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一)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及风险容忍度研究

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及风险容忍度研究
通 过风险容忍度 的设 定 、 导、 行、 传 执 重检等 一 系列管理 行 为来实现 。
事会的责任是设定并优化银行风险偏好 , 同时需要参照风 险偏好来监督银行总体 风险水平 。银行管 理层应结合对
银行具体业 务为董 事会 提供整 体风 险偏好 相关 的建 议 。 银行风险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应建 立有效 的合作关 系, 从
是 管理层进行 风险管理 的重要依 据 , 也是从 风险防 范到
主 动管理风险 思路转 型的需要 。 一来自具体 实施计划和策略 。
( ) 三 从风 险防范到主 动管理风 险思 路转 型的需要。

风 险 偏 好 及 风 险 容 忍 度




风 险偏好 是建 立于银 行层 面 , 反映 董事会 和高 管层

完善 的风险偏好管理体 系应该包 括以下三个层次 :
一是风险偏好治理总体架构 。在风 险偏 好管理 中 , 董
确定 的风险偏好 , 定期 为每 一个具体 的风险 因素设 定
的可接受水平 。风险 容忍度 是风 险偏 好 的具 体体 现 , 是 对 风险偏好 的进一步量化和细化 。风险偏好 的 日常管理
对发展战略规划 、 年度经营计划及财务预算以及风险偏好 的设定进 风险偏好表述 行 全面综合 的分析 , 建立连 动机制
业 务的现时和 目标风险轮廓进行陈述
() 3 银行业务部门陈述风险 银行 各业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业 务规划和财务预算 , 对本部门相 关 目 标风 险轮廓描述
风 险偏 好不是一项 单纯 的风险 管理 内容 , 是与银 而
行 的整体战略 紧密相 连 , 是为实现银行总体 战略服 务的 。
风险偏好管理 流程 , 为风险偏好 的 日 常管 理提供 系统 、 一 三是风险计量 工具 、 济资本 管理 体系及 信息 与数 经 据管理 系统 。风险 计量 工具 、 经济 资本方 法论及 管理体 系 , 险偏 好管 理体 系的实现奠定坚实 的数 据基础 , 为风 完 善的管理信息 系统和数据管理体 系为银行 的风险偏好管 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先进银行都 已经拥有 良好 的 风险分析工具来度量 各类 风险 . 日能够讲 行宴 靥膏 并

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问题

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问题

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问题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问题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前,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外汇风险全部由国家承担,商业银行没有必要,也没有工具管理外汇风险。

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原来集中由国家承担的汇率风险一下子分散到外汇持有者手里,外汇风险管理成为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话题。

现就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一、外汇风险的概念以及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成因1、外汇风险的概念外汇风险是因外汇市场变动引起汇率的变动,致使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上涨或者下降的可能性。

外汇风险可能具有两种结果,或是获得利益,或是遭受损失。

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因素是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造成汇率变动的最根本原因。

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分为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种类型。

2、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成因商业银行外汇风险主要是由于汇率波动的时间差、地区差以及币种和期限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造成的,汇率的波动导致商业银行持有外汇头寸的价值发生变化,形成商业银行汇率风险。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产生的两个来源是持有外币资产负债和进行外汇交易。

第一,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往来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外币融资服务使得银行持有更多外币资产和负债。

第二,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外汇交易日益成为一个主要的交易品种,银行根据外币价格的变化进行投机以获利,使商业银行成为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为客户提供外汇服务和在外汇市场上投机都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均产生外汇头寸。

随着汇率的变化,该头寸的价值发生相应变化,造成银行收益的不确定,表现为外汇风险。

二、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衡量对汇率风险的衡量应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确定风险敞口,然后衡量在受险时期内汇率发生非预期变动的概率和方差。

汇率风险敞口需要确定受险货币、金额和时间。

银行所持有的每一种外币的净受险头寸=外汇资产-外汇负债+买入外汇-卖出外汇=外汇净资产+净外汇买入头寸。

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偏好的关系

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偏好的关系

3.由于所处的层次不同.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设定方法也存在区别。风险偏好由于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层次更高.所以通常从战略角度出发.采取“自上而下”的设定方法:而风险容忍度更接近于业务单元.与实际风险特征联系紧密.通常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设定。
4.在风险容忍度框架下.银行可以根据不同业务单元的风险
1.银行的任何一种战略都是为实现既定的收益目标而设计的.不同战略具有不同的风险。董事会必须选择与战略目标相一致的风险偏好。如果风险偏好与战略目标不符合.则应对风险偏好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2.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是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中两个不同层次的要素。风险偏好代表了股东对资本安全性的基本要求.它同时也是银行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在风险管理体系中居于宏观的主导地位。相对而言.风险容忍度更为具体和量化.表现为银行在不同业务板块和不同控制维度上的总体边界.如资产不良率、授信准人标准.集中度控制比率等。
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偏好都是银行为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设定的边界.这两个概念经常在一起使用。根据COSO(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的定义.风险偏好是银行决策层综合考虑多种风险因素后作出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承诺.而风险容忍度是考虑到风险状况的不断变化.而为每一个具体的风险因素设定的量化的可接受水平。银行根据统一确定风险偏好.针对不同业务特点设定相应的容忍度水平.明确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设置风险预警线以及相应的对策安排。通常我们理解的风险容忍度只是对风险最高水平的边界限制.而事实上.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企业.必须主动承担一定的风险.以获取足够的资本回报.所以还需要设置最低风险的容忍度.以防止银行为保证安全而过于保守。

浅析我国城商行运营操作风险成因及管理——基于某一样本的实证分析

浅析我国城商行运营操作风险成因及管理——基于某一样本的实证分析
二、 实 证 分 析
法 ,使用成本型指标规 范化 方法 得到每一大项判断标准 向量规 范化值为 : ( 1 6 6 . 6 7 % 3 3 . 3 3 % 0 ) 每一 大项 “ 可能损失 ” 比重规范化标准值 向量为 : ( 0 7 . 8 2 %
0 4 2 . 3 9 % 0 7 8 . 0 5 % 2 2 . 4 0 % 6 7 . 0 8 % 0 5 8 . 8 5 %)

● 金 融研 究
浅 析 我 国 城 商 行 运 营 操 作 风 险 成 因 及 管 理
基 于 某 一样 本 的 实证 分析
●赵 培

引言
随着跨 区经 营和上市 步伐 的加 快 , 城市 商业银行 ( 简称 “ 城 商行 ” ) 作为我 国商业银行 的第三 梯 队, 在我 国金融体 系 中发 挥 着 日益重要 的作 用 ,在不少省市 已成 为当地经济增长 的主力 发 动机 ,其 能否稳 健运行直接关 系到区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 此, 城商行内部控制管理也越发 引起 人们 的重视 , 而运营操作 风 险管理作为城商行最 基础的管理 内容 ,自然也成为 了学者关 注 的对象 。然而 ,从 目前已公开发表 的关 于运 营操 作风险 的文献 看, 更 多地 是把大 中型商业银行作 为研究主体 , 而且分析也更多 地是规范性 的陈述 , 把城商行作 为分 析对 象的非常鲜见 , 以具体 数据进行实 证的更少 。本 文则 试图 以某一城 商行 一次柜面检查 结果为样本 ,来分析 我国城商行运营管理 中操作 风险现状及其 形 成原 因 , 并提 出相应 的解决建议 。
1 . 数据准备 。该城商行 的这次柜面检查 , 是对可能存在操作 风 险的业务进行抽样检查 ,仅 能反 映这些不合规操作 可能存在 损失, 但 当时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损失 。目前国内外通用的评估方 法, 更多地是对 已经形成 损失的事件进行计量 , 并不适用 于这次 检查获得 的信息。为满足对其柜 台操作 风险现状进行判 断的需 要, 利用合规 与操作风 险间的耦 合关系 , 尝试 使用一个相对 简单 的评估框架 。对现场检查 中形成的 N份 检查表的信息进行数据 加工 , 由于检查前未对检查表 中各项 内容 的比重进行定 义 , 不 同 瑕疵 的可能损失程度 也没有给 出, 所以进行如下处理 : 就每一个 样本点 ( 即每一个营业 网点 ) , 其对应 的检 查 内容 只有 “ 无损失 ” 和“ 可能损失 ’ ’ 两种状态 , 分别赋值 为 0和 1 。 判断标准确定方 面 , 采取风 险容忍度来测试 。事实上 , 国内 同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也与其他 风险一样 , 给出 了风险容忍度 , 在 容忍度范围 内的操作风 险可以被接受 。但 由于操作 风险损失的 不可观测性和难 以量化 , 以及小概率大损失 的特点 , 普 遍的容忍 度区间非 常小。 加之此次样本点只有 N个 , 我们给 出风险容忍度 边 界值 9 5 %、 9 0 %、 8 5 %, 并对合规程度如表 1 所示规定 。

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

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
入世承 诺期 已结束 , 资银行进入 中国, 外 市场竞争 日益激烈 。在我 国商业银行 即将与 国际金 融全 面接轨之 时 , 完善我 国银行 业 风 险管理显得迫切 而重要 。 关键词 : 商业银行 操 作风险 防范
我 国银行业 正在进行 股份制改革 , 国性的股份制 商业 全 银 行的市场份额 逐渐增加 。 但银行业在很多方面还没有 准备 好, 包括 资本充 足率 、 良资产 、 司的治理 结构 、 品创新 不 公 产
第二 , 上层领 导对操 作 风险 的认识 比 按单一 , 风险 的 对 认 识 度不高。 风险防范意识弱 是我 国商业银行 各经 营支行 和
设计不合理 、 服务合同不完善、 单方面修改合 同、 自提高服务 擅
价格 、 服务质量不规范引发的诉 讼而引起的银行 的损失。
4实物资产 的破坏 风险 。主要表现为洪水 、 . 地震 、 灾等 火
失误 等原 因造成 的损失 。
7雇员活动 和工作 场所 的安全 问题。 主要表 现为银行员 .
工在合 同管理 、 福利保障 方面违反 相关规定 形成 的诉讼 而造
和盈利 能力等 等 。从 我 国各 商业 银行在 操作 风险管理 方 面 来 看 , 作风险管理思 想 、 在操 管理结构 、 管理方 法等方面都存 在 着很大 的缺 陷 , 即使监 管部 门对操作 风 险特别关 注 , 只 也
银行操 作风险 。 目前我 国各 家商业银 行正在酝酿重组上 市 , 虽然上 市可 以为银行 资本金补 充提 供更加有 利的途径 , 为金 融产业
发展 注入 新的活 力。但值得 重视 的是我 国银行业风 险管理 体 系尚未 完善 , 国有 商业银 行仍 然构 成潜在的风 险。2 0 对 0 6年我 国

浅析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偏好体系

浅析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偏好体系

浅析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偏好体系前言中共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商业银行必须主动适应、认真贯彻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践行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金融监管机构逐步认识到风险偏好的重要性,加强了对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监管与指导。

高级金融监管集团(Senior Supervisors Group,SSG,由欧美等多国金融监管机构组成)、巴塞尔委员会(BCBS)以及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相继发布《2008年全球性银行危机对风险管理的教训》、第三版《加强银行公司治理的原则》和《有效的风险偏好框架的原则》,指出了设定明确的风险偏好是金融机构亟待改进的领域,明确了风险偏好框架包括风险偏好陈述、风险限额以及风险偏好管理的角色及职责分工,同时强调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参与风险偏好制定和执行的重要性。

中国银监会先后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风险偏好与风险限额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五大核心要素之一,明确了商业银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要实现资本水平与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目标,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书面的风险偏好,做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并重。

国际银行业中,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和花旗银行(CITI)在风险偏好建设上较为成熟,通过量化数据支持,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了风险偏好设定与银行战略定位的一致性。

国内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和广州农商银行均制定了风险偏好管理办法和符合自身特点的偏好指标,明确了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强化了风险偏好的传导机制,同时加强风险偏好评估调整管理,强调压力测试在设定偏好目标值中的作用。

因此,对于Z银行来说,建立风险偏好管理体系,设定风险偏好指标以及建立风险限额体系来支撑风险偏好管理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1-基本理论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1-基本理论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识别
通过收集内外部数据和信息,识别银行面临 的各种风险。
风险监控
持续监控风险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事 件。
风险评估
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各类风险进行量化 和评级。
风险报告
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风险状况, 以确保信息的透明度。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理念
树立全员参与、全面覆盖的风险管理理念,强调风险意识的重要 性。
流动性管理
保持足够的流动性,确保在不利情况下能够 及时应对资金需求和偿付债务。
金融衍生品运用
利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降低特定风 险敞口。
分散投资
通过投资多元化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限额管理
限额设定
根据银行的风险偏好、容忍度和业务发展需 要,设定各类风险的限额。
限额调整
根据市场环境、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水平的 提升,及时调整限额。
分类
商业银行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 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声 誉风险等。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概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风险,以实现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过程。
目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能够承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持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提升客户信任度
稳健的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客户对银 行的信任度,增强客户忠诚度,从而 促进银行业务的发展。
0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CHAPTER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
风险管理战略目标
01
确保商业银行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取得平衡,实现长期稳定的发
展。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VAR度量分析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VAR度量分析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VAR度量分析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全过程,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信用风险巨大的商业银行不仅其自身的经营安全受到巨大威胁,其破产倒闭也会对支付体系产生破坏性作用,而且还可能因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引发一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导致金融危机。

因此,准确有效地识别、度量和管理信用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V AR(value-at-risk)是国际银行界用来衡量信用风险的主要量化工具之一,本文将对V AR模型的相关概念、参数、计算方法等进行介绍,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现状及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该方法在我国的实用性,并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规避风险提供帮助。

标签:商业银行信用风险V AR一、V AR模型及其相关变量V AR本质上是对证券组合价值波动的统计测量,其核心在于构造证券组合价值变化的概率分布。

V AR计算的思想非常简单,首先使用当前的价格表对当前的证券组合进行估价,然后使用未来一定概率对证券组合的未来价值重新估价,并且计算证券组合价值的变化——即证券组合未来的收益或损失。

使用概率分布的未来情景价格表对证券组合的未来价值进行估价,就可以得到证券组合未来收益的一个分布,这样就可得到在给定置信区间下的证券组合未来损失值即V AR值。

根据定义,V AR基本模型可以表示为:(1)式(1)中:表示发生某一事件的概率,为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持有期内的变动,V AR为置信水平下处于风险中的价值,除非具体说明,约定均为负值,V AR为非负值,形式本身就意味着关注的是损失情形。

V AR模型旨在估计给定资产组合在未来资产价格波动下可能的或潜在的损失。

计算V AR值需要三个条件:(1)置信水平的大小;(2)持有期间的长短;(3)资产组合未来价值的分布特征。

进行风险管理时,置信水平是指根据某种概率测算结果的可信程度,它表示了承担风险的主体对风险的偏好程度。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研究

风 险 容 忍 度 也 称 为 风 险 偏 好 ( i p ei ) 是 指 银 Rs ap te , k t 行 为 实 现 经 营 目标 而 准备 承 受 的风 险 水 平 。它 是 国 际活 跃 大 银 行 普 遍 采 用 的一 种 风 险 控 制 手 段 .通 常表 现 为 股 东 大 会 或 董 事会 对 企 业 经 营 管 理 层 所 提 出 的经 营 稳 健 性
我 国银 行 经 营 的安 全 性 和 稳 定 性 做 出贡 献 关 键 词 : 司治 理 ; 险 偏 好 : 险 容 忍 度 公 风 风
中 图分 类 号 : 8 23 F 3 .3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9 3 ( o 8 0 ’ o l 0 1 0 — 0 12 o )7 o 1一 3
风 险 容 忍 度 在 实 践 中 实 施 的可 行 性 和 易 操 作 性 . 国外 通
水平 的预期要求 ,这种 要求也是为 了保护股 东 自身 在企 分 9 .8 9 %和 9 . %水 平下 经营 活动 的 区别 .为 了保 证 9 97 9
收 稿 日期 :0 8 0 — 5 20-42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7期 总第 2 6期 3
缮 南舷
NO . 20 7, 08
HAI NAN I F NANCE
S r lN .3 e l o2 6 a
我 国 商业 银 行 风 险 容 忍度研 究
孙 健
( 商银行博 士后科研 工作站 , 东 深圳 584 ) 招 广 10 0

风 险 容 忍度 的 内涵 界 定
பைடு நூலகம்
常 以 概 率 的百 分 比 形 式 表 示 。 因 此 风 险 容 忍 度 也 就 代 表 了企 业 经 营 活 动 的 违 约 概 率 ,对 于 商 业 银 行 来 说 就 是 避 免 发 生 挤 兑 的概 率 。 险 容 忍度 的 选 取 区 间 应该 在 『 %, 风 9 5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分析作者:孙路希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2期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商业银行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操作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工作,着重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银行业务;操作风险;策略分析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一、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分析2004年发布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后,全球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受国际监管理念的影响,同时受金融机构案件频发的警醒,近年来,我国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加大了操作风险管理力度。

2005年银监会出台了防范操作风险的“十三条”规定,2007年5月,颁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并指出,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2008年9月又颁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指出商业银行选择标准法、替代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之一来计量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2012年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新资本协议提出的操作风险组织架构、政策、工具、流程和报告路线方面的监管要求做出了全面承接与细化,并要求国内银行业在2018年前达标。

至此,在中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被作为主要风险管理职能纳入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分析(一)对操作风险管理的认识存在主观偏差一是认为操作性风险是操作部门或操作岗位员工才会产生的业务风险,对操作风险的普遍性、危害性和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缺乏对操作风险的有效认识和整体把握。

二是认为操作风险管理主要是管理层的任务,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导致操作风险管理的执行力度受到影响。

三是管理层面还存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和认识深度参差不齐的现象,导致未能有效实施操作风险管理的规划。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分析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分析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分析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汇率风险分散到外汇持有者手里,身处金融机构体系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首当其冲面临着外汇风险挑战。

2013年3月6日银监会下发了通知,要求各银行机构要重视与全面评估外汇业务可能带来的风险。

而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水平现状不容乐观,在外汇经营与管理上存在的缺陷日益凸显。

一、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的影响渠道汇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渠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资产负债。

当外币标价的资产大于负债时,发生货币错配现象,通过外汇敞口头寸对商业银行的净资产价值产生负收益。

2.资金业务。

一方面汇率风险,能过提高外汇理财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汇率的变动,会促使改变银行的外汇理财和其他外汇衍生业务的盈利结构,收入稳定性难以保持。

3.国际结算。

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结算业务产生结构性影响,对进出口贸易影响较大,同时也推动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发展进程。

4.资本充足率。

人民币升值将使得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且风险资本中外汇风险资产的权重较大,使得资本充足率对外汇资产的变化较为敏感,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现状商业银行的外汇风险受三方面的影响,汇率的变化、银行自身的外汇风险净敞口、银行外币资产、负债的净敞口中的期限敞口。

自2005年7月起,我国汇改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商业银行国际化步伐加快,面临的汇率风险体现得越发明显,外汇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显得迫在眉睫。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账户和交易账户存在的外汇风险增加商业银行交易账户中所持有以外币计价、结算的金融工具,其人民币市值随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的波动而发生变动;同时银行的资金账户中的外汇资产和负债也会随着汇率的升值或贬值而发生盈亏。

人民币汇率变化直接着影响商业银行的全部外汇风险敞口头寸。

2.客户经营账户的外汇风险不可控性上升客户的财务情况联动着商业银行资产的质量与盈利能力,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和汇率水平的调整又影响着银行客户的财务状况。

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管理分析及对策

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管理分析及对策

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管理分析及对策当前商业银行面临会计结算风险日益增大。

本文分析了会计结算的基本风险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对比了国内外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管理的差异,就如何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管理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

会计结算风险是指由于控制、系统以及运营过程的错误或疏忽而可能引致潜在损失的风险。

新经济模式的出现,更为负载的交易工具和交易战略、技术系统的可靠性、交易量的提高、监管要求日趋严格等,都增大了金融机构面临的会计结算风险。

为客户提供快捷方便服务的同时,如何做好会计结算风险管理工作成为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会计结算的基本风险表现1 票据业务风险。

包括:银行违规承兑、贴现商业汇票、伪造、变造、仿造票据、诈骗银行资金、利用职务之便违规签发空头支票、偷用银行资金等。

2 内控风险。

表现为会计结算制度本身不完善,印押证管理不严;会计内部凭证随意制作,复核和事后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对重点岗位、重要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等内控制度不严产生的风险。

3 会计核算风险。

金融机构设定了存(贷)款余额数、费用指标数等考核指标,这些指标的统计期间因受会计制度所规定的核算期间制约,一般均以月末、季末或年末的时点数为准从而导致会计核算不实,会计报表信息失真失灵,形成严重的会计核算风险。

4 信用风险。

产生于由于负债方无视商业信用,对到期的债务不予落实的会计结算过程中,其风险表在银行和企业双方均有表现。

5 竞争风险。

无序竞争不仅严重违纪、违章甚至违法,导致银行因无序竞争而形成严重的经营风险和结算风险。

对于会计结算中出现的上述风险问题,必须认真归集、思考,需找出问题原因,进而做出更为有效的管理手段,以防范风险的发生。

二、会计结算风险产生的原因1 内控制度软弱,违章操作严重。

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员配备不到位、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使业务相互制约机制不落实、出现真空和漏洞,被犯罪分子伺机作案二是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使一些内部案件长期暴露不了;三是内控手段滞后。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利率风险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

研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既有利于深入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也有助于为商业银行提供更科学的管理建议,提高其利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这一重要课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深入探讨,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的风险管理提出有效的建议和策略。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概念和来源,深入了解其内在机制和表现形式,明确研究对象的具体范围和特点。

2. 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其管理模式和方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中采取的策略和措施,评估其有效性和局限性,寻求提升管理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的途径。

4. 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对风险管理的影响,为应对未来风险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明确和实现,将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金融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1.3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则是保障商业银行健康运营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当前金融市场高度开放和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利率2. 正文2.1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概念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概念是指在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利率波动、货币政策变化等原因而造成的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波动直接影响着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度。

利率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

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

文化。
建立风险报告机制
03
建立风险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风险事件。
优化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平衡
制定风险管理战略
根据银行整体战略目标,制定风 险管理战略,确保风险管理与业 务发展相协调。
完善风险偏好体系
明确风险偏好,为业务决策提供 依据,确保业务发展与风险承受 能力相匹配。
强化风险限额管理
合同条款不明确
银行在签订合同时,可能没有明确规定 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导致合同履行过程 中出现争议。
VS
法律制度变化
政府的法律制度可能发生变化,导致银行 需要调整其业务策略和合同条款。
03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与技术
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需要进行有效的识别 ,以便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024-01-03
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
汇报人:可编辑
目录
• 商业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 • 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与技术 • 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与监管 • 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建议 • 案例研究:商业银行的风险应对与处置
01
商业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定义与 重要性
风险识别与评估
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风险, 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报告与监控
商业银行应定期向高级管理层报告风险状况,并对重大风险进行实 时监控,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外部监管
1 2
监管政策与标准
监管机构应制定商业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监管政 策与标准,并要求商业银行符合相关要求。

风险容忍度评估

风险容忍度评估

附件 1《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编写说明本次编制的《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遵照银监会的相关规定,结合各行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了客户使用的易读性与便利性等因素,涵盖了客户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风格、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五大模块,对应 10 道问题; 10 道问题最高为 100 分,五个模块权重各占 20% ;分值越高表示客户可承受的风险越高,依照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由低到高(对应得分由低到高),客户挨次被划分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和进取型五个类型,《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挨次列出了每一等级客户适合的产品类型。

根据各行实际,考虑操作可行性与客户便利性,建议评估有效期限为一年,即每年重新对客户进行一次风险评估。

该模块主要测试客户的财务状况:包含客户年龄、家庭年收入、可用于投资的收入比例等内容。

年龄位于 31-50 岁之间,家庭年收入较高、可用于投资的收入比例越高的客户,财务状况较为理想。

对应题目为: 1、2、3对应分值合计为: 20本部份主要测试客户的投资经验:通过客户从事风险投资(股票、基金、外汇、金融衍生品等)的年限以及此前所投资产品的类别和比例来判断客户的投资经验。

客户从事风险投资的年限越长,投资产品的种类越广,风险投资品所占比例越高的,投资经验越丰富。

对应题目为: 4.5对应分值合计为: 20本部份主要反映客户的的风险偏好:通过测试客户对产品可能浮现亏损的容忍度、对投资收益的预期以及对不同收益方式的选择,反映出客户的风险偏好。

对应题目为: 6.7对应分值合计为: 20本部份主要测评客户的投资目标:包括客户对产品流动性的要求以及估计投资周期等内容。

对应题目为: 8、9对应分值合计为: 20本部份通过测评客户可接受的投资亏损上限来直接测评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对应题目为: 10对应分值合计为: 20此次编订的《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是中国银行业协会为进一步推进个人理财业务持续、稳健、合规发展,从行业自律的角度制定的行业示范性文本。

我国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损失

我国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损失

我国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损失我国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损失:原因、影响与防范一、引言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商业银行通过各类业务,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支持。

然而,商业银行也存在着一些风险。

其中之一就是保函业务损失。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损失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以期加深我们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二、我国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损失的原因1. 风险容忍度不均衡在商业银行的业务中,保函业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较低风险的业务。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商业银行对风险的容忍度存在差异性,导致一些银行对风险的评估不准确,进而增加了保函业务损失的风险。

2. 内部控制不力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相对薄弱。

对于保函业务而言,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操控和审阅等。

然而,在一些商业银行中,这些控制机制存在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容易导致保函业务的损失。

3. 不良债权形成商业银行在承兑保函时,往往会关注担保人的信用状况。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担保人可能无法按时履约,导致出现不良债权形成。

一旦不良债权形成,商业银行将面临保函业务损失的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损失的影响1. 经济影响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损失的发生将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的损失意味着其盈利能力下降,从而可能影响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

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损失还会增加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对整个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2. 信誉影响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损失会对银行的信誉产生负面影响。

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中的核心参与者,其信誉是建立在其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上的。

一旦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损失频发,将对银行的信誉造成严重损害,进而影响其融资成本、合作机构的信任和客户的选择。

四、预防商业银行保函业务损失的措施1. 确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机制,包括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综合评估,以减少风险形成的可能性。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论文报告: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一、引言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容忍度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概述;二是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的现状;三是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的影响因素;四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五是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的提升策略。

二、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概述商业银行是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各类客户提供贷款、结算、储蓄、保险等金融服务。

但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也承担一定的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有一定的风险容忍度,即商业银行管理层所能容忍的风险水平。

商业银行的风险容忍度可以直接影响其经营战略和财务表现。

三、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整体呈现稳定状态,且不同类别的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存在差异;二是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对于不同类型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三是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

四、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的影响因素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一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交易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因素;二是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因素;三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因素,如利率、汇率、通胀率等;四是市场竞争和监管环境的因素。

五、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了解风险和风险容忍度、确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案、建立内部控制和监管机制、不断评估和更新风险管理体系等方面。

在具体执行中,商业银行可采用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信息披露、风险跟踪和风险对冲等风险管理策略。

六、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的提升策略商业银行应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的合作和沟通,制定符合国家政策的风险容忍度标准;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国内市场和金融机构间的合约法律制度,推动市场化和规范化运作;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水平,提高商业银行的业务稳定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

银行风险容忍度指标评估

银行风险容忍度指标评估

银行风险容忍度指标评估
摘要:
1.银行风险容忍度指标的定义和重要性
2.评估银行风险容忍度的方法
3.银行风险容忍度指标的国内外对比
4.提高银行风险容忍度的建议
正文:
银行风险容忍度指标评估是对银行在面对风险时的承受能力进行量化评估的一种方法。

这一指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

评估银行风险容忍度的方法主要包括:压力测试、情景分析和风险价值分析。

压力测试是通过模拟不同的经济环境,来检测银行在极端情况下的风险承受能力。

情景分析则是通过设定不同的情景,来观察银行在各种情况下的风险表现。

风险价值分析则是通过计算银行可能的最大损失,来评估其风险承受能力。

在对比国内外银行风险容忍度指标时,可以发现我国银行的指标普遍较低。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较为严格,同时,我国的银行业也相对较为年轻,风险管理经验较少。

而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则更为成熟,其风险容忍度指标也相对较高。

为了提高银行风险容忍度,我国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二是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
系,提升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强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

总的来说,银行风险容忍度指标评估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银行的稳健经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一)
摘要:风险容忍度是国际活跃大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风险控制手段,通常表现为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所提出的经营稳健性要求.其目的在于维护企业经营的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一种平衡。

在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这种风险容忍度的实施显然不能直接效仿国外的通行做法。

因此,本文旨在从我国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特点出发,对银行的风险容忍度实施进行研究.力图建立适合我国银行实际情况的风险容忍度实施流程规划,为维护我国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做出贡献
关键词:公司治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
风险容忍度也称为风险偏好(Riskappetite),是指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准备承受的风险水平。

它是国际活跃大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风险控制手段.通常表现为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层所提出的经营稳健性要求.其目的在于维护企业经营的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一种平衡。

风险容忍度也是国际大银行的股东与经营管理层关于企业经营安全与盈利性要求具体博弈的一种工具。

虽然风险容忍度属于银行经营管理层所制定的一种经营性指标,但是风险容忍度对于银行的各项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银行的高层管理出发直接对银行的经济资本和风险调整的收益进行指导和控制。

风险容忍度一经确定,也就确定了银行的经营稳健性风格.确定了银行经营的可用资本和未来收益波动性之间的唯一关系。

一、风险容忍度的内涵界定
在国外,风险容忍度不是一个企业自身决定的问题,而是由全体股东决定的对于企业管理层经营的一项指标。

它体现了股东对于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承受风险水平的预期要求,这种要求也是为了保护股东自身在企业的权益。

从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来看,上市公司通常股权集中程度较高,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大股东的议价能力非常强势.对于企业的控制力也就格外突出。

在我国的上市企业中.大股东维护自身在上市公司利益的意愿应该更为强烈。

具体到我国商业银行,这种现象也比较明显。

然而从风险容忍度实施的角度考虑.大股东时间和精力的稀缺性决定了在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下的风险容忍度实施就不能再依赖于大股东进行决策。

风险容忍度的确定由公司经营管理层进行决断.然后再提交董事会批准可以作为一个可行并且合理的折中方案。

通常风险容忍度是以对企业的经营安全性考虑为基本出发点。

股东大会、董事会或是公司管理层为了保证企业尽可能地取得盈利需要决定企业的经营安全水平,通常以概率的百分比形式表示。

因此风险容忍度也就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的违约概率,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就是避免发生挤兑的概率。

风险容忍度的选取区间应该在95%,99.99%]之内,由于在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很难区分99.98%和99.97%水平下经营活动的区别.为了保证风险容忍度在实践中实施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国外通常以著名评级机构的评级分类为标准进行风险容忍度的选取和设定。

表1列举了标准普尔和穆迪的评级分类标准及对应的违约概率。

可以看出,企业对于风险容忍度的选择已经由一个区间(无穷多种可选择数值)简化为9个可选数值。

具体情况应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选取。

以花旗银行Citibank为例,花旗银行就以维护S&P的AA评级为经营风险控制的主要目标。

从S&P对于各行业的评级历史来看,AA 对于银行业来说已经是最高水平的评级,银行业从来没有一家银行能够获得AAA评级。

花旗银行的风险容忍度选取将决定其自身违约概率保持在0.03%,置信水平保持在99.97%左右。

国外其他知名银行的风险容忍度选取大多以99%居多,大致相当于能够维持S&P的BB信用级别和穆迪的Bal/Ba2评级。

从我国银行目前的信用评级结果来看,我国银行评级结果目前较低,主要集中在S&P的A、BBB、BB、B之中。

其估计违约概率在0.1l%,2。

21%1内,即置信水平大概在9779%,99.89%1内。

如果我国银行在未来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并且将商业银行定位于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银行范畴,那么应该建议将评级目标定在S&P的BBB级,甚至是A级。

在这种情况
下,我国银行的违约概率将降低至0.1l%一0.30%之间,置信水平将提升到99.70%一99.89%之间;如果我国银行在未来仍将以巩固现有经营成果为主要目标,那么建议将评级目标定位于S&P的BB级,我国银行的违约概率和置信水平仍将保持不变。

二、银行风险容忍度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风险容忍度一经确定就意味着确定了有效股权资本与收益波动性之间的关系。

对于相对固定数量的股权资本而言,收益的波动性就会有一个相对应的上限值。

较大的风险容忍度可以提高我国银行在国内外的信誉和品牌知名度,为客户与我国银行进行业务联系增强信心,在日益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国内银行业市场中取得其他银行难以达到的水平和地位。

较大的风险容忍度也会为我国银行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可能造成对市场风险的高估,从而降低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影响我国银行的可用贷款额度,继而对我国银行的收益产生影响。

如果考虑宏观经济的发展周期因素,在经济低迷阶段采用较大的风险容忍度可以起到在经济低迷阶段的资本保护作用,正如花旗银行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所采取的措施,在经济低迷阶段银行安全性可以为银行未来经济高涨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和商誉。

较小的风险容忍度会降低各业务线条的经济资本消耗,增加银行的可分配资本总额,从而增加银行的利润来源和数量。

但是较小的风险容忍度可能造成对市场风险的低估,如果银行业务出现了一定损失,则银行可能出现流动性不足,面临挤兑风险。

而且更容易使银行采用过于激进的经营战略,从而降低银行的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