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第二单元))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存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二、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哲学似乎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但实际上,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在学习和理解生活与哲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容易让我们产生困惑和误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些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地方。
一、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是一个基本的哲学原理,但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在理解和应用上出现偏差。
易错点:认为意识可以独立于物质存在,或者意识能够直接决定物质。
例如,有人相信通过纯粹的意念就能改变物质世界,这是错误的。
意识的确具有能动性,但这种能动性是在物质基础上发挥作用的,它不能超越物质的限制。
易混点:分不清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次关系。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根本的、第一位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强大,也必须以物质为前提。
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意识的作用而忽视物质的基础性。
二、运动与静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这是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基本观点。
易错点:把相对静止理解为绝对静止。
比如,有人看到一栋建筑物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变化,就认为它是绝对静止的。
然而,从微观层面和更长远的时间尺度来看,建筑物的材料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它只是在我们所观察的特定时间段和特定条件下呈现出相对的静止状态。
易混点:不能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没有绝对的运动就无所谓相对的静止,没有相对的静止也无法体现绝对的运动。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易错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试图创造或消灭规律。
有些人在面对困难时,妄图违背自然规律或社会发展规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易混点:把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同于可以随意改变规律。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来利用规律,但绝不能违背规律。
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期末复习梳理
生活与哲学复习易混易错知识点分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错误的:1、人人都有世界观,世界观是自觉形成的。
(自发不等于自觉,自觉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2、世界观是做的,方法论是想的。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是做的。
方法论是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是想的)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因此,理想信念对人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夸大意识作用)4、正确的世界观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5.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枯萎)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删去辩证)7.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8.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指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9.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之为半截子唯物主义,是指它在自然观上是唯心的,历史观上坚持群众观。
(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历史观上是唯心的)10. 辩证法属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属于唯心主义。
(不一定)11. 唯心主义都主张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客观唯心主义)12. 在本原问题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还存在着二元论这第三个基本派别。
(在本原问题上,只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汇总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易错知识点汇总注:“易错点点播”部分是正确内容,“自我巩固”部分是练习,后面是练习的答案提示。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易错点点播】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
2、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3、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4、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5、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6、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注意:规律也是有条件的,不是永恒的)。
7、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见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时,应用联系的观点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来解题。
8、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不能说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
9、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10、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1、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的反映。
12、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13、不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有反作用。
14、想问题、办事情只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意识(主义、思想、理论)出发,不能从人民的愿望出发,但要以人民的利益为目的、归宿。
15、是否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6、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想问题、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17、遵循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18、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
19、认识具有无限性,不存在终极真理。
20、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2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但不能说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3、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4、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必然有好的实际结果。
6、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7、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8、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9、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
10、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11、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12、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13、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
15、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意识是派生的,意识决定物质。
16、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思维)和物质(存在)同等重要,相互决定。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2、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3、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
4、世界上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无章可循的,都是循环往复的。
5、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6、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
7、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8、规律有好坏之分,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
9、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10、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11、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1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13、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14、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
15、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16、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好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17、只要人们认识了规律就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愿望办事。
生活哲学易错知识点2
34、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35、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并通过普遍性表现 出。 36、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决定。
37、矛盾普遍性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8、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 先导。
39、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活 的灵魂。
4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 本分歧在于:唯物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 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41、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影响事物的性质。 42、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都体现了事物 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43、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4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 一。
第四单元 1、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割的,社 会存在依赖于社会意识。 3、社会存在主要是自然地理环境。 4、我国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与社会 主义社会相同。 6、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 人们。
2)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启示我们既要从整体 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也要搞好局部、使整 体功能最大发挥,同时注意结构优化,使整 体功能最大发挥。发展低碳经济既要从全局 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从产业结构、能源 结构入手,也要从产业链入手寻求经济社会 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 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把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重要着力点。 (4)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学会优化结构。 因此,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5)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把 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完整版)《哲学与生活》基本原理与易混易错点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与易混易错点第一单元哲学基本理论易混易错点1.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正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2.错误: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3. 错误: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正确: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错误: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正确: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5错误: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正确: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错误: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正确: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7.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正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8.错误: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正确: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9.错误: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正确: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错误: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正确: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1.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12.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基本原理与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6个)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
高考专题复习《生活与哲学》易错知识点集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注意: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2、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也是哲学。
(注意: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注意: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4.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注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5.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注意: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规律、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7、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注意:不是,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8.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注意: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9.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注意: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10.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注意: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11.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注意: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12.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注意: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13.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注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4.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注意: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15、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注意: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只有一个: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16、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机械相加(总和)。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吸取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最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易错易混知识点3.物质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不能等同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有条件的)规律有好坏之分。
(规律是客观的,没有好外之分)4.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
(意识的源泉在于物质,即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是人脑想象的结果。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
)物质和意识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存在。
)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
(不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它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
)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客观实际是立足点,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人类的能力无限)意识的能动性就是指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性指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5.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的。
(盲目的实践也存在)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才是实践)读书也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唯一来源)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真理是主观的、永恒的。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表明认识是一种循环运动。
(认识具有上升性,不是简单的循环)。
哲学第二单元易错点 文档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易错易混汇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是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2、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3、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地变化之中。
4、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5、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观点。
6、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7、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8、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发明、制定、废止、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9、规律是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因此,联系就是规律10、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11、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12、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13、某些现象如“水往低处流”“四季更替”等就是规律。
14、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15、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意识来源于人脑。
)16、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17、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18、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19、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0、意识可以直接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21、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22、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23、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24、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25、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26、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27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28、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可以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29、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又来源于间接经验30、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
3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32、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33、既然真理是客观的,就不能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4、真理一定是理性认识。
2015届《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_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 围。 2、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 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 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 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 能正确对待错误。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内容〗(略) 〖方法论〗
2、实践的基本特征(特点) (1)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一,社会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 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第二,历史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实 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1、认识具有反复性 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 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其本质 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②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 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①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具体形态指各种具体事物,它们既有“客观实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 在”这一共性,又有其个性(形状、色彩各异等)。 运动。
客观存在≠Leabharlann 观实在客观存在指个人主观以外的所有事物,包括客观实在、 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他人的意识等。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认识论)
本专题知识范围: 包括《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 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什么是物质?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的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点。
下面就为大家汇总一些常见的易错易混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但要注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2、不能认为意识能够直接创造物质。
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改变。
易错点:认为意识可以独立于物质存在,或者意识能够超越物质的限制直接改变世界。
二、运动和静止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易错点: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或者只看到运动,忽视相对静止的存在。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但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脱离规律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
易混点: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对立起来,或者片面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实践和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但要注意,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易错点:认为认识的来源只有实践,忽视间接经验的作用;将认识的反复性理解为认识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五、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
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确定的。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变化,真理也会发展。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注意: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注意:应为“客观实在”)2.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3.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
(对)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好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注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是办好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5.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使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对)6.意识是大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注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源泉是客观存在。
)7.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注意:意识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8.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注意: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9.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10.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注意: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11.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注意:人的意识不能够直接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12.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注意: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13.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注意: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14.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注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15.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整理今天给同学们整理了《生活与哲学》部分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更好的掌握知识提供帮助。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2. 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的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3. 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4.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5.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
(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6.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提醒:二者不能等同。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7. 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
(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 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易错易混问题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易错易混问题1.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1)联系: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离开了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可见,物质只有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2)区别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仅仅是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特性;物质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
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有生有灭的。
【特别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特性是所有物质的具体形态(除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的共同点,是唯一能把物质和意识区别开来的特性。
物质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可知性。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物质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
不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组织,它都一直存在着。
不论在人类社会出现前,还是出现以后,它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存在,即具有客观性。
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指物质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又总是在扩展、加深。
因此,物质世界是客观的,又是可知的,物质具有可知性。
2.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上各种事物和现象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这个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但这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物质的东西,没有意识的东西。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本质和起源,深刻说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3.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概括了一切具体形态和不同物质结构的物质的共性。
不管物质的形态结构如何变化,但其客观实在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因而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4、区分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
(1)整体与部分——强调的范围、数量。如:一个班集体和班里的某某同学 (2)共性与个性——强调的性质,归类。如:学生和班里某某同学 典例:对中央的宏观调控,一些部门和地方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下”,不问 青红皂白地简单压缩规模。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没有深刻理解政策的内涵。从 哲学上看,是因为( B ) ①没有正确把握好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②没有正确把握好整体和 部分的关系 ③正确的主观因素的积累程度影响主观能动性的效果 ④事物发展是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5、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优化的原则: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典例:国家教学系统化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指出,教学要素是教学系统的要 素,离开了系统理论就不能把握教学要素的整体性。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的运作 存在着多种联系,运用系统理论可以揭示教学系统的整体特征、等级层次、结构、 功能、环境与要素的联系。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的优化密切相关,但要素的优化 必须服从于系统整体的优化。这说明( D ) 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想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的统一整体②系统的基本特征 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掌握系统优化方法要着眼于事物 的整体性④教学系统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2、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等)作为唯一的实在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作为世界的本原 典例: ①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③存在即被感知 ④气者,理之依也 ⑤上帝创造一切 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上述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④⑥ ) 上述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①②③ ) 上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⑤ )
(完整)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解析
2019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解析【判断并修改】第一单元1.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惊异。
[矫正]哲学与人类对世界惊异后的思考有关,但不是哲学产生之源。
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就是世界观。
[矫正]哲学是一种世界观,但二者不能划等号。
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能成为哲学。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矫正]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但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同时,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矫正]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总和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矫正]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不能颠倒两者之间的关系。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矫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物质与意识何者为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而不是两者的辩证关系。
7.对某些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无法定论的过程。
[矫正]观点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没有看到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同一性,没有看到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8.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矫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而唯心主义也有一些局部的可借鉴之处。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另外两个基本派别。
[矫正]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10.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本质区别。
[矫正]各种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升华,都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
只不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注意研究以后的应用。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的巅峰。
[矫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的重大成果,但它不是哲学发展的巅峰,因为它还需要不断地向前发展。
12.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2017最新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易混易错归纳整理
第二单元把握世界的本质陈志强1.正确理解物质的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强调物质的客观性;“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强调物质是可知的;“客观实在”,强调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常见错误如下:①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包含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客观实在只包含物质现象。
②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二者之间不是整体和部分(总和)关系,而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构成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
这里注意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包含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客观的。
常见错误,认为生产力是客观的,而生产关系则是主观的。
3.正确把握物质和运动:①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谈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②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脱离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4.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时期,其根本性质没变;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是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注意: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①脱离静止谈运动,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如“方生方死”、“日方中方睨”、“人甚至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②脱离运动谈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5.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①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固有的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哲学与生活易混易错点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2、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4、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5、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9、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2、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3、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4、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5、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6、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7、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8、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9、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10、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11、规律有好坏之分。
12、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13、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14、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15、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16、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7、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18、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19、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0、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才对事物有反作用。
21、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22、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23、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24、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
25、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6、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27、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28、因为规律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必须把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9、决策者要避免失误,关键要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0、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31、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32、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33、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4、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35、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36、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37、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38、实践决定于认识。
39、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0、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
41、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
42、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43、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44、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45、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46、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47、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48、"三个有利于"标准否认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9、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50、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51、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52、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