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学生特点

合集下载

初一学生特点与教育

初一学生特点与教育

初一学生特点与教育
一、初一学生特点
1、年龄特点:初一学生处于青春期,学习习惯尚未形成,认知水平处于快速发展期,物质意识和社会意识明显增强。

2、知识特点:初一学生大多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学基础知识,对一些新学科概念和历史国情有一定了解,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新观点。

3、社会特点:初一学生已具备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个人情感敏感,对于家庭、学校环境变化、自身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二、初一学生的教育
1、认知方面的教育:教师应该发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对新概念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系统归纳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感方面的教育: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了解和引导学生的情感变化,提高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努力奋斗。

3、道德方面的教育: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人际关系的道德基本规范。

- 1 -。

新初一年级学生特点

新初一年级学生特点

新初一年级学生特点
案例一、
1、孩子从幼稚的童年逐步成为青少年,从以往对父母亲的比较依赖到具有独立个性和主张,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2、学业负担大大增加,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业来说,初一年级的学业负担有一种骤然增加的感觉,不仅体现在学科门类的增多,难度也有较大上升,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身体生长发育相对较快,而且正值青春期,个体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

案例二、
1、适应性差:步入初一年级后近60%的学生难以适应初中学习及生活,如.教师的教学安排发生变化,大部分初中老师讲解速度加快。

2、知识跨度大,思维方式亟需转变:以数学为例,要实现从“数”到“式”,“算术数”到“有理数”,“简易方程”到“代数方程”,“等式”到“不等式”的跨越。

3、学科科目增加:小学学语数外为主,初中增加到了7科,学业负担变重。

4、学习方法变化大:学习方法要完成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简
单的口头表达到综合思维表达,直观观察到抽象理解,重复记忆到规律记忆、方法记忆等多样学习方式的转化。

5、学习环境变化大:需要处理多种新型人际关系。

6、考试频次增加:增加了月考、周考等考型考试次数,学生学业压力大。

初中学生各年级特点

初中学生各年级特点

初中学生各年级特点今天和大家主要就初中各个年级段的学生学习和心理特点进行一些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初一新生的特点:一、初一对于新生来说是一个【适应期、调整期】,而初一主要比的是学生的学习方法。

1、学生在校表现(1)、愿意听从老师指导;(2)自制力较弱。

2、学生心理表现(1)从小学升入初中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激动兴奋;(新的希望,有“弃旧迎新”的想法);(2)担心(正因为新的感觉,相对立的在新的环境有点担心适应不了)(3)好奇。

他们的求知欲表现在好奇心上3、学生在家表现(1)能听父母的话;(2)被动式的学习,学习由父母掌控4、学习特点:将以前零碎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突出能力力的需求老师的职责:给些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求知欲和广泛的学习兴趣。

二、初二【关键期、分化期】初二比的是学习能力13~15岁,逐步适应了中学的环境,初二年级既没有刚入初中时的天真,也没有感觉到初三的紧张,是青春期特征表现十分明显的一段时期,同时也是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期”。

思维发展进入关键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初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记忆力、注意力均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学生特点:(1)对初一的神秘感和新鲜感消失。

(2)情绪偏激,主要表现在两个极端:a:听家长话;b:反叛心理,和家长对着干。

(3)自尊心、自信心较强。

负面会造成心理脆弱,容易受挫(4)对异性产生爱慕,性别意识增强。

男女生交往比较敏感。

开始普遍萌发早恋现象。

(5)注重同龄人伙伴的交往,成人感”往往与现实世界发生矛盾,因此为了使自己得到内心真正的满足,他们往往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获取同龄同伴的认可,一是追求流行文化。

在这两种方式中,前者属于不太成熟的小团体,后者使他们的身心受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于是简单追随、模仿、尝试,带来哥们义气、盲目强调个性等等不良习性。

与此相对的,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学校与家庭,与他们追求流行、崇尚绝对自由、要求独立的内心世界恰恰是相对抗的。

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着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逐渐出现成熟化的表现,但初一学生毕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

如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比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

如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坏事都有从众心理。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着,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

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

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

初一学生个性评语(二篇)

初一学生个性评语(二篇)

初一学生个性评语(____字)初一是中学阶段的开始,学生们进入了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中。

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阶段,个性特点开始显现。

在这个阶段中,初一学生的个性评价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发展,也关系到他们的学习状态和行为表现。

现在,我们来评价一下初一学生的个性特点。

1. 乐观开朗。

初一学生大多数都是乐观开朗的,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他们都能积极面对,勇往直前。

他们的乐观心态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轻易放弃。

这种积极的心态将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2. 好奇心强。

初一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着积极的探索精神。

他们喜欢动手尝试,喜欢发现新事物,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好奇心的驱使使他们能够不断寻找新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3. 认真负责。

初一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了认真负责的态度。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后作业,他们都能够认真对待,做到有始有终。

他们能够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将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

4. 自信自强。

初一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他们在学习中勇于挑战自己,不怕失败。

他们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这种自信自强的态度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个人优势。

5. 合作意识强。

初一学生具备较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他们懂得与他人合作,能够积极参与到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

他们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

这种合作意识的培养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团队合作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6. 有条理。

初一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条理性。

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他们懂得时间管理,能够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保证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供参考)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供参考)

一、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从小学到初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学习内容、人际关系等的变化,使七年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具体如下: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与小学生相比,七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但是,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

一般还比较幼稚,“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对问题缺乏思考,缺乏思想性。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七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们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

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容易受外界影响。

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做坏事都有从众心理。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七年级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

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

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

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

初一学生的特点及家庭教育建议

初一学生的特点及家庭教育建议

初一学生的特点及家庭教育建议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初一学生的特点及家庭教育建议一、初一学生身心的特点一)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行为表现初一正处在身心发展不稳定的青春期。

一方面,他们精心旺盛,活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断增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另一方面,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即新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惯还很不稳定,其主要表现是:1、初一学生身体发育开始进入第二高峰期他们的体型、外貌和行为普遍出现急剧变化,第二性征日益明显。

2、性别意识和对异性的意识表现出来一些学生喜欢打扮、修饰自己,男女生之间有一定的吸引力。

3、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普遍认为自己似乎是个大人,不愿意别人把自己还当作小孩子;还时常表现出成人的某些行为。

4、闭锁心理有所发展一些孩子不愿望向家长袒露心事,而喜欢在一定范围内交友。

5、个人追求与愿望增多追求与愿望有积极的一面;但不能满足时情绪易低落,有时因受挫折会表现不良行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二)研究的特点1、对初中的研究有肯定了解研究有连续性,但从小学到初中仍有一个适应进程。

2、研究难度逐渐加大,研究成绩分化激烈普通认为分化出现在初二,其实已经提前到了初一。

3、自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研究上的独立性逐渐增强。

课内,若何主动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学,磨炼本人,确有提高;课外,若何独立安排研究举动,拓展常识,发展兴趣,形成优势。

自学能力的强弱,表现出学生的基础、能力、刻苦、自律,对研究成绩有较大的影响。

相比之下,初中以后,家长对孩子研究上的直接帮助逐渐减少,而且难度加大。

可以说,不在“帮”,而在“引”;不在“教”,而在“导”。

不适当的“要求”、过高的“标准”,弄得不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厌烦,甚至拒绝家长的“好心”。

4、研究的矛盾性存在自觉性与依靠性、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

只要得当,就不应过多地指责。

孩子的自觉性、主动性不能持久,是正常现象。

初一学生特点

初一学生特点

七年级学生大多数是13、14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是他们的自制力却很差,注意力也不集中。

总之,七年级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掌握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

一、明确学习的目的性七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一般是由学习动机所决定,大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但他们的可塑性很强,除了加强正常的正面教育,还可利用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

二、精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对数学“爱”的火花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记忆会深刻而持久,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

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利用课本每一章开始的插图,提出一般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了解每一章的学习目的;又如代数第二章有理数的引入,我给学生举了一个实例:从讲台走向门(向南)走3米,从门走回讲台(向北)也走3米,接着我问学生两个问题:(1)我的位置变了没有?(2)我走了几米?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对于这个具体问题,学生都说我的位置没变,可实际走了6米,怎么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感到茫然了。

这个例子诱发了学生的胃口,趁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状态引入新的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必须把学过的算术数扩充到了有理数。

”此外,还可利用学生每天的作业反馈和单元测验成绩的反馈,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改变课堂教学方法,适应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往往直接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在心理调动起来,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数学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让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为了适应学习注意里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生理特点,每节课授课不超过25分钟,剩下的时间看书或做练习;练习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口算、笔算相结合;有时一题目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叫同一张桌子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有时叫不同水平的学生上黑板做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获得心理平衡。

初中学生特点

初中学生特点

初中各年级特点分析一.初一年级特点分析第一个特点:打基础。

初一对于初二、初三来说是打基础的一年。

基础打得牢不牢直接影响初二和初三的成绩,甚至影响中考成绩。

刚进入初中,这个时候一个班的成绩可能差不多,可以说是同一起跑线,告诉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应该让你的孩子的各科成绩基本达到满分,如果初一达不到满分初二可能就是70、80分,到初三也就60分了。

因为随着课程深度加深,成绩也会递减,所以初一不能让孩子出任何问题,所有的漏洞必需全部补上。

我们还可以告诉家长,如果孩子初一拿的是满分孩子就会有信心人赢就赢在自信心上。

,我们还可以告诉家长中考的好成绩不是初三一年取得的。

初一是基础,孩子初一学习好比楼房的地基,地基打实了楼房就不会坍塌,初一基础大栅栏,才能赢在起跑线上。

第二个特点:负担重。

我们可以告诉家长,你的孩子从小学进入到初中后一个个负担接踵而至,越来越重。

可以举例子,比如环境,新的环境也会使学生感到陌生,新的老师会使学生感到陌生,新的同学会使学生感到陌生学生适应环境需要过程,那么这个适应环境的过程对初一的孩子是个负担,适应不好会直接影响正常学习。

除此以外就是众所周知的课程负担越来越重。

初一比小学课程增加了,书变厚了,作业量加大了,课的知识点加深了。

这种课程负担如果不及时地解决掉,会个孩子造成手忙脚乱的现象。

让家长必须重视。

第三个特点:要求高。

我们可以告诉家长,你的孩子升入初中以后,不同于小学了,初一各科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比如语文的字词,、阅读理解、作文;英语词汇量、听力、阅读;数学的运算、审题、解题、解题自审、解题举一反三、逻辑思维、发展思维等等。

面对这些要求,孩子还延续小学的学习方法就不行了。

需要及时调整。

调整不好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可以用这点下危机。

第四个特点:易松懈。

这个特点孩子、家长都有。

主要说一下家长,那么家长经过千辛万苦托关系、找门路、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孩子总算有了着落,这个时候家长容易松一口气,把希望全部依赖在初中的老师和学校了。

初一学生特点

初一学生特点

一、初一新生的心理变化及特点1、自身角色的改变从小学的老大转变为中学的老小。

原先在小学班级里成绩优秀在新的班集体就可能显得默默无闻、普普通通了,也有的同学升入初中后对新的环境感到自信心不足,寂寞、孤独,总是怀念以前的班集体或以前的老师。

这种角色上的转换,会使我们同学产生相当强烈的不适应感。

2、生活自理能力的要求现在我们同学在家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是从前天进入初中开始住校后,我们就发现,我们不得不告别过去在家时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父母的生活了。

而是一下子要去面对自己买饭吃饭、洗衣服、收拾床铺等这样简单又具体的问题了,而且一周才能回一次家,有的同学甚至是要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那么这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到大从未离开过父母身边的同学来说怎么办呢?还有父母给的生活费又该怎样计划支配呢?每天的饮食又该如何合理安排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向我们同学提出了独立生活的挑战。

3、功课从“寥寥无几”到“门类繁多”。

我们都知道,小学就那么寥寥的几门课,两三位老师就一竿子包到底了;而在中学,我们一下子十门功课全端出来,老师一人授一门课。

功课换了内容,难度也加深了,而且门门功课有作业,往往让我们初一新同学应接不暇,真有点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的感觉。

所以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容易产生手忙脚乱之感,失去协调与自控能力,甚至失去自信。

4、老师由“保姆型”转变为“放手型”。

上了中学后我们还会发现师生关系有了显著的变化。

在小学里,小学老师和我们同学之间交往的机会很多,我们和小学老师之间是相互非常了解的,师生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但是到了中学,我们每位任课老师都要教几个班的课,指导很多学生,一般就不会象小学那么深入细致了,学习生活上包办的地方也比小学少了,而且现在老师强调的是学习的自觉性,不再是像小学时无微不至的“保姆型”的了。

这对我们部分小学时对学习很有依赖心理的同学来说,就很不适应了,所以不少同学进入中学离开熟悉的老师,感情上失去依托,容易产生失落感,甚至对新老师在感情上产生抵触情绪。

(完整版)初一的学生特点

(完整版)初一的学生特点

初一的学生特点初一情况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

不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大纲要求,还是从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看,都要经历一次转轨、一次飞跃。

初一学生一方面自制力差、自觉性差、依赖性强,但又天真活泼、思想活跃、表现欲和自尊心强;另一方面,他们掌握的知识还很少、基础还很差、能力还很低。

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环境变了,学习的科目多了,学习的任务重了,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更高了,对许多学生来说很难一下子适应新的变化。

有的学生在小学学习成绩优良,进入初中后成绩就逐渐下降,学习越来越吃力。

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由小学到初中过渡时“衔接”不当,没能让学生实现转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多项措施给学生创造和提供适当的条件和机会,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变化,实现教学转轨。

而搞好小学与中学之间的衔接是非常关键的,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与个性发展,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成败,那么,如何才能搞好教学“衔接”呢?一、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具体明确这是帮助学生实现转轨的前提条件。

这个要求包括课前、课后、课上、课下的常规要求,每节课的具体要求等,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样做,逐步使学生养成习惯(与初一“养成”教育接轨)。

许多教过初一的教师都有这种体会:刚接手初一时,课堂教学开展得很吃力。

学生瞪着两只大眼睛,看似全神贯注,实际上教师的话许多他又没听懂,这就需要教师的要求具体明确。

如历史课讲北京人时,教师说请同学们看书回答北京人是在哪发现的?距今有多少年?请在书上把它记下来。

可不少学生根本没有动笔,教师只好再说: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到并用笔划下。

这样具体要求学生才照做,鉴于此,教师又强调,凡老师在黑板板书的关键的、重要的年代、事件、人物等等一定也要在书上做出标记,重要的问题要在该段旁边把问题是什么写上去(防止部分学生即使划下了,也不知划下的是什么)。

时间长了,学生入门后,不用你说,他就知道哪些地方该做什么样的标记了。

初一学生的生理特点

初一学生的生理特点

初一学生的生理特点初一学生是指年龄在12-13岁之间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开始阶段,身体开始发生各种生理变化。

以下是初一学生的生理特点的详细描述。

一、身高和体重的快速增长初一学生在这个阶段开始经历身体的迅速发育,他们的身高和体重都会出现明显的增长。

男生和女生的生长速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他们的身体会逐渐变得更高更重。

二、性征的发育青春期是性征发育的关键时期,初一学生的性征开始显现。

男生开始长胡须、声音变低、肌肉发达等,而女生则开始发育乳房、月经开始来潮等。

这些变化标志着他们进入了青春期,也意味着他们的身体已经开始成熟。

三、皮肤的变化初一学生的皮肤也会出现一些变化。

由于荷尔蒙的分泌增加,他们的皮脂腺活跃,容易出现油腻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学生容易长痘痘的原因之一。

同时,他们的皮肤也会变得更加敏感,需要更加注意保护和清洁。

四、骨骼的发育在青春期,骨骼的发育也非常重要。

初一学生的骨骼开始快速生长,骨骼密度增加,骨骼也变得更加坚固。

这个时期是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骨骼的健康和坚固对于日后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五、心理上的变化除了生理上的变化,初一学生还会经历心理上的变化。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和外貌产生更多的关注,对自己的形象有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开始更加重视社交关系,希望被同龄人认可和接受。

同时,他们也可能面临一些情绪上的波动和挑战,需要适应和处理。

六、运动能力的提高初一学生的运动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他们的肌肉发展更好,身体更加灵活,运动的协调性也有所增强。

这个时期是培养良好运动习惯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

七、性教育的需求由于初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教育也变得尤为重要。

他们需要了解有关性健康、性别平等和性教育的基本知识,以便他们能够健康地发展和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总结起来,初一学生的生理特点包括身高和体重的快速增长、性征的发育、皮肤的变化、骨骼的发育、心理上的变化、运动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性教育的需求等。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一、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从小学到初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研究内容、人际关系等的变化,使七年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具体如下: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与小学生相比,七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但是,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

一般还比较幼稚,“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对问题缺乏思考,缺乏思想性。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七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们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研究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

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容易受外界影响。

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做坏事都有从众心理。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七年级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

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研究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

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研究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跨入初中,新研究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

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

初一学生特点学情特点

初一学生特点学情特点

初一学生特点学情特点
1. 初一学生啊,那好奇心简直爆棚!就像小猫咪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一样。

比如说看到新的实验仪器,那一个个都瞪大眼睛,凑过去瞧个究竟,还叽叽喳喳地讨论个不停呢。

2. 他们的精力也超级旺盛呀,仿佛是永动机!上节课还在操场疯跑,下节课又能立马精神抖擞地听课。

你看课间十分钟,满楼道都是他们活蹦乱跳的身影。

3. 初一学生还特别容易“情绪化”呢,高兴了就哈哈大笑,不高兴了就嘴撅得老高,这不就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嘛!有次小组比赛输了,那几个小家伙一脸的沮丧,差点都要哭鼻子啦。

4. 他们的学习热情也是时高时低的。

劲头足的时候,那问题一个接一个,跟连环炮似的;可有时候又懒洋洋的,像晒蔫了的小草。

就像是划船,有时拼命划,有时又慢悠悠地漂着,这不很有趣吗?
5. 初一学生很爱交朋友啊,跟谁都能迅速熟络起来。

才一天,就跟新同学勾肩搭背的啦,这速度,就像磁石吸引铁钉一样快!
6. 有时候啊,初一学生也是很倔强的,不撞南墙不回头呢!遇到难题非要自己死磕,谁说都不听,这股子倔劲真让人又好气又好笑,这不就是小牛犊吗?
7. 他们还充满了梦想和幻想呢,一会儿想当科学家,一会儿又想当大明星。

仿佛未来有无数种可能在等待着他们去开启,这多让人期待呀!
初一学生就是这样充满活力、变化多端又让人喜爱,他们就像是一颗颗正待绽放的花朵,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

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典型特征和适合的教育教学策略

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典型特征和适合的教育教学策略

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典型特征和适合的教育教学策略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典型特征和适合的教育教学策略分别为以下两个部分。

首先,初一到初三学生的典型特征为以下六点:1、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但愿望与自己的实际能力有很大的矛盾,独立性增强,不愿和父母及师长交流,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

2、情感脆弱,易冲动,做事奔撞,后果意识能力差。

3、生理发育逐步成熟,对身体发育感到新奇。

4、心理上容易兴奋和冲动,自我抑制能力差。

5、抽象的逻辑思维有了发展,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在认识事物和考虑问题,还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来支持。

6、独立性和差别性得到发展最后,初一到初三学生的适合的教育教学策略如下:一、抛弃传统教学观念,课堂引入新理念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初中校园里得到深入推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初中教师应认清现实,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扎实教学功底,抛弃传统教学观念,让“填鸭式”教学彻底走出初中课堂,把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给初中生带来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能力。

在过去,初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发号施令,不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即使学生有新的解题思路或者学习方法也得不到展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课堂学习感到厌烦,抑制了初中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了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初中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老旧思想,树立现代教学管理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

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做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一定教学情境的创设,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初中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提高初中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活中,教师要走进初中生中间,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特别是要加强对初中生思想动态的关注,用爱心、耐心和细心理解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差异化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普及教育和发展教育,不是选拔教育和淘汰教育。

(精心整理)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精心整理)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逐渐出现成熟化的表现,但初一学生毕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

如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比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

如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坏事都有从众心理。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

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

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

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

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是使他们产生紧张感。

初一学生的学情特点军事夏令营

初一学生的学情特点军事夏令营

初一学生的学情特点军事夏令营
初一学生的学情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储备不足:初一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科知识的难度和广度都有较大的提升,而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知识储备往往无法满足初中学科学习的需要。

2. 学习兴趣不稳定: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网络、游戏、社交等,导致学习兴趣不够稳定,难以持续地保持学习状态。

3. 学习方法不够成熟:初一学生的学习方法较为单一,而且往往过于依赖老师的讲解,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参加军事夏令营可以帮助初一学生克服以上的学情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强自信心:军事夏令营的训练比较严格,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体能和心理素质的锻炼,可以让学生在逐渐适应训练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军事夏令营的训练不是单打独斗的,需要学生在集体中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形成。

3. 提高学习效率:军事夏令营会按照科目设置学习内容和训练安排,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和全面的学习认知。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军事夏令营有一定的课程时间表和学习计划,有利于学生形成以规律为先导的良好学习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的学生特点
初一情况
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

不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大纲要求,还是从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看,都要经历一次转轨、一次飞跃。

初一学生一方面自制力差、自觉性差、依赖性强,但又天真活泼、思想活跃、表现欲和自尊心强;另一方面,他们掌握的知识还很少、基础还很差、能力还很低。

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环境变了,学习的科目多了,学习的任务重了,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更高了,对许多学生来说很难一下子适应新的变化。

有的学生在小学学习成绩优良,进入初中后成绩就逐渐下降,学习越来越吃力。

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由小学到初中过渡时“衔接”不当,没能让学生实现转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多项措施给学生创造和提供适当的条件和机会,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变化,实现教学转轨。

而搞好小学与中学之间的衔接是非常关键的,衔接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与个性发展,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成败,那么,如何才能搞好教学“衔接”呢?
一、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具体明确
这是帮助学生实现转轨的前提条件。

这个要求包括课前、课后、课上、课下的常规要求,每节课的具体要求等,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样做,逐步使学生养成习惯(与初一“养成”教育接轨)。

许多教过初一的教师都有这种体会:刚接手初一时,课堂教学开展得很吃力。

学生瞪着两只大眼睛,看似全神贯注,实际上教师的话许多他又没听懂,这就需要教师的要求具体明确。

如历史课讲北京人时,教师说请同学们看书回答北京人是在哪发现的?距今有多少年?请在书上把它记下来。

可不少学生根本没有动笔,教师只好再说: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到并用笔划下。

这样具体要求学生才照做,鉴于此,教师又强调,凡老师在黑板板书的关键的、重要的年代、事件、人物等等一定也要在书上做出标记,重要的问题要在该段旁边把问题是什么写上去(防止部分学生即使划下了,也不知划下的是什么)。

时间长了,学生入门后,不用你说,他就知道哪些地方该做什么样的标记了。

所以,初一学生入学后,各科教师与学校、班主任必须密切配合,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与初一的“养成”教育接轨。

二、通过生动、形象富有创意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实现转轨
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动机、态度都是促成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开始,是学习的动力。

课堂教学应创设积极的、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只有在高昂的学习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唤起求知欲。

美国学者贺拉斯曼说过:“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要硬塞的教师,不过是在锤打冰冷的铁。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多方式、多渠道地变换思路,用科学的、新颖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多创设思维活动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衔接好教学,以实现小学到初中的转轨。

首先,课堂教学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一种积极和学习情境。

课堂教学是一种诉诸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

平铺直叙、语言贫乏的教学会使人感到枯燥无味;而生动活泼、富有情感的语言,能给人以深刻的教益和感染。

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再借助于手势,表情自然地变化自己的欢乐、悲愤等神态,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生动地再现给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其次,多采用直观、示意教学法,启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初一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形象再造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很差。

教师空洞抽象地讲述,学生不易接受、不能理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心
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将会成为学习上的极大障碍。

而直观教学与小学衔接,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验证间接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所以,教师在讲课前要根据教材内容制作或准备好教具、图表等。

在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适时地展示有关实物(如化石、古钱、工具等)、图片(如地图、人物像、知识结构图表等),广泛运用电影、录像、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以言表意,图文并茂。

这样学生学时如身临其境,形成的知识表象更鲜明、更生动;理解问题更深刻、更透切;掌握的内容更准确、更具体;运用知识更灵活、更科学。

这也加快了学生适应新环境的步伐,更有助于实现教学转轨。

再次,结合课文内容适时适势地提出巧妙的问题,触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启开学生的思路,把已有的知识“点”,连结成非常系统条理的“线”“面”,使学生逐渐对知识有个完整、系统的了解、认识,以实现教学转轨。

教师在认真备课、深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趋势、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有针对性、适应性地精心设问。

设计的问题应直观浅显,答案简单明了,提法明白易懂,让学生便于回答、易于接受。

这样,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搞好教学衔接,实现教学转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有的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与教师对他们的情感有密切的关系。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所以只有教师真正的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期待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

“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由尊重、信任、爱戴老师到爱听、爱上、爱学这门学科,并能以积极的态度,加倍的努力来回报老师对自己的爱。

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心情舒畅、配合默契、教学相长。

这对帮助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转轨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初一阶段搞好教学衔接是非常关键的,它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及教学的成败。

教师必须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搞好教学衔接,以实现教学转轨,达到最终的教育教学目的。

1初一是个打基础的一年,面临这初二的升学,而初二又是关键。

作为呈上启下的作用。

知识点比较多,难以掌握。

正因为这样,人大附,,清华附的学习好的孩子都来辅导,因为他们知道初一,初二知识点的重要性。

必须夯实基础,
2初三一年是复习的一年。

避免初三时发现自己知识不太扎实。

在进行填鸭试的辅导,到那时一是时间,二是孩子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