:培根,强调归纳法、实证研究观察—实验方法的体系:观察归纳实验解释性原理(2)唯理论:迪卡尔、莱布尼茨,强调理性演绎、思辨研究。
3、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基础“教育学心理学化运动”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伦理学—教育的目的。
心理学—教育学4、实验法在教育研究中得到初步应用19世纪科学主义思潮、裴斯泰洛齐,1774初等教育与手工业劳动相结合的实验、欧文,19世纪初教育与机器大生产相结合的实验。
三、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形成期(20世纪前中期)1、教育理论观点之争集中于研究方法之争,推动了研究学科独立传统派教育: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旧三中心论:教师、教材、教室。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创新。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三段论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资料性工具书。
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4.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概括度,三有好的清晰度。
5.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次序可逆)。
6.教育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审核资料、料归集、初步整理资料和进行描述统计等步骤。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次序可逆)访谈调查。
8. 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无关变量,也叫控制变量。
9.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简单枚举法、完全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10.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事实命题(陈述性命题)和价值(性)命题(评价性命题)两大类。
11.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研究主体的复合性;研究资源的丰富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伦理性;研究论证的复杂性;研究工作的艰巨性。
12.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有:确定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形成基本假设;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推导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13.系统方法“旧三论”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14.按照概括程度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立体体系本身,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3个层次。
15.可以按收集资料的手段、技术及研究方式的不同,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1、教育研究的对象p4(1)有学者认为是人;(2)有学者认为是任何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的活动;(3)也有学者认为是研究现象及其规律;(4)更多学者认为,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因为“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研究”,有了问题才能引起人们对它的研究,没有问题的研究或者虚拟问题的研究都不是真正的研究。
(教育问题是实际教育结果与期望教育结果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2、教育研究的特征p5(1)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2)自身的特征:①教育研究基础的包容性: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而教育问题本身常常是复杂的与整合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这使得教育研究具有很大的包容性;②教育研究过程的实践性:教育研究面向的是教育实际问题,是关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③教育研究结果的后效性:教育研究的结果能真正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积累和检验的过程,研究具有后效性;♍教育研究方法的整合性: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人的教育问题,涉猎面复杂,不可能按照研究者主观的需要对研究对象加以孤立、封闭或纯化,需要整合质性和量化的研究方法进行3、教育研究的分类p7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中观研究文献研究、田野研究和实验室研究描述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历史研究、现实研究和超前预测研究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4、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关系(1)区别:①方法:定量研究采用的是量化、演绎的方法,以验证假说为目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注重实验—设计—控制,强调预先设计和标准化研究程序;定性研究采用质性、归纳的方法,详细地记录每个个案,然后分析资料,加以概括,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和解释主义,注重观察—参与,强调应在自然情境中进行。
②目标:定量研究的出发点是提出假说并努力验证,注重演绎,追求教育现实的普遍性;定性研究的目标大多是从资料中归纳概括自己的结论,建构自己的理解,注重归纳,研究结论一般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
③在定量研究中,创造性的工作先于实际工作,创造性的工作在于收集数据前精心的设计;在定性研究中,进入现场后才开始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的工作是在收集资料之后进行的。
④定量研究者着眼于发现、阐明客观事实,旨在确定关系、影响、原因,外显的行为结果是研究的焦点;定性研究者着眼于个体如何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和现实,旨在理解教育现象,,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⑤定量研究通常是用测量或观察量表(或二者兼有)来描述行为;定性研究用语言来描述行为。
⑥定量研究着眼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注重数据分析和统计性处理;定性研究着重描述一个过程的发展,注重描述性分析和叙述性说明。
二者的本质区别之一在于它们探求的目标不同。
⑦定量研究在实验中,研究者控制着自变量的状况,研究者常用自变量表示人为的原因,如果把一个原因作为自变量,那么由此引起的结果便成为因变量;定性研究中,行为的研究是在常态下而非实验状态中,研究者不但不向被试介绍实验处理,而且要把干扰正常状态的因素降到最低。
(2)联系(p25 在实际教育研究的过程中,为什么提倡综合地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之间的相关性往往要多于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当前的教育研究中,研究者为解决和说明问题通常会采用综合性的研究。
定性描述中的结论通过定量化的手段,能给人更为精确的印象;定量研究研究得出的以数字和量度为特征的结论隐含着大量的信息,也要通过定性的描述来进一步阐释和说明。
所以在实际教育研究中通常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
5、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p18以为题性质为标准的分类: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调查、访谈、测量等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真实验、准实验等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第二章教育研究过程1、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填空或简答)p27(1)客观性原则: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妄自论断。
(2)创新性原则:研究者应该在借鉴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或结论,产生新的认识,为人们提供新的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求教育研究者应密切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和实际问题来进行。
(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常常非常复杂,单一的研究方法往往不足以揭示其原因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尤其是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5)伦理原则: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原则,不侵犯被研究者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
2、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p29(1)选题:初步选题,持慎重态度,宜窄、具体、可行;(2)查阅文献及初步调查研究:查阅与本选题有关的重要文献,从中了解在这个问题上前人已经做过哪些重要工作,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是遗留下来的尚待解决的问题,他们采用的是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如何,可以适当再调整题目。
(3)制定研究工作计划:明确所要研究的问题及范围,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时间进度等。
(4)搜查并整理资料:实施课题研究之后,进行的资料搜查和整理工作。
(5)分析研究:在已经搜集并整理的材料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脑力加工,进而实事求是的下结论。
(6)撰写报告:把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以及所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的表述出来。
2、教育研究问题的来源(选题的来源)p31(1)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教育实践是问题的源(2)从过去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3)从有关理论演绎出研究问题(4)从留有争议的问题中寻找研究问题(5)从各级规划课题中选择问题3、选题的原则(选题的基本要求)p36(1)需要性原则:选择的研究问题必须是教育实践所需要的,或者是教育科学本身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科学性原则:选题时要以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以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规律为基础,选择的问题是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
(3)创新性原则:选择的研究问题要有创新性和突破性。
(4)可行性原则:研究者根据实际具备和经过努力能够具备的条件来选择研究问题,充分估计完成问题所需的主观、客观条件。
4、研究假设p38:就是研究问题的预设答案。
具体而言,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判断。
5、如何的选择研究样本p41选择什么样、多大数量的样本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研究条件而定。
如:个案研究类:样本可以是一个典型教师、一个典型学生或者一所学校;研究综述类:样本可以是30篇典型的文献或者50篇文献;调查研究类:被试样本可以是更大数量的样本,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6、p42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全部研究对象的总和。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
或者说,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个体或元素的小集合体。
抽样:是遵照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在较小的范围内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的结论,从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做出结论。
7、常用的抽样方法p42(了解)单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多级抽样、有目的抽样8、研究方案的论证p46:(1)选题价值论证:按照科学研究的要求,搜集可以搜集到的各种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作为依据,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工作对理论发展和实践指导的意义作出详细的说明。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在拥有充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认真阅读的基础上,阐述前人在于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已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对已有工作取得的成就与留下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描述研究的发展动向。
(3)研究思路设计:就是研究的路线,是具体展开研究的一个设想。
(4)研究的步骤、方法及手段的论证:具体阐述研究步骤,运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每一阶段的具体任务、成果及时限。
(5)可行性分析:对研究设计的基本要求的分析,对研究者所具备的研究基础的论证,以及对展开活动的主观、客观条件的论证。
第三章教育文献研究1、文献的类型:(根据文献内容加工程度的不同)(1)零次文献:指某些事件、行为、活动的当事人所撰写的第一手资料,如个人日记、教师日志、手稿、信件、笔记、自传还有学校、团体、学会等撰写的文件。
(2)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一级文献(填空题),指直接记录事件、活动、行为经过的研究成果、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常见的一次文献有专著、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档案资料等,一次文献既有原始性又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
(3)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二级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或摘录内容要点,并按一定原则、方法或体例编排的系统的便于查找、检索的文献。
(4)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三级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系统加工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是兼有一次文献的原始性、二次文献的报告性而又加入作者本人的主观综合性的研究结果的复合体,如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2、教育文献研究的价值(作用)p70(1)有利于全面正确了解研究现状,以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4)有利于拓展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3、文献的真伪鉴别(如何辨别文献的真实性)p89文献的真伪鉴别方式有“外审法”和“内审法”两类(1)外审法:是指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
①辨别版本真伪:一是从书的编排体例与同时代的同类出版物比较;二是看成书的内容与当时时代背景是否相符。
②辨别作者真伪:一是分析该书的语言风格与该作者其他确定作品的语言风格是否一致;二是分析文献的体例是否一贯;三是分析文献中的基本观点、思想,看前后是否一致。
③辨别文献的年代:通过对文献载体的物理性质的技术测定来判断。
(2)内审法:是指对文献中所记载的内容是否属实的鉴别。
①文字性文献的互证,如果同一个事实的发生时间、过程、有关人物记载不一致,则需要进一步核实。
②用真品实物来验证文字性文献,看文字记述与可靠的实物证据是否相符。
③通过研究作者的生平、立场与基本思想和文献形成时的具体环境来判断作者记述的客观性和倾向性。
总之,外审法和内审法都是通过比较来实现鉴别,去伪存真,以提高收集到的文献的质量,在运用中还应根据被审文献的性质或复杂程度,采取多种方法或交错复核的方法。
4、简述教育文献综述的一般格式以及对各部分内容的撰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